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67df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7.png)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贯穿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公式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
它包括了离子的电荷及其所带的正负号。
例如:1. 阴阳离子反应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2. 阴离子反应方程式:Cl- + Ag+ -> AgCl3. 阳离子反应方程式:Fe3+ + OH- -> Fe(OH)3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一般会出现氧化剂和还原剂。
例如:C + O2 -> CO2在这个反应中,C被氧化为CO2,氧化剂是O2。
三、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在酸碱反应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离子和配位数需要明确。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HCl是酸,NaOH是碱,产生NaCl和H2O。
四、化学平衡方程式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需要写明。
例如:N2 + 3H2 -> 2NH3在这个化学反应中,N2和H2生成NH3。
五、热力学方程式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能转化和热力关系的科学,与化学反应有密切关系。
热力学方程式描述了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热力关系。
例如:Q = mcΔT在这个方程式中,Q表示热量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
六、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和电镀等领域。
电化学方程式描述了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电荷和物质的转化关系。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2d92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6.png)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摩尔质量计算、溶解度计算、浓度计算、反应路线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等。
一、摩尔质量计算:1.摩尔质量(M)=相对分子质量(Mr)/摩尔量(n)2.摩尔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例如:H2SO4的Mr为98 g/mol,如果有2 g的H2SO4,求其摩尔量。
解:摩尔量(n)=质量(m)/摩尔质量(M)=2 g/98 g/mol≈0.020 mo二、溶解度计算:1.溶解度(S)=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m)/溶剂的质量(M)例如:已知60g的氯化钠溶解于200g的水中,求氯化钠的溶解度。
解:溶解度(S)=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m)/溶剂的质量(M)=60g/(60g+200g)≈0.23三、浓度计算:1.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例如:已知溶液中含有10g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氯化钠的质量浓度。
解:质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10g/100mL=100g/L四、反应路线计算:1.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到。
例如,对于A+B→C+D,如果已知A的量,则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B 的量、C的量和D的量。
例如:已知反应1 mol的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求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的摩尔量。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可知1 mol的甲烷生成1 mol的二氧化碳和2 mol的水。
五、酸碱滴定计算:1. 氢离子浓度(pH)= -log[H+],其中[H+]为氢离子的浓度。
2.酸碱滴定中可以根据已知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另一种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例如:已知0.1 mol/L的盐酸滴定到了100 mL的0.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求中和点的体积和酸溶液的浓度。
解:根据盐酸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可以推算出滴定的摩尔比例为1:2、根据摩尔比例和已知的碳酸钠溶液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滴定的中和点体积为100 mL,酸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
高考理综化学公式大全
![高考理综化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9231a7b482fb4daa58d4bd4.png)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F2 + H2 === 2HFF2 +Xe(过量)===XeF22F2(过量)+Xe===XeF4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2F2 +2H2O===4HF+O22F2 +2NaOH===2NaF+OF2 +H2OF2 +2NaCl===2NaF+Cl2F2 +2NaBr===2NaF+Br2F2+2NaI ===2NaF+I2F2 +Cl2 (等体积)===2ClF3F2 (过量)+Cl2===2ClF37F2(过量)+I2 ===2IF7Cl2 +H2 ===2HCl3Cl2 +2P===2PCl3Cl2 +PCl3 ===PCl5Cl2 +2Na===2NaCl3Cl2 +2Fe===2FeCl3Cl2 +2FeCl2 ===2FeCl3Cl2+Cu===CuCl22Cl2+2NaBr===2NaCl+Br2Cl2 +2NaI ===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Cl2 +Na2S===2NaCl+SCl2 +H2S===2HCl+SCl2+SO2 +2H2O===H2SO4 +2HClCl2 +H2O2 ===2HCl+O22O2 +3Fe===Fe3O4O2+K===KO2S+H2===H2S2S+C===CS2S+Fe===FeSS+2Cu===Cu2S3S+2Al===Al2S3S+Zn===ZnSN2+3H2===2NH3N2+3Mg===Mg3N2N2+3Ca===Ca3N2N2+3Ba===Ba3N2N2+6Na===2Na3NN2+6K===2K3NN2+6Rb===2Rb3NP2+6H2===4PH3P+3Na===Na3P2P+3Zn===Zn3P2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 HNO3(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3C+SiO2===SiC+2CON2+6Rb===2Rb3NP2+6H2===4PH3P+3Na===Na3P2P+3Zn===Zn3P2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 