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②阻止肠道对外源性铜的吸收:如锌剂、四硫钼酸盐。
锌制剂:有硫酸锌、葡萄糖酸锌。餐后1 h服药以避免食物影响其吸收,尽量少 食粗纤维以及含大量植物酸的食物。锌剂副反应较小,主要有胃肠道刺激、口 唇及四肢麻木感、免疫功能降低, 四硫钼酸盐(TM):能促进体内的金属铜较快排出,改善WD的症状
感谢聆听
饮食指导
②适宜的低铜食物 精白米、精面、新鲜青菜、苹果、桃子、
梨、鱼类、猪牛肉、鸡鸭鹅肉、牛奶等。
③高氨基酸或高蛋白饮食
④勿用铜制的食具及用具。
护理要点
①螯合剂:强有力促进体内铜离子排出
LOGO
TEXT HERE
用药指导
D-青霉胺PCA):首选药物,口服易吸收。药物副作用有恶心、过敏反应、重症肌 无力、关节病、少数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曲恩汀:仅用于青霉胺不能耐受或用青霉胺复发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不良反应 :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偶见胃灼热、腹部疼痛、急性胃炎、食欲减退、皮 疹、肌痛等
病例详情
01 诊断:肝豆状核变性,肝衰竭
诊疗计划:保肝、退黄、降铜、血浆吸附、
02 血浆置换等对症治疗,密切关注患儿神志
改变及其他明显病情变化。
LOGO
TEXT HERE
护理诊断
LOGO
TEXT HERE
01
活动无耐力 :与乏力,纳差有关。
0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者食欲下降,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 素环(K-F环)。
疾病特点
遗 传 特 性
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
LOGO
TEXT HERE
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 年期,少数成年期发病。 发病年龄多在5~35岁, 男性稍多于女性。 病情缓慢发展,可有阶 段性缓解或加重,亦有 进展迅速者。

肝豆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豆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病、青少年性Huntingtou舞蹈病、肌 张力障碍、原发性震荡、帕金森病和 精神病等鉴别;此外,还应与急、慢 性肝炎和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 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相鉴别。
疾病治疗
▪ 饮食治疗
▪ (一)低铜饮食
▪ 避免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如小米、荞麦 面、糙米、豆类、坚果类、薯类、菠 菜、茄子、南瓜、蕈类、菌藻类、干 菜类、干果类、软体动物、贝类、螺 类、虾蟹类、动物的肝脏和血、巧克 力、可可。某些中药,如龙骨、牡蛎、 蜈蚣、全蝎等。
临床表现
▪ 二、肝脏异常 ▪ 肝脏受累时一部分病例发生急性、亚
急性或慢性肝炎,大部分病例肝脏损 害症状隐匿、进展缓慢,就诊时才发 现肝硬化、脾肿大甚至腹水。重症肝 损害可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率 高。脾肿大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血小 板减少。
临床表现
▪ 三、角膜K-F环 ▪ 角膜色素环是本病的重要体征,出现
疾病治疗
溶液500ml中缓慢静 滴,每日1次,6天为1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 息1-2天,连续注射6-10个疗程。不良反应 主要是食欲减退及轻度恶心、呕吐。可用于 有轻、中、重度肝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的肝 豆状核病患者。
▪ (3)三乙烯-羟化四甲胺(TETA):药理作 用与D-青霉胺相似,是用于不能耐受青霉胺 治疗时的主要药物。副作用小,但药源困难 、价格不菲。
索。对于精神症状明显者可服用抗精神病药奋
乃静、利培酮、氟哌啶醇、氯氮平,抑郁患者 可用抗抑郁药物。护肝治疗药物也应长期应用。
疾病治疗
▪ 手术治疗
▪ 对于有严重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切除术, 严重肝功能障碍时也可以考虑肝移植治 疗。
药物治疗的监测
▪ 开始用药后应检查肝肾功能、24 h尿 铜、血尿常规等,前3个月每月复查1 次,病情稳定后3个月查1次。肝脾B 超3—6个月检查1次。同时必须密切观 察药物的副反应。

