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1.1 原子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h:普朗克常数,6.626×10-34J· s
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
海森堡
Werner Carl Heisenberg 1902-1972 德国物理学家 获1932年Nobel物理奖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 观粒子,不能同时测 准其位置和速度(动 量)。如果微粒的运 动位置测得愈准确, 则相应的速度愈不易 测准,反之亦然。
多电子原子中的能级图
能级交错现象
近似能级图
l 相同,n 越大,能量越高
Eg. E1s<E2s<E3s<E4s; E2p<E3p<E4p<E5p. n 相同,l 越大,能量越高
– 同一主层中各亚层能级产生差别的现象叫做能 级分裂. Eg. E2s<E2p; Ens<Enp<End
n、l 都不同,比较原子能量使用 (n+0.7l): (n+0.7l) 越小,能量越低;比较离子能量使用
主量子数— n
主量子数 n
1
2
3
4
5
6
7
· · ·
电子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 七 ·
符号
K
L
M
N
O
P
Q
· · ·
角量子数— l
用来描述核外电子运动所处原子轨道(或电子云) 形状的,也是决定电子能量的次要因素。 对于确定 的主量子数 n ,角量子数 l 可以为 0, 1, 2, 3, 4, … ( n-1 ), 共 n 个取值,光谱学上依次用 s , p , d , f , g , … 表示 。 意义 角量子数 l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l
n=1, 2, 3, 4, 5, 6, 7 电子层 K L M N O P Q
高中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高中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①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②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A -Z 个⎩⎨⎧①中子不带电②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 个⎩⎪⎨⎪⎧①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③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 836 2.核素(原子)的表示(1)A Z X 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Z3.三素比较4.氢元素的三种核素H ⎩⎨⎧11H :名称为氕21H :用字母D 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31H :用字母T 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其中氘、氚用于制造氢弹。
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①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②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2.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下面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素原子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2)任何粒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3)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4)11H+、21H+和31H+互称为同位素()(5)S2-的结构示意图为()(6)K与K+的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7)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为阳离子()(8)同元素的不同核素其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答案】(1)×(2)×(3)×(4)×(5)×(6)√(7)√(8)√2.(1)18O中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2)131 53I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________。
原子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点及例题
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考点梳理1.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
一、原子的构成1.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组成表示式:X,其中X为原子符号,A为质量数,Z为质子数,A-Z为中子数。
2.基本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④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的比较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范围宏观概念,对同一类原子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原子而言。
因同位而言,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一种原子而言素的存在而使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特性主要通过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来体现不同的核素可能质子数相同,或中子数相同,或质量数相同,或各类数均不相同同位素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天然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比一般不变;同位素构成的化合物如H2O、D2O、T2O,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实例H、O 11H、21H、147N、146C、2412Mg 11H、21H、31H为氢元素的同位素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标示出核电荷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的电子数。
要注意无论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圆圈内的核电荷数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离核由近及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有:(1)能量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A )
由于金属、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 子都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 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相对 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 样的呢?形成的粒子又是什么呢?
二. 离子
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1 2 8 1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 4 ,在化学反 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化学性质 不稳定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的。
【练习2】1.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
质最稳定的是 B ,易失去电子的是 C , 易得到电子的是 AD,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C__,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A__D__,属于稀有气体元 素的是____B_____。
练习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
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层,第
二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
子。
【亲手尝试】根据氧原子的结构图画出结构示意图
第一层(2个) 第二层(6个)
(最外层)
+8 2 6
3.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2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8_个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__2_个电子。 ⑶电子先排满第__1_层,再排第__2_层,排满第__2_层,再 排第_3__层。(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
【讨论与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在化学反应中,为 了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它们得失电子的情况是怎 么的?请举例说明。
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 ≥ 4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是指原子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布和相互关系。
核外电子则是指在原子核外围运动的电子。
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质子和中子都集中在原子的中心,也就是原子核中。
而核外电子则位于原子核的外围,围绕核轨道运动。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被称为原子核的原子序数,用字母Z表示。
同一元素的原子核的质子数是相等的,即属于同一元素的原子核的质子数相等。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总数被称为原子核的质量数,用字母A表示。
质量数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
质量数还可以通过原子核的质量来确定,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电子壳层结构。
电子壳层结构是指核外电子分布在一系列电子壳层中的规律。
每个电子壳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在第一层电子壳中,最多容纳2个电子;在第二层电子壳中,最多容纳8个电子;在第三层电子壳中,最多容纳18个电子;在第四层电子壳中,最多容纳32个电子。
核外电子的排布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则,即电子填充顺序。
电子填充顺序是指根据不同的电子壳层和次能级,电子依次填入不同的轨道。
电子填充顺序按照次能级的增加顺序填充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一对电子(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当一个轨道中已经有一个电子时,另一个电子将填充进与之相邻的轨道中。
一个轨道中的电子数越多,对应的能量越高。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原子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核外电子决定。
核外电子的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活性。
具有相同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属于同一族元素。
总之,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了解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对于研究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9 3d7 4s2 10 3d8 4s2 11 3d10 4s1 12 3d10 4s2
“交流与讨论”P14
1. 氟原子核外的9个电子应该排布在哪些
轨道上?
