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实施报告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汉语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东方语言,对外国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我选择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习,希望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协助导师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2)参与课堂讨论,与导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及策略;(3)根据学生需求,协助导师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4)参与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参与教学活动组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习收获(1)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需求,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2)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使教学更具针对性;(3)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提高了教学效果;(4)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5)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为传播中华文化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汉语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气氛较为压抑。
解决办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协助导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成语接龙、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堂更具吸引力。
2. 问题:在课后辅导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汉语语法和发音掌握不牢固,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解决办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加强了课后辅导的力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重点讲解语法和发音技巧。
此外,推荐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以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四、实习总结通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2篇2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2)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2)精选2篇(一)报告的标题: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报告内容:一、实习背景在报告中介绍实习的背景,包括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的目的和任务等。
二、实习过程1. 课堂观摩:介绍观摩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
2. 教学实践:介绍自己进行的教学实践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3. 教学反思: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习成果1. 教学反馈:总结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
2. 教学设计: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教材,分析教学原理和学生需求。
四、实习心得总结实习的收获和经验,包括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
五、实习意义分析实习对自己的意义和对未来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影响。
六、实习建议提出对于对外汉语教育实习的建议,包括对实习机构、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反馈和建议。
七、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教育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以上是一个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习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实习报告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实习的情况,同时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2)精选2篇(二)见习报告:对外汉语教育一、引言对外汉语教育是指将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教授给非汉语母语者的教育活动。
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领域,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汉语表示兴趣。
在本次见习中,我有机会参与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实践,对此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二、实践经历在见习期间,我参与了一所对外汉语教育机构的教学实践活动。
我担任助教的角色,协助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准备课件、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
我还参与了一些课外活动,如给学生组织汉语角、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实施报告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摘要: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维度,以惠元、??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量表?为根本参照工具,通过对示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话?的课堂观察,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按照对象指向分为指向教学容的行为、指向学生的行为以及指向课堂的行为三种类型,旨在对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展量化观察分析。
关键词:综合课;课堂观察;教师;教学行为一、观察背景〔一〕观察容。
本文观察选择的课堂是语言大学中级综合课短文教学示课录像。
教学容为第16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话?的生词、语法点和课文。
该课文长度为600多个汉字,共有21个生词,2个常用词语和4个语法点。
教学对象一共12名,国别以亚洲〔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居多。
该课主讲教师苹是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教学经历的优秀教师,在此类课型的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观察式。
本报告观察记录的具体做法:将示课教学录像进展文字转写,转写重点是教师行为。
转写时,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课堂上教师各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同时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教师行为发生的条件,以及行为发生后学生的反响及课堂整体状况,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
〔三〕观察目的。
综合课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每课的生词、新语法点、课文的容都始建于综合课,其他课型根本上是围绕着综合课进展专门的技能训练。
对优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并进展量化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发现自身问题,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技能等各面的提高。
二、课堂中的教师行为分类本报告将捕捉到的教师行为按照行为的对象指向分为三类:1.指向教学容的行为;2.指向学生的行为;3.指向课堂的行为。
〔一〕指向教学容的行为。
指向教学容的教师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本次观察的课堂中具体包括展示、提示、提问三种行为。
1.展示行为。
展示行为是教师利用某种媒体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教学行为。
对外汉语实践报告
对外汉语实践报告对外汉语实践报告篇一:对外汉语实践报告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通过参与这次“一对一”教外籍人士学汉语的教学实践,把在新杰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去。
