最新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合集下载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上海丰核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疾病动物模型定制服务,同时提供相关疾病模型的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服务。

客户只需要提供疾病模型的用途及建模方法的选择,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量身定做各种动物模型服务。

小鼠或裸鼠贴近实际(八)心血管疾病模型1、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高胆固醇+维生素D喂养) 兔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兔造模,成膜后血脂变化显著,为伴高血脂症的动脉粥样硬化4月血管组织病理切片染色2、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高胆固醇+主动脉球囊损伤) 兔此模型用大球囊损伤加高脂饲养方法成功建立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可靠模型。

2月动物实验模型病理切片展示一、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简介:肝纤维化就是肝细胞坏死或损伤后常见的反应,就是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坏死或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或脂质过氧化产物密切相关。

CCl4为一种选择性肝毒性药物,其进入机体后在肝内活化成自由基,如三氯甲基自由基,后者可直接损伤质膜,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肝细胞的模型结构等,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通过CCl4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常以小鼠或大鼠为对象,染毒途径主要为灌胃、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图、经过3个月的CCl4注射造模,小鼠的肝脏在中央静脉区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肝纤维化,中央静脉之间形成了纤维桥接。

(Masson染色)二、CXCL1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简述:CCl4就是最经典的药物性肝损伤造模毒素之一,其在肝内主要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产生三氯甲烷自由基与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引起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溶性酶的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并引发肝脏衰竭。

根据CCl4代谢与肝毒性机制可复制不同的肝损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与给药方法就是其技术关键。

对于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往往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上海丰核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疾病动物模型定制服务,同时提供相关疾病模型的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服务。

客户只需要提供疾病模型的用途及建模方法的选择,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动物实验模型病理切片展示、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一是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简介: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坏死或损伤后常见的反应,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坏死或炎症细胞释放的多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为一种选择性肝毒性药物,其进种细胞因子或脂质过氧化产物密切相关。

CCl4启动后者可直接损伤质膜,入机体后在肝内活化成自由基,如三氯甲基自由基,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纤维化的破坏肝细胞的模型结构等,脂质过氧化作用,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常以小鼠或大鼠为对象,染毒途径主CCl4形成。

通过要为灌胃、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图. 经过3个月的CCl4注射造模,小鼠的肝脏在中央静脉区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肝纤维化,中央静脉之间形成了纤维桥接。

(Masson染色)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CXCL14二、.简述:CCl4是最经典的药物性肝损伤造模毒素之一,其在肝内主要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产生三氯甲烷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引起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溶性酶的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并引发肝脏衰竭。

根据CCl4代谢和肝毒性机制可复制不同的肝损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是其技术关键。

对于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往往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

过表达增加了肝脏组织的染色表明CXCL14注射后0.5 d的HE 图. (A) CCl4 。

在照片中用虚线标记嗜酸性变性面积()(p < 0.05)过表达造成了比对照组更大面CXCL14天组织样本的HE染色表明(B) 1.5 。

积的细胞坏死(p < 0.05)分和C(C)同时还造成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明显的脂肪滴积累。

