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阅读课题总结
课题引领教研——实施《海量阅读》的具体做法

子又能像读顺 口溜一样读下来 ,有 利于激发他们 的读
一
书兴 趣 。 然 他 们 在 幼儿 园能 读 下来 儿歌 , 真正 地 把 何 具 体 实 施 呢 ? 样 才 能保 证 在 短 短 3 多月 , 个 都 虽 但 怎 个 个
些词语或字单独列出来 让他们认 ,能认下来 的同学 能认 6 O 0一
的快 车道提供保障。 那究竟从何人手呢? 哪本 书中去 师 , 的很感谢 您 , 从 真 我孩 子原来一个 字都不会念 , 现在
大量 的识 字 呢 ? 们 几人 冥 思 苦 想 。 兴 娥 推荐 的 《三 12册 都 能 背 的很 熟 练 了 ,后 面 的 4本 也 差 不 多 能 读 我 韩 、 字新 童 谣 》 , 场 上没 有 卖 的 。 自己像 韩 老 师 一 样 编 下 来 了 , 种 方 法 真 好 。 吧 市 这 确实 , 也认 为这 种 方 法 不错 , 我 孩 子 们 熟 悉 的儿 歌 或 语 境 歌 吧 , 间 又来 不 及 , 且 要 孩 子 们是 在 自己 已有 知 识 的基 础 上 学 习 的 ,能 读 下 来 时 而
条件。
对 于一 年 级 学 生 而 言 , 想 搞 好 海 量 阅读 , 要 首先 要 的 。从 乡下 转 来 的一 些 孩 子 ,他 们 根 本 就 没 学 过这 本
解 决 的 问题 就 是 : 字 。 学 期认 识 6 0 80字 。 识 本 0—0 因此 , 书 , 开 始 一 个 字 也 不 会 读 , 通 过 跟 着 大 部 队 齐 读 , 一 但 本 届 学生 未 入 学 ,我 们 5位 教 师 就根 据将 要 入 学 的一 渐渐地一本本书通过他们的嘴巴 , 不仅读熟练 了, 而且 年 级 新 生 的心 理 、 龄 特 点 和 已 有 知 识 情 况 , 定 : 年 决 边 还背 了下 来 。 学 拼音 边 大 量 识 字 ,为 学 完 拼音 后 能迅 速 地 踏 上 阅读 我 班 从 蟒 河转 来 的 陈梦 鑫 家 长 就 一直 和 我 说 : 老 ”
学校阅读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阅读工作总结汇报为提高办学品质,打造特色学校,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我校开展了以“全员诵读海量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一、营造氛围优化阅读环境为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大资金投入从五个方面优化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师生融入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1.营造班级阅读环境。
建立班级图书角35个,及时更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加强班级“悦读”主题文化建设,手抄报、读书体会、好书推荐、名言警句、个人读书照片等等应有尽有,精彩纷呈,每月更换。
2.营造教师办公室阅读环境。
教师办公室里增设书柜、报刊架,针对性摆放书籍,方便教师随时阅读。
3.营造楼道阅读环境。
教学楼过道因地制宜设立开放阅读区,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并在楼道内布置了新书推荐、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等内容的版面,营造了阅读氛围。
4.营造图书阅览室环境。
改扩建图书阅览室100余平米,增加书架14个,书桌18套。
美化墙壁,布置展板,摆放盆景花卉,环境优雅,温馨贴心,使孩子们静心畅游书海。
5.营造校园阅读环境。
在校园突出位置温馨提示“今天你读书了吗?增设四块好书推荐、我爱读书、我会读书、读书名人名言主题板报,激发师生读书欲望。
二、强化保障造就读书惯2020年是我校的“读书惯养成年”。
环绕年度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带领小组,同一思想,加强带领,责任到人,强化物质保障、制度保障、工夫保障。
1.制度保证制定、完善了《新建小学阅读十三五规划》《2020年年度阅读行动规划》《2020年阅读考核评价办法》《阅读先进工作者、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选方案》等,规定小学六年,每个孩子至少背诵2000首古诗,阅读90本书;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教育教学类书籍或经典名著,读学生书目两本。
2、物质保障为满足师生读书要求,上学年投资7万元新增图书5000余册,开放图书阅览室,延长服务时间,保证师生能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免费为师生设计、定制阅读笔记本,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号惯。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助推器——海量阅读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44期《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良好的情感体验,好词佳句的丰富累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不同阅读方法理解文意,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用工具书简单地阅读文言文。
小学课外阅读总量超过145万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更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他说,这无疑是一项重要措施,借助文学作品,令儿童终身受惠,让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以达到滋养学生心灵,充实学生头脑的目的。
作为从事11年语文教学的我,更希望读书能成为学生的终身爱好。
一、存在问题通过对我校四年级学生和家长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之后,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差,家长对课外阅读缺乏了解,无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二是课外读物少,课外阅读范围窄,缺乏进阶性;三是缺少持续有效的指导。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艾伟曾对儿童阅读兴趣进行了三次实验。
结果表明,影响读书兴趣的主要因素是书目的类别和形式,另一个对读书兴趣有较大影响的外部因素是作家的名望威信,以及周围人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极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视野,汲取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二、主要措施(一)家校携手共创读书环境首先,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在空闲时间随时借阅。
一方面,书籍来源于学生的个人书籍,经过筛选后属于个人分享;另一方面,学校为每个班都提供了推荐阅读书目,我班学习委员负责管理,并制定借阅公约。
利用学校每天的早读时间和每周的校本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
利用家长会、家委会向家长们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并动员他们与孩子一起阅读,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同时促进亲子关系的成长,可谓是一举两得。
阅读课题研究小结(共5篇)

阅读课题研究小结(共5篇)第一篇:阅读课题研究小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语言训练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语言训练研究》课题在我班开展研究一学期,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做如下小结:一、开展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从课题立项起,我就着手对我班的阅读教学状况展开调查。
首先,我对0—07学年度期末考试我班的语文卷的阅读题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情感、态度方面39%的学生书写马虎潦草,审题能力差,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或没看清题目就随便做,阅读不能进入状态,对阅读题怀有恐惧感,许多学生认为遇到阅读题不知道从何做起。
在技能技巧方面,41%的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不理想。
在和学生座谈中了解到:喜欢读书的学生较少,许多学生家有书却不读,不喜欢积累和背诵,许多学生不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的环境和优美的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和课外阅读时间,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
(问卷如下)你喜欢看课外书吗?很喜欢一般不喜欢你每天看电视花多少时间?超过1小时超过半小时你看课外书时会做些什么?摘抄圈点看看而以,以上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少,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
