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提纲的整理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提纲的整理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发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振动产生的激励传播到周围介质中形成声波。
2.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声物体必须能振动;有声物体的振动周期必须小于听觉的最低分辨时间。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声波是沿着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方式:空气传声速度较慢,固体传声速度较快。
2.声波的特征:(1)声速:声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与传播介质密切相关。
(2)频率:声波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
(3)波长:声波在传播介质中传播一个周期所需的距离。
(4)振动特点:声波传播过程中物体会振动产生共振。
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弱程度,与声源的能量大小相关。
2.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高低程度,与声波的频率相关。
3.声音的音量:声音的大小程度,与声波的振幅相关。
4.回声现象:声音在障碍物上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5.多普勒效应:当声源相对于听者靠近或远离时,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发生变化。
四、声音的利用与保护1.声音的利用:声音在通信、音乐、语言交流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2.声音的保护:过大的噪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需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如佩戴耳塞、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强度噪音等。
3.声音的吸声和隔声:通过吸声材料和隔声结构可以减弱声音的传播和反射,改善声环境。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声波的特征包括声速、频率和波长等。
声音的特性包括强度、音调、音量等。
声音在通信、音乐、语言交流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但过大的噪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通过吸声材料和隔声结构可以改善声环境。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_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牛顿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以下是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主要围绕牛顿定律进行: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的惯性和状态描述
2.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的区别
3.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牛顿第一定律实例分析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2.物体质量和惯性的关系
3.万有引力和落体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实例分析
4.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应用实例分析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多个力的合成和分解
2.平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3.物体受力平衡和力的平衡条件
4.斜面运动和受力分析实例
五、摩擦力
1.摩擦力的类型和特点
2.物体摩擦力和受力分析实例
3.摩擦力的应用,坡面运动和斜面运动实例
六、弹力
1.弹簧的特点和弹性变形
2.弹簧力和受力分析实例
3.物体受弹簧拉力和挤压力的应用实例
七、牛顿力学应用
1.牛顿运动定律和力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保护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
3.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建筑和构造物上的应用实例
八、物体重力和压强
1.重力的概念和特点
2.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3.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4.液体压力和浮力实例分析
以上提纲涵盖了牛顿定律和相关应用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你的物理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进一步详细解析的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精品)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各章复习提纲初中物理
①定义: ②应用:
的 〔3〕紫外线 ①定义:
;
光
②应用:
;
③危害:
;
人教版新教材 2018 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
2、凸透镜
3、凹透镜 〔一〕
〔1〕定义: 〔2〕作用:
〔1〕定义: 〔2〕作用:
; ;〔3〕作图:〔三条〕
; ;〔3〕作图:〔三条〕
透
4、相 关
〔1〕主光轴: 〔2〕光心:
m/s.
3、我们如何样听到声音 ①听到声音的过程:
。
②听到声音的两种路线:
传导、
传导
现
③双耳效应一应用于
。
①定义:
象
〔1〕音调 ②大小与
有关。
③频率 a、定义:
、单位
符号
4、声音的特点
b、人的听觉范畴: ④人身不能听到超声波:a、定义
:
。 次声波定义
①定义:
〔2〕响度
②大小与
和
有关。
〔3〕音色 ①定义: ②大小由
④依照电路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⑤设计电路图的步骤: 。
〔4〕电路两 种差不多联 系方式 ①串联
a、定义:
〔1〕 b、特点: 〔2〕
〔3〕
c、生活实例:
3、
电
a、定义:
路
②并联
〔1〕
b、特点: 〔2〕
〔3〕
c、生活实例:
③串并联电路 识不方法
a、电流法: b、断开法: c、节点法:
〔5〕实验:
〔6〕探究实验的过程:
P 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⑥用电器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U U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压强
压强是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力,用数值表示的物理量。
在中考物理复习中,压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下面是根据人教版中考物理课程内容整理的压强复习提纲。
一、定义与公式1.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
2.压强的公式: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面积。
单位用帕斯卡(Pa)表示。
二、压强的概念理解1.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在力不变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压强与力的关系: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力越大,压强越大;力越小,压强越小。
3.压强与物体位置的关系:同一物体上的不同位置受到的压强相同。
三、压强与液体1. 液体压强的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2.压强的方向:液体压强的方向垂直于液体表面,并且垂直向下。
四、气体压强与大气压1.气体压强的公式:P=F/S,其中P表示气体压强,F表示气体受到的合外力,S表示气体受力面积。
2.大气压:大气对地面和物体的压力。
3.大气压的变化: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压逐渐减小。
五、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1.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温度降低,气体压强减小。
2.理论公式:P1/T1=P2/T2,其中P1、T1分别表示初始状态下的气体压强和温度,P2、T2分别表示变化后的气体压强和温度。
六、压强的应用1.与平衡力的关系:平衡力与压强成正比,力越大,压强越大。
2.压力传递:液体或气体在封闭容器内或管道中的压力传递。
3.液体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以上是关于压强的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建议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与面积、力、液体、气体和温度的关系。
