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事故案例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
发生在90年代初期的基坑工程事故
案例2. 地下连续墙的垮塌
基坑面积2600m2 ,周边长度260m ,开挖深度 12.35m,采用 600mm厚、24m深 的地下连续墙,设 四道支撑,第一道 钢筋混凝土支撑, 其余为609mm的 钢管支撑
几点教训
设计:荷载用标准值,抗力用设计值, 设计表达式两端不匹配,降低了安全度。 钢支撑直接支承在与其斜交的地下连续 墙上,没有用围檩,更无平衡剪力垛。
5. 施工过程中监测的报告称基坑的变形 不大,但与发生破坏的结果不符。后经 过公安部门的侦查,证明监测隐瞒了事 实真相,报告了假的数据。 6. 为什么要隐瞒数据?对谁有好处?局 外人只能猜测,可能是掩耳盗铃罢了。 7. 施工单位缺乏软土地区的工程经验, 对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主要问题理解不 深刻,侥幸心理的支配,酿成大事故。
2采用水冲法施工泥浆沉淀池设置在基坑顶部南北两侧距基坑外缘12m15m10m10m滑坡发生在挖到基坑底面浇筑垫层后正在绑扎箱涵的钢筋时没有进行任何的位移观测因此没有发现滑坡的预兆突发性的事故塌入基坑中的土方5000立方米泥面涌高6m10m的高差形成的压力差超过了软土的承载能力
深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同济大学 高大钊 2013年9月
s S k S d Rd
Rk
R
施工:未按设计 图纸的要求施工 ,包括超挖、不 及时支撑,坑底 没有加固。
监测:没有及时发现险情,没有发出警 报。 管理:邻近工程的负责人发现问题,向 这个项目的经理提出忠告,但项目经理 却置若罔闻,没有引起警觉。事故发生 前晚,已发现预兆,但没有及时采取工 程措施抢险。
90年代中期的基坑工程事故
案例3.拱圈围护结构的垮塌
危大工程事故案例及处罚
危大工程事故案例及处罚那我给你讲个危大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事故案例以及相应的处罚情况哈。
一、建筑外墙脚手架坍塌事故案例。
1. 事故经过。
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要盖个十几层的大楼。
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呢,在外墙搭脚手架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偷工减料。
那些脚手架的钢管啊,好多都是薄壁的,不符合标准,就像你用很薄的纸糊的架子似的,不结实。
而且在搭建的时候,工人也没有按照规范来,连接的扣件有的都没拧紧。
结果有一天,工人们正在脚手架上干活呢,突然“轰”的一声,脚手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了下来。
好多工人直接就从上面掉下来了,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啊。
2. 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就是材料不合格,那些薄壁钢管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和压力。
就好比让一个小婴儿去扛一袋大米,肯定扛不住呀。
工人操作不规范,没有拧紧扣件,这就使得整个脚手架的结构不稳定。
就像搭积木的时候,你有几块积木没搭好,整个积木塔就容易倒。
还有呢,施工方的管理也是一团糟。
没有专门的人员对脚手架的搭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这就好比放羊一样,让工人随便弄,不出事才怪呢。
3. 处罚情况。
施工单位可惨喽。
监管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了重罚,罚了一大笔钱,就像从他们口袋里掏走了一块大肥肉。
而且责令他们停工整顿,什么时候把问题彻底解决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工。
项目经理也受到了处罚,他的职业资格证书被暂扣了。
这就好比他开车的驾照被暂时没收了一样,不能再随便接工程了。
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工人,有的被辞退了,有的还被要求重新进行安全培训,合格了才能继续上岗。
这就像学生考试不及格,要重新学习补考一样。
二、深基坑坍塌事故案例。
1. 事故经过。
在一个城市的中心,要建一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所以就挖了一个挺深的基坑。
这个基坑周边呢,有很多老旧的居民楼。
施工方在挖基坑的时候,没有对基坑的边坡进行有效的支护。
他们就觉得应该没事,挖着挖着,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
雨水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不停地往基坑里灌。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案例滨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事例事例一:邹平县鹤伴公馆7.14 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2 年 7 月 14 日,邹平县鹤伴公馆工程进行屋顶混凝土浇注作业时,下部模板支撑系统忽然坍塌,在屋顶的10 名作业工人随混凝土一同坠落,下边放灰的 2 名工人亦被混凝土和脚手管掩埋,造成 4 人死亡,8 人受伤。
二、直接原由1、纵横向水平杆件单方向设置,以致这一方向步距无穷增大;2、模板支撑系统剪刀撑严重缺乏;3、模板支撑系统未与已浇构造连结;4、施工方法存在缺点:事故发生部位梁板柱同时浇注;5、相邻立杆对接扣件在同一平面内;6、未依据规定组织方案编制和专家论证审察。
