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诊断
应激性心肌病诊治一例-从误诊到确诊的体会

应激性心肌病诊治一例—从误诊到确诊的体会
阴赪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摘要]要点 应激性心肌病极易被误诊为AMI,特别在发病的初期,充分认识SCM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主诉]反复胸痛2周,加重10小时。
[现病史] 2周来无诱因、安静状态下反复出现胸痛憋气,向左背部放射,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当天再次发作,1小时后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ACS收入院
应激性心肌病诊治一例-从误诊到确诊的体会
作者:阴赪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引用本文格式:阴赪茜应激性心肌病诊治一例-从误诊到确诊的体会[会议论文] 2013。
应激性心肌病

病生学机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儿茶酚胺导致冠状动脉小血管收缩和全身血压 升高,可诱发罪犯血管上的斑块破裂,继发血 栓形成,随后血栓自溶,早期即出现血管再通, 但体内仍存在心肌损伤和微量心肌酶的释放
斑块形成及破裂
病生学机制----雌激素水平减低
在14项关于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中,绝经期妇女占 88.85%,平均年龄58~77岁。在动物研究中发现由应 激导致的高雌二醇水平可引发左室功能障碍。雌激素通 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导致微血管功能不良,此外,雌激 素还可以降低冠状动脉内皮系统的一氧化氮生成,影响 微血管的反应能力。雌激素水平下降使绝经期妇女的心 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过度增强,从而产生一系列儿茶 酚胺介导的心肌毒性作用,但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说法。 总之,雌激素水平下降在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中起着重 要作用,可能是发病的环节之一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特征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特征
后期心电图改变:
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
有10项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左室功能减低, 室壁运动障碍,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为20%~49%。 但数天至数周后,所有患者左室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LVEF值升至60%~76%。Wittstein等研究发现:发病 早期(住院第1天),左室平 均LVEF为20%(15%~30%), 常表现为基底部收缩功能良好,心室中部中至重度受损, 心尖部运动消失或呈现反向运动。在住院的第3~7天, 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住院第4天时,平均恢复至45 %,心尖部运动明显恢复但仍然较弱。发病21d后, LVEF恢复至60%,室壁运动恢复至正常
实验室检查----心脏标志物测定
大部分患者有肌钙蛋白和CK-MB的升高, 分别占86.2%和73.9%,但通常仅为轻度 升高。Wittstein等在研究发现:肌钙蛋白I 峰值水平只是中度升高(平均0· 1 8 ng/ml, 正常值<0.06 ng/m1),有2例患者无肌钙 蛋白I增高;肌酸激酶峰值133 U/L(正常 值<17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 B平均 值10ng/ml(正常值<7ng/m1)
应激性心肌病

出现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剧烈胸痛、胸骨后压榨
感、呼吸困难和晕厥,部分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 状
4.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点
急性期多数患者心电图出现胸前导联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部分可出现病理 性Q波,恢复期常有T波倒置 ST段抬高可维持数小时,病理性Q波可完全恢复,T波倒置常持续数月之久,数 月后心电图可完全恢复正常
作用 ➤发病过程中有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因此应避免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β受体激 动剂 ➤避免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可根据经验使用利尿剂 ➤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可使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
总结
➤几乎都为女性,应激发病
➤冠脉通畅,血流TIMI III级
➤心尖部呈室壁瘤样膨出,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 ∞心功能损伤重,表现为泵衰竭
3.雌激素水平athy在绝经后女性中发 病率增高的基础。 ➤血清中雌二醇水平增加能够减少精神应激诱导的心脏病理改变。
解剖变异
目前公认的是三种常见的和几种罕见的解剖变异
诊断标准
新的诊断标准有7项内容,包括解剖学特征、心电图改变、心脏生物标志物以及心肌功能障 碍的可逆性
∞心肌酶仅轻中度升高,与大面积急性心梗不符
∞急性期可死于泵衰竭 ➤存活者心室扩张能回缩,节段和整体收缩功能恢复
➤恢复时间为1-4周,多数为2周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比大面积急性心梗高(3倍) ➤预后比大面积急性心梗好
ICU中的应激性心肌病
Belcourr等报道了31例因癫痫持续状态入住ICU的患者,其中18例患者出现了应 激性心肌病,发病率高达56%。另一个观察性研究显示,1314例入住ICU的重症 患者中20例并发应激性心肌病,发病率为1.5%。日本联合数据库就3719例诊断 为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证实,慢性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消化 系统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精神疾病)、急性内科疾病(例如,脓毒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1 0例 , 龄 3 ~ 1岁 , 均 5 年 07 平 5岁 , 无 高 血 压 、 尿 病 及 心 均 糖
脏瓣 膜病 史 。
特征 为一 过 性 心尖 部 呈气球 样 急 性扩 张 型心 肌 病 , 的 心室 它
扩大 及 异常 室壁 运 动具 有 可逆 性 , 预后 良好 。本病 患 者发 病
1临 床 资 料 1I对 象 .
