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果教育故事
四颗糖果的故事
![四颗糖果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6910fa7e2bd960591c67702.png)
四颗糖果的故事“四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
近读他“四颗糖果”的故事,感慨颇深。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今天,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它对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宽容孩子。
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套”。
然而现实中,有的教育工作者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对孩子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
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于显示师长的“威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殊不知,这样做极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当然,宽容不是没有原则,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实际出发,依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反思自己,认知事理,从而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
坚持持正面教育。
孩子需要表扬,做了错事的孩子也不例外。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132cc7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1.png)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篇1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更惊疑了。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第一颗糖——关爱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爱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
短短一句不足十个字的话,做起来却远远比说难多了。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幸福快乐的,有缺少温暖的,有父母离异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个性迥异。
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在读懂它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去珍视它。
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要学会俯下身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加强与孩子情感的双向交流,架起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
”第二颗糖——宽容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是啊,哪个孩子不犯错?哪个班没有“问题孩子”?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由于心理、个性、家庭条件、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原因,总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2b8e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7.png)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四块糖果”的教育理念。
这四块糖果分别是,爱心、耐心、信心和希望。
这四块糖果不仅是对孩子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每个人做人的要求。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
故事的第一块糖果是爱心。
陶行知说,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爱心。
爱心是人类的本性,也是教育的灵魂。
爱心就像一块甜甜的糖果,能够温暖人心,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关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
就像陶行知所说的,“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
故事的第二块糖果是耐心。
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
耐心就像一块酸酸甜甜的糖果,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犯错,需要父母和老师有耐心地引导和教育。
只有耐心,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温暖。
故事的第三块糖果是信心。
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有信心。
信心就像一块清新的糖果,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克服困难,可以取得成功。
只有信心,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故事的最后一块糖果是希望。
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要给他们带来希望。
希望就像一块甜蜜的糖果,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的光芒。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他们足够的希望,让他们相信未来会更美好,相信努力会有所回报。
只有希望,才能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爱心、耐心、信心和希望的传递。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去引导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希望。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四块糖果,给予他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暖。
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dc68ffb8f67c1cfad6b84a.png)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我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喂鸡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
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
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
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
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
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
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
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
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我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四颗糖的故事
![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082daccd5bbfd0a79567356.png)
览“四颗糖”的缘由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王友正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几个男生,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做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