1s22s22p5
2.用到了哪些排布原则
C
Na
3.氮、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N 1s22s22p3
↓↓↓ 或
Mg 1s22s22p63s2
轨道表示式 计算单电子数
↑1↓s ↑2↓s ↑ 2↑p ↑ ↑1↓s ↑2↓s ↑↓ 2p 1s 2s 2p
洪特规则特例
应能用量:相能同量的相轨近道的,轨全道充的满电、子半排充布满、全 空的状态比较稳定。课本P22或练习册P5
已知3d、4s轨道能量相近,且3d>4s现在还
有6个电子,全如充何满排布p6,d体10 系f 14比较稳定?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不同的轨道 全
是
2.泡利不相容原理 ——同一个轨道
为 了
能
3.洪特规则 ——能量相同的多个轨道
量 最
低
4.洪特规则特例 ——能量相近的轨道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电子排布式 ①电子排布式 用原子实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外围(价)电子排布式 ②轨道表示式 ③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一次作业
作业
课本P16:1-6、8
练习册P6:3、8、9、12、13
练习
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错误的是( D ) A Al 1s22s22p63s23p1 B O2- 1s22s22p6 C Na+ 1s22s22p6 D Si 1s22s22p2
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
1.2.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二、元素周期律
1、概念: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 的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本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随堂练习:
1、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H3,其中R的化合价是其 最低负化合价,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111
88
77
N(氮) O(氧) F(氟)
70
66
64
Ne(氖) —
11~17 号元素 Na(钠) Mg(镁) Al(铝) Si(硅) P(磷)
原子半
径/pm
186
160
143
117
110
S(硫) 104
Cl(氯) Ar(氩)
99
—
提示:(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依据与其它元素不同,没有可比性。 (2)表中数据的单位是pm(皮米),1pm=10-12m。
1.2.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电子层(从里到外为K、L、M······层) 核电荷数
原子核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运动)
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通常运动区域离核
(能层)
〔观察思考2〕观察下表:原子序数为3~9、11~17的元素的原子 半径。用横坐标表示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以纵坐标表 示原子半径,根据数据表作图,表示出3~9、11~17的元素的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半径的函数图像。
3~9号 元素
原子半 径/pm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结合物质结构)
练习
1. 下列关于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不正确是: A、核外电子绕核作高速的圆周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与行星运动相似
AB
C、现代科技也无法同时测准核外电子的位置和速度 D、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运动速度很快,电子出现 的几率跟区域位置有关
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电子层 原子轨道 轨道的伸展方向
电子自旋
(1)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 (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能量一样吗? 运动区域的形状一样吗? (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 (4) 为什么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 处在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 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
几个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Ⅰ.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核素的质量
一个12C的质量×
1 12
Ⅱ.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质量数) 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核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百分比a%+核素B的相对原子 质量×原子百分比b% + ……
Ⅳ.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核素A的质量数×原子百分比a%+核素B的质量数×原子 百分比b% + ……
平均
平均 35.485
35Cl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回答上述各数值的意义: 1. 34.969是表示
。 。 。 。
2 .35.453是表示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35是表示 4. 35.485是表示 5. 24.23 %是表示
35Cl的质量数
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7Cl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
枣糕式模型 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指的是原子的组成以及其中各个粒子的排布。
简单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的核心中,称为原子核,而电子则位于原子核外围的轨道上。
首先来看一下原子核的组成。
质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也就是元素的周期表位置。
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因此它的原子序数为1;而氦原子的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所以它的原子序数为2、中子是电中性的粒子,它们与质子一起组成了原子核。
接下来是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它们围绕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它们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上存在。
一个能级可以容纳的电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其中能量最低的能级可以容纳最多的电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能级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自旋是电子的一种内禀性质,可以看作是电子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产生的磁场方向。
因此,在填充能级时,电子会尽可能填充各个能级,而不会在一个能级上堆积。
为了方便描述核外电子的排布,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种表示方法,即用电子排布图来表示原子的电子结构。
在电子排布图中,首先要知道元素的电子数。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知道元素的核外电子数。
