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合集下载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易错题1、正确选项为D。

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其他选项描述都正确。

易错题2、正确选项为B。

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而除去氧气。

易错题3、该图说明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易错题4、正确选项为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炭粉燃烧,从而提纯氧化铜。

易错题5、错误选项为D。

钢虽然是由生铁炼制而成,但是钢同样会生锈。

易错题6、正确选项为D。

铝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易错题7、正确选项为C。

不溶物可能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溶液中可能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正确选项为B。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易错题9、正确选项为A。

31.6 g硝酸钾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一定是在100 g水中。

易错题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是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即在30℃下继续饱和溶解。

A。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水。

C。

降低温度至10℃。

D。

在保持温度在40℃的情况下,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

2.改写后:A。

碱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也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

酸、碱、盐都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

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3.改写后:A。

pH值为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在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

D。

若某溶液的pH值为10,滴入酚酞溶液时,会使溶液呈现红色。

4.改写后: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

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

因此,析出的金属是Ag和Cu。

5.改写后:为了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以加入Ba(NO3)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 + H2SO4 → BaSO4↓ + 2HNO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加入Ba(OH)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Ba(OH)2 →2NaOH + BaCl2↓,该反应的类型是双离子交换反应。

(完整版)初三化学易错题集含答案(绝对有用)

(完整版)初三化学易错题集含答案(绝对有用)

历次考试得分率较低题集一、九月月考4、(42%)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10、(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二、十月月考5、(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13、(66%)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4、(4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27、(5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28、(5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三、十一月月考5、(42%)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A、珠江水B、矿泉水C、煮沸的水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10、(5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A、约等于27克B、一定小于27克C、一定大于27克D、一定等于27克22、(6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4分)(1)水是由聚集而成的;(2)氧分子是由结合而成的;(3)铁是由结合而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构成的。

四、期末考试7、(5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26、(49%)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往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长颈漏斗下端的出口必须,原因是。

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C + O2CO2 B.CH4 + 2O2CO2+ 2H2OC. CaO + H2O == Ca(OH)2D.CuO + H2Cu + H2O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将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

海绵能吸水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5.集气瓶中装有某气体,经检验只含有氧元素。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气体一定是氧气(O2),属于单质B.该气体一定是臭氧(O3)属于纯净物C.该气体一定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D.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化合物6.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KClO3B.MnO2C.空气D.SO28.某校化学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A.一定得到了电子B.一定失去了电子C.一定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离子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10.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

已知半胱氨酸的分子化学式为C3 H7 NS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半胱氨酸分子由1 4个原子构成B. 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C. 半胱氨酸由5种元素组成D. C、H、N、S、O元素的质量比为3:7:1:1:211.下列关于双氧水(H2O2)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由H2和O2组成的B.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C.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它是由水和氧原子组成的12.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初三化学易错题集20000道题库含详细解答

初三化学易错题集20000道题库含详细解答

20000题库精选易错题1、(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2、(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3、(15%)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

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

(共2分)4、(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5.(23.1%)现有、、2、()2、稀H2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7个B.6个C.5个D.4个6.(23.1%)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④7.(25%)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A.它易与氧气反应B.它遇水不反应C.它难溶于水D.它比水重8、(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9、(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37.5%)(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与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

11.(38.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12、(39%)小明同学想测定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4g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并滴加两滴酚酞试液,再往试管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10大中考化学易错点,不经意就失分的题,一定要仔细!

10大中考化学易错点,不经意就失分的题,一定要仔细!

10大中考化学易错点,不经意就失分的题,一定要仔细!中考化学易错点1. 走进化学实验滴管的使用、液体的倾倒、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与加热,同学们在操作时往往顾及不全,导致操作时失误较多。

例1 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此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B.添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错因会诊: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是学生的易错题。

对天平有两个主要操作,一是称量末知质量的药品,一般是调节平衡后,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二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一般是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天平右盘加上所需的砝码,将游码移动到固定位置后,通过加减药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解析:本题是要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所称的质量就不是10.5g了,所以B、D是错误的;平衡螺母的调节是在称量前调节的,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故D 错。