事例二:经济开发区9.8 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 年 9 月 8 日,经济开发区中海 4 号星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坍塌,造成 2 人死亡,8 人受伤。
二、直接原由1、模板支撑方案未专家论证;2、模板支撑基础在回填土上连续降雨支撑基础降落;3、支撑系统不坚固;4、梁板柱同时浇筑。
事例三:潍坊峡山4·30 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5 年 4 月 30 日,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潍坊实验中学演艺中心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同坍塌事故,造成 4 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负约460 万元。
二、直接原由1、未按规定编制演播厅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2、满堂支撑架基础不坚固,支撑架体搭设不规范、任意施工;3、支撑系统未与周围已达成构件靠谱拉接;4、支撑系统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可调托撑等材质不合格。
事例四:淄博高新区付山企业碳酸钙厂烧结工程烧结车间事故一、事故经过2006 年 9 月 30 日,由山东建设建工企业第七有限企业施工的淄博高新区付山企业碳酸钙厂烧结工程烧结车间,工程为单层混凝土框架构造,长22 米,宽 12 米,高 13.1 米,在进行车间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造成作业面上7 人坠落,此中 3 人死亡,1 人小伤。
(完整版)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液 限
塑 限
塑 性 指 数
液 性 指 数
(m)
W (%)
ρ (g/cm
3)
Gs
e
ωl
ωp
(%) (%)
IP
IL
②2
粘质 粉土
4 30.5 1.90 2.70 0.85
④2
淤泥质 粘土
16 48.6 1.71 2.74 1.37 41.8 22.3 19.5 1.35
淤泥质粉
⑥1
质粘 17 45.2 1.72 2.73 1.30 37.5 21.5 16.0 1.48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 杭州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破坏模式分析
根据勘查结果对基坑土体破坏滑动面及地下连续墙破 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基坑破坏时调查平面图 与施工工况图以及基坑土体滑动面与地下连续墙破坏形态 断面图。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3 设计问题
由于基坑设计涉及到多种学科,如土力学、基础工程 、结构力学和原位测试技术等,需要对场地周围环境、施 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详细了解和掌握, 是一门系统科学,具有复杂性。所以目前基坑支护的设计 方案与措施大多数是偏于保守的,即便如此,如果设计的 人员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也易引起相应的事故。对522 例基坑事故统计也说明基坑设计的不足,是引发事故的重 要原因。杭州地铁工程在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其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 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监测单位 施工监测失效,施工单位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质量事故分析实例摘要: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
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质量事故实例案例一: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 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 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四、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
• 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是指重力式围护结构的底面压力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
的失稳。由于在围护结构的外侧还作用着土压力,因此其合力是倾斜的。在倾斜荷载作用下, 地基土发生向坑内的挤出,围护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导致部分围护结构的开裂损坏。
如天恒大厦开挖深度约5m,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厚度近20m,工程桩采用1000m钻孔灌注嵌岩桩,开
五、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 围护结构滑移失
• 2004年6月4日中午,汉口新华下路新华豪庭的基坑护坡突然出 现塌方,一墙之隔的中鑫汽车修理公司的维修车间坍塌 。
稳亦主要发生在重力 式结构中,在坑外主
动土压力的作用下,
围护结构向坑内平移。 抵抗滑移的阻力主要 由围护体底面的摩阻 力以及内侧的被动土 压力构成。当坑底土 软弱或围护结构底部 的地基土软化时,墙 体发生滑移失稳。
