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杭太俊第8版 第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2)红外分光光度法 • 阿司匹林IR特征吸
收峰
COOH OCOCH3
峰位
3300 ~ 3200
1760,1690
1610,1570, 1480,1460
1310,1230, 1180, 775
归属 νO-H (羧基) νC-O(羧酸酯和羧基) νC=C(苯环)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2)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方法:供试验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
的保留是将相同。 • 适用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萘普生等药物。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 双水杨酯
甲芬那酸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检查方法
表6-3 典型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主要有关物质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检查方法 三、 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一) 合成工艺 多种苯或联苯类中间体及副产物
F
F
NH2 +
2,4-二氟苯胺,Ⅰ
偶联 Cu
F F
2,4-二氟联苯, Ⅱ
乙酰化 (CH3CO)2O,AlCl3
F
氧化
F
COCH3 H2O2
4-(2',4'-二氟苯基)苯乙酮, Ⅲ
遇醋酸铅生成硫化铅黑色沉淀,如美洛昔康。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7、光谱法 • 1)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 ①最大吸收波长法:如规定双氯芬酸钠水溶液在276nm有
最大吸收;吡罗昔康的水溶液在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②最大与最小吸收波长法:如布洛芬0.4%的氢氧化钠溶液, 最大吸收:265nm和273nm的波长处;最小吸收: 245nm和 271nm的波长处。
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 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苯酚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D.醋酸E.水杨酰水杨酸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二氟尼柳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剩余滴定法B.羧基的酸性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对甲基橙显中性E.对甲基红显中性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阿司匹林B.水杨酸C.中性或碱性杂质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酸性杂质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不确定D.无变化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HPLC B.TLC C.GC D.UV E.滴定法9.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调节pH B.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D.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12]A.对氨基酚B.游离水杨酸C.二聚体D.氯化物E.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阿司匹林12.对乙酰氨基酚[13—16]A.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萘酚反应,显红色B.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甲芬那酸14.酮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16.阿司匹林[17—19]A.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甲芬那酸中2,3-=甲基苯胺的检查18.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的检查19.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22]A.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阿司匹林21.吡罗昔康22.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水杨酸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E.对乙酰氨基酚24.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应摩尔比为1:l B.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以pH 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中和游离水杨酸B.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中和酸性杂质D.中和辅料中的酸E.水解酯键26.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二氟尼柳B.布洛芬C.阿司匹林D.甲芬那酸E.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 )29. ChP2010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 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 、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
第六章芳酸类非縉体抗炎药物的分析57« 64 CHP2010收載的部分芳酸类非宙体抗炎药输的原料药的分析方法药物名称鉴别特殊杂质检査含sm定水杨酸三氯化铁反应IR 有关物质:HPLC直接酸碱滴定法:中性乙律为溶刑;ftfttft指示剂;氧氧化钠滴定»(0. Imol/L)何司匹林三■化泱反应水解反应IR 游离水杨战:HPLC 有关物质:HPLC同水杨酸取水杨醋三氯化決反应游离水杨酸:UV同水杨酸二氛尼柳三氯化铁反应UVIR 有关物质A:TLC 冇关物质B:HPI.C直接酸碱滴定法:甲柠为溶剂;酚红指示刑;氢氧化钠滴定液(0. lmol/L)甲芬那酸荧光反应顔色反应UVIK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3--甲基苯胺:GC 冇关物质:HPLC直接酸碱滴定法:无水中性乙醇为溶刑;的磺肚指示剂;氢敏化钠滴定液(0. lmol/L)取氯芬酸钠UV1R炽灼后氯化物反应炽灼后钠盐反应有关物质:HPLC非水滴定法:冰酪酸为溶刑;电位滴定法;高氯战満定液(0.Imol/L)布搐芬UV1K有关物质:TLC同水杨酸■洛芬二硝基乍勝反应IR冇艾物质:TLC同水杨酸卄生UV有关物质:HPLC直接酸碱滴定法:甲醇为溶剂;册蚊指示剂;氯氯化钠滴宦液(0. lmol/L)別噪美辛魚化反应1R 有关物质:HPLC葭接酸貧滴定快:乙醉为溶刑;酚fit指示剂;氢•化钠滴定液(0. lmol/L)毗罗tr康三氯化铁反应UVIR 冇关物质:“工非水滴定法:冰醋酸为溶制;结晶紫为指示剂;高氯酸滴定液(0. Imol/L)箋烙酋康H2S反应三氯化铁反应UVIR 有关物质:HPLC氏接战貧滴定法:中性乙静为博剂;漠事祚"酚蓝为指示刑;氢買化钠滴定液(0. linol/L)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 .苯酚B .乙酰水杨酸C .水杨酸D .醋酸E .水杨酰水杨酸2 .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 .二氟尼柳B .阿司匹林C .吡罗昔康D .吲哚美辛E .对乙酰氨基酚3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 .剩余滴定法B .羧基的酸性C .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 .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 .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 .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 . pH =7B .