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基本知识
茶学概论知识总结
![茶学概论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c544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e.png)
茶学概论涵盖了茶的起源、种类、制作工艺、品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茶学概论的一些基本知识总结:1.茶的起源:-茶树(Camellia sinensis)起源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茶产地。
-中国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茶在中国早期被用于药用和宗教仪式。
2.主要茶种类:-绿茶:不经发酵,保留茶叶的翠绿色,如龙井、炒青等。
-红茶:经全发酵,茶叶呈红褐色,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经半发酵,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白茶:未经发酵和烘焙,茶叶保持自然状态,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3.制茶工艺:-采摘:以嫩芽和嫩叶为主,不同茶类的采摘时机和方法略有不同。
-萎凋:将采摘的茶叶在自然条件下或机械条件下,使其失水软化。
-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揉捻,破坏叶细胞,促进发酵。
-发酵(仅限红茶等):让茶叶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下发酵,产生特有的香味。
-烘焙:经过发酵后的茶叶需要烘焙,以阻止进一步的发酵过程。
4.品评茶叶的方法:-外形:观察茶叶外形,如形状是否整齐、芽叶比例等。
-香气:闻茶香,分为干茶香、叶底香和汤底香。
-汤色:观察茶汤颜色,不同茶类有不同的汤色要求。
-滋味:品尝茶叶,感受其口感、滋味和回甘程度。
-叶底:观察茶叶展开后的叶底,了解发酵程度和制茶工艺。
5.茶文化和茶道:-茶文化强调茶的品质、历史、传统和人文因素。
-茶道是一种注重礼仪、沉思和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强调对茶的敬重和品味。
总的来说,茶学概论涉及了茶的多个方面,包括科学、文化、历史和艺术等,对于理解和欣赏茶的品质和魅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ad6c80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c.png)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茶道入门基础知识一、认识中国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二、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三、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四、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
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五、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六、泡茶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
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
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
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
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
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茶文化的茶器简介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
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
不过另一方面,选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大全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dd711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d.png)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大全
茶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茶叶的分类: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其中,绿茶代表有蒸青绿茶如恩施玉露、煎茶,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晒青绿茶如滇青、黔青等;红茶代表有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祁门红茶等;白茶代表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泉城红、泉城绿等;青茶(乌龙茶)代表有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等;黄茶代表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黑茶代表有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
2. 茶叶的品质:名茶是外型秀丽,内质优异的茶叶,是茶叶中的珍品。
春茶因经过冬季的物质积累,营养成分丰富,且春季茶树芽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做出的茶品质也最好,所以价格相对较高。
3. 茶叶的存放:茶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4. 茶叶的冲泡:冲泡茶叶时,应使用80~90℃的热水,浸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
5. 茶叶的功效:茶叶具有提神醒脑、利尿解乏、预防龋齿等功效。
其中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红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有助于提高代谢率,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白茶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乌龙茶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抗氧化等功效。
黄茶富含茶多酚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黑茶具有降脂减肥、调节代谢等多种功效。