七、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 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是指围护体本身发生开裂、折断、剪断或压屈,致使结构失去了承载能力的破坏模式。 如支撑体系不当或围护结构不闭合;也可能是设计计算时荷载估计不足或结构材料强度估计过高,支撑或围檩截
面不足导致破坏;此外,结构节点处理不当,也会因局部失稳而引起整体破坏,特别在钢支撑体系中,节点多,
华瑞大厦位于卓刀泉南路与雄楚大街交汇处,一幢26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 约-10.8m。基坑支护地面以下约6m,坡率1:03喷锚支护,6m以下为人工挖孔桩锚
杆支护。2005年6月26日,基坑西侧产生滑坍,支护桩严重内倾,部分护坡桩断裂;
西侧坡顶地面沉降,坡面外鼓;南侧、东侧坡顶地面(含人行道产生裂缝),险情严 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红粘土层遇水后强度迅速降低,导致浅层滑坡
最新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海珠城广场位置
基坑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
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
开挖深度为20.3米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 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 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 号线停运近一天,七层的海员宾馆倒塌, 多家商铺失火被焚,一栋七层居民楼受 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3-D Pie Chart
Text2 Text3 Text1
Text4
Text6 Text5
加固排险
设计因素
1. 支撑和地下连续墙设计存在严重的问 题是造成结构局部破坏的主要原因。 支撑与墙体连接部位没有设置围檩支 撑,连杆系节点设计不当,抗剪强度 不要求,地下连续墙设计强度不足。 2. 邻近基坑比本工程先完工,降水可能 导致地下土流失,引起马路下方土体 局部掏空,使本工程情况更加严重。
保护钢角撑和龙门架
爆破拆除海员宾馆北楼
基坑滑塌的原因分析
⑴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 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 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 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 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 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 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 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 降低,甚至失效。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建筑科学研究院
案例一: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 •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 •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隧道 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山1号楼约16 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 基坑东侧、西侧边坡和南侧东段、北侧东段边坡上部 高6m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6m以下采用人工挖孔桩与三 道钢管角撑支护,人工挖孔桩桩底深度为20.0m。基坑其 它地段边坡采用土钉墙喷锚加两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
施工技术--最详细的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总结及坍塌案例分析(工程人必读)
施工技术最详细的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总结及坍塌案例分析(工程人必读!!)深基坑工程是最近3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深基坑工程概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工程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3层以上(含3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深基坑工程特点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①深基坑距离周边建筑越来越近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②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对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都提出的更难的要求。
如无锡恒隆广场基坑深近27m,上海中心深基坑达30m,均已挖入了承压水层。
下图为宁波嘉和中心二期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18.3m,最大挖深25.9m,整体为3层地下室布局,局部有夹层。
