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技术(1)
煤矿基本知识
煤矿基本知识煤矿生产技术1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1第二节矿井开拓5第二章工作面炮眼布置9第三章钻眼爆破安全12钻眼操作安全12第二节凿岩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4第三节爆破安全15第四章巷道掘进与顶板管理29第一节巷道掘进方法29第二节巷道矿压43第三节巷道支护47(二)拱形支架49第四节巷道顶板事故及防治60煤矿生产技术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煤层埋藏特征⒈煤层顶、底板煤层顶板和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
煤层的顶板。
通常把煤层上部一定范围内的岩层称为顶板。
按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不同以及垮落的难易程度不同,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如图2-1所示。
⑴伪顶。
伪顶是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厚度一般小于0.5m,常由炭质页岩等岩层所组成,采煤时,随着落煤而同时冒落。
⑵直接顶。
直接顶一般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由一层或几层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常在回柱或移架后而垮落。
⑶老顶。
老顶一般是位于直接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煤层没有直接顶时)的厚而坚硬的难以垮落的岩层,常由砂岩、砂砾岩、石灰岩等组成。
老顶不随直接顶垮落,能在采空区维持很大的悬露面积。
⒉) 煤层的底板。
位于煤层下部一定距离的岩层称为底板。
底板岩层一般是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砂质页岩、粘土岩或石灰岩等组成。
由于岩性和厚度等不同,在采煤过程中破裂、鼓起的情况也不一样,为此,把煤层底板岩石分为直接底和老底,如图2—2所示。
⑴直接底。
直接底是位于煤层下部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强度较低的岩层,通常由泥岩、页岩、粘土岩等岩层所组成,当直接底为松软岩石时,易发生底鼓和支柱陷入底板的情况。
在急倾斜煤层中,直接底还可能出现沿倾斜滑动的现象,造成巷道支护困难。
⑵老底。
老底位于直接底的下部,一般多为砂岩或粉砂岩,有的煤可能有石灰岩作煤层的老底。
⒉煤层形态与结构煤层的赋存状况由于受成煤时期的条件和地壳运动的影响,在不同地层的形状、结构差别是很大的。
《煤矿生产技术》ppt课件
煤矿生产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 信息化技术应用: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 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管理效率。
煤矿生产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智能化发展
进一步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决策和自动
化生产。
绿色开采
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 的破坏和污染,实现绿色开采。
深部开采技术
随着煤炭资源的深部开采,需要研 发适应深部环境的开采技术和设备。
瓦斯抽采与利用
加强瓦斯抽采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 可将瓦斯作为清洁能源加以利用。
未来煤矿生产技术的展望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煤矿生产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5G通信技术
利用5G通信技术,实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传 输,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
阐述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维护 和检修方法。
矿井提升与运输设备
1 2
提升设备类型与选择 介绍矿井中常用的提升设备类型,如提升机、绞 车等,并阐述设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运输设备类型与选择 介绍矿井中常用的运输设备类型,如皮带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等,并阐述设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新能源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探索新能源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为煤矿生产 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THANK YOU
01
介绍地质填图、槽探、钻探等地质勘探方法及其在煤矿勘探中
的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02
阐述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原理及其
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煤矿生产技术
5.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跨而过,应在接近河岸时
折向上游,至河底时再折向下游,逐渐离开河岸;
6.等高线通过山脊时与山脊脊线成正交,并凸向低处;
等高线过山谷线时,和山谷线成正交,凸向高处。
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25 45 65 85
山地(山岗)
100 90 80
盆地(凹坑)
8
6
24
山脊
24 6
8
山谷
风阻力小并且容易维护。
2.缺点:井筒开掘需要的设备多,掘进速度慢,井筒
装备复杂,基建投资大。
3.适用条件:适应性很强,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
斯、水文等地质条件的限制。
立井开拓方式
(三)平硐开拓
是利用水平巷道由地面直接进入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一般分为:走向平硐、垂直平硐、斜交平硐。
1.优点:投资少,占用设备少,施工技术简单,出煤
快,矿井开拓、运输、排水等系统简单。
2.缺点: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3.适用条件:只适合于山岭起伏的地区。
(四)综合开拓
将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方
式的组合称为综合开拓。