同时也通过这次实践,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在教授外国学生中文的时候,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会让教学过程和氛围更和谐。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学习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二、实践时间2012年X月X日至2012年X月X日三、实践地点XXX公司四、实践方式“一对一”教外籍人士学汉语五、实践内容辅导对象:来自泰国的Max辅导教师:XXX辅导次数:5次辅导内容:以由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第三册》(上、下)为主要教材学习和巩固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下)为主要教材练习口语。
辅导总结:在学习了近三年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知识后,我参加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在通过了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和试讲后,我有幸参加了“一对一”教学实践,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实践的总结。
在和Max第一次见面时,我主要了解了他的汉语水平并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大致的上课计划。
作为一名四川大学海外学院初三年级的留学生,他不仅在泰国学习了两年汉语,在中国学习汉语也已经有半学期了。
在我们的交谈中,他完全可以用汉语来表达他的意思。
可以说,他的汉语基础还是不错的。
他认为他们的综合课很简单,口语课比较难。
他希望通过我的辅导,他能够学会更多的词汇和语法,并且提高自己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他说他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表达时,他感到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用汉语交流。
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要求,我们决定选用他的教材——《汉语教程》(第三册上、下)(由杨寄洲主编)和《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下)作为我们上课的教材,并且每节课都有10-15分钟的自由交谈时间。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对外汉语”)作为一门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本文将对我在这段时间内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学实践基本情况1. 教学对象本次教学实践的对象为来自不同国家的30名学生,其中男性学生15人,女性学生15人。
学生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大部分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从零基础到中级水平不等。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内容:零基础班:以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初级班:在基础语法的基础上,增加句型和文章阅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中级班:加强语法知识的运用,增加文化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效果经过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语音学生的发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正确发音大部分汉语拼音。
2. 词汇学生的词汇量有所增加,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3. 语法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语法进行句子和文章的构造。
4. 听说读写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章。
5. 文化知识学生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
四、反思与建议1. 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堂词汇教学方法分析报告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堂词汇教学方法分析报告作者:陈青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高校的中级汉语综合课进行音频转写,分析语料,并结合相关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六种方法,直观法、语素扩展教学法、词语搭配法、提问互动法以及以旧带新、直接解释法和间接学习法,进行解释并进行语料举例,探讨使用哪种词汇教学方法更能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级综合课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中级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胡名扬(1997)认为词汇教学理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汇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汇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是词汇具体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汇也就没有语言而言。
中级阶段词汇教学很关键,它在整个词汇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提高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中级阶段是留学生交际能力的熟練阶段,他们对汉语有一定的了解,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已逐渐减弱。
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够构词基础和语法知识。
对汉语中级学习者来说,此时他们掌握了大约1200字,2500个词,对汉语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但词汇使用起来并不灵活、准确。
中级阶段的留学生与初级阶段相比,汉语的接受能力明显提高,随着交际的熟练化,需要掌握大量词汇满足交际需要,而且对词汇掌握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此阶段的学生需要准确而灵活地使用词汇,迅速扩大词汇量。
二、研究背景(一)观察内容本文通过观察某高校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为途径,通过课堂观察,录音转语料的分析方式,对《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七课《我在中国学“大方”》的12个词汇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并解释。
本课教学时长50分钟,学生的汉语是中级水平,班里一共22人,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0多岁,语言背景复杂,教师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使用汉语,未用其他语言作为媒介语。
国际中文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文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到这一教育事业中,现将我的教学实践报告如下。
二、教学背景1. 学生背景我所教授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年龄在18-45岁之间。
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学习中文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教学环境我所教授的课程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线上课程主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线下课程则在学校进行,学生可以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三、教学目标1. 基础汉语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 文化教学:通过讲解中国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3. 交际能力培养: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实践1.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汉语。
(2)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汉语的魅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1)语音教学:通过声母、韵母、声调等语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汉语发音规则。
(2)词汇教学:教授常用词汇,并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拓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语法教学:讲解汉语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语法框架。
(4)文化教学: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3.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份着眼于教师语言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报告