③基坑规模与尺寸越来越大图为天津西站二期项目基坑,总面积为39000m2,基坑周长达855m。
④施工场地越来越紧凑图为宁波春江花城二期项目基坑全景,地下室距离外墙用地红线仅3.5m。
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类型很多,成因也较为复杂。
在水土压力作用下,支护结构可能发生破坏,支护结构形式不同,破坏形式也有差异。
渗流可能引起流土、流砂、突涌,造成破坏。
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及地下水流失,引起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也属基坑工程事故。
粗略地划分,深基坑工程事故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类:1)基坑周边环境破坏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有不同程度的扰动,一个重要影响表现为引起周围地表不均匀下沉,从而影响周围建筑、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严重的造成工程事故。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四:卓越·SOHO基坑工程漏水案例
基坑侧壁渗漏,流砂及外侧地下水涌入基坑
案例五:万达77地块基坑工程涌水案例
事故原因:*基坑面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而基坑降水减压未达到 设计要求即进行坑中坑土方开挖,造成基坑突涌现象。
案例六:省国税数据处理中心基坑涌水案例
事故原因:止水帷幕是高压旋喷桩而非三轴深搅,而在7.5—13.98米之间存在粉砂层。开挖后水量较大。
冠梁的宽度、高度、配筋;冠梁与排 桩的连接。
2)、地下连续墙
钢材、电焊条、商品混凝土的产品合格 证及检验报告。 配筋规格、净保护层、构造筋间距等。 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等级。 试成槽所确定的泥浆配比记录及施工过 程中的泥浆比重测试记录。 槽段间连接接头形式(刚性、半刚性) 。
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结构顶板、楼板、底板 及梁连接时是否预埋钢筋或接驳器(接驳器 每500套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检查3件,复验 内容为外观、尺寸、抗拉试验)。
LOGO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基坑工 程案例分析
第二章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模范马路基坑工程漏水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止水帷幕因遇横穿管线障碍采用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不可靠造成帷 幕渗漏,造成了坑外地基水土流失,路面塌陷和基坑内涌水。
案例一:模范马路基坑工程漏水事故案例
模 范 马 路 隧 道 基 坑 工 程
案例十七:银城育才公寓基坑工程案例
事故原因:河西软土地区土的流变性明显,土方开 挖西向推进,挖土高差达7.6米。造成立柱桩变形移 位,最大达1.2米。另外支撑梁未采取路基箱梁等保 护措施,机械在上行走,导致梁开裂。 采取措施:土方对称开挖
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关键控制要点
支护结构刚度应能满足变形控制要求; *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应根据施工季节及基坑施工跨越时间考虑温度应力的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据工地负责人介绍,当天上午,工人们正在进行基坑挖掘作业,突然发生了地面塌陷事故。
大量土石崩落,造成数名工人被困在基坑里,其他工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紧急呼叫救援人员进行抢救和救援工作。
经过多小时的紧张救援,
被困工人们终于被成功救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其中一名工人伤势较重,被送往重症监
护室进行观察治疗。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初步定性为基坑工程施工不当所致。
在进行基坑挖掘作业时,施工单
位未按照规范采取支护措施,导致基坑土体失稳,最终引发了地面塌陷事故。
另外,施工
单位在挖掘基坑时未对周围区域进行充分的加固和支护工程,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起建筑基坑安全事故给当地施工单位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除了因事故造成的数名工人受
伤和巨额的经济损失外,施工单位还可能面临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和责任。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已展开调查,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了相应的问责和处理。
同时,该事
故也引起了各界对建筑工程安全的高度关注,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防范类似事故
再次发生。
建筑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人们,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重
要性,希望不再出现类似事故的发生。
抱歉,我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2、 杭州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破坏模式分析
