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综合知识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作为一个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专业人士,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专业知识。
这些知识包含了制造工艺、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标准和规范等方面。
本文将会详细探讨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综合知识。
1.制造工艺作为一个质量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制造工艺的优劣以及它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例如,如果您在轴承领域工作,您需要熟悉制造过程,以了解如何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确保轴承质量的稳定性。
在汽车制造业,您需要熟悉汽车部件的制造流程,以确保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您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设备和机器的优劣,并掌握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优化生产流程。
2.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质量工程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从初步的质量计划到最终的产品发布,您需要了解并实施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
您需要熟悉ISO、TS和其他相关质量标准,以确保您的组织符合国际和行业标准。
此外,您需要掌握流程管理、质量审核和缺陷管理的技能,以便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并改善流程。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部分。
作为质量工程师,您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统计知识,并使用数据来识别和改进质量问题。
您需要了解如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呈现分析结果,以便能够向组织推荐改进措施和决策。
4.标准和规范质量标准和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您需要熟悉各种行业标准和规范,以便确保您的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的要求,并满足法律要求。
例如,您需要了解ISO 9001、ISO 13485、AS9100等标准,这些标准都有其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能力和技能作为一个专业的质量工程师,您需要一系列的能力和技能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
您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优秀的沟通和领导技能,以便与其他部门和合作伙伴合作。
此外,您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目标导向和自我激励能力,以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总结质量工程师需要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来实现其使命,即确保产品质量并满足客户的期望。
质量工程师基础知识

质量工程师基础知识质量工程师基础知识是质量管理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为企业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
本文将深入探讨质量工程师的基础知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工具和质量改进方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对质量工程师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工程师的核心工具之一。
它是一套有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旨在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特定的要求。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1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质量目标的制定、流程的管理和改进、质量文档的控制等。
质量工程师需要理解和应用ISO 9001标准,以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
第二节:质量工具质量工具是质量工程师进行质量管理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其中一个常用的质量工具是散点图。
散点图是通过绘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通过散点图,质量工程师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或规律。
另一个常用的质量工具是控制图。
控制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监测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通过控制图,质量工程师可以确定过程是否处于一致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节:质量改进方法质量改进是质量工程师的主要职责之一。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质量工程师需要应用一系列质量改进方法。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PDCA循环。
PDCA循环是指计划、执行、检查和控制四个阶段的循环。
通过PDCA循环,质量工程师可以持续地改进过程,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是一种统计方法和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减少变异性来提高质量和效率。
质量工程师可以应用六西格玛的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改进过程并降低缺陷率。
第四节:质量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质量工程师的基础知识,我们将结合一个实际的质量案例进行分析。
假设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投诉率增加。
质量工程师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质量工程师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质量工程师是一种关键的职位,他们负责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
作为一名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
1.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了解ISO质量管理、六西格玛、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体系。
2. 统计学知识:能够使用统计工具和技术来分析数据,并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3. 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包括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措施。
4. 沟通能力:能够与客户、同事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所有人都理解质量标准和目标,并明白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5. 领导能力:能够领导和管理团队,以确保工作流程高效、质量卓越,并能够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
6. 项目管理知识: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以确保质量和时间表得到满足。
7. 技术能力:熟悉质量工程的技术和工具,包括SPC、FMEA、APQP等。
8. 成本管理:能够管理成本,并提供成本效益分析以支持业务决策。
质量工程师的技能和能力是多方面的,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对于质量工程师来说,持续学习和自我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质量工程师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质量工程师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质量工程师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角色,负责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不良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为了胜任这一职业,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
1. 质量管理知识:质量工程师需要熟悉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如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
2. 统计学知识: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质量控制图等,以便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3. 问题解决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识别问题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4. 项目管理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能够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项目进程,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5. 沟通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和各个部门和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6. 团队合作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和团队成员有效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7. 创新意识: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8. 自我学习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总之,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以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质量工程师中级职称评定条件

