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文档旨在设计一门名为“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的课程,通过该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仪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传感器技术概述•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数据采集方法及流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2. 仪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PID控制器、PLC、DCS、HMI等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调节方法•PLC控制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DCS控制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监视与操作界面的设计及其评价方法3. 仪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仪表控制系统的设计、优化、调试等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仪表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仪表控制系统的测试与调试•仪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4. 项目实践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搭建实际的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学生将跟随教师实际搭建一套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和测试,以便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案例分析 + 项目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实践,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考核方式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五、参考书目•王利平.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黄春江. 自动化仪表测量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杨治国, 赵吉胜, 高素贞. 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以上参考书目仅供参考,教师还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推荐相关参考资料。
技术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
技术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列举其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了解数据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检测仪表,进行简单的系统调试和故障排查。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技术检测方案,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对技术研究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技术检测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技术实践类课程,侧重于技术原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际操作经验相对不足,需要通过实践课程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主体地位,通过项目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检测与仪表应用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1. 技术检测基础理论:- 检测仪表的分类、原理及其应用。
-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2. 常用检测仪表:- 电磁式仪表、电动式仪表、数字式仪表的结构与功能。
- 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的基本方法。
- 数据分析中的误差处理、信号处理技术。
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简单的技术检测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优选材料)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时间___2015____年___12____月____28_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
设计任务
1、设计参数
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 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
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
(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
(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
(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
(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
(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课程设计评语
设计报告成绩(30%)设计过程成
绩
(30%)
答辩成绩
(40%)
总成绩
摘要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的测量和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很多情况下除需要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介质压力的变化外,还需要将压力自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下面介绍的压力测量和控制装置可满足上述要求,当被控压力下降到(或低于)下限压力值时,控制电机启动,进行压力调节,而当压力升高到上限压力值时,电机则自动停止工作,这就将压力自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关键词:压力测量压力控制。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仪表的构成、分类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3. 让学生掌握检测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了解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基本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检测仪表,进行简单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搭建;2. 培养学生运用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能;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合作,提高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树立工程意识;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交流。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包括检测系统的组成、分类及性能指标,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检测技术概述2. 传感器及其应用:介绍常见传感器(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3. 检测信号处理与分析:包括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滤波算法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检测信号处理与分析4. 检测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介绍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技巧以及故障排除方法;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检测仪表的使用与维护5. 检测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搭建,包括传感器选型、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检测系统设计6.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分阶段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检测技术及仪表的知识和技能。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报告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报告--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学院:信自院专业:自动化年级:11级姓名:学号:201110****指导教师:许晓平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1月5日摘要压电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电介质受力后产生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传感器。
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电介质在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包括弯曲和伸缩形变)时,由于内部电荷的极化现象,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
压电材料它可分为压电单晶、压电多晶和有机压电材料。
压电式传感器中用得最多的是属于压电多晶的各类压电陶瓷和压电单晶中的石英晶体。
其他压电单晶还有适用于高温辐射环境的铌酸锂以及钽酸锂、镓酸锂、锗酸铋等。
关键词: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测量原理图;特性及参数选择;应用;发展趋势目录第一章引言 (5)1.1 背景介绍 (5)1.2 目的和意义 (5)第二章压电效应 (6)2.1压电效应 (6)2.2 压电方程 (6)2.2.1电学边界条件 (6)2.2.2第一类压电方程 (7)2.2.3第二类压电方程 (7)2.2.4第三类压电方程 (7)2.2.5第四类压电方程 (8)第三章压电材料 (9)3.1 石英晶体 (9)3.2 新型压电材料 (9)第四章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10)4.1 压电晶片的连接方式 (10)4.2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11)4.3 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12)4.3.1电压放大器(阻抗变换器) (13)4.3.2电荷放大器 (14)第五章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16)5.1 基本应用 (16)5.2 加速度传感器 (16)5.2.1工作原理 (17)5.2.2结构形式 (17)5.2.3特性曲线 (18)5.2.4加速度计的固定方法 (18)5.3 实际案例分析 (18)5.4 压电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9)5.5总结 (19)参考文献 (20)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压电陶瓷有属于二元系的钛酸钡陶瓷、锆钛酸铅系列陶瓷、铌酸盐系列陶瓷和属于三元系的铌镁酸铅陶瓷。