图中P 指凯氏活性单位。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时常使用徐病动物模型之阳早格格创做上海歉核不妨为广大客户提供百般徐病动物模型定制服务,共时提供相闭徐病模型的药物敏感性真验分解服务.客户只需要提供徐病模型的用途及修模要领的采用,咱们会根据客户的简曲央供量身定搞百般动物模型服务.动物真验模型病理切片展示一、CCl4诱导的肝净纤维化简介: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坏死或者益伤后罕睹的反应,是诸多缓性肝净徐病死少至肝硬化历程中的一其中间枢纽.肝纤维化的产死与坏死或者炎症细胞释搁的多种细胞果子或者脂量过氧化产品稀切相闭.CCl4为一种采用性肝毒性药物,其加进肌体后正在肝内活化成自由基,如三氯甲基自由基,后者可间接益伤量膜,开用脂量过氧化效率,益害肝细胞的模型结构等,制成肝细胞变性坏死战肝纤维化的产死.通过CCl4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常常以小鼠或者大鼠为对付象,染毒道路主要为灌胃、背腔注射或者皮下注射.动物模型图. 通过3个月的CCl4注射制模,小鼠的肝净正在中央静脉区产死了比较明隐的肝纤维化,中央静脉之间产死了纤维桥接.(Masson染色)两、CXCL14诱导的慢性肝益伤动物模型简述:CCl4是最典范的药物性肝益伤制模毒素之一,其正在肝内主要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开,爆收三氯甲烷自由基战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进而益害细胞膜结媾战功能的完备性,引起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可溶性酶的洪量渗出,最后引导肝细胞牺牲,并激励肝净衰竭.根据CCl4代开战肝毒性体制可复制分歧的肝益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战给药要领是其技能闭键.对付于复制慢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往往采与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者背腔注射给药.图. (A) CCl4注射后0.5 d的HE染色标明CXCL14过表黑减少了肝净构制的嗜酸性变性里积(正在照片中用真线标记表记标帜)(p < 0.05).(B) 1.5天构制样本的HE染色标明CXCL14过表黑制成了比对付照组更大里积的细胞坏死(p < 0.05).(C)共时还制成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明隐的脂肪滴汇集.图中P战C分别表示动物模型的门静脉战中央静脉.KU 指凯氏活性单位.细胞凋亡检测截止 TUNEL标记表记标帜不隐现CXCL14免疫中战小鼠战对付照小鼠正在凋亡细胞数量上的好别.C0, C1战C2分别是对付照组0 d,1 d,战2 d样本,T1战T2分别是免疫中战组1 d战2 d样本.C+为阳性对付照.照片上C表示中央静脉.三、兔骨闭节炎动物模型简介:益害闭节宁静性是暂时海中常采与的一种OA制模要领.闭节宁静性是脆持闭节仄常结媾战功能的一个要害果素,若闭节不宁静,必使闭节爆收退止性改变.时常使用的制成闭节不稳的脚术要领主要包罗:切断内侧副韧戴、切断前、后接叉韧戴,切除内侧半月板及切除髁、髌骨等.脚术8周,病变与人4周相似,但是程度加沉,出现硬骨细胞排列混治、表层沉度糜烂,可睹集正在的硬骨细胞簇及局部扩杨.术后6周出现骨闭节炎的炎症改变,6周X线隐现闭节间隙非常十分及胫骨上端变形.图仄常股骨硬骨与OA股骨硬骨甲苯胺蓝染色A.前接叉韧戴切除2月的股骨硬骨构制,不妨收当前甲苯胺蓝染色中,硬骨表面细糙不仄,不良佳的构制结构,基量的着色较浅,硬骨细胞分别凌治,A构制浮现沉微骨肉瘤症状B.图为仄常股骨硬骨构制,不妨收当前仄常硬骨染色中,硬骨表面光润,细胞的条理较为完备,有一定的分层度,硬骨陷窝也不妨睹,基量着色深.四、类风干性闭节炎动物模型:简介:CIA动做RA的动物真验模型,表示为多收性中周闭节炎,闭节局部黑肿,宽沉只闭节畸形.病理为删死性滑膜炎,闭节硬骨益害,骨侵害,闭节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体内可检出针对付自己II型胶本的下矮度的IgG抗体.那些临床表示及真验室指标与人RA稀切相闭,是筛选战钻研治疗RA药物的比较理念的动物模型.图. II型胶本注射小鼠2个月,闭节腔积液减少,滑膜构制中出现明隐的粒细胞浸润.五、化疗性肠黏膜炎动物模型:简述:仄常情况下,小肠黏膜结构完备、致稀.小肠绒毛呈指状指背肠腔,绒毛表面细胞排列整齐、稀切,细胞核染色较深;黏膜底部小肠隐窝歉富,细胞有序排列.化疗后第1天时,绒毛及隐窝结构已经开初爆收变更,上皮开初萎缩、绒毛排列变得不准则;并可瞅察到洪量凋亡的隐窝上皮细胞,且炎症细胞浸润变多.化疗后的第3天,此时小肠构制结构益害最为宽沉,大里积构制坏死,小肠绒毛明隐变短、中空,上皮细胞稠稀且排列混治,细胞肿胀;小肠隐窝数量慢遽缩小,肠壁变薄及可睹管壁充血局里.到化疗后第5天时,小肠绒毛下度仍隐著矮于仄常火仄,但是正在黏膜底部可睹较多新死隐窝,而且细壮.当到化疗后第7天时,小肠的构制形态已经渐渐回复至仄常.5-FU化疗前后小鼠小肠构制切片H&E染色图简述:仄常已经化疗的动物模型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有序、结构致稀、分泌许多酸性黏蛋黑.经5-FU化疗后,第3天时小鼠结肠黏膜构制结构被真足益害,上皮细胞排列混治、炎症细胞浸润明隐,且酸性黏蛋黑含量明隐下落.仄常小鼠战经5-FU化疗后第3天的大肠构制切片H&E战AlcianBlue染色图六、阿霉素心净毒性动物模型:简述:仄常动物模型小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心肌纤维益害,细胞间隙仄常,已睹火肿;正在阿霉素注射后第7天赋歧剂量组均可睹心肌细胞呈分歧程度的空泡变性,肌纤维断裂,且以下剂量组最为明隐.动物模型小鼠经分歧剂量阿霉素注射后第7天心净石蜡切片HE染色图七、皮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简述:CT26.WT细胞于皮下接种能100%诱导皮下肿瘤的产死.接种后10天时则不妨用游标卡尺透彻丈量肿瘤少径、短径,估计肿瘤体积.剥离的小鼠肿瘤构制石蜡切片H&E 染色截止隐现肿瘤构制中癌细胞排列混治,无条理或者极背.肿瘤细胞细胞核体积大、形状纷歧、苏木素染色深.肿瘤细胞间还存有歉富的血窦.动物模型小鼠左侧腋下皮下接种结肠癌细胞悬液.皮下本位肿瘤表瞅图及H&E染色图;a:少径;b:短径八、脾内接种肝变化瘤小鼠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小鼠麻醒后脾净接种结肠癌细胞.脾净本位肿瘤战肝变化肿瘤结节表瞅图.简述:肿瘤细胞脾净接种组小鼠脾净大,脾净处少有明隐的肿瘤构制,肝净构制上有很多明隐的变化灶.脾净病理切片H&E染色截止隐现脾净处有致稀的、排列无序的肿瘤细胞.肝净病理切片H&E染色可睹癌细胞汇集死少,癌结节产死,癌细胞细胞核大、染色深、细胞量少,与CT26.WT细胞结构特性相似;癌细胞周围仍有仄常的肝细胞整齐排列.小鼠动物模型不妨非常的曲瞅的反应那弛那个变更.动物模型小鼠麻醒后脾净接种结肠癌细胞,脾净本位肿瘤战肝变化瘤H&E染色图.。