质量工程师中级职称评定条件
质量工程师的中级职称评定条件可以因组织和国家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质量工程师中级职称评定的常见条件:
1. 教育背景:通常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如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机械制造等。
2. 工作经验:通常需要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为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3. 专业知识:需要具备扎实的质量管理理论和知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工具和方法、统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 技能和能力:需要具备独立完成质量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控制和改进、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等方面的技能。
5. 项目经验:在质量管理项目或相关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参与或领导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和推进质量改进工作。
6. 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7. 考核评价:通常需要通过相应的职称评审考核,包括书面材料评审和面试等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组织对于质量工程师中级职称的评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评定条件应根据当地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解和申请。
质量工程师条件及要求

质量工程师条件及要求
1. 教育背景:
- 具备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 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和质量保证方法论。
2. 专业技能:
- 精通软件测试理论和实践,熟悉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
- 掌握编程语言和脚本语言,能够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
- 熟悉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文档的阅读和理解。
- 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质量保证流程。
3. 工作经验:
- 至少2年以上软件测试或质量保证相关工作经验。
- 具备管理测试团队的经验,能够制定测试策略和计划。
- 有参与大型软件项目的经验,熟悉敏捷开发方法。
4. 综合能力:
- 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
- 出色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开发人员密切配合。
- 具备优秀的时间管理和任务规划能力。
- 具备学习新技术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热情。
5. 其他要求:
- 具备相关质量保证或软件测试认证(如ISTQB、CSTE等)会加分。
- 了解行业标准和法规(如ISO、CMMI等)会更有优势。
- 对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有一定了解。
以上是质量工程师的一般条件及要求,具体要求可能会因公司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质量工程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质量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

01品质管理认知1. 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2.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
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 什么是检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 什么是验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 确认的定义?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02 QC基础知识1. 什么叫做QC?简易的讲就是质量控制。
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①认识质量管理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
②质量检验阶段QI(1920----1940年)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
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③统计控制阶段SPC(1940-----1960年)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
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
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④全面质理管理TQM(60年代)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上下工序是客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中级质量工程师报考条件

中级质量工程师报考条件
中级质量工程师是一项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
胜任工作。
以下是中级质量工程师报考条件:
I. 学历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4年(含4年)以上;
2.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1年(含1年)以上;
II. 专业要求:
1.学习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等相关专业;
2.熟练掌握ISO9001、TS16949、ISO14001等相关标准及方法;
3.具有一定的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经验;
4.熟练掌握SPC、PPAP等统计工具。
III. 能力要求:
1.具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2.熟练运用质量工具与方法,掌握CI、QC、PDCA等管理工具的应用;
3.熟悉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生产计划管理;
4.熟练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和书写能力;
5.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稳定性。
总之,中级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以及较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才能够胜任这一职业。
希望有志于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士可以根据上述条件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
质量工程师任职要求

质量工程师任职要求质量工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负责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作为一名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一系列的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质。
以下是质量工程师任职的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质量工程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和工具的使用。
他们需要了解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熟悉ISO标准和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通过统计方法和质量工具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职业素养和领导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领导力。
他们需要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职能部门合作,推动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作。
3.分析和决策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来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问题解决和冲突管理的能力,能够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并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4.持续学习和创新精神:质量工程师需要保持持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他们需要不断跟进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为企业的质量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5.个人品质和态度:质量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个人品质和态度。
他们需要具备细致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够对细节进行精确的把控。
他们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层级和部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耐心和毅力,能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质量工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需要具备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一系列的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质。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质量工程师能够为企业提供卓越的质量管理服务,推动企业的质量持续改进。
质量工程师申报条件

质量工程师申报条件
质量工程师是负责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专业人员,通常在制
造业、工程项目和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申报质量工程师通常
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申报条件:
1. 学历要求,通常要求申报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以上学历,如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2. 工作经验,一般要求申报人员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通常为3年以上,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资质认证机构而有所
不同。
3. 培训要求,申报人员可能需要参加相关的质量管理培训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4. 资格认证,申报人员可能需要通过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如
国家质量工程师、国际注册质量工程师等。
5. 专业知识,申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控
制技术和质量工程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申报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培训经历,并且通过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以确保其具备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申报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申请人应当根据当地的要求进行具体的了解和准备。
质量高级工程师评审要求