同时,还需了解压强的应用场景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通过多做相关的习题和实验,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提纲(1—5)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提纲(1—5)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⑴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本P12)⑵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马上停止,它原来发出的声音还在向远处继续传播。
二、声音上怎样传播的1、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到远处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猜想与假设:声音依靠气体、液体、固体向外传播。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放有音乐芯片的瓶中空气抽去;在鱼缸旁击掌;耳朵贴在桌面,轻敲另一端。
分析论证:音乐芯片的声音越来越小;鱼受到惊吓;听到很清晰的叩击声。
得出结论:声音是依靠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向外传播的。
2、声音的传播物理学中把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叫做介质,介质中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介质的相应振动,在介质中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就像将一石块投入水中,水面就会形成一圈圈的水波一样,故叫声波,所以声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三、声速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叫声速。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2、声速与温度的关系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指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⑵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就增加0.6m。
四、回声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
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
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2、回声的利用: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公式,可以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或者利用空气中的声速和金属物体的长度测量声音在这种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总结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陕西省西安市西航二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又称惯性定律。
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它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g·V排液。
(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深度无关,与V 物无直接关系。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分居两侧。
两角相等。
)4、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
(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W=PT;Q=UIT;Q=(U2/R)T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对称)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分居两侧、空大水玻小)(偏向厚平行过点)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大)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在异侧,虚像在同侧。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初中全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2.微观粒子:●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为分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
我们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分子。
●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由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3.物质三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
但水结冰时体积变大。
●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增大。
4.纳米科学技术(1nm=10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3~0.4nm,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可达几十纳米,病毒的大小为几百纳米。
●纳米尺度:0.1nm~100nm●纳米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第二节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千克(kg)是质量的基本单位。
常见的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为10-3t=1kg=103g=106mg。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4.质量的测量: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杆秤、台秤、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分为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选程:使用前,观察称量(最大测量值)、感量(最小测量值);②放平、归零: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③调平:调整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天平平衡);④称量: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用镊子从大到小地往右盘夹取砝码。
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⑤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m物=m砝码+m游码;⑥整理器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备考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备考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位移、速度与加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与计算3.速度与时间图像的描绘与计算4.非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与计算5.平抛运动的描述与计算二、力与压强1.力的概念与测量2.力的合成与分解3.牛顿第一定律4.牛顿第二定律5.牛顿第三定律6.力的大小与方向7.压强的概念与计算8.杠杆原理三、浮力与密度1.浮力的概念与计算2.物体浮力平衡条件3.密度的概念与计算四、机械能与机械功1.功的概念与计算2.功率的概念与计算3.机械能与能量转化4.机械能守恒定律5.能量利用及能量转化率五、热能与温度1.热能的产生与传播2.温度的概念与计量3.物质内能与温度4.第一物态定律5.温度计的使用6.定压过程、定容过程与定量过程六、力学功与弹簧弹力1.力的功与功率2.弹簧弹力的描述与计算3.弹簧弹力的伸长与应力七、电路与电能1.电流的概念与测量2.电池的连接与电路图3.串、并联电路的计算4.电功与电能5.电阻的概念与计算6.灯泡的连接及功率八、声音与光学1.声音的传播与强度2.声音的反射与回声3.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4.光的折射与光密度5.光的成像与凸透镜九、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的实验和规律2.电磁感应与发电原理3.电磁感应与电流方向4.电磁感应与电能转换十、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原子、分子与原子结构2.元素与化合物3.单质与混合物4.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5.酸、碱及盐的性质以上是中考物理总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力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一、力的概念和作用1.力的定义及单位。
2.测量力的工具:弹簧秤,弹簧测力计,压力计等。
3.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4.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力的合成,力的三角法则,力的分解等。
5.力的作用效果:静力平衡,动力学平衡,牛顿第一定律等。