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 .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 .对甲基橙显中性E .对甲基红显中性5 .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 .阿司匹林B .水杨酸C .中性或碱性杂质D .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 .酸性杂质6 .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 .阿司匹林B .美洛昔康C .尼美舒利D .对乙酰氨基酚E .吲哚美辛7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 .偏高B .偏低C .不确定D .无变化E .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 .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 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 . HPLCB . TLC C . GCD . UVE .滴定法9 .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美洛昔康C .尼美舒利D .对乙酰氨基酚E .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 .调节pHB .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D .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 .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 —12]A . 对氨基酚B .游离水杨酸C . 二聚体D . 氯化物E .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 阿司匹林12. 对乙酰氨基酚[13 —16]A . 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奈酚反应,显红色B . 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 .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 .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 .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 甲芬那酸14. 酮洛芬15. 对乙酰氨基酚16. 阿司匹林[17 —19]A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 .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 甲芬那酸中2,3-= 甲基苯胺的检查18. 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 的检查19. 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 —22]A .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 .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 .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 阿司匹林21. 吡罗昔康22. 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 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 .水杨酸B .阿司匹林C .吡罗昔康D .美洛昔康E .对乙酰氨基酚24. 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 .反应摩尔比为1:lB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 .以pH 7 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 .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 .中和游离水杨酸B .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 .中和酸性杂质D .中和辅料中的酸E .水解酯键26. 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 .二氟尼柳B .布洛芬C .阿司匹林D .甲芬那酸E .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 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 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29. ChP2010 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 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 .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 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分析
OH
COOH
丙磺舒
SO2 N(C H2C H2C H3)2
6
(二)主要性质
➢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 羧基 ,可用NaOH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具有苯环和特征官能团,有UV和IR特征吸收。 ➢ 化学性质:苯甲酸(钠)的中性溶液与FeCl3
反应可生成赭色沉淀;丙磺舒受热可分解为 Na2SO3或SO2。
10
三、其他芳酸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
CH3
Cl
O C COOC2H5
氯贝丁酯
CH3
CH3 CHCH2
CH3
CH COOH 布洛芬
CH3
11
(二)主要性质
氯贝丁酯:油状液体,遇光不稳定;具有酯结构, 易水解。 布洛芬:酸性较弱;可用中性乙醇溶解,用NaOH滴定。 都有苯环和特征基团,具有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
14
▪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水解,溶液呈碱性,但碱性太弱, 所以其含量测定方法为双相滴定法或非水碱量法。
▪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质可进行鉴别; 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氢氧化钠的性质,芳酸酯类药物 可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芳酸酯类药物还应检查 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杂质。
15
▪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 定。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用FeCl3反应鉴别;具芳伯氨基 的药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 量。 ▪UV ▪IR ▪色谱法—制剂分析
丙磺舒
C O O F e 3
米黄色↓
20
直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水 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对乙酰氨基酚
水杨酸
