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

合集下载

电气试验精品简答题及答案

电气试验精品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叫绝缘材料?答案: 绝缘材料也叫电介质,是导电性很小的材料,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

2、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有何意义?答案: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是绝缘试验的主要项目之一。

它在发现绝缘受潮、老化等分布性缺陷方面比较灵敏有效。

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通过绝缘介质的电流包括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有功分量产生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在电压频率一定的情况下,与tgδ成正比。

对于良好的绝缘介质,通过电流的有功分量很小,介质损耗也很小,tgδ很小,反之则增大。

因此通过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量就可以判断绝缘介质的状态。

3、现场测量tgδ时,往往出现-tgδ,阐述产生-tgδ的原因?答案:产生-tgδ的原因有:电场干扰、磁场干扰、标准电容器受潮和存在T型干扰网络。

4、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的因素有哪些,各产生什么影响?答案:影响测量的因素有:(1)温度。

温度升高,绝缘介质中的极化加剧,电导增加,绝缘电阻降低。

(2)湿度。

湿度增大,绝缘表面易吸附潮气形成水膜,表面泄漏电流增大,影响测量准确性。

(3)放电时间。

每次测量绝缘电阻后应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以免被试品中的残余电荷流经兆欧表中流比计的电流线圈,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5、直流泄漏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相比,其作用有何不同?答案:直流泄漏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方法虽然一致,但作用不同。

直流泄漏试验是检查设备的绝缘状况,其试验电压较低,直流耐压试验是考核设备绝缘的耐电强度,其试验电压较高,它对于发现设备的局部缺陷具有特殊的意义。

6、简述测量高压断路器导电回路电阻的意义。

答案:导电回路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时是否产生不能允许的发热及通过短路电流时开关的开断性能,它是反映安装检修质量的重要标志。

7.在工频交流耐压试验中,如何发现电压、电流谐振现象?答案:在做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时,当稍微增加电压就导致电流剧增时,说明将要发生电压谐振。

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测试分析

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测试分析

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测试分析摘要:目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在电网中应用越来越普及,其中,220kV电压等级的CVT在结构上具有典型意义。

根据相关规程规定,例行试验时要进行耦合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和电容量测试,以检查互感器中是否存在受潮、绝缘老化等缺陷。

关键词: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电容量测试一、介质损耗原理分析(一)介质损耗分类按绝缘资料介质损耗的物理性质,能够分为以下几种根本形式:(1)漏电导损耗:任何电介质总有必定的导电才能。

所以,在电压效果下电介质中流过走漏(电导)电流,构成能量损耗。

这种损耗在交、直流电压效果下都存在。

(2)极化损耗:电介质在沟通电压效果下,发作周期性的极化。

此刻介质中的带电质点(主要是离子)在交变电场效果下,做往复有限位移并重新摆放,这种损耗称为极化损耗。

如果电源频率添加,质点往复运动的频率也添加,极化损耗增大。

在沟通电压效果下,电介质(指不均匀的)的夹层极化重复引起电荷重新散布(吸收电流),这个进程也要耗费能量。

(3)部分放电损耗:常用的固体绝缘资料中总有气隙(或油隙)。

绝缘资料各层的电场强度几乎与该层资料的相对电容率(介电系数)ε成反比。

气体的介电系数较固体绝缘资料低得多,所以气隙部分的电场强度较大。

但是,气隙的耐压强度却远低于固体绝缘资料。

(二)高压介损仪工作原理经过一个可程控的调频调幅变频电源,发生40~70Hz可调的正弦波,经过激磁变压器,驱动谐振回路作业,最终输出实验要求的电压,加到被试电流互感器上。

经过电流互感器的三相被试回路的电流信号,以及规范回路的电流信号,经过高压介损测量板高精度实时高速采样,并经单片机剖析计算,然后得出被试品的电容量及介损值。

二、测量方法(一)正接法被试品不接地,桥体E端接地,在需求屏蔽的场合,E端也能够用于屏蔽。

此刻,桥体处于地电位,R3、C4可安全调理。

各种介损测验仪器正接法接线办法根本一致,这儿以济南泛华AL6000—自动抗干扰精密介质损耗测验仪为例介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自激法测量介质损耗误差分析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自激法测量介质损耗误差分析

CVT介质损耗负值的解决方法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或简称介损。

测量介质损耗因数是一项灵敏度很高的试验项目,它可以发现电力设备绝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以及小体积被试设备贯通和未贯通的局部缺陷。

例如:某台变压器的套管,正常tg值为0.5%,而当受潮后tg值为3.5%,两个数据相差7倍;而用测量绝缘电阻检测,受潮前后的数值相差不大。

由于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对反映上述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在电工制造及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介损测试《规程》都作了规定。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简称CVT)由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组成,从结构上讲,分为分装式和叠装式两种。

前者的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由外部连线连接在一起(现场很少用);后者的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内部已通过分压器的抽压端子与电磁单元的高压端连接在一起。

对于叠装式CVT,又有中间抽压端子和无中间抽压端子之分,有中间抽压端子的CVT在现场和工厂一样也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测量,无中间抽压端子的CVT在现场无法采用工厂的常规测量方法,而用户现场测量方法又不统一,有的方法测出的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CVT 的绝缘状况,出现负值就是其中一种状况。