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资质相差不大,只是许多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开发出来、引导出来,错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被及时纠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颗爱心,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随时为他们准备“四颗糖”。
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之糖给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是对失败者心灵创伤的良好医治。
“师道尊严”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往往会使教师在头脑中不自觉地产生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尊重自己的意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对于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只要静下心来倾听、交流,想办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一定会发现问题的根源。
许多后进生由于长期没有被家长、同学或任课教师重视,长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就像娇嫩弱小的幼苗,得不到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
身为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一颗尊重和理解之糖,就能够使他们展现新的活力。
四颗糖果的故事
![四颗糖果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0f0b7d880eb6294dd886ceb.png)
四颗糖果的故事——换一种教育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
这个男同学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第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听从了我的话。
”然后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你,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
”当这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
”这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陶先生打断了学生的话,掏出第四颗糖:“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
”这个小小的故事大家都应该阅读过,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没有疾言厉色地批评,没有狂风暴雨般的责骂,而是从细小的事情上,发现其身上有尊重人的品质和自我矫正的潜力。
可以让我们感受陶行知的教育魅力,体现了陶老高超的育人技巧。
我们平时的教育应该换换方法,对老师的疾言厉色学生只是暂时、表面的接受,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
从孩子心灵世界中洞察变化和发展,唤起他们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扶持学生。
师德师风集中教育系列材料之二教学生学会做人当学生把“张学良”读成“张学友”时;当学生知道“林俊杰、周杰伦”,却不知道“雷锋”是谁时;当清华学子把硫酸泼向黑熊时,我们是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的时候了!是该好好检讨我们的德育的时候了!学生在德育方面确实有很大的问题,很多学生不会“做人”。
我觉得对学校来说,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德育工作的成效又不如教学工作来得快,且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制度还没有根本的转变,社会还是以学生成绩来论“英雄”,很少从德育成效来评价学校的办学成绩。
四颗糖果的故事
![四颗糖果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a4193f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b.png)
四颗糖果的故事正文第一篇:四颗糖果的故事四颗糖果的故事“四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
近读他“四颗糖果”的故事,感慨颇深。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 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 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 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 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 “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 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它看起来平淡无奇, 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今天,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 它对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宽容孩子。
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套”。
然而现实中,有的教育工作者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 甚至对孩子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
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于显示师长的“威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殊不知,这样做极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当然,宽容不是没有原则, 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实际出发,依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反思自己, 认知事理,从而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
【名人故事】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
![【名人故事】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84058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5.png)
【名人故事】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他的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他的故事和事迹不仅激励着无数的老师和学生,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有一次,陶行知在访问英国剑桥大学的时候,他被请到一个小女孩的家中参加晚餐。
那个小女孩一开始对大人们都很害羞,不敢开口说话,陶行知就拿出了自己口袋里的四颗糖果,放在桌上,并对小女孩说:“这四颗糖是给你的,你可以选你喜欢的口味。
但是要记住,吃完第一颗之后,就先等一会再吃第二颗,因为这样你会更能品尝到糖果的美味。
”小女孩听了,倒是没有立即拿起糖果,而是认真地看着桌上两边的糖果。
陶行知则明白了这个机会,他开始讲述起故事来:“你知道吗,有一次我在市场上看见了一位老年人,他买了一些糕点和果酱,又买了一些水果,从包里掏出了一小袋子糖果,然后把它们都装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把篮子放在身上。
到了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小男孩,男孩情绪很差,似乎已经过分劳累,据说他一整天都在赚钱,但只赚到了很少的钱,于是男孩看起来很愁眉苦脸。
老先生看见了这个情况,走过去跟男孩打招呼,把篮子拿下来,打开了盖子,然后用了一只匙子,从里面挑出了一块糖,塞到小男孩嘴里。
男孩尝到美味的甜,精神一下子就好了起来!”陶行知讲完这个故事之后,看到小女孩的目光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于是他接着说道:“糖果其实就像小小的快乐,它可以在最不羁的时候出现,让你暂时忘记烦恼和不安。
”小女孩听了陶行知的话,点了点头,挑了一颗水果味的糖果放进嘴里,然后在安静地品尝了一会才拿起第二颗糖果。
当晚的晚餐完全不那么尴尬了,小女孩甚至开始了许多如此主动的对话。
