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合集下载

科举制的创立.ppt

科举制的创立.ppt

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 欧阳修 王安石 蔡元培 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
寇准
司马光
汤显祖
徐光启
资料剖析
资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ǔ)的诗,见《唐摭言》 卷一引,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名闻士林,被比作登 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 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 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 资料二: 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 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
这些资料反映了科举制促进了什么事业的发展?
使社会上什么风气盛行?
他们中谁考中了进士?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
王昌龄 陈子昂 王维 岑参
张九龄
柳宗元 韩愈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
张之洞
袁世凯
说说科举制
实战演练
这是孟郊写的两首诗,各写的是什么内容?从中反映 出科举制对读书人有什么影响?
请你为他们排序
练习
7.(2010· 江苏南京)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 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 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2010· 江苏淮安)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 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 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 帝有关?(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最新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幻灯片

最新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幻灯片

本课小结
科 举 制 的 创 立
背景: 诞生:
完善: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对中国的影响:
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记忆小测试
1、隋文帝开始用 分科考试的方法选官。
时期,隋科炀举帝制正式诞生。科举制废除于 朝,
延续了 清 多年。 一千三百
2、武则天时,科举考试增加了以骑射为主
的 武举;唐玄宗时,把 作诗为赋进士科的主
要内容。
3、唐朝的皇帝中,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是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进士 明经
4、科举制考试科目很多,以 、 两科
A、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E、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G、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杜甫
白居易
材料三:进士崔致远
许多外国4、留学唐生朝,科也到举长制安在参当加科时举还考影试,响新到邻 罗士著的名 佼文 佼学 者国家 。对崔致世远界,文就是明唐产朝生时过新罗一在定长的安中影进响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
选举制度通,过及本其定课期中举行的的这考试个。实 例,可——以《看英出国大科百举科全制书》
应试者 。
三、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 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房玄龄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
宰相,占有三分之二。
陈子昂
王昌龄
韩愈
岑参
王维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柳公权

第4课_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第4课_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 枯竭,贫无一寸铁,佘不得,欠不得, 虽有近亲远戚,谁敢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 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 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 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 们中国学过去的。
我还要准备参加皇帝亲自 主持的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 试的严格性,又增加了我们的光 荣感,觉得自己是“天子门生” 了,更加忠君爱国。
诗赋
推动文化的繁荣(诗歌) 和教育的发展
天 下 英 雄 ︐ 唐 入 太 吾 宗 彀 中 矣
科举考试的最大 获益者是谁?
——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
(
生 员 , 童俗 试称 秀 才 )
举 人 , 第 一 乡名 试称 “ 解 元 ” )
(
贡 士 , 第 一 会名 试称 “ 会 元 ”
进 士 , 第 一 殿名 试称 “ 状 元 ”
(
)
)
他们谁的成绩好?
问题探究



学生甲: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 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学生乙: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 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学生丙: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
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23 名。此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全 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 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 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 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 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 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 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材料: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 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 ★此材料反映了 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 科举制促进了 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 什么事业的发 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 展?使社会上 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 什么风气盛行? 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 了做官的途径,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交流作出贡献.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 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 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 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课堂小结:
一、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诞生于隋朝)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个关键人物:(唐朝时逐渐完善) 1、唐太宗:(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2)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1)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2)曾8次面试科举应试者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的:1、政治上:改善用人制度; 2、教育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文化上: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的:1、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四、科举制于清朝末年被废除。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二、科举制的完善
1、科举制在哪个朝代得到完善? 朝代:唐朝 2、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 最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3、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科举制的创立ppt15 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ppt15 人教版

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类似今天作文
高 中 喜 报
第四课
登 科 科举制的创立 录
金 榜 题 名
江 南 贡 院
抄 袭 工 具
抄 袭 坎 肩
上谕 光绪三十一(1905) 谕令停止科举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请思考: 科举制度 有什么利 和弊?


