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成孔技术交底
旋挖桩孔浇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旋挖桩孔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旋挖桩孔浇筑安全技术交底如下。
二、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施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 旋挖桩孔浇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前,应熟悉图纸,明确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桩孔浇筑前,应对桩孔进行清孔,确保孔底无杂物、积水。
(3)桩孔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4)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确保其稳固可靠。
(5)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模板,并对桩孔进行养护。
3. 桩孔浇筑施工中的危险源及预防措施(1)危险源: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意外。
预防措施:加强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确保其稳固可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危险源:施工现场高处坠落。
预防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危险源:施工现场触电。
预防措施: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4. 应急预案(1)模板支撑系统失稳: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疏散,报告上级领导,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意外: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疏散,报告上级领导,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疏散,报告上级领导,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次安全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旋挖钻钻孔施工技术交底

旋挖钻钻孔施工技术交底一、钻孔前准备工作1。
将桩位部分的障碍物清除,根据地形、地貌将桩位周围场地进行平整、压实。
场地处于陡坡时,挖成平坡;场地处于浅水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筑岛或改移沟渠。
钻机作业区域进行夯实处理,以保证钻机置于坚实的土层上;2。
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熟悉本客运专线桩基工程设计和客专规范的要求,熟悉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3.做好机械试运转工作和其他相关设备的配套准备工作.二、钻进成孔1.钢护筒制作及埋设由于旋挖机自重较大,为防止施工时孔洞周围塌陷,要求护筒埋设至原状土,钢护筒采用6mm的钢板制成,护筒直径按照比桩径大200-400mm制作,护筒高度2.0m,孔口护筒应高出地面20—30cm,护筒焊接务求严密,开挖埋设护筒要用粘土回填夯实。
在施工中采用二次校核的方法进行护筒埋设,先放样定点,在所测桩位中心先打入一根钢筋或木桩作桩位标志,按放样位置埋设护筒,护筒的开挖可用旋挖机筒式钻头扩孔的方式进行或用挖土机开挖埋设),然后再校核桩位的准确位置,并在护筒口用红漆做好标记,下沉护筒可用旋挖钻机钻头施压,护筒下沉,务求正直.钻机就位时在标记上拉好十字线,并严格按十字线中心对中整平.做好以上工作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校对后,方可开工。
2.钻进成孔①、钻机就位履带式旋挖钻机自行行走就位。
钻机就位做到场地平整,虚土填实,并在钻机位置铺设钢板垫底.钻孔前,钻具对准孔位中心,机台平整度和垂直度可通过钻机自动安平系统调整.保持钻机垂直稳固、位置准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
另外,在钻机对中整平后,在桩孔边设立尺寸标志,以便于每次钻进后的复位对中,并安排专人在钻机前指挥。
②、钻孔先钻线路左侧桩孔,钻机停留位置与线路方向垂直;再钻右侧桩孔,钻机停留位置与线路方向平行。
开始钻孔时,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慢速旋转,钻至护筒脚下1米后,按正常速度钻进。
当钻斗被旋转挤满钻碴后,停止下压及回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动力头,稍向下送行,关闭钻头回转底盖。
旋挖孔桩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二、施工单位:___________三、交底人:___________四、交底日期:___________五、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1. 工程地点:___________2. 工程规模:___________3. 工程类型:旋挖孔桩基础工程二、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悉旋挖孔桩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材料准备: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钢筋、混凝土、旋挖钻机、钻具等。
3. 施工设备准备:检查旋挖钻机、吊车、运输车辆等设备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三、安全技术措施1. 人员安全(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等。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3)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2. 设备安全(1)旋挖钻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严禁无证操作。
(2)设备运行过程中,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设备吊装、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发生意外。
3. 施工现场安全(1)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设置临时防护设施,如围栏、警示牌等,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现场设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发生积水。
4. 钻孔施工安全(1)钻孔前,对钻孔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钻孔方案。
(2)钻孔过程中,密切关注孔内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钻孔过程中,严禁在孔口附近堆放杂物,防止坠物伤人。
(4)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孔速度,防止孔壁坍塌。
5. 混凝土浇筑安全(1)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钢筋等工程构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防止发生混凝土溢出、坍塌等事故。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