肝豆状核变性查房护理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查房护理课件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注 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
应等。
症状护理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护 理,如口腔护理、皮肤 护理、呼吸道护理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如语言训练、肢体功能
训练等。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 期消毒,预防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肝性脑病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时 发现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采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铜蓝蛋白等)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02
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既往 史、用药史等,以便发现肝豆
状核变性的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如 肌张力、肌力、姿势等,以及
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病因与病理
病因
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转运 和代谢障碍,铜在肝脏、脑、角 膜等器官过度沉积,引发相应的 病理改变。
病理
肝组织坏死、纤维化,脑组织液 化、坏死,角膜浑浊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黄疸等,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锥 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等。角膜K-F环阳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运动康复 语言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认知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有氧 运动、力量训练等,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发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训练, 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提 高生活自理能力。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课件
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患病率各国报道不 一,一般为0.5-3/10万,欧美国家罕见,
我国较多见。
第3页/共33页
由于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蛋白与铜结合存 在障碍,因而认为铜蓝蛋白的合成障碍是本 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 致病因子造成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和胆道铜排 泄障碍,线粒体铜沉积导致自由基和氧化损 伤在本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上述诸因素导致血清中过多的游离铜大 量沉积在相应的器官及脑部可引起相应的症 状。
第30页/共33页
指导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保 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年龄偏小的 患者。适量活动,不过度玩耍、嬉 戏,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
第31页/共33页
ZHE END 谢 谢!
第32页/共3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3页/共33页
第7页/共33页
角膜色素环( K-F环 ),此环位于 角膜和巩膜交接处,在角膜的内表 面上,绿褐色或暗棕色,宽约 1.3cm,通常用裂隙灯检查才能明 确发现。
K-F 环
第8页/共33页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 是锥体外系症状,此 外还有较广泛的神经 损害,如皮质功能损 害,晚期可出现器质
性精神障碍。
第9页/共33页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

病因

及发


病机 制
表 现
辅 助 检 查
治 疗 要 点
病 例 分 析
第1页/共33页
肝豆状核变 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
是一种染色体 隐形遗传的铜 代谢障碍性引 起的肝硬化和 脑变性疾病。
第2页/共33页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威尔逊病;于 1912年由wilson首先系统详述,是一种遗 传性铜代谢页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参考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参考课件

饮食 指导
生活 指导
心理 指导
用药 指导
告知病人及其家属饮食忌口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指导食用含铜量低的食物,如白米面、牛奶、 萝卜、土豆、苹果、橘子等;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 如豌豆、蚕豆、坚果类、贝壳类、螺类,各种动物 肝脏和血以及巧克力、咖啡等;避免使用铜制食具 和炊具。
指导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 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因情绪 刺激而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抽搐的发作时间及持续时 间并及时报告医生,使用镇静药后观 察用药效果。病人抽搐发作时,应及 时使用牙垫,防止咬伤,切勿用力按 压病人。 患者关节僵硬,四肢血运差, 注意防止压力性损伤,观察氧管、胃 管及其他皮肤受压情况,松开氧管、 胃管,血氧饱和度夹减压
护理措施
了解所使用镇静药物的适应症、 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 项,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 。评 估语言沟通障碍的程度,选择可 以使用的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 心理状况。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服药,并告知患 者家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药的注意 事项。告知患者家属肝豆病人需长期 不间断服药,切不可随意减量或停服, 家属应督促患者服药或喂药到口。教 会患者家属正确识别病情变化的一些 表现。
指导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保 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年龄偏小的 患者。适量活动,不过度玩耍、嬉 戏,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
护理措施
定时观察受压皮肤情况,保持皮 肤清洁,床单位干洁平整无渣屑, 使用气垫床,翻身枕,水垫,勤 翻身等防压疮措施 ,根据医嘱 予加强营养、补液治疗,指导予 进食低酮食物,少量多餐,可试 从口内喂入少量果汁、水,并做 好口腔护理,进食后保持半卧位 30分钟,不平躺。
护理措施
监测血白蛋白指标。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体温变 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尿套 。低酮饮 食,避免铜高食物如坚果类、巧克力、蚕豆、 玉米、香菇、贝类及动物肝及血;高氨基酸及 高蛋白饮食可促进铜的排泄。患者有受伤的危 险注意给病人加床栏防坠床,必要时使用保护 性约带。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PPT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PPT