一份着眼于教师语言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报告本次观察是以观看示范课视频作为观察途径,观察对象为北京语言大学速成学院优秀教师莫丹,所讲内容为《速成汉语基础教程.综合课本4》中的第八课《我们俩完全平等》。
相关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我将此次观察重点定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的课堂语言,着重观察记录教师的元语言及提问反馈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些启发用以解决以下几个困惑: 1. 比起真实而正式的语言输入,课堂上教师元语言的使用能否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目的语? 2. 初级汉语课堂中,为什么教师使用的展示性问题往往多于参考性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对初级汉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有什么具体好处? 3. 在初级对外汉语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是否应直接提供最精确的评论式反馈?一、观察数据的分析及对相关问题的启示1. 元语言部分的记录分析与启示本堂课教师元语言的观察记录中,我收集了莫丹老师所使用到的几个元语言具体语言形式。
然后,对这几个句子承载的交际目的进行了分析,并简要描述了出现的语境,列出了同母语者对同样表达的说法。
从中笔者发现,相较于母语者的说法,教师使用的课堂元语言在形式上趋于完整化,但是表意上却趋于简单化。
如表中此栏的例1,老师在指令学生完成一项视觉任务时说道:看看这两幅画,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它们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对于母语使用者,同样的意思我们可能会说:请找出这两幅图的不同点。
相比两种表达,前一种表达的成分更齐全,而且关键短语“不一样的地方”相比较于后一种表达中的“不同点”在表意上更清晰简单,学生能更快地听懂进而做出反应,实现教师“指令”的交际目标。
再如表中例2,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做出积极反馈时,用“你们真聪明”对学生进行表扬。
相较于母语使用者“聪明!”的简省表达,这种表达多了一个交际重点“你们”,更突出强调“聪明”的主体,让学生更直接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和开口度。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观察与分析
智库时代·134·智库观察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刘 青(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摘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语言的观察角度,以高立群、孙慧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量化工具的设计构想》为基本参照工具,通过课堂观察与分析,对教师教学语言从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及体态语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发现对外汉语新手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语言;课堂观察与分析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1-0134-002一、观察背景(一)观察对象教师:四川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有在泰国一所小学做汉语教师志愿者一年的经历。
学生:教师说,每天来上课的留学生数量不定,上课随意性较大。
当天共有6名留学生参与课程,都是成年人,因为是短期培训课程,所以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且年龄相差较大,他们分别来自英国、美国、非洲、日本、韩国。
(二)观察内容本文选择观察的是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初级综合课课堂。
所用教材为《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学内容为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的课文、词汇和语法点,实际课程时长为70分钟。
该课文长度有400多个汉字,共有27个生词,两个常用句型和两个重点语法点。
(三)观察内容本报告观察记录的具体做法:提前准备好课堂观察量表,重点是课堂教师语言,观察过程中,对课程整个过程进行录音,在后期整理量表的同时根据录音细化一些项目。
在观察时,尽可能细致的记录课堂上教师语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同时尽可能记录下教师教学语言发生的条件,以及教师教学语言进行后学生的反应及整个课堂整体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做好充实准备。
(四)观察目的综合课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其他类型的课程如汉字、词汇和语法课都是围绕综合课进行。
而教学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行为直接作用于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 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 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同时能够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教学目标设定模糊、教学内容过于依赖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 本次演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谢谢观看
三、教学行为分析
三、教学行为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更深入的 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时间,如何管理学生互动,如何使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分析教师行为是否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直 接关联。
四、教学行为研究的意义
四、教学行为研究的意义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4、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观察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 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但也有部分教师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 激励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应加强对教学目标的重视,明确、具体地设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 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教师应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 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
5、教师间可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 时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论
二、教学行为的分类
二、教学行为的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现将实践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本次实践活动的对象为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共计30人。
他们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实践时间为一个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汉语、文化常识、口语交流等。
三、实践过程1. 教学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认真研究了留学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针对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1)教学内容:基础汉语、文化常识、口语交流等。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3)教学进度:每周安排4次课,每次课2小时。
2. 教学实施(1)基础汉语教学在基础汉语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教授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学习。
在课堂上,我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语知识。
(2)文化常识教学文化常识教学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通过讲解中国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3)口语交流教学口语交流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实践活动。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参加汉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
(3)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汉语水平测试,评估学生的整体水平。