HNO3(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O2===Na2O2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2Mg+O2===2MgOMg+S===MgS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2Mg+SiO2===2MgO+Si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4Al+3MnO2===2Al2O3+3Mn2Al+Cr2O3===Al2O3+2Cr2Al+Fe2O3===Al2O3+2Fe2Al+3FeO===Al2O3+3Fe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稀)===Al(NO3)3+NO+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2Fe+3Br2===2FeBr3Fe+I2===FeI2Fe+S===FeS3Fe+4H2O(g)===Fe3O4+4H2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Fe+SnCl4===FeCl2+SnCl2(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三,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还原性:4HCl(浓)+MnO2===MnCl2+Cl2+2H2O4HCl(g)+O2===2Cl2+2H2O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2H2O+2F2===4HF+O22H2S+3O2(足量)===2SO2+2H2O2H2S+O2(少量)===2S+2H2O2H2S+SO2===3S+2H2OH2S+H2SO4(浓)===S+SO2+2H2O3H2S+2HNO(稀)===3S+2NO+4H2O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2NH3+3CuO===3Cu+N2+3H2O2NH3+3Cl2===N2+6HCl8NH3+3Cl2===N2+6NH4Cl4NH3+3O2(纯氧)===2N2+6H2O4NH3+5O2===4NO+6H2O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NaH+H2O===NaOH+H24NaH+TiCl4===Ti+4NaCl+2H2CaH2+2H2O===Ca(OH)2+2H22,酸性:4HF+SiO2===SiF4+2H2O(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2HF+CaCl2===CaF2+2HClH2S+Fe===FeS+H2H2S+CuCl2===CuS+2HClH2S+2AgNO3===Ag2S+2HNO3H2S+HgCl2===HgS+2HClH2S+Pb(NO3)2===PbS+2HNO3H2S+FeCl2===2NH3+2Na==2NaNH2+H2(NaNH2+H2O===NaOH+NH3)3,碱性:NH3+HCl===NH4Cl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NH3+NaCl+H2O+CO2===NaHCO3+NH4Cl(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稳定性:2HF===H2+F22HCl===H2+Cl22H2O===2H2+O22H2O2===2H2O+O2H2S===H2+S2NH3===N2+3H23,与水的作用:SO2+H2O===H2SO3SO3+H2O===H2SO43NO2+H2O===2HNO3+NON2O5+H2O===2HNO3P2O5+H2O===2HPO3P2O5+3H2O===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P2O5+3H2SO4(浓)===2H3PO4+3SO3)CO2+H2O===H2CO3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SO2+2NH3+H2O===(NH4)2SO3SO2+(NH4)2SO3+H2O===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Ca(OH)2===CaSO3+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SO3+MgO===MgSO4SO3+Ca(OH)2===CaSO4+H2OCO2+2NaOH(过量)===Na2CO3+H2OCO2(过量)+NaOH===NaHCO3CO2+Ca(OH)2(过量)===CaCO3+H2O2CO2(过量)+Ca(OH)2===Ca(HCO3)2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六,含氧酸1,氧化性:4HClO3+3H2S===3H2SO4+4HClHClO3+HI===HIO3+HCl3HClO+HI===HIO3+3HClHClO+H2SO3===H2SO4+HClHClO+H2O2===HCl+H2O+O2(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2H2SO4(浓)+C===CO2+2SO2+2H2O2H2SO4(浓)+S===3SO2+2H2OH2SO4+Fe(Al) 室温下钝化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H2SO4(浓)+2HBr===SO2+Br2+2H2OH2SO4(浓)+2HI===SO2+I2+2H2OH2SO4(稀)+Fe===FeSO4+H22H2SO3+2H2S===3S+2H2O4HNO3(浓)+C===CO2+4NO2+2H2O6HNO3(浓)+S===H2SO4+6NO2+2H2O5HNO3(浓)+P===H3PO4+5NO2+H2O6HNO3+Fe===Fe(NO3)3+3NO2+3H2O4HNO3+Fe===Fe(NO3)3+NO+2H2O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2,还原性:H2SO3+X2+H2O===H2SO4+2HX(X表示Cl2,Br2,I2)2H2SO3+O2===2H2SO4H2SO3+H2O2===H2SO4+H2O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3,酸性:H2SO4(浓) +CaF2===CaSO4+2HFH2SO4(浓)+NaCl===NaHSO4+HClH2SO4(浓) +2NaCl===Na2SO4+2HClH2SO4(浓)+NaNO3===NaHSO4+HNO3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3HNO3+Ag3PO4===H3PO4+3AgNO32HNO3+CaCO3===Ca(NO3)2+H2O+CO2(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等还原性气体)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H3PO4(浓)+NaBr===NaH2PO4+HBrH3PO4(浓)+NaI===NaH2PO4+HI4,不稳定性:2HClO===2HCl+O24HNO3===4NO2+O2+2H2OH2SO3===H2O+SO2H2CO3===H2O+CO2H4SiO4===H2SiO3+H2O八,盐1,氧化性: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版)2FeCl3+Zn===2FeCl2+ZnCl2FeCl3+Ag===FeCl2+AgC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Fe(NO3)3+Ag 不反应2FeCl3+H2S===2FeCl2+2HCl+S2FeCl3+2KI===2FeCl2+2KCl+I2FeCl2+Mg===Fe+MgCl22,还原性:2FeCl2+Cl2===2FeCl3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2Na2SO3+O2===2Na2SO4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MgCl2+2NH3.H2O===Mg(OH)2+NH4ClAlCl3+3NH3.H2O===Al(OH)3+3NH4ClFeCl3+3NH3.H2O===Fe(OH)3+3NH4Cl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3PO4+HCl===Na2HPO4+NaClNa2HPO4+HCl===NaH2PO4+NaClNaH2PO4+HCl===H3PO4+NaCl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3NaHCO3+FeCl3===Fe(OH)3+3CO2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3NaAlO2+AlCl3+6H2O===4Al(OH)35,不稳定性: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2KNO3===2KNO2+O22Cu(NO3)3===2CuO+4NO2+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2NaHCO3===Na2CO3+H2O+CO2Ca(HCO3)2===CaCO3+H2O+CO2CaCO3===CaO+CO2MgCO3===MgO+CO2。