质量高级工程师评审要求
质量高级工程师评审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历和工作经验:通常要求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相关领域从事质量工程师工作多年。
具体要求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专业知识: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
3. 业绩和成果:在过去的项目中,需要有显著的业绩和成果,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并取得较大的科技成果。
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
4. 职业素养: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能够有效沟通、协调和管理团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5. 继续教育: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6. 论文和著作:在评审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交相关的论文和著作,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评审过程中,通常会根据以上要求进行综合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评审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应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同时,为了提高评审的成功率,建议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证明,并关注评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质量工程师名词解释

质量工程师名词解释质量工程师是指在生产或工程项目中负责检验和评估产品或服务的人员。
他们通常需要具备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知识,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标准或需求。
在日常工作中,质量工程师需要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工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工程师名词解释:1. Six Sigma: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它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改善业务流程,以减少缺陷和提高效率。
2. PDCA: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an-Do-Check-Act)”模型,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使质量工程师能够识别和解决问题并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
3. FME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缺陷和故障的方法,以便预先采取行动以减少或消除它们的影响。
4. 集中趋势和离散度:在统计学中,它们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的两个关键指标。
集中趋势通常指平均值或中位数,而离散度通常指标准差或方差。
5. 链接图:链接图是一种质量工程工具,它可以清楚地显示出不同元素和子过程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以帮助识别可能的故障或风险点。
6. 能力指数:能力指数是一组用于评估生产或服务过程能够满足规范或要求的指标。
其中最常见的指标是Cp和Cpk,它们用于评估过程的总体性能和稳定性。
7. 量度系统分析:量度系统分析是一种评估量测设备和方法精度和可靠性的过程,以确定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8. 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是一种用来测试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通过评估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之间的差异来决定假设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9. 流程控制:流程控制是一种用来监控和调整生产过程的方法,以确保过程性能和一致性。
10. DOE:实验设计是一种通过试验来识别和优化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方法。
它包括控制和改变一些关键变量以评估它们对输出质量的影响。
以上列举了一些质量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术语,这些工具和术语不仅有助于理解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也能帮助质量工程师更好地识别问题,解决问题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初级)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初级)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的基础知识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进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熟习质量特性的外延熟习质量概念的开展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活动的发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消费活动,特别是以交流为目的的商品消费活动,便发生了质量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围绕着质量构成全进程的一切管理活动。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是经济开展的战略效果。
质量的概念最后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效劳、进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质量的概念来自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水平。
〔1〕〝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
可以有各种类的特性,如:物的特性,如:机械功用;感官的特性,如:气息、噪音、颜色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牢靠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平安的特性;功用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A.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赋予的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原本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世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消费率或接通的时间等技术特性。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原本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添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钱、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效劳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
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能够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
〔2〕关于〝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需实行的需求或希冀〞。
明示的:可以了解为规则的要求,如在文件中说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白提出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普通做法,所思索的需求或希冀是显而易见的,如〝化装品对顾客皮肤的维护性等。
普通状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规范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白有规则,组织应依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停止识别,并做出规则。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质量概念1. 质量的定义和特点2. 质量管理的历史和发展3.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4.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和关系5. 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2. ISO9000系列标准3. 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划、运行和改进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价5.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与文档控制三、质量工具与方法1.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2. 质量规划、控制和改进的方法3. 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分析4.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工具5. 高效能团队的建立和管理四、产品质量控制1. 产品质量的特性和影响因素2. 产品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3. 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手段5. 基于过程管理的产品质量控制五、供应商质量管理1. 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2. 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方法与手段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4.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风险及控制5. 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六、质量风险管理1. 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和工具3. 质量风险的分析、控制和应对4. 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5. 质量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和思考七、质量改进与创新1. 质量改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质量改进的效益和成本3. 质量改进的策略和实施4. 创新对质量管理的影响5. 创新思维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八、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 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2.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的关系3. 质量问题与法律责任的界定4. 质量问题应对的法律风险5. 质量诉讼的预防和处理九、质量数据分析与决策1. 质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与技术3. 质量数据的决策支持4. 质量数据分析与绩效评价5. 质量数据分析的案例研究和实践十、质量故障分析与预防1. 质量故障的概念和特点2. 质量故障的诊断与定位3. 质量故障的分析方法与技术4. 质量故障预防的原理和方法5. 质量故障分析与预防的案例与实践有了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质量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名出色的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