针对患者情况的护理计划: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提供心理支持、定期监测病情等
针对护理问题的注意事项:如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等
效果评价:对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后续护理提供参考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增强医护沟通:护理查房是医护人员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医护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流程:收集资料、评估、制定计划、实施、评价
护理查房的具体内容
04
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
病程长短: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从数月至数年不等,但多数患者的病程在数月至一年左右
患者年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广,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有可能患病
护理查房总结与建议
06
对本次护理查房的总结:分析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患者病情变化:详细介绍患者自入院以来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变化
护理效果:总结本次护理查房中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包括药物治疗、生活调理、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效果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根据本次查房经验,提出对未来工作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问卷调查、量表评估等方式进行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重点
05
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如抗铜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观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副作用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抗铜药物的使用方法: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良 认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过程,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
05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 保健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会增加肝豆状核变性的 遗传风险,应避免近亲结婚。
基因检测
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的人 群,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潜 在的突变基因,提前采取干预措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
04
THANKS
施。
孕期筛查
孕期进行相关筛查,检测胎儿是 否携带肝豆状核变性的突变基因,
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
保持低铜饮食,控制食物中铜的摄入量, 避免食用高铜食品,如肝脏、坚果等。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发展。
定期复查
心理支持
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及时发现并干预。
提高公众认识
加强肝豆状核变性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3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患者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震颤、言语不清等,被早期诊断为肝豆状核 变性。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特点
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 病情进展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治 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肝硬化和神经功能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01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件
评估结果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患者心理问题 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心理 干预提供依据。
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设计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放松训练
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 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
家庭治疗
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改善家庭环 境,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度。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 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 指标。
手术干预时机及术式选择
01
02
03
04
手术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 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术式,如肝移植、脾切除等

术前评估与准备
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做好术
前准备。
术后管理与随访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受累器官的不同 ,可分为肝型、脑型、肾型和混 合型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如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等)、角膜K-F环、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4小时尿铜增加等进行诊断。基因检测可用于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帕金森病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 细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 件
目录
•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基础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 治疗原则与方法探讨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PP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PP课件

05
CATALOGUE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01
02
03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遗传咨询
对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提 供生育建议。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暴露于诱发肝豆状核 变性的环境因素,如某些 药物、重金属等。
患者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鉴别要点
鉴别肝豆状核变性与其他肝病的关键在于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例如,肝炎通常有明确的病因,如病毒、酒精或药物等,而肝豆状核 变性则与铜代谢异常有关。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 要手段。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 功能状态,铜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有助 于了解铜的代谢情况,基因检测则有 助于确定病因。
临床试验与验证
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对已有治疗方法和新药 进行验证和评估,为临床 应用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前景与发展
早期诊断与预防
通过基因检测和早期筛查,实现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情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豆状核变性的典型表现。
肝功能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如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角膜色素环
大约80%的患者在角膜缘出 现色素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
特征性体征之一。
其他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出汗等症状的体征表现。
病程发展与预后
病程发展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程发展通常比较缓慢,但病情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在数年 至数十年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肝脏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精品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精品PPT课件
• 内分泌紊乱:青春期延迟、月经紊乱及男性乳房 发育。
• 眼部症状:K-F环是本病最重要的体征,95-98%的 患者可出现。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呈褐绿色或 金褐色,光线斜照角膜时最清楚。
• 其他:面部及双小腿伸侧出现色素沉着;


