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的因素。五年级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那壮丽的山河,那美丽的花草,那奇异的景观,展现了一幅幅”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面对和谐的画面,使孩子们感到心灵的愉悦。美刺激着感官,情充溢于心田,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内容,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触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从而达到审透美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审美能力审美价值美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的因素。有的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的表达了强烈的抒情色彩,有的描绘了意境优美的风光,有的揭示深刻的哲理这些课文都蕴藏着很大的审美价值。

一、欣赏教材中的自然景色给学生美的感受

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那壮丽的山河,美丽的花草,奇异的景观,展现了一幅幅“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面对和谐的画面,使孩子们感到心灵的愉悦,美刺激着感官,情充溢于心田,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

如《草原》一课让学生在体会“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

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等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利用课文中插图让学生感受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及蒙古人民的热情,从而领悟蒙汗人民之间的团结和深厚友谊。《鸟的天堂》一课则是写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通过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一幅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文章就是借白杨树的高大挺拔的特点,坚定不移的精神来赞美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教学这些文章时都可以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感到愉快,在愉悦中受到美的教育。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美的陶冶

大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内心活动中高尚而伟大的东西的观念。”他认为美育就是触及人的情感深入,进行潜移墨化的熏陶的教育。教学时应挖掘教材中情感的宝藏,用教材中感人的人物群体形象,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1.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小学语文课文中《给予是快乐的》《爬天都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三篇文章都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教学中应以这一共同的审美内容为线索,深入挖掘教材

中情感的宝藏。比如《爬天都峰》一课中,作者刻画了一老一小都能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形象,最后他们终于攀上了山的高峰。

2.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让学生们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培养了爱国的情怀。

3.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阐释了爱的哲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如何使这些闪耀着无限魅力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孩子们的心呢?教学课文时,我补充了大量的动人故事,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人物谈谈自己的感受,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动,他们已经体会到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从这些成功者的身上,他们一定会吸取人格的力量,从而陶冶他们奋发向上美的情操。

三、品析教材中的艺术意境,给学生美的享受

艺术美指文艺作品的美,如诗歌的美,散文的美,音乐的美,书法的美

等都属于艺术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散文的意境美,哲理美,让作者深邃的情感和语感去感染和启迪学生,充分发挥审美主体的创造力,牵动审美主体的情思与之相融。

如第九册教材中的课文《窃读记》,教学时要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重点感悟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写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钓鱼的启示》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到月夜美丽的景色以及读懂作者从钓雨这件事中所

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钓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总之,围绕这些教材的训练重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艺术美的渗透,加强学生理解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审美观念。注意各学科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内容,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触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从而达到审透美育教学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