旋挖成孔技术交底

旋挖钻机成孔技术交底本工程成孔采用旋挖钻机泥浆护壁成孔,桩径为600、800mm,目前业主下发图纸为烟囱、灰库、主厂房、汽机房基础桩位布置图,全部为桩径φ800mm,其中桩径φ800mm的有效桩长为20.1m,共517根;φ600的桩图纸暂时未发。
为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旋挖钻机成孔技术交底。
一、成孔深度范围内的地质情况第一层(层号①):根据本次勘测揭露地层的工程性质差异,该层可分为①1层粉砂、①2层粉土、①3层粉细砂和①4层粉质粘土四个亚层,分述如下:①1粉砂:黄褐色,松散,稍湿为主,土质不均匀,表层分布少量耕植土,局部地段为粉土。
该层在厂区内均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底板埋深0.30~6.00m,相应层底标高1132.50~1140.10m,一般厚度0.30~6.00m,平均厚度2.47m。
①2粉土:黄褐色,稍密,稍湿~湿,夹薄层粉砂、粉质粘土,等级轻,含白色条纹和菌丝,局部含少量钙质结核,土质不均匀。
该层在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厚度变化较大,性质较均匀。
该层在厂区内分布不均,个别地段缺失,厚度不一,一般底板埋深 2.90~11.50m,相应层底标高1128.10~1136.35m,一般厚度0.70~7.40m,平均厚度3.91m。
①3粉砂,黄褐色,稍密~中密,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等,含少量砾石,夹薄层粉土、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
该层在厂区内分布不均匀,厚度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一般底板埋深4.40~11.50m,相应层底标高1126.90~1133.70m,一般厚度0.50~4.60m,平均厚度2.23m。
①4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稍湿~湿,等级轻,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夹薄层粉土,土质较均匀,局部地段相变为粉土。
该层在厂区内分布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一般底板埋深7.10~13.90m,相应层底标高1125.05~1132.65m,一般厚度0.70~7.80m,平均厚度3.27m。
第二层(层号②):根据本次勘测揭露地层的工程性质差异,该层可分为②1层细砂、②2层粉质粘土和②3层中粗砂夹圆砾三个亚层,分述如下:②1层细砂: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碎片,个别地段夹砾砂、圆砾薄层,土质不均匀。
旋挖钻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旋挖钻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旋挖钻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基础工程施工方法,用于进行土壤钻探和钻孔灌注桩等作业。
然而,由于旋挖钻施工存在一定风险,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对旋挖钻施工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旋挖钻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点: - 安全培训和资质证书核查: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培训和相关证书,包括操作旋挖钻机的资质证书。
- 地下设施调查:了解施工地点附近的地下管线和设施情况,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坏。
- 地质勘察: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判别,了解土层及地下水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 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根据施工需要设置警示标志、防护栏杆和防护网,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在旋挖钻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 设备检查与维护:对旋挖钻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
- 施工现场管控:设立专门的施工现场,限制非相关人员的进入,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控和人员分流,减少人员与设备的冲突风险。
- 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操作错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 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护网和防护栏杆。
- 地下设施管线探测:使用探测仪器对施工区域进行地下设施管线的探查,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和事故发生。
- 安全警示和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指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四、紧急情况处理尽管严格的安全措施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但仍有可能出现突发状况。
在紧急情况下,施工人员应该: - 保持冷静:面对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完整版)旋挖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完整版)旋挖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改建铁路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乘务值班及候乘楼施工单位:XXX昆明枢纽铁路站后二标工程指挥部交底提要:旋挖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编号01旋挖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旋挖钻机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要求: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十大纪律;2.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3.操作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的构造和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和保养要求;4.正确规范操作机械,谨慎驾驶,确保机械无损。