平硐开拓方式
综合开拓方式
三、采区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d.特厚煤层 ﹥6m
煤层厚度变化对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影响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当煤层变薄时,支护的尺寸规格、支护方法都要 变化来适应采高,给支护工作带来困难和不安全因素,影 响正常生产。
(2)当煤层变厚超过了正常采高时,必须留顶煤或留 底煤。若留顶煤,煤质松软或破碎时,给支护造成困难, 影响支架的稳定性顶煤的垮落;若留底煤,容易造成支架 “插底”,也影响支架的稳定性。如果煤层瓦斯含量高, 留煤丢在采空区,容易使采空区瓦斯积聚超限,对瓦斯管 理不利。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 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促进煤矿生产的高效运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相关人员。
3. 管理标准3.1 人员管理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和工具。
3.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4.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3.2 设备管理1.煤矿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具备安全可靠的性能。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保养和维修等方面的规定。
3.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3 生产流程管理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合理安排生产工艺和人员配备。
3.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生产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4 安全管理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控制。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监督员工的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
4. 考核标准4.1 人员考核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人员考核应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估。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上级对其工作的评估和考核,以确保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4.2 设备考核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煤矿生产设备进行考核,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运行状况。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采取措施预防故障的再次发生。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手段,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矿山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减少或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并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首先,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包括对煤矿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煤矿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矿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煤矿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并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煤矿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其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还包括对通风系统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对于矿工的安全十分重要。
通风系统能排除矿井中的有害气体,保持矿井空气的新鲜,降低矿井中爆炸和窒息的风险。
煤矿管理者需要根据矿井的特点和矿工的数量,科学规划和建设通风系统,确保矿工的安全。
此外,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还包括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和瓦斯浓度的监测和控制。
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中富含的瓦斯气体,矿工在地下作业时存在着爆炸和中毒的危险。
因此,煤矿管理者需要采取合适的瓦斯抽采技术,将瓦斯气体抽出矿井,并监测矿井中瓦斯浓度的变化,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另外,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还包括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尽管各项安全措施严格,但煤矿事故仍然难以完全避免。
煤矿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培训矿工的应急逃生能力,并配备齐全的应急救援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还包括安全教育和培训。
煤矿管理者必须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并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技能。
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矿工才能真正理解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工作中做到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是煤矿管理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才能真正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生产新技术