常用疾病小鼠模型 -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常用疾病小鼠模型 -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6.129-Prss37 NM-KO-00016
tm1Srcmo
1700016G05Rik 基因剔除纯合子小鼠表现为雄性不育。 活体库存
更多小鼠列表请至 /html/5836093957.html 下载
系描述
供应状态
品系名称 品系编号 基因曾用名
B6.129-Lep
tm1Srcmo
NM-KO-00034 ob;leptin; obese 瘦素基因缺失小鼠是研究胰岛素抵抗、肥胖、II 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工具。瘦素基因的突变或
品系描述
缺失会导致严重的肥胖、肥胖引起的性腺功能不足,并与 II 型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还 发现瘦素与心血管功能相关。
品系描述
供应状态
糖尿病/肥胖相关小鼠
品系名称 品系编号 基因曾用名 B6.129-Lepr
tm1Srcmo
NM-KI-00001 db; Obr; obl; Leprb; Modb1; LEPROT; OB-RGRP; diabetes; obese-like 瘦素受体突变小鼠表现出与瘦素基因缺失小鼠相似的肥胖表型,如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瘦 素受体基因突变小鼠是研究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肥胖、II 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活体库存
供应状态
活体库存
免疫缺陷型小鼠
品系名称 品系编号 基因曾用名 品系描述 供应状态 B6.129-Foxn1
tm1Srcmo
NM-KO-00052 D11Bhm185e, Hfh11, whn 纯合子小鼠免疫缺陷。Homozygotes show immune deficit. 胚胎冻存
Shanghai Biomodel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和医学应用课件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和医学应用课件

(二)近交系大鼠
• 1、ACI系 雄性大鼠自发性肿瘤发病率:睾 丸肿瘤46%,肾上腺肿瘤16%,脑肿瘤11% 。 • 2、F344 乳腺癌自发率,雄鼠41%,雌鼠23% 。脑垂体腺瘤雄鼠36%,雌鼠24%。睾丸间 质细胞瘤85%。
• 3、M520 大于18日龄时,子宫癌12%~50) %,肾上腺髓质瘤65%~85%,脑垂体瘤 20%~40%.
• (一)谷氨酸钠(MSG)又到代谢性肥胖模 型 • (1)材料方法:新生大鼠自出生当日开始 ,每天在颈背部皮下注射谷氨酸钠3g/kg, 连续5天。限每只母鼠喂养乳鼠4~6只,第 二十一天后断乳,并饲以营养饲料,至六 周后出现进行性肥胖,5~6个月龄时,肥胖 处于稳定。
• (2)评价应用: • MSG下丘脑神经元系统受损,但“饱中 枢”的腹侧正中核并未受损,下丘脑弓状 核部位多巴胺系统受损,但其他儿茶酚胺 系统未见受损。该模型所致肥胖与代谢异 常有关,可用于研究内分泌失调在肥胖中 的作用和地位。
(2)评价应用: GTC小鼠的显著特点是肥胖和多食。GTC 产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TG合成增加和脂肪 酶活性降低。此种方法可用于探讨中枢性 肥胖机制。
二、糖尿病动物模型
• (一)手术性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1)材料方法: • 选取犬、家兔或大鼠。全部切除胰腺, 可制成无胰腺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但需要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第一节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创新研 究的工具
• 1.概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起来的模拟人类疾病表现 的动物,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常用手段和最为有效的实验材 料。
• 2.意义
• 为解决“医学伦理学”限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 ; • 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 • 实验条件可控,可分解研究因素; • 有助于全面了解疾病的本质。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名词解释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名词解释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名词解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使用动物作为研究工具来模拟人类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种实验方法。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及评估临床干预的功效。

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因为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往往在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展现出一定的保守性。

通过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特点以及疾病对机体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遗传性疾病模型:包括人类遗传性疾病的模型,例如囊性纤维化、肌营养不良症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通过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揭示基因突变对特定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代谢性疾病模型:涵盖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涉及机体能量代谢异常和慢性低级炎症等方面,在动物模型中研究这些疾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并试验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 免疫性疾病模型: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机体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通过使用动物模型可以研究疾病发展的免疫学机制,以及评估新型免疫调节药物的疗效。