【 编 号】 1 7 - 2 0 2 0 )3 b - 4 - 2 文章 6 3 7 1 (0 9 0 ( )1 1 0
1 . 2诊 断
上述 1 2例 患者 入 院 时依 其症 状 、 征 以及心 电图改 变 , 体
开 始 时 8例诊 断 为冠 心 病 , 至 6例 考 虑为 急 性心 肌 梗死 , 甚 3
例 诊 断为 扩 张 型心 肌 病 , 1例 考虑 为 急 性 心肌 炎 。 与其 他 心 脏 病 不 同的是 这 1 2例 患者 的症 状 、 体征 、 电 图 以及 酶学 变 心 化 数 天 内很 快 恢 复 正常 , 经 超 声 心 动 图 、 状 动 脉 造 影及 又 冠 左 心室 造 影确 诊 为应 激性 心 肌病 。
介 导 的 心 肌 顿 抑 可 能 是 其 重 要 的 病 理 生 理 基 础 : ttn Wis i te
例 , 伴“ 且 冠状 T波 ” 4例 , 合并 异 常 Q波 1例 , 纯 T波倒 置 单 4例 . 阵发性 房 颤 1 , ~ c延 长 4例 。 述 心 电图变 化 除 T 例 QT 上 波恢 复较 慢 外 多在 1个月 内恢 复 正常 , 与文 献报 道 的相 似l l _ 。 11 .. 肌酶 学 改 变 多 为轻 至 中度 升 高 , 急性 心 肌梗 死 的 3心 与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SCD)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在发作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脏痉挛,休克或死亡。
诊断SCD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检查,而诊断标准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CK-MB)测定,全血细胞(CBC)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心电图(ECG)是检测应激性心肌病的经典检查方法,可以诊断SCD的标志性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早搏,以及室性期前停搏等。
ECG测量中还可以看到ST段变化,ST段低表明血管通畅,可以指导治疗。
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能够精确的表示心脏的各种结构,可以捕捉任何可能的异常,从而可以帮助诊断应激性心肌病。
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SCD的重要环节,检查包括肌钙蛋白
(CK-MB),这是一种表示心肌损伤的指标,可以用来诊断有无应激性心肌病。
而全血细胞(CBC)分析则可以检测出细胞的异常,进一步判断SCD的存在与否。
另外,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诊断SCD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血清中脂肪酸的水平,以及心肌细胞的活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应激性心肌病。
总之,确诊SCD的诊断标准必须有ECG,ultrasound,CBC,CK-MB 和FISH等多个检查项目,有了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就能够确定SCD
的存在或不存在。
虽然SCD依然是一个难以治疗的疾病,但是准确的诊断是治疗之路的第一步,希望能够及早检测出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研究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研究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缩写为SIC)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临床疾病,也称为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由精神或身体应激刺激引起的急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尖部室壁运动障碍,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旋转型或双凸型室壁显著瘤样膨胀,类似于章鱼罐(Takotsubo)的形状,因此得名Takotsubo心肌病。
SI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假说:1.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假说:SIC病人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兴奋状态明显增加,同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对交感神经的压抑作用降低,导致心脏肌肉张力失衡,从而引起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2.心肌细胞直接神经介导假说:SIC病人体内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的钙离子失衡和内皮细胞NO(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的减少,从而导致心室壁的收缩功能障碍。
3.心肌代谢失调、缺血假说:由于应激刺激的影响,SIC病人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导致心肌代谢失调,从而引起心肌收缩功能的障碍和缺血。
SIC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为类似心梗的剧烈胸痛,但不同于心梗的是,SIC的心肌梗塞面积较小,深部或传导组织损伤较少。
其次是血压过高或过低、心率异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肌梗死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目前,对SIC的诊断主要采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提出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条件:1.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状;2.无冠状动脉狭窄或仅有非重要性狭窄;3.出现心室壁运动异常,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4.通过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排除其他心肌疾病。