本次着重讨论负值的生成及解决方法。

CVT的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

电容分压器由高压电容器C1和中压电容器C2组成,其中对于110 kV CVT C1由一节耦合电容器、220 kV CVT C1由二节耦合电容器、500 kV CVT C1一般由三、四节耦合电容器组成;电磁单元位于油箱内,由中间变压器、谐振电抗器、阻尼器和避雷器组成,二次绕组端子、电容分压器低压端、接地端及保护间隙等位于端子箱内。

图3接线是某厂家向用户推荐的测量方法,也是我们现场最常用测量方法,其本意是测量C1和C2的整体介损和电容量。

实际上由于电磁单元的存在,使测量结果产生偏小的误差,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值。

我们知道一般介质损耗角出现负值的原因有下面几条:一是仪器接地不好;二是标准电容器的介损过大;三是高压引线和测量线没有完全接触到导体;四是空气湿度过高;五也有可能是干扰过大的原因导致,总之一般来讲出现介损值为负数的情况不是太有可能是CVT设备本身的问题,而是测量问题。

电流互感器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

电流互感器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

电流互感器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一、工作目的能有效发现局部集中性的和整体分布性的缺陷,测量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的tgδ主要检查电流互感器底部和电容芯子表面绝缘状态。

二、工作对象电容式电流互感器三、知识准备第二篇各类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第八章互感器试验标题二测量电流互感器的电容量C和tgδ四、工作器材准备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安全围栏、标示牌、放电棒、现场原始记录本、专用导线。

五、工作危险点分析见通用危险点六、工作接线图正接线测一次对二次及地的tgδ反接线测末屏对地的tgδ七、工作步骤正接线测一次对二次及地的tgδ(1)将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可靠接地。

(2)二次端口端接接地。

(3)一次L1和L2端接接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高压端Hz。

(4)末屏接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测试端Cx。

(5)接线完毕,检查接线,经工作负责人允许开始测试。

(6)开始测试,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按钮,仪器开始自检。

(7)选择接线方式“正接”,选择试验电压10KV,打开高压允许开关仪器开始测试。

(8)试验时操作人员手放于“开关”按钮或“高压允许”按钮上,时刻关注周围情况,巡视人员应加强巡视,负责人履行监护制度。

(9)试验完毕,仪器自动降压到零,试验结束,打印并记录试验数据。

(10)检查数据可靠性。

检查完毕后拆除试验接线,先拆接线后拆地线。

并清理试验现场。

反接线测末屏对地的tgδ(1)将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可靠接地。

(2)二次端口端接接地。

(3)末屏接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高压端Hz。

(4)接线完毕,检查接线,经工作负责人允许开始测试。

(5)开始测试,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按钮,仪器开始自检。

(6)选择接线方式“反接”,选择试验电压2KV,打开高压允许开关仪器开始测试。

(8)试验时操作人员手放于“开关”按钮或“高压允许”按钮上,时刻关注周围情况,巡视人员应加强巡视,负责人履行监护制度。

(9)试验完毕,仪器自动降压到零,试验结束,打印并记录试验数据。

110KV电流互感器一次及末屏介损测量分析

110KV电流互感器一次及末屏介损测量分析

110KV电流互感器一次及末屏介损测量分析摘要:电流互感器一次及末屏介损测量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流互感器的稳定运行,同时经过试验,相应的电力系统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将获得显著提升。

关键词:互感器;高压电气;试验技术一、110KV电流互感器一次介损测量分析1设备概况1.1设备结构电容性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容型TA)是电容均匀分布的油浸纸绝缘产品,其内部结构是采用10层以上同心圆形电容屏围成的"U"形,其中,各相邻电屏间绝缘厚度彼此相等,且电容屏端部长度从里往外成台阶状排列,最外层有末屏引出。

由于其一次回路轴向及径向电场分布均匀,主绝缘结构合理并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电容型TA的整体结构非常紧凑。

2理论分析2.1一次测量介损两种方法比较电流互感器现场测量可按一次对二次绕组用高压电桥正接线测量,也可按一次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用高压电桥反接线测量。

2.1.1电桥反接线测量采用该方法可测量一次对其它的tanδ及电容量,反接线法是以往现场试验使用较多的方法,该方法接线简单,但只能测出TA整体绝缘状况,它所测的是一次对末屏、二次及地的tanδ,不能反映缺陷的具体部位。

反接线法测出的tanδ和电容值是互感器末屏对地的杂散电容测进来的缘故,反接线实测tanδ能反映电容量较大的试品的真实tanδ,如果存在局部绝缘缺陷,往往不能由实测tanδ反映出来;而对于较小容量试品一、二次绕组间的绝缘缺陷也可能受周围物体的影响而被掩盖。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一次对末屏的电容量,当设备绝缘良好时,实测结果可近似表示为一次主绝缘的tanδ;当有受潮缺陷时,不能表明是主绝缘受潮还是末屏受潮,仍然要用正接线测量一次对末屏tanδ,用反接线测量末屏对地的tanδ。

2.1.2正接线测量采用正接线法可测量一次绕组对末屏的tanδ及电容量,正接线的测试是一次绕组加压,末屏接Cx线,所以主要测量的是一次电容屏间的tanδ及电容,能真实反映一次主绝缘状况。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表面泄漏电流对绝缘电阻和tanδ结果的影响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表面泄漏电流对绝缘电阻和tanδ结果的影响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表面泄漏电流对绝缘电阻和tanδ结果的影响摘要:变电站设备间隔预试时,需要对某一间隔的电流互感器(简称CT)绝缘电阻和电容量以及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进行测量。