4. 慢性疾病模型:针对慢性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通常在人类中发展缓慢,通过使用动物模型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特点以及评估潜在治疗药物的疗效。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过程涉及到模型建立、模拟疾病特点、观察分析和评估疗效等多个方面。

在模型建立阶段,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和特定基因型来模拟人类疾病。

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构建带有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小鼠模型。

通过模型建立后,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给予动物特定的刺激或处理来模拟疾病特点,例如给予高脂饮食来建立动物肥胖症模型。

这样可以使得动物表现出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随后,研究人员会对疾病模型进行观察分析,使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EMP实验利用啮齿类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 臂的恐惧心理,形成矛盾的心理应激,较好地模拟了焦虑样症状。 该模型操作简单,能够简单直观地反映动物的焦虑状态,是一种 较为成熟经典的焦虑动物模型。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200g左右。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大鼠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连续8周;小鼠每日 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120mg/kg,连续注射6~8周 (各报道略有不同)。
【模型评价】
使用Morris水迷宫,染色及生化指标等,可测试出该模型小鼠 的学习和记忆缺陷、胆碱能系统变化,以及脑组织神经元的丢失 和线粒体膨胀呈空泡样变性的现象,这与老年动物的生理表现一 致。该模型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模拟损伤较为全 面。
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同时从右侧颈总动脉放血,可选择在放血 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解除左侧颈总动脉结扎, 同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停止放血。可将放出的血液经股静脉输回 体内,以继续观察。
【模型评价】
本手术全部在直观下进行,一边从右侧颈动脉放血,一边将放 出的血液从股静脉输入,既能直接观察,又能方便地控制分流量 和速度,较为实用。
【操作方法】
测试前把动物放于盛水玻璃缸中游泳15min,要确保动物不能 逃脱。15min后将动物取出置于加热的环境(32℃)中干燥 15min,再放回各自的笼子。24h后再次将动物分别放入水缸中, 强迫游泳6min。当动物停止挣扎漂浮在水中,只做必要的轻微 动作保持头在水面上的时候,被认为是不动。记录后4min的不 动时间。在抑郁症的药理学和行为学的干预存在下不动时间将会 明显减少。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综合法一(胆汁(去氧胆酸钠)+热水+主动免疫)【造模原理】采用胆汁或其主要成分去氧胆酸钠、热水、免疫损伤等复合刺激因素对胃黏膜进行较长时间的刺激,造成胃黏膜慢性损伤,胃黏膜营养代谢障碍,以致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抗溃疡药物药效学试验中,应激法、幽门结扎法和醋酸法制备的胃溃疡模型为必做实验,利血平法和乙醇法可任选其一。

*治疗性给药——醋酸法复制的模型*预防性给药——其他模型三种急性胃溃疡胃病变的分布特点:(一)应激性胃溃疡:溃疡病变不超过黏膜肌层,且以腺胃(含胃体和胃窦)为重。

应激性溃疡在腺胃部沿血管走行分布,表面覆盖凝血块,去除凝血后可见深褐色条索状溃疡。

(二)幽门结扎法胃溃疡模型:形成的溃疡主要发生在对胃液抵抗力较弱的前胃部(瘤胃),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但病变较表浅,属于胃黏膜急性出血性糜烂,与人类胃溃疡的典型病变差距较大。

(三)乙醇诱发胃损伤模型:15min后即可造成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且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损伤发生在腺胃部,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细胞坏死,伴有糜烂、出血及纵行的条索状出血坏死。

【造模原理】【造模原理】幽门结扎后,可刺激胃液分泌并使高酸度胃液在胃中潴留,损伤胃黏膜造成胃溃疡。

【造模原理】1、减少胃黏膜中前列腺素、氨基己糖含量,降低胃黏膜血流量,减小胃黏膜跨膜电位差,破坏主细胞减少粘液分泌,以及引起胃黏膜微循环障碍等,从而破坏了胃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导致溃疡。