ChP(2000)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地作用是:()、添加-、生成+·—生成、生产、抑制反应进行.双相滴定法可适用地药物为:()、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苯甲酸、苯甲酸钠.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地含量时,每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地量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下列那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水杨酸、苯甲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磺舒、贝诺酯.乙酰水杨酸用中和法测定时,用中性醇溶解供试品地目地是为了:()、防止供试品在水溶液中滴定时水解、防腐消毒、使供试品易于溶解、控制值、减小溶解度.用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斯匹林胶囊地含量是()、中国药典采用地方法、()采用地方法、采用地方法、()采用地方法、以上都不对.对氨基水杨酸钠中地特殊杂质间氨基酚地检查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法、法、双相滴定法、非水滴定法.阿斯匹林制剂地含量测定方法除了两步滴定法和法之外,()测定阿斯匹林胶囊地含量是采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法、法、法、以上均不对.阿斯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包括溶液地澄清度和水杨酸地检查.其中溶液地澄清度检查是利用()、药物与杂质溶解行为地差异、药物与杂质旋光性地差异、药物与杂质颜色地差异、药物与杂质嗅味及挥发性地差异、药物与杂质对光吸收性质地差异.药物结构中与发生反应地活性基团是()、甲酮基、酚羟基、芳伯氨基、乙酰基、稀醇基.在碱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不溶性二银盐地药物是()、尼可刹米、安定、利眠宁、乙酰水杨酸、以上都不对.阿司匹林用中性醇溶解后用滴定,用中性醇地目地是在于()、防止滴定时阿司匹林水解、使溶液地值等于、使反应速度加快、防止在滴定时吸收、防止被氧化.药物结构中与发生显色反应地活性基团是()、甲酮基、芳伯氨基、乙酰基、稀醇基、以上都不对.检查阿司匹林中地水杨酸杂质可用()、与变色酸共热呈色、与显色、与硅钨酸形成白色↓ 、重氮化偶合反应、以上都不对.苯甲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地产物是()、紫堇色配位化合物、赭色沉淀、红色配位化合物、白色沉淀、红色沉淀.下列那种反应用于检查阿司匹林中地水杨酸杂质()、重氮化偶合反应、与变色酸共热呈色、与三价铁显色、与显色、与硅钨酸形成白色↓.经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氢醌、苯醌、二乙胺、硫酸根离子、二氧化碳.经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苯醌、二乙胺、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以上都不对.酚磺乙胺放出二乙胺气地条件是()、在条件下加热、只加入不加热、加试液、加试液、以上均不对.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重氮化反应()、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对氨基苯甲酸、乙酰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不能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地药物有()、硫酸奎宁、盐酸氯丙嗪、维生素、利眠宁、乙酰水杨酸.下列哪些药物具有重氮化反应()、乙酰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苯甲酸、利尿酸.下列方法不能于与测定乙酰水杨酸法地是()、双相滴定法、碱水解后剩余滴定法两步滴定法、标准碱液直接滴定法二、填空题.芳酸类药物地酸性强度与苯环有关.芳酸分子中苯环上如具有、、、等电负性大地取代基,由于能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进而引起羧基中羟基氧原子上地电子云密度降低和使氧-氢键极性增加,使质子较易解离,故酸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具有地芳酸类药物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色色配位化合物.反应适宜地为,在强酸性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阿司匹林地特殊杂质检查主要包括澄清度以及水杨酸检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氨基水杨酸钠在潮湿地空气中,露置日光或遇热受潮时,也可生成间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琨型化合物,色渐变深,其氨基容易被羟基取代而生成,,','-四羟基联苯醌,呈明显地红棕色色.中国药典采用双相滴定法法进行检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阿司匹林地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易水解产生..两步滴定法用于阿司匹林片剂地含量测定,第一步为中和,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滴定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是非题.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均易溶于.所以以水作为滴定介质. ()乙酰水杨酸微溶于水,故以乙醇为溶剂溶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水杨酸类药物均可以与三氯化铁在适当地条件下产生有色地铁配位化合物.().乙酰水杨酸中仅含有一种特殊杂质水杨酸. ().酚磺乙胺与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后,放出二乙胺臭气,可使湿润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乙酰水杨酸中水杨酸地检查采用比色法. ().水杨酸酸性比苯甲酸强,是因为水杨酸分子中羟基与配为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四、配伍题.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生物碱类.巴比妥类.异烟肼.水解后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生成重氮盐.在酸性条件下用溴酸钾滴定.异烟肼.乙酰水杨酸.生物碱类.巴比妥类.水杨酸.加热水解后,与三氯化铁试液地反应.本品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直接反应五、简答题.请说明阿司匹林片剂采用两步滴定法地原因及解释何为两步滴定法?.阿司匹林中地主要特殊杂质是什么?检查此杂质地原理是什么?.对氨基水杨酸钠中地特殊杂质是什么?简述检查此杂质地原理?.酚磺乙胺地特殊杂质是什么?中国药典(版)用什么方法检查其杂质?.简述为何水杨酸地酸性大于苯甲酸地酸性?(根据其结构特点简述).简述用双相测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地基本原理和方法?.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包括哪几类药物?并举例说明几个典型地药物六、计算题.称取对氨基水杨酸钠,按药典规定加水和盐酸后,按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到终点,消耗亚硝酸钠滴定液,求对氨基水杨酸钠()地百分含量?分子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取标示量为阿司匹林片,称出总重为,研细后,精密称取,按药典规定用两次加碱剩余碱量法测定.消耗硫酸滴定液(),空白试验消耗该硫酸滴定液,求阿司匹林地含量为标示量地多少?,阿司匹林地分子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从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芳酸类药物绝大多数是指( ) A.分子中有羧基的药物 B.分子中有苯环的药物 C.A+B D.具有酸性的药物 E.A+B 且 A 与 B 直接相连的药物 2.下列药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水杨酸苯甲酸阿司匹林 B.水杨酸阿司匹林苯甲酸 C.阿司匹林水杨酸苯甲酸 D.苯甲酸阿司匹林水杨酸 E.苯甲酸水杨酸阿司匹林 3.对氨基水杨酸钠中检查的特殊杂质是( ) A.水杨醛 B.间氨基酚 C.水杨酸 D.苯甲酸 E.苯酚 4.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是因为( ) A.片剂中有其他酸性物质 B.片剂中有其他碱性物质 C.需用碱定量水解 D.阿司匹林具有酸碱两性 E.使滴定终点明显 5.阿司匹林中应检查的杂质是( ) A.苯甲酸 B.对氨基酚 C.间氨基酚 D.水杨酸钠 E.水杨酸 6.某药物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放冷,加稀硫酸酸化后,析出白色沉淀并有醋酸臭气产生,则该药物是( ) A.阿司匹林 B.盐酸普鲁卡因 C.巴对氨基水杨酸钠 D.醋酸 E.盐酸利多卡因 7.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 ) A.碘化钾 B.碘化汞钾C.三氯化铁 D.硫酸亚铁 E.亚铁氰化钾 8.苯甲酸钠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其颜色是( ) A.紫堇色 B.蓝紫色 C.紫红色 D.紫色 E.赭色 9.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时,所用溶剂为( ) A.水乙醇 B.水氯仿 C.水乙醚 D.水冰1 / 11醋酸 E.