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论文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研究浅谈外贸重心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部城 市要 高,而由其 带动的武汉城市 圈的外 贸状况对其 产业结构的调 整也具有很强 的相 关性 ,近期 国家外贸重心的转移对武汉
城 市 圈产业结构 的调整影 响 巨大。武汉城市 圈在经济迅速发展 的 同时 ,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 结构近年 来 出现 了趋 同倾 向 ,这 种趋 同在某方 面进一 步带动 了武汉城 市 囤的经济繁荣 ,在 另一 方面也产 生 了不少 负面效应 ,如重复建设 、恶性竞争 、资 源浪 费等 , 这些 负面效应会导致 经济发展 不协调 ,对武汉城市 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 产生许 多障碍 ,成为发展的 “ 瓶颈” 。国家贸易重心的转 移正好给武汉城 市圈产业 结构调整机会 ,贸 易转型主要在 引进 外资、技 术创新等方 面对武 汉城 市圈的产 业结构产生较 大的影响。 贸 易模式转 变能加快 引进 引资结构 ,改变优 化产业结构升级 ;贸易模 式转变促进技术创新 ,促进产 业结构升级 。武汉城 市圈的发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es 8@1 .r m9 6 c 5 6 o 3 n
时代人物论坛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研究浅谈外贸重心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汪长球 方齐 云 ( 中科技 大学经济 学院 华 湖 北武 明 ,经济发展 是在产业 结构的变动和调整 中实现 的 ,产业结构在整 个经 济结构 中处于主导地
方 齐云 :华中科技 大学经济学院经济 学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华 中科技 大学现代经济学研究 中心 ( 湖北省高校人 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 究基地 )常务 副主任 ,中华外 国经济 学说研 究会发展 经济学分会理事 ,湖北省 外国经济学说研 究会理 事 ,湖北省农业经济 学会常务理事 ,武汉市 内部 审计师协会副会长 ,武汉仲裁委 员会仲 裁 员。研 究方 向:发展 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
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1978—2009年数据
武汉 市产业结构 变动与经济 增长的实证 分析
— —
基于 17 - 2 0 9 8 09年数据
汪 朝 阳
( 江汉 大学 武汉制造业战略与发展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 0 5 ) 30 6
摘
要: 对武汉市产业结构 变动与经济增 长的实证 分析 结果表 明 : 第二 产 业的产 出增长对 武汉经 济增长 的贡
一
有 文献 主要 是利 用截 面数 据对 各 省份 的产业 结构 进
行分析 , 而笔者将采用 面板数据从截面个体及时 问 变动两方面 , 研究武汉 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 的整 体 影 响及 产业 内部 结 构 变 动 对 经济 增 长 的影 响 , 从 而对 武汉 市 三大产 业 结 构 如 何 带 动 经济 增 长 、 进 促 产业 结构 合 理化 给 出合 理 的解 释 。
第2 8卷
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江汉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Ju a oJnhnU i rt(o aSi c E i n or l fi ga n e i Sc c ne di ) n a v sy i e t l o
V0 . 8 No 3 12 .