高考化学必备公式速记法
![高考化学必备公式速记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bc00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7.png)
高考化学必备公式速记法一、简介化学是高考理科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公式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和考试,掌握一些化学公式的速记法将事半功倍。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化学必备公式的速记法,帮助考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这些公式。
二、电化学1. 电解质稀释定律:C1V1 = C2V2地捏鼓一只蜘蛛,电解质稀释成四个。
2. 电流强度计算:I = Q / t爱情是甜蜜的,它需要时间。
3. 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的析出和沉积:阳极:氧气消失,阴极:金子产生。
(指向阴极的)箭头像朵小红花,金子般地闪闪发光。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 法拉第电量和化学当量之间的关系:1F = 1N / z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和离子数之间的关系:n = a / z鸡蛋里的鸡毛要打一顶帽子。
3. 活化能的计算公式:Ea = ΔH‡ - ΔG‡额头的“活动性”需要额外的努力。
四、热化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有热量才有“额外收入”。
2. 焓变的计算:ΔH = ΔU + PΔV环境压力影响变焦的视觉。
3. 标准生成焓的计算公式:ΔH° = ΣnΔHf°(产物)- ΣmΔHf°(反应物)五、化学动力学1.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式:v = k[A]^n[B]^m哼着“空姐歌”,反应速率很快。
2. 反应级数公式:n = x / y化学反应好像在搞除法。
六、酸碱滴定1. 碳酸氢根标准溶液的制备:n(Na2CO3)= n(HCl)南极的大企鹅需要和化学家一起制备碳酸氢根标准溶液。
2. 强酸强碱中的pH计算公式:pOH = -log[OH-],pH = 14 - pOH酸溶液的pH和碱溶液的pOH加起来等于14。
七、有机化学1. 醇的氧化反应:醇→醛→酸醇酒河马趴在草地上。
2. 烷基取代反应:顺序取决于字母的顺序。
八、其他1.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C = n / V耐心地等待许多瓶子和计量器。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92a2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1、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①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ρ×22.4L/mol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A)=D×M(B)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2、克拉贝龙方程:PV=nRTPM=ρRT3、溶液稀释定律: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4、水的离子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一lgc(H+)(aq)高考化学几大基本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3、电子守恒: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5、电荷守恒: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背公式
![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45601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2.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背公式一、摩尔的各种关系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物质量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 = 物质的物质量 / 容积3. 摩尔体积公式摩尔体积 = 容积 / 物质的物质量4. 摩尔分数公式摩尔分数 = 分子物质的物质量 / 总物质的物质量5. 摩尔分数体积公式摩尔分数体积 = 摩尔分数 * 摩尔体积二、气体状态方程公式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P: 压强V: 体积n: 物质的摩尔数R: 气体常数T: 绝对温度2. 摩尔分数的状态方程P₁V₁ / T₁ = P₂V₂ / T₂P₁、V₁、T₁: 初始状态下的压强、体积、温度 P₂、V₂、T₂: 经过变化后的压强、体积、温度三、平衡常数表达式公式1. 平衡常数(Kc)的表达式Kc = [C]^c [D]^d / [A]^a [B]^b[ ]: 浓度(摩尔/升)A、B: 反应物C、D: 生成物a、b、c、d: 摩尔系数2. 平衡常数(Kp)与摩尔浓度关系Kp = Kc (RT)^ΔnΔn: 反应物的物质量差异3. 平衡常数(Ksp)的表达式Ksp = [A]^a [B]^b[ ]: 溶质的溶解度(摩尔/升)四、动力学相关公式1.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 = k [A]^a [B]^bv: 反应速率k: 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 [A]、[B]: 反应物的浓度2. 反应级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v = k [A]^(a-m) [B]^m当 m = a 或 m > a 时,反应为一级反应当 m < a 时,反应为零级反应3. 动力学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ln(k₂ / k₁) = (Ea / R) * (1 / T₁ - 1 / T₂) Ea: 反应的活化能(J/mol)R: 气体常数T₁、T₂: 绝对温度五、溶液相关公式1. 离子产生度的表达式α = 化学当量 / 理论当量2. 溶解度积(Ksp)与溶解度的关系Ksp = [A]^a [B]^b[ ]: 溶质的溶解度(摩尔/升)3. 反应络合离子的平衡常数(β)与稳定常数(Kstab)之间的关系β = Kstab / [Ln]^n六、电化学相关公式1. 电解质的电导率(κ)与溶液浓度的关系κ = K * [C]K: 电导率常数[C]: 溶液浓度2. 电解质的电导率(κ)与浓度的关系κ = K * [C] * ΛmΛm: 著名离子电离程度3. Faraday定律Q = nFQ: 电荷n: 物质的物质量F: Faraday常数以上是高三化学知识点必背公式的一些例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b9b8e29ec3d5bbfd0a74e5.png)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二) 溶液计算1、VN N MV m V n c A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剂质质液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④稀释:m 1a 1%=m 2a 2%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Ⅰ. pH= —lg[H +] C(H +)=10-pHⅡ. K W =[H +][OH —]=10-14(25℃时)×N A÷N A6、图中的公式:1. A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4aa0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3.png)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包括:摩尔计算、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合物计算、燃烧分析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晶体计算和电化学计算。