以上是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30ca0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1.png)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
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
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
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
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
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
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
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
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
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
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4cf10e6f705cc1755270932.png)
一般每个人喜欢喝的茶不过几种,先了解一般常 识,然后多多比较,再向卖茶的人多多请教,很 快你就可以一看外形就对茶的品质有直观的感觉
2、摸茶叶
身骨是指茶叶的“分量”。摸一摸,掂一掂, 也能感觉到茶的品质。 除一些有身骨轻的特点的茶以外,好茶叶掂在 手里的感觉大都紧结重实。如果松散、飘轻, 还有很多碎末、外形粗糙,就应该引起注准,无 论外形、颜色、香气、茶汤的颜色和滋 味等等。开始的时候,看着茶叶店里的 各种茶叶,除了知道要买什么茶,和买 大概多少钱一两的茶外,好像有点无所 适从。挑选茶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看外形和色泽
茶叶质量的好坏与采摘的鲜茶叶的质量有很大 关系。鲜叶的老嫩直接影响成品茶外形是否能 紧结细腻、长短大小匀整和色泽一致。好的鲜 叶,自然会精工细做,成品茶外形和色泽也自 然非常匀整。 茶的外形种类和颜色很多,所以要结合具体的 茶来判断外形的优劣。如好的龙井茶应光、扁 平、直,翠绿或黄绿;功夫红茶条索紧直,乌 黑油润等等。
3、闻香气
冲泡好的茶没有香料浓烈廉价的香气,也不夹 杂陈腐等不良气味,闻起来感觉身心愉悦、神 清气爽的茶一定是好茶。 好的绿茶大都清香鲜爽,有板栗香、兰花香或 豆香;乌龙茶有花香或果香;茉莉花茶更是香 气通透清灵。而陈茶或霉变的茶有陈腐气味, 个别加入添加剂的茶香气不自然。 茶的香气的高下比较容易辨别。虽然不同的人 对茶香的感觉不完全一样,但好茶的香气都会 让人感觉身心愉快。
存放秘诀
存放茶叶首先选一个好的茶叶罐。透光的玻璃 瓶子,装过其他东西的铁皮罐、瓷罐、陶罐, 有异味的塑料盒,这些容器一定不能用来盛放 茶叶。另外,冰箱不是用来存放茶叶的地方, 纸桶不宜长时间存放茶叶。 从茶罐中取茶叶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手抓茶叶, 手上的汗渍会污染茶叶。如果习惯用手取茶, 事先一定要洗手,完全擦干。
茶叶基本知识
![茶叶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bb223a5284ac850ad02427c.png)
白茶
• 类属部分发酵茶(半发酵)。因其是用采自茶树 • • • • • • • •
的嫩芽制成,细嫩的芽叶上面布满了细小的白毫, 有“绿妆素裹”之美感,得名白茶。属凉性茶 工艺:萎凋、干燥 原料:由壮芽、嫩芽制成 颜色:干茶外表满披白毫,色白隐绿 汤色:浅淡金黄 香气:清香 滋味:甘冽爽口,甘醇,叶底嫩亮匀整 代表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功效:清热降火,防中暑等
• 老太太想着石臼太脏,于是就洗干净了。第二天
老者来搬的时候说:“这石臼越旧越好,如今洗 了就不值钱了。”老太太说:“破石臼本不值钱, 你要只顾取去。”长者掏出10两银子将石臼搬去, 老太太本不肯收钱,无奈长者转身已不知去向, 老太太只得将钱收下。过了年,第二年春天,18 棵茶树嫩牙新发,长得比往年好,并且泼过石臼 水的地方又长出无数棵茶树,老太太又欢天喜地 的施起茶来。这就是龙井茶叶的来历之一。
• 后发酵:黑茶
按焙火程度来分
• 轻焙火,俗称生茶 • 中焙火,俗称半熟茶
• 重焙火,俗称熟茶
按采茶的季节不同来分
• 一、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 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 色泽翠绿,叶质柔软, 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 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二、夏茶: 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 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 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 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 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 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 滋味较为苦涩。
茶的基本知识
![茶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cf6cb5f01dc281e53af0fe.png)
茶的基本知识1、正常人一天宜饮多少茶?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的,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
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
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
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2、茶叶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
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
茶叶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
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
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3、家中有多种茶叶,如何安排饮用?有些人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饮用不同的茶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高级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一杯红茶,解困提神;下午工间休息时喝一杯牛奶红茶或喝一杯高级绿茶加点点心、果品,补充营养;晚上可以找几位朋友或家人团聚一起,泡上一壶乌龙茶,边谈心边喝茶,别有一番情趣。