J n 2 1 u .0 1
一
势 是 : 一 产业 在 总 产值 中 的 比重 逐 步 降 低 , 二 、 第 第
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增加。这个趋势在 各 部 门劳 动力 占总 劳动 力 比重 的变化 中明确地 反 映 出来 。1 纳 里 通 过 分 析 部 门 增 长 的决 定 要 素 指 _钱
出 : 济 总量 的增长 依赖 结构 的转换 ; 经 当一 个 国家 的 经 济 规模 发生 变化 时 , 服务行 业 和农业 变 化最 小 , 而 制 造业 增 长最 大 , 由此 提 出产业 增长 的模 式 , 认 为 并 这 种 工业 化模 式能 使 资源得 到最 优 配置 。2 l 近年 来 , 国 的很 多 学者 也 作 了 大量 关 于 产 业 我 结 构 变化 对 经济增 长 的相关 研究 。刘 伟 和李 绍荣 给 出 了产业 结 构对 经 济增 长 贡献 的分 析 模 型 , 以及 产 业 结 构 与生 产要 素效 率 的关 系模 型 , 利 用 这 两 个 并 模 型 , 过适 当地 变换 模 型变量 , 析经 济结 构对 经 通 分 济增 长 的影 响 。 毛健 对 美 国 、 国 、 德 日本 、 加坡 、 新 韩 国 、 国台湾 和香 港 地 区等 国家 和地 区在 经 济 起 我 飞 阶段 的产 业结 构 变 动 进行 了综 合 分 析 , 示 了经 揭 济增 长 与产 业结 构 优化 的 内在 联 系 。4袁 捷 敏 采 用 偏 离一 份额 分 析 方 法 对 我 国 3 1个 省 ( 、 )0 0 区 市 2 0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武汉都市圈以武汉市为核心 , 包括以武汉市为圆
心 , 10i为半径范围内的黄石、 以 0k n 鄂州、 孝感 、 冈、 黄 咸宁 、 仙桃 、 潜江、 天门等 8 个省辖城市, 大冶等 7 个县 级市和 1 个县 , 5 城市圈内部结构体 系为中心城市一城 市一城镇一集镇 , 中心城市有较高 的空间集聚性。武 汉市城市圈发展水平处于雏形期 ,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Ci l y lc t n q o e t n ls ftre id t e d L rn u v d G n o  ̄ce to i d t tu tr . ia y a c ri n lz e r. r e b o a o u t n ay i o h e u r sa o e zC rea i c e in f n u r s cu e F n l , c d n t a ay et c i i a s ns i n n i s y r l o g o h e
究 , 汉城市圈 9 对武 个城市 的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区位熵分析 , 并结合武汉城 市圈整体 产业结构 的洛伦兹 曲线和基尼 系数 分析 得出武汉城市 圈 9 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现状 , 以及在各个产业 上的 比较优势和产业结 构相似性 的情况 , 在武汉城 市圈 面临迎接 产业 转移和 自 身产业结构调 整双 重任务 的前提下 , 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武汉城市 圈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政策 建议。 结合 关键 词 : 武汉城市圈 ; 区位熵 ; 洛伦茨曲线 ; 基尼系数
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 定区域 集中 ,并与其他跨国机构 、
国 内大型企业 总部之 间存在 密切往来 联系的特殊 产业空 间结 构 , 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武 汉城市 圈获批成为 它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 实验 区 , 出了要 建设中部区 提 域金融中心的构想 , 这一构想要变为现实必须有强大 的金融业 集聚作为支撑 。
的爆发都或 多或少导致 经济发展的中断。金融集聚的产生是产
业集聚的伴随物 , 它通过规模 、 扩散 、 知识溢 出以及 自身金融功
能的发挥等方式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
1 金 融 集 聚通 过 规 模 、 散 、 识 溢 出效应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扩 知
响, 除了集聚储 蓄、 筹集 资本的直接效 益外 , 储蓄集聚还 可更好
() 3 公司控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合约、 金融市场和金
融中介等金融资源集聚降低了事后监督经理人 、 促进公司治理
资。三是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开展 , 其辅助性产业得以发展与
共享 。
的执行成本。由于项目的外部投资者识别项目回报率是有成本
的, 这种辨别成本阻碍 了投资决策 , 降低了经 济效率 。 () 4风险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一些高收益项 目需要长
供融资。
余者提供 更多的流动 胜投资对象 。二是提 高市场 流动性 , 降低
融资成本和投 资风险 。通常金融市场 的规模越 大 , 证券的流动 性越高 , 这会吸 引其他地 区的贷款 人和 借款 人把他们的总需求 和总供给转移到这个市场中来 , 款人 可以支付较低的利率或 借 得到更多的贷款 ,贷款人则可获得 性质不 同的更大规模 的投
武汉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武汉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
凭借地理位置优势、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本土企业的发展,武汉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本文将从武汉的经济背景、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当前的变动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可以对读者对武汉产业结构变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武汉的经济背景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江河交汇、水陆交通便利,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此外,武汉也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科研人才。
这些优势使得武汉能够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引擎。
二、武汉产业结构特点1. 传统工业为主导在改革开放之前,武汉以传统重工业为主要支柱。
特别是军工和机械制造业,如中南海汽车厂、中南船舶厂等,在国内享有盛誉。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武汉的传统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需调整产业结构。
2. 电子信息产业崛起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武汉开始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
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武汉的电子信息产业涉及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3. 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制造近年来,武汉大力推动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旨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武汉已经建设了一批智能制造基地和产业园区,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
这些企业从事的业务涵盖了数字化工厂、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领域。
4. 服务业不断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武汉的服务业也迅速崛起。
餐饮、零售、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成为武汉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类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大大改善了城市的消费环境。
三、武汉产业结构变动趋势1. 制造业向高端转型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武汉开始加大对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武汉开始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2001-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关 键 词 : 汉城 市 圈 : 融 产 业 集 聚 ; 济 增 长 武 金 经
