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的小故事
廉政文化建设----廉洁小故事30则
一、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
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
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宋平同志汇报了定西的灾情。
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
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
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
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
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
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
”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
”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
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关于廉洁小故事
关于廉洁小故事1. 明朝年间,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他派手下得力干将郑牢去北京解银,差事办完后,北京分司的司长是个大贪官,见郑牢手提沉重甸甸的银箱,就起了贪心,企图收买郑牢,结果郑牢不受贿赂,坚决把银箱带回。
杨继宗见北京分司送来的银箱十分沉重,就对郑牢产生了怀疑,在检查银箱时发现里面装着是两锭原色丝银,于是杨继宗对郑牢产生了误解,以为郑牢从中舞弊,遂将郑牢关入大牢。
通过拷问,郑牢拒不招认,最后在杨继宗亲自审问时,郑牢仍理直气壮地说:“大人你日日夜夜勤政爱民,难道就不清楚郑某的为人吗?难道不知道郑某是块铁石心肠?不管什么歹徒淫威也不能使郑某改变操守!”。
2. 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杨继宗“不受将军不受钱,清风高节领风骚”。
在正统年间杨继宗先后任过九年知府,其中就有七年任嘉兴知府。
他一生清廉为政,不事权贵。
他常说“禄以代耕,没粟违心”,为了不使百姓负担过重,他宁可自己赔补,决不侵扰百姓。
他常以自己的收入来补贴衙门的用费,“私室常寄蔬粟”,而“与妻子薪储一舟一被”。
3.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名人叫李汰,他做了二十五年的官,却一直两袖清风。
一天晚上来了个自称姓贾的中年人。
这人一进门就拍着袖子说:“李公久旱逢雨露,今晚特来奉送程仪千两。
”李汰听了说:“我这个人有个坏毛病。
”贾某忙说:“李公清廉,人所共知。
我早已备好白银五百两,只怕李公不敢收。
”李汰听了拂袖而起说:“我李汰非贪财之人。
”说着从贾某手中夺过银子就要走。
这时贾某露出了真面目说:“好吧!你这个愚腐的东西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李汰说:“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说着就大声呼喊起人来。
贾某见势不好,只好狼狈而逃。
反腐倡廉小故事
反腐倡廉小故事引言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为了建设廉洁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反腐倡廉的小故事层出不穷,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激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反腐倡廉的小故事,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加深我们对反腐倡廉的理解和认识。
故事一:廉洁公务员的典范在某个城市的政府机关中,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公务员备受大家赞誉。
李明从事行政工作已经有多年的时间了,他一直以廉洁公正著称,从不接受任何贿赂。
不仅如此,李明还是一位非常自律的人,工作遵纪守法,不滥用职权,始终保持着公正的原则。
有一次,一家企业申请政府部门的一项项目,为了能够得到顺利的审批,企业老板通过各种途径贿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然而,李明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一切。
他告诉企业老板:“我是一名公务员,我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接受贿赂。
我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绝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违法乱纪。
”李明的拒绝令企业老板感到非常惊讶,但他也深深地被李明的正直和廉洁所折服。
最终,这个项目在李明的协助下顺利通过了审批,企业老板也对李明的高风亮节表示出了由衷的敬佩。
故事二:被诱惑却坚守岗位的警察在一个某市的派出所,有一位叫张强的警察,他一直以诚实、正直而自律著称。
在他的心中,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从不与任何不良行为为伍。
有一天,张强接到了一个任务,需要前往某个单位进行调查。
这个单位涉嫌存在一些违法违纪的问题,而且还有权贵人物的背后支持。
在调查过程中,张强发现了一些关键证据,但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如果他公开这些证据,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
然而,尽管受到了巨大的诱惑,张强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公正和廉洁。
他将证据提交给了上级,同时也将情况告诉了他的同事和上级领导。
最终,这个单位的不法行为被揭露出来,涉嫌违法违纪的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乐清廉政小故事
乐清廉政小故事导语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小城市,乐清在廉政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工作,通过创新机制、加强监督,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廉政制度和机制。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介绍乐清市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故事开始在乐清市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户和蔼可亲的老婆婆,她叫李桂芬。
