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考研大纲汇总

合集下载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流行病学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发展简史;流行病学发展前景展望.(二)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疾病流行强度;横断面分析及出生队列分析;疾病的时间分布;地方性疾病。

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及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现况研究的概念、目的及种类;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生态学研究的定义、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及局限性。

(四)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队列研究的目的、类型及设计与实施;队列研究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

(五)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考虑的问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例。

(六)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实验流行病学的概述.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及社区试验的特点.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

实验流行病学应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筛检的定义与应用;筛检的分类和目的;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及指标.筛检效果的评价;筛检的常见偏倚及控制.(八)偏倚及其控制:研究的真实性及结果的变异;偏倚的定义、分类、测量及控制。

(九)病因与因果推断: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

病因模型;因果联接方式。

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308 护理综合一、考试性质护理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护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护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护理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护理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护理知识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1.护理学基础知识:约占 35%2.内科护理学知识:约占 25%。

3.外科护理学知识:约占 25%。

4.健康评估知识:约占15%(四)试卷题型结构A1 型题:第 1~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题,100 分。

A3 型题:第 51~8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题,90 分。

X 型题:第 81~10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0 题,60 分。

论述题:第 101-10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 小题,共 20 分案例分析题:第 105、10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2 题,30 分。

四、考查内容【护理学基础】(一)绪论1.护理学的发展历史。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实践标准。

3.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二)健康与疾病 1.健康与健康促进。

2.疾病与疾病预防。

3.卫生保健。

4.健康教育。

(三)我国卫生保健体系1.我国卫生保健组织体系结构。

2.城乡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3.医院。

(四)护士与患者1.角色理论。

2.患者。

3.护士。

4.护患关系。

重庆医科大学620医学技术综合专业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620医学技术综合专业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620医学技术综合Ⅰ.考试性质医学技术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技术学术学位(专业代码:1010)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医学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医学技术综合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生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物化学约50%生理学约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选题共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0分。

Ⅳ.考查内容一、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与复性、特征吸收峰、沉淀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组成。

9.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紫外吸收、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杂交及其应用。

核酸酶。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

维生素与酶的辅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酶的分类及命名。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2.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353卫生综合 考试大纲

353卫生综合 考试大纲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353卫生综合是指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的一门课程。

考试
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基本概念,包括卫生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等内容。

2. 流行病学,涉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疾病的流行规律、疾
病的传播途径、疾病的防控措施等内容。

3. 疾病预防控制,包括疾病的预防原则、疾病的控制策略、疫
苗接种、卫生教育等内容。

4. 环境卫生,涉及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的影响、环
境卫生管理等内容。

5. 职业卫生,包括职业病的防控、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
危害因素等内容。

6. 食品卫生,涉及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食品卫生法规、食品
安全监管等内容。

7. 学科交叉,卫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如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考试大纲会详细列出每个知识点的要求,包括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课程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顺利通过考试。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了解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的内容。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基础医学综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基础医学综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主要是为了评估考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它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人体解剖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

2. 生理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工作机制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3. 病理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理解。

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机制的了解。

5. 免疫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6. 微生物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微生物的特性和作用的了解。

请注意,具体的考试大纲可能会因年份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最新的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纲 基础医学综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纲 基础医学综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纲基础医学综合具体内容如下:
考试性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是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而设置的,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国家选拔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实验题等题型。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考试评价标准: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从知识掌握、能力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标准可参考各学科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重庆医科大学XX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XX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308 护理综合一、考试性质护理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护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护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护理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护理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护理知识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1.护理学基础占40%2.健康评估占10%。

3.内科护理学占25%。

4.外科护理学占25%。

(四)试卷题型结构A1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题,120分。

A2、A3型题第61~105小题,每小题2分,共45题,90分。

X型题第106~125小题,每小题3分,共20题,60分。

案例分析题第126、127小题,每小题15分,共2题,30分。

四、考查内容【护理学基础】(一)绪论1.护理学的各个历史阶段。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3.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二)健康与疾病1.健康:概念、健康的模式、影响健康的因素。

2.疾病:概念、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3.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4.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三)护士与患者1.患者:患者角色、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2.护士:护士角色、护士的基本素质。

3.护患关系:概念、特征、基本内容、基本模式、建立过程。

(四)护理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法规1.护理伦理:概念、原则、护理职业道德规范、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2.护理法律法规:概念、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护理差错、护理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353(回忆真题)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353(回忆真题)