当该CT存在末屏时,通常将末屏接地引线拆开,末屏作为高压线和测量线接入端,进行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和一次绕组对末屏绝缘的tanδ测量。

如果末屏引出端子表面存在一定的泄漏电流,则此时测量出的绝缘电阻和tanδ大小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本文首先叙述了电介质tanδ的测量原理,然后对一次绝缘电阻和tanδ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屏引出端子表面泄漏电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总结几种消除表面泄漏电流影响的方法。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高压试验;绝缘电阻;电介质损耗角正切;泄漏电流;The Measurement of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tanδ about current transformers when the screen has leakage currentZHANG En-wei,CHEN Xi-wen,LI Zhen-dong,MA Zhen-shuo,JIN Hai-wang (Jibei Electric Power Maintenance Company,Beijing 102488,China)Abstract:Pre-test interval substation equipment,the need for a certain interval of the current transformer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capacitance and dielectric loss tangent measurements. When the presence of the CT end screen,usually open ground lead last screen,the last screen as the high-voltage side and the measurement line access for end screen on the primary winding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dielectric loss on the last screen measurements. When the ambient humidity of 80% and above,at the end there will be some screen surface leakage current,then measure the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dielectric loss there is a certain size and the actual value devi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anδ mea surement principle firstly,and then the once measured results of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tanδ were analyzed,explained lead terminal screen surface leakage effects on the measurementresults .Finally,several surface leakage current on the way to eliminate.Key words:CT;High voltage test;insulation resistance;tanδ;leakage current 1 引言对于油浸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绝缘最外层末屏,通过小瓷套引出。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损异常情况分析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损异常情况分析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损异常情况分析摘要:测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tanδ,能灵敏发现绝缘受潮、劣化等分布性缺陷。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tanδ是电容型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的一个重要试验项目。

以预防性试验过程中发现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tanδ异常增大现象为例,介绍电容型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过程中发现介质损耗因数tanδ异常增大时的试验判断,分析了产生tanδ异常增大的原因。

关键词: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tanδ1试验概况2020年5月在110kV变电站对一组型号为LB7-110W2电容型电流互感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此电流互感器为湖南醴陵火炬电瓷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LB7-110W2,于2010年06月出厂,2012年03月投运。

试验仪器采用济南泛华生产的AI6000E型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量仪。

试验中发现B相CT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为20590%,且较上次测试值0.451%增加474%。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要求,运行中110kV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主绝缘tanδ不应大于1%,且与历次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B相电流互感器的试验结果不符合规程要求,需进一步分析。

2试验数据分析本次环境温度为28℃,相对湿度58%,2014年06月试验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52%,两次试验环境条件相差无几,排除了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1与历次试验数据对比为进一步分析B相电流互感器绝缘状况,试验人员与前两次试验数据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见表1、表2。

表1试验数据纵向对比表2试验数据横向对比将B 相电流互感器与前两次测得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纵向比较可知,2014测出的B 相电流互感器tanδ较2012年的增长11.9%,属合格范围内。

但2020年测量值却突然比2012年的测试值增长474%,达到了2.59%,明显增大且超出规定要求值。

将B 相电流互感器与前两次测得的电容量比较,可以看出,2014年测出的电容量较2012年的大0.52%,但2020年测量值与2014年测量值两者变化不大,相差仅0.013%,电容量变化都在允许范围内,根据预试规程要求,电容量合格。

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试

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试

浅谈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试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的测试,是反映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是否受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正确测量末屏介损的试验方法并介绍了现场常见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110kV及以上的电容式电流互感器。

根据这种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和现场解体检查可知,互感器进水受潮后,水份往往不是先渗入电容层间使其受潮,而是沉积到油箱底部。

如果只测量其一次对末屏的tgδ,仅能发现一次绕组电容层间受潮,不易发现端部进水受潮。

因此,测量末屏对二次绕组.铁芯和外壳的介质损耗因数 tgδ,对发现进水受潮缺陷就比较有效。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1996规定当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1000M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tgδ。

而江苏省《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则明确规定了电容型电流互感器要测量末屏对地tgδ及电容量。

其值不大于2%。

如何正确测量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tgδ及电容量测量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tgδ及电容量用西林电桥(QS1 )或智能型全自动电桥。

采用反接线加压在末屏与油箱座之间。

试验电压2 kV。

现场存在使用的有三种不同的试验接线,下面针对这三种试验接线进行研究分析:第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悬空,二次侧短路接地。

电桥的Cx线接末屏,自动电桥的Cx线的屏蔽端悬空。

(下面简称一次悬空)第二种: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L1-L2短接然后接地,二次侧短路接地。

电桥的Cx线接末屏,自动电桥的Cx线的屏蔽悬空。

(下面简称一次接地)第三种: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L1-L2短接后接到电桥的“E”端屏蔽,对全自动电桥来讲就是接于Cx线一起引出的屏蔽端(M型电桥有单独的屏蔽接口), 二次侧短路接地,电桥的Cx线接末屏。

(下面简称一次屏蔽)下面是一组采用这三种试验接线测试的两台110kV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数据如表 1 。