这种一日饮茶巧安排,你如果有兴趣,不妨也可试一试。
4、为什么有人喜欢用枸杞子、西洋参、白菊花、桔皮、薄荷等加在茶叶中泡茶喝?用枸杞子泡茶,有滋补抗衰的作用。
《本草经疏》对枸杞子之功效作过较全面的论述:“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老人阴虚十之七八,故服食多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八大茶类基本知识
![八大茶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3a9d1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b.png)
八大茶类基本知识
茶叶是中国传统饮品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个性。
常见的八大茶类基本知识如下:
1.绿茶:具有清香、清爽的特点,不经发酵,保留了茶叶的天然味道和养分。
代表茶品: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2.红茶:经过完全发酵,具有浓郁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适宜泡茶加入奶和糖。
代表茶品:祁门红茶、滇红等。
3.黑茶:经水平或大提(压)后的陈年普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医药功能。
代表茶品:普洱茶、安化黑茶等。
4.白茶:色泽白银,口感清香,透明度高,含有丰富的多酚和微量元素。
代表茶品:白牡丹、白毫银针等。
5.黄茶:由绿茶制作而成,有“绿转黄”之称,口感清香爽滑,且有养生功效。
代表茶品:大观黄、君山银针等。
6.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半发酵的特点,口感醇和,品香浓厚。
代表茶品: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7.花茶:采用新鲜的鲜花、蜂蜜等植物制作的茶类,品种繁多,口感芳香。
代表茶品:茉莉花茶、桂花茶等。
8.冻顶乌龙:产自福建省,是传统的闽南名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口感鲜爽,回甘甜润。
关于茶的小知识点
![关于茶的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b24b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d.png)
关于茶的小知识点茶,一种传统的饮品,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还因为茶有许多健康的益处。
以下是一些关于茶的小知识点。
1. 茶的历史据说,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最初被用作草药。
到了唐朝,茶开始成为了一种饮品,并被广泛地推广。
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许多人都喜欢喝茶。
2. 茶的四大分类茶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
除了这四种茶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茶,如龙井茶、铁观音茶等。
3. 茶对健康的益处茶有着许多健康的益处,如提高注意力、增强免疫力、减慢衰老等等。
许多研究表明,茶中的一些成分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4. 茶的冲泡方法不同种类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
例如,绿茶需要用90℃以下的温水冲泡,而红茶则需要用100℃的温水。
不同的冲泡方法可以影响到茶的口感和香味。
5. 茶与文化在中国文化中,茶有着重要的地位。
茶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描绘,许多名人也被认为是茶的忠实爱好者,如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清代作家曹雪芹等等。
6. 茶及其种植地茶的种植地通常位于山区,因此许多种类的茶都以地名命名,如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等等。
许多地区也以发展茶产业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杭州的龙井茶和福建的武夷岩茶。
7. 茶的品鉴品鉴茶的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需要品尝茶的颜色、香味、滋味以及其余的口感特点。
茶艺是一门严谨的技艺,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经验。
总之,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喝茶、品茶还是学茶,都有着无穷的乐趣和健康益处。
茶道基础知识
![茶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307a27a1a37f111f0855b2a.png)
其他冲泡礼仪及要领
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有兩位以上的访客時,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著 茶盘底部,右手扶著茶盘的边緣,如有茶点心,应 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放在点心右边。
上茶時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帶 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在茶艺活动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伸手(掌)礼
• 伸手礼是茶事活动中最常用的特 殊礼节,行伸手礼时,四指自然 并拢,大拇指内收,手掌略向内 凹,右手从胸前自然向右前伸, 随之手心向上伸于敬奉的物品旁, 同时欠身点头,并讲“请”、“ 谢谢”、“请观赏”(当两人相 对时,可伸右手掌对答表示,若 侧对时,右侧方伸右掌,左侧方 伸左掌对答表示,动作要一气呵 成),伸手礼主要用在介绍茶具 、茶叶质量、赏茶和请客人传递 茶杯或其他物品时用。
寓意礼
• 茶壶放置时壶嘴不能正对 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 开
• 最常见的为冲泡“凤凰三 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 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 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
• 茶桌上斟茶,只能斟到七、八分满,谓之:酒满敬人,茶满欺 人
• 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右手一定要逆时针方向回转, 不可顺时针方向,因为反时针方向姿势表示欢迎客人来!来! 来!顺时针方身则像是赶客人去!去!去!