四、实践心得体会1.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汉语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的探讨,分析了对外汉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对外汉语教育是指在我国境内或海外,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在逐渐壮大。
然而,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二、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现状1. 教学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软件等。
同时,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开设对外汉语课程,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2. 教学方法多样对外汉语教学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3. 教师队伍壮大随着对外汉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对外汉语教育事业。
教师队伍结构逐渐优化,学历层次、专业背景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三、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中。
2. 教学方法僵化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机械式训练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外汉语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4.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四、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应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材质量。
同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记录:对外汉语教学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X老师学生:20名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课程主题: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一、课堂导入(5分钟)X老师通过展示春节相关的图片和短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她简要介绍了春节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浓厚的节日氛围。
二、词汇教学(10分钟)X老师重点讲解了与春节相关的词汇,如“春节”、“对联”、“红包”等,并通过例句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用法。
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语法讲解(10分钟)本节课的语法重点是“把”字句。
X老师通过实例详细讲解了“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并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练习。
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掌握度。
四、文化体验(15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模拟制作春节对联和红包。
X老师提供了对联的常用词汇和格式,并教授了如何正确地写对联。
同时,学生们还亲手制作了红包,体验了赠送红包的乐趣。
这一环节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春节家庭聚会的角色扮演。
他们需要用所学的汉语进行对话,模拟春节期间的家庭场景。
这一环节有效地检验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X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相关作业,包括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语法,以及准备一段关于春节的简短演讲。
观察总结:本节课是一堂生动有趣的对外汉语教学课。
X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与春节相关的词汇和语法。
同时,通过文化体验和角色扮演等环节,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春节的习俗。
整堂课师生互动频繁,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线上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师生互动观察
05 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作者,年份,论文题目,期刊名称。
参考文献2
作者,年份,书籍名称,出版社。
参考文献3
作者,年份,网站链接。
参考文献4
作者,年份,报告名称,报告发布机 构。
教师群体
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具备扎实的汉语知识和教学 技能。
观察方法
课堂录像
对一节45分钟的线上对外汉语 中级综合课进行全程录像,以
获取真实的师生互动情况。
课堂观察表
设计一份详细的课堂观察表,包括 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互动次数、互 动时长等方面的观察指标。
数据分析
对录像和观察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 和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相关分析 软件对师生互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
附录
附录1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3
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情况统计表。
附录2
学生参与度统计表。
附录4
课堂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的发言时间统计表 。
THANKS
感谢观看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
在观察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未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 中。
建议
1 2
引入创新互动环节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创新互动 环节,如游戏、角色扮演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 度和兴趣。
注重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 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问和参与讨论。
线上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 堂师生互动观察
2023-11-08
目录
• 观察背景与目的 • 观察对象与方法 • 观察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与附录
2024年对外汉语中级水平课教学教案
2024年对外汉语中级水平课教学教案第一章:中级汉语语法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中级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
培养学生运用中级汉语语法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单句的结构和成分。
常用句型和句式。
时态和语态的运用。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来展示和练习语法点。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语法测试,评估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作业,观察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语法运用情况。
第二章:中级汉语词汇2.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在中级汉语水平下的词汇量。
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汇进行表达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常用词汇的辨析与运用。
词汇搭配和短语的使用。
词汇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专业词汇的学习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和情景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使用词汇卡片和游戏,增加学生对词汇的兴趣和记忆。
结合语境和例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汇。
2.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词汇测试,评估学生的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作业,观察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词汇运用情况。
第三章:中级汉语听力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中级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听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听力材料的选取和处理。