1.摩尔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n=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浓度计算:根据溶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C=n/V或C=m/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物质的电价,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根据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子数差异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4.配合物计算: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物质的摩尔或质量来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出其中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摩尔比例关系。
5.燃烧分析计算:根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的摩尔或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摩尔或质量的含量。
根据燃烧产物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得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6.酸碱滴定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剂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
根据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7.晶体计算:根据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摩尔质量,计算晶体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式,分析出晶体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
8.电化学计算: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荷数、电位差和摩尔浓度等参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电量或浓度。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量比例或摩尔比例,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物质的计量关系,通过推导和计算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知识点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f96a7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e.png)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知识点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3.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4.c=1000mL/Lρ(密度) w / M5: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 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x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m(溶液溶质的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V1ρ1×ω1= V2ρ2×ω2 (溶质的质量守恒)C1V1=C2V2 (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C3V3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 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57f01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8.png)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一、化学计算公式的分类化学计算公式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包括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气体的计算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二、物质的量计算公式1. 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量× 相对分子质量这个公式用来计算给定物质的质量,需要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量。
2. 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需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公式1. 溶液的质量浓度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需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
2. 溶液的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溶液的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需要已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3. 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C1V1 = C2V2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稀释问题,其中C1和V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A) ÷ n(B) = a(A) ÷ a(B)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其中n(A)和n(B)表示物质A和物质B的物质的量,a(A)和a(B)表示物质A 和物质B的反应系数。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氧化剂) = n(还原剂) × a(还原剂) ÷ a(氧化剂)n(氧化剂) = n(还原剂) × [a(还原剂) ÷ (a(氧化剂) × 电子转移数)]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需要已知反应的反应系数和电子转移数。
高中高考化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高考化学常用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a55a9d7cd184254a353540.png)
