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醒脑开窍疗法》课件

《醒脑开窍疗法》课件

醒脑开窍疗法的未来发展
现代医学对醒脑开窍疗法的认识
醒脑开窍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 验
醒脑开窍疗法在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精神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疗 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现代医学对醒脑开窍疗法的认识 逐渐深入,认为其具有独特的治 疗效果和广泛的应用正在不断推进,有望成为 未来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醒脑开窍疗法的原理
醒脑开窍疗法是一 种中医疗法,通过 刺激穴位来达到治 疗目的
醒脑开窍疗法的原 理主要是通过刺激 穴位,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脑部供血, 从而改善脑功能
醒脑开窍疗法还可 以通过刺激穴位, 调节神经功能,改 善睡眠质量,提高 记忆力
醒脑开窍疗法还可 以通过刺激穴位, 调节内分泌系统, 改善情绪,缓解压 力
YOUR LOGO
醒脑开窍疗法
汇报人:
,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醒脑开窍疗法简 介
醒脑开窍疗法的 基本方法
醒脑开窍疗法的 实践经验
醒脑开窍疗法的 未来发展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醒脑开窍疗法简介
醒脑开窍疗法的起源
起源时间:20世纪80年代
起源地:中国
创始人:王永炎
起源背景:中医针灸疗法的传 承和发展

治疗神经性心脏病

治疗神经性高血压
醒脑开窍疗法的基本方法
药物调理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药物疗程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清 淡、易消化、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PPT课件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PPT课件

(98.56)
表 2
病种 脑出血 例数 3077 痊愈(%) 1755 显效(%) 811
病种与疗效
好转(%) 464 无效(%) 11 死亡(%) 36 总有效率(%) 3030
(57.04)
脑梗塞 5928 3582 (60.42)
(26.36)
1274 (21.49)
(15.08)
989 (16.68)
(0.36)
29 (0.49)
(1.17)
54 (0.19)
(98.48)
5845 (98.59)
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表 3
总例数 521
中风合并假球麻痹疗效分析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死亡(%) 总有效率(%) 337 101 75 6 2 (0.38) 513 (98.47)
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 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 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 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在选穴上以 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 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中风病住院患者9005例:男性6029人,女性
(64.68) (19.39) (14.40) (1.15)
表1、2、3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不论对脑出血、脑梗塞、缺血性球 麻痹的治疗同样有效,且总效率均高达98%以上。
(五) “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其他 非手术疗法的比较
表4
中西药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比较(X2)
中药组 西药组
P值
例数 治愈+显效 % 例数
2976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87岁。

醒脑开窍针法PPT参考幻灯片

醒脑开窍针法PPT参考幻灯片
4
临床研究部分
5
(一) 一般资料
中风病住院患者9005例:男性6029人,女性
2976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87岁。
病种:脑出血3077例,脑梗死5928例;
合并假球麻痹者521例。 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2年。 首次发病6765例,两次以上发病者2240例。
6
(二) 治疗方法
1. 处 方
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66 28 20 32 40 100 100 129 514
治愈+显效 %
59.10 60.00 20.00 34.28 45.00 51.00 54.00 44.19 47.19
P值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38
表 5 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中药疗法的比较(X2)
全国20多个省市。 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醒脑开窍”针法获奖情况
1.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199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3.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4.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 5.1999年被国家中管局列为十大医药
科技推广项目之一。 6.2000年天津市科技兴市
突出贡献奖。
金津、玉液:
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毫升; 17
丘墟透向照海穴:
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 18
3. 中风病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19
(1) 便秘:针外水道、外归来、丰隆。
20
(2) 呼衰:针刺双侧气舍。
21
(3) 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
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醒脑开窍针法课件