中 图分 类 号 :8 0 F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9 3 (0 11 — 0 3 0 10 — 0 12 1 )0 03 — 5 DOI1.9 9 .s.O 3 9 3 .0 11 . :0 6 0i n10 - 0 1 1 . 0 3 s 2 09
作 者 简 介 : 文 彬 (9 8 ) 男 , 鲁 18 一 , 内蒙 古 人 , 南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东
院硕 士研 究 生 :
本 文测算 数据源于 《 湖北统计年 鉴)2 0 -2 1 ) ) 0 2 0 、 ( 1
《 中国城市 统计年鉴)2 0 - 2 1 )《 国区域经济统计 ) 0 2 0 0 、中 ( 年鉴) 2 0 - 2 1 ) 中国资讯行 高校 财经数 据库。 ) 02 00和 ( 在综 合分析基础 上 ,从 经济 和金融两 个角度构建金融集 聚指
21 0 1年 第 1 0期
南他
N 1 2 1 O.0, 0 1
S ra .7 e ilNo2 5
总第 2 5期 7
HAI NAN NANCE FI
武汉城 市 圈金融产业 集聚 与经济增长
基 于 2 0 2 0年 数 据 的 实 证 研 究 0 1 01
鲁 文彬 俊 花
本 文 构 建金 融 产 业 集 聚 指 标 体 系 ,通 过 运 用 多 元 统 ( ) 据 说 明 与指 标 体 系构 建 一 数
点 .首次把耦合 关系运用于金融产业集 聚与区域经济 的 计 评 价 方 法 对 武汉 城 市 圈 金 融 产 业 集 聚 度 进 行 测 算 。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级市 ( 石 、鄂 州、黄 冈 、仙 桃 、潜 江 、孝 感 、成 宁 ) 黄
和 1个 县 级市 ( 门)在 内 的城 市 密集 区。截 至 20 天 06
较弱 ,短期内还难以与中心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关系 ;地方 利益 的影响,使区域协调机制必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表 1 武汉城市 圈三次产业产值 单位 :亿元
易背离比较优 势原则。本文以武汉市城 市圈产业 结构为例 ,发现从 20 02年 开始的产 业调整战略 并没有
使 城 市 圈 内部 摆 脱 三 次 产 业 比例 和轻 重工 业 比例 失 调 问题 。且 受宏 观 经 济 影 响 ,城 市 圈 内部 的 产 业 结 构
缺乏竞争效率现象有加剧 的趋 势。针对这些问题 ,本 文提 出建立统一市场环境 ,加速城市 圈内的产 业重
第2卷 8
2 9 第月期 0 年44 0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18 N. 总.. o 0 第 2 4
16期 8
武汉 城 市 圈产 业 结构 调 整研 究
傅 莹 卫 ・ 平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07 ) 304
( 摘
( 浙江大学,杭州 305) 108
要] 城 市圈是 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 的主要形 式,但是在政 府主导下 的城 市圈产业结 构调 整容
论也得到 了很大 发展 ,如董 晓峰等 (05 20 )对相关 理论
三产业 构 成为 :l.6 ;4 .3 25 % 0 6 %;4 .1 ,仍存 在 着 68 %
一
产 比重较高 ,二产 比重偏低 ,即农业 比重过 高 ,工 业
比重过低 的问题 ,进 而说 明工 业对 农业 支持 力度 不够 、 带动作用不强 ,则 城 乡二 元结 构 矛盾 较 为突 出。另 外 ,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要:根据武汉市1991—2010年的数据,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武汉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并且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相同,第二次产业贡献最大,第三次产业的贡献仅次于第二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贡献最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促进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武汉市格兰杰因果检验1、引言近年来,围绕“结构调整”主线,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步伐有所加快,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增速加快,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武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否受到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被关心的问题。
2、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2.1 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要求受检验的变量是平稳的,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则要求非平稳变量是协整的,以避免伪回归。
2.2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研究2.2.1 指标和样本的选择本文选取1991-2010年武汉市总产值y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三次产业产值x1,x2,x3作为产业结构的指标(数据来源《2011武汉市统计年鉴》),以分析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本文对武汉市总产值y和三次产业产值x1,x2,x3分别取自然对数,即lny,lnx1,lnx2和lnx3。
2.2.2 实证分析2、三次产业拉动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
产业贡献率指各次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率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两指标综合反映了各产业增加值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表3和表4可知,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在1991年是负值,从1992开始到1997年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最高也只有13.81%,1998年又回到负的贡献率,而从1999年开始持续到2010年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基本是处于2%左右,这是很低的水平;同时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率总体上是降低的,从1998年开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一直处于1个百分点以下的状态。
武汉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与研究
武汉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与研究学号:095231005 姓名:刘云凤一、摘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其力度决定了今后武汉市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利用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该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同时结合该市的经济发展环境透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区位优势和增长极等区域发展理论为基础探究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以期为该市在中部崛起中的应有作为提出建议。
并提出了武汉市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为武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志。