5.严格把守驾驶关,工作时间严禁喝酒,严禁酒后登机操作,不得随意让非本机驾驶员登机操作;二、旋挖钻机拼装时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1.各行走装置和动力装置完好;2.各连接件(螺丝、插销)牢固无松动;3.拔杆安装垂直,连接牢固无松动;4.钻杆料斗安装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三、旋挖钻机行走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行走;2.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倾翻;3.履带响声异常或卡住时应立即刹车,停车行走,下机检查;四、旋挖钻机作业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倾翻或下滑;大雨、雾、雪和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2.预留足够的机械操作作业面(机身旋转半径范围内),操作时必须注意周围是否有人和障碍物,在机械回转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逗留,听从专人指挥;3.检查护筒位置是否准确、护筒是否垂直,检查钻孔位有无地下障碍物(基础、管线),钻孔中注意保护地下相关设施等;4.钻孔前应检查机械是否有障碍,严禁机械带病作业;5.应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钻头和料斗,并根据钻进情况更换;6.成孔时应根据地质和钻进情况加压,不得为赶进度而盲目加压造成机械损坏。
7.钻孔时若机架摇晃、移动、偏斜或钻头内发生有节奏响声时,应立即停钻,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钻,未查明原因不得强行启动;8.按要求做好施工记录,并对下一班做好交接;五、旋挖钻机停放应注意以下要求:1.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停放,尽量停放在无其他机械作业和行驶的地方,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倾斜;2.应关好电源、锁好门窗,防止机械失窃;3.完工时,机械应及时退场,放在基地仓库,做好防碰防雨保护。
旋挖孔桩浇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 交底人: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 施工前准备(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全体施工人员掌握旋挖孔桩浇筑的安全操作规程。
(2)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3)检查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运行正常,安全可靠。
2. 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1)浇筑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
(2)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避免因浇筑过快导致孔内压力增大,引发安全事故。
(3)在浇筑过程中,密切关注孔内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浇筑,及时上报处理。
(4)浇筑过程中,确保孔口防护设施完好,防止杂物掉入孔内。
(5)浇筑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2)操作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4)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4. 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应做好环保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三、应急预案1. 人员受伤事故(1)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拨打急救电话。
(2)同时,上报事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2. 设备故障事故(1)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
(2)组织人员检查设备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3)上报事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3. 环境污染事故(1)立即停止污染源排放,采取措施降低污染。
(2)上报事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旋挖机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模板

一、施工技术交底1. 旋挖机简介旋挖机是一种用于基础工程、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等领域的多功能挖掘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灵活等特点。
旋挖机主要由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行走系统、旋转系统等组成。
2. 施工前准备(1)检查旋挖机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液压系统、发动机、钻具、钢丝绳等。
(2)确认作业平台相对平整、场地密实,且旋挖机能够回转正常。
(3)冬季施工时,需预热发动机半小时以上,待温度达到规定值时方可启动。
3. 旋挖机操作步骤(1)启动发动机,检查各仪表是否正常。
(2)运转半小时,以保证各部分连接正确,油温正常。
(3)使用配电动力,实行三相五线制,须接地或接零,检查仪表变化。
(4)工作中需时刻检查仪表显示状况,观察主钢丝绳、动力头工作状况。
(5)钻孔时要先选好弃土位置,以不影响钻机回转为好。
(6)经常检查钻具状况,对磨损严重的钻齿需及时更换。
(7)每工作五个小时加注一次润滑脂,同时检查机油、液压油、齿轮油油面。
(8)检查全车螺栓的松紧度,特别是钻桅上部钻杆连接处及钢丝绳连接处螺栓的松紧程度。
(9)工作中遇不正常响声时立马停机检查,以确保人机安全。
4. 钻机转移与运输(1)钻机转移过程中需保证钻桅放倒,且位置适当,同时道路足够宽、足够密实。
(2)倾斜度不允许超过规定值,以保证钻机安全。
(3)停工时把钻桅放倒,并进行保养注油工作。
二、安全交底1. 旋挖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上岗。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等。
3.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4.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平台是否平整坚实,确保旋挖机稳定作业。
5. 严禁在旋挖机回转半径内停留,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6. 严禁在作业过程中饮酒、吸烟、使用手机等分散注意力。
7.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旋挖机各部件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8. 旋挖机转移与运输过程中,确保道路畅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旋挖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旋挖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记录工程名称荆州万达广场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交底部位旋挖成孔灌注桩工序名称旋挖成孔灌注桩交底提要交底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以上的一般粘土、砂土及人工填土地基旋挖成孔的灌注桩。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宜用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钢筋:钢筋的级别HPB300钢筋,HRB335钢筋、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应无老锈和油污。