在放顶煤采煤法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 多种形式的放顶煤开采工艺,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法 有滑移顶梁放顶煤法 耳型钢梁放顶煤法 还有使用单体支柱开采的放顶煤法
由于除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法外,其他放 顶煤开采法不能有效解决顶板、瓦斯、 煤尘、煤层自然发火等方面的灾害,
1994年9月17日,鹤岗矿务局南山煤矿 一个采用单体支柱放顶煤方法开采的工 作面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56 人死亡,10人受伤,为此,原煤炭部决 定禁止使用单体支柱等非综放放顶煤开 采方法;
1.《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 《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
采用放顶煤矿开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矿井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 采,或在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变 化较大的区域采用放顶煤开采时, 必须根据地质特征和灾害危险性编 制开采设计
(2)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放 顶煤开采工艺的特点,必须对防瓦斯、 防火、防尘、防水、采放煤工艺、顶 板支护、初采和工作面收尾等制定安 全技术措施
3.主要技术特征;
(1)适应的具体地质条件是:
煤层厚度:
煤层强度由F≥0.3到F≤4.5; 软煤层3.5m-20.0m; 中硬煤层3.5m-15.0m; 硬煤层6.0m-12.0m;
倾角:
A<35°;A>45°(煤厚大于15煤层需要切实措施);
(3)适用煤层自燃任何等级
(4)适用的具体生产条件是:
正规长壁工作面
长度大于100M, 走向推进长度大于500M;
非正规长壁工作面
边角煤, 断层切割带 护巷大煤柱
其他残留煤柱
(5)达到的主要技术技术经济是:
工作面单产比分层开采提高80-200% 工作面效率可达:20T/工-150T/工 工作面成本可降低:30-50% 工作面可回收可达:80-85%
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煤矿⽣产技术基础知识煤矿⽣产技术基础知识第⼀章煤矿地质基础知识第⼀节地质作⽤与岩⽯分类地壳是煤及各种矿产资源形成和赋存的地⽅,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和赋存与地壳的物质运动及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成地壳的物质――岩⽯,是地质作⽤的直接产物。
⼀、地质作⽤地球在不停地转动,组成地壳的物质也在不停地运动着。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然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称为地质作⽤。
1.内⼒地质作⽤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变化的地质作⽤,叫内⼒地质作⽤。
它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和地震作⽤等。
(1).地壳运动(2).岩浆活动(3).变质作⽤(4).地震作⽤2.外⼒地质作⽤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引⼒能等引起。
(1)风化和剥蚀。
(2)搬运和沉积。
(3)固结成岩。
⼆、岩⽯分类岩⽯按照⽣成原因,可以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2、变质岩3、沉积岩三.沉积岩的特征沉积岩在地壳表层分布最⼴,是最常见的⼀类岩⽯。
它覆盖的⾯积约占地表总⾯积的75%。
煤矿⽣产中所遇见的岩⽯90%以上都是沉积岩。
1、层状构造及层理岩层两个层⾯间更细微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
2、层⾯构造(1)波痕。
(2)泥裂。
四、沉积岩分类和主要沉积岩沉积岩按物质成分和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类、粘⼟岩类、化学岩类和⽣物化学岩类四⼤类。
矿区常见的沉积岩有以下⼏种。
(1)⾓砾岩。
(2)砾岩。
(3)砂岩。
(4)粉砂岩。
(5)泥岩及页岩。
(6)⽯灰岩。
第⼆节煤的形成及煤系⼀、煤的形成煤是由地质历史上植物遗体演变⽽形成的。
在地质历史上成煤时期,地球上⽓候温暖⽽潮湿,植物⽣长茂盛,特别是湖泊沼泽地带密布着茂密的森林或⽔⽣植物。
死去的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沼泽底部,随着地壳缓慢下沉逐渐被⽔覆盖与空⽓隔绝。
在细菌参与的⽣物化学作⽤下,植物遗体开始腐烂分解,有的变成⽓体跑掉,有的变成液体失散,保留下来的部分变成泥炭层。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1. 引言煤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其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煤矿的生产稳定,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包括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检测技术、防尘技术和通风技术。
2. 瓦斯抽放技术2.1 钻孔瓦斯抽放技术钻孔瓦斯抽放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瓦斯抽放技术之一。
通过钻孔将瓦斯抽放管道连接到煤层,通过管道将产生的瓦斯引导到安全地带进行处理。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并且可以高效地抽放煤矿中的瓦斯。
2.2 动力瓦斯抽放技术动力瓦斯抽放技术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煤矿中的瓦斯抽放到地面进行处理。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抽放效率高,并且操作相对安全可靠。
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投入较大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对于规模较小的煤矿可能不太适用。
3. 瓦斯检测技术瓦斯检测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使用瓦斯检测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煤矿中瓦斯的浓度,并及时发现瓦斯泄漏的情况。
常用的瓦斯检测仪器包括电化学式瓦斯检测仪、红外式瓦斯检测仪和紫外紧急式瓦斯检测仪等。