试验地点:试验大厅。

环境温度25℃湿度54%。

采用QS1西林电桥电流互感器型号:LB3-110W2 如皋高压电器厂制造表1:编号 2574 2581测量部位 tgδ% R3 (Ω) Cx (pf) tgδ% R3 (Ω) Cx (pf)一次对末屏 0.3 231.7 687 0.1 230.6 690.4一次悬空 1.2 259 614.7 1.1 257.3 618.7一次接地 1.0 127.2 1251 0.8 125.7 1266一次屏蔽 1.3 279.7 569 1.2 272 585两台良好的电流互感器用不同的试验接线测得的末屏tgδ及电容量的数值有所不同。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介损测试原理和注意事项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介损测试原理和注意事项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介损测试原理和注意事项前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与传统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冲击绝缘强度高、电场强度裕度大,可防止因电压互感器铁心饱和引起铁磁谐振,而且电容部分可兼作耦合电容器用于高频载波通信等诸多优点。

目前,在CVT在110 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1】。

CVT的电容和介损测试作为其预防性试验项目之一,可发现存在的缺陷故障,是判断CVT 的运行状况的重要方法。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是无中间抽头的叠装式CVT,由于设备安装现场的限制和各节电容的电气位置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各节电容器测量原理,并提出了现场测试时的几点注意事项1 CVT电气原理图无中间抽压端子的叠装式CVT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

其中,高压电容器C1由耦合电容C11、C12、C13串联组成,C2为分压电容器。

T为中间变压器,F 为保护装置,L为补偿电抗器,Z为阻尼电抗器,N为电容分压电容器低压端子,X为电磁单元低压端子, 1a、1n、2a、2n、3a、3n 为二次绕组,da~dn为剩余电压绕组。

整套CVT由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两部分组成(以图中虚线为界),下节分压电容器C2和电磁单元在产品出厂时连为一体,并且C11与C2中间无试验用连接线引出。

在额定频率下,补偿电抗器 L的感抗值近似等于分压器两部分电容并联(C1+C2)的容抗值。

根据谐振原理使中压变压器高压端与母线电压的比值为C1/(C1+C2)。

图1 CVT 的电气原理图Fig. 1 Electrical schematic diagram of CVT2 各节电容的测量方法2.1 上节耦合电容C13测量原理拆除高压母线工作量大,对一次设备的安全也构成一定威胁。

而进行现场介损测试时母线是停电并接地的,所以C13满足西林电桥反接线法的试验条件—“被试品的一极是固定接地的”。

一起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故障分析与处理

一起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故障分析与处理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32·2017年第1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6-0132-02一起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故障分析与处理李仕荣(肇庆市恒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肇庆526000)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计量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特殊变压器,但在使用中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由于末屏过热缺陷而易引发故障。

对电流互感器末屏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对110kV电流互感器末屏过热缺陷引起的故障进行了处理。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末屏故障;接地连片;螺杆断裂中图分类号:TM45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6.132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电流测量、计量和保护等的重要设备。

它利用一定的比例关系将大电流变换为小电流,将高、低电压进行隔离,并配备适当的电流表计,起到测量高电压交流电路内的大电流的作用。

但由于其缺陷而引起的故障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其末屏过热缺陷进行分析。

1故障的发现在对某220kV变电站进行红外测温时,发现站内的110kV线路114间隔B相油浸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末屏处存在过热,过热点最高温度为20.1℃,其余A相、C相相应部位的温度为5℃;改变观测角度,发现过热现象依然存在。

图1所示为114间隔B相CT 红外图谱及可见光照片。

图1114间隔B相CT红外图谱及可见光照片2缺陷检查试验图2B相CT末屏接地情况该线路停电后,现场检查发现B相电流互感器末屏的接地连片的压接螺杆断开,只有半截螺杆嵌在螺孔中,末屏的接地连片与设备外壳处于虚连状态。

图2为B相CT末屏接地情况。

为检查设备绝缘性能,对三相电流互感器进行主绝缘和末屏绝缘电阻测试、主绝缘和末屏的介损及电容量测试。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

浅谈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110kV及以上的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我们管理处淮安站室外变电所就运行着着这样的设备,在平时的预防性试验中我们需要做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而这个试验项目是反映电容型电流互感是否受潮的非常有用的办法。

它在发现绝缘受潮、老化等分布性缺陷方面比较有效,主要是检查电流互感器底部和电容芯子表面的绝缘状况。

下面首先通过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结构图来具体分析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必要性。

原理结构图如下图:根据这种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我们不难发现,若互感器进水受潮后,水分多数情况下不会先渗透进电容屏层间使其受潮,而是慢慢沉积到电流互感器油箱的底部。

而不管是测量一次对末屏或者是一次对末屏、二次绕组及地的介损,都不能有效的发现电流互感器端部进水受潮的情况。

而测量末屏对二次及地之间的介损则能有效的发现电流互感器端部进水受潮的缺陷。

电流互感器末屏对二次及地之间,可以看作一个等效电容,它是由油纸、变压器油与末屏引出线对地电容并联组成。

末屏的介质损耗因素的大小与以上所述的并联绝缘介质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包括它们各自的电容量和介损。

即:212211tg C C tg C tg C ++δδδ=总其中11δtg C 是末屏对二次及地的真实电容值和损耗值,22δtg C 是末屏引出线对地的电容值和损耗值,可见末屏引出线的对地电容对末屏的实际介质损耗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