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是李桂芬仍然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与社区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善良和正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扬和尊敬。
李桂芬的丈夫曾经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因为他廉洁奉公的作风,使得村里的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李桂芬的丈夫因年老退休后,逐渐感到乡村治理存在一些问题。
他担心一些贪腐分子的出现,会给乐清的廉政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李桂芬和她的丈夫决定成立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廉政监督小组。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乐清的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廉政监督小组的成立李桂芬首先联系了她在村里的老朋友,共同商讨如何成立这个廉政监督小组。
经过几次讨论后,他们决定选出一些素质较高、道德品质较好的老年人作为监督小组的成员,他们将作为廉政监督小组的骨干力量。
小组成员经过多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工作计划。
他们决定通过主动巡查、举报投诉、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对乐清市政府及各级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廉政建设的顺利进行。
廉政巡查和督导工作作为廉政小组的一部分,李桂芬和她的团队成员定期进行廉政巡查和督导工作。
他们先后对乐清市政府的各个部门进行了多次走访和调研,并在每次走访结束后填写了详细的巡查报告。
这些巡查报告不仅详细记录了乐清市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这些报告由李桂芬和她的团队亲自递交给乐清市委、市政府,并得到了高度重视和采纳。
同时,廉政监督小组还制定了一套廉政培训计划,对乐清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廉洁意识和能力。
举报投诉和处理除了巡查督导工作外,廉政监督小组还负责处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举报投诉。
廉政故事(精选25个)
廉政故事(精选25个)廉政故事(一):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故事(二):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廉政故事(三):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政故事(四):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廉政故事(五):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廉政故事(六):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政故事(七):丹心要学月月红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廉政文化进校园小故事
廉政文化进校园小故事营造积极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小故事,欢迎阅读参考!!廉政文化进校园小故事一: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历史廉政小故事
历史廉政小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廉政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廉政小故事正是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廉洁奉公、反腐败的真实故事,以鼓舞和教育人们对廉政的认识与觉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历史廉政小故事吧!故事一:岳飞的廉洁高风北宋时期,岳飞是一位备受尊敬和崇拜的将领,但他从未利用权力谋取私利。
有一次,岳飞领兵与敌人作战,战事胶着,敌人想通过贿赂岳飞来分化宋军。
然而,岳飞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贿赂,并将贿赂的事情向丞相报告。
他坚守廉洁的原则,使得再怎样诱惑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故事二:杨白劳的清廉名声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杨白劳的官员,以他的廉洁和公正而闻名于世。
杨白劳的父亲因贪污腐败而被贬谪,他深知家庭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
因此,他立志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官员。
他拒绝了各种贿赂和特权,始终坚持对百姓公平公正地行使职权。
因其清廉的名声传遍全国,人们争相效仿,社会的风气也逐渐变得更加正直和廉洁。
故事三:蔡赴朝的坚守原则清朝时期,蔡赴朝是江苏省的巡抚,他也是一位以廉洁和正直著称的官员。
蔡赴朝坚守原则,积极打击贪污腐败现象。
他不畏强权,勇敢地揭发和处理腐败分子,使得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他一次次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公正判决,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和尊重。
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后来的官员们,继续推动着社会正义的前进。
这些历史廉政小故事告诉我们,廉洁是一种美德,是一个官员应承担的责任。
只有坚守廉政原则,执法公正,我们才能有一个公平正义、繁荣和谐的社会。
希望通过这些历史廉政小故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廉政的重要性,共同为建设廉洁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廉政建设小故事(精选5篇)
廉政建设小故事(精选5篇)第一篇:廉政建设小故事1、康乡长的忙(通俗小故事)南湾村位置偏僻,周围都是山。
山里也没什么矿产资源,村里也没一家企业,是石庙乡有名的穷村,别的地方早几年都奔上了小康,这个村的温饱才刚解决。
几十年来,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一如过去那般山清水秀,没什么变化……新上任的康乡长到任后,听说了南湾村的情况,就抽个双休日下乡了。
南湾村村主任老贵喜出望外,以为又是康乡长来给他们送扶贫款救济物资的,谁知康乡长一分钱也没给他捎,一壶油也没给他带,而是让他领着去山上、河边瞎逛。
老贵不知道康乡长的壶里卖的什么药,遂心一横,只管吊着脸说村里的小学校舍破破烂烂该补了,说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该修了,说他老贵在村委多年的工资没得过……康乡长也不搭话,任由老贵吐苦水。