SIC的治疗主要包括对基础疾病治疗、纠正代谢紊乱、控制心血管风险因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控制症状等方面。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王洪静;袁晓利;孙洪昌;高志刚【摘要】@@ 急性扩张性心肌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是经常会引起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早期诊断时应该注意除外一些潜在的、可逆转的病因,包括心脏毒性物质,如大量酒精、可卡因、抗逆转录病毒制剂;营养缺乏(维生素B1、硒、肉碱);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莱姆心肌炎(Lyme carditis);超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围生期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所致的心肌病等.近年有人发现一种可能不同于以上情况的急性扩张性心肌病,即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1].【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0(025)015【总页数】2页(P1372-1373)【关键词】心肌疾病;应激;心肌梗死;肌钙蛋白【作者】王洪静;袁晓利;孙洪昌;高志刚【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大庆,16345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大庆,1634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急性扩张性心肌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是经常会引起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早期诊断时应该注意除外一些潜在的、可逆转的病因,包括心脏毒性物质,如大量酒精、可卡因、抗逆转录病毒制剂;营养缺乏(维生素 B1、硒、肉碱);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莱姆心肌炎(Lyme carditis);超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围生期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所致的心肌病等。
应激性心肌病

03 心肌酶学改变
心肌酶谱可能升高,但通常不 如急性心肌梗死显著。
0 左心室功能障碍 4左心室造影或超声心动图可显
示左心室中部和心尖部呈气球 样隆起,心室收缩功能降低。
诊断标准
典型的临床表现
包括胸痛、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学改变等 。
明确的应激因素
如严重的精神刺激、身体创伤或手术等。
影像学证据
左心室造影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气球 样变。
轻肌肉紧张。
心理干预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 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
心理疏导
采用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应对能力 。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社会资源利用
引导患者利用社会资源,如参加心脏 病患者康复俱乐部等,与病友交流经 验,互相鼓励支持。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在明确发病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介 入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精神心理因素
如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或长期处 于高压力状态。
心血管疾病史
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在应激情况下更 容易发生应激性心肌病。
03
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01 胸痛或胸闷
常伴随强烈的情绪刺激或身体 应激,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相 似。
02 心电图异常
可能出现ST段抬高或T波倒置等 心电图改变。
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可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但通常无明 确的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改变,且症状多与情绪变化有关。
04
应激性心肌病的治疗与预防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急性应激事件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临床上常见于外伤、手术、感染、出血、烧伤、休克等情况下。
该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以供临床参考。
一、临床表现。
1. 心绞痛,患者出现胸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放射性疼痛。
2. 心肌酶学改变,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
3. 心电图改变,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QT间期延长等改变。
4.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运动异常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
2.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水平升高。
3. 心肌损伤标志物,BNP、NT-proBNP等水平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运动异常等。
2. 心肌灌注显像,核素显像检查显示心肌灌注减少区域。
四、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发展过程,可以进行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1. 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2. 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3.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T波倒置等改变;4. 心脏超声或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显示心肌损伤。