2、细胞内钙超载和细胞凋亡。

【结果】1、术后3~5天,可形成界限清楚的溃疡。

溃疡一般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凹陷,四周微隆起,密布毛细血管。

2、一般术后第5日,溃疡形成最为严重,以后缓慢愈合,但病变有反复。

3、已愈合的溃疡,周围稍有隆起,表面红润,可见愈合的痕迹。

【模型评价】1、醋酸诱发的胃溃疡是一种慢性溃疡模型,其特点是溃疡的形状、部位、肉眼及组织病理学形态、愈合过程均类似人类慢性胃溃疡。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一览课件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一览课件
2
三.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及其研究方法
定义:模型是指将动物或人体肿瘤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体内连续传代而形成移植性肿瘤动物的肿瘤实验动物选择:移植性肿瘤常用动物为小鼠、大鼠和地鼠肿瘤细胞的选择:筛选抗癌药物时,最好选用3类瘤株,及肉瘤、腹水型肿瘤和白血病株。在众多移植性肿瘤中,小鼠Lewis肺癌、小鼠黑色素瘤B16及小鼠白血病P388是目前最受重视和应用最广的。
免疫功能抑制的大鼠作为移植宿主
实验动物:体重120~160g的Wistar大鼠操作方法(例:人胃癌细胞株):1.大鼠分笼饲养,皮下注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阿糖胞苷200mg/kg体重,2d后用10Gy(1000rad)60Co全身照射,照射后的大鼠饲养于洁净环境中,每日紫外线灯照射1h,自由摄食饮水,饮水中加土霉素1mg/ml2.将人胃癌细胞株调至1×106个/ml细胞悬液,台酚蓝拒染法检测癌细胞存活率后,每只鼠皮下注射0.5ml(含5×105个细胞)细胞悬液3.接种后每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肿瘤生成后取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般情况下,接种3~5d形成肿瘤,移植成功率可达85%,移植成功后可用以观察受试药的疗效
瘤块接种法
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每次接种的动物数量较多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无菌操作取出瘤块,将数个瘤块混合后剪成小块,放入玻璃匀浆器中,加无菌生理盐水向一个方向转动研磨后,经滤网过滤,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3~1:4(肿瘤g:生理盐水ml)的瘤细胞悬液,用台盼兰染色法计数活细胞数,用1ml注射器注射到接种部位,每个接种点接种0.2ml(一般含1×106~1×107个细胞数)。通常接种到腋窝皮下,每只动物可选用多个接种点。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一览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01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02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常见的IDA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

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 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

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含铁40。

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

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

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

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常大于60μmol/L。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和医学应用课件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和医学应用课件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和医学 应用课件
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件将介绍常用的疾病动物模型 种类和它们在医学应用中的意义。
什么是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指的是使用动物来模仿或模拟人类疾病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动物模型,科学家可以更好 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机制,测试新的治疗方 法,并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动物模型种类有哪些?
小鼠
小鼠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具有遗传学 和基因改造的优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
大鼠
大鼠在心血管研究和中枢神经系统研究中被 广泛使用,其大脑结构与人类更为相似。

猪的生理结构和代谢方式与人类更为接近, 常用于胃肠道疾病和器官移植等研究。
猴子
猴子作为进化上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之一,可 以在人类疾病研究中提供更准确的模拟。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动物 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 策略。
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1 物种相似性
2 模型,以最 大程度地模拟人类疾病。
选择具有稳定、可重复 的实验动物模型,以确 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3 道德考量
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 遵循伦理规范,最大程 度地保护动物的福利。
医学应用案例分析
1
疾病研究
动物模型帮助科学家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2
新药研发
动物模型用于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3
临床试验
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前,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动物模型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和前景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动物模型

2. 旋转大鼠模型 [造模机制] 利用神经毒剂6-羟基多巴胺(6-OHDA)破坏黑质的 多巴胺能神经元。 [造模方法] 利用立体定向仪以微量注射器向黑质内注入6-羟多 巴,两周以后皮下注射Apomorphine 0.25mg/kg诱发大鼠旋转。 模型成功的标准:连续两周测试平均转速〉7次/min,持续 旋转〉40min。 [模型特点]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观察方便。但与灵长类动物相 比不能完整准确的反应PD的特征。
(二)全脑缺血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whole
cerebral ischemia)
1. 沙鼠全脑缺血模型: [造模机制]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可造成全脑缺血模型,开放双 侧颈总动脉可方便地恢复血流,已广泛地应用于脑缺血及再灌 注损伤研究。 2. 大鼠四条血管关闭全脑缺血模型: [模型简述] Pulsimelli法适用于脑缺血的急性和慢性实验研究。 关键之处在于对双侧椎动脉的处理。模型成功的标志为大鼠应 出现意识障碍。

犬常用于灵活型和迟钝型的神经 实验;对红绿色盲,因而以红色 刺激进行的条件反射实验不能选 择犬。

绵羊的蓝舌病和人的脑积水相似, 适宜于脑积水研究。
• 青蛙和蟾蜍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很容易获得,且制作方便,适于 观察药物对外周神经、横纹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蛙的大脑很 不发达,可用来作简单的神经反射弧实验。 • 树枸是地球上幸存下来的灵长类原型之一,在进化上处于一种特 殊的地位,是神经生物学良好的实验材料。 • 猴的高级神经活动发达,常用于行为学的研究;小儿麻痹症优选 动物。 • 黑猩猩的智力发育和人类幼儿及智能低下的成年人相近,对黑猩 猩学习行为所取得的数据,可应用于人类婴幼儿教育,对智能低下 的成年人的教育也有参考价值。
二、转基因动物技术方法(transgenic animal techniques) 是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延伸和拓展,使动物和人体基 因工程研究由以往的单基因离体水平的操作,发展到了离体 和在体相配合的崭新阶段。 1. 显微注射技术:通过显微注射直接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 再移植到受体,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的一种方法。