6.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 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 元”最早出现于( ) C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关于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 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怎么考?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
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 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 均须帖经。 类似今天填空 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 经书原文回答 类似今天简答 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 类似今天论述
考考你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4.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 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 度正式诞生的是( )B A 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5.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D唐 玄宗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D)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D )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 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 均须帖经。 类似今天填空 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 经书原文回答 类似今天简答
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 类似今天论述
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类似今天作文
为什么唐朝 统治者要组织 新科进士,在 京城长安参加 曲江国宴,并 在雁塔题名?
二、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和世界带来 什么影响?
➢ 对隋唐: 1、巩固统治,促进繁盛 2、促进教育、文学、艺术等发展
➢ 对后世: 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
➢对世界: 1、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 2、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科举制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有 什么影响?
➢你对这种用考试成绩评价学校教育的制度 满意吗?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想一想
武则天为 什么要开始 殿试?
想一想
唐玄宗以诗 赋作为科举考 试的内容好不 好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怎么考?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
想一想
为什么隋 朝皇帝要用 考试方法来 选拔官员?
想一想
“十年科寒举窗考无试比人原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的创立ppt15 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ppt15 人教版

2、科举制的诞生
请思考:对于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文帝、隋炀帝分 别作出了哪些贡献?

总结:隋文帝——分科考试选官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请思考:科举制度的诞生有什么样的作用,它带来了什
么样的变化呢?
总结: 门第不高(寒门)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有利于提 高政府办事效率,适应了统一的需要
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类似今天作文
高 中 喜 报
第四课
登 科 科举制的创立 录
金 榜 题 名
江 南 贡 院
抄 袭 工 具
抄 袭 坎 肩
上谕 光绪三十一(1905) 谕令停止科举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请思考: 科举制度 有什么利 和弊?
考考你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4.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 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 度正式诞生的是( )B A 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5.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D唐 玄宗


6.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 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 元”最早出现于( ) C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关于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 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七下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优质课课件

七下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优质课课件

四、科举制的创立—驭统天下
四、科举制的创立—驭统天下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以上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 建统治的基础,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 集中到中央。
四、科举制的创立—驭统天下
王昌龄 陈子昂 王维 岑参
张九龄
柳宗元 韩愈
三、科举制的创立—学优则仕
动动脑
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 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 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试题?我们现在的考试 中有相似举制的创立—学优则仕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 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狄仁杰:“房兄,您可是我们中获得恩科最早的进士啊!” 房玄龄:“非也,为兄考官职时,尚无进士科,何来进士 之谓,实乃《旧唐书》误传,倒是听说怀英(狄仁杰)文 武双全,名噪一时啊!” 狄仁杰:“惭愧甚矣,弟不才,初仅以明经得一小官,要 说文武双全,纯属后人杜撰,倒是身边元芳真是武功一绝, 若是参加我朝初设的武举,肯定一举夺魁。”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来,两位仁兄我们共饮一杯, 想当年我以几首小诗考取功名,如今想来,实属容易!” 三人齐笑:“哈哈哈· · · · · · ” 路人甲(自言自语):“如今白首,尚无功名,唉,听说 我朝天子要扩充国学,报个名吧,来年再考!”
三、科举制的创立—学优则仕 举 人 , 第 乡一 名 试称 “ 解 元 ” ( ( 贡 士 , 第 一 会 试名 称 “ 会 元 ” ( 进 士 , 第 一 殿名 试称 “ 状 元 ”
生 员 童, 俗 试称 秀 才
( )
连中三元
) )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动脑筋】 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 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 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 相似的题型吗?
• 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 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 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 今天的填空题。
•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 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 任高官。
(二)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 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 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2.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 置进士科,考核参选 者对时事的看法。按 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可以凭才学做官。选 拔官吏的权力,也从 地方集中到朝廷。
4、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在《儒林外史》一书中,范 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近邻 和老丈人都瞧不起他,老丈 人常常训斥他,终于在他考 了几十年的科考中中了举人, 范进得知自己中举之后竟发 了疯。而疯病好了以后有人 送银子,有人送房子,有人 送丫鬟,就连平时恶语相向 的老丈人胡屠户也送来了猪 肉和几千钱。作者通过夸张 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丑 态,并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的 生硬刻板的科举制。
想一想: 科举制的出现给当时社会各阶层带 来什么样的变化?
阅读P18页的内容,找出唐朝时期 科举制度完善过程中的几位重要 人物。
找一找
二、科举制的完善
• 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突出贡献的帝 王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人。
扩大国学规模 进士科第一名称 状元
状 元 卷