高中高考化学常用公式大全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1)某物质X 的化学反应速率:v X X mol L s ()()(min)=⋅-的浓度变化量时间的变化量或1 (2)对于下列反应: mA nB pC qD +=+有v A v B v C v D m n p q ()()()()::::::= 或v A mv B nv C pv D q()()()()===2.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起始量(mol )abc d变化量(mol ) x (耗)nxm(耗) px m(增)qxm(增) 平衡量(mol )a x -b nx m- c px m+d qx m+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 (或B )的平衡转化率(%)()()()()=⨯=⨯=⨯A B mol /L A B mol /L 100%A B mol A B mol 100%A B mL L A B mL L 100%(或)的消耗浓度(或)的起始浓度(或)消耗的物质的量(或)起始的物质的量气体(或)的消耗体积(或)气体(或)的起始体积(或)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 、mol ,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 或mL ,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p p n n 1212=,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V V n n 1212=,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ρρ1212=M M rr,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容器的体积=m V(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r 的计算。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4485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9.png)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一、酸碱滴定实验1. 酸碱滴定反应计算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酸的浓度,V₁为酸的体积;M₂为碱的浓度,V₂为碱的体积。
2. pOH和pH的计算公式:pOH = -log[OH⁻]pH = 14 - pOH3.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绿色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算公式:n₁V₁ = n₂V₂其中,n₁为氧化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₁为氧化剂的体积;n₂为还原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₂为还原剂的体积。
2.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还原:蓝色氧化:橙色三、酸碱中和实验1.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酸的浓度,V₁为酸的体积;M₂为碱的浓度,V₂为碱的体积。
2. 酸碱中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绿色四、还原硝酸银法1. 还原硝酸银法计算公式:n₁V₁ = n₂V₂其中,n₁为还原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₁为还原剂的体积;n₂为硝酸银的物质的当量数,V₂为硝酸银的体积。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初始颜色:无色变色范围:浑浊,逐渐变淡直至消失五、气体制取实验1. 气体制取实验公式: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数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六、电解实验1. 电解实验计算电荷公式:Q = It其中,Q为电荷的大小,I为电流的强度,t为流过的时间。
七、离子反应实验1. 离子反应实验计算物质浓度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反应物A的浓度,V₁为反应物A的体积;M₂为反应物B的浓度,V₂为反应物B的体积。
以上是____年高考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公式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备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必备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f901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0.png)
高中化学必备公式大全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数目的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 23个/mol,不过也要记住: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3、适用条件: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二、物质的量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 = N / N A = m / M = V / V m = c × V2、物质的量基本单位——摩尔(mol)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三、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计算公式1、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V m = 22.4L/mol2、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mol。
3、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mol。
4、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可以不是22.4L/mol。
5、气体体积 =气体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6、气体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
7、物质质量=物质粒子数目×每个粒子质量。
8、原子间结合方式: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9、原子间相互作用力:静电力、分子间作用力。
中考必备:中考数学公式大全一、什么是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工具。
它是数学概念、定理和定律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掌握数学公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数学公式的重要性中考数学是学生们普遍的重要科目。
在中考数学中,数学公式的作用不可忽视。
准确理解和应用数学公式,能够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简洁、准确,有效提高解题速度。
因此,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们来说,掌握数学公式是必备的技能。
三、中考数学公式大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考数学公式,供大家参考:1、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3、立方和(差)公式:a³±b³= (a±b)(a²±ab+b²)4、幂的乘方: (a^m)^n = a^(mn)5、积的乘方: (ab)^n = a^n b^n6、同底数幂的乘法:a^m a^n = a^(m+n) (m,n都是正数)7、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 = a^(m-n) (a ≠ 0, m,n都是正整数,且 m大于 n)8、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9、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10、立方和(差)公式:a³±b³= (a±b)(a²±ab+b²)11、圆的周长公式:C=2πr12、圆的面积公式:S=πr²13、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πr²/360°×n°14、弧长公式:L=πr/180°×n°15、圆柱体积公式:V=πr²h16、圆锥体积公式:V=1/3πr²h四、如何记忆和应用数学公式?记忆和应用数学公式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化学高中必修公式总结(17篇)