醒脑开窍针法课件

学习交流PPT
19
脑窍闭塞或昏仆或瘫痪后,患侧肢
体功能活动受限,必然导致气血运行
不畅,经络阻滞。因此为了加快患者
复苏和肢体功能恢复,也应当同时确 立“疏通经络”的治则。
学习交流PPT
20
总之,对于中风病,无论昏迷与否,皆可运 用“醒脑开窍”而治之;而“滋补肝肾”则是针对肝肾 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另外,
➢委中穴 仰卧位抬起患肢踝关节,以医者肘部顶住 患 肢 膝 关 节 刺 入 穴 位 后 , 针 尖 向 外 15°, 进 针 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三次为度。
➢为“元神之府”:脑是贮纳人体与 生而来的神气的处所。
➢为“髓之海”
➢为“神明之府”
学习交流PPT
15
“开”有启闭、开发之意。
“窍”《内经》中窍为二义: ➢ 其一指“孔窍”而言。如口鼻、前后 阴等。 ➢ 其二“通路”、“关口”之义。如“心窍”、 “脑窍”等。
学习交流PPT
16
总之,醒脑开窍法 从字词含义理解,是指 通过针刺以复苏人体脑 窍及其连属组织的受抑、 受损、受挫的功能,开 发、恢复其具有主宰传 导、联络和支配作用的 治疗方法。
刺法组方
“醒脑开窍针刺法”之所以有效 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有严格的组方 原则,尤其在操作上有着特殊的规定. 临床上应用有两组主方下面分别作以 介绍.
学习交流PPT
26
组方一
➢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侧极泉、患侧尺泽、患侧委中
➢配穴:吞咽障碍配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双侧完 骨,眩晕配双侧天柱等
学习交流PPT
27
重点穴位定位简介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 横纹上2寸PT

醒脑开窍法在中风中的应用.ppt

醒脑开窍法在中风中的应用.ppt
➢ 置2%TTC溶液中,37℃水浴箱恒温孵育30min; ➢ 置10%甲醛中固定24后,数码相机拍照,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
量梗死灶面积,以梗死灶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率进行统计分 析。
结果: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对脑梗死体积%
假手术组 6 0
0
模型组 7 3.71±0.49
18.08±6.51
麝冰组 7 2.14±0.6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0400580)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04B33001014)
实验研究
一:麝香配伍冰片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疗效观察
➢ 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体积; ➢ 脑组织含水量、BBB通透性; ➢ 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
二:麝香配伍冰片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分子机制研究
实验四 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神经元超微结构影响
观察指标:
➢ 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 ➢ 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变化
1、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
假手术组
模型组
麝香配伍冰片组
神经细胞双层核膜 清晰易辨,核较大,核内 染色质无凝聚现象, 胞质内可见较多的 内质网及核旁可见线 粒体, 线粒体形态正常
△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实验五 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影响
➢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探针法)定量检测 AQP-4 mRNA的表达
1、Taqman探针、引物设计与合成 2、大鼠脑组织总RNA抽提 3、RT-PCR反应 4、PCR扩增 5、AQP-4 pMD 18-T载体的构建及标准品的制备 6、标准曲线的建立 7、Real Time PCR反应