来源:网上整理重医卫生综合08年真题单项选择题100个名词解释:热岛效应,生物转化作用,生物富集,职业性有害因素,必需脂肪酸,环境应答基因,生物监测,RNI,食物中毒,向心率,蛋白质互补作用简答题:1.高温中暑的症状及影响因素2.介水传染病3.化学性致癌物的分类4.雌激素5.儿童心理健康卫生指述论述题: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是否合理2.病例分析:某鞋厂女工,32岁,因月经过多就诊,疑为节育器所致,吃药无效。

复查血液生化、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综合分析,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问:1,该病可因什么污染引起?那些工种可被污染?2,如何得出结论?请写出分析步骤3.水富营养化4.大气污染物的转归重医卫生综合09年真题单项选择题70个,每个1分名词解释(14个,每个5分)健康监测(health survillance),社区营养,catch-up growth,Heazzi body,RNI,维生素边缘缺乏,V ocs,物质蓄积,水分活度,生物转化作用,诊断性驱铅实验,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简答题(6个,每个10分)1.素食主义者存在什么样的营养问题,如何解决?2.大气污染物的转归3.水富营养化的表现及危害4.什么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何特点5.何为生长长期变化?论述题(5个,每个20分)1.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3.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意义4.病例分析:患者服用乐果自杀…问:1是何种农药中毒?2作用机制3抢救措施5.食物中毒的处理程序2013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353真题回忆名词解释:ZPP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生长发育家庭聚集现象动力定型(职业卫生和儿少都考了)地氟病采光系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

环境风险管理的概念内容。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概念,分类。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以及分类。

什么是生物标志及其分类。

什么是食品安全以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和预防措施。

2024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
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
分300分。

试卷由各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占10%,基础医学部分约占35%,临床医学部分约占55%。

3.考查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三个
部分。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主要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主要考查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主要考查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知识,以及运用临床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802+生物化学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802+生物化学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802生物化学Ⅰ.考试性质生物化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生物学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生物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A型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2.X型题(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5题,共10分。

3.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0题,共60分4.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题,共20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2.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蛋白质的功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变性与复性、沉淀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基本结构。

9.核酸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DNA的功能。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杂交及其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酶活性中心的概念。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维生素与酶的辅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机制与酶的性质。