更加敏感的毒性终点 疾病动物模型

更加敏感的毒性终点 疾病动物模型

更加敏感的毒性终点疾病动物模型一、肿瘤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malignant tumor)1、肝癌:建立肝癌动物模型的主要方式有:(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

(2)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DBA)诱发大鼠肝癌。

(3)用2-乙酰氨基酸(2AAF)诱发大鼠肝癌。

(4)用亚氨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大鼠肝癌。

(5)用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

2、胃癌:制备胃癌动物模型的主要方式有①甲基胆蒽(MC)诱发小鼠胃癌。

②不对称亚硝胺诱发小鼠胃癌。

二、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peptic ulcer)1、应激性溃疡模型是研究抗溃疡药物的常用模型。

2、组胺性溃疡模型:大鼠禁食后腹部皮下注射磷酸组胺。

此法也可诱发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发生溃疡。

是研究溃疡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常用模型。

3、水杨酸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禁食后水杨酸灌胃。

4、结扎幽门法溃疡模型:大鼠麻醉后在无菌技术下结扎幽门。

此模型适合做探索抗溃疡病药物研究和胃溃疡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

三、高血压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ypertension)1、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在肾动脉上造成肾动脉狭窄。

如果是单侧肾动脉狭窄,则在间隔10~12d后将另一侧肾摘除。

手术几天后,血压开始升高,1~3个月后血压升至高峰,并可长期维持下去。

2、肾外包扎性高血压模型:肾外异物包扎,压迫肾实质,造成肾组织缺血,使肾素形成增加,血压上升。

3、应激性高血压模型: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常采用噪声和足底电击的复合刺激,每天2次,每次2h,约20d大鼠可形成高血压。

四、糖尿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diabetes mellitus)1、病毒诱发法:DBA/2雌性小鼠,皮下接种脑炎、心肌炎病毒M型变异株4~7d后出现明显的高血糖,伴有血中及胰腺中胰岛素含量降低。

2、四氧嘧啶法:SD大鼠200g左右,雌雄不限,四氧嘧啶静脉注射1次,观察血糖 &gt; 300mg/dl,持续2周可以认为造模成功。

(动物学实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动物学实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 物理因素诱发:如手术致骨折、放射线致免疫 抑制
❖ 化学因素诱发:如高油脂饲料致兔动脉粥样硬 化、化学毒物中毒
❖ 生物因素诱发:如微生物感染 ❖ 复合因素诱发:如豚鼠慢支用致病菌加寒冷或
加SO2 ❖ 生物技术制作的动物模型:如嵌合体动物、转
基因动物、克隆动物等
2020/7/21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2020/7/21
• [特点及应用]: • DEN诱发大鼠致癌率为70%.DBA诱癌率为
60%,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率为80% ,此种方法从病因学角度分析,与人体肿瘤较 为近似,故此类模型常用于肿瘤特点的深入研 究。
2020/7/21
• 4.宫颈癌(Carvical carcinoma) 用穿线法将附有0.1mg二甲基胆蒽(
2020/7/21
• 用于诱发实验性肿瘤的动物种类很 多,以啮齿动物的使用最多、应用 最广,包括各种大鼠、小鼠、豚鼠 等
2020/7/21
• (一) 诱发方法
诱发性动物肿瘤的诱发方式包括原位诱发 和异位诱发。
原位诱发是指将致癌物直接与动物靶组织或 靶器官接触而诱发该组织或器官发生肿瘤。
异位诱发是将与致癌物接触后的动物组织或 器官埋置于该动物或另一正常动物皮下而产生 的该组织或器官的肿瘤。
2020/7/21
• (2)其它动物自发瘤 • ①大鼠内分泌肿瘤和恶性淋巴瘤,跟品
系和年龄有关。 • ②金黄仓鼠是实验性肿瘤研究中常用的
一种动物,自发瘤发生率的(0.5%~ 17%),主要发生于神经系统和膀胱以 外的组织和器官。 • ③兔类自发瘤发生率很低,仅为0.8%~ 2.6%,以乳头状瘤和子宫腺瘤最为常见 。