当送别的时候,小女孩看着陶行知,她说:“谢谢您,爷爷母亲都很喜欢你,我也很喜欢你。
”这个小故事虽然非常简单,但它却让人们感受到一个教育家的智慧,甚至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技巧来帮助人们从自己的情绪和阻挡之中走出来。
人们说,教育不分年龄,陶行知这个大智慧的教育家,总是能够从一件小事情中发现教育的奇妙之处,这不仅源于他的谦虚和开放,还源于他的聚焦于教育事业,始终以爱心和真诚为学生着想。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349f8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4.png)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则童话故事,更是对教育的一种启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突然拿出了一袋糖,他对学生们说,“我有四颗糖,我要把这四颗糖分给你们。
”学生们都很兴奋,他们伸长了脖子,等待着老师把糖分给他们。
老师先给了第一个学生一颗糖,然后给了第二个学生一颗糖,第三个学生也得到了一颗糖,最后轮到了第四个学生。
老师却突然把剩下的两颗糖放到了口袋里,没有给最后一个学生。
这时,全班的学生都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明明有四颗糖,却只给了三个人,最后一个学生却没有得到糖。
老师看到学生们的疑惑,他解释道,“这就是生活,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人得到了很多,而有人却一无所有。
”。
老师继续说道,“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
其实,我还有两颗糖在口袋里,只是我选择了不给你们。
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面临选择,我们不可能得到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
“而对于那个没有得到糖的学生来说,他可以选择去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下一次,他就会得到更多的糖,或者得到更好的东西。
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落而放弃,要学会努力和坚持。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失落和不公平,但是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而是要继续努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不要轻易放弃。
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这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39ce21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0.png)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是一则关于教育方式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
个父亲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以及孩子选择学习的态度。
1. 故事梗概
一个父亲给儿子买了四颗糖,一颗硬糖、一颗软糖、一颗液体糖和一
颗粉状糖。
他让儿子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
第一天,他让儿子吃
硬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硬糖一样,必须努力咀嚼才能消化。
” 第二天,他又让儿子吃软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软糖一样,只需要轻轻咀
嚼就能吞下去了。
” 第三天,他让儿子喝液体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喝
液体糖一样,直接把知识灌输到脑海里。
” 第四天,他又让儿子用勺子
吃粉状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粉状糖一样,需要细心的品尝和理解。
”
2. 故事启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况。
学习需要根据情况变换不同的
学习方式,不能以一种方式定论。
(2)学习需要方法和技巧。
学习不仅需要靠努力,还要靠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学习需要耐心和细心。
学习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品味和理解知识。
(4)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结束语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借鉴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做出更好的效果。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2be9c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e.png)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教室里,陶行知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突
然从口袋里掏出了四颗糖。
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有四颗糖,我
要把这四颗糖分给你们。
”学生们都兴奋地看着陶行知,他们都希
望能够得到一颗糖。
陶行知把糖递给了第一个学生,然后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学校。
”接着,他又把糖递给了第二个学生,对他说,“你要尊敬老师,听话乖巧。
”然后,他把第三颗糖递给了第三个
学生,对他说,“你要帮助别人,做一个好同学。
”最后,他把最
后一颗糖递给了第四个学生,对他说,“你要努力奋斗,成为一个
有用的人。
”。
学生们听完陶行知的话,都认真地接受了他的要求。
他们知道,陶行知不仅仅是给他们一颗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种教育的观念,一种做人的态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品格和态度。
陶行知通过四颗糖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教育
的真谛,让我们明白了做一个好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业上取得成功,
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态度。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寓言故事,更是对教育的一种思考和启示。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不仅仅是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多一些陶行知的智慧,多一些对学生的关怀和引导。
让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就是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6161a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8.png)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故事被许多人传颂,其中一则关于
四块糖的故事尤为经典。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一个冬天,陶行知在一所小学里做校长。
有一天,他发现一个学生口袋里有四块糖,于是他问这个学生,“你打算怎么分配这四块糖呢?”学生回答说,“我要吃掉两块,剩下的两块送给妈妈和爸爸。
”陶行知听后微笑着说,“那你可以再多要一块糖吗?”学生非常高兴地接过了这块多出来的糖。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分享。
陶行知看到学生只有四块糖,但他并没有责备学生自私,而是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糖,鼓励他更多地去关心家人。
这种分享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重要,只有懂得分享,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其次,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善待他人。
陶行知并没有让学生把糖都留给自己,而是鼓励他多要一块糖,这种善待他人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善待身边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世界充满温暖。
最后,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心怀感恩。