醒脑开窍针法.pptx

醒脑开窍针法.pptx
刺,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进针0.51.0寸,采用提插补法,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 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三次为度.
第36页/共79页
第37页/共79页
第38页/共79页
副穴: ➢ 极泉穴,原穴沿经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术者用手固定患肢
肘关节,使其外展,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泻法,患者有手麻胀 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肢抽动三次为度。
第18页/共79页
脑窍闭塞或昏仆或瘫痪后,患侧肢 体功能活动受限,必然导致气血运 行不畅,经络阻滞。因此为了加快 患者复苏和肢体功能恢复,也应当 同时确立“疏通经络”的治则。
第19页/共79页
总之,对于中风病,无论昏迷与否,皆可运用“醒脑开窍”而治之;而“滋 补肝肾”则是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另外,“疏 通经络”可运行气血,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
第48页/共79页
第二阶段以唐宋以后的“内风”学说 为主。清代叶天士曰:“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治则以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为主。
第49页/共79页
《灵枢•本神第八》云:“凡刺之法, 先必本于神”。从中医治疗中风历史发 展来看,如果说“风”、“痰”学说是 第一、二阶段的主流,那么立足于“醒 神”、“调神”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开 创了中医治疗中风的第三阶段。
第13页/共79页
“脑”中医学所论述的脑,是奇 恒之腑之一,是人体重要的脏腑 结构之一,其功能特点,概言之: ➢为“元神之府”:脑是贮纳人体 与生而来的神气的处所。
➢为“髓之海”
第14页/共79页
“开”有启闭、开发之意。
“窍”《内经》中窍为二义: ➢ 其一指“孔窍”而言。如口鼻、前 后阴等。 ➢ 其二“通路”、“关口”之义。如 “心窍”、“脑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Nhomakorabea7
主方1——“大醒脑”
一、穴位组成: 主穴:双侧内关、人中、三阴交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具有养心 安神、通调气血之功。是治疗内脏疾病之常用穴,特别是治疗心、神 志疾患、消化道疾患的首选穴位。
人中穴为督脉、手足阴阳之交会穴.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故泻 人中可调督脉,开窍启闭,可健脑安神。是十三鬼穴之一,为治疗精神、 神志疾患的首选穴位。
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即捻转时施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 频率在50~60次/分。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6
脑卒中发生后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
大醒脑/小醒脑+辅穴
脑卒中发生后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患者, 开始治疗的前3天均必须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I。主穴之方I的醒 神开窍、通调元神的作用比主穴之方II作用强,3天以后如果患者意识障 碍尚未解除,主穴之方I应该继续应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但主动运动 尚未出现,则主穴之方I和主穴之方II可以交替使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 主动运动出现,仅是力量不足或精细动作差,可以用主穴之方II代替主穴 之方I。比较而言,主穴之方Ⅱ更多用于中风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及非器 质性的心悸、疼痛、遗尿、阳萎及遗精等证。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9
第二节 醒脑开窍针法操作
1
操作及手法量学
内关
直刺0.5~1寸,采用醒捻脑转开提窍法插治结疗合中风泻法,施1手0 法1-3分钟;
人中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
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1
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05~1 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醒脑开窍针刺法穴位腧穴组成的精华在于主穴和辅穴 的配伍。 主穴之方I、方II,侧重于醒脑开窍;滋补肝肾,通过 调元神、利脑窍、补肝肾、充脑髓,达到以神导气; 以气通经的功效。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5
第一节 概述
2 ”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
(二)注重针刺规范,提出针刺手法量学
对配方组穴从进针的方向、深度、采用的手法和刺激量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将捻转补泻定义为: ①十二经脉以任督脉为中心,左右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为补, 离心为泻
②捻转幅度小用力轻为补,即捻转时施行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幅度小于90˚, 频率大于120次/分;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LOGO
❖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近来我 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 顺序中居第1、2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 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 存活的患者人数600-700万。在脑血管疾病中, 中风即脑卒中占有很大比例。
❖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国内外都首推卒中单元疗法 ,既指改善卒中患者的医疗管理模式,专为卒中 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 康复和健康教育、提高疗效的组织系统。
4
第一节 概述
2 ”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
(一)对中风病病机的继承、发展 “石氏醒脑开窍”:“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
{“醒脑开窍”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这一中风病发展的最终病机
而立“醒脑”包括醒神,调神之双重含义,醒神调神为“使”,启闭开窍“用”
“滋补肝肾” 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之交会,可补三阴,益脑 髓,调气血,安神志,统治足三阴经所主治的病证。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8
操作:
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 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 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 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0.5 ~1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2
第一节 概述
v 治疗中风病的独特针法 v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3
第一节 概述
1 中医治中风病的源流、发展
石学敏院士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及探讨古人 关于中风病的论述,剖析得出:
中风病病位在脑, 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从而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2
主方2——“小醒脑”
一、穴位组成:
主穴:上星、百会、印堂、双侧内关、 三阴交
印堂为经外奇穴,属于头面,位于督脉循行 线上,具有醒神清窍之功能。
中医认为人头形圆象天,上星穴居头上,如 星在天而得名,与百会穴同属督脉,百会穴 在头的巅顶部,是足三阳经、肝经、督脉等 多经之交会部位。督脉循行入脑,上巅与肝 经相会,且督脉与任脉相接与冲脉同出一源, 故针上星透百会可调阴阳,平肝熄风,填精 补髓,益气养血,醒神开窍。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6
尺泽
取法应屈肘为内角120º,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直刺进针
0.5~0.8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以手
外旋抽动3次为度。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7
我们认为脑卒中的关键性病理改变在于中风所致的 “窍闭神匿”。内关、人中、上星、百会、极泉、尺 泽、委中等穴可开窍醒神通络,补三阴交即可生髓醒 脑,又可滋水熄风,补泻兼施,则收到标本兼顾、相 得益彰之效。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3
主方2(“小醒脑”)
操作: 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 (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3寸 毫针由上星刺入,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柄旋转 90°,转速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 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1。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4
醒脑开窍针刺法辅穴 ❖腧穴组成:患肢极泉、患肢尺泽、患肢委中。
极泉
根据极泉穴的解剖特点,醒脑开窍针刺法将其延经下移1~2寸, 避开腋毛,在肌肉丰厚的位置取穴。直刺1~1.5寸,施用提插 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15
委中
取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术者用左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以术者 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º,进针1~1.5
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