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所以氢原子只有一个核外电子;氦原子的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所以氦原子有两个核外电子。
在电子排布图中,可以按分层次填充电子。
能级较低的先填充,能级较高的后填充。
在每个能级上,可以按能级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的原则,填充电子。
另外,根据尽量将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填充在同一能级上的原则,电子可按照↑↓↑↓...的顺序填充。
以氧元素为例,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所以氧原子有8个核外电子。
按照能级填充顺序,首先填充1s能级,这个能级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因此,氧原子的1s能级上填充了2个电子。
接下来填充2s能级,这个能级最多也只能容纳2个电子。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
1、半径大小
逐
渐
增
➢原子:
大
逐渐减小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小 (3)稀有气体半径特别大 ➢离子: (1)同元素:r(阴离子)> r(原子)> r(阳离子);
r(低价)> r(高价)
(2)当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O, F 除外) (1)金属元素一般只有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2)非金属元素有正价也有负价。|负价| = 8-最高正价 (3)稀有气体一般为0价
(二)主要化合价
例:
在一定条件下, 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 RO3-+5R-+6H+= 3R2+3H2O,
(1)形成条件: H2O、 HF、NH3 ( F、O、N 均为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2)不属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 强,一种特殊分子间作用力(HF、 H2O 、NH3)
( 3 )结果 氢键的作用:
①使物质熔、沸点大大升高(HF、H2O、NH3、醇等)
②使物质易溶于水(HF、NH3、乙醇等) ③使物质易液化( NH3 ) ④产生多聚分子[( HF )n]
2、结构特点:有单个分子存在;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3、性质特点
熔、沸点较低 固态、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溶解性差异较大. 4、常见的物质 绝大多数共价化合物和非金属单质的 固体。如:H2、He、H2O、CO2等。
每个CO2分子周围与之紧邻等距的CO2有 12 个。
与CO2分子距离最近的CO2分子共有12个 。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04 核外电子排布的实例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排布在1s轨道上。
2
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简单的,其核外电子排布 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
3
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状态由主量子数n决 定,本例中n=1。
轨道表示式
轨道表示式是另一种表示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方法,它通过图形的方式表 示电子云的分布和电子的运动状态。
轨道表示式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展示 电子云的分布情况和电子的运动状态, 有助于理解电子的行为和性质。
能级交错现象
能级交错现象是指在实际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有些电子 会出现在比其理论能级高的能级上,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
。
05 核外电子排布的意义
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元素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
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增多,电子填充到更高能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对周期律的解释
周期表的形成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形成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来确定的 。
最低。
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 会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可以通
过发射光子的方式释放出去。
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指出,在任何一个原子中,对于同一 能级上的电子,总是优先以等价的方式占据不 同的轨道。
这个规则的原因是,当电子以等价的方式占据 不同的轨道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小的, 从而使得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的核心包含质子和中子,而电子则以轨道的方式绕核心运动。
核外电子的排布对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详细介绍。
在经典的玻尔理论中,电子的排布被描述为沿不同轨道(也称为能级)绕核心旋转。
每个能级最多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根据波尔理论,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2n²(n为能级的编号)根据这个公式,第一能级(最靠近原子核的能级)最多可以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最多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最多可以容纳18个电子,以此类推。
这个公式说明了为什么特定能级上的电子数量不同。
然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玻尔理论只能部分解释原子结构。
量子力学描述了电子运动的波动性质,并引入了概率密度的概念,用来描述电子在不同位置出现的可能性。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不能准确地被定位在轨道上的一些点上,而是存在于一个电子云中。
电子云是描述电子出现概率分布的三维区域,具有不同概率密度的区域对应着不同的轨道形状。
根据不同的轨道形状,电子的能量也不同。
主要能级被标记为1,2,3...,并由字母s,p,d,f等来表示不同的子能级。
每个主要能级的子能级又分别由s,p,d,f等轨道来区分。
s轨道是最基本的,是球形对称的,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
每个能级的第一个子能级都是s轨道,即1s,2s,3s等。
p轨道是具有 dumbbell(哑铃形)形状的轨道,并且在空间中有不同的方向。
每个能级的第二个子能级都是p轨道,即2p,3p,4p等。
每个p轨道最多能容纳6个电子。
d轨道是复杂的轨道形状,涉及到更多的区域和方向。
每个能级的第三个子能级都是d轨道,即3d,4d,5d等。
每个d轨道最多能容纳10个电子。
f轨道是更复杂的轨道形状,涉及到更多的区域和方向。
每个能级的第四个子能级都是f轨道,即4f,5f等。
每个f轨道最多能容纳14个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A—Si;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倍;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由里向外,
钠、镁、铝等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 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11 2 8 1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讨论完成下表: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少于4 多于4 2或8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