肾性糖尿、蛋白尿、氨基酸尿

少数患者可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

并可产生骨质疏松、骨和软骨变性。
肝脏彩超:1.肝内实性结节(1.肝硬化结节可能),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3.胆囊增大,壁水肿,胆囊结石, 4.中量腹水。肝硬度值48.0kpa。
·诊断:1.肝硬化并腹水
2.肝豆状核变性
·诊疗计划:
·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铜蓝蛋白测定、肝肾功 能、尿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硬化筛查等;
·暂予以综合护肝、退黄、改善肝脏循环(还原型 谷针、茵栀黄、腺苷蛋氨酸针、前列地尔针)等对症 治疗。
10余年前于西安交大一附院确诊为“肝豆状 核变性”,间断服用“青霉胺”、“硫酸锌”治 疗,症状时轻时重。2012-07-17于我院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术后病检提示:慢性 纤维淤血性脾肿大;术后第8天出现神志改变, 经会诊后考虑肝性脑病。左眼因患眼病失明,右 眼正常。否认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 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输血史,预防接 种史不详。
概念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威尔逊病;于
1912年由wilson首先系统详述,是一种遗传性铜
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
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一般为
0.5-3/10万,欧美国家罕见,我国较多见。
病因及病理
•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阳 性家族史25%-50%。