水甲醇 10.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可采用( ) A.非水碱量法 B.直接中和滴定法 C.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D.两步滴定法 E.双相滴定法 11.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乙醚液中可增大滴定的突跃 B.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不溶于水 C.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D.终点时水相显橙红色 E.析出的苯甲酸在水中酸性较强时影响滴定终点 12.对于两步滴定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用于片剂的测定 B.以消耗总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计算含量 C.不受水杨酸等杂质的影响 D.以水解时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计算含量 E.以酚酞做指示剂 13.用两步滴定法滴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是因为( ) A.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B.片剂中有淀粉影响测定 C.阿司匹林片易水解 D.是片剂就要用两步滴定法 E.片剂中有枸橼酸、酒石酸等稳定剂影响测定14.水杨酸的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强,其原因是( ) A.水杨酸邻位上有羟基 B.水杨酸有两个羧基 C.水杨酸分子间有羟基 D.水杨酸对位上有羟基 E.水杨酸间位上有羟基 15.某药物的碱性水溶液或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则该药物为( ) A.苯甲酸 B.阿司匹林 C.水杨酸 D.对氨基水杨酸钠 E.双水杨酯 16.丙磺舒加少量氢氧化钠试液使生成钠盐后,在 pH 为 5。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本类药物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 酸结构。根据芳基和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 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水杨酸类、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 甲酸等六类。
结构特点:游离羧基和苯环、酯基等。
第一节、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结构与性质
ChP2015收载的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制 剂大多采用离子抑制-反相HPLC法测定,外标法计 算含量。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
COOH OH
COOH OCOCH3
Cl H N
O ONa
水杨酸
布洛芬
阿司匹林
M eO
Cl
Cl
双氯芬酸钠
OH
O CH 3 N O
NHCOCH3
吲哚美辛
OH
对乙酰氨基酚
二、主要性质 1、酸性:游离羧基pka=3~6,芳酸酸性强;脂
肪酸较弱 2、水解性:酯基、酰胺基 3、吸收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 4、基团或元素特性
(二)、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1.直接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部分本类药物制剂采用此法。溶解过滤后对照法测
定。 2.柱分配-紫外分光光度法
适用:片剂、胶囊、栓剂 特点:能分离杂质,同时测定ASA、SA 固定相:碳酸氢钠;洗脱液:氯仿
λmax=280nm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
NH-NH2
NO2
+
NO2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 硝酸钠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 偶合产生橙红色沉淀。
OH
Ar-NH2 NaNO2+HCl Ar-N2+Cl-
《药物分析学》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学》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的作用是:()A、添加Br-B、生成NO+·Br—C 生成HBr D、生产Br2 E、抑制反应进行2.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D、苯甲酸E、苯甲酸钠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A、18.02mgB、180.2mgC、90.08mgD、45.04mgE、450.0mg4.下列那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A、水杨酸B、苯甲酸钠C、对氨基水杨酸钠D、丙磺舒E、贝诺酯5.乙酰水杨酸用中和法测定时,用中性醇溶解供试品的目的是为了:()A、防止供试品在水溶液中滴定时水解B、防腐消毒C、使供试品易于溶解D、控制pH值E、减小溶解度6.用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A、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B、USP(23)采用的方法C、BP采用的方法D、JP(13)采用的方法E、以上都不对7.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间氨基酚的检查是采用()A、紫外分光光度法B、TLC法C、GC法D、双相滴定法E、非水滴定法8.阿斯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除了两步滴定法和HPLC法之外,USP(23)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采用()A、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B、GC法C、IR法D、TLC法E、以上均不对9.阿斯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包括溶液的澄清度和水杨酸的检查。
其中溶液的澄清度检查是利用()A、药物与杂质溶解行为的差异B、药物与杂质旋光性的差异C、药物与杂质颜色的差异D、药物与杂质嗅味及挥发性的差异E、药物与杂质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10.药物结构中与FeCl3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是()A、甲酮基B、酚羟基C、芳伯氨基D、乙酰基E、稀醇基11.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性二银盐的药物是()A、尼可刹米B、安定C、利眠宁D、乙酰水杨酸E、以上都不对12.阿司匹林用中性醇溶解后用NaOH滴定,用中性醇的目的是在于()A、防止滴定时阿司匹林水解B、使溶液的PH值等于7C、使反应速度加快D、防止在滴定时吸收CO2E、防止被氧化13.药物结构中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的活性基团是()A、甲酮基B、芳伯氨基C、乙酰基D、稀醇基E、以上都不对14.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可用()A、与变色酸共热呈色B、与HNO3显色C、与硅钨酸形成白色↓D、重氮化偶合反应E、以上都不对15.苯甲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紫堇色配位化合物B、赭色沉淀C、红色配位化合物D、白色沉淀E、红色沉淀16.下列那种反应用于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A、重氮化偶合反应B、与变色酸共热呈色C、与三价铁显色D、与HNO3显色E、与硅钨酸形成白色↓17.经HPLC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A、氢醌B、苯醌C、二乙胺D、硫酸根离子E、二氧化碳18.经HPLC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A、苯醌B、二乙胺C、二氧化碳D、硫酸根离子E、以上都不对19.酚磺乙胺放出二乙胺气的条件是()A、在NaOH条件下加热B、只加入NaOH不加热C、加H2SO4试液D、加Na2CO3试液E、以上均不对20.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重氮化反应()A、盐酸普鲁卡因B、对乙酰氨基酚C、对氨基苯甲酸D、乙酰水杨酸E、对氨基水杨酸钠21.不能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有()A、硫酸奎宁B、盐酸氯丙嗪C、维生素B1D、利眠宁E、乙酰水杨酸22.下列哪些药物具有重氮化反应()A、乙酰水杨酸B、对氨基水杨酸钠C、苯甲酸D、利尿酸23.下列方法不能于与测定乙酰水杨酸法的是()A、双相滴定法B、碱水解后剩余滴定法C 两步滴定法 D、标准碱液直接滴定法二、填空题1.芳酸类药物的酸性强度与有关。