肾疾病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

肾疾病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
目的基因的选择 ; 将重组基因转入受精卵 ; 将转入了外源基因的受精卵植入同期发 情的受体动物,在植入前完成整合胚胎的 检测、筛选、建立ES细胞系; 对出生后基因整合、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对整合、表达的转基因动物进行育种试 验,建立由成功转基因个体或群体组建的 转基因系。
转基因的方法
融合法,包括细胞融合,微细胞介导融合 等; 化 学 法 , 包 括 DNA- 磷 酸 钙 沉 淀 法 、 DEAE-葡聚糖法、染色体介导法等; 物理法,包括显微注射法、电脉冲法、细 胞冻存法等; 病毒感染法,包括重组DNA病毒感染、 重组RNA病毒感染等。
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的制备
将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ATS 2 ml, 于注射后3h, 24h及3天~3个月不等时间取肾脏作病理检查。每 天检测尿肌酐和尿蛋白。
动物模型特点
受试大鼠仅有异体抗体相,而无自体抗体相, 即表现为注射异体抗Thy-1抗体后,产生系膜 细胞溶解及迅速修复过程,病变呈一过性; 系膜损伤过程为补体依赖性,用蛇毒消除补 体不影响抗Thy-1抗体与系膜细胞结合,但可 减轻和阻止系膜细胞损伤和溶解过程; 病变过程有白细胞、血小板积聚的炎症反应; 修复过程迅速,30~45天之内病变已几乎全 部修复,说明肾小球系膜细胞有较强的修复能 力及血管再生能力。
缺血性ARF(肾动脉钳闭法 肾动脉钳闭法) 缺血性 肾动脉钳闭法 制备方法
体重200~300g Wistar雄性大鼠, 30mg/kg的 硫喷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 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双肾包膜,用无创 伤动脉夹钳夹双肾动脉或肾蒂60min后,松 夹恢复肾灌注,此时肾脏颜色先有深红转为 苍白或暗红色,再变成鲜红色,表明再灌注 成功。上述病变于再灌注24~48h达到高峰, 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另外,也可用钳夹一 侧肾蒂待再灌注成功后,再切除另一侧肾脏 的方法来制备此模型。

肾疾病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

肾疾病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

嘌呤霉素肾病模型 制备方法
选100~150g雄性大鼠,放置代谢笼中饲养,每 天每鼠皮下注射15mg/kg(0.5%)嘌呤霉素溶液一 次,连续8天。一般5~7天出现蛋白尿,2周达 高潮, 4周后模型稳定。 每日给280~300g的雄性大鼠皮下注射嘌呤霉素 130~150mg/kg,共12天。 给280~300g雄性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嘌呤霉素 130~150mg/kg。10天左右出现大量蛋白尿,全 身浮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目的基因的选择 ; 将重组基因转入受精卵 ; 将转入了外源基因的受精卵植入同期发 情的受体动物,在植入前完成整合胚胎的 检测、筛选、建立ES细胞系; 对出生后基因整合、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对整合、表达的转基因动物进行育种试 验,建立由成功转基因个体或群体组建的 转基因系。
转基因的方法
融合法,包括细胞融合,微细胞介导融合 等; 化 学 法 , 包 括 DNA- 磷 酸 钙 沉 淀 法 、 DEAE-葡聚糖法、染色体介导法等; 物理法,包括显微注射法、电脉冲法、细 胞冻存法等; 病毒感染法,包括重组DNA病毒感染、 重组RNA病毒感染等。
机理及应用评价
蛋白尿严重,但病理改变轻微。 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电镜下 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发生广泛的融合甚至消失, 上皮细胞胞质中出现空泡,上皮细胞与基膜间有分 离现象。少数动物可出现系膜细胞及基质的增生。 肾小球滤过膜阴性电荷选择性屏障的减弱 。 局部上皮细胞与GBM分离致静水压传导屏障减 弱。 1955年Frenk等首先报道,现已广泛作为人类微 小病变的借鉴。
方法可靠、简便易行,在保持残存肾组织 相对正常的情况下,造成单纯的残存肾组织 超负荷工作模型,保持了各种原发肾脏疾病 的致病因素本身对残存肾单位的影响,使影 响因素简单化,以便于观察“正常”的残存 肾单位在大部分肾组织丧失的情况下所发生 的一系列改变及其机制。可避免坏死的肾组 织保留在实验动物体内,致使试验因素复杂 化的缺点。 缺点:有时需两期手术,易发生出血、应 激和厌食,死亡率高。模型制备周期较长 (12~14周)。手术不易标准化,血肌酐、 尿素氮水平较低且个体差异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上海丰核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疾病动物模型定制服务,同时提供相关疾病模型的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服务。

客户只需要提供疾病模型的用途及建模方法的选择,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量身定做各种动物模型服务。

动物实验模型病理切片展示
一、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
简介: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坏死或损伤后常见的反应,是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坏死或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或脂质过氧化产物密切相关。

CCl4为一种选择性肝毒性药物,其进入机体后在肝内活化成自由基,如三氯甲基自由基,后者可直接损伤质膜,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肝细胞的模型结构等,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纤维化的形成。

通过CCl4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常以小鼠或大鼠为对象,染毒途径主要为灌胃、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图. 经过3个月的CCl4注射造模,小鼠的肝脏在中央静脉区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肝纤维化,中央静脉之间形成了纤维桥接。

(Masson染色)
二、CXCL1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简述:CCl4是最经典的药物性肝损伤造模毒素之一,其在肝内主要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产生三氯甲烷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引起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溶性酶的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并引发肝脏衰竭。

根据CCl4代谢和肝毒性机制可复制不同的肝损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是其技术关键。

对于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往往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