一例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一例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ppt课件 24
谢 谢 聆 听!
ppt课件
25
ppt课件 17
②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有肌强直 或严重震颤、不自主运行等症状 者,因其体力消耗过多,选用蛋清、 牛奶及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这 类食物中不仅低铜,而且长期服用 有排铜效果,还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③对低钙患者多食去油骨头汤、 蛋黄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口 服或静脉补充钙剂。
ppt课件 18
ppt课件
22
6.心理护理
病人发病时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 能自理,常产生消极心理,甚至情 绪改变,护士多与病人接触交流, 了解心理动态和情绪,鼓励家属多 陪护,给予精神和心理支持
ppt课件
23
出院指导
出院后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增加 营养,增强体质 继续坚持肢体和语言功能锻炼 按时服药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安全,防 跌倒 定期复诊
ppt课件
20
药物的监测
开始月每月 复查一次。肝脾B超3-6个月检查一 次,同时必须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 用。
ppt课件
21
5 康复护理
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 锻炼,说明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 性,如:被动功能锻炼、保持肢 体功能位、言语和吞咽功能训练, 唱歌、朗读等
ppt课件
6
病情介绍
拟“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住院治疗。 病后神志清、精神可,食欲、睡眠欠佳, 大小便正常。入院:体温36.6℃;脉搏 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42/96mmHg,有行走迟缓表现,平地 行走稍困难,可上下楼。言语欠清晰、 欠流利,对答切题,定向力、判断力、 计算力稍差,眼球活动正常,双侧瞳孔 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 敏,入院后予营养脑细胞、抗震颤、抗 精神异常、康复等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PPT课件36页PPT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PPT课件36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 PPT课件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没有水。— —夸美 纽斯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查房PPT课件
2.告知患者家属治疗肝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用方法。 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3. 指导患者饮食上要食用低铜低蛋白、易消化饮食, 如精米、白面、水果、淡色蔬菜等。
4.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预防着凉。 护理评价: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掌握该病的相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 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疲劳,避
肝肾功能 检查
出现肝损害可表现为血清总蛋白降低, γ-球蛋白增高;肾损害时出现血尿 素氮,肌酐增高及蛋白尿等
影像学检 查
头部CT及MRI异常率高达85%,多为大脑 皮质萎缩,双侧豆状核区低密度灶;骨 关节X线平片可见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或骨软化等。
治疗方法
1、减少铜的摄入 2、促进铜的排泄 3、手术治疗 4、其他
心理指导
指导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 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因情绪 刺激而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治疗: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铜 饮食,泰舒达缓解肌强直,脑苷肌肽、欣可 来营养神经,青霉胺促铜排泄,异甘草酸镁 护肝。
躯体活动障碍 与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精神异常,行动不便有关有关
护理诊断
语言沟通障碍 与疾病引起构音障碍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与消瘦机体抵抗力下降有
表现为倦怠、 无力、食欲不 振、肝区疼痛 、肝肿大或肝 缩小、黄疸、 腹水甚至出现 肝昏迷等。
角膜色素环( K-F环 ),此环位于角 膜和巩膜交接处,在角膜的内表面上 ,绿褐色或暗棕色,宽约1.3cm,通常 用裂隙灯检查才能明确发现。
K-F 环
辅助检查
血清cp及 尿铜检查
血清cp<0.2g/L(正常值 0.26~0.36g/L)。血清铜氧化酶活 性<0.2光密度(正常值0.2~0,532 光密度) 24h尿铜>200μg(正常值 <50μ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7
手术治疗
对及严重病例可执行肝移植手术;严 重脾功能亢进病人也可考虑脾切除。
其他治疗
本病应注意保肝治疗,如使用维生素C及B族维 生素、肌苷、葡醛内酯等。 应重视对症治疗, 如有肌强直时可 服用苯海索;肌强直和震颤明 显 时可用左旋多巴或美多巴;精神症 状明显 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
编辑版ppt
出现肝损害可表现为血清总蛋白降低, γ-球蛋白增高;肾损害时出现血尿 素氮,肌酐增高及蛋白尿等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及MRI异常率高达85%,多为大脑 皮质萎缩,双侧豆状核区低密度灶;骨 关节X线平片可见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或骨软化等。
编辑版ppt
14
基本原则:低铜饮食、减少铜的吸收、促进 铜的排出,治疗愈早愈好
例分析
编辑版ppt
19
双侧小腿外侧明显,神志模糊,面具样脸,构音障 碍,语言低沉含糊,咀嚼无力,吞咽尚可,双侧瞳 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可见 角膜色素环,四肢扭转痉挛,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肌力无法检查、肌张力强制性增高,小便失禁。腹 壁反射存在,戈登征(-)巴彬斯基征(-)。跌倒 风险评分35分 ,压疮风险评分29分,BI评分0分, 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铜蓝蛋白:0.08G/L (0.15-0.45)生化:尿素氮:6.84mmol/L , 肌 酐:65.7umol/L , 谷草转氨酶:40U/L , 谷丙 转氨酶:18U/L ,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震颤 : 早期长限于上肢,渐延及全身多 表现为快速、节律性、粗大似扑翼样的 姿位性震颤,可并有运动时加重的意向 性震颤。
编辑版ppt
7
表现为倦怠、无力、食欲不振、 肝区疼痛、肝肿大或肝缩小、
黄疸、腹水甚至出现肝昏迷等。
编辑版ppt
8
角膜色素环( K-F环 ),此环位于角 膜和巩膜交接处,在角膜的内表面上, 绿褐色或暗棕色,宽约1.3cm,通常用 裂隙灯检查才能明确发现。
护理查房 肝豆状核变性
编辑版ppt
1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