一名出色的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一名出色的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质量工程师应该怎么做,具有哪些知识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名出色的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知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一名出色的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知识:一、概率统计基础知识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2.熟悉事件的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的概念4.熟悉概率的古典定义及其简单计算5.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6.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7.掌握事件的互不相容性和概率的加法法则8.掌握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的乘法法则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1.熟悉随机变量的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的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二)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分布列)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4.了解超几何分布(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2.熟悉连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连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的计算方法4.掌握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其均值、方差、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5.熟悉标准正态分布表的用6.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标准差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8.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样本均值的(近似)分布三、统计基础知识1.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3.掌握统计量的概念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7.熟悉t 分布、χ2分布和F分布的由来四、参数估计(一)点估计1.熟悉点估计的概念2.掌握矩法估计方法"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的点估计(二)区间估计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的概念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3.了解比率p的置信区间(大样本场合)的求法五、假设检验(一)基本概念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验水平及显著性的基本概念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二)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的`情况)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3.熟悉比率p的检验(大样本场合)六、常用统计技术(一)、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基本概念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的三项基本假定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2.方差分析方法1).掌握单因子的方差分析方法(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由度、F比、显著性)2).了解重复数不等情况下的方差分析方法。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作为质量工程师,掌握并应用一系列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质量工程师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为那些想要了解或者已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提供参考。
一、质量管理体系1. ISO体系作为全球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为企业提供了一套标准和指南,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了解ISO 9001的要求以及认证的流程对于质量工程师非常重要。
2.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过程的变异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掌握六西格玛的工具和技术,如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方法和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有助于质量工程师更好地管理和改进质量。
二、质量工具与技术1. 7个基本质量工具了解七个基本质量工具,即因果图、核查单、过程流程图、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和帕累托图,是质量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这些工具用于问题分析、过程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2. 设计试验设计试验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确定影响产品或过程性能的因素,并优化其性能。
熟悉设计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如因子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有助于质量工程师在产品开发和优化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决策。
三、质量度量与指标1. 关键绩效指标(KPI)质量工程师需要了解并追踪关键绩效指标,以衡量产品质量或过程性能。
常见的KPI包括缺陷率、不合格品率、客户满意度等。
通过对KPI的监控和分析,质量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可以测量性能指标(CTQ)CTQ是指对于特定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并提供价值的关键特征。
质量工程师需要确定并跟踪CTQ,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期望。
四、质量改进方法1. PDCA循环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用于持续改进过程和产品。
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PDCA循环的步骤和工具,以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
2. 剖析根本原因当问题出现时,质量工程师需要通过剖析根本原因的方法,如鱼骨图和5为什么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
质量工程师考核标准

质量工程师考核标准质量工程师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为了准确评估和衡量质量工程师的综合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可行的质量工程师考核标准。
一、核心知识与技能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工程师应熟悉ISO9001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了解体系的构建和操作。
2. 测量与检验技术: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测量与检验技术,包括仪器的选择与校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3. 统计过程控制:质量工程师应熟悉SPC等统计过程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问题解决方法:质量工程师需要了解并善于应用质量工具,如8D报告、因果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能够高效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5.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便与生产、工程、供应链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提高质量水平。
二、实际工作表现除了核心知识与技能,质量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表现也是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指标:1. 缺陷率:缺陷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质量工程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将缺陷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改善项目:质量工程师应参与和推动改善项目,通过问题解决、流程优化等方式提升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水平。
3. 客户投诉处理:质量工程师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客户投诉,并追踪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合作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程、采购等,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体系。
5. 决策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够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三、继续学习与提升质量工程师应积极参与个人继续学习和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