当22δtg C 很大时,其影响不能忽略不计,所以末屏引出线的结构不同对末屏介损测量影响也是很大的。

我们平时测量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tg δ及电容量使用智能型全自动电桥。

采用反接线加压在末屏与油箱座之间,试验电压2kV 。

现场试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试验接线方式:第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悬空,二次侧短路接地,电桥的Cx 线接末屏,自动电桥的Cx 线的屏蔽端悬空(一次悬空)。

容性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带电测试

容性设备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比值带电测试

2、带电测试
绝对测量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母 线电压互感器CX
取样
单元
UN
IX
主机
取样 单元
14
如何测量介损及电容量
2、带电测试
相对测量法
tanδ2= tanδ1+ tanα Cx/Cn=Ix/In
15
如何测量介损及电容量
2、带电测试
高一某班,需要统计每个同学身高信息,但由于条件有 限,只有一把教学用的三角板,最大量程50cm,已知小 明同学昨天医院体检时测量身高为150cm,试想如何最 快得到其他同学身高信息?
对于线路耦合电容器的信号取样,为避免对载波信号造成影响,应采用在 原引下线上直接套装穿芯式零磁通电流传感器的取样方式。
回路导线材质宜选用多股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并应在被测设备 的末屏引出端就近加装可靠的防断线保护装置。
取样单元应免维护,正常使用寿命不应低于10年。
21
如何测量介损及电容量
22
如何测量介损及电容量
3、末屏(低压端)取样形式
2)传感器型取样单元
传感器型取样单元应满足以下要求: 采用穿心结构,输入阻抗低,能够耐受 10A工频电流的作用以及10kA雷电流的 冲击。 具有完善的电磁屏蔽措施(采用高导磁屏 蔽材料),在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的相位 变换精度不应超过0.02度。 具有较好的防潮和耐高低温能力。 采用即插式标准接口设计,方便操作。
23
如何测量介损及电容量
3、末屏(低压端)取样形式
24
如何测量介损及电容量
3、末屏(低压端)取样形式
接线盒型优点: 结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便宜; 受现场电磁场干扰较小; 停电例行试验时,操作方便且安全性高;

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分析及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分析及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分析及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摘要:介质损耗因数(tgδ)是反映电介质内单位体积中能量损耗的大小,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可有效判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

文章介绍了35kV电流互感器高压下测量被试品的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的试验方法,通过检查参数直接了解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情况。

关键字:电流互感器、高电压、介质损耗因数,绝缘电阻前言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线路中电流大小悬殊,从几安到几万安都有。

为便于测量、保护和控制需要转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电流互感器就起到电流变换和电气隔离作用。

本次通过对35kv油浸式LB-35电流互感器进行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从而判断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性能及其老化程度。

1.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根据磁动势平衡的原理,铁心的原边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线路中,副边绕组匝数较多,串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作用在设备运转接近短路时,可以将一次高压的大电流按照设定好的数值转成低压小电流,然后给二次仪表,用来进行保护、测量等用途。

2.预防性试验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电力设备科学管理、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由于预防性试验结果对判定电气设备能否继续长期稳定安全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如何对预防性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则显得更为重要。

本次主要讲述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角的测量。

3 绕组绝缘电阻的测量3.1试验目的绝缘电阻是用来考察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是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对绝缘绕组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测量出来的电阻值,所测绝缘电阻值能发现电流互感器绝缘局部或整体受潮或脏污,绝缘油严重劣化,绝缘击穿或严重热老化等缺陷。

3.2试验设备表 1 试验设备3.3试验操作程序(1)将电流互感器的末屏、各二次绕组可靠接地,将末屏、各二次绕组短接,接地线至末屏与各二次绕组短接线。

(2)将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3)一次绕组L1、L2短路之后接兆欧表的“L”端。

电流互感器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

电流互感器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

电流互感器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一、工作目的能有效发现局部集中性的和整体分布性的缺陷,测量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的tgδ主要检查电流互感器底部和电容芯子表面绝缘状态。

二、工作对象电容式电流互感器三、知识准备第二篇各类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第八章互感器试验标题二测量电流互感器的电容量C和tgδ四、工作器材准备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安全围栏、标示牌、放电棒、现场原始记录本、专用导线。

五、工作危险点分析见通用危险点六、工作接线图正接线测一次对二次及地的tgδ反接线测末屏对地的tgδ七、工作步骤正接线测一次对二次及地的tgδ(1)将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可靠接地。

(2)二次端口端接接地。

(3)一次L1和L2端接接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高压端Hz。

(4)末屏接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测试端Cx。

(5)接线完毕,检查接线,经工作负责人允许开始测试。

(6)开始测试,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按钮,仪器开始自检。

(7)选择接线方式“正接”,选择试验电压10KV,打开高压允许开关仪器开始测试。

(8)试验时操作人员手放于“开关”按钮或“高压允许”按钮上,时刻关注周围情况,巡视人员应加强巡视,负责人履行监护制度。

(9)试验完毕,仪器自动降压到零,试验结束,打印并记录试验数据。

(10)检查数据可靠性。

检查完毕后拆除试验接线,先拆接线后拆地线。

并清理试验现场。

反接线测末屏对地的tgδ(1)将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可靠接地。

(2)二次端口端接接地。

(3)末屏接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高压端Hz。

(4)接线完毕,检查接线,经工作负责人允许开始测试。

(5)开始测试,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按钮,仪器开始自检。

(6)选择接线方式“反接”,选择试验电压2KV,打开高压允许开关仪器开始测试。

(8)试验时操作人员手放于“开关”按钮或“高压允许”按钮上,时刻关注周围情况,巡视人员应加强巡视,负责人履行监护制度。

(9)试验完毕,仪器自动降压到零,试验结束,打印并记录试验数据。

浅谈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受潮对介质损测试的影响

浅谈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受潮对介质损测试的影响
表 1 2 0℃ 时 电流 互 感 器 主 绝 缘 ta应 不 大 于 的数 值 g
电压等级 /v k 2 ~3 0 5 6 ~ 10 6 1 20 2 3 0 0 3 ~5 0