中考化学易错点2. 质量守恒定律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1)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3)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例2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g水答案:B中考化学易错点3. 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1)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1)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1)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详解】A、物质H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 不正确;B、W、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G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H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B正确;C、反应中G、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待测+26+2+12,因此待测=13g,反应后物质待测值W的质量为:18g﹣5g=13g,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解析:B【解析】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B。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解析: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

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 ) A .相等B .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 .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D .无法比较答案:B 【解析】 【分析】将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溶液的溶质由硫酸变为硫酸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解析:B 【解析】 【分析】将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溶液的溶质由硫酸变为硫酸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生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质量比为120∶114, 假设硫酸溶液都为100g ,质量分数都为9.8%。

根据题意设生成MgSO 4的质量为x ,Al 2(SO 4)3的质量为y 。

2442Mg+H SO = MgSO +H 981201009.8%x↑⨯981009.8%120g x⨯= 解得 x=12g()2424232Al+3H SO = Al SO +3294342100H 9.8%yg ↑⨯2941009.8%=342yg ⨯ 解得 y=11.4g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

则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铝质量不相等。

【详解】A、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说明反应过程中硫酸全部反应,分别转化为硫酸镁、硫酸铝,由于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铝质量不相等,所以反应后两种溶液质量不相等,选项A错误;B、由计算可知,等质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镁质量比硫酸铝质量大,所以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选项B正确;C、由计算可知,等质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铝质量比硫酸镁质量小,所以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小,选项C错误;D、通过计算可以比较生成物质量大小,也可以比较反应后溶液质量大小,所以选项D错误。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学能测试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学能测试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2.“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3.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水利发电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A.A B.B C.C D.D7.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物质用途性质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D氮气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A.A B.B C.C D.D9.下列书本中的演示实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B.C.D.10.成语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积土成山B.木已成舟C.死灰复燃D.海市蜃楼1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1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13.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14.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A.B.C.D.15.下列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B.水力发电C.燃烧天然气做饭D.电取暖器取暖16.物质在变化中会表现出来一些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的稳定性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氢气的可燃性D.活性炭的吸附性17.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A.它易与氧气反应B.它遇水不反应C.它难溶于水D.它比水重18.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 B.C.湿衣服晾干 D.淀粉转化成葡萄糖1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20.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活性炭净水C.煤制煤气D.干冰降雨21.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2.“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3.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类别用途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化学性质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汽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作保护气C生石灰遇水放热物理性质用作干燥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A.A B.B C.C D.D5.下列关于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B.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C.向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进行稀释D.用嘴小心吹灭燃着的酒精灯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酸和碱反应B.检查装置气密性C.加热液体D.闻气体的气味7.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C.空气不能在干燥玻璃片上形成水雾,说明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D.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多8.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2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6.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8.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A.3个铁离子:3Fe2+B.氦气:He2C.4个氢原子:4H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12.40%的甲醛(CH2O)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 填名称) 。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 填符号) 。

【答案】铁 Cu、Ag NO3-【解析】【分析】【详解】(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金属M不可能是铁,这是因为铁能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2)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银先于硝酸铜反应,因此硝酸银也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反应生成的银和铜,向滤渣和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Mg、Al、Zn、Fe。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u、Ag;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O3-。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2.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是盐,且B中含有钠元素;D是酸,C为白色沉淀。

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D=A+2F ②2E+D=B+2F ③A+2E=C↓+B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

【答案】H2SO4 H2O Mg(OH)2+H2SO4=Mg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根据反应①C+D=A+2F,且D是酸,C为白色沉淀,A为盐,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没有沉淀,则F是水,由于F的化学计量数是2,酸是二元酸硫酸,白色沉淀C为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则A可能为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根据②2E+D=B+2F,E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E的化学计量数是2,那么E可能是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则B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钾或硫酸铵;将上述物质带入③A+2E=C↓+B检验,推断成立。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测试题附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测试题附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测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

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3.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6.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8.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9.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初三化学易(Yi)错题、难题1.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Hua)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Huo)几种,现将(Jiang)该固体溶于水配成(Cheng)溶液后,小红同学进(Jin)行了如下实验: 过量稀(Xi)盐酸 氯化(Hua)钡溶液① 操作A 的名称是 。