郑虎药物化学习题带答案第6章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郑虎药物化学习题带答案第6章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第六章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1. 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与阿斯匹林的性质不符( )A.具退热作用B.遇湿会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C.极易溶解于水D.具有抗炎作用E.有抗血栓形成作用C2) 下列哪项与扑热息痛的性质不符( )A.为白色结晶或粉末B.易氧化C.用盐酸水解后具有重氮化及偶合反应D.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对氨基酚E.易溶于氯仿E3) 易溶于水,可以制作注射剂的解热镇痛药是( )A.乙酰水杨酸B.双水杨酯C.乙酰氨基酚D.安乃近E.布洛芬D4) 药典采用硫酸铁铵试剂检查阿司匹林中哪一项杂质( )A.水杨酸B.苯酚C.水杨酸苯酯D.乙酰苯酯E.乙酰水杨酸苯酯A5) 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哪个在体外无活性( ) A. 萘普酮 B. 双氯酚酸 C. 塞利西布 D. 萘普生 E. 阿司匹林A6) 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 A. 左旋体 B. 右旋体C. 内消旋体外消旋体D.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D7) 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 ) A. 组胺 B. 5-羟色胺 C. 慢反应物质赖氨酸 D. 组胺酸B8) 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 ) A.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 B. 具有旋光性 C. 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 D. 易溶于水,味微苦 E. 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色C9) 下列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酸性基团造成的B. 制成阿司匹林的酯类前药能基本解决胃肠道的副反应C. 阿司匹林主要抑制COX-1D. 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E. COX-2抑制剂在炎症细胞的活性很低E2. 配比选择题1)举出下列各类非甾类消炎药的代表A.吡唑烷二酮类B.邻氨基苯甲酸类C.吲哚乙酸类D.芳基乙酸类E.芳基丙酸类1. 甲灭酸2. 布洛芬3. 二氯芬酸钠4. 吲哚美辛5. 保泰松1.B2.E3.D4.C5.A2)A.阿司匹林B.美沙酮C.尼可刹米D.山莨菪碱E.兰索拉唑1.作用于M-胆碱受体2.作用于前列腺素合成酶3.作用于阿片受体4.作用于质子泵5.作用于延髓1.D2.A3.B4.E5.C3)A. B. C.D. E.1. 阿司匹林2. 吡罗昔康3. 甲芬那酸4. 对乙酰氨基酚5. 羟布宗1.A2.D3.E4.B5.C3. 比较选择题1)A.对乙酰氨基酚B.布洛芬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解热药 2.非甾类抗炎药3.易水解4.常用异羟肟酸铁盐反应鉴别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1.A2.B3.A4.B5.C2)A.阿斯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 1.解热镇痛药 2.可抗血栓形成3.规定检查碳酸钠不溶物4.水解产物可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5.可制成前药贝诺酯1.C2.A3.A4.B5.C4. 多项选择题1) 属于乙酰水杨酸的前药有( )A.阿斯匹林B.赖氨匹林C.贝诺酯(扑炎痛)D.对乙酰氨基酚E.二氯芬酸钠B、C2) 阿司匹林的性质有( )A.加碱起中和反应B.能发生水解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易解离D.能形成分子内氢键E.遇三氯化铁显色A、B3) 下列哪些性质与布洛芬的性质相符合( )A.在有机溶剂中易溶B.在酸性水溶液易溶C.有异羟肟酸铁盐反应D.用外消旋体E.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A、C、D、E4) 按结构分类,非甾类抗炎药有( )A.3,5-吡唑烷二酮类B.邻氨基苯甲酸类C.吲哚乙酸类D.芳基烷酸类E.乙酰胺类A、B、C、D5) 药典规定检查乙酰水杨酸中碳酸钠不溶物,是检查( ) A. 游离水杨酸 B. 苯酚 C. 水杨酸苯酯 D. 乙酰苯酯 E. 乙酰水杨酸苯酯C 、D、E5. 名词解释1) 解热镇痛药一类能降低发热的体温,并能缓解疼痛的药物。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布
•
洛芬等由于羧基并未与苯环相连,结构上属于芳环取代
•
的脂肪酸,酸性较弱。多数有游离的羧基 ,可用NaOH
•
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解性: 均为白色结晶粉末。除钠盐略溶于水,其余几乎不
•
溶或微溶。
• 3.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 4. 邻羟基苯甲酸特性:与FeCl3生成紫色配合物。 • 5. 水解特性:酯键易水解。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游
n 分离对象范围不同
ISC适用有机弱酸、弱碱、两性化合物; PIC适用更广泛些。
n ISC简便,比PIC经济,但重复性较差。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阿司匹林及水杨酯合成路线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一、ASA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 游离水杨酸检查 利用SA可与FeCl3呈色,用比色法检查。
1
•1610,1570 •1480,1440
•C=C
•水杨酸的红外吸收图谱
•775cm-
1
•Ar-
H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阿司匹林的红外吸收图谱
•C=C
•1610,1570,1 480,1460cm-1
•3300~2300cm-1
•C=
O
•1760,169 0cm-1
•O-
H
•C-
•1310O,1230,
••11889997年年,,阿霍司夫匹曼林研(制a了sp高ir纯in度)乙问酰世水。杨此酸, 后并被为广自泛己用父于亲解治热好、了镇多痛年及的抗风风湿湿病治。疗(艾。兴格 林)
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 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苯酚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D.醋酸E.水杨酰水杨酸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二氟尼柳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剩余滴定法B.羧基的酸性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对甲基橙显中性E.对甲基红显中性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阿司匹林B.水杨酸C.中性或碱性杂质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酸性杂质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不确定D.无变化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HPLC B.TLC C.GC D.UV E.滴定法9.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调节pH B.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D.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12]A.对氨基酚B.游离水杨酸C.二聚体D.氯化物E.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阿司匹林12.对乙酰氨基酚[13—16]A.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萘酚反应,显红色B.