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5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5](https://img.taocdn.com/s3/m/bc2b4d1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8.png)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自然气资源的特点,以及我国自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2.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3.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区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二、实施西气东输的缘由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⑥地区差异(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⑦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⑧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始终以⑨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2)⑩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大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⑪自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自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⑫西多东少,北多南少.(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⑬鄂尔多斯.(3)油气进展战略:稳定⑭东部,进展⑮西部.【思维活动】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答案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需求差异产生的.分析时明确资源分布较少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资源紧缺区的紧缺缘由,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也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三、西气东输对区域进展的影响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地区项目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变为⑯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⑰能源紧急状况,推动经济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自然气的步伐,并有选择地进展以⑱自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⑲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进展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⑳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投资效应和骨干工程的带动效应)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21基础设施建设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区项目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有利影响促使西部能源结构○22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转变以○23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24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简单,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思路点拨]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1)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进展和经济进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2)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进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实施西气东输的缘由【探究活动】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1)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分析我国西气东输的缘由.(2)比较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3)依据图丙回答自然气资源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重点在哪里?答案(1)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于东部;而在能源的消费量方面中西部地区所占全国比重小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区域差异显著.这是我国西气东输的缘由之一. (2)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带来严峻的环境污染.(3)我国的自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自然气资源相对较少.因西部地区自然气资源丰富,所以今后我国油气(自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反思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东西部经济进展水平不平衡.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缘由如下所示:探究点二西气东输对区域进展的影响【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了解,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应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塔里木东输之气每年即可分别出57万吨轻烃和91万吨凝析油,并为新疆每年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供应2 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2 660万吨.假如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每年可以加工合成氨1 500万吨,可以发电1 000亿千瓦时.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 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进展.西气东输除了拉动经济进展之外,还有一个格外重要的意义就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对煤炭和自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作过对比,两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材料二紫气东来,绿色管道开工,总揽全局进展,东西双赢.下面为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经济进展和生态环境爱护的影响主要有哪些?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进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些?(2)为什么西气东输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进展?答案(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进展;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自然气,可削减农夫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不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进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2)从全国角度看,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供应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反思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三大区域、两大效益两大方面:三大区域:两大效益:两大效益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效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进展缓解能源紧急状况,推动自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进展,促进经济进展环境效益缓解环境压力,集中人力、财力改善西部环境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思维拓展]其他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缘由主要线路效益西电东送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晋、陕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加速东部地区的进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达,电力资源不足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输往华东;西江水电输往华南环境;促进中西部的进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进展,影响了生态环境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上游;中线:丹江口至华北;东线:沿大水道北上至华北促进北部经济进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晋煤外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地区能源短缺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自我检测对应训练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1~2题.1.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水源B.资金C.自然气、电力等能源D.先进技术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缘由是 (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进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进展水平不匹配C.全面平均安排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淌性特征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结合选项,我国西部地带调往东部地区的主要是自然气、电力等能源.第2题,我国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的赋存量不匹配,为促进区域进展与自然资源供应的平衡,就必需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应训练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的影响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3~4题.3.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资源状况D.人口4.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乐观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进展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其能源紧急状况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留意“经济因素”的要求,图示西气东输的主干道经过沿线主要城市,反映城市分布影响主干道的走向.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从西部内陆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形成沿线自然带的递变,属于干湿度地带性变化,D项错误.