其他冲泡礼仪及要领
喝茶的环境应該靜謐、幽雅、洁淨、舒适,让人有 随遇而安的感觉。
•品茶礼仪:
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 謝。
品茶時,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 妙趣在於意会而不可言传。
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壺中茶叶可反复 浸泡7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 散去后,方可收茶。
茶叶知识大全
![茶叶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e074ed03d8ce2f0166235d.png)
一。
茶的种类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
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绿茶形成了“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等特点。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距今三千多年,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代表茶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绿宝石红茶--又称发酵茶。
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其汤色以红色为主调,故得名。
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代表茶有滇红、宜兴红茶、红宝石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
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有绿茶的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代表茶有文山包种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茶、武夷大红袍白茶--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省(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黄茶--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黄茶属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
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
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代表茶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黑茶--是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类。
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经渥堆发酵变黑,故称黑茶。
黑茶既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f4a6203169a4517723a3b2.png)
第一部分茶叶基础知识1.茶叶分类茶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
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
好的新茶,干茶颜色绿润,汤色绿明亮。
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
干茶颜色乌润,滋味醇和、有甜味,汤色红亮鲜明。
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具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
茶汤颜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
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
白茶满身白毫(白色茸毛),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
代表品种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
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
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干茶颜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
黑茶(紧压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2.如何挑选茶叶茶叶的好坏,可从干茶外形评定和冲泡后品尝来鉴别。
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
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2.1.嫩度指做茶的原料的老嫩,是决定成品茶叶品质的基本因素。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
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
锋苗好,白毫(茸毛)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
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做茶是不恰当的。
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分不足,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
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做茶。
2.2.条索条索是指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茶“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ce30a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0.png)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1、绿茶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制作的饮品。
绿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
2、白茶白茶是指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3、黄茶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4、青茶青茶也叫作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其品种较多,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青茶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5、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通过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通过揉捻破坏细胞结构,使茶叶中的多酚类和氧化酶类得以接触氧化,即发酵,变成红色的化合物,从而形成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6、黑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相较于其他茶类,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六大茶类泡茶水温绿茶适宜烹80度-85度水冲泡;白茶适宜烹85度-90度水冲泡;黄茶适宜烹80度-85度水冲泡;青茶适宜烹90度-95度水冲泡;红茶适宜烹95度的水冲泡;黑茶适宜烹100度水冲泡。
六大茶类代表茶叶及品牌一、绿茶代表茶叶及品牌1、西湖龙井西湖牌、西湖牌、卢正浩牌、狮峰牌、御牌、三万昌牌。
2、碧螺春碧螺牌、文新牌。
十条茶叶基本常识
![十条茶叶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82a4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2.png)