武汉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重点,建立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低耗能、低污染、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扩张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关键词:湖北武汉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位优势增长极三、正文(一)区域概况:【地理位置】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面积】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海拔】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
双尖峰为武汉市境内最高点,海拔873米。
【人口】 2009年常住人口达910万。
【自然资源】(一)地质、地貌: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廊。
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
谈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
谈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内容摘要:“两型社会”建设是中央在新时期从国家改革发展的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契机。
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是湖北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机遇。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影响武汉城市圈是武汉以及周边8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2006年,武汉城市圈9城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604.93亿元,占全省的6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4.7%、63.5%和52.1%;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见表1)。
2007年,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型社会”建设,其实质是要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效益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探索一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建设是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武汉城市圈建设,将使湖北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湖北产业结构的现状近年来,湖北省三次产业呈现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特征,产业结构层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07年湖北三次产业结构为16:44:40,呈现出“二三一”结构,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并进一步强化(见表2)。
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湖北省产业结构模式是二、三、一。
其中第二产业1996-2007年平均水平为48.2%,第三产业平均占35%,第一产业占16.8%。
同一时期,全国产业模式也是二、三、一。
其中第二产业平均水平为47%,第三产业平均占39%,第一产业占14%(见表3)。
(一)农业比重过大1996-2007年间,湖北省第一产业的平均水平为16.8%,全国第一产业平均水平为14.0%,这期间湖北第一产业的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农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
(二)工业水平高于全国水平1996-2007年间,湖北省第二产业的平均水平为48.2%,全国第二产业平均水平为47.0%,湖北省第二产业高于全国水平。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 摘 要】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调整是关系城 市圈内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涉 及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状况也涉及城市间的比较优势的利用。依据各城市主导产业差异,发挥区域 比较优势,重点建设主导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带。 【 关键 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产业调整
武 汉 城 市 圈 目前 已 经 形 成 较 为 完 备 产 业 体 系 , 武 汉 在 光 电 子通 信 产 业 、钢 铁 产 业 、 商 贸产 业 等 有 巨大 的人 才 ,技 术 优 势 ; 黄 石 、鄂 州 ,其 生物 医 药 、金 属 深 加 工 、汽 车 零 部 件 、专 用 机 械 及 港 口物 流 业有 极 大 的 拓 展 ;黄 冈 、咸 宁 ,农 、林 、水产 品及 特 色 农副 产 品 生产 加 工 有 优 势 ;仙 桃 、潜江 、天 门,汽 车 制 造 、 I T 设备 、精 细 化 工 、轻 工 食 品 、 出 口加 工 等 为重 点的 产 业有 发 展 潜 力 ;孝 感 , 汽 车零 配 件 、 食 品 工业 、 农 产 品加 工 及 盐 、磷 化 工 等 为 重 点 的产 业有 发展 潜 力 。 武汉 城 市 圈 内各城 市 产 业 底 子较 为雄 厚 ,各城 市 产业 各有特 点 ,产业 结构较 为合理 。 武 汉城 市 圈产 业结 构 问题 目前武 汉 城市 圈 的产业 结 构 问题 ,主要 表现 三 个方 面 。 第 一 , 产 业 同 构 现 象 湖 北 工 业 一 直 属 于 偏 重 型 。 除 了仙 桃 、天 门这 两 个 传统 “ 乡 ”外 ,城 市 圈 中 的其 他 城 市 ,重 工业 水 都 明显 高于 轻 工 业 。 比如 ,钢 铁 、汽 车 、 冶 金 、石 化 、烟 草 、建 材 等 是武 汉 市 的 支柱 , 同样 是 鄂 州 、黄 石 、 襄 樊 、十 堰 、 随 州等 市 的支 柱 。 其 结 果 是 , 产 业 结 构 同构 现 象 突 出 。武 汉 除 了在 科 技 、 贸 易等 方 面 拥有 一定 领 先 优 势外 ,其 他 产 业领 域 周 边 城 市基 本 上 处 于 同级 水 平 ,城 市 圈在 产 业分 工 中并 未 形成 梯 度 层 次 ,存 在 同构 竞争 现 象 。 第 二 ,偏 重 的 工 业 结 构 , 即 国有 大 中 型 企 业 多 。 重 _ 业 领 T 二 域 的 国 有企 业 是 实现 国家 战 略 目标 的重 要 生 产 单位 ,在 严 格 的 计 划 控 制 下 ,其 特 点 就 是企 业 自成 体 系 、大 而 全 ,完 全是 一 种 持续 的 完 全 的 内部 关 联 交 易 ;整 个 区 域经 济 ,也 呈 现 内 向性 。即 使在 改 革 开 放后 ,仍 然 存 在这 种 路 径 依赖 。 比如 钢 铁 , 尽管 湖 北 省 有 武 钢 、 鄂钢 、冶 钢 等钢 铁 企 业 ,但 它们 过 去 都 各 自纵 向关 联 。如 武 钢 是 采矿 一 烧 碱~ 炼铁 一 炼 钢一 轧钢 “ 条 龙 ” 式 的生 产 ,所 一 谓 鄂 东 冶金 走 廊 其 实 各 成体 系 汽 车 、纺 织 服 装 业 也是 如 此 。因 此 ,产 业 趋 同或 产 业 生 产 区段 趋 同 , 直接 导 致 了城 市之 间的 “ 独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从武汉城市圈2009年经济发展现状出发,运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等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分三二一结构和二三一结构,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圈各中心城市产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率看,已初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比较优势分析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城市,占全省面积的31.2%,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7936.3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85%,第一产业增加值786.13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1.0%;第二产业增加值3708.49亿元,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2.76%;第三产业增加值3441.78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8.75%。