图. (A) CCl4注射后0.5 d的HE染色表明CXCL14过表达增加了肝脏组织的嗜酸性变性面积(在照片中用虚线标记)(p < 0.05)。

(B) 1.5天组织样本的HE染色表明CXCL14过表达造成了比对照组更大面积的细胞坏死(p < 0.05)。

(C)同时还造成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明显的脂肪滴积累。

图中P和C分别表示动物模型的门静脉和中央静脉。

KU指凯氏活性单位。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TUNEL标记没有显示CXCL14免疫中和小鼠和对照小鼠
在凋亡细胞数量上的差异。

C0, C1和C2分别是对照组0 d,1 d,和2 d样本,T1和T2分别是免疫中和组1 d和2 d样本。

C+为阳性对照。

照片上C表示中央静脉。

三、兔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简介:破坏关节稳定性是目前国外常采用的一种OA造模方法。

关节稳定性是保持关节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关节不稳定,必使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

常用的造成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切断内侧副韧带、切断前、后交叉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及切除髁、髌骨等。

手术8周,病变与人4周相似,但程度加重,出现软骨细胞排列紊乱、表层轻度糜烂,可见散在的软骨细胞簇及局部扩杨。

术后6周出现骨关节炎的炎症改变,6周X线显示关节间隙异常及胫骨上端变形。

图正常股骨软骨与OA股骨软骨甲苯胺蓝染色
A.前交叉韧带切除2月的股骨软骨组织,可以发现在甲苯胺蓝染色中,软骨表面粗糙不平,没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基质的着色较浅,软骨细胞分散凌乱,A组织呈现轻微骨肉瘤症状
B.图为正常股骨软骨组织,可以发现在正常软骨染色中,软骨表面光滑,细胞的层次较为完整,有一定的分层度,软骨陷窝也可以见,基质着色深。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简介:CIA作为RA的动物实验模型,表现为多发性外周关节炎,关节局部红肿,严重只关节畸形。

病理为增生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破坏,骨侵蚀,关节
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

体内可检出针对自身II型胶原的高低度的IgG抗体。

这些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与人RA密切相关,是筛选和研究治疗RA药物的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图. II型胶原注射小鼠2个月,关节腔积液增加,滑膜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粒细胞浸润。

五、化疗性肠黏膜炎动物模型:
简述:正常情况下,小肠黏膜结构完整、致密。

小肠绒毛呈指状指向肠腔,绒毛表面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核染色较深;黏膜底部小肠隐窝丰富,细胞有序排列。

化疗后第1天时,绒毛及隐窝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上皮开始萎缩、绒毛排列变得不规则;并可观察到大量凋亡的隐窝上皮细胞,且炎症细胞浸润变多。

化疗后的第3天,此时小肠组织结构破坏最为严重,大面积组织坏死,小肠绒毛明显变短、中空,上皮细胞稀疏且排列紊乱,细胞肿胀;小肠隐窝数量急剧减少,肠壁变薄及可见管壁充血现象。

到化疗后第5天时,小肠绒毛高度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但在黏膜底部可见较多新生隐窝,并且粗壮。

当到化疗后第7天时,小肠的组织形态已经逐渐恢复至正常。

5-FU化疗前后小鼠小肠组织切片H&E染色图
简述:正常未经化疗的动物模型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有序、结
构致密、分泌许多酸性黏蛋白。

经5-FU化疗后,第3天时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结构被完全破坏,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且酸性黏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正常小鼠和经5-FU化疗后第3天的大肠组织切片H&E和AlcianBlue染色图六、阿霉素心脏毒性动物模型:
简述:正常动物模型小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心肌纤维破坏,细胞间隙正常,未见水肿;在阿霉素注射后第7天不同剂量组均可见心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肌纤维断裂,且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

动物模型小鼠经不同剂量阿霉素注射后第7天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图
七、皮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
简述:CT26.WT细胞于皮下接种能100%诱导皮下肿瘤的形成。

接种后10天时则可以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肿瘤长径、短径,计算肿瘤体积。

剥离的小鼠肿瘤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癌细胞排列紊乱,无层次或极向。

肿瘤细胞细胞核体积大、形状不一、苏木素染色深。

肿瘤细胞间还存有丰富的血窦。

动物模型小鼠右侧腋下皮下接种结肠癌细胞悬液。

皮下原位肿瘤表观图及H&E染色图;a:长径;b:短径
八、脾内接种肝转移瘤小鼠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小鼠麻醉后脾脏接种结肠癌细胞。

脾脏原位肿瘤和肝转移肿瘤结节表观图。

简述:肿瘤细胞脾脏接种组小鼠脾脏大,脾脏处长有明显的肿瘤组织,肝脏组织上有很多明显的转移灶。

脾脏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脾脏处有致密的、排列无序的肿瘤细胞。

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癌细胞聚集生长,癌结节形成,癌细胞细胞核大、染色深、细胞质少,与CT26.WT细胞结构特征相似;癌细胞周围仍有正常的肝细胞整齐排列。

小鼠动物模型可以非常的直观的反应这张那个变化。

------------------------------------------------------------------------------------------------------------------------------------------------------
动物模型小鼠麻醉后脾脏接种结肠癌细胞,脾脏原位肿瘤和肝转移瘤H&E染色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