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共15页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含解析)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单选题1.下列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①制止侵海、占海的开发行为②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③鼓励开发浅海、滩涂④取消伏季休渔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下列工程措施中,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这一问题的有( )①南水北调工程②引黄济青工程③长江三峡工程④黄河小浪底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B.土地C.森林D.水能4.下列自然资源中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植物B.天然气C.空气D.土地5.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B.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D.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北少南多下图为某乡镇土地构成和利用结构状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该乡镇后备土地资源约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是( )A.2%B.3%C.12%D.14% 7.针对图中所反映出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改造难利用土地,扩大耕地面积2021年5月14日,主席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调水B.东线调水需要全程逐级抽水C.东线调水基本可以实现自流D.东线可缓解西北缺水问题9.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A.含沙量大B.是地上河C.水污染严重D.有凌汛10.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A.提高水价B.跨流域调水C.兴修水库D.海水淡化二、填空题1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和 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三门湾三门海域海洋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三门湾三门海域海洋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许海超【摘要】三门湾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是浙江省有名的海湾和水产养殖基地.三门县位于三门湾东南部,渔业资源丰富,养殖产业发达,是浙江省渔业大县.但是,近年来,三门县的渔业产业发展却深受于海洋环境污染的限制.本文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涉海工程环境污染三个方面指出沿海工业"三废"、城镇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围海造田等是造成三门湾三门海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综合专项整治和加强生态修复等一系列防治三门县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以期能为三门县当局对改善三门海域海洋环境,修复三门县近海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海岸工程》【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6页(P79-84)【关键词】三门湾三门海域;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作者】许海超【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浙江台州 31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5三门湾位于浙江省东部,湾口东起南田岛金漆门,西至浦坝港牛头门,海域面积8 040 km2,是浙江省四大海湾和三大水产养殖基地之一[1]。
三门湾陆地区域包括三门、宁海、象山三个县,总面积达3 399 km2。
其中,三门县位于三门湾东南部,全县总面积达1 510 km2,其海域面积为496 km2,海岸线长约315 km,滩涂面积为92 km2,养殖面积为1.4 km2,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被命名为中国青蟹之乡,浙江对虾、牡蛎和螠蛏之乡(图1)。
近年来,三门县大力发展海洋与渔业产业, 2015年海洋与渔业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6%,然而由此产生的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破坏导致了渔业资源减少,养殖产量和产值双下降等问题制约了三门县渔业产业的长期发展,如何破解三门县海洋环境污染困境成了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2015年,三门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海洋坏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三门湾三门区域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开展海洋环境污染大整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海洋污染的根源性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努力保护资源趋于衰退的渔业种类,积极开发尚有利用潜力的渔业种类。 目前,东海区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的利用已达过度,呈现不同程度的衰 退现象。而中上层鱼类,头足类中若干种类尚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根 据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利用特点,务必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头足类的总捕捞 产量中的比重。另外,迅速发展养殖业,争取把海洋自然渔业和人工养殖 资源利用比例由4.5:1,调整为7:3
88由现状引出的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由现状引出的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思考对于资源我们必须在合理的基础上更对于资源我们必须在合理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为科学地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对于环境应严格控制陆源和海上污染的对于环境应严格控制陆源和海上污染的排放防止减轻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排放防止减轻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资源的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持续利用1继续实行休渔期1继续实行休渔期2控制捕捞强度控制捕捞强度3保护及开发相结合保护及开发相结合4其它4其它1010我国实行群众性休鱼始于1979年
第8页/共16页
我国实行群众性休鱼始于1979年。 所谓休鱼,就是有关部门根据不 同水域的繁殖期不同,规定一个 禁止出海打鱼的休渔期,目的是 为了让鱼苗更好地生长,这个措 施十分有力地保护了渔业资源的 稳定。图1显示,从实行休渔期后 的88年——94年东海带鱼产量上 升的比较快,便可充分说明这一 点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作为二十一世 纪的接班人,自然要对海洋投以更多的关注。我国是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按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 方公里,这是我国国土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1页/共16页
海洋这么大,包含着许多资源,我们不妨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渔业资源谈起。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性认识,八十年代以前,大小黄鱼是百姓餐桌上的常 客,可现在,菜场里却难觅它们的真“踪影”。倒是带鱼独撑着台面,近几年 来,带鱼的产量也不容乐观。 中国的渔业到底怎么了?“海底世界”会变成“海洋沙漠”吗?保证鱼类资源 的可持续发展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海洋污染案例