十条茶叶基本常识茶叶作为一种常见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文化底蕴。
下面将介绍十条关于茶叶的基本常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茶叶的相关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茶叶可以按照发酵程度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不同类别的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口感。
二、茶叶的产地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其中以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省份的茶叶产量和质量较高。
此外,日本、韩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地也有着丰富的茶叶产区。
三、茶叶的选购选购茶叶时可以从外观、香气、口感和茶汤颜色等方面进行判断。
好的茶叶外观紧结,香气鲜爽,口感醇厚,茶汤颜色明亮。
四、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最好将茶叶存放在密封的罐子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
五、冲泡茶叶的注意事项冲泡茶叶时要注意水温和时间的掌握。
不同种类的茶叶对应的水温和冲泡时间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最佳。
六、茶叶的养生功效茶叶具有提神醒脑、解渴消暑、清热去火、降压养胃等功效。
适量饮用茶叶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
七、茶叶的文化价值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茶道、茶艺等茶叶相关的文化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茶叶的创新应用茶叶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应用于烹饪、烘焙、药膳等领域。
茶叶的创新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九、茶叶的礼仪茶叶有着严谨而独特的礼仪。
在茶道中,泡茶的过程被视为一种艺术,注重仪态、心境和礼节的表达。
十、茶叶的国际影响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
茶文化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茶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通过以上十条茶叶基本常识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茶叶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品味茶叶的风味,感受茶叶文化的魅力。
茶叶知识整理
![茶叶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94c2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b.png)
茶叶知识整理一、茶叶的基本知识茶叶分为六大类:乌龙茶(清茶)、绿茶、红茶、白茶、绿茶、黄茶。
分类依据是:制法和品质,表现为茶多酚的氧化程度。
1、典型的乌龙茶,叶缘呈红色,叶片中间呈绿色,美其名曰“绿叶红镶边”。
汤色黄红,滋味浓醇,具有一种独特的花香和果香,回味无穷。
著名乌龙茶有:福建铁观音、凤凰单枞茶、冻顶乌龙茶、武夷大红袍。
2、绿茶:冲泡以后,色绿汤清、滋味鲜爽、香气清芬。
著名绿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皖南屯绿、白沙绿茶。
3、红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细长弯曲,叶形完整,叶底鲜红带黄,汤色浅而明亮,滋味醇和。
著名红茶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英德红茶。
4、白茶:成品茶芽壮多毫,汤色清淡,滋味鲜淳、叶底嫩匀。
著名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5、黄茶:成品黄茶芽叶细嫩,色泽金黄,油嫩有光。
汤色橙黄,清澈明亮,香气清高,十分可人。
按鲜叶老嫩之分,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著名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6、黑茶:我国的藏族、蒙古族等兄弟民族,都视黑茶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
著名黑茶有: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
汤色棕红色,香气带有陈香,滋味醇厚。
具体见下图:二、各种茶的代表(一)绿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1)西湖龙井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具有1200多年历史。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
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史上最全的茶文化知识100问
![史上最全的茶文化知识100问](https://img.taocdn.com/s3/m/bbc882b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40.png)
茶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健康饮品之一。
茶不仅具有解渴、提神、生津之功效,还具有防癌、抗癌之作用。
有了茶和爱,尘世就是唯一的天堂!养成喝茶习惯,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有品味的生活方式。
了解茶文化知识非常有用,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知识和品位,也能逐渐影响生活习惯和品位,可以让吊丝慢慢变成高富帅或白富美。
好好收藏这100个关于茶的知识吧:1.什么是绿茶?答:用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不发酵茶称为绿茶。
2.绿茶有什么特点?答:它的采制特点一般为芽茶类;工艺特点为不发酵;外观特点为“外形绿、汤水绿、叶底绿”其品质。
特点是香气高爽,滋味鲜爽。
3.绿茶可细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性品种?答:绿茶按干燥工艺可分为四类。
其一是炒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龙井、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陕西午子仙毫等。
其二是烘青绿茶。
代表性品种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其三是晒青绿茶。
其代表性品种有陕青、滇青、川青、黔青等。
其四是蒸青绿茶。
其代表性品种有仙人掌茶、恩施玉露、煎茶等。
4.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创制何时?产何处?答:龙井茶属于扁形细嫩炒青绿茶,为历史名茶。
创制于明朝之前。
生产于杭州西湖一带,现产于浙江省广大茶区。
5.最适宜龙井茶的茶树品种有哪些?答:传统的是龙井茶群体品种。
解放后推广了龙井43、龙井长叶两个良种。
6.龙井茶是如何分类的?答:民国年间按产地把龙井茶分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字号。
1949年国家把4个字号的龙井归类为“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
2 003年3月1日实施的国家的原产地域保护法把龙井茶的生产区域推广到浙江省内的广大茶区,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三大产区。
7.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什么?答:“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并且文化内涵丰富。
8.国家标准把龙井茶可分为哪几个等级?答: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六个等级。
9.龙井茶曾得过哪些荣誉?答:在清代,龙井茶是贡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茶属于红茶?哪些茶属于绿茶?