2009年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40.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8.84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4.5%。
外贸进出口额170.4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额的82.9%,实际利用外资33.57亿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81.6%。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分类第一大类Ⅰ。
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
属于这一类的城市只有武汉,其GDP和人均GDP均远远高于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三大产业比例为3.2:47.0:49.8,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结构,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升级换代趋势,表明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主要原因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是东西部地区资源、信息、技术等交流和交换的战略节点,在教育科研、商贸金融、交通通讯、信息服务等行业具有区际意义,属于典型的经济较为发达的产业比例模式。
第二大类Ⅱ。
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
本文从武汉城市圈的基本概况入手,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可行性分析一、武汉城市圈基本概况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6万平方千米,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从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来看,结合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考虑,9个城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武汉。
在“1+8”城市圈中,武汉“鹤立鸡群”,其中心城市龙头老大地位突出,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征。
2010年,武汉的面积不到城市圈的15%,人口不到城市圈30%,但主要经济指标占城市圈的50%以上。
第二层次是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这一层次的地区较具发展活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层次是仙桃、潜江、天门,发展较为迟缓。
9个城市中有5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撤县(地)建市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的历史积累还不够深厚。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来看,城市圈内部差异性较大,周边城市实力较弱,短期内难以与中心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关系。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城市圈内产业结构偏重工业。
2009年,武汉重工业产值4737.94亿元,轻工业产值1580亿元,重轻工业比达3∶1。
从2000年至2009年,城市圈内重工业比重上升了11.2个百分点。
由于重工业对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因而城市圈偏重的工业结构会使得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城市圈内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功能单一、商贸、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金融、信息、咨询、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
同时,服务业的行业分布、企业层次还不够合理。
2000年以来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化研究
摘要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内容和水平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层次的具体体现IlJ,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下,武汉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据此,研究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化,发现其产业结构所存在的I'.-J题,用于“十二五’’规划中指导武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这是文章写作的理论基础,接着整体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0年间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然后从制造业与服务业方面详细阐述了各自的变化特点与趋势,指出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对策。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武汉市200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并且增幅明显。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波动变化,基本保持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逐渐居于首位。
第二,武汉市与发达城市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三次产业比例分配与人均GDP方面差距还很大,因此其在各个方面还有待积极发展。
武汉市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并不协调,就业结构的发展步伐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节奏。
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武汉市是一个重化工业城市,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大。
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制造业单位总量不断增加,行业门类齐全,且各行业产值在2000.2010年大都保持增长趋势,行业投资力度较大。
但是,武汉市制造业在科技含量、产业关联度、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合理的标准还有不少差距。
武汉市制造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新兴制造业发展不足。
第四,武汉市服务业增速较快,但是在发展水平、产业贡献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城市还有很大差距。
武汉市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投资力度集中于传统服务业,且新兴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表现不足,政府要加快传统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转变的速度。
从武汉城市圈建设看产业结构调整
费水平和结构 、 消费和投资 的比例 、 资水平与结构 等 ;2 投 () 资源供给结构 , 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
对价格 , 国 自然 资源的秉赋状况 ;3 科学技术 因素 , 括 一 () 包
科技水平 和科 技创新发展 的能力 、 速度 ,以及创新方 向等 ; () 4 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有进 出口贸易 、 引进外
类 : 1需求结 构 , 括 中间需求 与最终需求 的比例 , 会消 () 包 社
收稿 日期 :0 8 0 — 7 20 — 9 2