杭州湾
5 000
乐清湾 闽东沿岸 大亚湾 苏北浅滩
464 5 063 1 200 15 400
雷州半岛西南沿岸
1 150
广西北海 海南东海岸 西沙珊瑚礁 广西北海 北仑河口 广西北海 海南东海岸
120 3 750
400 120 150 120 3 750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不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另外,在处罚的力度上,我国法规在罚款的规定上具有一贯的通病,那就 是规定一定的数额限制而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以“康菲事件”为例,根 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罚款最高限额为20万元,这一规定实在太过 于僵化而且并不能达到公法上所追求的行为与责任相适应的效果。这对于 受损海洋所需的治理费用以及周边受影响的居民损失的弥补简直是杯水车 薪。
第7页/共13页
2010年全国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
生态监控区面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监控区名称
积
(平方公里)
健康状况
河口
海湾
滩涂湿地 珊瑚礁 红树林 海草床
第8页/共13页
双台子河口
3 000
滦河口-北戴河
900
黄河口 长江口 珠江口 锦州湾 渤海湾 莱州湾
2 600 13 668 3 980
650 3 000 3 770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 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 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 成危害。 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 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 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 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 在各海域中有超标 现象。 我们国家的海洋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 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世界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_廖琴

1
引言
2005 年 每 平 方 公 里 的 海 洋 表 面 有 超 过 入海 洋, 13000 件 塑 料 垃 圾[4], 2006 年 这 一 数 据 为 18000 件
[5 ]
塑料在当今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被广 、 、 。 20 泛应用于商业 工业 医药和市政等领域 自 世 纪 40 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以来, 塑料的产量迅速增 加, 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每年 150 万吨大幅增加到 2011 年的 2. 8 亿吨[1]。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 断加快, 中国已成为全球塑料产量最大的国家 。 塑料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生活、 生产带来 方便的同时, 也导致大量的废旧塑料垃圾不断产生 。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有关海洋塑料垃圾的首次 [2 ] 但随着海洋塑料污 报道 在科学界很少受到关注, 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塑料垃圾越来越受到重视。 自 2011 年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UNEP ) 开始持续 尤其是对微型塑料 ( micro关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plastics) 。UNEP 2011 年年鉴指出, 海洋塑料污染已
Pollution Analysis of Plastic and Improving Proposal in Marine Environment *
LIAO Qin ** QU Jiansheng WANG Jinping GAO Feng ( Lanzhou Libr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
[34 ]
。此外, 由于塑料表面能吸附许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POPs ) , 如多氯联苯 ( PCBs ) 、 多 环芳香烃( PAHs ) 、 滴滴涕 ( DDTs ) 以及其他有机氯 农药 3. 1
海洋灾害及其防治(共15张PPT)

二、海洋灾害的防治
第一、制定国家减灾防灾计划 第二、加强海洋监测网络建设和预警系统建 设 第三、加强工程性防灾措施
第四、完善海上海岸紧急救助组织
第五、加强海洋减灾防灾的国际合作
第15页,共15页。
第1页,共15页。
一、海洋灾害概念及其类 型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 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 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 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 象”,台风等。
第2页,共15页。
从原因上看,可分为自然的海洋灾害、 人为的海洋灾害和自然与人为结合型海洋 灾害。
第9页,共15页。
第10页,共15页。
3、海冰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 冰和冰山等。
危害:港口码头封冻、水产养殖受损等
第11页,共15页。
第12页,共15页。
(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造成破坏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第13页,共15页。
第14页,共15页。
第6页,共15页。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第一、制定国家减灾防灾计划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 海啸”或“风潮”。 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 震源深度小于20-50km;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 从原因上看,可分为自然的海洋灾害、人为的海洋灾害和自然与人为结合型海洋灾害。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 风暴潮按其诱发的不同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由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台风风暴潮; 第二、加强海洋监测网络建设和预警系统建设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第四、完善海上海岸紧急救助组织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 海啸”或“风潮”。 一、海洋灾害概念及其类型 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暴潮;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