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甲芬那酸14.酮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16.阿司匹林[17—19]A.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甲芬那酸中2,3-=甲基苯胺的检查18.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的检查19.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22]A.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阿司匹林21.吡罗昔康22.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水杨酸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E.对乙酰氨基酚24.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应摩尔比为1:l B.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以pH 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中和游离水杨酸B.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中和酸性杂质D.中和辅料中的酸E.水解酯键26.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二氟尼柳B.布洛芬C.阿司匹林D.甲芬那酸E.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 )29. ChP2010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整理)药化习题-6章-答案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6-1、下列药物中那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EA. 布洛芬B. 阿司匹林C. 双氯芬酸D. 萘普生E. 萘丁美酮6-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中,哪一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CA. 布洛芬B. 双氯芬酸C. 塞来昔布D. 萘普生E. 酮洛芬6-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物EA. 布洛芬B. 双氯芬酸C. 塞来昔布D. 萘普生E. 保泰松6-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在体外无活性AA. 萘丁美酮B. 双氯芬酸C. 塞来昔布D. 萘普生E. 阿司匹林6-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DA. 左旋体B. 右旋体C. 内消旋体D. 外消旋体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6-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BA. 组胺B. 5-羟色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C. 慢反应物质D. 赖氨酸E. 组胺酸6-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EA. 中枢兴奋B. 抗血栓C. 降血脂D. 抗病毒E. 消炎镇痛6-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 CA.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B. 具有旋光性C. 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D. 易溶于水,味微苦E. 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色 6-9、对乙酰氨基酚的哪一个代谢产物可导致肝坏死?DA.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B. 硫酸酯结合物C. 氮氧化物D. N-乙酰基亚胺醌E. 谷胱甘肽结合物6-10、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DA. 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酸性基团造成的B. 制成阿司匹林的酯类前药能基本解决胃肠道的副反应C. 阿司匹林主要抑制COX-1D. 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E. COX-2在炎症细胞的活性很低 二、配比选择题[6-11~6-15] A.HOO OOB.HOH N O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C.NN OOOHD.SOON OH O N HNE.O OH H N6-11、阿司匹林 A 6-12、 吡罗昔康 D 6-13、甲芬那酸 E 6-14、对乙酰氨基酚 B6-15、羟布宗 C [6-16~6-20]A. 4-Butyl-1- (4-hydroxyphenyl )-2-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B. 2-[(2,3-Dimethylphenyl )amino] benzoic acidC. 1-(4- Chlorobenzoyl )-5-methoxy-2-methyl-1H-indole-3-acetic acidD. 4-Hydroxy-2-methyl-N-2-pyridinyl-2H-1,2-benzothiazine-3-carboxamide 1,1- dioxideE. 4-[5-(4-[5-(4-Methylphenyl )-3-(trifluoromethyl )-1H-pyrazol-1-yl]benzenesulfonamide 6-16、甲芬那酸的化学名 B 6-17、羟布宗的化学名 A 6-18、吡罗昔康的化学名 D 6-19、吲哚美辛的化学名 C6-20、塞来昔布的化学名 E [6-21~6-25]A.N N FFFS H 2NO O B.SN N HNOOH OOC.ONaNHClClOD.OOOH H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E.OOH6-21、Ibuprofen E 6-22、Naproxen D 6-23、Diclofenac sodium C 6-24、Piroxicam B6-25、Celecoxib A 三、比较选择题 [6-26~6-30]A. CelecoxibB. Aspirin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 6-26、非甾体抗炎作用 C 6-27、COX 酶抑制剂 C 6-28、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 A 6-29、电解质代谢作用 D6-30、可增加胃酸的分泌 B [6-31~6-35]A. IbuprofenB. Naproxen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6-31、COX 酶抑制剂 C 6-32、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 D 6-33、具有手性碳原子 C 6-34、两种异构体的抗炎作用相同 A6-35、临床用外消旋体 A 四、多项选择题6-36、下列药物中属于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药物有 AE A.SOO N OH O N HNB.O OH NH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C.N N OOOHD.OHOFE.N NFFFS H 2NO O6-37、在下列水杨酸衍生物中那些是水溶性的?ADA.O O O OH 3NNH 3O OB.O O OON OHC.O OH OOFD.O O O OH 3NNH N HO NH 3OE.O OH OHFF五、问答题6-38、根据环氧酶的结构特点,如何能更好的设计出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答:依据COX-1和COX-2的结构,选择具有与塞来昔布类似的分子结构,即其分子由三部分组成,五元环以及由五元环所连接的两个芳核。