二、机械运动1.运动的描述及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3.平抛运动:抛体的定义,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的定义,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
5.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规律,斜抛运动的图像。
三、力和运动1.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F=ma。
2.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与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
3.弹簧弹力:胡克定律,伸长和压缩弹簧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4.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概念和特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四、能量和功1.功的定义和计算:力做功,功的计算公式。
2.功和能量的关系:功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能量转化的形式和原理。
3.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势能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4.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五、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的定义和原理,动力杠杆和静力杠杆的计算。
2.轮轴组:定轴转动和自由转动,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区别。
3.水平面斜面:斜面的定义和计算,倾斜角与摩擦力的关系。
4.水平面滑道:滑道的定义和原理,滑道的高度和滑动速度的关系。
5.滑轮组:滑轮组的定义和原理,滑轮组的力的计算。
六、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定义,光线和光线的传播,光的反射定律。
2.反射镜:平面镜和曲面镜的特点和用途,镜像的位置和性质。
3.光的折射和折射率: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定义和计算。
4.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用途,光的成像规律。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
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1)第二章光现象 (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7)第四章物态变化 (11)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14)第六章电压电阻 (18)第七章欧姆定律 (20)第八章电功率 (24)第九章电与磁 (28)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32)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3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38)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41)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46)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50)第十六章热和能 (53)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7)重要的物理常数 (58)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58)物理量及其单位 (59)物理公式 (60)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2009人教版新教材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产生的条件
是 1 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有
①声音靠、、、能传声真空
②声音以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传播2 )回声
定义:1(。
,听到回声条件:③
声速)声音在固、液体中比在2(中传播快。
声)声速大小跟3(有关。
有关,还
跟、我们怎样听到声音3 0 m/s. 空气中的传声速度15)声音在4(①听到声音的过
程:。
现②听到声
音的两种路线:传导传导、。
③双耳效应一应用于①定义:
象②大小与)音调1(有关。
、单
位、定义:a 符号③频率、声
音的特征4 、人的听觉范围:
b 。
:次
声波定义、定义④人身不能听到超声波:
a ①定义:
和②大小与有关。
①定
义:)响度2(②大小
由决定、噪声危害5 )音色3(物理角
度:和控制)定义1(环保角
度)来源:2(。
、、、声的利用
6 、 20dB )等级和危害:3(。
150dB 、90dB )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2009人教版新教材第二章光现象、光源1;)定义:1(天然光源:例子:、形成分a )分类:2(人造光源:例子:、按
冷热分b 冷光源:例子:光热光源:例子:)规律:
1((均与介质含义:同一种介质,这种介质密度均匀))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解释:2(;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例子::3(
、光2 的传播①定义:)光线4( a ②两种光线的表示方法:、点光源:、平光源:b )光速5(①定义: C= 、真空式空气中:a ;
②光速大小: C= 、在水中:b C= 、在玻
璃中::c ;1210×=9.46光年1③km ;)
定义:1(;①法
线:)相关概念2(、光3 ②入射角;
的;③反射角)实验:3(反
① ;射内② ;)光的反射规
律4(;③ 容①作用:;
②计算:;应用)可逆性:5
()两种反射:6
(① ;;实例:② ;:;实
例)反射元件7(平面镜凹面镜:
球面镜凸面镜:)实验:1(、平4;
② )特点:①2(面;;④ ;③ 、
求距离b;、作图:a)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3(镜、
求速度;c;光;;)平面镜应用:4(成
像;)定义:1()光的折射
规律2(、光5 、a 的、b 折、c ③解释现象②求角)光
的折射规律应用:①作作、3(射)实验:4()可逆
性:5(现①单色光:;)光的色
散1(②复色光:;、6 ③三基色:;
光④光的色散的方法:;的⑤光的
色散:;色①光的混合:;
象②三原光:;;③三
基色混合:
)色光的混合2(散①透明体的颜色:)物体的颜色3(②不透明的颜色:)颜料的颜色:4()光谱:1(、7看①定义:不)红外线2(②应用:见)紫外线3(的①定义:;光②应用:;③危害:;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2009人教版新教材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1;)定义:
1(、凸透镜2 )作图:(三条)3;()作用:2()定义:1(;、凹透镜3 )作用:2()作图:(三条)3;
((一);)
主光轴:1(、相4 透)光
心:2(;关)焦点:3(;
概)焦距:4(;(测焦距方
法:)念镜
(;)物距:
5 )像距:6(;①
目的:、实验1 ②器材:③步
骤:④结论:⑤注意:、2 凸透镜成
像规律:
(二)使像变大应用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使像变小物距凸 U V 像
跟与物体实像或放大或正立或虚像缩小
倒立在透∞=U >U 2f
镜U=2f 2f<u<f U=f 3、凸 uf<透镜成像情况总
结:、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
b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a①两个分界点: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
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
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
照相机原理:、生活中的透镜 4 投影仪原理:
放大镜原理:、眼球的结构:
1 眼睛、眼
睛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2 、眼睛的
调节:
3
、产生原因:1 近视眼、
1 、矫正:
2 眼睛、产生原因:1 远视眼与(三)、矫正:2 眼应镜用
眼镜的度数:、结构:
1 、显微镜
2 、
原理:2 、
作用:3 、
结构:1 、望远镜
3 、原理:
2 、作用:
3 、视角:4
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2009人教版新教材第
四章物态变化②符号 1 )温度:①定义:1(、0 )C①摄氏温度()
温度两种2(温 : 规定C0 : 规定a0度表示方法 : 规定C100 、单位:b 符号 c 读法、记录:符号):单位:T②热力
学温度(③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制
作原理:1(、结构:a 、2 实验用温度计① ;、分度值:
c;、测量范围:b )种类2(温(也叫普通温度计)、内装液体:d 及用法
度、使用前观察::e 和计 f )1(、使用方f )2
(法:)3(②体温计、结构:a 、测量范围:
b ;、分度值:c;、内装液体:d 、使用方法与普通温度计区别:e f 、分度值:a ;;量程:③寒暑表:;、寒暑表为什么这样设计量程?
b )物质的三种状态:1
(;;;例子:、定义:a ①熔化熔化实验:
b )熔化和2(晶体:、固体分类
c 凝固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区别:熔点:、晶体熔化d 熔化条件:
规律:、非晶体熔化规律:e 、熔化图
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