检测和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时间___2015____年___12____月____28_____日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设计任务1、设计参数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 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
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压力的测量和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很多情况下除需要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介质压力的变化外,还需要将压力自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下面介绍的压力测量和控制装置可满足上述要求,当被控压力下降到(或低于)下限压力值时,控制电机启动,进行压力调节,而当压力升高到上限压力值时,电机则自动停止工作,这就将压力自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关键词:压力测量压力控制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1)1 序言 (1)2 变频器选型 (2)3 水泵的选型 (5)4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8)5 调节器 (9)6 调节阀 (10)7 设计的系统回路 (11)8 开设的实验项目 (12)总结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前言水箱控制系统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型的电厂、煤炭、钢铁等大型企业领域,它以自身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优势,已经慢慢深入到一些民用水箱产品。
但是目前阶段,它的成本还很高。
通过水箱动态压力计量测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对动态压力计量测试在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前景作了展望,水箱压力测量有大规模推广的前景。
技术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
技术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检测与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技术检测与仪表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检测与仪表使用观念,增强对技术检测与仪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各种技术检测与仪表的方法及其应用。
3.技术检测与仪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析。
4.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技术检测与仪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检测与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技术检测与仪表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专业:____________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时间2015 年12 月28 日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设计任务1、设计参数上位水箱尺寸:800X 500x 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 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
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土1%。
2、设计要求(1) 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2) 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3) 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4) 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5) 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压力的测量和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很多情况下除需要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介质压力的变化外,还需要将压力自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下面介绍的压力测量和控制装置可满足上述要求,当被控压力下降到(或低于)下限压力值时,控制电机启动,进行压力调节,而当压力升高到上限压力值时,电机则自动停止工作,这就将压力自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关键词:压力测量压力控制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1)1序言 (1)2变频器选型 (2)3水泵的选型 (5)4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8)5调节器 (9)6调节阀 (10)7设计的系统回路 (11)8开设的实验项目 (12)总结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前言水箱控制系统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型的电厂、煤炭、钢铁等大型企业领域,它以自身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优势,已经慢慢深入到一些民用水箱产品。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检测技术与仪表
•课程性质:理论课
•学时数量:32学时
•授课对象:本科生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检测技术与仪表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了解常用的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掌握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
1. 检测技术简介
•检测的定义和目的
•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检测的分类和应用
2. 仪表的基本知识
•仪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常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
3. 常见检测手段及其仪表应用
•物理检测方法及仪表应用
1。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DOC)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位移传感器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3年1月目录、摘要1、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结构 21.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22.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23. 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34. 霍尔式位移传感器 35. 光纤位移传感器 4、测量电路原理图1.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图 52.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图 53. 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图 54. 霍尔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图 65.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图 6四、传感器的应用分析 7五、总结10六、参考资料 11 、摘要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
在生产过程中,位移的测量一般分为测量实物尺寸和机械位移两种。
按被测变量变换的形式不同,位移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模拟式又可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两种。
常用位移传感器以模拟式结构型居多,包括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自整角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等。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便于将信号直接送入计算机系统。
这种传感器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结构1.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接通电源后,利用电感元件把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化成电感的自感系数L,再由测量电路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为提高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增大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实际应用中较多的是将两个结构相同的自感线圈组合在一起形成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组成结构:电感传感器由线圈(线圈接交流电源)、铁芯和衔铁组成。
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一个空气隙,空气隙的厚度为δ。
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
当运动部分产生位移时,空气隙的厚度δ或空气隙的面积S发生改变,从而使电感量L发生变化。