通过分析研究,我决定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收集了许多有关个性化阅读的文章资料定期学习,并做好专题记录收集存档。
此外,在内容上看,我还学习了有关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章,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的指导性文章和切合课题研究的专题性理论。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课题计划:阅读一、引言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与培养兴趣的活动。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丰富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此,我们决定在本学期开展阅读课题。
二、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每天至少读30分钟。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计划内容1. 设立阅读时间:每天放学后的半小时作为阅读的固定时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2. 配置阅读资源:学校图书馆将增加新书的购买数量,同时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选择阅读。
3. 阅读指导:每周定期组织阅读指导讲座,教导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如预览、快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结构等。
4. 阅读分享:每月组织一次班级阅读分享活动,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或书籍进行分享,与同学们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5. 阅读评价:每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阅读评价,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成绩进行评价,以及评选出阅读之星。
6. 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读书笔记、读后续写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预期效果实施本课题后,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预期效果:1. 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学术成绩也随之上升。
3.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培养了一批具有文学素养的学生。
4. 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结: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的阅读课题取得了一些成效和收获。
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每天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得到了培养。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提高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中也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制定阅读课题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一份典型的阅读课题计划,并对其进行总结。
一、阅读课题计划
1. 课题名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教学目标:
a.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c. 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3. 教学内容:
a.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书籍
b.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朗读、导读、分组讨论等
c. 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成长
4. 教学方法:
a.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通过文学名言、优秀作品的分享等
b.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如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寓言故事等
c. 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5. 教学评价:
a. 通过阅读记录和心得体会进行个性化评价
b. 通过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行整体评价
c. 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巩固来评价教学效果
二、总结
上述阅读课题计划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并通过个性化评价和整体评价,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表现。
课题计划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份阅读课题计划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阅读课题结题报告

阅读课题结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然而,近年来,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现状备受关注。
为了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开始对阅读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实践探索最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究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2.探究最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方法;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1.访谈方式:选择1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方法和问题;2.问卷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发放给500名学生,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和需求。
四、研究结果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只能靠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来进行阅读。
2.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受到分心、无法理解、字词不懂、语言复杂等问题的困扰。
3.目前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是静悄悄地读完一篇文章后,再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以上结论,统计所得数据,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值较低。
五、改进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推广好书、举办小说阅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培养对阅读的兴趣;2.改变阅读方式:探索新型阅读方式,例如以小组形式阅读、尝试朗读、提问解答等方式,改变学生阅读单一化的方式;3.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多阅读,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教材、多种题型、多种入口来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实践效果在对本研究的改进策略进行实践后,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影响较大。
事实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们不在单纯地口胡或者单纯地推行某种做法,而是采用个性化定制及精英服务的方式,大力推进学生批量提升和高质量成长。