综合提升5.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的走向示意图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殊行政区,年输气力量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西气东输二线管线全长8 700多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自然气管道工程. (1)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缘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两条线路自然气源地的不同.(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自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据专家测算,从中亚引进的自然气每年可替代7 680万吨标准煤,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4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答案(1)河西走廊地势平坦一线气源地为新疆轮南;二线气源来自中亚地区.(2)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3)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坎坷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势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第(2)题,使自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4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第(3)题,结合材料二可以推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难会给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基础过关]读图,完成1~3题.1.我国西气东输二线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二线主干管道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A.甘肃B.宁夏C.湖北D.安徽3.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自然气分布于( )A.东北B.西北C.华东D.华南答案 1.D 2.D 3.B解析本题组考查基础学问和读图力量,留意图中主干管道经过区域和支线管道经过区域的区分.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方案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4~5题.4.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C.交通D.城市5.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逼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进展答案 4.A 5.D解析本题组考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第4题,调水工程应尽量避开起伏大的地形,地形是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题,调水的目的是缓解北方缺水问题,促进北方地区经济进展,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受水区可缓解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浇灌不当可能会产生盐碱化现象,地下水位下降恰恰不利于盐碱化现象发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21年主体工程完工,2022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6~7题.6.图中既是中线调水路线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A.豫 B.鄂 C.晋 D.冀7.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C.溪洛渡工程 D.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答案 6.A 7.C解析第6题,南水北调中线没有经过山西省,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道没有经过湖北省和河北省.第7题,溪洛渡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远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所在区域.8.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冲突.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题.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渐渐上升②北部地区潮湿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该州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该州地势北高南低,因南部水资源短缺,北部潮湿多雨,而南部需水量大,故进行“北水南调”.9.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工程.(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格外丰富的缘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宽广,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制约西部经济进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缘由是( ) A.风沙危害严峻B.农业基础薄弱C.水资源短缺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4)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答案(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本区域降水丰富,水量大位于其次、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D(4)对东部:缓解能源紧急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对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进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调配问题.(1)依据图示的能源调配线路分布推断.(2)水能资源丰富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地形落差分析.(3)留意“社会经济因素”.(4)对东部主要是供应了大量清洁能源,故利于缓解东部的能源短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减轻铁路的压力等;对西部主要是利于西部资源的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进展;且利于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展等.[力量提升]“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 700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据下图回答10~11题.10.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便利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③④⑤11.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冲突,促进东西部的共同进展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进展C.协作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答案10.B 11.C解析第10题,三峡水能丰富,与供气没关系;川气东送主要气源是四川盆地,而轮南到上海的西气东输除塔里木盆地外,还有陕甘宁气田作为补充气源.第11题,即便有川气东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三角能源短缺问题,只能是缓解.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12.“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缘由有( )①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②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③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④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3.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①转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②提高滇池水体自净力量③削减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④缓解昆明用水紧急状况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12.D 13.B解析第12题,该题目设问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也就是其更新慢的缘由,联系所学水循环相关学问,即水循环速度较慢的缘由.①、③入水和出水量小,更新慢,周期长;②选项,该地为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对于水体更新周期影响不大;④选项全年高温,有误,昆明四季如春,且蒸发量大应为更新快、周期短的缘由.第13题,跨流域调水是对水循环中地表径流的影响,不会影响到该区域的降水状况,故排解①;也并不能削减昆明污染物的排放量,故排解③;本题关键在于材料中“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的叙述,所以选择②,增加来水量,加快水体更新,解决滇池水脏问题;④选项,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昆明水少的问题.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气东输管道三线工程干线(以下简称“西三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东达广东省韶关末站.西三线工程(霍尔果斯——西安段沿西气东输二线路东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共8个省、自治区.与西二线相同,中亚自然气仍是西三线的气源地.依据规划,2022年西三线全线贯穿通气.材料二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疆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假如施工不当易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缘由.(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3)其次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展有何意义?答案(1)土地荒漠化. 管道主要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格外脆弱,极易被破坏.(2)自然气储量大;两国是我国的建交国家,有政治基础;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平安有保障;与海上运输相比,可以不间断运输.(3)缓解能源紧急状况;优化能源结构,爱护大气环境;推动相关产业的进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进展.。
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学案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学案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333cd6b4daa58da1114a0c.png)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西气东输工程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原因、意义。
知识体系梳理一、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①的建设。
2增加②机会。
3拉动③发展。
4变④优势为⑤优势。
二、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东部地区⑥的状况。