2.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以电容器为敏感元件,将机械位移量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领域的发展,各种工业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学习这些技术和仪器设备已成为工科学生必修课程,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工科专业学生来说,学习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熟悉各种工业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2.掌握各种检测仪器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3.熟悉工业检测的流程和方法;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工业仪表基础知识–仪表的分类–仪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仪表的使用和维护2.电量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电量测量仪器的类型、使用和维护3.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温度测量仪表的类型、使用和维护4.压力测量–压力传感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压力测量仪表的类型、使用和维护5.气体检测–气体检测仪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气体检测的流程和方法6.液位检测–液位检测仪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液位检测的流程和方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课堂教学–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2.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学生自主设计相关实际问题的检测方案;–学生表述方案、分析结果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考核方式1.正常出勤及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5%;2.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5%;3.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30%;4.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六、参考教材1.吴军等. 工业仪表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2.黄大成等. 工业检测(第三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3.王鸣荫等. 仪表与自动控制基础[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七、总结本课程结合实际工业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检测技术及仪表知识。
技术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
技术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概念和术语。
2. 学习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3. 掌握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检测仪表和设备,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简单的技术检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了解技术检测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技术检测领域的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国家认同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预期成果。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技术检测与仪表的基本原理- 介绍仪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 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传感器等。
2. 常见检测仪表的使用与维护- 学习各类仪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 掌握仪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方法。
3.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介绍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学习数据采集方法。
- 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如滤波、信号提取等。
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检测。
-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
检测与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检测与仪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各种仪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学生掌握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了解信号处理、数据传输和显示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检测问题,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仪表。
2. 学生具备使用检测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根据检测需求,设计简单的检测系统,并进行初步的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检测与仪表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新技术和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检测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工程技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
- 着重讲解力、热、光、磁等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 分析传感器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场景。
2. 检测仪表基础- 概述仪表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 详细介绍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常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检测系统组成与设计- 介绍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传输和显示等。
- 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检测系统,并进行实验操作和调试。
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传感器和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 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检测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检测仪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仪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检测仪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理解仪表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检测仪表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表。
3. 引导学生掌握检测仪表的安装、调试和校准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仪表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仪表设计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检测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仪表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检测仪表设计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仪表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遵循工程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备检测仪表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对检测仪表有一定的了解,但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检测仪表的设计与调试工作,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检测仪表基本原理:讲解仪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分类,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深入理解检测仪表的运行机制。
2. 检测仪表设计方法:分析仪表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关键环节,结合课本第三章,让学生掌握仪表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检测仪表选型与应用:介绍不同类型检测仪表的特点及应用场景,以课本第四章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表。
4. 检测仪表安装与调试:讲解仪表的安装要求、调试方法及校准技巧,结合课本第五章,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5. 检测仪表故障分析与维修: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以课本第六章为例,提高学生故障排查和维修技能。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一、引言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此课程的重点在于介绍现代检测技术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让学生掌握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检测技术和仪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会导入理论知识,介绍检测技术和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仪器的基本构造、参数和动作原理,并学会分析其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
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的教材和参考书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其次,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实践操作。
包括仪器的组装调试、测量精度评定和故障排除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检测仪器的工作过程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加强相关的安全防护和操作规范,以保证其安全、高效完成相关实验课程。