l 0 00 0 20 O o
1 0 00 0 2o 0 0
1 0 00 0 2O 0 0
末 屏
介 质 损 及 电容 量
次t / % 01 . 4 0】 .l 01 .3
大 修 后
油纸 电 容 型 充 油 型 胶 纸 电 容 型 油纸 电 容 型 充 油 型 胶 纸 电 容 型
3O . 25 .
1 . 0 2O . 20 1 . O 25 25 .
D nin hnyZoguO 气 程 动 iqog e dnh 电 工 与自 化l a g c g ui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浅谈 电容式 电流互 感器 末屏受潮对 介质损测试 的影响
王 洪 寅
表 4 采 取 措 施 后 的 测 试 结 果
绝 缘 电阻 / Mn


()电容 型 电流 互 感器 主 绝缘 电容量 : 2 电容 型 电 流互 感 器 主绝
缘 电容 量 与初始 值 或 出厂 值 差 别不 应超 出 ±5 %范 围 。 出时 应 查 超 明具 体 原 因 。
() 3 末屏 对 地 t 值 : 常 在 2k 试 验 电压 下末 屏 对 地 t 值 通 V
9 83 2. 31 .6
2 故 障 情 况
20 0 9年 5月 1 日 l0k 某 变 电站 10k 某 出线 电流 互 感 6 1 V 1 V 器 预 防 性试 验 , 如表 2 示 。 所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数据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介质损耗因数测试试验的意义,之后结合某110kV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损超标案例,对影响介损数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介质损耗;电流互感器;介损超标;影响因素介损试验时测量被试设备绝缘的介损值和电容量,判断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介损试验对于判断电气设备绝缘的整体性缺陷较为灵敏,特别是对于普遍受潮、老化等缺陷尤为明显。

但在实际测量中,在低电压下测量常因外电场的干扰得不出真实的介损值,要对其进行运行电压下测量,进而准确判断被试设备的状况。

电气设备绝缘劣化到一定程度后,在绝缘薄弱点会产生局部放电,局部放电又会引起绝缘加剧劣化,使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设备发生击穿事故。

1案例2019年4月2日,在对某110kV电流互感器的A、B、C三相进行介质损耗因数测试试验时,发现A相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耗因数超标,在进行了相应处理后,数据恢复正常,设备合格可以运行。

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某110kV电流互感器的A、B、C三相介损试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A相电流互感器的主介损超标(《国家电网公司通用检测管理规定》中110kV电流互感器主介损不大于1%),且末屏绝缘电阻值偏低,虽然符合规程要求的不小于1000MΩ,但是和B、C两相相比小很多,因此我们首先对末屏进行了处理。

通过PMS台账查询,该电流互感器为醴陵电瓷厂生产的的油浸纸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型号为LCWB-110,投运时间为2007年7月,已运行12年。

该类型电流互感器的末屏结构为电容芯子引线柱通过一个绝缘套进行固定引出由铜片连接外壳并采用螺丝紧固的方式进行接地的,此类末屏结构的优点是接地点直观可靠,缺点是对设备进行防腐时容易被油漆覆盖,不利于后期的电气试验工作。

在对A相电流互感器末屏进行处理时,我们发现A相电流互感器末屏外侧已经被油漆覆盖,在将末屏上的油漆清理干净以后,对末屏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数据为10000MΩ,恢复至B、C相的绝缘水平。

互感器常见缺陷和处理

互感器常见缺陷和处理

互感器常见缺陷和处理1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δtan(简称介损)回升的原因电流互感器介损回升是指:产品在出厂时介损δtan≤0.3%~0.5%,经几年运行后,介损不断升高,甚至可达δtan≥1.5%。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结如下:1.1 电流互感器中变压器油介损不稳造成介损回升这种原因造成的介损回升的特点是,变压器油介损值与光照有关,不经光照时介损很大,经光照后介损很快变小约在0.1%~0.2%。

采用这种变压器油的产品,运行3~5年后,介损回升,并且变压器油的介损也很大。

绝缘热稳定试验时,介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终趋于稳定。

1.2 产品中存在“自由水”,造成介损回升所谓“自由水”是指产品所用材料内“固有结构水分子”以外的微量水分子。

“自由水”的来源有:器身真空干燥不彻底,在绝缘最厚部位,如一次绕组环部绝缘中层的1~2个主屏位臵暂存着“自由水”;器身总装配时,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吸潮,“自由水”暂存在一次绕组最外面的1~2个屏的绝缘中,且后续工艺操作又未将其抽出,就进行了真空注油;产品所用零部件,在产品出炉前未进行预烘干处理,且后续工艺操作又未将其表面的水份抽出,于是“自由水”随着真空注油进入产品中;补油操作不当,使得微量水分子进入产品。