搭接焊时,HPB300钢筋选用E43焊条,HRB335钢筋选用E50焊条。
2.1.5 垫块: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火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
2.1.6 火烧丝:规格18~20号铁丝烧成。
2.1.7 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8 主要机具:2.1.8.1 旋挖成孔钻孔机:(常用旋挖钻孔桩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履带式LZ型电机功率30 (kW) 回转速度 81 (r/min) 回转扭矩3400 (N·m) 钻进下压力2800 (N) 钻进速度 (m/min) 外形尺寸长×宽×高28.0×3.21×21.78 (m) 。
2.1.8.2 机动小翻斗车或手推车,装卸运土或运送混凝土。
2.1.8.3 长、短棒式振捣器。
部分加长软轴、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1.8.4 溜筒、盖板、测绳、手把灯、低压变压器及线坠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 分段制作好钢筋笼,其长度以5~8m为宜。
2.2.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证。
旋挖桩孔灌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旋挖桩孔灌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规定(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随意堆放杂物,确保施工通道畅通。
2. 旋挖钻机操作安全(1)旋挖钻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钻机性能及操作规程。
(2)操作前应检查钻机各部件是否完好,确保钻机正常运转。
(3)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钻机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4)钻机操作人员应保持与钻机一定距离,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3. 桩孔灌注施工安全(1)桩孔灌注施工前,应检查桩孔尺寸、孔深、孔壁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质量,避免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灌注情况,防止发生溢出、涌水等现象。
(4)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应进行桩顶凿除,确保桩顶平整。
4. 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施工结束后,应恢复施工场地,恢复原状。
5. 应急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2)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负责人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时间为XX年XX月XX日,施工人员应按时参加。
五、交底人本次安全技术交底由XX单位XX担任。
旋挖的安全技术交底豆丁网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二、旋挖钻机简介旋挖钻机是一种高效的钻孔设备,适用于桩基础工程。
其主要特点如下:1. 钻孔速度快,成孔质量好;2. 适应性强,可钻各种土层;3.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4. 安全性能好,设备稳定性强。
三、旋挖钻机安全技术交底1. 人员培训(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2)新员工必须经过现场实习,熟悉旋挖钻机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钻机检查与维护(1)每日班前对钻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钻机各部件完好;(2)定期对钻机进行保养,包括润滑、紧固等;(3)禁止在钻机故障状态下进行操作。
3. 钻孔作业安全(1)钻孔前,必须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2)钻孔过程中,密切关注钻机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3)钻孔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钻机旋转区域;(4)钻孔结束后,对钻孔位置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人员安全(1)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等;(2)禁止酒后作业,严禁疲劳作业;(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佩戴安全帽;(4)禁止操作人员擅自改变钻机结构,确保钻机稳定运行。
5. 环境保护(1)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做好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2)及时清理施工垃圾,防止污染环境;(3)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占用农田、林地等。
四、应急措施1. 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预案;2. 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3. 及时报警,请求救援;4. 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种利用旋挖机实现灌注工作的技术,既可以
用于安装和灌注桩,也可以用于进行灌注等安装工作。
在使用这种技
术时,需要仔细交底,确保安装的正确性和质量。
一、材料准备
首先,我们在使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包括:钻孔设备、灌注桩和灌注材料,这些都是完成灌注工作所必须
的材料。
二、安全措施
在使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因不当操
作而发生意外伤害。
比如,在进行钻孔操作时,应先确保钻孔处深度,使用前应检查钻孔机安全装置,并确保操作人员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
三、施工流程
使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准备钻机、准备钻孔
材料、安装钻机、进行钻孔、检测钻孔效果、安装灌注桩、灌注,以
及最后检查灌注质量。
四、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质量要求来进行,比如:钻孔深度、桩径、注浆强
度等应与设计要求相一致;钻孔的垂直度要在规定范围内;止水层试
验时,桩壁上不能出现渗漏现象;在安装灌注桩时,要检查桩的尺寸、深度及桩径,以确保安装质量。
五、施工记录
最后,施工完成后,要记录施工情况,包括:安装桩的深度、注浆强度、垂直度等,以及安装前后的检查情况,储存文件,以备后续查阅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的交底内容,我们要求操作人员在使用该技术时,务必要仔细阅读本文,以确保施工质量。
旋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2。钻架、钻台平车、封口平车等承重能力及部位均有限制,不得超载.