总之,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本研究所提出的改进策略,相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海量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而是涵盖了
电子书、网络文章、博客、社交媒体等各种形式的文字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娱乐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海量阅读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海量阅读课题的研究工作,旨在探索如何利
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进行海量阅读。
我们首先对海量阅读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信息过载、信息真实性、信息质量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方法。
首先,我们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量阅读辅助工具。
通过利用自然语言
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我们开发了一款智能阅读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其次,我们还研究了海量阅读的信息真实性和质量问题,提出了一些算法和模型来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以确保用户获取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质量。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案例研究,验证了我们提出的方法和工具
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海量阅读的特点和问题,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海量阅读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阅
读效率和信息获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海量阅读将会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娱乐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课内海量阅读研究情况汇报

课内海量阅读研究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课内海量阅读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
作为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我对课内海量阅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汇报和总结。
首先,课内海量阅读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研究,我发现课内海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广度,增加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通过海量阅读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课内海量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过去,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教导和课本的指导,而现在,课内海量阅读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这就需要学生不断调整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课内海量阅读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指导。
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指导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内海量阅读。
总的来说,课内海量阅读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通过对课内海量阅读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课内海量阅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内海量阅读,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资源,共同推动课内海量阅读的发展。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海量阅读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信息筛选和整理困难海量阅读课题研究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筛选和整理海量的信息。
在研究初期,我发现海量的文献、论文和其他相关资料几乎无从下手。
我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搜索,如何筛选出高质量和有用的文献。
即使找到了相关文献,如何对其进行逐一阅读和分类也让我感到困扰。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在线数据库进行文献搜索,同时利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搜索引擎扩大搜索范围。
其次,我制定了一套筛选标准,主要包括文献的年代、作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等方面。
通过这些筛选标准,我能够从海量的文献中筛选出与我的课题相关的资料。
最后,我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如按照研究主题、方法、结果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深入阅读和分析。
问题二:阅读和理解效率低下由于海量阅读的课题需要涉及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理解的效率成为了另一个问题。
有时候,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篇复杂的论文上,由于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研究方法,我很难理解其内容。
这导致我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阅读和理解足够多的文献,进而影响到我的研究进展。
解决方法:为了提高阅读和理解效率,我采取了一些方法。
首先,我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教材,了解一些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
其次,我尝试使用文献管理工具,如EndNote或Zotero,来帮助我整理和注释文献,以便将来更好地回顾和检索。
最后,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阅读进度和时间安排,将大量文献分散到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阅读,以提高效率。
问题三:信息的分析和整合困难在海量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信息分析和整合的困难。
即使我已经阅读了很多文献,我仍然感到困惑和头绪不清。
信息之间的关联和联系可能不明显,导致我难以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结论。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使用思维导图和笔记等工具,对阅读过程中的重要观点和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清思路和形成结构性的思维。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课题计划: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课题背景: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如今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学生阅读兴趣不断下降,阅读能力也普遍偏低。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4.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内容: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2. 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揣摩、推理等;4. 开展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5.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写读后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6.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7. 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定期进行学生阅读能力评估。