药物化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药物化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一、单项选择题:6-1、下列药物中那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E.萘丁美酮6-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中,哪一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C.塞来昔布6-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物E.保泰松6-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在体外无活性A.萘丁美酮6-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D.外消旋体D116-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D.赖氨酸6-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E.消炎镇痛6-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C.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6-9、对乙酰氨基酚的哪一个代谢产物可导致肝坏死?D.N-乙酰基亚胺醌6-10、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D.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三、比较选择题[6-26~6-30]A.Celecoxib B.Aspirin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26、非甾体抗炎作用C6-27、COX酶抑制剂C6-28、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A6-29、电解质代谢作用D6-30、可增加胃酸的分泌B[6-31~6-35]A.Ibuprofen B.Naproxen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31、COX酶抑制剂C6-32、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D6-33、具有手性碳原子C6-34、两种异构体的抗炎作用相同A6-35、临床用外消旋体A四、多项选择题6-36、下列药物中属于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药物有A.E.O OHONONHH2NNNFFF6-37、在下列水杨酸衍生物中那些是水溶性的?A.OOH3NONH3D.OH3NHNHO3O五、问答题1、根据环氧酶的结构特点,如何能更好的设计出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依据COX-1和COX-2的结构,选择具有与塞利西布类似的分子结构,即其分子由三部分组成,五元环以及由五元环所连接的两个芳核。
分子中的两个苯核较为重要,特别是在苯核的4位以磺酰胺基或甲磺酰基取代活性最强,若其他取代基时,其活性较低。
第6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分析
2. 测定法 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 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 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 并将滴定的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T=33.14 mg/ml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OO S
HN CH3 O
光谱特性
NO2 尼美利舒 Nimesulide
水解
H N CH3
O HO 对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
二、本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酸性 :pKa 3~6
pKa 4.26
pKa 3.49
pKa 2.95
水解反应:酯 →酸 + 醇(酚) 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在一定波长处有UV吸收。
(一) 直接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 对照品法
百分含量
c对
A供 A对
n
100%
ms
制剂
标示量%
AS AR
CR D W W 标示量
100%
二氟尼柳,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及
部分制剂;
二氟尼柳胶囊含量测定:
2. 讨论
COOH OCOCH3
NaOH
中性乙醇 20℃以下
COONa OCOCH3
H2O
①乙醇:溶解Asp,防止Asp水解;
②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消除滴定误差
③滴定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 防阿司匹林水解
④受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
本法特点:简单
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测定。
(二) 剩余量滴定法
第06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新仁济22
• 邻氨基苯甲酸类 • 邻氨基苯乙酸类 • 芳基丙酸类
——阿司匹林
——甲芬那酸 ——双氯芬酸钠 ——布洛芬
•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
5
典型药物结构
salicylic acid
COOH O O C
aspirin
OH
双水杨酯 salsalate
6
典型药物结构
COOH
COONa
0
0 0
药物
NaOH 加入量( ml )
* 有关术语:滴定突跃、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
1. 直接滴定法
反应原理:利用其游离羧基的酸性
酸碱中和,反应摩尔比1:1
COOH OCOCH3
酚酞
COONa NaOH OCOCH3
H2O
37
阿司匹林
ChP(2010)
a 1 T C M mol L 180.16 g mol b 1 18.02 g L 18.02 mg ml
(V0 - V)FT W W 标示量% 100% 标示量
0.05015 18.02 (39.88 - 23.84) 0.05 3.5840 0.3484 1000 10 100% 0.3 99.4%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与片剂表示方法的不同
剩余滴定
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46
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每片含量 标示量 % 100 % 标示量 测得量( g) 平均片重( g) 供试品重( g) 100 % 标示量( g / 片)
(V0 原料含量 - V)FT 标示量% 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苯酚 B.乙酰水杨酸 C.水杨酸D.醋酸 E.水杨酰水杨酸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二氟尼柳 B.阿司匹林 C.吡罗昔康D.吲哚美辛 E.对乙酰氨基酚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剩余滴定法 B.羧基的酸性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 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 D.对甲基橙显中性E.对甲基红显中性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阿司匹林 B.水杨酸 C.中性或碱性杂质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 E.酸性杂质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阿司匹林 B.美洛昔康 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 E.吲哚美辛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偏高 B.偏低 C.不确定D.无变化 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HPLC B.TLC C.GC D.UV E.滴定法9.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 B.美洛昔康 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 E.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调节pH B.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D.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12]A.对氨基酚 B.游离水杨酸 C.二聚体D.氯化物 E.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阿司匹林12.对乙酰氨基酚[13—16]A.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萘酚反应,显红色B.