这时,他看到小河边几只正在嬉水的鸭子,就两眼放光,说老贵,村里养鸭的不少吧?老贵点点头,说康乡长,说句不好听的话,村里人都拿鸭屁股当银行哩,鸭蛋也不舍得吃,都攒起来拿到镇上换油盐酱醋了。
康乡长点了点头,没说话。
中午在老贵家吃饭时,老贵又厚着脸皮提出让乡里帮助南湾村脱贫。
康乡长说老贵,乡里也有乡里的困难……这么着吧,你先帮我个忙,只要这个忙你肯帮我,我一定要让南湾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康乡长的话音刚落,老贵就激动地差点将手里的饭碗撂地上,说乡长让我帮啥忙?康乡长微微一笑,说老贵放心,这个忙你一定能帮上,就是我想要一些鸭蛋。
老贵松了一口气,说这个没问题,我现在就让老伴去村里弄。
康乡长摆摆手,说不急不急,我要的多。
你们村多少户人家?老贵迟疑了一下,说不多不少二十户。
康乡长说每户三百个,总共六千个。
老贵吃了一惊,心想这么多?但他也只是愣怔了一下,权衡利弊后,便拍着胸脯保证说,好,没问题,康乡长你可说话算数?康乡长就肃着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村里的老少爷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不用老贵多做思想工作,都开始把鸭蛋给康乡长攒了起来。
半月时间,老贵根据各户报的数字,算出已经有六千个鸭蛋了。
扬州廉政小故事
扬州廉政小故事正文: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廉政文化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都与廉政建设息息相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扬州,了解一些扬州廉政小故事。
故事一:李勉还金李勉是唐代的一位贤臣,他年轻时在县里做小官。
有一次,他的朋友寄给他一些黄金,但李勉没有收下,而是把黄金退还给了朋友,他说:“我决不能因为友谊而接受贵重的东西。
”这种高尚的品质使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二:包公审案包公是宋代著名的司法官员,他以清廉正直、执法严明著称。
有一次,一个地主犯了法,但这个地主势力很大,连皇帝都为他辩护。
然而,包公不受干扰,坚持审理此案,最终依法惩治了这个地主。
包公的公正和勇气赢得了人民的敬仰。
故事三:郑板桥的“三竹”郑板桥是清代的一位著名画家和诗人,他以画竹子闻名。
在他的画作中,有一幅名为“三竹”的作品。
这幅画中,有三根竹子栩栩如生,郑板桥在画中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表达了他心系百姓,关心民间疾苦的高尚品质。
这些扬州廉政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这些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他们不受金钱、权力的诱惑,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为人民服务。
这些故事不仅传承了扬州市的廉政文化传统,更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总结:扬州市的廉政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官员们如何秉持廉洁、正直的品质,为人民服务。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官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拒绝贪污腐败,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
同时,这些故事也强调了扬州市的廉政文化传统,为我们的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10个廉洁故事简短
10个廉洁故事简短1.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曾多次担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送他一条活鲤鱼。
面对下属的好意,羊续左右为难,只好暂且收下。
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
此事传开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当地的百姓都敬称他为“悬鱼太守”。
2.不受封邑曾子穿着破衣服耕田,鲁国国君派人封赠他一座城邑,请他用城邑的收入来修饰仪表。
曾子不接受,使者回去再回来,他还是不受。
使者说:“不是先生向人索要,是别人献给你的,为何不肯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有所畏惧别人,给人家东西容易有优越感。
纵然鲁君赏赐没有优越感,但我怎能无所畏惧呢?”最终没有接受。
孔子听说后感叹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3.压舱廉石三国时陆绩为政清廉,他从郁林太守离任返乡时,行李少得可怜,船家怕船载太轻容易翻船,不敢起航,陆绩就与船家、家人商议,买了两大瓮咸菜和一担笋干压船,但船吃水还是很浅,而银子已所剩无几,只好从岸边抬来一块大石头压舱。
有人把陆绩运回的那块大石头收藏起来,取名“廉石”,如今仍保存在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
4.裴侠反讥北周裴侠为官清俭,堂弟伯凤等嘲笑说,“人生做官,应当名利双收,你这般清苦,究竟图什么?”裴侠说:“清是为官之本,俭是修身之基。
况且我们是大族,世代能成就美名,应当活着被朝廷称赞,死后流芳千古。
我以平庸之才承蒙特殊恩遇,安于穷困并非追求虚名,而在于加强自修,只怕有辱先人。
这样做反被讥笑,还有什么话说?”伯凤等人惭愧退下。
5.玉璧无瑕西汉司马迁担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派人送给他一对珍贵的玉璧。
司马迁之女见到玉璧晶莹透亮,非常喜欢,司马迁开导她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
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
”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6.忍穷免祸北宋范仲淹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宦海沉浮三十八年,无论是位高权重之时,还是人微言轻之际,都坚持清廉守正、忧国忧民、自甘清贫,曾经为了把母亲从苏州接到广德,卖了一匹马才凑够路费。
最新廉政小故事5篇
最新廉政小故事5篇“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
你知道廉政小故事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廉政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廉政小故事1灭官烛看家书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
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
他猜想这必须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
