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命的林子”在哪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生命的林子”在哪儿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严伯春
《生命的林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玄奘刚剃发时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修行,感觉出头无望萌生退意,后来在方丈“生命的林子”点化下留下,并最终修行成为一代名僧。课文在文末揭示出这个“小故事”的“大道理”: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我的教学
在正确理解、书写本课词语,初识课文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复习“走”。
1.听写一组词语,我只报一遍,不重复。词语是文章最活跃的细胞。准备好了吗?
报词:香火鼎盛香客如流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喧喧嚷嚷高僧济济2.昨天我们已经学了玄奘要离开法门寺这一部分,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原因吗?
二、学习“留”。
1.但后来他的态度为什么发生转变呢?在黄山,有一个著名景点,名曰“仙人指路”。读完课文,我就想,课文的方丈不就是一个指路仙人吗?他是怎么指路的?
2.交流:
(1)问志向。
方丈问话的意思?方丈微微一笑的意味?(嘿嘿,孺子可教。不妨带他到寺后林子里转一转。)
(2)点迷津。
◇看到了什么?讨论板书:“柴”与“材”
◇同样是松树,为什么生长的地方不一样,最后命运如此相异呢?
抓住“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滴,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理解。诗行出示这句话读:这些树
长在一起,
就是一个群体!
为了
一缕阳光
一滴雨露……
它们都
奋力
向上
生长!
于是它们
棵棵可能
成为栋梁!
◇师引:于是看上去,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莽莽苍苍(这些都是课文里的词语)读着这样的诗句,你感觉到了什么?(激情,力量,生机。这样的林子正是——生命的林子。生活在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有生存的压力,需要为了一缕阳光,一滴雨露,奋力向上生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棵树又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是一个群体,大家相互影响,你追我赶,成为栋梁不再是梦想。)◇方丈仅仅是在说树木吗?法门寺就是这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这些树”就是“我们”。
三、回望:劝留有技巧。
1.设疑。让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完整回顾这个“仙人指路”的过程吧。我们想想,为什么方丈搞得这么复杂,又是带他走、看,又是启发问话的。如果直接跟玄奘讲,啊玄奘啊,你想走就大错特错了,这是鼠目寸光啊,我们法门寺高僧济济,大家相互竞争,这有利于你成长进步嘛,怎么想到走呢。行吗?
讨论引出:以林为喻,启发点化。板书:借喻说理
2.例说。同学们,我们祖先很擅长运用这种比喻的方式来说理。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学生接)比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学生接)想想下面描绘的情景,作为比喻可以说明什么道理呢?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风雨后见彩虹。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总结。正是因为方丈运用了如此高超的语言技巧,玄奘才打消了出走的念头,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潜心苦修,终成——一代名僧。
四、小结引思。
还记得开头我们听写的六个词语吗?请用上这六个词语,再加上“生命的林子”说一段话,讲清玄奘选择留下的心思。
学生讲述后小结:人的一生中生命的林子其实是不断变化着的,法门寺是那个时候玄奘生命的林子,但后来,他还是离开了法门寺,上哪儿?这时候他生命的林子还仅仅是那个法门寺吗?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我生命的林子在哪儿?
教后思考
一、教学内容要选择,更要优化组合。
本课词语很多,词语教学不能放过;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但词语不是孤立的存在,课文的内容也需要凭借词语来表现,所以当把词语教学与课堂内容理解结合起来,教学的“有效”就充分显露出来了。我们都知道,散乱词语的记忆与把词语组合一个意义群记忆是完全不同的负担。“香火鼎盛、
香客如流、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喧喧嚷嚷、高僧济济”是对法门寺特点的概括,而这又直接与课文的事件相关:这既是玄奘开始准备“出逃”的诱因,也是后来选择留下的理由。课堂前面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走”的原因,后面用这些词语再加上“生命的林子”说“留”的理由,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度挖掘,也是一次次带领学生擦亮词语的心智体验。
二、课堂应当给学生思想的冲击。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学生“念想”你的语文课。讨好学生的办法终究不能长久,把学生当弱智教可能自己也会跟着弱智。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当表现出智慧,把学生引向他无法抵达的思想境地。含英咀华,回味再三,欲罢不能,这样的课堂才能高质量的课堂,才是给学生思想冲击力的课堂。在学完玄奘在方丈“生命的林子”影响,选择留下后,我这样结课:“法门寺是玄奘生命的林子,但后来,他还是离开了法门寺,上哪儿?这时候他生命的林子还仅仅是那个法门寺吗?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我生命的林子在哪儿?”课到此戛然而止,但学生的思想显然不可能停止:原来生命的林子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会随着你的生命成长而成长。我生命的林子在哪儿?这是生命在质询:我是奋力向上的吗,我的胸怀有多宽广……
三、课堂支撑力来自对文本价值核心的把握。
这篇文章的价值核心在哪儿?我认为不在最后教条式的“大道理”。我理解课文最为闪亮的句子是:“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滴,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这是幅画啊,一幅“奋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图景,这就是课题“生命的林子”意象!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把它改成诗歌来读,我要让学生在断句中读出一种“奋力”的激情,一种“向上”的渴望,一种“生长”的力量。道理是抽象的,而道理之载体“生命的林子”是具体的。课堂上,我努力涂抹渲染这片生命的绿意。我相信这片“生命的林子”学生理解了,玄奘为什么留下的原因才会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才因此有根。
四、语言形式训练是语文老师不能忘了的“本”。
备课时我殚尽心机想的不是如何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更不是认识玄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在考虑课文的语言训练点在哪儿。语文课嘛,就要有语文味。研读中,方丈指点玄奘的语言技巧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学语文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说会道”。什么是“能”,什么是“会”?恰当、有效也。方丈的神效表达技巧不是很值得学生学习并在生活中应用吗?所以,在学习“仙人指路”后,我带领学生回望方丈“指路”的方式,我说:“我们想想,为什么方丈搞得这么复杂,又是带他走、看,又是启发问话的。如果直接跟玄奘讲,啊玄奘啊,你想走就大错特错了,这是鼠目寸光啊,我们法门寺高僧济济,大家相互竞争,这有利于你成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