根据勘查结果对基坑土体破坏滑动面及地下连续 墙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基坑破坏时调 查平面图与施工工况图以及基坑土体滑动面与地下连 续墙破坏形态断面图。
据靠近西侧地下连续墙静力 触探试验表明,在绝对标高-8m~ -10m处(近基坑底部), qc值为 0.20MPa(qc仅为原状土的30%左 右),土体受到严重扰动,接近 于重塑土强度,证明土体产生侧 向流变,存在明显的滑动面。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 析
一、深基坑的概念及特点 二、深基坑工程事故类型及处理措施 三、土方开挖阶段事故预防 四、深基坑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 五、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五、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 析
1、杭州地铁深基坑事故概况
1.1 事故调查结果公布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湘湖站 北2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截 止2009年9月已先后出院),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 不符合规范要求 1)基坑采取原状土样及相应主要力学试验指标较少, 不能完全反映基坑土性的真实情况。 2)勘察单位未考虑薄壁取土器对基坑设计参数的影响 ,以及未根据当地软土特点综合判断选用推荐土体力学 参数。 3)勘察报告推荐的直剪固结快剪指标c、Φ值采用。平 均值,未按规范要求采用标准值,指标偏高。 4)勘察报告提供的④2层的比例系数m值( m=2500kN/m4)与类似工程经验值差异显著。 • 提供的土体力学参数互相矛盾,不符合土力学基本理 论。 1)推荐用于设计的主要地层土的三轴CU、UU试验指标 、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与验证值、类似工程经验值差异 显著。
粘土
粉质粘
⑧2
常见基坑工程案例、事故原因分析
常见基坑工程案例、事故原因分析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 ]87号文规定: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一、事故案例近年来,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类型可分为:1、周边环境破坏:围护结构变形过大或地下水位降低造成周围路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2、支护体系破坏:主要包括:①墙体折断;②整体失稳;③基坑坡脚隆起破坏;④锚撑失稳。
3、渗透破坏;土体渗透破坏(流土、管涌、突涌)。
案例一(经济适用住房基坑土方坍塌)2006年1月4日,黑龙江省哈东筑市某勘察设计院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发生一起基坑土方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轻伤。
施工单位未按施工程序埋设帷幕桩,帷幕桩抗弯强度及刚度均未达到《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要求;在进行帷幕桩作业时,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毗邻建筑物(锅炉房)一侧杂填上密度低于其他部位,在开挖土方和埋设帷幕桩时,对杂填士层产生了扰动,进一步降低了基坑土壁的强度,导致坍塌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措施不力,致使事故灾害进一步扩大。
案例二(广州某广场基坑坍塌)2005年7月21日中午12点左右,广州市海珠区某广场B区施工工地发生基坑坍塌,基坑南边支护结构坍塌,东南角斜撑脱落。
基坑支护坍塌范围约104.55延米,面积约2007平方米,南侧海员宾馆的基础桩折断滑落,结构部分倒塌。
同时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
主要原因分析:超挖:原设计地下4层基坑深度17米,后开挖成地下5层基坑(深度达20.3米),挖孔桩成吊脚桩。
超时:基坑支护结构服务年限一年,实际从开挖及出事已有近三年。
超载:坡顶土方车、吊车超载。
地质原因:岩面埋深较浅,但岩层倾斜。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案例-滨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案例案例一:邹平县鹤伴公馆7.14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2年7月14日,邹平县鹤伴公馆工程进行屋顶混凝土浇注作业时,下部模板支撑系统突然坍塌,在屋顶的10名作业工人随混凝土一起坠落,下面放灰的2名工人亦被混凝土和脚手管掩埋,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
二、直接原因1、纵横向水平杆件单方向设置,致使这一方向步距无限增大;2、模板支撑系统剪刀撑严重缺少;3、模板支撑系统未与已浇结构连结;4、施工方法存在缺陷:事故发生部位梁板柱同时浇注;5、相邻立杆对接扣件在同一平面内;6、未按照规定组织方案编制和专家论证审查。
案例二:经济开发区9.8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9月8日,经济开发区中海4号星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坍塌,造成2人死亡,8人受伤。
二、直接原因1、模板支撑方案未专家论证;2、模板支撑基础在回填土上连续降雨支撑基础下降;3、支撑体系不稳固;4、梁板柱同时浇筑。