13。对钻杆接头螺栓应仔细检查,凡已用过的旧螺栓,确认螺栓头与杆部过渡处无明显疲劳裂纹时,才准再次使用。
14。滑移钻台平车、封口平车时,应防止挤压电缆、供风管的事故发生.
交底人签名
交底时间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4.转盘工作时间无论长短,其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0℃,当超过60℃时,须停车降温后,方可使用.
5。钻进时,要按钻压值的要求减压钻进和均匀;发现不正常情况或异常现象要停钻.
6。停钻时,先停钻后停风。使孔底的钻碴被清洗干净。
7.钻进进尺达到要求时,要根据钻杆长度换算孔底标高,确认无误后,把钻头略微提起,转速由高变低,空转5~20分钟,将孔底清洗干净。
(旋挖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名称
单位工程
名称
施工部位
一工区船槽
施工内容
旋挖机操作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过良好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作业人员检查钻机和一切辅助设备状态良好,当钻台平车位置无误并做好测量标记后,将钻头下放至距孔底5厘米左右为止,方可开钻。
3。开钻时,先送风,空转,后进给.钻头略微提起,稍离孔底,以免卡钻现象.
8.在钻进过程中,一旦发现钢丝绳、转向滑车、千斤绳等起吊锁具破坏时,应立即停钻,将钻头轻轻放置后,在进行处理.
9。在钻进过程中,封口平车要盖好孔口,以防工具,铁杆掉入钻孔。如有铁件坠入钻孔,应把钻头从孔中提出来,由潜水员下潜打捞.
10。钻杆晃动较大、钻台位置移动及钻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后不能再放到原来深度。可能是中心刀折断了,须提起钻头,下潜检查与打捞。
旋挖机成孔灌注桩施工交底

旋挖机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场,机械设备要检查调试完好。
2、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比桩径大1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地面20〜30cm。
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埋置不小于1m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要吻合,倾斜度不大于1%3、开挖泥浆池,选用膨润土配制优质泥浆。
以保证泥浆比重满足要求,护壁泥浆性能指标如下:泥浆比重:正循环钻机一般地层为1.1〜1.2 ;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8%泥浆比重用比重仪测定,含砂率用泥浆含砂测量仪,泥浆粘度用泥浆粘度计测量。
(二八旋挖成孔1、旋挖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钻孔顺序为由低到高,由深至浅。
2、旋挖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
在钻进过程中,机操手从仪表盘上发现,将钻筒下入到原位时与前一次深底变浅,可确定此处标高为塌孔标高。
应第一时间通知现场跟班作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作好记录,为后续砼浇筑拔管高度及砼灌注量作好准备,同时调整泥浆重度。
3、造浆与泥浆护壁(1)、在泥浆池中制好符合要求质量的泥浆;(2)、最终旋挖终孔后的泥浆不得低于自然地面0.5米;(3)、泥浆容重控制在1.1 —1.2之间,以达到不塌孔为合适,施工时可根据需要按时调整;(4)、泥浆的重复利用:在水下浇注混凝土时排出的泥浆全部回收到泥浆池中,然后用专用泥浆泵将其抽到需要的成孔位置护壁;4、专人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发现泥浆质量不符合要求,及时清理,更换。
5、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
当进入和完成一种土层或岩层时通知监理及业主现场确认,对所成的孔的质量进行确认。
旋挖钻孔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旋挖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作业人员须知(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遵守安全生产纪律,严禁酒后作业。
(4)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工程特点、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2.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周围建筑物等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3)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4)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3.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1)操作旋挖钻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2)操作人员应熟悉旋挖钻机的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设备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检查。
(4)设备停机后,严禁非操作人员擅自操作。
4. 钻孔施工安全(1)钻孔过程中,注意观察孔壁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2)钻孔过程中,严禁人员站在孔口附近,防止坍孔事故发生。
(3)钻孔过程中,严禁使用破损的钻杆、钻头等工具。
(4)钻孔过程中,注意泥浆池水位,防止泥浆溢出。
5. 应急处理(1)发生坍孔、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报告上级领导。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进行事故处理。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告知所有施工人员。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掌握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时更新安全措施。
4.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确保施工安全。