五、诊断注意事项。
1.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如冠心病、心肌炎等;2.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肌活检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发展过程。
及时准确地诊断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应激性心肌病与心衰的关系

左室造影:
左室心尖部和/或左室中部呈球囊样膨出,伴该
区域心室肌运动减弱或消失,而左室基底部则收
缩增强
(最特征表现)
Figure 1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Left (A) and right (B) coronary arteries in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exclud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Left
应激性心肌病表现及特征(5)
CEs:
★86.2%肌钙蛋白阳性; ★ 73.9%CK-MB升高; ★轻至中度升高,升幅明显低于AMI,且较为恒定; ★即使出现左室大范围功能障碍(收缩减弱或消失),
肌钙蛋白和CK-MB也只是有限升高,与心肌功能障碍的 范围没有关联
应激性心肌病表现及特征(5)
BNP:
7.检验指标异常,与心电图、影像学资料不符 8.不能用常见疾病来解释的症状:休克、晕厥、肺
水肿、心脏频率节律异常等。
应激性心肌病与AMI区别:
1)前者多见于绝境后妇女,后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2)前者发病前常有应激史,后者不一定;
3)前者心肌酶学仅为轻度升高,后者升高更明显;
4)前者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IRCA)血流通畅,后者一般为 IRCA急性闭塞
治疗
6 考虑到儿茶酚胺在本病中大量释放及过量 儿茶酚胺可导致心肌顿抑及损伤,建议儿茶 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应为禁忌。
治疗
7 严重室壁运动障碍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危 险,可考虑使用抗凝剂以防止发生附壁血 栓或继发性血栓栓塞等。
8 如伴有呼吸衰竭,可使用通气支持。 9 ACEI、ARB等心衰治疗可持续应用至院
重症患者应激性心肌病的常见病因及诊治原则

重症患者应激性心肌病的常见病因及诊治原则应激性心肌病( SCM) 又称Takotsubo 心肌病或综合征,是一种由强烈的身体或心理应激引起的以可逆性心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典型特征为短暂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及室壁运动异常。
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相似,SCM 可有胸痛、心电图动态ST-T 段异常、心肌酶升高等表现,但一般并无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梗阻。
重症患者受危重疾病、手术、感染等多种因素的打击,是SCM 的高危人群,然而重症监护病房( ICU) 收治患者继发SCM 的数据较为缺乏。
由于重症患者常存在基础心脏疾病,且气管插管或镇痛镇静状态下难以表述胸痛等症状,冠脉造影难以在这类患者中广泛实施( 排除冠脉病变) 。
当重症患者合并SCM 时,其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被忽略或误诊。
早期识别这类患者的SCM,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床旁心脏超声及其他循环监测手段在重症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重症患者SCM 的认识有了不断的更新。
一、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因美国一项纳入超过3.35 千万例住院患者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诊断为SCM 的患者有6 837 例,占所有住院人数的0.02%。
国际Takotsdubo 登记性研究的长期随访表明,SCM 的死亡率为5.6% /人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9.9% /人年。
而来自重症患者SCM 的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相对缺乏,其中两类人群合并SCM 在ICU 最为常见,分别是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和神经重症患者。
有报道显示,脓毒症休克患者合并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比例高达60%,而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脑创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3% ~29% 、20% ~25% 和20% ~70%。
合并SCM 的重症患者病情轻重不一,可表现为仅有轻度的心肌标志物升高或心电图改变,至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Oras 等对 6 470 例ICU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16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的SCM 诊断标准,纳入由应激诱发的短暂全左心室功能障碍或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排除合并冠脉病变和其他心功能障碍病因明确的患者,发现合并SCM 患者的30 天病死率( 32% ) 显著高于一般ICU 患者( 20% ) 。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贾志毅;张浩;李文静;韩清梅;孙蓉;刘玉胜;邝江莹;鹿庆华
【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22(30)6
【摘要】应激性心肌病(SC)是一种急性可逆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好发于绝经期女性,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遭受过心理或生理的应激刺激,临床表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似。
目前该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由几个不同途径单独或协同作用导致。