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熟悉管理的职能2.了解管理幅度和层次3.掌握质量管理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4.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5.了解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6.熟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7.熟悉过程方法模式8.掌握顾客、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的概念9.了解顾客要求的确认10.了解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指标11.了解质量管理专家的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二、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1.掌握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标准化的作用3.掌握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掌握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三)企业标准化1.掌握企业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熟悉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三、产质量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一)产质量量法1.熟悉产质量量法的立法原则2.掌握产质量量法的适用产品范围3.熟悉产质量量责任的概念4.掌握判断产质量量责任的依据5.掌握《产质量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质量量义务7.熟悉《产质量量法》明令禁止的产质量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质量量法》对企业及产质量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2.熟悉供方、相关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记录等概念(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4.熟悉过程方法的概念5.熟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作用6.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7.熟悉文件的价值和类型8.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及方式9.了解持续改进的目的和步骤10.熟悉统计技术的作用11.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的关系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2.熟悉2000版ISO9000族文件的结构与特点3.掌握2000版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四、质量认证(一)合格评定1.熟悉合格评定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认可的概念及分类3.掌握认证的概念及分类(二)产质量量认证1.掌握产质量量认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认证的发展3.了解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类型4.熟悉我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现统一规定的内容5.掌握我国强制认证的标志(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3.熟悉产质量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系4.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及内容第三章质量检验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掌握质量检验的定义2.熟悉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3.了解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二)质量检验的功能、步骤、形式1.熟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2.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3.熟悉质量检验的形式二、质量检验的分类(一)按检验阶段分类1.掌握按产品形成阶段划分检验的分类及基本概念2.熟悉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内容(二)按检验场所分类1.掌握按检验场所划分的检验分类及其基本概念2.熟悉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的优缺点(四)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1.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含义2.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适用范围(五)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1.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含义2.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特点(六)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1.掌握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感官检验的重要性和优缺点3.熟悉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4.熟悉生物检验的特点5.了解物理、化学、生物检验的分类第四章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计量基本概念1.掌握计量的定义2.了解计量的内容3.熟悉计量的分类(二)熟悉计量的特点(三)计量法律和法规1.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熟悉《计量法》的基本内容二、计量单位(一)概述1.了解计量单位的定义2.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2.掌握SI基本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4.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三、量值溯源(一)量值溯源性1.掌握量值溯源体系的概念2.了解量值溯源体系的构成3.熟悉量值溯源等级图的作用(二)测量标准及其管理1.掌握测量标准的概念2.熟悉国际测量基准和国家测量基准的概念3.了解参考标准、工作标准和传递标准的概念(三)校准和检定1.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2.熟悉校准和检定的依据3.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四)检测和检验1.掌握检测和检验的概念2.了解检测和检验的作用四、测量数据修约熟悉测量数据修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数据修约规则五、测量结果(一)测量误差1.掌握误差的概念2.熟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3.了解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二)测量结果修正1.掌握修正值和偏移的概念2.熟悉测量结果修正的方法第五章概率统计基础一、概率的基础知识(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熟悉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二)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1.熟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2.掌握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有效期和标准差3.熟悉利用二项分布对不合格品率的计算4.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5.掌握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表及有关正态分布的计算二、统计的基本概念(一)样本与统计量1.熟悉数据的整理方法2.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量的概念3.掌握样本均值、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4.掌握样本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二)参数估计1.掌握正态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常用估计方法2.熟悉正态概率纸的使用三、回归分析(一)散布图1.掌握散布图的概念和作法2.熟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 3.掌握相应不同相关系数散布图的类型(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2.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中的应用第六章抽样检验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检验1.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抽样检验的特点和分类(二)基本术语 1.掌握单位产品、(检验)批、批质量、批合格(接收)、批不合格(拒收)的概念与定义2.掌握不合格及不合格品的概念及其分类3.掌握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可接收质量水平AQ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的基本概念4.了解接收概率L(ρ)的含义和一次抽样方案OC曲线的变化规律5.熟悉过程平均的概念及其估计方法二、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检验(一)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二)掌握一次抽样方案的判断程序(三)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的使用(四)掌握抽样方案的转移规则(五)熟悉检验水平及其确定方法(六)熟悉检验批的组成(七)了解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八)熟悉AQL的确定方法第七章统计过程控制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一)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二、常规控制图(一)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二)掌握统计控制图状态的基本概念(三)熟悉常规控制图的作用、类别和用途(四)熟悉3σ原则(五)掌握X-R控制图、X-s控制图和ρ控制图的使用方法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一)熟悉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二)熟悉判异准则四、过程能力分析(一)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二)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的概念(三)掌握过程改进策略第八章质量改进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二)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1.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和内容2.熟悉PDCA循环的特点(三)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2.熟悉质量改进的内容(四)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五)熟悉质量改进宾基本途径二、质量改进的工具(一)因果图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排列图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三)直方图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2.掌握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的作图步骤3.熟悉常见(频率)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四)调查表 1.熟悉调查表的作用2.了解调查表的种类(五)分层法1.掌握分层的原则2.熟悉分层的方法(六)散布图(参见回归部分)(七)控制图(参见统计过程控制部分)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一)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1.掌握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QC小组的分类3.了解QC小组活动的宗旨(二)QC小组活动的过程1.掌握QC小组活动的程序另要下面几项:1、产品技术标准及可靠性测试;2、检验及试验技术,质量异常分析与解决;3、新旧QC手法及抽样标准;4、8D手法;5、SPC与统计技术;6、MSA;7、FMEA;8、DOE;9、质量稽核。
质量工程师职责和技能要求