这些仪器都能提供准确的瓦斯浓度数据,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4. 防尘技术煤矿中的粉尘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采取一些防尘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的防尘技术包括湿式喷雾防尘、覆盖防尘和喷水防尘等。
其中,湿式喷雾防尘是一种常见的防尘措施,通过向采矿区域喷水来抑制粉尘的扩散。
覆盖防尘则是使用覆盖材料将粉尘覆盖,防止其扩散。
5. 通风技术通风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排除瓦斯和粉尘,保持煤矿中的氧气供应,从而保障矿工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通风技术包括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等。
正压通风即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压入煤矿,负压通风则是通过排风机将煤矿中的废气排出。
这两种通风技术各有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
6. 结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是保障煤矿工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煤矿生产技术
采区(如下图所示) 走向长壁工作面: 工作面沿倾斜布置,沿走向推进
2 6 A
C 4 1
3 5 1
(2)阶段划分为划分为带区,带区划分为分带 分带—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长条,每一个长条叫一个 分带。 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 倾斜向长壁工作面: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
四、采区生产系统
(四)综合开拓 平硐 — 立井 — 斜井 平硐 — 立井 平硐 — 斜井 立井 — 斜井 主斜副立应用多 主立副斜应用少
5
4 + 512 2 1 1750 + 415 + 330 + 230 3 + 110
4 2 3 1
三、巷道的分类 (一)矿山井巷名称 如图
3 1 13 2 5 6 13 10 12
五、煤的形成及煤系 1、煤是由地质历史上植物遗体演变而形成的地球上气候 温暖而湿润,植物生长茂盛 • 高等植物 泥碳 褐煤 长焰煤 不粘煤 弱粘 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2、煤系的概念: • 在煤的形成过程中,煤层上下同时形成许多岩层煤系指 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
3、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4亿 ~2.3亿年前), 中生代的晚二叠纪~侏罗纪( 2.3亿~ 7千 万年前), 新生代的第三纪(7千万~200万年前)
第三章 矿井开拓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量含炭物质堆积在地下,形成 的大面积层状含煤地带。 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井田再划分 1、井田内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阶段划分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 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并等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一个 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井田划分为阶段 (如下图所示)
六、煤层结构及埋藏特征 • 1、根据煤层厚度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将煤层分为 • 薄煤层 0.5~1.3m • 中厚煤层 1.3~3.5m • 厚煤层 3.5~6.0m • 特厚煤层 大于6m • 2、煤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 根据煤层倾角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将煤层分为 • 近水平煤层 • 缓倾斜煤层 • 倾斜煤层 • 急倾斜煤层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同时也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企业需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以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安全防范技术。
煤矿企业需要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煤矿通风技术。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采取合理的通风技术,可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矿井通风。
3、煤矿瓦斯治理技术。
煤矿瓦斯爆炸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煤矿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技术,保证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小于安全限值。
4、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技术。
煤矿企业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5、煤矿安全培训技术。
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安全生产计划制定。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制订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2、安全生产人员配置。
企业要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安全生产巡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生产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5、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时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造成更大的损失。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是确保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的基础。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以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一、穿孔作业(一)、作业人员应配齐防护用品,配戴眼镜,防止碎石伤及眼部,防止钻机碰上身体,作业人员必须穿登山鞋,以防滑倒。