作者简介 : 彭晓睛(9 4 )女, 17 一 , 湖北武汉人 , 会计 师, 事审计学研 究。 从
中图分类号 :17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号:6 3 2 1 20 )8 07 — 3 F 2 A 17 — 9 X(0 8 1— 12 0
20 0 2年 6月 1 0日,湖北省委书记俞 正声在 中国共产党 湖北 省第八 次代表 大会 所作报告 《 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 ” 重要 思想为加 快湖北 现代化建设 而努力奋 斗》 上第一次 明确提 出 了“ 武汉经济圈” 。报告 中指出 :武汉作 为全 国特大中心城市 “
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 , 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和 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为根本 目标 , 以提 高产业的创新 能 力为核心环节 , 以体 制改革和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要 求的政 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 应作 为武 汉城 市圈
产 业 结 构优 化 、 级 的 内容 。 升 关键词 : 武汉 市 ; 市 圈 ; 业 结构 城 产
中游最大、 最密集的城 市群 。武汉城 市圈的获批 , 无疑会给 圈 内城 市的经 济发展 带来极 大的机遇 , 同时也 面临着 但
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驱动机制及构建研究的论文
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驱动机制及构建研究的论文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城市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循环经济驱动机制的有效性。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等措施,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驱动机制,进而推动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驱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37-02随着“中部掘起”战略的提出及推进,湖北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增长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了,而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的代价和压力不容忽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迫在眉睫。
2007年底,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逐渐有了共识,即要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正是在这种需求和背景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解决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途径应运而生。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1],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以及物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和闭路循环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2]。
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思想和生态原理启发与指导下的经济生产模式,其目标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友好互促型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即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其设计思想是变“线性经济”为“非线性经济”(即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思想为“两型社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建设思路。
谈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
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扮演着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角色。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建设已成为湖北省的重要发展战略。
本文将探讨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
1. 基础设施的改善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汉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升级。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员流动和物流运输。
这为湖北省各个地区的产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优化湖北省的产业布局。
2. 产业集聚效应的增强武汉城市圈建设带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增强。
作为湖北省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市聚集了大量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众多的企业总部和创新企业。
这为湖北省各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湖北省各地的企业可以通过与武汉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创新成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1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推进,湖北省的制造业也在加速转型升级。
传统的重工业正在向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转型。
武汉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兵工产业基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上具有优势。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湖北省的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2.2 服务业的发展除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武汉城市圈建设也推动了湖北省服务业的发展。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市拥有完善的金融、科技、文化等服务业体系。
湖北省各地的服务业企业可以通过与武汉市的合作,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3. 人才流动的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使得人员流动更加便捷。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员选择在武汉市工作和生活,湖北省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湖北省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同时,人员流动也促进了湖北省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中部崛起战略摘要: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有利于集中资源、要素、市场等规模优势,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建立区域分工与竞争的基础平台,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必须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开始。