2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⑦。
3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西气东输能提高资源的⑧,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四、西气东输对环境的影响1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改善东部地区的⑨质量。
2天然气代替薪柴,缓解因⑩带来的环境压力。
预习效果检测2021年10月16日上午,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
该线路的气源来自于中亚,途经10省区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在新疆、福建同时开工,将实现天然气年供应300亿立方米。
读图,回答1~2题。
亿立方米/年天然气运送到东部地区,对我国东部地区将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①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②有利于节能减排③将会消除酸雨④将不会出现温室效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图示区域轮南—吐鲁番支干线的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坎儿井的水量将会趋于平衡山麓地区的河流将不会出现断流 读某区域能源调配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 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 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4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主要原因是 A 越南煤储量丰富,质优价廉B 晋煤面临枯竭,产量减少 C 越南距珠三角近,运费低廉D 晋煤综合开发,外运减少 思维探究与创新探究一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读教材相关内容,探究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填写表格。
85图“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5.1.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5.1.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20f8ac80eb6294dd886cb7.png)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学习,同学们对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原因有了初步认识,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天然气资源有什么突出优点?2.我国天然气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生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师天然气资源和煤炭等能源相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
跨区域资源调配可以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分布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西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师中国天然气的源头在西部,而市场在东部。
这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正是西气东输工程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
把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往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天然气的功效,实现能源供求新的平衡,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可以说,这一工程是一项典型的“双赢工程”。
推进新课板书: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师据了解,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塔里木东输之气每年即可分离出57万吨轻烃和91万吨凝析油,并为新疆每年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
(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师请同学们读课本图5.4,回答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有何影响?生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板书:(一)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师(展示资料,学生自学资料思考)请同学们读下面的材料思考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产生什么影响?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2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660万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a27c123964bcf84b9d57ba0.png)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我国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以①______________资源为基础,以②____________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香港的输气管道。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③________________、输气管道建设、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
主干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④________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⑤________,全长4 200千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⑥____________的地区差异大,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整⑦__________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⑧________,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2.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⑨____________________,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⑪______________四大气区。
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⑫________、⑬__________地区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⑭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优化我国以⑮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⑯____________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5.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5.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ea125f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c.png)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
3.理解西电东送工程原因、意义。
教学难点1.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2.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教具准备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收集西气东输工程和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材料,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资料包括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
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第二课时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三课时西电东送工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
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师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西气东输线路师(教师运用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学案17: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学案17: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7cf1a8964bcf84b9d57be4.png)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理解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理解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掌握我国和世界上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及意义。
基础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区和资源区;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1)东部沿海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
(2)西部地区因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为主,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发展”。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西气东输的意义(1)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各省区、建筑、、、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将优势转变成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推动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缓解状况,优化能源的。
②发挥、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东部地区的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改善大气质量。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9)-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9)-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d35698fe4733687f21aaa1.png)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重点】西气东输对沿线地区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工程包括:1.天然气开发建设;2.主干管道建设;3.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途径地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可靠的资金技术保证
⏹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1.工程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正面影响:与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呼应;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改善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保持工作加重;