![化学高中必修公式总结(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968d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9.png)
化学高中必修公式总结第1篇机械能1.功(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当0<=a<派/2w>0F做正功F是动力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当派/2<=a<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3)总功的求法:W总=W1+W2+W3……WnW总=F合Scosa2.功率(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1w=1J/s1000w=1kw(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最大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3.功和能(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化学高中必修公式总结第2篇动能.动能定理(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表达式Ek=1/2mv^2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单位:焦耳(J)1kg-m^2/s^2=1J(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W合=ΔEk=1/2mv^2-1/2mv0^2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5.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W重=-ΔEp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6.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ΔE=W非重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化学高中必修公式总结第3篇高考化学公式大全一、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还原性:4HCl(浓) + MnO2 === MnCl2 + Cl2 + 2H2O4HCl(g) + O2 === 2Cl2 + 2H2O16HCl + 2KMnO4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14HCl + K2Cr2O7 === 2KCl + 2CrCl3 + 3Cl2 + 7H2O2H2O + 2F2 === 4HF + O22H2S + 3O2(足量) === 2SO2 + 2H2O2H2S + O2(少量) === 2S + 2H2O2H2S + SO2 === 3S + 2H2O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3H2S + 2HNO(稀) === 3S + 2NO + 4H2O5H2S + 2KMn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5S + 8H2O3H2S + K2Cr2O7 + 4H2SO4 === Cr2(SO4)3 + K2SO4 + 3S + 7H2OH2S + 4Na2O2 + 2H2O === Na2SO4 + 6NaOH2NH3 + 3CuO === 3Cu + N2 + 3H2O2NH3 + 3Cl2 === N2 + 6HCl8NH3 + 3Cl2 === N2 + 6NH4Cl4NH3 + 3O2(纯氧) === 2N2 + 6H2O4NH3 + 5O2 === 4NO + 6H2O4NH3 + 6NO === 5N2 + 6H2O(用氨清除NO)NaH + H2O === NaOH + H24NaH + TiCl4 === Ti + 4NaCl + 2H2CaH2 + 2H2O === Ca(OH)2 + 2H22、酸性:4HF + SiO2 === SiF4 + 2H2O(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2HF + CaCl2 === CaF2 + 2HClH2S + Fe === FeS + H2H2S + CuCl2 === CuS + 2HClH2S + 2AgNO3 === Ag2S + 2HNO3H2S + HgCl2 === HgS + 2HClH2S + Pb(NO3)2 === PbS + 2HNO3H2S + FeCl2 ===2NH3 + 2Na==2NaNH2 + H2(NaNH2 + H2O === NaOH + NH3) 3、碱性:NH3 + HCl === NH4ClNH3 + HNO3 === NH4NO32NH3 + H2SO4 === (NH4)2SO4NH3 + NaCl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稳定性:2HF === H2 + F22HCl === H2 + Cl22H2O === 2H2 + O22H2O2 === 2H2O + O2H2S === H2 + S2NH3 === N2 + 3H2二、非金属氧化物低价态的还原性:2SO2 + O2 === 2SO32SO2 + O2 + 2H2O === 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SO2 + NO2 === SO3 + NO2NO + O2 === 2NO2NO + NO2 + 2NaOH === 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2CO + O2 === 2CO2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CO + H2O === CO2 + H2氧化性:SO2 + 2H2S === 3S + 2H2OSO3 + 2KI === K2SO3 + I2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 + H2S === 4NO + SO3 + H2O2NO2 + Cu === 4CuO + N2CO2 + 2Mg === 2MgO + 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 + 2H2 === Si + 2H2OSiO2 + 2Mg === 2MgO + Si3、与水的作用: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3NO2 + H2O === 2HNO3 + NON2O5 + H2O === 2HNO3P2O5 + H2O === 2HPO3P2O5 + 3H2O === 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P2O5 + 3H2SO4(浓) === 2H3PO4 + 3SO3)CO2 + H2O === H2CO3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SO2 + 2NH3 + H2O === (NH4)2SO3SO2 + (NH4)2SO3 + H2O === 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 + H2SO4 === (NH4)2SO4 + 2H2O +2SO2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 + Ca(OH)2 === CaSO3 + 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 + MgO === MgSO4SO3 + Ca(OH)2 === CaSO4 + H2OCO2 + 2NaOH(过量) === Na2CO3 + H2OCO2(过量) + NaOH === NaHCO3CO2 + Ca(OH)2(过量) === CaCO3 + H2O2CO2(过量) + Ca(OH)2 === Ca(HCO3)2CO2 + 2NaAlO2 + 3H2O === 2Al(OH)3 + Na2CO3CO2 + C6H5ONa + H2O === C6H5OH + NaHCO3SiO2 + CaO === CaSiO3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SiO2 + Na2CO3 === Na2SiO3 + CO2SiO2 + CaCO3 === CaSiO3 + CO2三、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还原性:6FeO + O2 === 2Fe3O4FeO + 4HNO3 === Fe(NO3)3 + NO2 + 2H2O2、氧化性:Na2O2 + 2Na ===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Fe2O3 + 3H2 === 2Fe + 3H2O (制还原铁粉)Fe3O4 + 4H2 === 3Fe + 4H2O3、与水的作用:Na2O + H2O === 2NaOH2Na2O2 + 2H2O === 4NaOH + O2(此反应分两步:Na2O2 + 2H2O === 2NaOH + H2O2 ; 2H2O2 === 2H2O + 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BaO2 + H2SO4(稀) === BaSO4 + H2O2)MgO + H2O === Mg(OH)2 (缓慢反应)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2O + SO3 === Na2SO4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Na2O2 + H2SO4(冷、稀) === Na2SO4 + H2O2MgO + SO3 === MgSO4MgO + H2SO4 === MgSO4 + H2O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FeO + 2HCl === FeCl2 + 3H2O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2O3 + 3H2S(g) === Fe2S3 + 3H2O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四、非金属氧化物低价态的还原性:2SO2 + O2 === 2SO32SO2 + O2 + 2H2O === 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SO2 + NO2 === SO3 + NO2NO + O2 === 2NO2NO + NO2 + 2NaOH === 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2CO + O2 === 2CO2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CO + H2O === CO2 + H2氧化性:SO2 + 2H2S === 3S + 2H2OSO3 + 2KI === K2SO3 + I2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 + H2S === 4NO + SO3 + H2O2NO2 + Cu === 4CuO + N2CO2 + 2Mg === 2MgO + 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 + 2H2 === Si + 2H2OSiO2 + 2Mg === 2MgO + Si3、与水的作用: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3NO2 + H2O === 2HNO3 + NON2O5 + H2O === 2HNO3P2O5 + H2O === 2HPO3P2O5 + 3H2O === 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P2O5 + 3H2SO4(浓) === 2H3PO4 + 3SO3)CO2 + H2O === H2CO3化学高中必修公式总结第4篇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高考化学公式——必背
![高考化学公式——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bacc78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1.png)
高考化学公式——必背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常见的化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高考化学中必须背诵的公式,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1. 热力学方程:Q = mcΔT
- Q 表示热能的变化量
- m 表示物体的质量
- c 表示物体的比热容
- 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2. 伏安定律:U = IR
- U 表示电压或电势差
- I 表示电流强度
- R 表示电阻
3. 摩尔定律:V = nRT
- V 表示气体的体积
- n 表示气体的摩尔数
- R 表示气体的气体常数
- T 表示气体的温度
4. 摩尔浓度公式:c = n/V
- c 表示溶液的摩尔浓度
- n 表示溶质的摩尔数
- V 表示溶液的体积
5. pH 值计算公式:pH = -log[H+]
- pH 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 [H+] 表示氢离子的浓度
6.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公式:n1V1 = n2V2 - n1 表示酸的摩尔数
- V1 表示酸的体积
- n2 表示碱的摩尔数
- V2 表示碱的体积
7.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Mr = m/n
- Mr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 m 表示物质的质量
- n 表示物质的摩尔数
8. 电量计算公式:Q = It
- Q 表示电量
- I 表示电流强度
- t 表示时间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一些重要的公式,希望你可以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公式,提高自己在化学考试中的成绩。
祝你成功!。
高中高考化学公式大全(名师推荐)
![高中高考化学公式大全(名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637044bce2f0066f53322cd.png)
高中高考化学公式大全(名师推荐)一. 常用计算公式:(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1- 杂质的质量分数(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M浓× a%浓=M稀×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M浓× a%浓+M稀× b%稀=(M浓+M稀) × c%(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二、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3Fe + 4CO2。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0285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c.png)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高中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学计算公式。