学生把糖分给父母,这是对父母的感
恩之心。
而陶行知则是在鼓励学生更多地感恩,让他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教育家的智慧和慈爱,更看到了一
种教育理念和人生态度。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分享、善待他人、心怀感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愿我们都能像陶行知一样,用爱和智慧去教育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叶圣陶四块糖果的故事
![叶圣陶四块糖果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0d153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b.png)
叶圣陶四块糖果的故事实际上是指陶行知的“四颗糖果”的教育故事,而非叶圣陶。
这个故事是关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以独特而富有启发性的方法教育学生的一段佳话。
故事的大致情节如下: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向另一个同学,他立即制止了这一行为,并要求这位犯错误的学生放学后到他的办公室来。
当学生按时来到办公室后,陶行知没有批评或责骂他,而是温和地递给他一颗糖果,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准时来了,这说明你很守时。
”接着,陶行知又拿出第二颗糖果,表扬该生能够听从劝阻,及时停止了自己的错误行为。
随后,陶行知解释了第三颗糖果的原因,是因为他了解到这名学生之所以砸人,是出于对同学受到欺负的愤怒,体现出一种正义感,尽管方式不对,但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肯定。
最后,在学生深深感动并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主动承认错误的时候,陶行知拿出了第四颗糖果作为奖赏,表扬他勇于承认错误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陶行知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其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培养了其正直、诚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以人为本、宽容智慧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3741b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4.png)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教育事业,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泰斗”。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四颗糖”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的经典故事之一。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个小村庄。
有一天,陶行知老师到了一所农村小学,他看到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都在吃糖,于是他决定进行一次教育实验。
他对学生们说,“我有四颗糖,我要把这四颗糖分给你们,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们要答应我,等到放学了才能吃。
”学生们都兴奋地答应了。
陶老师拿出了四颗糖,然后对学生们说,“第一颗糖,我要送给在家里能够帮助父母做事的同学。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陶老师选择了一个孩子,把第一颗糖送给了他。
接着,陶老师拿出第二颗糖,说道,“第二颗糖,我要送给在学习上能够取得进步的同学。
”学生们又开始竞相举手,陶老师挑选了另外一个孩子,把第二颗糖送给了他。
第三颗糖,陶老师说,“第三颗糖,我要送给在班上能够帮助同学的同学。
”学生们再次争先恐后地举手,陶老师选择了一个平时乐于助人的孩子,把第三颗糖送给了他。
最后,陶老师拿出了最后一颗糖,他说,“最后一颗糖,我要送给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同学。
”学生们再次举手,陶老师选择了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把最后一颗糖送给了他。
放学的铃声响起,学生们按照约定,没有立刻吃糖,而是等到回家后才品尝了陶老师送给他们的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陶行知老师通过这个小小的教育实验,教会了学生们分享、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道理。
这四颗糖不仅仅是糖,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它教会了学生们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陶行知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
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陶行知老师的“四颗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美好的童话故事,更是对我们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84e85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c.png)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他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动和启发。
其中,有一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陶行知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很懂得节俭和勤俭持家。
有一次,他从外面回来,口袋里塞满了糖。
他把糖分给了家里的孩子们,每人一颗。
孩子们高兴地接过糖,兴奋地品尝起来。
陶行知看到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暗自高兴。
就在这时,陶行知的父亲走了过来,他看到了孩子们手里的糖,问陶行知,“你怎么只给他们一颗糖?”陶行知笑着说,“我觉得他们只需要一颗糖就足够了,再多的话,他们可能吃得太多,对身体不好。
”。
父亲听了,点了点头。
然后,他拿出了一枚硬币,递给陶行知说,“你拿着这个硬币去买糖吧,你自己也应该有糖吃。
”。
陶行知接过硬币,谢过父亲,然后跑到了糖果店。
他买了一颗糖,放进了口袋里,然后回到了家里。
孩子们看到他手里也有糖,问他,“你也有糖吃了吗?”陶行知笑着说,“是的,我也有了。
”。
孩子们惊讶地问,“那你怎么只买了一颗?”陶行知说,“我觉得一颗就够了,再多的话,我可能吃得太多,对身体不好。
”。
父亲听了,笑了笑,拍了拍陶行知的肩膀,说,“好孩子,你真懂事。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陶行知不仅懂得节俭和勤俭持家,更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他从小就懂得顾全大局,不贪心不自私,懂得为他人着想。
这种品质,使他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像陶行知一样,学会节俭和勤俭持家,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不要贪心不自私,要懂得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让我们从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ff614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05.png)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之学会宽容》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四块糖的故事,可有意思啦!有个老师,他的学生犯了错。
但是老师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给了他四块糖。
第一块糖,是因为这个学生按时到了老师办公室。
老师说:“守时是个好习惯,这值得奖励。
”第二块糖呢,是因为老师知道这个学生是为了保护弱小才打架的。
老师说:“有正义感是很棒的,所以要奖励。
”第三块糖,是因为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错了。
老师说:“能知错就改,特别好,得奖励。
”最后一块糖,是因为这个学生保证以后不再犯错啦。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要像老师一样宽容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之发现美好》小朋友们,我来讲四块糖的故事给你们听哟!有个同学做了不太好的事,老师没有生气。
