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 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 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 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 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相关资料
寒食节起源
指宫中传赐新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 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皇城里的柳树。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点明暮春季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皇城里 的柳树
对比
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 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 吹过,皇城里的柳树随风飘拂。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亡他国
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
(dàn)君(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
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
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
烧死了。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
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 什么传统习俗?(课后选做题)
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
课文结构
《寒食》这首诗表面上描写的是 寒食节长安城内的景象,实际上借古 讽今,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和讽刺之情。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寒 食
品读释疑
初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歌大意。再 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古诗表达的情感。读 《寒食》时,抓住“传”和“散”在脑海中勾勒一 幅夜晚走马传烛图,领会诗歌主题,体会暗含的 讽喻之情最后,背诵这首诗歌。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一首——韩翃《寒食》。
本来寒食节禁 火,可是权贵豪门 们却可以破例点蜡 烛,这是诗人对腐 败的政治现象做出 委婉的讽刺。
诗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 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 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 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 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习
俗
吃 冷 食
读古诗 有韵味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理解词语
【寒食】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春天的京城。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 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 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 生机勃勃。“飞花”明写柳絮和花而暗写 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 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皇帝赐予的荣耀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