3. 论文撰写最后,我们还将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让学生通过撰写论文的过程,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培养良好的学术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评估与总结为了监测学生们对于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我们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测试、实验课程报告分析、论文评阅及辅导、成绩统计和汇总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以定时、科学、全面地掌握。
最终,我们将通过评估报告,对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进行总结和改进,以求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践效果。
四、结语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是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和实用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相信我们能够培养更多的工业技术人才,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
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
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
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和化学法。
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
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 , 污垢层平均厚度δf 和污垢热阻Rf 。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 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 为换热面两侧处 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1-2)图1b 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1-3) 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1-5) 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
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
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f f f f f f m R δλλρ1==c w c c R R R U 21/1++=ff w f f f R R R R R U 2211/1++++=f c f c R R R R 2211,==c f f f U U R R 1121-=+qT T R R R R U b f s f f w c f /)(/1,121-=+++=(1-7)若在结垢过程中,q 、Tb 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1-9) 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1.5 实验装置图1-2 多功能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外形图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是东北电力大学节能与测控研究中心杨善让教授课题 组基于测量新技术—软测量技术开发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的模拟换热器是由恒温水浴作为热源加热实验管段(约2m ),水浴温度由温控器、电加热管以及保温箱体构成。
管内流体一般为人工配制的易结垢的高硬度水或是含有固体微粒等致垢物质。
qT T R R R U b c s c w c c /)(/1,121-=++=fc R R 22=qT T R c s f s f /)(,1,1-=1-恒温槽体;2-试验管段;3-试验管入口压力;4-管段出口温度测点;5-管壁温度测点;6-管段出口温度测点;7-试验管出口压力;8-流量测量;9-集水箱;10-循环水泵;11-补水箱;12-电加热管图1-3 实验装置流程图1.6需要检测和控制的主要参数(1) 温度:包括实验管流体进口(20~40℃)、出口温度(20~80 ℃),实验管壁温(20~80 ℃)以及水浴温度(20~80 ℃);(2) 水位:补水箱上位安装,距地面2m,其水位要求测量并控制循环水泵,以适应不同流速的需要,水位变动范围200mm~500mm;(3) 流量:实验管内流体流量需要测量,管径Φ25mm,流量范围0.5~4m3/h;(4) 差压:由于结垢导致管内流动阻力增大,需要测量流动压降,范围为0~50mm水柱。
第二章被测参数及仪表选用2.1实验管进出口温度测量2.1.1仪表的选择由于实验装置的进出口管直径较小,采用体积较大的温度计会增加流动阻力,从而影响流速。
而且由给定的参数可知,试验管流体进、出口的温度为20℃~ 40℃,温度范围小,此两处的温度比较低,测量不便,适合测量此段温度的主要有液体膨胀式、双金属、热电偶及热电阻等温度传感器,而我们的实验设备有上位机采集信息,所以最好选用热电偶或者热电阻。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 150 易被氧化。
国内最常用的有 R0=10Ω、 R0=100Ω和 R0=1000 Ω等几种,它们的分度号分别为 Pt10、 Pt100、 Pt1000;铜电阻有 R0=50Ω和 R0=100 Ω两种,它们的分度号为 Cu50 和 Cu100。
其中Pt100 和 Cu50 的应用最为广泛。
本设计中选用了 WZPK-233S|铠装 Pt100 热电阻。
热电阻在环境温度为 15— 35°C,相对湿度不大于 80%,试验电压为 10—10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
铠装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其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征来测量温度的。
当阻值变化时,工作仪表便显示出阻值所对应的温度值。
2.1.2仪表的特点铠装铂电阻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它比装配式铂电阻直径小,易弯曲,适宜安装在管道狭窄和要求快速反应、微型化等特殊场合。
其可对-200~600℃温度范围内的气体、液体介质和固体表面进行自动检测,并且可直接用铜导线和二次仪表相连接使用,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电输出特性,可为显示仪、记录仪、调节器、扫描器、数据记录仪以及电脑提供精确的输入值。
铠装电阻外保护管采用不锈钢,内充满高密度氧化物质绝缘体,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抗污染和优良的机械强度,适合安装在环境恶劣的场合。
图2-1 WZPK-233S铠装薄膜铂热电阻2.1.3仪表的参数及结构有表一可知,本次设计中的管径为 25mm,所以选用电阻外径为 4m、5m、6m 的热电阻都可以。
图2-2 热电阻测量端结构图2.1.4测量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产生误差的可能性:(1) 通电发热误差。
由于电阻通电后会产生自升温现象,从而带来测量误差。
但可用传热条件好的温度计来尽可能减少。
(2) 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三线制接法可补偿连接导线的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2.1.5误差分析(1)分度误差。
该误差取决于材料纯度和加工工艺。
(2)通电发热误差。
由于通电后会产生自升温现象,从而带来测量误差,该误差无法消除,但可用规定最大电流<6mA。
(3)线路电阻不同或变化引入的测量误差。
可通过串联电位器调整,此外规定三线、四线接线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4)附加热电动势。
电阻丝与引线点处构成热偶,若节点温度不同将产生附加电动势,对于测量回路可能产生影响。
可通过节点靠近,同温等方法减小或消除。
(5)热电阻安装时,其插入深度不小于热电阻保护管外径的8-10倍,尽可能使热电阻受热部分增长。
热电阻尽可能垂直安装,以防在高温下弯曲变形。
(6)热电阻在使用中为了减小辐射热和热传导所产生的误差,应尽量使保护套管表面和被测介质温度接近,减小热电阻保护套管的黑色系数。
2.2实验管壁温度测量实验管道在恒温水槽中,通过与水槽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传热,壁温范围20~80 ℃。
2.2.1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由测量情形可知管壁温度用一般的热电偶和热电阻都不易测量,测温环境要求测温仪器可以附着在管壁表面,需要在测温点将水浴与管壁分开,面积又不能太大,否则影响换热。
接触式测温中热电阻和热电偶比较适合,但热电偶冷端处理困难,且温差较小误差大。
用光刻技术制作一个薄片热电阻外层加上隔热层贴在管壁温度侧点上,三组值同时测量取平均值,以达到精确测温效果。
2.2.2仪表种类选用以及设计依据膜式铂电阻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种铂热电阻新技术,这种新型热电阻是有外型尺寸小、灵敏度高、响应快、绝缘性能好、稳定性好、耐震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特别是pt500和Pt1000 Pt2000 高阻值热电阻,其分辨率相当于常规铂电阻pt100的5~10倍。
2.2.3测量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1)水浴与管壁分开的面积太大,影响流体的流量及换热。
所以温度计的体积应尽可能小。
(2)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管壁温度,故使外界环境温度保持稳定。
(3)固定螺纹或者固定法兰安装。
(4)由于热电阻与仪表之间一般都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因此两根连接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将同热电阻阻值的变化一起加在不平衡电桥的一个臂上,使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
为减小这一误差,一般在测温热电阻与仪表连接时,采用三线制接法。
2.3水浴温度测量2.3.1检测方法设计以及依据由实验装置要求分析,水槽内水浴温度是一个存在一定变化的物理量,而水浴温度又通过稳控器来实时监控。
因此,测温仪表要求较高的灵敏性和精确度。
其次,水浴温度的变化范围在20~80℃之间,属于低温范畴。
综合以上要求,我们采热电偶温度测量法。
2.3.2热电偶工作原理热电偶温度计由三部分组成:1、热电偶(感温元件);2、测量仪表;3、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补偿导线及铜线)。
图2-3 最简单的热电偶测温系统它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焊接而成,焊接的一端插入被测介质中,感受被测温度,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与导线相连,称为冷端或自由端。
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温端叫测量端,接线端子端叫参比端。
当测量端和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批示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批示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的温度值。
2.3.3 仪表种类选用以及依据选用铜-镍铜热电偶,这是在低温下应用得很普遍的热电偶,测量温度范围(-200~+200℃),稳定性好,低温时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
分度号为T。
图2-4 铜-镍铜热电偶测温器2.3.4 测量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1)测温点的选择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即测温点的选择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