老师先给了他一块糖,说:“你主动来见我,这很棒。
”又给了一块糖,说:“我听说你是为了帮忙才那样做的,这很善良。
”接着给第三块糖,说:“你能听我说话,还能明白自己的不对,真聪明。
”最后给第四块糖,说:“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我很期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像老师一样,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之鼓励的力量》小朋友们,来听听四块糖的故事呀!有个小朋友犯错啦,老师没有骂他。
老师给了他一块糖,夸他守规矩。
又给一块糖,夸他有爱心。
再给一块糖,夸他能认错。
最后给一块糖,夸他会改正。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能让人变得更好。
四颗糖的故事
![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ca16a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4.png)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故事梗概: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在巡查校园时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十分危险,便将其制止,并叫他下午三点到校长办公室。
没到三点,男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校长室门口等侯,眼神迷离无光,准备面对校长的责罚。
陶行知先生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在那里等候,于是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时,没迟到并且提前到了。
眼前的男孩惊疑地接过糖,完全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接着陶行知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质啊。
男孩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先生又掏出一块糖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敢于纠正他人错误,应该奖励你。
男孩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校……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心也就结束了吧!男孩手握四颗糖,目光里充满着一种光芒,这光芒,一直延伸照耀到很远很远的远方。
陶行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巧妙激励,用四颗糖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愤怒、自责、恐惧和羞愧,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孩子。
这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在陶行知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第四颗糖:宽容和体贴。
故事感悟: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想得到周围人的肯定的,特别是教师与父母的欣赏,如果孩子能受到最亲近的人的鼓励,他便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而淹没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惩罚,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冷静地对待,用爱心与智慧给孩子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宽容与善良。
很多时候,和风细雨的教育反而比暴风骤雨的方式更有力量!。
四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四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45db82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e.png)
四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在曾经的一所小学里,有四个学生,他们分别叫做小明、小华、
小红、小李。
这四个孩子下课时各自买了一颗糖,他们兴高采烈地走
在回家的路上。
小明看到路边坐着一位老爷爷,于是他心想:“老爷爷一定很辛苦,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吧。
”于是他主动走过去,把手中的糖递给了
老爷爷。
老爷爷看到小明那么懂事、有礼貌,十分高兴,对他说:
“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
”
小华看到小明这么慷慨,心想:“我也要学习小明,把我的糖送
给路上的没钱的大妈吧。
”她走到大妈身边,把自己的糖递给大妈说:“大妈,你看上去有些累,吃一颗糖吧。
”大妈非常感动,对小华说:“小朋友,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谢谢你。
”
小红仔细观察着路边的情景,她发现一些流浪猫饥饿的很,于是
她主动走过去,把自己的糖撒在地上,等那些猫把它吃完。
猫吃完后,还朝小红磨蹭了一下,好像在说谢谢你。
最后,小李还是吃了手中的糖。
他独自一个人沉浸在甜蜜的味道中,看到了小明、小华、小红都以为别人着想,主动帮助别人,而他
自己则没有。
他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并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要像小明、小华、小红一样,乐于助人、乐于分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要向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向去努力。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要我们用心、用爱去做,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更加美好和幸福的。
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d61ee3108a1284ac95043a9.png)
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是呀,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能带给我们什麽启示呢?三次家长会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儿子有多动症,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看医生。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她儿子的表现最差。
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最大.”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还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5名,他平时老老实实的,成绩为什么还这样,是不是有智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到家里,她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你的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说你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他这次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着老师在差生的名单中点她儿子的名字。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老师没点她儿子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颗糖果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
“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孩子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所犯错误时,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愧疚感。
此时的宽容无疑是寒冬里的一把火,给人以温暖,让人勇敢地面对错误和缺点。
由于错误得到了谅解,人格得到了尊重,孩子会对宽容他的人充满感激,并改掉错误以回报宽容他的人。
相反,过度的指责只能激起犯错者内心的反抗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孩子的屡教不改就是最好的例证。
——摘自《陶行知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