四、交底时间年月日五、交底单位(单位名称)六、接受单位(单位名称)七、主持人(姓名)八、交底人(姓名)九、接受人(签字)(姓名)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旋挖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旋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预防事故发生,现将旋挖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基本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的构造和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和保养要求。
(3)正确规范操作机械,谨慎驾驶,确保机械无损。
(4)严格把守驾驶关,工作时间严禁喝酒,严禁酒后登机操作,不得随意让非本机驾驶员登机操作机械设备。
2. 安全防范重点(1)防坍孔事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确保钻孔深度和质量。
(2)防起重伤害事故:吊装作业时,严格遵守吊装规程,确保吊装设备安全可靠。
(3)防触电、电击事故: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接地措施,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防止漏电。
(4)防机械伤害事故:操作机械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防交通事故:施工现场严禁酒后驾车,驾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经验。
3.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危险识别、因素分析(1)人员落泥浆池淹溺:钻孔过程中,泥浆池围挡必须及时到位,防止人员落泥浆池淹溺。
(2)触电伤害: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接地措施,设备接线处损坏或无防触电保护措施,三级漏电保护措施;电焊线、电缆线等破损漏电;没有对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维修等都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触电伤亡。
(3)起重伤害:钻机的吊运、拼装、吊装吊索具不规范,人员未撤离等;吊装钢筋笼、钻机、钻头等,吊装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吊装规程,确保吊装安全。
(4)机械伤害:操作机械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机械伤害。
4. 作业人员应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机械时,必须站在平稳的地方,防止因地面不平导致机械失控。
(3)作业人员应熟悉现场环境,避免因不了解现场情况而发生意外。
旋挖桩孔浇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对象全体参与旋挖桩孔浇筑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
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1. 施工背景及目的旋挖桩孔浇筑是建筑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 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1)施工流程:1. 检查桩位及桩孔尺寸,确认无误;2. 检查混凝土材料及设备,确保符合施工要求;3. 进行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4. 浇筑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洞;5. 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
(2)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 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3. 严禁酒后操作;4. 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使用明火;5. 严禁在施工过程中擅自离岗、串岗;6. 严禁在浇筑过程中使用非标准模板;7. 严禁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前进行养护。
3. 施工安全措施(1)人员安全:1. 施工人员需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通道;3. 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确保人员安全;4.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设备安全:1. 检查设备性能,确保设备完好;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3.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4. 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3)材料安全:1. 检查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2. 材料堆放整齐,避免倾倒、滑落;3. 材料运输过程中,确保安全。
4. 应急处理(1)人员伤亡事故:1. 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应急预案;2. 保护事故现场,确保现场安全;3. 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2)设备故障:1. 立即停止施工,隔离故障设备;2. 确保现场安全,防止次生事故;3. 及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需认真听取交底内容,确保理解并掌握;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3. 施工完成后,进行总结评估,持续改进施工安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技术交底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技术交底范本1:技术交底 -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1. 背景介绍1.1 项目概述1.2 成孔方法选择理由2. 设备准备2.1 旋挖钻机选型2.2 设备检查与保养3. 地质勘察3.1 地质勘察目的与方法3.2 岩土层分析3.3 水位控制及处理措施4. 成孔工艺4.1 配置泥浆4.2 泥浆循环系统4.3 成孔方法与参数4.4 成孔进度控制5. 护壁工艺5.1 护壁材料选用5.2 护壁施工工艺5.3 护壁质量控制6. 灌注桩施工6.1 灌注桩基本原理6.2 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 6.3 灌注过程控制6.4 桩身质量监测与测试7. 安全措施7.1 安全培训与资格要求 7.2 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7.3 安全防护措施8. 环境保护措施8.1 泥浆废水处理8.2 桩灌注过程中的环境监测附件:1. 设备检查表2. 成孔参数表3. 护壁质量检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泥浆: 一种由水和粘土混合而成的半流体物质,常用于土壤工程中。