听力技巧的培养和训练。
不同场景下的听力理解和应对。
听力材料的制作和分享。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和视频,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完成特定任务。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听力能力。
3.4 教学评估定期进行听力测试,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通过听力作业和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际听力过程中的表现。
第四章:中级汉语口语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中级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实践报告
学习宣传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总结近日,中组部下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通知》。
**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以扎实措施进行贯彻落实,全面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
一是组织好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学习。
组织老干部工作人员集中时间,深入学习中组部文件、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老干部工作文件选编》为基本教材,通过开展也已准备好上课,互相问候过后,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课堂观察。
老师首先问有谁知道汉字的起源?四个文明古国至今保留文字的是哪个国家及那种汉字?通过课前提一系列的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们思考今天要涉及的内容,启发他们去思考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还在使用古老的文字,同时考虑自己国家文字的起源。
接着李老师继续继续回到幻灯片上的本课内容上,向他们一一讲解了汉字起源的四种说法,并用自己身边的实物举例子,向他们演示了结绳记事的原理,同学们都开怀大笑了,使用这样的方式讲课看来很奏效,在讲完四种汉字起源后,李老师给课前的提问作了充分的回答:实际上,汉字是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在原始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一般源于图画。
从刚刚的文字起源的探讨,扩展出了结绳记事、八卦说、太极、阴阳、这些中国味儿十足的事物,顿时让留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觉得汉语太深奥了,中国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同时,我觉得这些都是带动他们进一步继续学习汉语的动力。
在讲解中国文字的由来时,本班中有几个苏丹的留学生,他们使用的是阿拉伯语,老师把汉语和阿拉伯语作了对比,阿拉伯语是字母文字与汉语在形体上不同,这时候使用阿拉伯语的学生注意力很集中。
同时,有来自蒙古国的同学,也开始发问了,大家都跃跃欲试,想知道自己国家的语言的特点。
老师还特意分析了俄语,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下面的斯拉夫语族东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表音文字,汉字是音节文字,一音一符。
紧接着,老师讲了当天早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是说普京放生了三只野生老虎,通过时事新闻让同学们反思文字记录信息的作用。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观察与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观察与分析
本次观察的是一节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师名叫张老师,教学设计内容是“你有没有吃饭了?”课程内容建立在日常口语使用场景之上,主要教授生活常用口语表达。
课堂上,张老师语言礼貌、活泼、祥和,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温馨的感觉。
他的开场白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以助长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形式,让学生确立了真实的学习态度,使孩子们从容积极、融洽自然、玩耍可爱。
张老师的教学语言可以说是完美的,他既掌握了内容,又娴熟掌握了汉语言文字语法和口语表达,将知识内容以进阶的语言表达,以最贴近学生生活语言应用的方式和学生交流。
他不仅能说普通话,还能用多国文字和表情表达意思,让学生在看到文字趣味也能听到习惯语言表达,这样的课堂口语水平在班级能够有效的控制课堂的秩序。
张老师教学中,多以示范为主,配合课堂操练。
他鼓励学生多用口语,使思维形成足够清晰的答案,搭建了一个推荐分享与互助共同学习的和谐课堂氛围,且每次和学生操练时也会提供说话技巧,并且给出批阅反馈,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使学生的课堂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和进步。
总的来说,张老师的教学表现十分令人满意,教学语言清晰,简明扼要,恰到好处,没有猛的言语伤害,使每位孩子都受到尊重,真实承受教育。
张老师的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也让学生感受到“温馨、安全、自由、开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自然、快乐学习。
《2024年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范文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对外汉语综合课作为推广汉语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汉语水平的提高。
因此,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需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和不同学习目标进行设计。
目前,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缺乏实用性;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三是缺乏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原则1. 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2. 趣味性原则:教学方法应具有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个性化原则:针对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4. 综合性原则: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四、教学设计内容1.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应围绕实际生活展开,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文化习俗、社会热点等方面设计教学内容,使学习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学内容应具有层次性,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分级教学。
2. 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应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此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应包括导入、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或视频等方式引入话题,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在讲解环节中,应注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点。
在练习环节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如听说练习、读写练习等,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
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观察报告——以一堂初级口语课为例