由于SC诊断率的逐年提升,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本文就SC的流行病学、触发因素和易感因素、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总页数】6页(P1-6)
【作者】贾志毅;张浩;李文静;韩清梅;孙蓉;刘玉胜;邝江莹;鹿庆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扩张性心肌病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2.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3.超声诊断在应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超声诊断在应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5.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应激性心肌病的诊疗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突发肢体抽搐,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突发肢体抽搐,应激性心肌病一例近年来,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也相应增加,导致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心脏病,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胸痛、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常常伴有肢体抽搐等神经症状。
下面报道一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病历:患者,女性,32岁。
由于前一天晚上加班熬夜,次日上午突然出现手脚抽搐、心悸、呼吸急促、胸口闷痛等症状,经家属紧急送往当地医院。
患者到达医院时昏迷不醒,心电图显示T波倒置。
立即进行抢救,给予氧气吸入、镇痛、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并查明患者盐酸甲基多巴胺过敏,使用多巴胺及其类药物需慎重。
进行头颅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经过紧急治疗,患者的神志明显好转,肢体抽搐及胸闷等症状逐渐缓解。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心脏超声显示心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受限。
考虑到患者发病前存在较大精神压力,且其他病因均未能解释患者症状,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
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近期出院后定期随访。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精神因素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
应激性心肌病常常是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大的精神刺激所引起,如家庭纷争、工作压力、生活变化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应激性心肌病与女性更为相关,其发生率远高于男性。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
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但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有特异性。
心电图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或降低,但由于其他心脏病也可能出现类似心电图表现,因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对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的症状治疗。
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给予镇痛、氧气吸入等治疗。
同时,还需治疗相关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
对于精神因素的影响,应拔除源头,同时行心理治疗等。
总之,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心脏疾病,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1例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治

l1 8 8・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0年 l 第 1 O月 9卷 第 1 0期 J T M. c. 00, o.9 N .0 E C O t2 1 V 11 , 0 1
脑 内血 管活 性 肽 类物 质 含 量 ,使脑 内神 经 细 胞 产 生 形 态及 功 能 变 化等 途 径 影 响偏 头 痛 的 发作 , 有 一 定 的 遗传 学 基 础 。另 外 , 并 女 性经 期 前 列腺 素合 成 显 著 增 加 ,也 是 月 经 期 易 患偏 头 痛 的另
海 、 元 、 宫 穴 、 海 等 穴 。 个 月 经 周 期 为 治疗 周 期 。 月 经 关 子 血 1 在 周 期 前 1周 左 右 开 始 针 刺 , 日 1次 , 至 月 经 来 潮 。 若 无 头 每 针 痛 发作 则 停 针 , 有头 痛 发 作 则 继 续 针 至 头 痛 止 。调 理 3个 月 若
性 心 律 ,I I 、 V T段 压 低 0 1 0 2 V, 。 V T段 抬 高 I、I A FS I . — .m V ~ 3 S
00 .5~0 1 m 。l 后 复 查 E G示 : 、I A FS .5 V h C I I 、 V T段 压 低 0 1— I I .
白、 率谷 、 头维 、 印堂等 。发作间歇期配 以调经 补血 , 用天枢 、 气
一
附属 医院 急 诊 。查 E G示 : 性 心 律 , I 、 V T段 压 低 C 窦 Ⅱ、I A FS I
0 1 . m T波 倒 置 。 常 规 : C . . —02 V, 血 WB 9 5×1 L G 8. % 。 0/ , R 4 3 急 症 七 项 : G U t. 6 m m/ , C M 1. n / L N L 05 m o L K B 99g m , a
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t o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 T o k y o: Ka g a k u h y o r o n s h a Co, 1 9 9 0 . 5 6- 6 4.