四、教学方法: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讨论、演示、练习和实践等;2. 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4. 注重阅读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和阅读室,开展阅读活动。
五、预期效果:1. 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能主动参与阅读活动;2. 学生的阅读能力显著提高,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阅读任务;3. 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能够进行文本分析和评价;4. 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5.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持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总结:通过本次课题计划,我们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样化的阅读任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阅读分享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总结[最终版]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总结[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fca51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7.png)
海量阅读课题研究总结[最终版]第一篇:海量阅读课题研究总结[最终版]“课程整合与海量阅读”实验小结开展海量阅读实验已近一个学期,这一个学期以来,我立足学生的实际,关注课内外延伸,努力在各类活动中开展了此项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课堂上,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大胆放手,尝试着让孩子先学。
但其中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过多的分析、讲解不会给孩子留下太多有用的价值。
像《粗心的小画家》这种比较好读、浅显易懂的课文,我就降低训练的重点,没有一段段文字揪着反复读。
学生已经能复述下来故事了,多次的重复孩子也会厌烦。
于是,我把省下来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读和这篇文章题材一样的儿歌,像《小白兔》、《查字典》等儿歌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学生读完的。
整合课本资源后,原来二堂课时间的教学内容,现在一节课就完成任务了,节省出的时间,就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的指导。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坚持读《最童话系列》到现在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学生已经读了10本书,1 另外这学期我还向推荐家长《小布头奇遇记》、《木偶奇遇记》、《稻草人》等优秀书目。
其次班内每人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了小小图书馆,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图书,保障了阅读的数量。
在家长的配合指导下,提供的书籍孩子大都能主动阅读。
我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记录拾贝集,评选书香少年,加以鼓励。
课内开展的读书推荐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保障了阅读质量。
对于孩子来说,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是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
通过自由的表达,真实的语境,才能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使读书、识字、积累有更广的展示舞台。
为此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为孩子创造写作素材。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一个学期的阅读教学让我受益很多,喜的是孩子们的读文能力有了进步,而且对简单的问题孩子们能够独立思考,而且更值得庆贺的是有一部分喜欢动脑思考问题的学生能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不过在这一个学期的阅读教学中我也觉得有许多不足:1.文章的选择还有待提高,尽量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文章,能调动孩子们阅读积极性的文章。
海量阅读课题实施小结

一学期教七本书不是神话一学期教七本书不是神话浚县第二实验小学张连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学校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优秀人才。
可是这些年来,我们大多情况下熟练地运用教书的手段,明争暗赛的培养着机械考试的高手,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普遍的厌学现象和道德滑坡。
我们迷失在应试考试之中,忘记了育人的目的。
怎样回归育人之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作家格林说过:“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行为”、“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在微博中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而北大陈平原教授则认为: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我们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应该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
在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研究“课内外海量阅读”实验,我利用一切课堂时间,总共学习了七本书,具体做法如下:一、化零为整,每天循序渐进我们学校每天八点到八点二十有二十分钟的早读课,一般都是让学生熟悉课文的。
而这个时间被我“公款私用”了,每天分享一首诗,有时候是现代诗,有时候是外国的优秀诗篇,有时候是与节气或者节日,或者单元主题有关的古诗,每天领着孩子们读诗,赏诗,背诗,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来,发现了徐冬梅,薛瑞萍老师主编的《日有所诵》,如获至宝,从此,它成了我们早读课的主角。
每天二十分钟,孩子们收获的不止一点点课外知识。
二、固定时间,养成习惯阳光体育的时候,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体育变成了三节。
后来由于教师不够,每个班的一节体育课由班主任来上。
由于基本的体育技能管体育的老师基本上都交过了,所以这一节课,我跟孩子们商量后又挪作他用了。
阅读课题总结

阅读课题总结在本次阅读课题总结中,我将回顾和总结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首先,在这次阅读课题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指导,我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
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概括等,来提高我的阅读效果。
我现在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这对我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通过这次阅读课题,我提高了我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但通过上下文的理解以及查词典的方法,我能够逐渐掌握并运用这些词汇。
我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我能够更准确地使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思想和想法。
第三,通过这次阅读课题,我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题中,我被要求每天都阅读一定的时间,并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
这使我能够形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