案例三:潍坊峡山4·30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5年4月30日,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潍坊实验中学演艺中心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60万元。
二、直接原因1、未按规定编制演播厅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2、满堂支撑架基础不牢固,支撑架体搭设不规范、随意施工;3、支撑体系未与四周已完成构件可靠拉接;4、支撑体系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可调托撑等材质不合格。
案例四:淄博高新区付山集团碳酸钙厂烧结工程烧结车间事故一、事故经过2006年9月30日,由山东建设建工集团第七有限公司施工的淄博高新区付山集团碳酸钙厂烧结工程烧结车间,工程为单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长22米,宽12米,高13.1米,在进行车间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坍塌,造成作业面上7人坠落,其中3人死亡,1人轻伤。
二、直接原因1、未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论证;2、支撑架体搭设不规范、随意施工;3、支撑体系未与四周已完成构件可靠拉接;4、支撑体系所使用的扣件等材质不合格。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整体失稳整体失稳是指在土体中形成了滑动面,围护结构连同基坑外侧及坑底的土体一起丧失稳定性,一般的失稳形态是围护结构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底部向坑内移动,坑底土体隆起,坑外地面下陷。
例:龙潭空中花园基坑事故2005年9月3日12时,武昌区彭刘杨路金榜名苑已开挖至设计深度5.2m 的深基坑东侧(cd)段约40余米长的边坡发生滑塌险情。
凌晨,约30m宽位置坡顶出现开裂并出现沉降,坡脚水泥土搅拌桩出现断裂。
早晨7时,下起大雨,半小时后该段出现塌滑。
原因主要是基坑北侧东端滑塌地段出现超挖,开挖后放置了较长时间;坑内大量积水未及时抽排;坡脚土层受水浸泡,降低了土层强度,势必导致边坡蠕动变形;紧邻坑边下水管长期漏水,边坡蠕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坡顶道路下的下水道出现开裂,大量水浸入边坡土体内,导致边坡失稳。
坑底隆起1.坑底隆起是一种向上的位移,产生的原因一是深层土的卸荷回弹,二是由开挖形成的压力差导致的土体塑流。
2.由于土体是连续体,坑底的隆起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必然导致坑外土体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带动相邻建筑物或市政设施发生倾斜或挠曲,这些附加的变形使结构构件或管道可能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危及安全。
3.一般解决的方法是被动区加固,提高土的抗力,减少变形,同时解决整体稳定和坑底隆起问题。
例:三金·鑫城国际C地块事故围护结构倾覆失稳围护结构倾覆失稳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或悬臂式围护结构,重力式结构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绕其下部的某点转动,围护结构的顶部向坑内倾倒。
抵抗倾覆失稳的力矩主要由围护结构自身的重力形成,坑底的被动抗力也是构成抵抗力矩的因素。
例:武汉火炬大厦事故武汉火炬大厦开挖深度10m,上部为老钻土,下部为基岩,采用¢900mm 人工挖孔嵌岩排桩支护,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于老粘土局部浸水,强度降低,土压力剧增,由于桩嵌人岩层,变形不易谐调,造成十余根支护桩折断,危及邻近六层综合楼,使该楼楼梯间悬空,情况危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当时虽然有一些施工技术 指南,但还没有开始编制基坑 工程的规范。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国内,通过总结施工经验, 开始制定基坑规范,这一时期出 现了包括武汉、上海、深圳等地
方规范和两本行业规范。一些地 方政府建立深基坑方案的审查制 度。国内外工程界开始出现超深、 超大的深基坑工程,基坑面积达 到 2 ~ 3 万平方米,深度达到 20m 左右。
由于本工程岩层埋深较浅,因此,原设计支护方案如下:
基坑东侧、基坑南侧偏东34米、北侧偏东30米范围内,上部 5.2 米采用喷锚支护方案,下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钢管内支撑的方 案,挖孔桩底标高为▽—20.0米。 基坑西侧上部采用挖孔桩结合预应力锚索方案,下部采用喷 锚支护方案。
基坑南侧、北侧的剩余部分,采用喷锚支护方案。后由于 ±0.00标高调整,后实际基坑开挖深度调整为15.3米。
多用钢板桩解决问题,没有 专门的设计,也并没有引起 工程界太多的关注。
近 30 多年来,由于高层建
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 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 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 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 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 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 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回 顾历史,深基坑工程发展主要 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复合式土钉墙在浅基坑中 推广使用, SMW 工法开始推广