13.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曼氏方程,酶浓度、温度、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抑制剂、激活剂的概念,不可逆抑制与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的概念、特点及应用举例等)。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616+管理综合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616+管理综合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616管理综合Ⅰ.考试性质管理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收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行政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高等院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管理综合考试范围为公共行政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公共行政学约30%卫生事业管理学约50%社会保障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第21-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名词解释题第31-3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第36-4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第41-4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Ⅳ.考查内容一、公共行政学(王学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第6次印刷)(一)绪论1.行政、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2.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3.学习公共行政学的意义和方法(二)公共行政组织及其人员1.公共行政组织概述2.公共行政组织的结构框架3.公共行政组织体制4.公共行政人员(三)政府职能及其治理工具1.政府职能概述2.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范围3.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4.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5.政府治理工具及其选择(四)公共行政的政治与法律基础1.公共行政的政治基础2.公共行政的法律基础(五)公共行政的权力基础1.行政权力概述2.行政权力的分化与结构3.行政权力的基础与手段4.行政权力的行使与运用(六)公共行政的财政基础1.公共财政的内涵与职能2.公共财政收入3.公共财政的支出4.政府预算(七)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1.行政领导2.行政指挥3.行政协调4.行政沟通5.行政控制(八)公共行政的运行过程1.行政决策2.行政执行(九)公共行政的方法与技术1.系统分析方法2.目标管理方法3.战略管理方法4.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十)公共行政的责任与伦理1.公共行政责任2.公共行政伦理(十一)政府绩效评估1.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与理念2.政府绩效评估的类型、程序和方法3.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及其对策(十二)行政生态与行政发展1.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2.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3.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二、卫生事业管理学(梁万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第四版)(一)绪论1.卫生事业概念、特点2.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3.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过程、客体、主要内容、管理方式4.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5.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6.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二)卫生事业管理理论与方法1.管理理论基础2.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理论3.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4.卫生管理研究方法新进展(三)卫生规划1.卫生规划的基本概念2.卫生规划过程3.卫生规划评价4.区域卫生规划(四)卫生组织1.卫生组织体系概述2.卫生行政组织体系3.卫生服务组织体系4.卫生组织体系管理6.卫生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五)卫生政策1.卫生政策2.卫生政策过程3.卫生政策管理(六)卫生系统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2.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理论3.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4.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案例(七)卫生资源管理1.卫生资源管理概述2.卫生资金管理3.卫生物力资源管理4.卫生信息资源管理5卫生技术资源管理(八)卫生人力资源管理1.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卫生人力规划3.卫生人力开发与培训4.卫生人力的使用(九)医疗服务管理1.医疗服务管理概述2.医疗服务准入管理3.医疗服务质量管理4.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十)公共卫生服务管理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概述2.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内容3.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策略(十一)医疗保障制度1.医疗保障制度基本理论2.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3.中国医疗保障制度4.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保障制度5.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十二)药品政策与管理1.药品的概念与特征2.国家药物政策3.药品价格和费用控制4.药品监督管理(十三)基层卫生服务管理1.基层卫生服务概述2.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管理3.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十四)卫生应急管理1.卫生应急管理概述2.卫生应急管理过程及相关理论3.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管理4.国内外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十五)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1.医学教育管理2.医学科技管理(十六)中医药事业管理1.中医药事业概述2.中医药事业管理学3.中医药事业发展概况4.中医药事业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十七)卫生改革与发展1.卫生改革的背景、原则与动力2.卫生改革的目标3.卫生改革的步骤4.国际卫生改革与发展5.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三、社会保障学(教材:《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2月第10次印制)(一)社会保障概述1.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2.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3.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4.社会保障的功能5.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二)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保障的形成时期2.社会保障的初步发展时期3.社会保障的全面发展时期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5.中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三)社会保障模式1.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3.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4.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5.四种社会保障模式比较分析(四)社会保障法治与管理1.社会保障法治建设2.社会保障法治与管理服务体系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和组织4.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五)社会保障水平1.社会保障水平概述2.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3.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实践4.社会保障水平的经济效应比较(六)生存发展风险与保障1.生活救助2.灾害救助3.专项救助4.慈善事业5.优抚安置(七)健康风险与保障1.健康风险与保障概述2.公共卫生3.医疗保险4.生育保险5.医疗救助(八)职业风险与保障1.职业风险概述2.工伤保险3.失业保险(九)老残风险与保障1.老残风险保障概述2.养老金3.老残护理服务4.老年福利5.残疾人福利。

重医 卫生学 09级临床一、二系等《预防医学》复习提纲

重医 卫生学 09级临床一、二系等《预防医学》复习提纲

09级临床一系、二系、儿科、老年、生殖、心理、救援、全科等《预防医学》复习提纲(食物与健康部分):1.蛋白质:蛋白质的生理作用。

氮平衡的含义及氮平衡的几种状况。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几个方面。

蛋白质的换算系数。

蛋白质的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含义及计算。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及氨基酸评分的含义及计算。

优质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

概念: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参考蛋白,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

2.脂类: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脂肪酸的分类,必需脂肪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脂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及不同食物中脂类的特点。

脂肪的推荐摄入量。

概念: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

3.碳水化合物(糖类):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功能。

膳食纤维的分类、来源及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

概念: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节约蛋白质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血糖指数(GI)。

4.能量:能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三大能量营养素在一日供热总量中的比例。

人体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影响因素。

食物热效应的影响因素。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消耗的能量分别约占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

概念:生热系数(能量系数),食物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5.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宏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