除了课题要求的阅读任务,我也开始积极主动地选择其他读物阅读,扩宽自己的阅读领域。
同时,我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开始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和学习资源,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最后,通过这次阅读课题,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辨和批判性地思考,不再盲目地接受信息,而是要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也学会了将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这种培养的思维能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阅读课题,我收获颇丰。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会在我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阅读课题总结(精选5篇)

阅读课题总结(精选5篇)阅读课题总结篇1蒙三2班分享阅读课题总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而分享阅读主要就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
而这就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
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
在这个学期中分享阅读有计划地开展着,随着更多读本的逐步深入,我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反思,收获颇深,这种收获有孩子给我的,有读本给我的,有分享阅读理念的冲击。
一、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定时、定点看书的习惯;分类整理图书的习惯;定期上书店及图书馆的习惯;与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图书的习惯。
当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就实现了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换,从而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帮助幼儿养成翻阅图书的习惯,认识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录、前言、页码,让幼儿知道应一页页地翻书,一幅幅连贯起来看,理解书中所表达的内,从而培养幼儿爱看书。
二、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读本的主人。
尊重孩子,我们就会蹲下来与孩子一样的高、一样的视线、一样的平等。
在我们分享阅读整个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尊重。
分享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大书猜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用完整、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
孩子能非常逻辑的联系前后画面,并能根据出现的画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独特的想象。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被他们这样的阅读的热情深深的打动着,他们猜想故事的快乐深深的感染着我,让我在这样的互动中很容易进入故事的角色,与他们一起分享。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

阅读课题计划及总结1. 引言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制定了阅读课题计划。
本文将介绍该计划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预期效果,并总结了学生的阅读表现及其对整个课题计划的评价。
2. 目标该阅读课题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通过该计划,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主旨、细节、推理等;•增强词汇量,学会运用词汇进行推断;•培养快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提高批判性阅读和信息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阅读兴趣。
3. 内容阅读课题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阅读训练通过选择有趣和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
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此外,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词汇扩展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记录并学习生词和短语。
同时,通过词根、词缀和上下文等方法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词汇应用能力。
3.3 快速阅读通过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会进行各种练习,例如定时阅读、扫视阅读和跳读等,让学生逐步习得快速阅读的技巧。
3.4 批判性阅读在课题计划中,我们还重点讲解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教授学生辨析事实与观点、判断事实的真伪和逻辑合理性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信息分析能力。
4. 教学方法在阅读课题计划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文章背景、主旨和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观点、讨论问题,提高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章中的情境,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和情感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实验扎实训练
“一托四”式海量阅读实验小结
盛元小学马爱萍
学校为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大胆进行语文“一托四式”海量阅读的课改实验。
“海量阅读”顾名思义,是指大量读书,读好书。
而“一托四式”海量阅读是指以我们现行的语文S版教材为依托,辐射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着力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从“简”而教,积“多”而读,引领学生遨游书籍海洋,探寻阅读奥秘,让学生大量广泛阅读,形成丰富的语言储备,提高读书能力。
本学期,我在任教的三(3)班继续进行“一托四式”海量阅读实验。
这一个学期以来,我立足学生的实际,关注课内外延伸,努力在各类活动中开展了此项实验,以下是我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反思和总结:
一、课内整合课本资源,拓宽阅读渠道
在文本的处理上,我注意整合教学资源。
在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托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对于文本的处理,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首先,对于精读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大海的歌》、《蜗牛》、《父亲、树林和鸟》等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两到三课时的教学。
我按照引导学生初读感知大意,细读体会理解,品读赏析拓展的大体步骤展开学习,做到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夯实学生的语文双基。
教学中,我实验“一托四式”海量阅读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培养训练阅读能力——初读寻疑—精读品悟—赏读积累—海读拓展”。
让阅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第一步:培养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步,初读寻疑。
教师应该适当放手,设计一些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质疑,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
第三步:精读品悟。
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产生了一些疑问。
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课文的重点,结合学生存疑之处,进行导学。