使用,地下连续墙被大量采用。 逆作法施工、支护结构与主体 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开始得 到重视和运用。商业化的深基 坑设计软件大量使用。在施工 中,基坑内支撑出现了大直径 圆环的形式和两道支撑合用围 檩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克服了 支撑对施工的干扰。
2008 年 11 月 15 日下午,杭州萧 山湘湖段地铁施工现场发生塌陷事 故。风情大道长达75m的路面坍塌并 下陷15m。行驶中的11辆车陷入深坑, 数十名地铁施工人员被埋。
事故造成 21 人死亡、 24 人 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4961 万元, 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上最惨痛的 事故。 21 名责任人被究责,其 中1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3.2、事故过程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
广场深基坑发生滑坡,导致三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号线 停运近一天,7层的海员宾馆倒塌,多加商铺失火被焚,一栋7 层居民楼受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下面是一些事故照片。
3.3、事故原因
(1)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 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为 20.3 米,超深 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尽管后来设计有 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围护桩和锚索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 隐患。
2.3 、土体渗透破坏,包括 以下3个方面内容: 基坑壁流土破坏 在饱和含水地层(特别是
①
有砂层、粉砂层或者其他的夹 层等透水性较好的地层),由 于围护墙的止水效果不好或止 水结构失效,致使大量的水夹 带砂粒涌入基坑,严重的水土 流失会造成地面塌陷。左图为 某深基坑止水帷幕渗漏、桩间 流土事故。
大及地下水流失,引起周围建筑物 及地下管线破坏也属基坑工程事故。 粗略地划分,深基坑工程事故形式 可分为以下三类:
2.1、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 ,会对周围土体有不同程度的扰动, 一个重要影响表现为引起周围地表不均匀下沉,从而影响周围 建筑、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严重的造成工程事故。
( 2)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层向坑内 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导致深部滑 动。 (3)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 2 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
引起周围地表沉降的因素大体有:
基坑墙体变位; 基坑回弹、隆起; 井点降水引起的地层固结; 抽水造成砂土损失、管涌流砂等。
因此如何预测和减小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已成为深基坑工 程界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左图为 2010 年 1 月,深基坑 施工导致的南宁市中兴街路面开
裂事故。
右图为 2010 年 4 月,深基 坑施工导致的广州市中山三路 路面开裂事故。
该工程地质情况从上至下依次为:填土层,厚0.7~3.6米;
淤 泥 质 土 层 , 层 厚 0.5~2.9 米 ; 细 砂 层 , 个 别 孔 揭 露 , 层 厚 0.5~1.3米;强风化泥岩,顶面埋深为2.8~5.7米,层厚0.3米;中 风化泥岩,埋深 3.6~7.2 米,层厚 1.5~16.7 米;微风化岩,埋深 6.0~20.2米,层厚1.8~12.84米。
抱侥幸心理,少加支撑,致使围护体系应力过大而折断或支撑轴力 过大而破坏或产生大变形。下图为2008年苏州某深基坑事故。
上图为2008年杭州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折断破坏 。
2011年杭州某深基坑围护桩折断事故。
②
基坑围护体整体失稳事故
深基坑开挖后,土体沿围护墙体下形成的圆弧滑面或软弱夹层
发生整体滑动失稳的破坏。下图为某深基坑围护整体失稳破坏事故。 故。
③
基坑围护踢脚破坏 由于深基坑围护
墙体插入基坑底部深 度较小,同时由于底 部土体强度较低,从 而发生围护墙底向基 坑内发生较大的“踢 脚”变形,同时引起 坑内土体隆起。右图 为某深基坑发生“踢 脚”破坏。
④
坑内滑坡导致基坑内撑
失稳 在火车站、地铁车站 等长条形深基坑内区放坡
挖土时,由于放坡较陡、 降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滑 坡可能冲毁基坑内先期施 工的支撑及立柱,导致基 坑破坏。右侧两图为 2009 年杭州地铁 1 号线凤起路 站坑内土体滑坡引起的支 撑体系破坏。
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伴随着大城市高层、超高层建 筑的兴建,深基坑工程问题逐渐凸 现。但那时 2 ~ 3 层地下室的工程还 比较少,基坑主要的围护结构型式 是水泥搅拌桩的重力式结构,对于 比较深的基坑则采用排桩结构,如 果有地下水,再加水泥搅拌桩止水 帷幕。
