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复杂:园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2、易引起交叉感染:如梨树与桧柏混植;

3、生长环境较差,非侵染性病害数量上升;

4、防治技术要求高:尽量选用低毒、无异味、不污染环境的药物和技术措施;

5、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园林植物不因病虫危害,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突出“预防为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它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这些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不是所有真菌都有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5.芽孢子6.粉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1.合子2.卵孢子3.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5.担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2.子囊壳3.子囊盘4.子囊腔

白粉菌都是活养生物,锈菌是专性寄生。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

植物病原菌大多为杆状菌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论述)

1.一般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主要在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扩展。

①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②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③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2.植原体病害的症状特点

病株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小而黄化。因此矮化、丛生、小叶和黄化是诊断植原体病害时必须掌握的症状特点。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防治要点(问答)

1.消除侵染来源2.园林技术防治3.抗生素治疗

植物病原病毒的传播与传染途径

非介体传播:植物病毒由患病寄主经机械方式或病株与健株细胞的有机结合传播到无病植株,主要包括汁液传播、花粉传播、嫁接传播等。

介体传播:介体传播是指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其它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多数植物病毒在自然界是经生物介体进行传播的。传播病毒的介体有昆虫、螨类、真菌、线虫及菟丝子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要点

1.铲除侵染源,建立无病苗圃和无病种子基地。

2.消灭刺吸式口器的昆虫、真菌、螨类等传毒介体。

3.对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

4.对感染病毒的植株或处于休眠期的种子、鳞茎、球根等,进行热处理使病毒丧失活性。

5.弱毒疫苗的应用:利用病毒的弱毒株系先侵染植物,可保护植物免受后来强毒株系的危

害。

6.培育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中利用。

植物线虫病的防治要点

1.在引种和调运种子、苗木的过程中严格实行植物检疫。

2.选用高抗性或免疫的品种、实行轮作或间作,施用有机肥等措施。

3.采用温水或药剂处理种植材料。

4.采用药剂或热蒸汽处理土壤。

5.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线虫、病毒、原生动物、细菌等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除

1.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除可采用加强检疫、人工拔除、与非寄主轮作、施用除草剂等措施。2.在花卉和树木播种前,彻底清除混杂在种子和土壤中的菟丝子种子是防治菟丝子病害的主要措施。而一年生草本花卉的种植地,冬季要深耕,使菟丝子的种子深埋在土层中,不能发芽,可减少侵染源。生长季节在花圃、苗圃、花坛和绿地发现菟丝子,应及时清除,防止蔓延。使用五氯酚钠化学防治或“鲁保一号”生物制剂喷雾,都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在冬季将受害寄主植物的枝条及寄生物一并砍除,使寄生物来年不能重新萌发,这是防治桑寄生病害的唯一有效措施。

第三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病原物的致病性

1.致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组织的破坏和毒害,从而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害的能力。

2.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a)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b)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

c)产生对寄主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

植物的抗病机制(问答题)

1、结构抗病性:即植物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

先天性的防御结构:如植物表面密生的茸毛,或很厚的蜡质层等。

后天性的防御结构:如在病部形成木栓层或坏死斑等。

2、生化抗病性:即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先天固有生化抗性:如葱蒜类、松柏类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后天诱导生化抗性:如生理代谢途径的改变。

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

1.感病寄主植物的大量存在

2.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的大量存在

3.发病的环境适时出现

区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

第一,观察症状。侵染性病害往往后期有明显病症出现,并且症状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出现,症状的发生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二,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呈点发状,而非侵染性病害无明显发病中心,呈片发状;

第三,侵染性病害在一个特定地点,通常只发生在个别或少数种类寄主上;而非侵染性病害则在多种寄主上发生类似症状。

区别各类侵染性病害

1.真菌病害在病部往往有病症出现,多半是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可以通过肉眼或显微

镜观察识别,这些病症往往呈粒状、粉状、霉状等;

2.细菌病害在病部往往有白色菌脓溢出;

3.病毒病害往往表现为花叶、黄化等;

4.植原体病害往往表现为丛枝、花器异常、矮缩等;

5.植物寄生性线虫具有口针;

6.寄生性种子植物有明显的病症。

病害诊断的程序

第一,症状观察。第二,病原物的显微观察。第三,病原性的确定

柯赫氏法则

(1)在害病植物上都发现有这种生物;

(2)该微生物能够从植物组织上分离培养,并纯化得到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2)相同。

第六章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园林技术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选择育种或杂交育种等方法

2.选用健壮无病的繁殖材料:不少病害依靠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传播侵染。

3.清洁田园

4.园林植物的合理布局

5.园林植物的合理轮作

6. 加强植物栽培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