第四步:赏读积累。
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要从语言文字内容中挖掘出丰富的思想内涵,抓住关键处分析、推敲,让学生欣赏、品味、积累,体会课文的内容美、形式美。
第四步:海读拓展。
根据教材的单元训练要点,拓宽阅读面,将海量阅读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提高课堂阅读效率,实现教学与能力的双赢,这样的教学模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透过课堂这个方寸之地,看到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体验徜徉、遨游的无限惬意。
其次,《狐假虎威》、《南极,一片净土》等略读课文比较好读、浅显易懂,我就降低训练的重点,在课堂上,我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大胆放手,尝试着让孩子先学。
只注意方法的指导,忽略过多的分析、讲解。
像《南极,一片净土》一文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的主题,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体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单元训练重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自学、交流之后,我引导学生小结文本写法和我们的学习方法,最后,引出由教材托出的《路边的橡树》这篇文章,让学生在文本学法的指引下比读、交流。
又如《阿凡提的古诗》,学生在读过后,能完全读懂,而且有部分学生已经能复述下来故事了。
我再去讲解,多次的重复,学生也会厌烦。
于是,我把省下来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读和这篇文章题材一样的民间故事。
教学中,我这样处理教材,既是对课文的一个拓展,
又是向课外的一个延伸,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同时,对人物、对中心有了更深一步的解读。
二、课外阅读指导、保障阅读质量
课堂中,我整合课本资源后,原来三堂课时间的教学内容,现在两节课就完成任务了,节省出的时间,就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的指导。
本学期,我就坚持师生同读《小鹿斑比》、《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
为了真正落实读书活动,我每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分章节读书,学生不光读,读完了要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学期天天如此。
而且为了督促学生读书,我在每周四的读书日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所得,其次班内每人配备不同种类的书,以班为单位成立了小小图书馆,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图书,保障了阅读的数量。
而且部分优秀生,我与家长联系,让家长的配合指导,为孩子提供书籍,督促学生阅读,这些孩子大都能主动阅读。
我们班也定期评选读书小明星,加以鼓励。
再次,我较好地利用了学校每天20分钟的诵读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与学生共同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清明》等大量的古诗和三字经。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课外读书进行指导,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
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素养
结合学校政教处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我在班里利用三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举行了以“携手慈善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的演讲比赛,要求脱稿演讲,即训练了记忆力,又锻炼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更激发了孩子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
我开展了写字比赛,评选写字小巧手,颁发荣誉证书,十一月份,我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现场作文竞赛,有四名学生获一、二、三等奖。
而且依托小组合作,我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由小组长参与
班级管理,制定组内评优制度,评选每周进步最大的孩子,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风。
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
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外阅读中,我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动笔画出书中的好词佳句,引导部分优等生尝试做读书札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在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上,我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读中体味读书的乐趣
读包括默读、朗读、背诵、浏览等。
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
朗读,既是吸收阅读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阅读、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
背诵,是大量积累阅读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只有灵活运用这些读,才能发挥读的最大功效。
1、在朗读中积累情感。
在“海量阅读”中朗读训练是不能被忽视的,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阅读,解词析句的有效方法。
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
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挖掘那些与课文主旨紧密联系的语句、字词,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去反复咀嚼。
比如《父亲树林和鸟》,这篇散文内容通俗而含蓄,文笔生动而流畅,情感舒缓而真挚。
在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从读中理解父亲对鸟的喜爱和爱护。
2、在默读中积累理解。
默读是读与思结合的阅读方式,是建立在朗读基础之上的理解字词,语句、段章的重要手段。
所以默读是“海量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当学生默读全文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为什么喜欢等,做出批注。
这种自由式的大量的默读,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使不同认识层面的学生积极参与,并各有所得,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咬文嚼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再课外拓展阅读时,大多采用了默读的方式,在默读中,学生读思结合,体味读书的快乐。
3、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背诵是“海量读写”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的积累训练的重要途径。
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我不仅抓住训练点进行阅读的训练,还抓住文章表达的思想进行阅读的积累,让学生在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课文重要的内容。
在这些少而频的积累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这些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读中体验读的快乐。
总之,通过实践与研究,我觉得“海量阅读”的教学使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学期的阅读量在几万字左右的孩子已超过了一半。
这其中有家长的支持,有孩子们的付出,也有自己辛苦的劳作。
思想决定行动,细节决定成败!虽说教无定法,但教者必须有心、有思、有悟、有所改变。
改变中寻求永恒,只有树立大的语文观,改变一本书教一学期的思想,大胆放手去实践,才能实实在在的给孩子们留下点什么。
在思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我希望我的海量阅读之路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