・
1 3 7・
Hale Waihona Puke 抬高, 伴有肌钙蛋 白升 高 , 超 声心 动 图检查发 现节 段性 室壁 运 动异 常 , 射血分数下降 , 急诊冠状动 脉造影未见 明显 狭窄 , 左 室
造影提示左 心室 心尖部球 形扩 张 。根 据应激 性心 肌病 的诊 断 标 准及本 患者特点 , 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 。 通过本病例 , 我们 总结如 下经验 : ( 1 ) 胸 痛鉴别 诊断 : 除注 意常见 的导致胸 痛的疾病 , 如冠 心病一 急性 冠状动 脉综合 征 、 肺 部疾病等 , 对于绝经后女性 , 在 明显 的精 神或躯 体应激 因素后 , 发生剧烈胸痛 、 心 电图多导联 s T段 抬高表现 , 应警惕 应激性 心 肌病这一少见病 的发 生 。( 2 ) 影像 学检 查 的临床意 义 : 冠状 动
抑有关 , 同时有研 究表 明 , 左室心 尖部 心肌 肾上 腺素 能受 体 密度增 高 , 导致心 尖部 心肌对 交感 神经 刺激 的 反应 性强 , 出现
[ 1 ]S a t o H, T a t e i s h i H, U c h i d a T, e t 1. a T a k o - t s u b o l i k e c a r d i o m y o p a t h y d u e
15、应激性心肌病(2.27最终)

尚德 精术
五、临床表现
二 )体征:
1、痛苦面容、精神紧张、面色苍白;
2、心律失常:心动过速(>100bpm), 70%的病人还有节律 异常、心音减低;
3、严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甚至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等。
尚德 精术
六、并发症
此病一般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主要包括: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心律失常: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3、心力衰竭; 4、心源性休克; 5、心脏破裂; 6、左室内膜附壁血栓形成和继发栓塞。
2)Vriz 等比较了61 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和109 例非应激性心 肌病患者的β1和β2受体多态性, 发现β1受体第389 位氨基 酸等位基因和β2受体第27 位氨基酸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 组间有明显差异,推测β 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该病发生 中有一定的作用 。
尚德 精术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6、病毒感染及心肌炎学说
尚德 精术
五)超声心动图
1、发病早期,左室平均射血分数为15%~30%。
2、所有患者表现出类似收缩类型:基底部收缩功能保存良好, 心室中部中重度受损,心尖部运动消失或呈现反向运动。
3、大约第3天后,左室射血分数开始逐渐恢复,平均恢复至45%, 心尖部运动虽然恢复但仍然较弱。
4、发病21天后,左室EF值恢复至60%,室壁运动恢复至正常。
尚德 精术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治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唐春仕
尚德 精术
一、概述
人们在精神受到创伤时,常会说:“我的心都碎了!”。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后便而病不起。
人的心,是否真的会 “碎”呢?
答案是肯定的!