本文在介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根据产业结构上存在的明显缺点提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战略。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优化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pooling of scale advan-tages about resources,factors and market,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and also build basal platform of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mpetition,besides it will put effort to build the fourth grad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But the goals of the premise is must be started from the optimiz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In this article,on the basic of introdu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ana-lyz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eply,according to the obvious shortcoming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n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Keywords: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evolvement;optimization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武汉城市圈由1个副省级市(武汉)、5个地级市(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3个省管县级市(仙桃、天门、潜江)所组成的城市区域集合体,圈内总人口约3141万,国土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提供了全省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62%的财政收入,它是湖北省的经济重心和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分析【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又要求相应的产业结构来适应。
文章首先从产出和就业两个层面对2000—2009年以来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结构效应角度就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
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由于该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特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结构效应;规范分析;武汉城市圈一、引言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包括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地级市或省辖市组成的城市圈,这9个城市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经济发展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一体化格局,成为中部地区人口、产业、城市高度密集的地区。
而产业结构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不仅决定了该地区在全区经贸联系和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从而决定了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随经济增长而逐步高度化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由2000年的16.12:42.39:41.73到2009年的10.36:46.39:43.55,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上升。
鉴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从产出面和就业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并运用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产业的结构效应,实证分析该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同样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
[1]本节为了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将分别从产出层面和就业层面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
(一)产出面的分析与测算首先,对武汉城市圈2000年到2009年期间,三次产业产值占当年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产值均以当年价格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由表1可以看出,整体上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16.12%降到了2009年的10.36%,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在小幅度的上升,由2000年的42.39%上升到2009年的46.39%,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由2000年的41.73%上升到2004年的44.25%,后又下降到2009年的43.55%,其趋势与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略有不符。
而从各年份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在三产中始终是最低的,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在2006年以前是低于第三产业的,后四年则高于第三产业。
(二)就业面的分析和测算上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从产出层面进行了分析,接着将从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吸纳的角度,即就业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对武汉城市圈2000年到2009年期间各产业就业人员数占当年总就业人员数的比重进行测算,结果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整体来看,就业人员总数逐年递增。
而从各产业就业人员数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明显的下降,从2000年的47.17%降到了2009年的26.1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不明显,由2000年的32.15%降到2002年的15.18%后又升为2009年的32.6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也是先降后升,由2000年的43.31%降到2002年的20.15%后又升到2009年的41.22%。
从整体看,除了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比第三产业略微大一点,其他年份都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大,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最小的,后两年超过了第一产业。
(三)产出面和就业面的综合分析上述分析发现,考察期间,第一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都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都保持上升的趋势,并且就业人员比重在三产中平均最低,而产值比重在三产中是和第三产业基本持平,反映了该地区第二产业具有较高的单位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时产值上升,就业人员比重上升时产值下降,并且就业人员比重最大,但产值比重并不是总是最大的。