这些“自由水”特点是:短期内局部存在于主绝缘中,所以介损的出厂试验值合格,不能反映这一缺陷;由于“自由水”很微量,在短期内“自由水”不会在变压器油和主绝缘电缆纸中达到平衡,所以出厂时的微水试验合格,也不能反映这一缺陷。

但是,随着产品的长时间运行,这些“自由水”在变压器油和主绝缘电缆纸中扩散,并且达到平衡,此时的介损值增大,即介损回升,有时还伴随着单氢升高现象,但此时的微水试验仍然可能合格,绝缘热稳定试验时,介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终趋于稳定。

1.3 产品“严重受潮”会造成介损回升所谓“严重受潮”是指:产品在运行后有渗漏密封不严,补油操作不当,使得产品受潮,微水试验不合格,含气量超标。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损的测量方法分析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损的测量方法分析

电容 型 电流 互 感 器 末 屏 介 损 的测 量 方 法 分 析
宋 东波 ‘,黄 洁 ,邓 倩倩
(1.国 网安 徽 省 电力 公 司 电 力科 学 研 究 院 ,安 徽 合 肥 230022; 2.国 网安 徽 省 电力 公 司 培 训 中心 ,安 徽 合 肥 230022)
摘 要 :对 比分析 了电容 型 电流 互 感器 末屏介 损测 量 三种 不 同的接 线方 式 ,以测量接 线 的等 效 电路 为基础 分析 了测 量 结果产 生 差异 的原 因 ,并进行 了试 验 验证 。最后 指 出一 次 绕组 短 接接 屏 蔽 的测量接 线 能排 除 外部干扰 ,测量 最为 准确 。 关键 词 :电容型 电流 互感 器 ;介 损 ;末屏 ;屏 蔽 中图 分类 号 : TM45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672-9706(2016)O1—0062—03
1.1 一 次 绕 组 接 地
现场 试验 中一 次绕组 接地 的测 量接 线与 等效 电路 如 图 1所示 。
其 中 :C主表示 一次绕 组对 末屏 的 电容 ,c末表 示 末 屏对 地 的 电容 ,C杂表 示 一 次 绕 组 端 部 对外 的杂
散 电容 。 由图 1可 知 ,一 次绕组 接地 时 等效测 量 的为末 屏 对 地 和一 次 对 末屏 的并 联 值 。其 电容 和介 损
值 的计算 为 :
C =C末 +C主
(1)
容量 的变 化情 况 ,可判 断主绝 缘 是否 有老 化受 潮 和缺油 等缺 陷 。 电容 型 电流互 感器 的绝 缘 一般 由数 层 绝 缘 纸绕 制 而 成 ,绝 缘 纸之 间有 锡箔 层 (电容 屏 ),电容 屏 之
间形 成 电容 ,最外层 的电容屏 称 之为末 屏 。互 感器 靠一 层 层 串联 的电 容起 到均 压 作用 ,当进 水 受 潮后 , 水分 不 易渗 入 电容 层 间使 内部 电容层 普 遍受 潮 ,因此 进行 主 绝缘 的测试 往 往 不 能有 效 地 检测 出互 感 器 进水 受潮 现 象 。但 水 的 比重 大 于油 ,沉积 于互 感器 外层 (末 屏 )或 底 部 (末 屏与 法兰 间 )而使 末 屏对 地 的 绝缘 电阻大 大降低 ,DL/T 596-1996(电力设 备 预 防性 试 验 规程 》 规 定 ,当 电容 型 电 流互 感 器末 屏 对 地 绝缘 电阻小 于 1000Mn 时应 测 量末屏 对 地 tanB,其 值不 应 大 于 2% ,因此 进 行 末屏 对 地 的介 损 和 电容 值 测量 能有 效 地检 测 出电容 型 电流互感 器 进水 受潮 缺 陷 。

电流互感器末屏缺陷的发现和分析

电流互感器末屏缺陷的发现和分析

电流互感器末屏缺陷的发现和分析作者:杨志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6期摘要:电流互感器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本文结合两起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缺陷案例的发现过程及原因分析,通过应用油色谱技术及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缺陷初步判断,并结合电气试验、解体检查等方法验证了油色谱技术及在线监测技术的缺陷诊断结果,反映综合应用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电气试验等方法可对设备进行及时、准确地缺陷诊断。

关键词:在线监测;电流互感器末屏;带电检测引言电流互感器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电力系统计量和继电保护所需信号的重任,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容性电流互感器一般采用油绝缘方式,其内部为油纸复合绝缘,为了提高主绝缘的强度,在绝缘中绕制一定数量的同心圆筒形电容屏,把油纸绝缘分为很多绝缘层,最外一层电容层为末屏,其表面焊有铜引线,引接至外部末屏小瓷套,与接地端子相连。

运行中末屏应可靠接地,如果末屏不接地,将造成悬浮高电位对地放电,影响互感器安全运行[1-2,4] 。

本文结合两起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缺陷案例的发现过程及原因分析,论证现有电流互感器检测技术对末屏缺陷检测的有效性。