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
一、绿茶类是我国所有茶类中最古老的茶类,它产饮历史最长、产区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出口数量最大的一个茶类。
我国19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江西诸省,其次是湖南、贵州、四川、湖北、广东等省区。
我国绿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70%左右,约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65%左右,约占世界绿茶出口量的70%以上。
绿茶类为不发酵茶,系采用茶树幼嫩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初制工艺将鲜叶加工成毛茶,再经复火、拣剔、筛分、风选等精制工艺将毛茶加工成商品茶。
绿茶共同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
我国较有代表性的绿茶主要有浙江西湖龙井、江苏太湖碧螺春、安徽黄山毛峰、江西庐山云雾、河南信阳毛尖等。
绿茶内含物质丰富,营养价值高,药用功能全,保健功效佳,是我国饮用人数最多,消费量最大的一个茶类。
绿茶性微寒,不宜空腹饮用,亦不宜饮用浓度过浓的茶汤,老人、幼童、孕妇及胃寒病人、服用铁剂类、抗生素类病人不宜饮用。
绿茶类按初制过程中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炒青、烘青、蒸青、晒青等四类。
(一)炒青类,包括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和特种炒青。
长炒青,是一种长条形炒青绿茶,经精制后称为眉茶。
主要长炒青有粤绿、琼绿、桂绿、滇绿、黔绿、川绿、陕绿、豫绿、鹗绿、苏绿、杭绿、温绿、舒绿、屯绿、遂绿、婺绿、饶绿、赣绿、湘绿、闽绿、英德绿茶、五指山绿茶等。
圆炒青,是一种外表呈圆珠形的炒青绿茶。
主要圆炒青有浙江平水珠茶、泉冈、火军白、涌溪火青,江西窝坑茶等。
曲炒青,是一种条形卷曲的炒青绿茶。
主要曲炒青有江苏碧螺春,四川蒙顶甘露,贵州都匀毛尖,广东英德碧螺春、绒螺、鹤山古劳茶,湖南碣滩茶,浙江普陀佛茶,安徽黄山银钩、休宁松箩茶、台湾三峡碧螺春。
扁炒青,是一种外形扁平的炒青绿茶。
主要扁炒青有:浙江龙井、西湖龙
井、大佛龙井、千岛玉叶、杭州旗枪,安徽老竹大方、西涧春雪,贵州湄江翠片,四川竹叶青,江苏太湖翠竹、宜兴荆溪云片、镇江金山翠芽,云南大关翠华茶,台湾三峡龙井。
特种炒青,是一种炒青名茶,包括毛尖、雀舌、松针、眉形、剑形类炒青茶。
主要特种炒青有:广东英德毛尖、雨花茶、岩雾尖绿茶、梅县清凉山绿茶,广西凌云白毫,云南苍山雪绿、墨江云针,陕西紫阳毛尖,湖北保康松针,湖南古丈毛尖、韶山毛峰、江华毛尖,江西遂川狗牯脑、庐山云雾,福建雪芽、石亭绿,浙江绿剑、金奖惠明、余杭雀舌、华顶云雾、鸠坑毛尖、仙都香茗、天尊贡芽,安徽九华毛峰、白云春毫,江苏阳羡雪芽、南京雨花茶、无锡毫茶、二泉银毫。
(二)烘青,是一种采用烘干方法使绿茶干燥的绿茶,我国各省均有生产。
烘青绿茶分为条形、曲形、扁形、兰花形、菊花形、其它花型等。
条形烘青,一种采摘细嫩、加工精细的名茶,它包括雀舌形、雀嘴形、剑形、松针形、眉形等。