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城市圈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速度缓慢,实力较弱。
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作为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缺乏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第三产业比重不大,特色不鲜明,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型服务业所占比重低,其发展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因此虽然就业人员比重高但产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三、产业结构效应分析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一种特殊作用,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之所以能够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是因为产业结构的特殊功能,即产业结构效应在起作用。
[2][3](一)结构效应的一般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一般分析,主要是就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研究,是指产业比例关系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结构弹性分析)。
产业比例关系变化的增加额占同期经济总增加额的百分比,就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贡献份额,该值即对应于产业结构效应值。
[4]为了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表3分别对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的结构效应作了计算。
表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对总gdp增量的贡献率,即三次产业的结构弹性。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的统计年鉴采用excel软件计算。
从表3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呈波动变化,先由2001年的1.65%升到2004年13.00%后又降到2006年的3.29%,2007年突增到10.35%,到2009年又降到6.54%。
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而从整体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最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相差不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二)结构效应的规范分析罗默(2000)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促进的,而短期的经济增长则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决定的。
[5]本文主要考虑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对城市圈经济增长的影响。
1.模型的构建根据刘伟和李绍荣(2005)给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模型,[6]以及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效率的关系模型(romer,2000),[5]本节对模型变量作适当的变换,考虑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构建如下的生产函数:其中,y表示总产出,以gdp表示,(i=1,2,…,k)表示第i 产业的产出量。
对函数式(1)求全微分:对式(2)两端同时除以y,可以得到:其中:表示第i个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
由此,式(3)可以进一步记为:可以对式(4)用下列计量模型来测度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只研究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故取i=3,所以规范分析中,公式(5)为:2.实证分析根据武汉城市圈2000年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样本观测值,运用eviews软件对公式(6)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4。
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的统计年鉴采用eviews软件计算得出。
从表4可以看出,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拟合值达到了0.999982,说明了各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联合线性显著,而且每个解释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各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解释能力强,就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规范效应结果具体分析来看,二产的产出弹性最大,达到了0.517412,说明二产产量的对数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出的对数值要增加0.517412个单位。
而一产的产出弹性最小,只有0.104100,说明一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
四、结论及建议本文研究了2000年到2009年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和规范性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基本结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无论是从产出层面还是就业层面来看,变化都不是很明显,而从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明显的正相关性。
就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小来看,尽管有少数年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大,但在考察期间,整个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
正因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第一产业增加附加值,同时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
因此,武汉城市圈要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
此外,第一产业占用大量的就业人员,但其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下,劳动效率低,没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大但产值并不是最大,所以应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扶持与鼓励,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1]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6-57.[2]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5-70.[3]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27-34.[4]曾光.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53-58.[5]romer d.advancedmacroeconomics[m].boston:mcgrawnhill,2000:25-86.[6]刘伟,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42-164.作者简介:肖小梅(1990-),女,现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