2. 灌注桩: 一种利用钻孔进行成孔后,采用灌注混凝土的方式加固地基的工程技术。
3. 环境保护: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范本2:技术交底 -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1.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及位置1.2 工程背景2. 设备与材料准备2.1 设备清单2.2 材料选用及准备3. 地质勘察3.1 勘察方法与目的3.2 地质信息分析与评价3.3 水文地质分析4. 成孔工艺4.1 成孔方法选择与参数 4.2 成孔进度计划4.3 桩孔清洁与检查5. 泥浆护壁技术5.1 泥浆配比及性能要求 5.2 泥浆循环与处理5.3 泥浆护壁施工工艺6. 灌注桩施工6.1 灌注桩钢筋及配筋要求6.2 混凝土浇筑工艺6.3 灌注桩检测与质量控制7. 安全与环境保护7.1 安全培训与操作要求7.2 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7.3 环境保护措施附件:1. 设备清单及检查记录2. 成孔参数与进度表3. 泥浆性能测试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泥浆护壁: 利用特定配比的泥浆在钻孔中形成一种护壁结构,用于保护钻孔不坍塌。
旋挖机成孔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对象全体参与旋挖机成孔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
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1. 旋挖机操作规范1.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熟悉旋挖机的性能和操作规程。
1.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包括液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等。
1.3 操作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规定:- 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 操作旋挖机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在驾驶室内进行与操作无关的活动。
- 严禁酒后操作旋挖机,严禁非操作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2. 安全操作规程2.1 进场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场地平整、排水良好、警示标志设置到位。
2.2 钻孔作业前,应确保钻孔位置准确,并清除钻孔范围内可能存在的障碍物。
2.3 钻孔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钻孔深度、泥浆性能等参数,确保钻孔质量。
2.4 钻孔结束后,应及时清理钻杆、钻具等,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 安全防范重点3.1 防坍孔事故:严格控制钻孔速度,避免超负荷作业;确保泥浆性能稳定,防止坍孔。
3.2 防触电、电击事故: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接地良好;操作人员不得接触带电设备。
3.3 防机械伤害事故: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构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4 防起重伤害事故:吊装作业前,应检查吊具、索具等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吊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安全。
4. 危险识别与因素分析4.1 人员落泥浆池淹溺:确保泥浆池围挡及时,防止人员误入。
4.2 触电伤害:确保电气设备接地良好,定期检查维修,防止漏电事故。
4.3 起重伤害:严格按照吊装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吊装安全。
5. 应急措施5.1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5.2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5.3 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待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挖成孔技术交底
本工程为旋挖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桩径Φ800mm,桩长8~15m,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6-2)层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2.0m。
厂址内丘顶及斜坡地带分布着厚度不等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及第四系坡残积层(Qsl+el);冲沟地带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形成的粘性土层(Q4al+pl)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形成的粘性土层(Q3al+pl)及第四系坡残积层(Qsl+el)。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第三系(K-E)厚层状粉砂质泥岩。
地基岩土层由上至下主要可分为:
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S)
(1)层素填土: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碎石、块石及角砾,稍密。
局部分布于场地内人行便道与池塘田埂上,61号孔一带存在填土区。
层厚为0.9-6.3m。
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Q4l)
(2)层淤泥:灰褐色,饱和,有臭味,见腐植质,流塑状态。
此层仅局部分布于冲沟地表及水塘中,厚度一般小于0.9m。
层厚为0.4-0.4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3)层粘土:黄褐色、褐色、灰褐色,湿,按状态分为(3-1)软塑状态、(3-2)可塑状态两个亚层,含植物根系,局部为粉质粘土。
局部分布于低洼的冲沟内。