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我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
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我出钱买的亮吗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景,他认为这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但正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廉政小故事2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的宰相。
他直言不讳,曾提出“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加上为人俭朴,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所以一直深受人民的称道。
而魏征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洁、俭朴的好女人,历出名的贤内助。
裴氏虽说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给丈夫之后依旧那么勤俭节约,并随丈夫住那间旧屋,每天纺纱织布度日,而毫无怨言。
唐太宗听说魏征家的房子又窄又旧,十分破烂,便命令派人去为他调整。
当官员和工匠等人来到魏家时,魏夫人对来人说:“他(指魏征)住惯了老房子,住不惯华丽大厦,请皇上原谅,不要给他调房了。
”由于魏夫人的再三辞谢,工匠们只得重新翻新了几间旧房子,便回去了。
唐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起不了床。
唐太宗派出医生去为他治疗。
谁知,医生到魏家一看,简直不相信,魏征盖的被子又破又旧,根本御不了寒。
医生回来据实向皇上禀告之后,太宗立即派人给魏征送去了丝棉被。
谁知这回魏夫人又出来挡驾了。
她说:“他也用惯了布被布褥,没有必要添加丝棉被,也请皇上见谅。
”就这样,魏夫人常年铺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恳恳,相互体贴,而没有后悔嫁给这样一个清贫的丈夫。
苏州廉政故事
苏州廉政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苏州廉政的故事: 1. 况钟两袖清风:况钟是明朝苏州知府,他在苏州知府任上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在他离任时,苏州百姓万人空巷相送,他却两袖清风,不带一锱一铢。
2. 陆绩“廉石”压舱:陆绩是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任郁林太守时十分清廉。
任满还乡时,他全部家当还装不满一船,艄公说船太轻,遇到大风大浪会翻船。
于是陆绩买了一担笋干和两大瓮咸菜压船,才顺利回到苏州。
但他留下的“廉石”却被后人传颂。
3. 范仲淹先忧后乐: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苏州知州任上买下南园,准备将来退休后居住。
但他去世后,却没有为家人留下任何遗产,甚至连南园也捐给了苏州府学。
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成为后世楷模。
这些故事展示了苏州历史上一些官员的清廉品质和高尚品德,对今天的廉政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
清正廉洁小故事(精选20篇)
清正廉洁小故事廉洁是中国传统之一,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正廉洁小故事(精选20篇),希望你喜欢!清正廉洁小故事1清正廉洁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说大一点,如果每个人都不廉洁,我们的国家就会遭殃。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多么美好。
大家都非常爱戴清正廉洁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变得这么强大和富有。
从古到今,我们国家出现了许许多多清正廉洁的官员,古代的包公,一生廉洁,被后人称为“包青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爷爷,一件睡衣补了多次还舍不得扔掉。
我们也非常痛恨那些给国家造成危害,不廉洁的官。
他们只会给国家增多坏事,根本没有想过怎么去报答国家。
这些人怎么不让人痛恨呢?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一名小故事,但我们也要学习包公、周总理爷爷的正气精神。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遵守小故事规则,同时不忘了提醒别人也要做好。
因为不是一两个人就能使国家变得强大富有,必须要大家都团结起来才行。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一个廉洁的人;一个能报答国家的人。
相信,只有每个人都廉洁了,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清正廉洁小故事2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人们把廉洁视为一种美德,把败坏看作社会的一颗毒瘤。
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每个朝代的领袖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廉洁,既是一个好官的标志,也是我们小故事前进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好品质。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题目叫《公仪休拒收礼物》。
文中,一位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条小小的鱼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也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他深知,一条小小的鱼身上,蕴藏着多少阴险的计划,甚至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他正是知道这点,才不会收下任何礼物。
他就是——公仪休。
公仪休拒收礼不但为了自己,更为了朝廷、百姓。
也证明了他廉洁、正直和聪明的品性。
他这种正直、为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想,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他这样的好官、好人,那社会一定会更美,人们生活得更开心、快乐,他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廉政小故事短篇_简短的廉政小故事精选
廉政小故事短篇_简短的廉政小故事精选说起廉政,很多人首先就会想起包公。