2.工程与东部地区的发展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
东部地区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相关项目建设。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答案)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23b95c77da26925c5b075.png)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自然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西气东输概况:一线:新疆塔里木 --- ;省区、、、、、、、、;地形区、、、、;我国地势的和级阶梯气候、、;自然带、、、三过黄河一过长江二线:中亚—霍尔果斯口岸---珠江三角洲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 和的地区差异大东部:>;西部:>2 调整 ---提高天然气等的消费比重3 油气开发的重点在 ---稳定、发展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把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环境效益:沿线推广天然气,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缓解过度樵采;工程建设注意严格保护环境2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缓解能源紧张,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化工电力工业的发展,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环境效益:改善大气质量3 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4 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自然资源:可再生:气候、土地、水、生物;非可再生:矿产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西气东输概况:一线:新疆塔里木轮南---上海;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过黄河一过长江二线:中亚—霍尔果斯口岸---珠江三角洲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 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消费量>生产量;西部:生产量>消费量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3 油气开发的重点在西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把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环境效益:沿线推广天然气,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缓解过度樵采;工程建设注意严格保护环境2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缓解能源紧张,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化工电力工业的发展,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环境效益:改善大气质量3 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4 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例题1:读“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上海市、C处的塔里木盆地、D处的柴达木盆地、E处的四川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ab678e53a580217fcfe64.png)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掌握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3、理解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以及对地理环境各有什么影响。
【学习过程】一、西气东输的原因读图思考:1、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2、在图中填出陆上天然气集中分布区的名称。
(新疆气区、青海气区、川渝气区、鄂尔多斯气区)二、西气东输线路分析 (一)工程概况 工程 起点 终点 跨越行政区 穿越地形区跨域河流跨域山脉选线依据一线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西新、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中 晋、豫、皖 东苏、沪塔里木盆地、__________、河西走廊、__________、黄土高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等黄河、淮河、长江等吕梁山、太行山等自然:资源与________社会经济:________二线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新、甘/陇、宁、陕/秦中 __________ 东苏、沪、粤、桂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等 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 南方丘陵、南岭等三线福建、广东西新、甘/陇、宁、陕/秦中 豫、鄂、湘、赣 东 __________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南阳盆地)、洞庭湖平原、南方丘陵、__________黄河、淮河、长江等秦岭、武夷山(二)产生的影响西气东输 经济方面的影响环境方面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影响对东部地区发展影响对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影响三、西电东送四、南水北调(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人均占有量_____,海河流域人均水量最少。
(2)水资源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_____多_____少,_____多_____少。
(3)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国的缺水城市大部分是_____城市。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b9c652ec3a87c24128c489.png)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前四章内容的总结和深化,在学习第五章内容时,要结合前四章的基础内容。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这一节课,又是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典型案例,教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析地区资源、资源调配的逻辑,并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
在环节内容上,主要包括了“介绍、原因、影响”三大要素,也对整个西气东输工程的逻辑深化。
通过“介绍-原因-影响”的递进,一步步深入介绍资源区域协调的意义和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四章学习,对地理、资源与地区产业发展有了基本认识和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但是,这部分理论没有具体案例渗透,对前四章知识认识还不够具象,需要更有生活性,联系更紧密的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认识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影响和概况;学会分析区域资源协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课本和补充的图片、材料,提高图文知识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研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树立人地协调观,掌握正确的自然资源利用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掌握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资源互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学习中,图文知识的归纳和重点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情景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阿克苏的特产水果是什么?”、“它们都销向了哪里?”图片展示:阿克苏本地特产水果:阿克苏苹果、阿克苏红枣、库车杏等水果图片。
辅助材料:新疆晨报讯,2018年,阿克苏地区种植了35万亩红富士苹果,其中8成的鲜果都将被送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消费者的手中。
2、研讨交流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水果要销向全国,特别是数千公里外的东部城市?我们自己留着吃不好吗?”辅助材料:2018年,阿克苏地区苹果总产70.04万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ecdd4c05087632311212d8.png)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课时)自学导读(领悟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西气东输的概况2、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及意义3、拓展掌握“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工程概况及意义【学习重点】1、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及意义2、拓展掌握“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工程概况及意义【读书思考】21世纪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其中前三个都是涉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那么我们会想,为什么要进行跨区域调配,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节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第1课时)【归纳探究】知识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A:自然资源不具有。
B:资源的地区不平衡。
2、影响:A: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区影响:B: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入地区影响:知识点二:案例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1、工程介绍:A:基础:B:目标市场:、珠三角C:终点城市:、香港。
(1)西气东输的原因2、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差异大:东部地区经济,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西部地区因,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及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知识点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变优势为优势。
②增加机会;③拉动产业发展;2、对东部地区发展影响①缓解紧缺状况;②优化消费结构;③推动产业发展;3、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东部地区的、优势合理配置,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对环境的影响①改善东部地区的质量;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第2课时)典例分析(掌握基本技能)例1、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的跨世纪工程之一,已于2004年实现商业运营,据此回答下题:(1)下列属于“西气东输”工程修建的主要原因的是()A、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成本低B、我国东部地区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天然气大量出口(2)西气东输选择管道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管道运输()A、运费最低B、灵活性强C、连续性强D、方便快捷【解析】此题难度不大,只需了解西气东输的概况即可,一般可以解决。