主要条形烘青绿茶有:广东英德大银毫茶、仁化银毫、乐昌白毛茶、广北银尖、连州毛尖、信宜合箩茶,广西桂平西山茶、南山白毛茶、桂林毛尖;云南南糯白毫、勐海佛香、峨山银毫,贵州龙泉剑毫、梵净翠峰,重庆永川秀芽、罗云翠茗,四川峨眉峨蕊、巴山雀舌、青城雪芽、陕西八仙云雾、紫阳银针,甘肃龙神翠竹、阳坝银毫,湖北采花毛尖、邓村云雾、英山天堂云雾、峡州碧峰、神农奇峰、随州东云毛峰,湖南洞庭春、韶山毛峰、安化松针,福建天山雀舌,江西婺源茗眉、灵岩剑峰、浮梁浮瑶仙芝、梁渡银针,浙江径山茶、浦江春毫、雁荡毛峰、松阳银猴、顾渚紫笋、天目青顶、望府银毫、开化龙顶、雪水云绿、香菇察白毫、安吉白茶、兰溪毛峰、仙都笋峰,安徽黄山毛峰、敬亭绿雪、白云春毫、天柱剑毫、瑞草魁,江苏茅山青峰、金山翠芽,河南信阳毛尖、仰天雪绿。
曲形烘青,是一种茶条呈曲形或圆形烘青绿茶。
主要曲形烘青有:广西贵港覃塘毛尖、开山白毛茶,贵州黔江银钩、羊艾毛峰、贵定云雾,四川峨眉毛峰、文君绿茶、永川银环,陕西巴山碧螺,山东日照雪青,江苏无锡毫茶、江宁翠螺,浙江临安蟠毫、日铸雪芽、羊岩勾青,安徽天河云螺、歙县银钩,江
西婺源天香云翠、文公银毫、井冈翠螺、修水双井绿、山谷翠绿、上饶白眉,湖南湘波绿、高桥银峰。
扁形烘青,是一种茶条呈扁形烘青绿茶。
主要扁形烘青有:陕西秦巴雾毫、汉水银梭,江苏金山翠芽,浙江安吉白片,安徽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天柱剑毫。
兰花形烘青,是一种外形似兰花的烘青绿茶。
主要兰花形烘青有:安徽霍山一枝春、舒城兰花、岳西翠兰,浙江兰溪毛峰、建德苞茶、东白春芽,陕西子午仙毫、小兰花茶。
菊花形烘青,是一种外形似菊花的烘青绿茶。
主要菊花形烘青有:湖北保康菊花茶,江西婺源墨菊,安徽霍山菊花茶、黄山绿牡丹。
其它花型烘青,包括牡丹花形、梅花形、束形、球形、爪形等不同花形的烘青绿茶,如浙江江山绿牡丹(牡丹花形),安徽霍山梅花茶(梅花形),福建武夷龙须茶(束形),四川雷山银球茶(圆球形)、江西泉港龙爪(爪形),广西桂林龙珠茶(圆珠形)。
(三)蒸青绿茶,是一种采用蒸气进行杀青后经揉捻、干燥的绿茶。
主产我国湖北、江苏等省,近几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亦有生产。
蒸青绿茶按外形来分主要有圆形、针形、片形、不定形、特种茶等。
圆形蒸青,是一种外形圆结的蒸青绿茶。
我国主要圆形蒸青绿茶有:浙江煎茶、安徽煎茶、广东煎茶。
针形蒸青,是一种外形细小如松针的针形蒸青绿茶。
我国主要针形蒸青绿茶有:湖北恩施玉露。
片形蒸青,是一种外形成片状的蒸青绿茶。
主要有日本碾茶,印度秀眉。
不定形蒸青,主要有日本、印度等国生产的贡熙、副熙茶。
特种蒸青,是一种高级名优茶类特种蒸青绿茶。
主要特种蒸青绿茶有:湖北仙人掌茶,江苏阳羡蒸青,广西巴巴茶,广东英德金萱蒸青绿茶。
(四)晒青绿茶,是一种利用日光进行干燥而成的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根据嫩度分为芽尖茶、条形茶。
芽尖形晒青,是一种嫩度极高的芽尖形晒青绿茶。
主要芽尖形晒青有:云
南毛尖、春蕊、春尖、春芽,英德银尖。
条形晒青,是一种外形成条状的晒青绿茶。
主要条形晒青绿茶有:滇青、黔青、川青、陕青、豫青、鄂青、湘青、粤青。
二、红茶类是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贸易量最大宗的一大茶类,其在国际市场上约占茶叶贸易总量的90%,因而又是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大茶类。