病因

及发


病机 制
表 现
辅 助 检 查
治 疗 要 点
病 例 分 析
编辑版ppt
2
肝豆状核变性
是一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 种染色体隐形遗传的铜代谢障碍 性引起的肝硬化和脑变性疾病。
编辑版ppt
低铜饮食:含铜多的食物:坚果类巧克力、 蚕豆、玉米、香菇、贝壳类及动物肝及血。
高氨基酸及高蛋白饮食可促进铜的排泄。
编辑版ppt
15
减少铜的摄入
限制和降低饮食中铜含量,选用低铜的饮食。
编辑版ppt
16
增加铜的排泄
常选用以下药物:① D-青霉胺:D-青霉胺能促 使铜自组织沉积部位清除,可在肝脏中形成无毒 的复合物,消除游离态铜的毒性。为本病首选药, 但需要终身服药。② 硫酸锌:可结合血中游离铜, 形成低毒性硫醇化合物经尿排出。③ 二流基丁二 酸钠(Na-DMS):可通过竞争机制抑制铜在肠道 的吸收,使粪便排泄增多。
护理措施
监测血白蛋白指标。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体温变 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尿套 。低酮饮 食,避免铜高食物如坚果类、巧克力、蚕豆、 玉米、香菇、贝类及动物肝及血;高氨基酸及 高蛋白饮食可促进铜的排泄。患者有受伤的危 险注意给病人加床栏防坠床,必要时使用保护 性约带。
编辑版ppt
25
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抽搐的发作时间及持续时 间并及时报告医生,使用镇静药后观 察用药效果。病人抽搐发作时,应及 时使用牙垫,防止咬伤,切勿用力按 压病人。 患者关节僵硬,四肢血运差, 注意防止压力性损伤,观察氧管、胃 管及其他皮肤受压情况,松开氧管、 胃管,血氧饱和度夹减压
18
病例介绍:36床 男 24岁 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震颤、步态不稳, 动作缓慢,前往广州脑科医院治疗,确诊为肝豆状 核变性,给予青霉胺治疗,患者半年前因自行过量 服用青霉胺后,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经广州脑科医 院治疗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家属商议后表示 放弃救治,家属要求来我院治疗,拟“肝豆状核变 性”收入院。入院时院外带入胃管,体格检查: T:36℃,P:90次/分,R:20次/分,BP: 120/80mmhg.慢性病容,体质消瘦,皮肤较黑,面 部及
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如洗濑、大小便及个人卫生, 移动病人要保证病人安全,预摩,予充足液体入量,躯体的活动,缓泻剂预 防便秘 。 观察病人痰鸣音及痰液性质、量, 有无呼吸困难,紫绀,协助其翻身拍背,摄入足 够水分,防止痰液粘稠,必要是予雾化吸入,吸 痰机吸痰。
3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威尔逊病;于 1912年由wilson首先系统详述,是一种遗 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
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患病率各国 报道不一,一般为0.5-3/10万,欧美国家
罕见,我国较多见。
编辑版ppt
4
由于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蛋白与铜结合存在障 碍,因而认为铜蓝蛋白的合成障碍是本病最基 本的遗传缺陷。 致病因子造成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和胆道铜排泄 障碍,线粒体铜沉积导致自由基和氧化损伤在 本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上述诸因素导致血清中过多的游离铜大量 沉积在相应的器官及脑部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K-F 环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辅助检查
血清cp及 尿铜检查
血清cp<0.2g/L(正常值 0.26~0.36g/L)。血清铜氧化酶活 性<0.2光密度(正常值0.2~0,532 光密度) 24h尿铜>200μg(正常值 <50μg)
编辑版ppt
13
肝肾功能 检查
编辑版ppt
23
护理措施
定时观察受压皮肤情况,保持皮 肤清洁,床单位干洁平整无渣屑, 使用气垫床,翻身枕,水垫,勤 翻身等防压疮措施 ,根据医嘱予
加强营养、补液治疗,指导予进 食低酮食物,少量多餐,可试从 口内喂入少量果汁、水,并做好 口腔护理,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 分钟,不平躺。
编辑版ppt
24
例分析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护理诊断
现患者存在护理问题:1. 清 理呼吸道低效 2. .躯体移 动障碍 3. 自理缺陷 4. 有皮 肤受损的危险 5. 营养失调6 水电解质紊乱 7有外伤的危 险(跌倒、坠床 ) 8语言 沟通障碍 9有感染的危险 10潜在并发症:惊厥
编辑版ppt
22
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