②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③ 小明同学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两种试剂后,发现实验现象与小红的相同,就把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全部确定了。

则小明把 换成了 ;把 换成了 。

2.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 2SO 4、 NaCl 、 Na 2CO 3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①操作①的名称: (15) ,写出滤液A 溶质 (16) (化学式); ②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17) ,一定没有 (18) ;③在实验中选择加入硝酸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19) 。

常见CO 2 、CO 性质题型的考点:CO 2 的收集不可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类排水法”; CO 2 的检验、吸收问题;CO 对环境的危害及实验室解决方法。

1.实验室现有下列实验仪器①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 e 。

石灰水白色沉无色气无色溶液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无色溶白色沉淀稀硝酸无色溶操作A②利用上述仪器中(Zhong)的(填仪(Yi)器编号)可(Ke)以组装一(Yi)套制备(Bei)O2的发生装(Zhuang)置,写(Xie)出该反(Fan)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都可以用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③实验室也可以利用上述相同的发生装置,使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来制取CO气体:H2C2O4 CO2↑+CO↑+H2O。

如果要利用纯净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则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选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发生装置(产生混合气体)→,该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缺点是。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易错题 1、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易错题2、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试剂是()A.铁B.红磷C.木炭D.硫黄易错题3、下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该图说明了()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易错题4、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易错题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不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C.锯条上的烤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钢是由生铁炼制而成的,因此钢不会生锈易错题6、可由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A.CuCl2B.FeCl3C.AgCl D.AlCl3易错题7、向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溶液中插入一铁钉,片刻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是FeC.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C.溶液各部分性质不同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易错题9、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理解正确的是()A.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20 ℃时,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C.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易错题10、现有3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易错题1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碱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酸、碱、盐都一定含有氧元素C.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D.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易错题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H=0 的溶液是中性溶液B.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将pH 试纸浸入溶液中D.某溶液的pH=10,该溶液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呈红色易错题13、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A.只有Ag B.只有Cu C.有Ag 和Cu D.有Fe 和Cu易错题14、今有AgNO3溶液、BaCl2溶液、Ba(NO3)2 溶液、Ba(OH)2 溶液、Na2CO3溶液和Zn 粉供选用。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 B.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四周期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3.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

如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4g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4.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5.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6.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原子不能再分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7.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8.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9.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初三化学上 试卷一(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 试卷一(含答案)

第一题选择题(2分*20)1、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 === 2Na2CO3 +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4、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

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6、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A.CO和CO2 B.SO2和CO2 C.NO2和SO2 D.O3和CO7、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A.①③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8、乙烯(C2H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提高题检测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提高题检测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易错题难题提高题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粉末状药品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D.过滤4.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草霉榨汁C.钢铁熔化D.食物腐烂5.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制冷剂 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稀盐酸除铁锈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则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A.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判断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大米酿酒C.苹果腐烂D.人的呼吸8.下列书本中的演示实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B.C.D.9.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C.空气不能在干燥玻璃片上形成水雾,说明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D.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多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11.成语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积土成山B.木已成舟C.死灰复燃D.海市蜃楼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13.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1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一、选择题(1 - 10题)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 B. 酒精挥发。

- C. 蜡烛燃烧。

- D. 矿石粉碎。

- 答案:C。

- 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为液态)、酒精挥发(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矿石粉碎(只是形状改变)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氮气。

- B. 氧气。

- C. 二氧化碳。

- D. 稀有气体。

- 答案:A。

-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稀有气体约为0.94%,所以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 B. 铁丝。

- C. 红磷。

- D. 硫粉。

- 答案:C。

-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 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 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D.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 答案:B。

- 解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是正确的操作;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防止腐蚀托盘;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B.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 C.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 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答案:D。

-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初三化学溶解度单元易错题难题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