全发酵茶,它是以茶树幼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
共同特点“红汤红叶”。
我国较有代表性的红茶有:被称为“茶中英豪”的祁门红茶,被称为“茶中明星”的云南红茶,被称为“后起之秀”的英德红茶。
红茶因发酵作用,营养保健成分与绿茶有一定区别,其性温和,适应大多数人饮用,是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饮用形式最特别的一大茶类。
饮用红茶则多以调饮式为主,常加入牛奶、方糖、柠檬汁等调和饮用,对于加强营养有良好作用。
红茶类分为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
(一)工夫红茶及其主要品种花色
工夫红茶又称为条红茶,是一种外形成条状的条形红茶。
工夫红茶分为芽形、叶形、碎片末形。
芽形工夫红茶,是一种外形细嫩的芽尖形工夫红茶。
我国主要芽形工夫红茶有:金芽、金尖、金毫、紫毫,英德英红九号、英德金毫红茶,云南金芽茶,浙江九曲红梅(龙井红)。
叶形工夫红茶,是一种以幼嫩芽叶组成的叶芽形红茶。
我国主要叶形红茶有:粤红、英红、祁红、滇红、桂红、琼红、湘红、宁红、宜红、闽红、镇江红、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坦洋工夫、台湾工夫。
碎片末形工夫红茶,主要有:碎茶、片茶、末茶、副片、正花香、副茶香。
(二)红碎茶及其品种花色
红碎茶又称分级红茶,是一种切碎红茶。
因制法不同分为传统红碎茶、转子(洛托凡)红碎茶、CTC红碎茶、LTP红碎茶,其品种花色主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红碎茶最适宜调饮式饮法,是国外最流行,饮用人数最多的
红茶品种。
我国红碎茶分四套标准样生产,第一套样体形肥硕、多毫、香味极浓,适用于云南省大叶种切碎红茶;第二套样体形肥壮、显毫,滋味鲜爽浓强、香味显苹果香,适用于广东、广西、海南大叶型切碎红茶,以广东英德红碎茶为标准样;第三套样体型中等,香味鲜浓,适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中小叶型的切碎红茶;第四套样体形紧细、香味鲜爽,适用于江苏、浙江、江西小叶型切碎红茶。
叶茶类,分为花橙黄白毫(FOP)、橙黄白毫(OP)、白毫(P)、白毫小种(FS)、小种(S)。
碎茶类,分为花碎橙黄白毫(FBOP)、碎橙黄白毫(BOP)、碎白毫(BP)、碎白毫小种(BPS)、碎橙黄白毫屑片(BOPF)、碎小种(BS)。
(三)小种红茶及其品种花色
小种红茶为我国的特种红茶,主产于福建,有一种松烟香和桂圆汤味,主要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
小种红茶是中国最早创制的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创制于17世纪初的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称为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又称正山小种。
政和、坦洋等地仿照小种制法制成的小种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
有的将低级红茶烟成小种工夫,称烟小种或假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