尚德 精术
一、概述
应激性心肌病最早是日本学者Dote及其同事在1991年描述 ,称其为tako-tsubo心肌病。后来因其有心尖部球样扩张伴运 动消失,又称之为心尖球形综合征。也有人把其称为“心碎 综合征”。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应激性心肌病(STPD)是一种慢性心脏病,它是指一种神经症状与异常的心电图模式,经常伴随不明原因的轻度心肌损伤和炎症性心脏病变。
STPD可产生临床表现,如心绞痛、心力衰竭、合并不良心律和心搏分裂。
管这种病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最严重的后果,但病情有时可以被完全治愈,有时可以延缓其发展和发展速度,但病情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是长期。
在诊断STPD之前,医生会尽可能地将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心脏病的原因。
此,诊断STPD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家庭史和体格检查为了诊断STPD,医生可能会搜集患者的家族病史和体格检查记录,以确定其中可能潜在的有害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
二、心电图在诊断STPD时,心电图通常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记录患者心肌活动状态来确定心脏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病变。
果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出心肌的异常变化,则可以诊断STPD。
三、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EKG)通常被用于诊断STPD,它可以检测出心脏功能,以及心脏是否存在一些结构性异常。
EKG通常可以以较短的时间检测出心肌病变,但它仍然有些局限性。
四、心肌钙蛋白比测定心肌钙蛋白比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STPD的方法,它是检测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和钙离子的比值。
肌钙蛋白比值可以检测出STPD的程度,通常可以检测出轻度的心肌病变。
五、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MRI)可以用来诊断STPD,MRI可以准确检测出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种技术可以精确检测出STPD的程度,并且有助于区分与其他心脏疾病相似的症状。
六、化学血液检查化学血液检查可以用来检测患者体内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酶,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最后,为了确认STPD的诊断,医生可能会使用强有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心肌保护剂来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以上就是应激性心肌病诊断的常用标准,通过上面的诊断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出STPD的病情,从而实施正确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激性心肌病又称心尖球形综合征或心碎综合征,目前尚无准确 的发病率统计数据。该病好发于绝经期后女性人群,大约占所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1%~2%,约占女性ACS的6%。妇女 占总发病的 82%~100% ,平均发病年龄为 62 岁至 75 岁,有报道可 见于10岁至91岁人群。
临床进程
• 该病院内死亡率为1%~3%。左室功能恢复快,住院期间往往仅需 要支持治疗。绝大多数左室功能的恢复在 1~3 个月,少数住院期 间可完全恢复。并发症较少见,但少数也可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 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少数患者因心尖部 及室间隔中部活动异常出现流出道梗阻。最主要死因是心源性休 克和体循环栓塞。
• 复发数据相对缺乏,首次发作后数年内再发的概率为2%~10%, 理论上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复发率。
临床表现:
• 大多数临床表现类似于ACS ,例如缺血样胸痛及心电图变化;严 重精神刺激见于所有报道病例的 27% 左右,例如家族成员或宠物 的死亡及激烈的争论等。2004年日本地震中发生的“ACS”实际上有 一半是应激性心肌病,其中38% 应激性心肌病伴发重症内外科疾 病。
• 心电图 患者常有心电图异常表现。90%患者前壁心电图出现异常, 但 ST 段抬高幅度低于 STEMI ;发病 24 小时至 48 小时内常出现深倒 置对称的 T波,QT间期延长;1/3患者出现前间隔短暂性Q波;尚 无可靠的心电图标准区别应激性心肌病与 STEMI 。大多数患者的 心电图表现是短暂的,数月内完全恢复。 •
应激性心肌病治疗
• 目前尚无临床试验指导下的标准治疗方案,以对症支持为主。 • • 1 、去除诱发因素(急性感染或身体应激事件),治疗原发病 (嗜铬性细胞瘤、上消化道出血、脑血管意外等); • 2 、急性期主要针对充血性心衰治疗,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 用升压药物或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辅助; • 3、建议长期应用ACEI或ARB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 • 4、严重左室功能障碍者考虑华法林抗凝治疗。 •
• 心肌酶学 Troponin或CK-MB轻度升高,升高幅度与室壁异常活动 的幅度不成比例。
• 心导管检查 大部分患者冠脉造影结果阴性或轻度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左室造影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超过单一冠脉供血范 围,最常见的是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少部分表现为左室中部节 段性运动异常。左室运动异常有很多种,可表现为心尖部左室中 部异常、室间隔中部或基底部异常等。 •
• 磁共振 体现为心尖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表现,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异常; 也可提示室间隔运动异常,而收缩期心尖部无异常。 •
•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室运动障碍绝大部分以心尖部的运动异常 为主,梅奥诊所给出的诊断标准是:
• ①一过性心尖部及局部室壁活动异常,超过单一冠状动脉供血范 围; • ②无冠状动脉狭窄或急性斑块破裂证据; • ③心电图改变(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和 / 或 T 波倒置)或 Troponin 升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