(二)、空压机使用注意事项:1、机器摆放要求:压缩机应尽可能放在平坦的水平地面; 停放在斜坡上时,请将机器与斜坡平行放置,斜坡倾角不大于15°务必用楔子将车轮固定;环境温度:-20℃一40℃;机组周围要有足够空间进行操作和对机组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机组应尽量避免一切污染源,必须保证机组进风、排风通畅。
2、为确保电器设备的可靠、安全,需接上合适的接地线。
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3、开机之前,必须进行检查。
如发现异常,必须排除才能开机。
4、空压机运行中注意事项:严禁在运行中或刚停机就打开油气桶加油口加油;运行中严禁开启以下部位:油气桶泄放阀;油冷却器泄放阀堵头;管路上的放油球阀;严禁运行过程中将手接近冷却风扇或其它旋转部件。
5、空压机检查、维修、保养时注意事项:机组停车;机组系统无压力;将断路器置于OFF位置;加注润滑油时,必须停机且确认油气桶压力为OMPa;在冷却风扇附近检查和维修保养时,必须停机;只允许使用安全溶液来清洗压缩机和辅助设备;须定期检查安全阀,停机保护系统,确保其灵敏可靠。
一般每年检查一次。
二、爆破作业爆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不定期接受培训,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从加工火工品、现场装药、起爆等工序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不得违章作业,避爆地点要选择上风口的安全避处,以免损伤自己,在离地面构筑物300米范围内爆破,应采用压渣爆破,并做好个体防护,防止个别飞石伤及地面建筑物。
要重视对装载机等设备的保护。
(一)、爆破作业的基本规定1、矿山应设置专门的爆破小组,严格执行爆破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国家颁发的爆破安全条例,放炮员必须经过国家指定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部门进行培训。
并取得合法的资格证书,方可持证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煤矿生产基础知识
第二章煤矿生产技术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一、煤层埋藏特征由于煤层的形成条件和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各不相同,煤层的埋藏特征也各有差异,诸如煤层的顶底板、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和煤层的产状等,了解煤层的埋藏特征对我们安全经济地完成煤炭开采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煤层的顶底板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地层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层。
按照沉积的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形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之后形成的岩层是顶板。
煤层的顶、板岩层的岩石性质、结构构造、岩石强度、含水性是煤矿生产中确定支护方式、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对煤矿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影响。
根据顶、底板岩层与煤层相对的位置、垮落性能和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可划分为基本顶(又称老顶)、直接顶、伪顶,底板可分为伪底、直接底和老底。
但是,不是每个煤层的顶、底板都具有完整的这六个部分组成的岩层,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岩层。
(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厚度一般为0.3~0.5m的较薄及易垮落的软弱岩层,随采随落,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组成。
(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岩层,厚度一般可达几米,多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常随支架的回撤而垮落。
(3)基本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煤层(如无直接顶和伪顶)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一般在采空区悬露相当面积后才垮落,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组成。
(4)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弱岩层,厚度一般为0.2~0.3m,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
(5)直接底:直接位于伪底或煤层(如没有伪底)之下的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lm左右,通常为页岩、泥岩或粘土岩。
由于粘土岩遇水易膨胀,当直接底为粘土岩时,可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的现象,轻者给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带来困难,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6)老底:位于直接底下面的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岩、石灰岩等。
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大井与小井、新井与老井的关系。浅部建小井。 三、井田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煤层倾角较小或近水平煤层划分。
2、水平划分-煤层倾角较大或及倾斜煤层划分。
+652
1矿 2矿 + 452
3矿
+400
第二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矿 井 储 量
一、矿井储量
远景储量 工业储量-矿井建设,设计的重要依据。 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减去固定煤柱损失的部分。
第一节 煤田的划分