除了包公廉政的故事,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廉政的短篇故事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短篇廉政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廉政小故事短篇1:共和国三位的廉洁小故事据《光明日报》2005年1月29日报道文章介绍,1958年7月,周恩来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
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设宴送行。
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
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
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朱镕基“罢宴”——不离开宴会厅,单独吃工作餐。
据媒体报道说,一次朱镕基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
由于朱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温家宝“罢宴”——提前打招呼,谢绝摆宴自个吃。
据2004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十六大”之后,温家宝的第一站到了贵州。
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
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廉政小故事短篇2:包公无私流芳百世为了父母辞官职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10个古代经典廉政小故事,读一读,也许对你的人生有所启示
10个古代经典廉政小故事,读一读,也许对你的人生有所启示1、羊续:“悬鱼太守”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
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
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
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
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2、刘宠:“一钱太守”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且清廉俭朴。
在他离任时,当地百姓凑了一批金银相赠。
刘宠虽坚拒不收,却又不忍令父老乡亲过于失望,只好拿一文钱作为纪念,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
百姓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纪念这位清官。
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举世佳,至今遗庙在江边。
近来仕官多能者,世学先生拣大钱”。
3、山涛:“悬丝尚书”、“璞玉浑金”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着名清官。
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
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
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
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
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
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4、徐勉:“风月尚书”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
这下他家可热闹了,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多少。
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
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
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虞暠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
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5、袁律修:“五代清郎”隋朝袁律修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5个朝代,官至尚书郎、太常少卿。
廉政小故事5篇
廉政小故事5篇读廉洁故事有感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的人大多为贪钱之人,所以有些人想做老师也仅仅是想着做老师的工资高,而不是想借助老师这个职业为国家教出更多的人才贡献于国家。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提倡反腐倡廉。
正所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
”廉洁的意思是清白高洁,不贪污。
我爱读历史,而关于廉洁的方面有两篇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故事之一:在清朝初的时候,陈居官至闽浙总督。
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临终时仍身穿着粗袍布履。
他在台湾任职期间,把自己应得的三万两银子全部用于修复炮台等公务之上。
任闽浙总督期间,应得的银两也分文不取。
他常说:“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
人之所以贪污妄取,都是因为奢侈挥霍,取用无度,不能节制。
我初任知县时,一钱不取也不至于缺衣少食,就是因为重视节俭。
”康熙皇帝便称赞他为“清廉中之卓绝者”。
故事之二:有一位清朝人:李,做了三年知县,因为上司向他索取钱财,他抵制了上司的要求与做法,为了可以清清白白在人世间活下去也为了上司不再贪污,便辞去了现任官职。
临行时,他的廉洁正气把老百姓感动了,于是,老百姓恋恋不舍,哭泣相送。
我们的老师也一样,把下一代教的成绩很好,自己却不求回报,只是想我们的成绩可以好一点。
而这两个故事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说:(主要内容)如果贪了一个银两,就像叹了一百千万个金块。
人贪钱,都是因为乱花钱,不可以节制花钱。
而第二句的主要内容是李为了不满足上司的贪钱心理,而辞去了官职。
这两句话都可以体现出很多人都是清廉的人。
看完了这两个故事之后,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些清廉的人,为什么以前还会有这么多贪官呢?我为此想啊想啊,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想到,但却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其实要清廉并没有什么难度,有囊读的是要把人的目标都转正。