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 E.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甲芬那酸14.酮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16.阿司匹林[17—19]A.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甲芬那酸中2,3-=甲基苯胺的检查18.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的检查19.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22]A.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阿司匹林21.吡罗昔康22.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水杨酸 B.阿司匹林 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 E.对乙酰氨基酚24.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应摩尔比为1:l B.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以pH 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 D.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中和游离水杨酸 B.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中和酸性杂质 D.中和辅料中的酸E.水解酯键26.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二氟尼柳 B.布洛芬 C.阿司匹林D.甲芬那酸 E.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 )29. ChP2010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33.简述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的原理。
34.简述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检查的原理。
(六)计算题35.吡罗昔康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精密称取本品0.2103g,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6. 19ml;另取冰醋酸20ml,同法滴定,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O. 03ml,已知:高氯酸滴定液(0. 1Imol/L)的浓度校正因数F=1. 029;滴定度r=33. 14mg/ml。
计算:吡罗昔康含量。
36.甲芬那酸中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以气相色谱法检查,方法如下: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二氯甲烷一甲醇(3:1)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2,3-=甲基苯胺适量,精密称定,用二氯甲烷一甲醇(3:1)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Iml中约含2.5lc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l山,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中如有与2,3-二甲基苯胺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2,3-二甲基苯胺峰面积。
计算杂质2,3-=甲基苯胺的限量。
(七)设计题37.今有三瓶药物分别为水杨酸(A)、阿司匹林(B)和对乙酰氨基酚(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38.已知某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如下:请根据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设计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原理、操作要点(溶剂、滴定液、指示液等)、含量甘算公式。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阿司匹林鉴别试验的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生成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再加稀硫酸酸化后产生白色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2.答案:[D]题解:本题考查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条件。
二氟尼柳和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酚羟基,阿司匹林水解后生成水杨酸也具有酚羟基,都可与三氯化铁反应。
吡罗昔康噻嗪环上的烯醇式羟基具有酚羟基的性质,亦可在三氯甲烷溶液中与三氯化铁生成红色配位化合物,显玫瑰红色。
吲哚美辛不具有酚羟基,不能与三氯化铁反应。
3.答案:[D]题解:本题考查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的两步滴定法原理。
第一步直接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消除酸性杂质的干扰;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漓定,是利用阿司匹林的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被水解的特性定量。
4.答案:[B]题解:本题考查芳酸类药物滴定所用的溶剂。
所谓中性是对所用指示剂而言的,对于不同的指示剂其达中性的pH并不恰好为7。
5.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阿司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
在硅藻土·碳酸氢钠色谱柱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成钠盐保留于色谱柱上,先用三氯甲烷洗涤除去中性或碱性杂质,再用少量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洗涤除去弱酸性杂质,同时使阿司匹林酸化游离,进而用大量的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洗脱阿司匹林。
因为水杨酸的酸性较强,醋酸不能使其游离而被保留于色谱柱上,进而获得分离。
6.答案:[D]题解:本题考查药物的鉴别试验。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在稀盐酸中加热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具有游离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破性B一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答案:[A]题解:本题考查双水杨酯原料的含量测定。
双水杨酯与氢氧化钠首先发生1:1的反应,但如果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局部浓度过高可使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此时双水杨酯与氢氧化钠发生1:2的反应,导致滴定结果偏高。
8.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2,3-=甲基苯胺沸点低,ChP2010采用GC法进行测定。
9.答案:[B]题解:本题考查美洛昔康的鉴别试验。
美洛昔康中含有特征元素硫,经高温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遇湿润的醋酸铅试纸生成硫化铅黑色沉淀。
10.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对乙酰氨基酚有关物质检查中流动相添加剂的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对氯苯胺、对氯苯乙酰胺、0一乙酰基对乙酰氨基酚、偶氮苯、氧化偶氮苯、苯醌和醌亚胺等有关物质。
部分杂质的极性较大,在反相色谱上保留弱。
通过加入反相离子对试剂后调节这些杂质的保留行为,从而获得较好的分离度。
(二)配伍选择题答案:[11.B;12.A]题解:本题考查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检查的特殊杂质检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