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观察报告以一堂初级口语课为例李雯(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454000)㊀㊀摘要:教师课堂提问具有三方面积极作用:对教师来说ꎬ课堂提问具有评鉴作用ꎬ也是一种课堂管理手段ꎻ对学生来说ꎬ课堂提问能吸引注意力㊁调动学习积极性㊁启发思考㊁加深记忆ꎻ对教师和学生来说ꎬ课堂提问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ꎮ因此ꎬ本文着重观察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类型和问题分配方式ꎬ通过反复观看示范课对观察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ꎬ为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提供借鉴ꎮ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师对外汉语课堂中图分类号:H19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197-03㊀㊀一㊁教师课堂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种基础性的㊁使用次数较高的教学手段ꎬ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ꎬ在对外汉语课堂中ꎬ课堂提问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ꎮ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R.Steve(1912)ꎬ我国学者较晚开始研究课堂提问ꎬ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ꎬ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研究也逐渐兴起ꎮ早期ꎬ马欣华(1988)提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的作用有三:对学生来说ꎬ课堂提问能吸引注意力㊁调动学习积极性㊁启发思考㊁加深记忆ꎬ能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出的问题ꎬ培养学生的目的语表达能力ꎻ对教师来说ꎬ课堂提问具有评价和鉴定教学效果的作用ꎮ李金金(2015)提出课堂提问对教师教学的好处有三点: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反应ꎻ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ꎻ能够增加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ꎮ冯至(2017)提出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ꎬ提高学生注意力ꎻ启发促进学生思考ꎻ完善课堂教学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ꎮ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ꎬ 是教师组织教学㊁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 ꎬ提问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㊁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适用的ꎮ在复习旧课㊁新课导入㊁词汇或知识点的操练㊁课文串讲和交际活动中ꎬ都可以使用提问的方法ꎮ这样能检查学生的旧知掌握情况ꎬ能引入本节课的新知识ꎬ还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ꎮ可见ꎬ课堂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具有重要价值ꎬ对其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ꎬ本文从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和问题分配方式两方面ꎬ通过观看示范课和数据统计法浅析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和问题分配方式对课堂效果的影响ꎮ二㊁教师课堂提问类型及问题分配方式课堂提问 的核心是 提问 ꎬ针对提问ꎬ«新现代汉语词典»(王同忆ꎬ1992)解释为: 提出问题ꎮ «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㊁丁树声ꎬ2005)解释为: 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向学生提问)ꎮ 因此ꎬ我们认为 课堂提问 的含义为发生在课堂上㊁且多指教师向学生提问ꎮ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止一种类型ꎬ且提问之后会根据问题指定学生回答或指定全班齐答ꎬ因此ꎬ本文将在以下部分讨论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问题分配方式ꎮ(一)课堂提问类型Barnes(1976)最早对课堂提问进行分类ꎬ他将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ꎮ封闭性问题只有唯一答案ꎬ而开放性问题则没有标准答案ꎮ我国学者马欣华(1988)有类似观点ꎬ他提出课堂提问的两种类型:固定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ꎮ固定性问题有已知答案ꎬ可引导学生向特定方向思考并寻求答案ꎬ帮助强化记忆ꎬ开放性问题无固定答案ꎬ可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ꎮ张译(2014)提出ꎬLong和Sato的分类被学界普遍接受ꎬ他们将问题分为认识性问题和形声性问题ꎬ其中认识性问题又分为展示性问题㊁参考性问题㊁表达性问题和反问性问题ꎮ实际上ꎬ展示性问题就是封闭性问题ꎬ参考性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ꎬ只是说法不同ꎮ李少平(2014)将课堂提问分为两大类:认识性问题和回应性问题ꎮ认识性问题包括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ꎬ回应性问题又包括理解核实㊁澄清核实和确认核实三类ꎬ回应性问题多用来重复话语或确认已理解的内容ꎮ余慧(2017)将课堂提问分为常规管理型问题记忆性问题㊁推理性问题㊁创造性问题㊁批判性问题等ꎬ张苗苗(2016)㊁张兰(2016)等将课堂提问只简单分为认识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两类ꎮ(二)问题分配方式刘斌(2009)提到ꎬ在课堂上ꎬ很多教师不能将问题分配均衡ꎬ经常会偏爱少数学生ꎬ这会减少积极性差的学生的课堂参与ꎬ甚至使很多学生失去课堂参与机会ꎮ因此ꎬ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应主动关注到每一个学生ꎬ使其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ꎮ而考察教师对问题的分配能反映出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ꎬ因此ꎬ考察问题分配方式也是观察教师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方面ꎮ通过阅读文献资料ꎬ我们发现对教师问题分配方式的研究结果比较集中ꎬ学者们大都将其分为5类:提问前指定学生回答㊁提问后叫自愿学生回答㊁提问后叫非自愿学生回答㊁提问后学生集体回答㊁教师自己回答ꎮ三㊁观察说明791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观察报告㊀㊀作者简介:李雯ꎬ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ꎮ(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ꎮ我们的观察对象是一节对外汉语示范课ꎬ通过反复观看录像ꎬ记录课前导入阶段㊁生词学习和练习阶段㊁语法点讲解和操练阶段的相关数据ꎬ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ꎬ结合录像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本节课教师的课堂提问和问题分配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汉语习得ꎮ(二)课程信息本节课的授课地点在北京语言大学ꎬ课型是一节初级汉语口语课ꎬ时长为90分钟ꎮ授课人是北京语言大学杨老师ꎬ授课对象是12名来自不同国家的㊁有一年汉语基础的留学生ꎬ授课内容是«旅行计划»ꎮ(三)观察对象本研究观察对象是本节示范课的教师提问类型和问题分类方式ꎮ对教师提问类型的分类ꎬ我们采用李少平(2014)的分类方式ꎬ将其分为认识性问题和回应性问题两类ꎬ但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在认识性问题上ꎬ即针对教师提问类型ꎬ我们的观察对象为参考性问题㊁展示性问题和回应性问题ꎮ对教师问题分配方式的分类ꎬ我们采用学界普遍使用的分类方式ꎬ将其分为5类:提问前指定学生回答㊁提问后叫自愿学生回答㊁提问后叫非自愿学生回答㊁提问后学生集体回答㊁教师自己回答ꎮ四、观察结果统计及分析(一)教师课堂提问类型统计及分析通过观察我们统计整理出了本节课教师提问类型和问题分配方式的频次和百分比ꎬ以及各教学阶段教师提问类型和问题分配方式的频次和百分比ꎬ主要观察结果如下:表1㊀教师课堂提问类型统计表表1显示ꎬ本节课教师共提问237次ꎬ其中提问认识性问题202次ꎬ占总提问次数的85 23%ꎬ提问回应性问题35次ꎬ占总提问次数的14 77%ꎬ在认识性问题中ꎬ提展示性问题170次ꎬ占总提问次数的71 73%ꎬ提参考性问题32次ꎬ占总提问次数的13 5%ꎬ我们可以发现ꎬ该教师在本节课所提问题大多为认识性问题ꎬ回应性问题较少ꎮ因为回应性问题不能直接传授语言知识㊁培养语言能力ꎬ只起到调整师生课堂互动㊁使师生交流顺利进行的作用ꎬ因此ꎬ这个数据这是符合课堂提问实际的ꎮ从认识性问题来看ꎬ教师提展示性问题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参考性问题ꎬ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偏低ꎮ有研究结果证明ꎬ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ꎬ从而促进语言习得ꎮ本节课的留学生已有一年汉语基础ꎬ视频显示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ꎬ因此ꎬ教师应结合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和教学需要ꎬ相应地增加一些参考性问题ꎮ(二)各阶段教师课堂提问类型统计及分析表2㊀各阶段教师课堂提问类型统计表2显示ꎬ在新课导入阶段㊁生词讲练阶段㊁课文及语法讲练阶段所提展示性问题的次数都远高于参考性问题ꎮ在新课导入阶段ꎬ教师首先抛出本课主题 旅行计划 ꎬ接着询问学生来中国后的旅行经历ꎬ学生显得很感兴趣ꎬ因此与教师的互动也较多ꎮ紧接着教师展示了几幅中国城市的图片ꎬ要求学生将城市的图片放在地图上正确的位置ꎬ学生也很积极ꎮ这一阶段教师提出了一部分参考性问题ꎬ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ꎬ又使用部分展示性问题检查了学生对本课的预习情况ꎬ笔者认为该教师导入阶段问题安排较合理ꎮ在生词阶段ꎬ教师提问了21次参考性问题ꎬ43次展示性问题ꎮ通常来讲ꎬ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ꎬ掌握生词的用法ꎬ并引导学生在语境和各种场合中恰当运用生词ꎬ那么在生词讲解阶段ꎬ教师应多提问展示性问题ꎮ我们观察发现ꎬ该教师在讲解生词时ꎬ巧妙运用大量实物和语境ꎬ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生词的用法和含义ꎬ每个生词讲解完毕后ꎬ立即抽点学生跟读例句㊁造句ꎬ这样使学生很好地巩固了生词的用法ꎮ但在课文及语法阶段ꎬ展示性问题的比例过高ꎬ教师让学生轮流使用课文句型操练ꎬ显得有些枯燥ꎬ只是在最后提出一些参考性问题ꎬ让学生针对 旅行计划 的主题自由发挥ꎮ自由发挥时ꎬ学生都很积极ꎬ为询问的同学提出各种建议ꎬ笔者认为ꎬ这一阶段教师应多提出一些参考性问题ꎬ锻炼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ꎬ即语言交际能力ꎮ(三)教师问题分配方式统计及分析表3㊀教师问题分配方式统计表3显示ꎬ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集体回答的比例最高ꎬ占44 