较活泼 较活泼 较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1 2 8 1
钠原子Na
+17 2 8 7
氯原子Cl
+11 2 8
钠离子Na+
NaCl
+17 2 8 8
氯离子Cl-
核电荷数为1~20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由里向外,
K Ca 由能量低的轨道到能量高的轨道。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①能量最低原理(K、L、M、N、O、P、Q) ②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n表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3、元素化合价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4时,
容易失去电子
化合价=+失电子数
最 容外 易层 得电 到子 电数子≧4时,化合价=-得电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
4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自主解答】(1)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 为硅(Si)。(2)当次外层为K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是
硼(B)
; 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电子数
为1.5×8=12,违背了排布规律,故不可能。
(3)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故+1价离子是 Na+。(4) -2价离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 ,当
4
次外层为K层时,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与Ne
电子层排布相同,则其原子的质子数为10-2 = 8,为氧元 素,写出O2-结构示意图即可;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 则有32个电子,故不可能。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变化所决定的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 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易错选项】C
【易错剖析】 (1)易错选项分析 本题易错选C的原因在于对知识掌握不准确,将“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错误地认为是“氧化物的水化物”,正确 说法是“同周期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2)其他错误选项分析 【标准答案】B
1.(2011·漳州高一检测)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递增 B.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C。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 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其他周期性变化都是由它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课时训练练知能、提成绩限时测评(时间:40分钟)测控导航表基础过关1.(2013甘肃河西五市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叙述正确的是( C )A.P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0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互为同素异形体C.Po位于第6周期ⅥA族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4解析:Po元素有多种核素,210只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这种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是Po的不同核素,者互为同位素,而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B错误;第6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序数是86,故Po应为第6周期ⅥA族元素,C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o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10-84=126,D错误。
2.(2013漳州模拟)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B.16O与18O互称同位素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更强解析: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16=18,A错误;16O与18O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13C的质子数为6,15N的质子数为7,两者质子数相差1,C错误;2H+与1H+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
3.(201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为同一核素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互称同位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 纵行D.分别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解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原子中中子数分别是26和28,A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B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互为同位素,是同一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C正确;钛单质是同一物质,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D错误。
4.(2014合肥联考)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B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A.①③⑤⑥⑦⑧B.①③⑤⑦⑧C.①③④⑤⑦D.全部都是解析: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满足①;F2与Ar满足③;H2O、HF等满足⑤;Na+与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满足⑦;OH-、F-满足⑧。
其他情况则不能满足质子数和电子数同时相等。
5.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C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B.Cl-的结构示意图:C.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D.过氧化氢(D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解析:CO2的结构式为O C O;Cl-的结构示意图为 ;D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
6.(2013福建师大附中质检)氡是放射性稀有气体元素,氡气吸入体内有害健康,氡的核电荷数是86,相对原子质量是222。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放射性矿物分解放出的“锕射气”,是由质子数为86,质量数为219的原子组成。