初三化学溶解度单元易错题难题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

初三化学溶解度单元易错题难题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 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NaClB.40 ℃时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 ℃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l < KNO3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 ℃后,溶液的浓度:NaCl > KNO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O3,即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6g,KNO3的溶解度是31.6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O3,即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6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KNO3的溶解能力较小,选项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但由于不能确定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40℃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的大小,选项B错误;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NaCl36g>KNO331.6g,选项C错误;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解均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等于实验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可知溶液的浓度是NaCl>KNO3,选项D正确。

故选D。

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解析: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 的质量分数大于A 的质量分数,C 的质量分数小于B的质量分数,故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当A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C、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正确;D、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推断实验题的考点:不要带入“可疑离子”1.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 操作A 的名称是 。

②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③ 小明同学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两种试剂后,发现实验现象与小红的相同,就把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全部确定了。

则小明把 换成了 ;把 换成了 。

2.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 2SO 4、 NaCl 、 Na 2CO 3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①操作①的名称: (15) ,写出滤液A 溶质 (16) (化学式); ②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17) ,一定没有 (18) ;③在实验中选择加入硝酸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19) 。

加过量硝酸钡溶液操作①常见CO 2 、CO 性质题型的考点:CO 2 的收集不可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类排水法”; CO 2 的检验、吸收问题;CO 对环境的危害及实验室解决方法。

1.实验室现有下列实验仪器①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 e 。

② 利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仪器编号)可以组装一套制备O 2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室都可以用 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③ 实验室也可以利用上述相同的发生装置,使草酸(H 2C 2O 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来制取CO 气体:H 2C 2O 4 CO 2↑+CO↑+H 2O 。

如果要利用纯净的CO 气体还原氧化铜,则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选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发生装置(产生混合气体) → ,该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缺点是 。

A B C D E无水硫酸铜浓硫酸NaOH 溶液Ca(OH)2溶液CuO1、火灾中含碳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有毒的烟雾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杀手之一。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研究烟雾的成分,他们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模拟得到了火灾造成的烟雾,并进行处理后对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1)只有CO2;(2)(10)(3)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会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 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挤压混合气体的储气罐,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混合气体。

观察装置B、装置C中的现象装置B中的现象是:(11)装置C中的现象是:(12)混合气体既有CO2,也有CO。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有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设计来验证研究结果。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确认混合气体中存在CO、CO2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14) (2)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3)装置A和C都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作用是不同的,请分别写出装置A和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16) 、 (17)(4)你认为第2套装置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18)(5)上述2套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请你提出改进方法,画出需添加的仪器,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19)计算问题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1.(4分)盐酸和氯化坝的混合溶液40g,其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向混合溶液中加入9%的硫酸溶液20g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 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初中常见气体的收集实验题1.以下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铁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A.④B.②④C.①③D.①②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②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按要求装好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①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①②⑤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4、下列分别是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是()5、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有关此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H2等气体B、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C、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了连通器D、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主要原因是防止添加液体时液体飞溅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7、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红同学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能支持燃烧C、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CO2能与水反应实验室常见实验操作的正误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4、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甲:CaCO3 (Na2CO3) 乙:NaOH (Na2CO3)丙:KCl (KHCO3) 丁:炭粉(CuO)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①C、丙—①,丁—②D、丁—①,丙—③5、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常考图像题1、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

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 ( )2、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①②③④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4、小莹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m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 B C D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7、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甲乙①H2SO4溶液NaOH溶液② HCl 溶液 大理石 ③ BaCl 2溶液 Na 2SO 4溶液 ④H 2SO 4溶液锌粒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②检验铵态氮肥 ③检验CO 32一的存在 ④用水吸收CO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B生成气体质量/gMgZn溶液的pH生成沉淀的质量/g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11、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

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 s内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

(“+”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A、镁B、铝C、铁D、锌12、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酸生成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实验中应先通入CO、后加热CuO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D、硬质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增大13、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某白色化合物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物质一定是碱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C、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五种溶液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4、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同一种产物,说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B、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用pH试纸检验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结果pH=3,说明废水呈较强的酸性D、将酚酞分别滴入烧碱溶液和石灰水中,溶液均变红,说明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15、在混有少量CuO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铜B、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铁C、过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16、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B、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C、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17、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硝酸亚铁,硝酸银 B、硝酸亚铁,硝酸银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D、硝酸亚铁18、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