一、煤田划分的步骤 煤田-划分为若干个井田-矿井-合并归一 个行政机构管理为矿区。 二、划分的原则 1、合理的技术开采条件-每个井田有合 理的边界和尺寸,有足够的储量。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井下构造,地面 建筑设施。
3、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要考虑井田深部与浅部、
上下山车场 采区石门 区段平巷 开切眼
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
采煤巷道-为工作面采煤服务的巷道
第三章 矿井开拓方式
主要以井筒的形式为依据分为斜井、立 井、平硐。 建井的原则 有条件建平硐先建平硐,无条件建平硐 建斜井,无条件建斜井建立井。
第一节 斜井开拓
斜井单水平分区式 斜 井 开 拓 方 式 斜井单水平分带式 斜井多水平分区式
生产系统 运输系统 通风系统
1 5 12 11
4
20
风门 密闭 调节风门 新风 乏风
三、斜井形式选择 1、井筒倾角来决定选择提升设备 串车提升a≤25度;箕斗提升、20度<a<35度;无级 绳提升a≤10度;带式运输机提升a≤17度。 2、斜井由空间位置和煤层赋存条件决定 (1)煤层斜井-见效快,井筒保护困难。 (2)底板斜井-井筒易维护,不需要保护煤柱。 (3)穿层斜井-减少水平石门工程量。
煤矿开采生产技术
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一、煤层埋藏特征
(一)、顶底板
是指煤层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层。 赋存在煤层之上、在煤层之后形成的岩层叫顶板; 赋存在煤层之下、在煤层之前形成的岩层叫底板
顶板
第一章
顶板分类
顶 板
伪顶:直接覆盖于煤层之上(下)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厚度在0.5米以下,岩层多为炭质页岩; 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常伴随采煤工作面移架或回柱工序的完成而垮落的岩层; 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煤层的结构 简单结构煤层 不含夹矸或夹矸很少的煤层 复杂结构煤层 含有夹矸较多的煤层,且夹矸层的层数、层位、厚度和岩性变化较大。
(二)、煤层的厚度
薄煤层 <1.3m
01
中厚煤层 1.3~3.5m
三、供电系统
四、供排水系统
消防 洒水、喷雾、防尘水幕、采掘 供水 防尘 工作面机械设备供水系统 供水线路:水池 井筒 井底车场 运输 大巷 采区上下山 区段集中巷 区段斜巷 工作面 排水水泵 排水 排水管路 水仓
6
通风系统
中央并列式 中央式 中央分列式 对角式 两翼对角式 通风方式 分区对角式 区域式 混合式
中央并列式通风
进风井
回风井
中央边界式通风
进风井
回风井
两翼对角式通风
进风井
回风井
分区对角式通风
岩浆侵入体
顶板
煤层
岩浆岩
底板
地质构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
三、煤的形成
古代植物 泥炭化阶段 成煤阶段
浸泡、厌氧细菌
高温、高压
成煤阶段
无烟煤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焦煤单击此处添加正文。贫煤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与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与管理煤矿是我国主要能源产业的支柱之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健康发展是矿业企业永恒的主题。
如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生产效益,是所有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就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安全生产技术1. 煤矿开采技术煤矿开采技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
我国在煤矿开采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长壁采煤技术、顶板压动采煤技术、硬岩煤体采煤技术等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已经显著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 煤矿通风技术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提高煤矿内空气品质和缓解煤尘、甲烷等有害气体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先进的风机、气体检测仪器、通风设计理念等技术手段是实现煤矿通风的重要手段。
3. 煤矿监测技术煤矿监测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
煤矿企业需要通过先进的测量、监测、信息传输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采掘现场、地下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煤矿监测技术包括地质勘探、矿井测量、安全监测等多个方面。
二、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于减少煤矿事故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煤矿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部门安全管理要求、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安全检查结果等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
煤矿企业应该通过工会组织、安全办、技术部门等渠道,对矿工开展安全、技术、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作业流程、安全技术操作、应急处理、法规政策等知识。
3. 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督查方案,开展对煤矿安全生产各环节的全方位、细致化检查和评估。
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检查结果的反馈和分析,认真处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处于可观可控的状态。
煤矿生产技术
二、岩石
•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常常彼 此结合或共生为复杂的集合体。岩石就 是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 很多,按其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岩浆岩
• 地壳内部高温状态的熔融岩浆,沿地壳 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逐渐冷 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 2、中型褶曲----往往是大型褶曲构造的次一级 伴生构造。是采区布置考虑的主要依据。