质量工程师职责和技能要求在各个行业中,质量工程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监督质量控制流程,以此为组织和客户提供最佳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探讨质量工程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一、质量工程师的职责1.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质量工程师负责评估产品和过程的质量,并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他们参与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问题解决和纠正措施:质量工程师负责分析和解决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他们研究和跟踪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过程,分析根本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3. 测试和验证:质量工程师负责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活动,以确保产品和过程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他们执行实验、测量和分析数据,并提供技术支持,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客户和供应商合作:质量工程师与客户和供应商密切合作,以确保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满足其要求和期望。
他们参与审核和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性能,以确保可持续的供应链质量。
5. 培训和指导:质量工程师负责培训和指导其他员工,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
他们设计和交付培训计划,并提供有关质量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二、质量工程师的技能要求1. 技术知识: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包括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统计分析技术等。
他们应该保持对最新技术和行业趋势的了解。
2. 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质量工程师应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分析和解释大量的质量数据,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3. 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与多个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供应商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 质量管理系统知识:质量工程师应熟悉质量管理系统(例如ISO 9001),并能够应用其原则和要求。
他们应了解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改进过程,并能够协助组织实施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
质量工程师技能要求

质量工程师技能要求质量工程师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职位之一,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为了胜任这个职位,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以下是质量工程师技能要求的详细介绍。
1. 质量管理知识质量工程师需要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熟悉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要求,能够制定和实施符合标准的质量管理计划。
2. 统计学知识质量工程师需要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概率论、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他们需要能够使用统计工具和方法来分析数据,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 问题解决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识别和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他们需要能够运用质量工具和方法,如流程图、鱼骨图、六西格玛等,来解决质量问题。
4. 沟通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部门和层级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他们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5. 项目管理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计划,并能够有效地管理项目进度和资源。
他们需要能够识别和管理项目风险,并能够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6. 团队合作能力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他们需要能够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质量工程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熟悉管理的职能2.了解管理幅度和层次3.掌握质量管理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4.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5.了解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6.熟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7.熟悉过程方法模式8.掌握顾客、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的概念9.了解顾客要求的确认10.了解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指标11.了解质量管理专家的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二、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1.掌握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标准化的作用3.掌握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掌握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三)企业标准化1.掌握企业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熟悉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三、产质量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一)产质量量法1.熟悉产质量量法的立法原则2.掌握产质量量法的适用产品范围3.熟悉产质量量责任的概念4.掌握判断产质量量责任的依据5.掌握《产质量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质量量义务7.熟悉《产质量量法》明令禁止的产质量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质量量法》对企业及产质量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2.熟悉供方、相关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记录等概念(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4.熟悉过程方法的概念5.熟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作用6.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7.熟悉文件的价值和类型8.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及方式9.了解持续改进的目的和步骤10.熟悉统计技术的作用11.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的关系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2.熟悉2000版ISO9000族文件的结构与特点3.掌握2000版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四、质量认证(一)合格评定1.熟悉合格评定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认可的概念及分类3.掌握认证的概念及分类(二)产质量量认证1.掌握产质量量认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认证的发展3.了解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类型4.熟悉我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现统一规定的内容5.掌握我国强制认证的标志(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3.熟悉产质量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系4.