1、缺陷经过1.1案例一:某110kV变电站110kV龙凤线106CT型号为LB7-110W。

2015年6月4日电气试验班对110kV龙凤线106CT进行带电检测取油样,进行油色谱试验时发现110kV龙凤线106CTB相油中氢气及总烃含量异常(见表一)。

1.2案例二:某220kV变电站220kV红莆线264CT型号为IOSK245。

2016年3月28日,维护人员在对220kV红莆线264CT在线监测装置进行缺陷处理时,发现三相末屏电流不一致,A相末屏电流为1.5mA ,B、C相电流为11.5mA。

进一步查阅在线监测装置历史数据(见表二)2、缺陷原因分析与处理上述两起案例分别为带电检测(油色谱技术)与在线监测技术发现的缺陷,为进一步验证此两项技术发现缺陷有效性,分别停电进行诊断性试验,具体如下:2.1 案例一处理过程油色谱试验:110kV龙凤线106CT B相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分析,油中总烃和氢气含量严重超过运行注意值,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三比值为“1 1 0”,初步诊断设备内部存在低能量局部放电性质故障。

互感器介损原理及测试方法的总结

互感器介损原理及测试方法的总结

互感器介损测试方法总结一、规程规定9.0.2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3 测量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外壳(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宜小于1000 MΩ。

若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1000 M Ω时,应测量其tanδ;9.0.3 电压等级35kV 及以上互感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测量应符合如下规定:1 互感器的绕组tanδ测量电压应在10kV测量,tanδ不应大于表9.0.3中数据。

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可采用高压法进行试验,在(0.5~1) U m3范围内进行,tanδ变化量不应大于0.2% ,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0.5%;2 末屏tanδ测量电压为2kV。

注:本条主要适用于油浸式互感器。

SF6气体绝缘和环氧树脂绝缘结构互感器不适用,注硅脂等干式互感器可以参照执行。

表9.0.3 tanδ(%)限值20~35kV 66~110kV 220kV 330~500kV额定电压种类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2.5 0.8 0.6 0.50.5 0.5 0.5 ─充硅脂及其它干式电流互感器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绕组 3 2.5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支架─ 6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末屏─ 2注:电压互感器整体及支架介损受环境条件(特别是相对湿度)影响较大,测量时要加以考虑。

二、介损原理δUI ()()(c )()UIUcUcC SU RUIφδI RI cURI RI c1、 并联等值电路(图a 、b )在交流电U 的作用下介质中的电流为I 。

U 与I 之间的夹角为φ,即功率因数角;其余角为δ,即介质损耗角根据图a 可得:tan δ=R I Ic =1wCpR则介质损耗为:P=UIR=UIctanδ=2U *w*C p*tanδ2、 串联等值电路(图c 、d )tan δ=U U Rc =1i/wCs=w*C s*rP=2i*r =22tan wCs U δ1+tan δ1由于tan ²δ<<1,所以Cs ≈Cp=C,R>>r ,因此以上两种电路可以以一个共同的表达式表示:P=2U wCtanδ由此可见,介损与tanδ成正比,即可用tanδ表示介损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110kV及以上的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我们管理处淮安站室外变电所就运行着着这样的设备,在平时的预防性试验中我们需要做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而这个试验项目是反映电容型电流互感是否受潮的非常有用的办法。

它在发现绝缘受潮、老化等分布性缺陷方面比较有效,主要是检查电流互感器底部和电容芯子表面的绝缘状况。

下面首先通过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结构图来具体分析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必要性。

原理结构图如下图:
根据这种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我们不难发现,若互感器进水受潮后,水分多数情况下不会先渗透进电容屏层间使其受潮,而是慢慢沉积到电流互感器油箱的底部。

而不管是测量一次对末屏或者是一
次对末屏、二次绕组及地的介损,都不能有效的发现电流互感器端部进水受潮的情况。

而测量末屏对二次及地之间的介损则能有效的发现电流互感器端部进水受潮的缺陷。

电流互感器末屏对二次及地之间,可以看作一个等效电容,它是由油纸、变压器油与末屏引出线对地电容并联组成。

末屏的介质损耗因素的大小与以上所述的并联绝缘介质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包括它们各自的电容量和介损。

即:
212211tg C C tg C tg C ++δδδ=总
其中11δtg C 是末屏对二次及地的真实电容值和损耗值,22δtg C 是末屏引出线对地的电容值和损耗值,可见末屏引出线的对地电容对末屏的实际介质损耗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

当22δtg C 很大时,其影响不能忽略不计,所以末屏引出线的结构不同对末屏介损测量影响也是很大的。

我们平时测量末屏对地介质损耗因数tg δ及电容量使用智能型全自动电桥。

采用反接线加压在末屏与油箱座之间,试验电压2kV 。

现场试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试验接线方式:
第一种: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悬空,二次侧短路接地,电桥的Cx 线接末屏,自动电桥的Cx 线的屏蔽端悬空(一次悬空)。

第二种: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L1-L2短接然后接地,二次侧短路接地,电桥的Cx 线接末屏,自动电桥的Cx 线的屏蔽端悬空(一次接地)。

第三种: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L1-L2短接后接到电桥的E端屏蔽,对全自动电桥来讲就是接于Cx线一起引出的屏蔽端,二次侧短路接地,电桥的Cx线接末屏。

(一次屏蔽)
通过大量的试验实践证明,采用一次屏蔽的试验接线是最为准确且能排除一次侧的干扰,在淮安站变电所这样的复杂电场环境中,我们就采取这样的接线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