以下是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一、化学计量法1. 摩尔分数计算公式:X(A) = n(A) / n(All)2. 化学反应物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 m / n3.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摩尔量比计算公式:a / b = n(A) / n(B)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物质量比计算公式:a / b = M(A) / M(B)5. 化学反应之后的生成物质的摩尔量和分数计算公式:n = V x c;X(A) = n(A) / n(All)二、气体化学计算公式1. 摩尔气体定律计算公式:PV = nRT2.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 mRT / PV3. 气体密度计算公式:d = PM / RT4. 气体混合比计算公式:P(A) = n(A)RT / V5. 部分压力计算公式:P(A) = X(A)P(All)三、化学平衡计算公式1. 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Kc = [C]^c [D]^d / [A]^a [B]^b2. 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的关系:ΔG = -RT ln K3. 平衡浓度计算公式:C(A) = n(A) / V4. 平衡浓度和摩尔分数的关系:X(A) = C(A) / (C(A) + C(B))5. 配位化学稳定常数计算公式:Kf = [MLn] / [M][L]^n四、酸碱计算公式1.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n(A)M(A)V(A) = n(B)M(B)V(B)2. 强酸和强碱的溶液浓度计算公式:pH = -log[H+];pOH = -log[OH-]3.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 = n / V4. 酸碱反应h反应热计算公式:ΔH = mCΔT五、电化学计算公式1. 电积分计算公式:Q = It2. 离子电极位移计算公式:E = E° + RT / nF ln (oxi / red)3. 某种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计算公式:a± = γ±[±] / γ±°[±]4. 阴极与阳极反应的计算公式:ΔG = -nFE5. 摩尔电导率计算公式:Λm = k / c以上就是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通过巩固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有效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6fd8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5.png)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整理版)
一、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
1.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 = 相对原子质量 ×摩尔数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定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守恒
3. 化学计量分析公式
转化率 % = (生成物的量 ÷反应物的量) × 100%
二、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2. 元素的电子层配置规则
电子填充原理:最低能级的电子首先填满,然后填充更高能级的电子
3. 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与元素的主族号有关
三、溶解与络合反应
1. 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
浓度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100%
2. 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公式
pH = -log[H+]
3. 配位数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位数: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形成的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周围的配位体的个数
四、化学反应动力学
1. 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反应速率 = (产生物数量的变化量 ÷时间的变化量)
2.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成反比关系
3.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原理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五、有机化学
1. 有机化合物的式写法
分子式:CnH2n+2
2. 醇的酸碱性
醇是碱性物质
3. 酯化反应的公式
酯化反应:醇与酸酐反应生成酯
以上只是高中化学公式的一部分,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资料。
高考化学公式
![高考化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c024a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f.png)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化学公式:
摩尔质量(Molar mass):
M = m/n
其中,M为摩尔质量(单位:g/mol),m为物质的质量(单位:g),n为物质的物质量(单位:mol)。
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
C = n/V
其中,C为摩尔浓度(单位:mol/L或M),n为物质的物质量(单位: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L)。
摩尔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 equation):
PV = nRT
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单位:Pa或atm),V为气体的体积(单位:m³或L),n为气体的物质量(单位:mol),R为气体常数(单位:J/(mol·K)或L·atm/(mol·K)),T为气体的温度(单位:K)。
燃烧反应计算(Combustion reaction calculation):
Q = mcΔT
其中,Q为燃烧反应的热量(单位:J),m为反应物的质量(单位:g),c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g·K)),ΔT为温度变化(单位:K)。
电量计算(Electric charge calculation):
Q = It
其中,Q为电量(单位:C),I为电流强度(单位:A),t为时间(单位:s)。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公式,在高考化学中经常使用。
请注意,在具体的考试和题目中,可能还会涉及其他更加复杂的化学公式和计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ˊ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5.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二) 溶液计算
1、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混=(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
②(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1a1%+m2a2%=(m1+m2)a%混
④稀释:m1a1%=m2a2%
5、有关pH值的计算:酸算H+,碱算OH—
Ⅰ. pH= —lg[H+] C(H+)=10-pH
Ⅱ. K W=[H+][OH—]=10-14(25℃时)
×N A
÷N A
⎪⎪
⎭
⎫
⎝
⎛
'
=
ρ
ρ
D
+
+
⋅
=
=%
%
)
(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
物质的总质量
12
1
12
6
⨯
原子的质量
一个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
+
=%
%
2
2
1
1
a
A
a
A
A
V
N
N
MV
m
V
n
c
A
=
=
=
1000
C
M
ρω
=
2
1
2
2
1
V
V
V
C
CV
+
+
%
100
%
100
%⨯
+
=
⨯
=
剂
质
质
液
质
m
m
m
m
m
a
%
100
100
%⨯
+
=
S
S
a
6、图中的公式:1. 2. 3. 4.
A n N =m n M =m V n V =n n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