• 3、小型褶曲----可以使煤层厚度产生变化、使 煤层产状经常发生变化、可以使工作面长度经 常变化。
第三节断裂构造
• 岩石受力后产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 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 则在岩层的一定部位和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显著位移或发生显著 相对位移的,这些构造统称断裂构造。
(二)裂隙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 1、裂隙与钻眼的关系; • 2、利用裂隙提高回采率; • 3、裂隙与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和顶板关系; • 4、裂隙与掘进、回采工作面布置的关系; • 5、裂隙与矿井水的关系。
二、断层
• 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 力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发生断 裂,在力的继续作用下,两侧岩块沿断 层面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 为断层。
第二章地质构造
• 原始形成的沉积岩层,其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似水平,并在一定 分布范围内连续完整。野外见到的沉积岩层,是已受地壳运动的 影响而发生倾斜、褶皱,有的还发生了断裂,或沿断层面产生了 位移。
• 这种由地壳运动而造成的岩层和岩体的原始产状和原始形态的改 变,称为地质构造变动。
• 发生构造变动的岩层和岩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构造形态(如褶 皱裂隙、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生产技术(1)
二、矿山压力及矿山压力显现
• 矿山压力——采掘后煤层上覆岩体在运动过程 中对支架和围岩产生的作用力
• 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支架和围 岩产生的受力现象
• 矿山压力显现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和外部表现
• 2、巷道形状分类 • ①梯形巷道 • ②拱形巷道 • ③不规划形巷道
• 3、巷道支护形式 • ①木支护 • ②砌碹 • ③金属支护 • ④喷浆支护 • ⑤锚杆支护
煤矿生产技术(1)
4、巷道按作用和服务范围分类
• ①开拓巷道 • ②准备巷道 • ③回采巷道
煤矿生产技术(1)
十、采煤方法
• 采煤方法=采煤系统+采煤工艺
显的位移 • 正断层:上盘下降 下盘上升 • 逆断层:上盘上升 下盘下降 • 平移断层:两盘水平移动
煤矿生产技术(1)
八、煤层开采划分
• 煤田→矿区→井田→阶段(水平)→采区→采面
煤矿生产技术(1)
九、矿井开拓
• 1、矿井开拓方式 ①立井开拓
• ②斜井开拓 • ③平硐开拓 • ④综合开拓
煤矿生产技术(1)
• 2、褶皱构造
• 煤(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挤压作用后而呈弯曲状态
• 褶皱的一个弯曲部分叫褶曲 • 褶曲分背斜和向斜
煤矿生产技术(1)
• 3、断裂构造 • 煤(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力下产生断裂 • 断裂又分裂隙和断层 • ①裂隙: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煤(岩)体没有产生
明显位移 • ②断层: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煤(岩)体产生了明
• 矿山压力显现和矿山压力大小并不成比例
煤矿生产技术(1)
三、影响矿山压力显现的因素
• 1、岩石性质 • 2、开采深度 • 3、煤层倾角 • 4、地质构造 • 5、巷道布置 • 6、开采顺序 • 7、支护方式 • 8、采高与控顶距 • 9、推进速度
煤矿生产技术(1)
四、冒顶前的预兆
• 1、响声:岩层断裂垮落、折梁断柱 • 2、裂隙:裂隙增多,裂缝扩大 • 3、离层:敲击顶板有空空声 • 4、掉矸:顶板破碎严重 • 5、漏顶:压力增大,脱落严重 • 6、片帮:煤壁压酥,片帮严重 • 7、瓦斯:瓦斯涌出增大 • 8、淋水:淋水加大
煤矿生产技术(1)
五、试探顶板的方法
• 1、木楔法 • 2、敲帮问顶法 • 3、震动法 • 4、木信号柱法
煤矿生产技术(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1
煤矿生产技术(1)
• 2、煤层按厚度分为三类 • ①薄 煤 层: <1.3m • ②中厚煤层: 1.3m—3.5m • ③厚 煤 层: >3.5m
煤矿生产技术(1)
七、地质构造
• 煤(岩)层受力后呈构造变化的形态叫地质构造 • 煤矿的冒顶、瓦斯突出、透水灾害与地质构造有
很大关系 • 1、单斜构造 • 煤(岩)层朝一个方向倾斜
煤矿生产技术(1)
四、煤的主要成份
•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体 • 煤的主要元素成份: • 碳C 氢H 氧O 氮N 硫S 磷P
煤矿生产技术(1)
五、煤质
• 煤质的衡量指标: 1、水份 2、灰份 3、挥发份 4、发热量 5、含矸率
煤矿生产技术(1)
六、煤层
• 描述煤(岩)层产状的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 1、煤层按倾斜程度分为四类 • ①近水平煤层: <8° • ②缓倾斜煤层: 8°—25° • ③倾斜煤层: 25°—45° • ④急倾斜煤层: &g11/21
煤矿生产技术(1)
一、岩石
• 地球最外一层厚约40km左右的硬壳叫地壳 • 地壳由岩石组成 • 岩石按生成原因分三大类 • 1、岩浆岩 如:花岗岩 • 2、沉积岩 如:煤、泥岩、页岩、砂岩、石灰岩
沉积岩有两大特征:层理和化石 • 3、变质岩: 如:石灰岩→大理石
煤矿生产技术(1)
二、地质年代
• 地球已形成46亿年
• 中国有三个重要成煤时期
• 1、新生代的第三纪
0.25亿年
•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三叠纪 1.95亿年
• 3、古生代的二叠纪和石炭纪 2.85亿年
• 平顶山煤田形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和石炭纪
煤矿生产技术(1)
三、煤的形成
• 煤由古代高等植物遗体转变而成 • 1、成煤的四个条件 • ①植物条件 • ②气候条件 • ③地形条件 • ④地壳运动条件 • 2、成煤的三个阶段 • ①泥炭阶段 • ②成煤阶段 • ③变质阶段 • 植物→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 采煤系统:采区巷道布置和采掘顺序安排
•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的落、装、运、支、
•
处五大生产工序
• 煤矿企业主要采用的是走向长壁采煤法
• 煤矿企业目前采用的采煤工艺有:
• 1、炮采(含单体柱放顶煤)
• 2、高档普采
• 3、综采(含综采放顶煤)
煤矿生产技术(1)
顶板管理
煤矿生产技术(1)
一、煤层顶板岩层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