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及内容第三章质量检验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掌握质量检验的定义2.熟悉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3.了解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二)质量检验的功能、步骤、形式1.熟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2.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3.熟悉质量检验的形式二、质量检验的分类(一)按检验阶段分类1.掌握按产品形成阶段划分检验的分类及基本概念2.熟悉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内容(二)按检验场所分类1.掌握按检验场所划分的检验分类及其基本概念2.熟悉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的优缺点(四)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1.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含义2.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适用范围(五)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1.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含义2.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特点(六)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1.掌握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感官检验的重要性和优缺点3.熟悉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4.熟悉生物检验的特点5.了解物理、化学、生物检验的分类第四章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计量基本概念1.掌握计量的定义2.了解计量的内容3.熟悉计量的分类(二)熟悉计量的特点(三)计量法律和法规1.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熟悉《计量法》的基本内容二、计量单位(一)概述1.了解计量单位的定义2.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2.掌握SI基本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4.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三、量值溯源(一)量值溯源性1.掌握量值溯源体系的概念2.了解量值溯源体系的构成3.熟悉量值溯源等级图的作用(二)测量标准及其管理1.掌握测量标准的概念2.熟悉国际测量基准和国家测量基准的概念3.了解参考标准、工作标准和传递标准的概念(三)校准和检定1.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2.熟悉校准和检定的依据3.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四)检测和检验1.掌握检测和检验的概念2.了解检测和检验的作用四、测量数据修约熟悉测量数据修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数据修约规则五、测量结果(一)测量误差1.掌握误差的概念2.熟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3.了解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二)测量结果修正1.掌握修正值和偏移的概念2.熟悉测量结果修正的方法第五章概率统计基础一、概率的基础知识(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熟悉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二)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1.熟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2.掌握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有效期和标准差3.熟悉利用二项分布对不合格品率的计算4.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5.掌握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表及有关正态分布的计算二、统计的基本概念(一)样本与统计量1.熟悉数据的整理方法2.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量的概念3.掌握样本均值、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4.掌握样本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二)参数估计1.掌握正态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常用估计方法2.熟悉正态概率纸的使用三、回归分析(一)散布图1.掌握散布图的概念和作法2.熟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3.掌握相应不同相关系数散布图的类型(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2.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中的应用第六章抽样检验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检验1.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抽样检验的特点和分类(二)基本术语1.掌握单位产品、(检验)批、批质量、批合格(接收)、批不合格(拒收)的概念与定义2.掌握不合格及不合格品的概念及其分类3.掌握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可接收质量水平AQ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的基本概念 4.了解接收概率L(ρ)的含义和一次抽样方案OC曲线的变化规律5.熟悉过程平均的概念及其估计方法二、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检验(一)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二)掌握一次抽样方案的判断程序(三)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的使用(四)掌握抽样方案的转移规则(五)熟悉检验水平及其确定方法(六)熟悉检验批的组成(七)了解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八)熟悉AQL的确定方法第七章统计过程控制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一)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二、常规控制图(一)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二)掌握统计控制图状态的基本概念(三)熟悉常规控制图的作用、类别和用途(四)熟悉3σ原则(五)掌握X-R控制图、X-s控制图和ρ控制图的使用方法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一)熟悉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二)熟悉判异准则四、过程能力分析(一)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二)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的概念(三)掌握过程改进策略第八章质量改进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二)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1.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和内容2.熟悉PDCA循环的特点(三)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2.熟悉质量改进的内容(四)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五)熟悉质量改进宾基本途径二、质量改进的工具(一)因果图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排列图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三)直方图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2.掌握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的作图步骤3.熟悉常见(频率)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四)调查表1.熟悉调查表的作用2.了解调查表的种类(五)分层法1.掌握分层的原则2.熟悉分层的方法(六)散布图(参见回归部分)(七)控制图(参见统计过程控制部分)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一)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1.掌握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QC小组的分类3.了解QC小组活动的宗旨(二)QC小组活动的过程1.掌握QC小组活动的程序另要下面几项:1、产品技术标准及可靠性测试;2、检验及试验技术,质量异常分析与解决;3、新旧QC手法及抽样标准;4、8D手法;5、SPC与统计技术;6、MSA;7、FMEA;8、DOE;9、质量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