在国 内 , 那 时 地下连 续 墙 用得比较少, SMW 工法正在进 行开发研究。由于缺乏经验, 深基坑的事故比较多,引起了 社会和工程界的关注。从那时 起,国内施工人员开始研究深 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与数值计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 质量控制讲义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深基坑工程概述及典型工程事故分析。 第二部分:深基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 第三部分: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新技术应用与 施工组织设计。 第四部分:相关规范、规程解读。
第一部分:深基坑工程概述 及典型工程事故分析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1、深基坑工程概念特点 2、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第三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后
国内外,伴随着超高层建 筑和地下铁道的发展,地下工 程向更深部发展空间,出现了
更深、更大的深基坑工程,基 坑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 深度超过30m,最深达50m, 逆作法施工、支护结构与主体 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更多 的工程中推广应用。
但由于理论研究滞后、设计缺陷、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深基 坑工程施工与相邻环境的相互影响形势更趋严峻,出现了新一波 的深基坑工程事故。
以上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只是从某一种形式
上表现了基坑破坏,实际上深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
往往是多方面的,具有复杂性,深基坑工程事故的表现 形式往往具有多样性。
3、深基坑工程的发展
深基坑工程是最近 30 多 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 域。以前的几十年中,由于 建筑物的高度不高,基础的 埋置深度很浅,很少使用地 下室,基坑的开挖一般仅作 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措施,最
上图为宁波某深基坑发生流土与地面塌陷
②
基坑底突涌破坏
由于对承压水的降水不当,在隔水层中开挖基坑时,当基底 以下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冲破基坑底部土层,将导致坑底突涌 破坏。下图为上海某深基坑坑底内发生承压水突涌。
③
基坑底管涌破坏
在砂层或粉砂底层中开挖基坑时,在不打井点或井点失效后, 会产生冒水翻砂(即管涌),严重时会导致基坑失稳。下图为湖 南浯溪水电站二期深基坑出现管涌 。
4、深基坑工程实例 ——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
4.1、工程概况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 长 约 340 米 , 原 设 计 地
下室 4 层, 基坑开挖深 度为17米。
该基坑东侧为江南大道,江南大道下为广州地铁二号线, 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缘与本基坑东侧支护结构距离为5.7米;基坑 西侧、北侧邻近河涌,北面河涌范围为22米宽的渠箱;基坑南 侧东部距离海员宾馆 20 米,海员宾馆楼高 7层,采用 φ340 锤击 灌注桩基础;基坑南侧两部距离隔山一号楼 20 米,楼高 7层, 基础也采用φ340锤击灌注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基坑在 2002 年 10 月 31日开始施工,至 2003 年 7 月施工 至设计深度15.3米,后由于上部结构重新调整,地下室从原
设计 4 层改为 5 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从原设计的 15.3 米增至 19.6 米。由于地下室周边地梁高为 0.7 米。因此,实际基坑 开挖深度为20.3米,比原设计挖孔桩桩底深0.3米。 新的基坑设计方案确定后,2004年11月重新开始从地下4 层基坑底往地下5层施工,至2005年7月21日上午,基坑南侧 东部桩加钢支撑部分最大位移约为 4.0cm,其中从7月20日至 7月21日一天增大1.8cm,基坑南侧中部喷锚支护部分,最大 位移约为15cm。
1.2、深基坑工程特点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 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①
深基坑离周边建筑距离越来越近 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
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 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 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 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 成不利影响。
②
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左图为宁波 春江花城二期项 目基坑全景,地 下室距离外墙用 地红线仅 3.5 米。
2、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