钙的生理功能、影响膳食钙吸收的因素。

钙缺乏的临床表现。

钙的推荐摄入量和良好食物来源。

铁的生理功能。

膳食中铁的存在形式。

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

人体缺铁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相关指标的变化。

铁缺乏的临床表现、铁的推荐摄入量和良好食物来源。

碘的生理功能、碘缺乏的临床表现、碘的推荐摄入量和良好食物来源。

锌的生理功能,锌缺乏的临床表现,锌的推荐摄入量及良好食物来源。

6.维生素:维生素的共同特点、命名和分类。

维生素A、维生素D、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和叶酸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良好食物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资料汇总
可能由于关键字的问题,有些学校的卫生综合资料不好找,下面是自己搜寻到的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汇总的一个压缩包.方法如下:
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关键字: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百度网盘
或搜索关键字: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资料汇总
就能搜到下面的资料,一般在搜索结果的前三个里就能找到下面的资料,方法亲测可用!!!你也去试下吧…
压缩包里面包含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真题重庆医科大学各科课件、习题、试卷、笔记等,需要的同学都去试下吧,希望对你有用.
PS:你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搜索各个大学的卫生综合资料,可以找到大多数大学卫生综合资料汇总再说下搜索方法:
方法1:你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关键字:XX大学卫生综合百度网盘
方法2:你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关键字:XX大学卫生综合资料汇总
上面的XX代表你要搜索的大学的名字
上面两种搜索方法能都很快搜到大多大学的卫生综合资料,方法亲自测试可用,希望对你有用,你也去试下吧。

619 基础医学综合 - 重庆医科大学

619 基础医学综合 -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619 基础医学综合Ⅰ.考试性质基础医学综合(科目代码:619)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基础医学学术学位(专业代码:100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代码107200)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基础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70%细胞生物学约3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选题共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0分。

Ⅳ.考查内容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变性与复性、沉淀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组成。

9.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杂交及其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

维生素与酶的辅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2.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环境卫生学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它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于一体,应用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和环境科学及有关分支学科的新成就、新方法来系统地研究生活居住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阐明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消除和控制这些影响。

(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环境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专题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要求:1、基本理论:在基本理论的教学中,要求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它的卫生学意义,一定要阐述清楚,概念明确,使学生懂得环境与健康的基本理论,了解环境因素在时间、空间上数量变化规律和人体负荷,要求学生能分析环境质量与机体生物学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卫生学评价,为制定环境卫生决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课堂实习讨论课和生产实习,教学中要求贯彻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力求启发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一)学时分配:总学时87(理论课51学时/实验课36学时)(二)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讲解、提问、讨论、计算、示教、实际操作、书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卫生学评价等方法来组织教学章节内容学时合计讲授实习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环境与健康7 6 13第三章大气卫生 6 6 12第四章水体卫生12 9 21第五章饮用水卫生9 9 18第七章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 6 6第八章城乡规划卫生 3 3 6第九章环境质量评价 3 3 6第十章家用化学品卫生 3 3合计51 36 87三、教学内容:(一)、理论课:第一章绪论[目的和要求]1.重点掌握并理解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核心研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卫生综合I。

考试性质卫生综合考试是重庆医科大学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卫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U。

考查目标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川。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环境卫生学约27%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27%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6%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110分;简述题:每题5分,共100分。

W。

考查内容一、环境卫生学(一)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环境与健康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5.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三)大气卫生1.大气圈、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5.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2、NO x、光化学烟。

6.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7.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水体卫生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自净和转归和主要污染物危害。

3.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研究方法。

4.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五)饮用水卫生1.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饮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依据。

3.两种给水方式、水源选择的原则。

4.水质净化与消毒的目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各种消毒方法的优缺点, 水质的特殊处理,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5.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六)土壤卫生1•土壤的特征及卫生学意义。

2.土壤污染的来源、方式、土壤污染的自净。

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镉污染与痛痛病、农药污染、生物性污染)。

4.制订土壤卫生标准的原则和研究方法。

(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定义及流行特征。

2.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3.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八)环境污染性疾病1.环境污染性疾病的定义及特点。

2慢性镉中毒、慢性甲基汞中毒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军团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九)住宅与办公共场所卫生1.住宅的卫生学意义,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2.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朝向、间距、日照、居室采光和照明等)。

3.室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

4.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常用的指标。

5.办公场所的定义及分类。

6.办公场所的卫生要求及卫生学特点。

7.办公场所污染来源及对健康的危害。

(十)公共场所卫生1.公共场所的定义、分类、卫生学特点和研究内容。

2.公共场所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卫生管理与监督。

(十一)城乡规划卫生1•人居环境概要,健康城市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

3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和卫生要求。

4.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城市绿化及其卫生学意义。

5.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评介指标及控制措施。

(十二)环境质量评价1•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2.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环境质量指数和定义、分类及用途。

4•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

5•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十三)家用化学品卫生1.家用化学品的概念、种类。

2•家用化学品对健康的影响(化妆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3.家用化学品卫生监督内容。