73%ꎬ教师叫非自愿学生回答的比例次之ꎬ占35 86%ꎬ叫自愿学生回答的比例为12 66%ꎬ教师自己回答的比例最低ꎬ占6 75%ꎬ提问前指定学生回答的比例为0ꎮ可以看出ꎬ教师提问后让学生集体回答的比例偏高ꎮ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主动思考问题ꎬ培养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ꎮ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ꎬ但那些课堂上主动性不强的㊁对问题不熟悉的㊁或因为个性原因而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会放弃思考ꎬ891现代交际 2018年7期在课堂训练中被边缘化ꎮ该教师应控制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次数ꎮ数据显示该教师提问非自愿学生的次数也较高ꎬ这表明其对不积极的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ꎬ但观看视频时我们还是发现有一两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远低于其他学生ꎬ在只有12个人的课堂上ꎬ教师还是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ꎮ其次ꎬ教师如果过多地自问自答ꎬ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ꎬ放弃思考ꎬ而且会削弱一部分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权ꎬ打击他们的积极性ꎬ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提问本身的意义ꎮ观察发现ꎬ该教师自问自答的次数很少ꎬ且大都是对学生已知知识的重复ꎬ不会减少学生回答问题的比例ꎮ另外ꎬ教师如果先点学生ꎬ再提出问题ꎬ会使被点名的学生因不知什么问题而放松ꎬ也会使没被点名的学生放弃思考㊁处于放松状态ꎬ因此ꎬ这种提问方式是不可取的ꎬ数据显示该教师并未采取这种提问方式ꎮ五㊁结语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对教师来说可以检验教学效果ꎬ对学生来说可以引起注意㊁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ꎬ提问中的参考性问题能锻炼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ꎬ提高汉语语言交际能力ꎮ本文通过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ꎬ以一节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师课堂提问类型和问题分配方式为观察对象ꎬ探讨了本节课该教师提问技巧对课堂的影响ꎮ由于对观察对象的界定和记录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ꎬ因此本研究统计结果可能出现偏差ꎬ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增加观察的课时数ꎬ对教师课堂提问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ꎬ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ꎮ参考文献:[1]马欣华.课堂提问[J].世界汉语教学ꎬ1988(1):47-48.[2]李金金.浅论课堂提问对对外汉语课堂的影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ꎬ2015(4):14-16. [3]冯至.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探析[J].安徽文学ꎬ2017(6):135-136.[4]王同忆.新现代汉语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ꎬ1992.[5]吕叔湘ꎬ丁树声.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05.[6]Barnes.D.Language.TheLearnerandtheSchool[J].Penguimꎬ1976:45-48.[7]张译.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提问研究[D].西南大学ꎬ2014.[8]李少平.汉语课程课堂提问调查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ꎬ2014(2):9-13.[9]余慧.汉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观察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ꎬ2017(29):177-179.[10]张苗苗.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J].亚太教育ꎬ2016(12):204-205.[11]张兰.一份着眼于教师语言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报告[J].文教资料ꎬ2016(15):33-34.[12]刘斌.初级汉语课堂提问的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ꎬ2009.责任编辑:刘㊀健(上接第200页)衡量学生是不科学的ꎬ所以应当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构建相应的评价标准ꎬ这样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ꎮ表1㊀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三㊁分层教学的实例分析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十分重视ꎬ在交互教学过程中ꎬ教师要注重全员参与ꎬ第一种层类的同学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以范本表演的形式开始ꎬ然后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同学可以参照前面的同学进行练习ꎬ从而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ꎮ例如八年级课程中的对话练习ꎬ以howdoyougettoschool? 这个问题为例ꎬ第一类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ꎮ例如甲同学: howdoessamgettoschool? ꎬ乙同学回答: Samtakesthebus. ꎮ在进行过程中ꎬ可以不断转换任务和交通方式ꎬ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同学可以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前一类同学的练习进行对话演练ꎬ通过这样的分类方式ꎬ第一类的同学得到了自我潜能的发挥ꎬ其余两类的同学也可以充分地参与其中ꎬ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ꎮ[3]四㊁结语新课程标准对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㊁教学质量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传统方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ꎮ所以ꎬ应当总结学生之间的差异ꎬ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以及教学目标㊁内容㊁方法进行分层ꎬ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ꎬ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ꎮ参考文献:[1]韩俊秀.分层教学法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6(3):82.[2]裴育新ꎬ孟淑娟.论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ꎬ2014ꎬ36(S1):170-171. [3]樊国丽.新课程理念下的 英语分层教学 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3ꎬ40(S4):148-150.责任编辑:刘㊀健991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提问观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维度,以惠元、??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量表》为基本参照工具,通过对示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课堂观察,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按照对象指向分为指向教学容的行为、指向学生的行为以及指向课堂的行为三种类型,旨在对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量化观察分析。
关键词:综合课;课堂观察;教师;教学行为
一、观察背景
(一)观察容。
本文观察选择的课堂是北京语言大学中级综合课短文教学示课录像。
教学容为第16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生词、语法点和课文。
该课文长度为600多个汉字,共有21个生词,2个常用词语和4个语法点。
教学对象一共12名,国别以亚洲(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居多。
该课主讲教师苹是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在此类课型的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观察式。
本报告观察记录的具体做法:将示课教学录像进行文字转写,转写重点是教师行为。
转写时,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课堂上教师各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同时尽可能
详细地记录下教师行为发生的条件,以及行为发生后学生的反应及课堂整体状况,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
(三)观察目的。
综合课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每课的生词、新语法点、课文的容都始建于综合课,其他课型基本上是围绕着综合课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