课件1: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件1: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武举考试内容: 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 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 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举子看榜图
出他们分别是谁?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
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课堂小结
科举制度
诞生 完善 影响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时扩大了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隋炀帝: 正式设置 进士 科,考核参选者 对时事的看法 我

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最后一级者称为进士 最
重 武则天: 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和武举。


明经 考儒家经书

目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童 试
, 俗 称
科举制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人才选拔、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 风气习俗、国外、后世等方面分析。
三、科举制的影响
人才:改善了用人制度,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政治:巩固了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思想: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习俗:士人用功读书,求取功名的风气盛行。 国际: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 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 后世:沿用1300多年,直到清末。

科举制的创立ppt22 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ppt22 人教版

朝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结果:贞观之治
治国措施:
结果:使唐朝社会经济
,国力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
唐玄宗 治国措施: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
结果:“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灭亡:907年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 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 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 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 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 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 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 品无势族”的局面。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发展 4、为日本.朝鲜等国所采用,为中外文化
交流作出贡献.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 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 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 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科举制
科举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
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 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二、科举制的完善
1、科举制在哪个朝代得到完善? 朝代:唐朝 2、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
3、作弊现象
课堂小结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 分科 考试
正式 设置 进士科
扩充 国学 的规模
殿试、 武举 的开始
诗赋成 进士科
主考 内容
例:隋唐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 都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根本原 因是科举制 ( )
A、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
B、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C、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们可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改善了中国用人制度。
材料: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 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 ★此材料反映了科举 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 制促进了什么事业 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 的发展?使社会上 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 什么风气盛行? 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
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试最初出现在何时?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 主要内容?
唐玄宗: (1)诗赋成为进士
科主要考试内容; (2)曾8次面试科
举应试者 。
(京师及州县学馆) (解试)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科 举 看 榜
四书五经
让你说说看:
第四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我们同学是隋唐时期的读书 人,有个梦想——长大后当官或找到一份另人羡 慕的工作,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加考试
★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 为一种制度,即科举制。
★科举制诞生以前我国采取什么方法
选拔官员?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
D、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
例:其作用不包括( ) A、强化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B、调整子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C、削弱了士族地主的势力 D、禁止了士族地主入朝作官
例:下列现象较能反映唐朝进士科难 考的有 ( )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②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③缙绅 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进士科考试难:
“十三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 美。”
范进中举
——《唐摭言》
实行科举制初考取的名相
★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 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 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 断】。
★孔颖达(574--648)唐朝经学家 ,隋 大业(605--616)初,选为“明 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 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例:中国古代社会中对血缘关系起到
否定作用的进步制度是 C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科举制
D.士族制度
p18页“动脑筋”, 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
题型吗?你喜欢这种题型吗?
看一看:
p18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雁塔题名
唐.孟郊《登科后》
三、科举制的影响(依材料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改善了中 国的什么制度?
1、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 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 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 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2、明清时期,出于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统治者将 科举制度僵化,规定为八股取士,严重地限制了人们 的思想,即不利于中央选拔真才实学的人,也不利于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造成我国在近代落后于西 方的原因.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 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 吏选拔制度。又名九 品官人法。
科举制的诞生
★在他统治时期科举制正 式诞生了,他是谁?
★在他之前是谁采用分科 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一、 科举制度诞 生
两件大事: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 式诞生。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 书的风气盛行。
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 ★促进文学艺
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 术的发展也促
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 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
进唐朝诗歌的 繁荣与发展。
多很有才学的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李白
杜甫
白居易
★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其中 谁考中进
士?
三、科举制的影响
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 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 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 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 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 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 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 现象。
(2)曾8次面试科举应试者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的:1、政治上:改善用人制度; 2、教育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文化上: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的:1、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四、科举制于清朝末年被废除。
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最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3、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唐太宗: (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2)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严格录取
论一论:
大诗人李昂、李白、杜甫等参加过科举考 试吗? 中过进士吗?
课堂小结:
一、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诞生于隋朝)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个关键人物:(唐朝时逐渐完善)
1、唐太宗:(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2)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1)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