(3-1)层厚为0.6-0.6m,(3-2)层厚为0.6-4.3m。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4-1)层粘土:褐黄色、黄褐色、棕黄色,局部灰褐色。
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含灰白色高岭土,局部夹粉质粘土。
呈可塑状态。
层厚为0.4-3.3m。
(4-2)层粘土:褐黄色、黄褐色、棕黄色,局部为深灰色。
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含灰白色高岭土,部分地段该层中含有少量卵砾石、粒径0.5~4cm,局部夹粉质粘土。
稍湿~湿,呈硬塑状态,部分为坚硬状态。
广泛分布于厂区。
层厚为0.3-8.1m。
第四系坡残积层(Qsl+el)
(5-1)粉质粘土:棕褐色、棕红色,局部夹灰绿色及绿灰色。
可见母岩(泥质砂岩)的团块及其结构构造特征,偶见铁猛质及高岭土、灰白色砂粒。
湿,可塑状态。
层厚为0.4-5.2m。
(5-2)层粉质粘土:棕褐色、棕红色,局部夹灰绿色及绿灰色。
可见母岩团块及其结构构造特征,局部夹粘土,偶见铁猛质及高岭土、褐黄色与灰白色砂粒(局部呈透镜状如71号孔,该孔在深度4.4~5.7m为中密粉细砂层,未单独分层)。
稍湿,硬塑状态,局部为坚硬状态。
广泛分布于厂区。
层厚为0.5-4.6m。
白垩~第三系(K-E)
据区域资料该层厚度大于150m,本次勘探未揭穿。
该层以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厚度变化较大的泥质粉砂岩、泥岩及页岩、局部地段见泥灰岩夹层,偶见簿层(1~3cm)结晶石膏。
白垩~第三系广泛分布于厂区。
(6)层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棕红色,具中厚层理构造(偶见薄层理至微层理,实为页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偶见泥灰岩夹层和薄层结晶石膏。
裂隙中见少量铁质氧化物与石膏。
该层按其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层(6-1)层和中等风化层(6-2)层。
(6-1)层厚为0.4-8.4m,(6-2)未揭露。
1、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前先根据桩位引出四角控制桩,控制桩打入土中至少30cm。
四角控制桩必须经过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无误。
护筒埋设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由旋挖钻机挖孔1.5m左右,再用人工配合钻机将护筒对位,位置放正后,用钻机钻杆将钢护筒压入土中,护筒顶高出地面20cm,周围填粘土并捣实,防止护筒掉落或孔口漏浆。
护筒埋设偏差不大于20mm。
3、钻进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旋挖钻机钻进时需配备短螺旋钻头、挖泥钻头、螺旋嵌岩钻头、截齿钻头。
对粘性土层,使用挖泥钻头,在进入到泥岩层时采用截齿钻头。
旋挖钻机在松散层中钻进时每次进尺控制在50cm以内,采用少钻勤提方式,地层较稳定时可适当增加进尺。
施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地层变化,根
据地层情况及时更换适合于地层的钻头。
本工程钻进成孔中应解决沉渣问题:
由于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旋挖干作业成孔施工工艺,桩的施工参数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沉渣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灌注前量测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不大于5cm,超标后采用二次掏孔的方式进行清孔。
4、入岩深度确定
本工程基桩选取⑥-2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⑥-2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棕红色,具中厚层理构造(偶见薄层理至微层理,实为页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偶见泥灰岩夹层和薄层结晶石膏,为确保桩尖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控制入岩深度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①准确判断持力层岩面
施工前要认真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且在施工前提供参考岩面深度。
是否已经钻入持力层岩面可通过钻进感觉和捞渣样来判断。
具体判断时应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钻机震动程度,持力层钻进时钻机震动程度较软地层大;二是钻进速度明显降低;三是通过捞取渣样最终确定,钻孔施工时及时捞取渣样,判断持力层岩面埋深,与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提供的岩面埋深对比,如果两者一致,即可判定准确的持力层岩面埋深,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与勘察单位联系。
②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
岩石风化程度主要通过捞取渣样判定。
进入中风化的渣样,组织结构局部破坏,风化裂隙未发育。
岩体被切割成20~50㎝的岩块,锤击不易碎。
③进入岩面完整程度的判断
没有钻入完整岩面时,渣样中含有少量强风化颗粒。
具体要结合工程勘察资料进行对照判定。
④岩面判定应由现场技术员、监理工程师和地质工代共同进行,以便监理或设计院工代对不良性状做出评价,并对桩长及时修正。
⑤岩面判定时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
将渣样与标准岩样进行对比,以准确判断钻孔是否进入持力层基岩。
⑥确定了基岩面以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入岩深度,确定最终孔深。
⑦持力层为中风化粉砂质泥岩,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米。
⑧打桩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施工。
5、成孔质量验收
到达岩面后由监理工程师和地质工代同时进行岩面判定,成孔完成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成孔验收标准见下表:
成孔验收指标及偏差要求
桩径桩垂直度桩位偏差入岩深度沉渣厚度
不小于0.1D且不大于50mm不大于1%单桩、条形桩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栏基础中的边桩D/6且不大于100mm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中间桩D/4且不大于150mm不小于2.0m<50㎜
6、成孔记录必须随钻进过程如实客观记录,禁止事后补写,严禁随意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