下列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氡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约是19.82 g·L-1B.氡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因此对人体有害C.氡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D.“锕射气”是氡的同位素解析:氡为单原子分子,在标准状况下密度约是9.91 g·L-1,A错误;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因此对人体有害,B错误;氡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C错误;“锕射气”是由质子数为86,质量数为219的原子组成,氡的质子数是86,相对原子质量是222,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正确。
7.下列有关人工放射性核素,如131I(碘)、137Cs(铯)等说法正确的是( A )A.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沥青固化法等B.127I是碘元素稳定的同位素,与131I互为同分异构体C.127I与131I的质量数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137Cs与134Cs称为铯的同素异形体解析:127I与131I互为同位素,B错误;127I与131I的质量数虽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137Cs与134Cs互为同位素,D错误。
8.“神舟十号”所用动力燃料之一为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三种物质质子数之比为1∶2∶3B.三种物质中子数之比为1∶1∶1C.三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D.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解析:三种物质的质子数相等,H、D、T的中子数分别为0、1、2,故A、B错;LiH、LiD、LiT的摩尔质量分别为8 g·mol-1、9 g·mol-1、10 g·mol-1,C正确;H、D、T是氢的三种核素,故氢化锂“三兄弟”的化学性质相似,D错误。
9.(2013厦门模拟)有两种气体单质A m和B n,已知2.4 g A m和2.1 g B n 所含原子个数相等,分子个数比为2∶3。
又知A和B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中的L电子层所含电子数是K电子层的三倍。
(1)A和B的元素名称:A ;B 。
(2)A m的化学式是。
(3)A的另一种单质化学式是。
解析:(1)由题意可知A为氧元素(O),设B原子的质量数为A(B),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B)=14,N+Z=14,Z=7,故B元素是氮元素(N)。
(2)根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得m=3。
即A m化学式为O3。
(3)氧元素的另一种单质为O2。
答案:(1)氧氮(2)O3(3)O210.(2013福州模拟)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小,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F同主族,E、F 同周期。
D的同素异形体中有一种在大气层中起保护作用。
E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物质甲由D、E、F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1)写出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族,写出C的最简单氢化物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3)甲可用作浊水净化剂,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消防工业中,与(填名称)、发泡剂组成泡沫灭火剂。
(4)处理含BO、F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F和BO2。
已知:①BO(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2(g)BO2(g)ΔH=-283.0 kJ·mol-1②F(s)+O2(g)FO2(g)ΔH=-296.0 kJ·mol-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往5.0 mL 0.1 mol·L-1甲溶液中加入20.0 mL 0.1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解析:A的原子半径最小,所以A为氢,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所以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B是碳。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所以C为氮,在大气层中起保护作用的是臭氧,所以D为氧,E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故E为铝,F为硫。
(2)氮的最简单氢化物为氨气,其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H2O。
(3)铝离子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
泡沫灭火剂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两者发生互促水解,产生Al(OH)3和CO2,可用于灭火。
(4)根据盖斯定律,利用①×2-②可得到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由题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钡与硫酸铝以4∶1反应,溶液中溶质为偏铝酸钡,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为c(A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Ba2+)>c(OH-)>c(H+)。
答案:(1)(2)二ⅤA 4NH3+5O24NO+6H2O(3)Al3++3H 2O Al(OH)3(胶体)+3H+小苏打(4)2CO(g)+SO2(g)S(s)+2CO2(g)ΔH=-270.0 kJ·mol-1(5)c(A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Ba2+)>c(OH-)>c(H+)能力提升11.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解析:A中两物质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形成的结构相同的单质,不是同分异构体,错;B中两原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故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错;C中16O和18O间的转化是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错;D中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为0.05 mol,故均含0.1N A个氧原子,正确。
12.医学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了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断裂DNA来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14C与12C的性质完全不同B.14C与14N含有的中子数相同C.14C60与12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解析:14C与12C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A错;14C与14N所含中子数分别为8、7,B错;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14C60和12C60是相同的单质,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
13.(1)有A、B、C、D、E五种微粒,其组成中均有氢,且电子总数为10个,A是双原子的阴离子,根据下列变化,写出微粒的化学式、B微粒的空间构型。
①A+B C+D↑,②2C A+E,③D+E B+C则A: ,B: ,C: ,D: ,E: 。
B的空间构型是。
(2)已知X、Y是核电荷数1~20中的两种元素,X、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和n-1,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m+2和n,根据上述条件可推知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