对优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发现自身问题,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技能等各面的提高。
二、课堂中的教师行为分类
本报告将捕捉到的教师行为按照行为的对象指向分为
三类:1.指向教学容的行为;2.指向学生的行为;3.指向课堂的行为。
(一)指向教学容的行为。
指向教学容的教师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
来的行为,在本次观察的课堂中具体包括展示、提示、提问三种行为。
1.展示行为。
展示行为是教师利用某种媒体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教学行为。
这类行为可以由教师完全独立控制。
根据所利用的媒体或媒体元素的不同,本课堂中的展示行为较多,有利用多媒体展示文本和图片、运用板书展示课文语法点、运用卡片展示文本以及运用教具展示课文提示词等多种表现形式。
2.提示行为。
提示行为是教师通过一定的直观手段向学生提示话语中的关键信息点的行为。
如本课中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图片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理解“守”的不同意思。
根据提示手段的不同,本课堂中的提示行为有肢体动作提示、图片提示、实物提示、板书提示、卡片提示等表现形式。
3.提问行为。
提问行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行为,表现为“师问生答”。
提问行为是师生合作完成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自问自答不属于提问行为。
根据提问发生的条件不同,本课堂中的提问行为主要包括提问、追问、质疑问等表现形式。
其中追问、质疑问的比例所占非常少,是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确切的情况下教师的两种反应行为。
(1)追问。
教师对原问题重新措辞后提出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问题,或者将原问题分解,简化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
或者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
例如,教师问:“这里面他讲了一个例子,他有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怎么了?”学生回答不上来。
教师继续引导提问:“我们看这个好朋友是男的还是女的?”(生:女的。
)师:“她为了爱情怎么样?”通过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
(2)质疑问。
教师将学生的错误答案用问题的式提出,表示质疑,提示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
例如,教师问:“如果你出门在外,你的妈妈、你的奶奶知道你要回来,她会不会?”某一同学回答:“守在门上。
”教师质疑,问道:“门
上?”运用质疑问可以给学生一个再次反应的时间,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二)指向学生的行为。
指向学生的教师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本课堂中包括观察、倾听、反馈、评价四种行为。
1.观察行为。
教师借助其视觉器官收集学生信息的教学行为,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为观察对象。
2.倾听行为。
教师借助其听觉器官收集学生言语信息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主动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手段。
3.反馈行为。
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学生回答准确性等面信息的教学行为,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答案的分析、扩展或评价。
根据学生答案的准确与否,本课堂中教师的反馈行为主要表现为肯定答案。
教师纠错极少出现。
4.评价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价值判断,本案例中多表现为“很好!”、“不错!”
(三)指向课堂的行为。
指向课堂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关于课堂管理协调能力的体现,主要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
本课堂中的课堂管理行为表现为教师管理课堂秩序、监控课堂状况、规定教学活动的容和要求、征求学生的反馈,还表现为教师对课堂节奏、话语权、提示语、教学活动开始与结束的把握以及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如同桌两人对话、多人小组活动等)。
三、课堂中教师行为的特点
根据观察,该课堂中教师行为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较好的直观性。
教师在这75分钟的短文教学中,多次使用多种直观手段。
本文列出4种使用不同直观手段的行为,对它们进行观察记录,分别几下它们的使用次数。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广泛使用了包括肢体动作(2次)、实物教具(9次)、图片(13次)、板书(14次)等在的各种教学手段。
在这些直观手段中,图片和板书是使用最频繁的手段。
(二)具有较好的实践性。
该课堂教学中,因为是新课教学,教师言语多为引领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尽可能选择能给学生提供最多练习、实践机会的行为,最大化增加学生说话的时间。
本文使用行为编码观察记录法,以5秒钟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就师生的课堂说话时间对本课堂进行观察,将观察到的教师说话、学生说话、师生同时说话及其他4种行为分别进行登记记录,由此整理出这4种行为所占的课堂时间及比重。
7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说话35分钟,学生说话31分钟,师生同时说话2分钟,其他7分钟。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独立说话时间占47%,学生独立说话时间占41%,学生总的开口度比较高。
(三)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该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所占比例非常大,同时也彰显出教师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与把
握。
生词讲解、课文讲解、语法讲解各个环节的过渡也十分清晰自然。
整个75分钟的短文教学环节节奏十分紧凑,弛有度。
如在对课文第二段反的结论进行复习讲解时的教学过程,通过词语“由此可见”一直引导学生,教学环节过渡时的教学用语也十分紧凑。
(四)输入难度适中。
该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汉语能力表达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高。
同时更能看到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一步一步进行引导,以达到“可理解输入”的目的。
如在生词“守”的讲解中,教师由图片引出学生的讨论,进而根据学生的回答拼凑出该字的完整意义及用法,难易适中,非常具有引导技巧。
(五)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语言课堂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尽可能减少与学生的距离感。
同时,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激发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该课堂中,教师行为呈现出良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从教学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着笑容,在学生发言不畅时也一直给予言语鼓励。
总体来看,整堂课学生一直保持着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如在讲解生词“珍惜”时,教师提问“应该珍惜什么?”有同学回答“珍惜老师”。
另外,学生笑声不断,还有多次掌声,这些都说明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对课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试图通过观察一个75分钟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课堂,对一位优秀的有经验的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析。
从该教学视频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分为三大类,九小类;其行为具有直观性、实践性、节奏感强、输入难度适中以及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等特征。
整个课堂氛围轻松自然,在教学容的安排,程序设计、时间把握、各教学环节过渡上都表现的十分得体恰当,为成长中的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课堂教学行为例。
参考文献:
[1]惠元,埕.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量表(见希亮主编《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弘.对外汉语职前教师课堂观察与分析能力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12(3):419-430.
[3]盈,黄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封闭式提问的运用技巧――以综合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教学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4):57-58.
[4]晓红,高霞.“课堂观察”量表的应用分析――基于课堂教学的案例[J].
(作者单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