(十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及分级。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及应急准备、应急处理。

(十五)自然灾害环境卫生1•自然灾害的定义及类型。

2•自然灾害对健康的影响及常见疾病。

3•自然灾害的疾病预防控制对策。

4自然灾害的饮用水卫生,安置点卫生,粪便卫生处置,灾区尸体处理,灾区环境清理,灾区灭蚊灭蝇灭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一)概论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史及研究方法。

2.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性病损的概念、种类;职业病的概念和特点、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的概念和特点。

3•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原则。

(二)职业生理、职业心理和职业工效学1 •职业生理:体力劳动时能量代谢、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劳动负荷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和指标。

2.职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和职业紧张的概念,职业紧张模式、劳动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常见的心身疾病。

3.职业工效学的概念。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1•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①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的概念,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生产性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及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职业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救和治疗、控制原则。

②金属中毒:铅和汞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与体内过程;铅中毒和汞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处理。

③刺激性气体的概念、种类、毒理作用特点和表现;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期与防治要点;氯气、氮氧化物、氨中毒特点。

④窒息性气体的概念、分类与毒作用特点;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的中毒机制、毒作用表现及防治原则。

⑤有机溶剂的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苯的接触机会、毒作用表现、苯中毒诊断和处理原则。

⑥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毒作用特点;三硝基甲苯的典型毒作用表现;苯胺的典型毒作用表现和解毒剂。

⑦有机磷农药的主要理化性质、中毒机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与处理原则。

2•生产性粉尘与尘肺:①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分类、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尘肺的定义和分类,综合防尘措施。

②矽尘作业、矽肺发病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发症和X线胸片主要表现及诊断和处理原则;③煤工尘肺、石棉肺的定义、病因和特点,其它粉尘引起的职业性尘肺的种类。

3•物理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病:①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高温作业的概念及主要类型;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热适应;中暑的定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及防暑降温措施。

②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减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高山病的概念及主要临床分型和表现,低气压习服。

③噪声的物理特性及其评价,生产性噪声的概念与分类,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及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④生产性振动的分类,局部振动病的定义及典型临床表现。

⑤非电离辐射概念、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电离辐射的定义、种类、作用方式、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放射病的定义和类型,辐射防护措施的基本原则。

4.生产环境中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及主要危害。

5.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的概念与分类;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点、识别与判定的要点;常见的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呼吸道肿瘤、职业性皮肤癌与职业性膀胱癌)。

(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1•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内容。

2.职业环境监测的概念与目的,空气样品采集、采样方式和监测策略;3•职业生物监测的定义、主要内容和特点。

4.职业卫生调查的主要类型。

5.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类型,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的定义、内容和方法。

(五)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1.《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指标;2.职业卫生工程技术:工业通风的目的和类型,工业除尘的种类及原理,工业噪声和振动控制的主要措施,工业采光和照明的卫生学要求。

3•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分类及各类防护用品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呼吸器的种类、特点和卫生学要求。

4.职业生命质量、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健康促进的定义及内容。

5•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目的和内容,职业健康分析指标,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6.职业安全与伤害的概念、范围与分类,职业安全事故预防策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应急处理。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一)营养学基础1•绪论:营养与营养学定义,食品卫生学定义。

2.基本概念:营养素定义、分类。

合理膳食的概念和要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定义、RNI、EAR、Al、UL的定义及用途。

3•分子营养学:分子营养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营养流行病学:定义及应用。

5.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定义、种类及生理功能。

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氮平衡。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内容,食物蛋白质含氮量、根据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评价常用指标。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定义和分类。

蛋白质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

6.脂类:膳食脂类的种类,体内脂肪的功能,食物脂肪的作用。

脂肪酸分类,反式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定义、种类及营养学作用。

磷脂和固醇类。

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

脂类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

7.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分类,糖、寡糖(低聚糖)、多糖,抗性淀粉,膳食纤维。

益生元定义。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不同部位消化的特点,葡萄糖吸收机制。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食物来源。

8.能量:能量单位,千焦耳与千卡换算关系。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途径。

基础代谢及影响因素,食物热效应定义及影响因素。

人体能量需要的确定,间接测热法、呼吸商、双标水法。

能量摄入调节,肽类信号因子对摄食的调节,影响能量消耗的蛋白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