2019-2020年高中高中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高中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f8100c3482fb4daa48d4bb9.png)
2019-2020年高中高中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掌握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学习过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条件2.经济条件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我国的________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在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________。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合作探究】教材P82图5.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1.我国为什么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几部分?途经哪些地区?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哪些区域相连?4.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气东输?【巩固训练】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西气东输路线所经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 非地带性变化2.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与直线距离相比,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A. 缓解陕、晋两省能源短缺的状况B. 加快陕、晋两省能源外运C. 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D. 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的发展读“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以能源调配为主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4.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目前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意义不明显的是()A.① B.②C.③ D.④5.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的建设,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A.① B.②C.③ D.④探究点一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共5页)-最新学习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共5页)-最新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ac132c50242a8956aece42c.png)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第一课时)课型:新课课时:2课时(第1课时)年级:二年级编写人:樊静审核人:地理组编写时间:2019.5.2班级:高二(15)班组别:姓名:【导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培养地理思维能力;2、通过总计分析图表方案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4、阅读资料图表,掌握分析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和方法,掌握工程建设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自行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见和环境观。
【学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一)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三)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始点、目标市场;经过的行政区、地形区、自然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探究:西气东输线路为什么如此曲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西气东输二线工程2019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5.1.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5.1.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363975dd88d0d232d46abb.png)
第三课时导入新课三峡电站是连接全国电网的枢纽电站。
到2008年底26台全部实现机组满发后,年均发电量达到847亿千瓦时,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可为全国人均供电70千瓦时。
三峡电站已向华东、华中、川东、华南等15个省市供电,并与华北、华南联网,成为中国电力布局的“中枢”。
三峡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当地发出的电为什么要经过数百至上千千米输送到东部地区呢?生(讨论)略。
师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中西部地区的能源丰富,但经济不够发达,通过输电可以促进西部发展,同时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的局面。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有关西电东送的问题。
推进新课师请同学们拿出各自查阅的有关资料相互传阅。
然后请几个对这一工程了解较多的同学介绍一下西电东送的概况。
板书:四、西电东送的原因及影响生略。
师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
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根据有关部门规划,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
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西电东送通道。
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西电东送通道。
(教师运用媒体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0阅读材料、下面材料和图,根据西气东输的学习要求分析我国电力资源的分布特点、西电东送的原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1.水电、煤炭等能源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地区分布图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亿千瓦时。
但水能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3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3](https://img.taocdn.com/s3/m/d1382b1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47.png)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梳理归纳】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 .2.区域间的进展水平,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 . 【答案】很不均匀流淌性不平衡不匹配二、实施西气东输的缘由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_______________(1)东部沿海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限制,不能充分开发利用.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始终以为主,带来一系列 .(2) 给铁路和大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自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2)四大气区:新疆、、川渝、 .(3)油气进展战略:稳定,进展 .【答案】地区差异经济发达能源相对贫乏经济水平丰富的能源煤炭环境问题北煤南运自然气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青海鄂尔多斯东部西部三、西气东输对区域进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进展的影响(1)推动,增加就业机会,拉动 .(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对东部地区进展的影响(1)缓解了能源,优化了能源 .(2)发挥了优势,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进展及的建设,促进了经济进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_____________进展.4.对环境的影响(1)东部地区,自然气部分代替,有利于改善 .(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自然气,缓解因带来的环境压力.【答案】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的进展经济优势紧缺状况消费结构经济、技术基础设施东西部的协调煤炭大气质量植被破坏【思考导读】1.分析能源的划分方法及类型?2.煤炭和自然气作为能源各有什么特点?3.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环境有何影响?4.我国能源紧急的缘由有哪些?5.怎样解决我国能源紧急的问题?【参考答案】1.(1)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分为太阳辐射能(过去的和现在的太阳能,如煤、石油、自然气、风能、波浪能、水能、生物能、沼气)、地球内部能量(地热、核能)和潮汐能三大类.(2)按利用状况分类——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风能等)两大类.(3)按性质分类——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4)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分类——分为一次能源(也叫自然能源)和二次能源(转换一次以上的能源).2.煤炭作为能源的优点,恰好是自然气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大小和成本凹凸及储存、运输的难度大小和回收周期长短等方面;煤炭作为能源的缺点正是自然气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燃烧效率凹凸及对环境污染的大小等方面.3.对沿线地区的农夫来说,推广自然气的使用,可以削减其对薪柴的需求量,从而削减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爱护环境.但是数千千米的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而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简单、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简洁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这也是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留意的问题.4.我国经济进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快速;我国高能耗的工业进展快,加速了能源紧急;能源利用率低,铺张严峻;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进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5.实行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殊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进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台山等核电站;因地制宜进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扬,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进展.【尝试练习】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一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C.③→④ D.②→③【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我国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以①______________资源为基础,以②____________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香港的输气管道。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③________________、输气管道建设、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
