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优点应运而生,并代表了中国养老方式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与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共同构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分析我国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责任分担的价值理念,多层次发展、配套性支持的设计原则,以及整合资源、拓宽筹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保障

从世界范围来看,提供养老服务的社区照顾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被许多欧美发达国家所借鉴,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良方。养老方式正逐渐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一些国家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其中英国为9515%,美国为9613%,日本为9816%,菲律宾为83%,越南为94%,印尼为84%,马来西亚为88%[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同时也为适应/社会福利社会化0改革,社区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

所谓居家养老,就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它是由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在经历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后,于近年提出的又一种养老模式。在我国,家庭历来是老年人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降临我国。据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并以每年平均312%的速度递增。尤为突出的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经达到1300万,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接近14%,并以年均514%的速度递增。据人口学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 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25%; 80岁及以上人口达1114亿,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3416%。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带来老年人健康余年的减少,护理周期的延长,生活不能自理或只能半自理老人数量的增加。其次,居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

化,家庭结构开始趋向小型化、核心化。[2]

二、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

(一)养老服务的种类和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社区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较多地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而精神慰藉等服务发展不足。当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满足率为8.3%,聊天解闷服务满足率为3.16%。社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层次低。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规模小、素质低,大部分服务人员均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服务知识,只能从事一般的家政服务和简单的康复护理等,难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这样的现状既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需求,也不适应社区居家养老长久发展的需要。

(二)服务供给主体较为单一

虽然各地政府在服务供给的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政府都在其中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在具体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还体现出一定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的投入,政府承担基本责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公众对于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会产生政府失灵问题,比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不断下降等。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虽然也有地方鼓励、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供给中来,但效果不明显,不少地区仍存在非营利组织“缺位”现象。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程度也严重不足。志愿者群体主要由学生、普通党员、社区成员、低龄健康老人等组成,其中,学生和普通党员群体不固定,社区成员的志愿参与度更低,只有低龄健康老人成为一支比较固定的志愿者团队,专业

服务人员也比较缺乏。

(三)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民政部门在做,其他部门与民政部门缺乏有效的配合和协调沟通。我国除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主导、其余各部门协同辅助外,其他地区均只有民政部门承担,无论从政策制定还是资金投

入、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很难形成积极有效的配合与合作。比如,只有在为了解决提供服务岗位、解决失业问题时,劳动部门才参与其中,这种举措明显是缺乏效率的。

(四)作为需求方的老年人参与不足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通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来实现,但是笔者在北京市一些社区走访时发现,有很多老年人并不了解居家养老,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的性质也不是十分了解。笔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应当实现一种规模效应,但是由于老年人的参与不足,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呈萎缩状态,更不用说实现规模效应了。这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

(1)有利于节约社会养老成本

社区居家养老具有投资少、服务广、收费低、见效快等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原有的物质资源(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而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既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有关老年人经济状况的调查表明,自己及配偶已成为老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且总体上老年人的经济水平较低,无力承担机构养老的高额费用。居家养老弥补了机构养老收费高、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服务范围小、养老设施发展滞后等缺陷,有利于节约老人的养老支出和社会养老成本。

(2)能够更直接地为老人营造健康平台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人处于健康的边缘,身体机能不断下降,极易受到疾病的威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患慢性病的比例不断上升。关于“生活中最为苦恼的事”调查中,15.05%的老人为健康不佳而苦恼,在“生活中第二苦恼的事”调查中,42.70%的老人为健康状况不佳而烦恼。可见,健康状况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部分病症重在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居家养老有助于子女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与支持和照顾,减轻老人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增强抵抗疾病的心理素质,提升健康状况。

(3)保留家庭养老的优势

社区居家养老保留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优势,有利于赡养人秉承传统的敬老思想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