我以后要把自己的目标转正,做个清廉的少年,也许我的上几代曾经是贪官,但如果是这样,我也要像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廉政小故事二:廉洁文化进校园作文(5篇)初中学生作文廉洁文化进校园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德,而这些传统的美德深深地熔铸在我们的心中。
廉政故事(精选25个)
廉政故事(一)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手说“好白嫩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故事(二)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莫非是不私一钱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坏话了。
廉政故事(三)两袖清风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政故事(四)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廉政故事(五)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教育。
廉政故事(六)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政故事(七)丹心要学月月红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诗人。
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称道和传颂。
四风廉政小故事
四风廉政小故事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四风”问题,以下将通过四个小故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四风廉政的重要性和宣传效果。
第一个小故事:张主任的鉴定张主任是某市公安局的一位职务犯罪案件侦破专家,公安系统极有声望。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起千金公子的抢劫案,他迅速做出了判断并锁定了一个嫌疑人。
正当大家都以为案子即将破案之时,一个普通的警员发现犯罪现场有多处疑点,但由于张主任的声望太高,他一度不敢提出质疑。
然而,由于案情进展缓慢,上级部门组织了全面的复核,最终发现了张主任的判断错误。
这起案件让人们意识到,即使是声望极高的专家也有可能出错,只有敢于质疑,才能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个小故事:刘经理的消费账单刘经理是某单位的党委书记,也是一位为人风正气正、正直廉洁的干部。
然而,在一次单位团建活动中,他的账单备受关注。
活动结束后,一名工作人员发现刘经理的消费账单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其中包括高档酒店、奢侈用品等。
这个离谱的消费行为让人们对刘经理的品行产生了质疑。
经过进一步调查,原来是他的好友以他的名义滥用了单位的公款。
尽管这并不是刘经理个人的不端行为,但他作为领导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友圈,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故事的结局是,刘经理追回了款项并向组织作了解释。
第三个小故事:李书记的谢礼李书记是一个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非常有声望的干部。
一年一度的基层民主推荐选举中,李书记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本领顺利当选。
然而,在选后的庆功宴上,他接受了一名企业家送来的价值重金的土特产。
这一幕被现场的党员干部看在眼里,引起了一定的轰动。
李书记虽然后来退还了馈赠,但事情已经被拍了照片、传了微信,并成了当地舆论的热点。
这个小故事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接受超出适度范围之外的礼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原则。
第四个小故事:王主任的婚宴王主任是一位县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他与单位的关系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啦。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
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总理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
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
11 时左右,周总理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
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
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 ”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
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 ”周总理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若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10 元钱。
谁知周总理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10 元钱怎么够呢? 一定要按牌价收足。
”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 5 元钱。
不料,又被周总理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
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一样付钱嘛! ”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 5 元钱。
这样共收了20 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1 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总理临上飞机前留下10 元钱,付中午的饭费。
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30 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19 元 5 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10 元 5 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
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