主干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④________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⑤________,全长4 200千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⑥____________的地区差异大,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整⑦__________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⑧________,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2.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⑨____________________,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⑪______________四大气区。
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⑫________、⑬__________地区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⑭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优化我国以⑮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⑯____________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⑰________,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西气东输不仅能缓解东部地区因⑱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停工停产,而且可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4.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⑲______________、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
要求得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加强⑳____________,充分发挥各区域的○21__________,将某一生产要素配备到最能发挥效益的区域,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
5.天然气可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22____________。
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我的疑惑1.2.3.探究点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探究材料】材料一教材P82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材料二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
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1.分析材料,我国为什么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几部分?途经哪些地区?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哪些区域相连?4.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气东输?【考例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荆楚网2009年10月13日消息: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安陆段近日开工建设。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的能源大动脉,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总体走向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新疆、甘肃、宁夏等14个省市,并连接香港。
工程设计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年,整个工程将于2011年底全线投产。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1)西气东输二线与西气东输一线管线相比,有何优势?(2)西气东输工程能否彻底解决上海能源短缺问题?若不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3)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条件有哪些?探究点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究材料】材料一在西气东输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每年可为新疆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了2 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 660万吨。
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 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
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有什么影响?2.由材料二分析,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有什么影响?3.分析西气东输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4.西气东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考例探究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4月7日新一轮油价上涨,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
“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
下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2)C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属于最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B能源对调入区的发展有何影响?(4)图中B能源输入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有哪些?为了缓解该地能源紧张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5)结合材料二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巧学速记】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1)从经济效益考虑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2)从社会效益考虑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输入地可促进经济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3)从生态效益考虑对沿途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如江河治理、改善环境等。
【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新疆天然气 ②长三角、珠三角 ③天然气开发建设 ④轮南 ⑤上海 ⑥生产和消费 ⑦能源消费结构 ⑧西部 ⑨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⑩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⑪鄂尔多斯 ⑫东北 ⑬华北 ⑭地域分布不均 ⑮煤炭 ⑯基础设施 ⑰经济优势 ⑱能源供应不足 ⑲协调发展 ⑳区际联系 ○21优势条件 ○22大气质量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
西气东输全长4 900多千米,规划2012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4.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考例探究1(1)气源充足,覆盖面积广。
(2)不能。
其他措施: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电、风能、海洋能源等其他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3)两国天然气储量大;哈、俄两国都是我国的建交国,有政治基础;陆上邻国,利于管道建设,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与海运相比可以不间断运输。
解析此题考查西气东输二线建设。
第(1)题,从西气东输二线穿越的地形区、沿途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缓解上海能源短缺的措施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及寻找替代能源、进口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考虑。
第(3)题,在我国的能源战略中,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是我国能源合作的重点国家,可从两国能源资源状况、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究点二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紧张压力。
(2)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3)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3.区域协调效应(1)协调区域发展的途径加强区际联系,发挥各区域优势,将某一生产要素配备到最能发挥其效益的区域,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益。
(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影响。
消费大于生产。
(2)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处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3)C(水电)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4)B能源输入地电力紧张的原因:①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②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和生活耗电量大。
措施:①跨区域调配能源,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②发展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建设核电站;③宣传节约用电等。
(5)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
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差异,这是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之一。
第(2)题,考查珠江流域水能丰富的原因,应从河流的流量大、落差大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3)题,要明确A是火电,B是天然气,C主要为水电,这三类能源中水电是最清洁能源。
第(4)题,B 能源输入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此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需要进行跨区域资源调配。
第(5)题,主要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