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电子激发态的多重性
电子激发态的多重性:2S+1
S为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0或1);
平行自旋比成对自旋稳定(洪特规则),三重态能级比相应
单重态能级低;
大多数分子含有偶数电子(即,S=0),因此,其基态处
于单重态;
S0
S1
T1
S0→T1 禁阻跃迁;
通过其他途径进入
(见能级图);进入的
几率小;但并非绝对
给电子基团(-OH, -NH2, -NR2, -OR)使共轭体系增 大,导致荧光增强。反之, 吸电子基团(-COOH, NO, -NO2)使荧光减弱。
S2 吸光l1
S1 T1
吸光l2 荧光l3
磷光
磷光
11
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振动弛豫 内转换 外转换 系间跨越
12
S2
S1
振动弛豫
T1
Vibrational
relaxation
S0 吸光l1
吸光l2
在同一电子能级中,分子由高振动能级转至低 振动能级,而将多余的能量以热 的形式发出。 发生振动弛豫的时间为10-14-10-12s数量级。
4
荧光分析法的特点
1. 灵敏度高 检出限通常比分光光度法低2-4个数量级
2. 选择性好 包括激发和发射两个过程,通过前后两次 波长的选择,可得到更高的选择性
3. 方法简便快速,试样用量少 4. 对环境因素比较敏感,能产生强荧光的化
合物相对较少,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
二、基本原理
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
迁返回基态的概率的大小,定义为发荧光的 分子数目与激发态分子总数的比值。
荧光效率(φf)=发荧光的分子数/激发态分子总数 Φf越高,辐射跃迁的概率越大,发射的荧光越强 具有分析应用价值的荧光化合物, φf应在0.1-1之间
16
(2)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a.物质必须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即分子 中必须含有共轭双键这样的强吸收基团, 共轭体系越大,π电子的离域性越强,越 易被激发而产生荧光。 b. 共轭芳环增大,荧光效率提高,荧 光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萘 φf=0.29, λem=310nm
蒽 φf=0.46, λem=400nm
17
b. 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有利于荧光的产生
O-
O
O
O-
O
COO -
C COO -
荧光素, φf接近1
酚酞,没有荧光
刚性平面结构可以减少分子振动和碰撞去
活的可能性。
有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后荧光强 度增大,也是由于形成了共平面的配合物的原 因。
18
c. 取代基的影响
10
磷光发射
分子由基态单重态激发至 第一激发三重态的几率很 小,因为这是禁阻跃迁。 但是,由第一激发单重态 的最低振动能级,有可能 以系间窜跃方式转至第一 激发三重态,再经过振动 驰豫,转至其最低振动能 级,由此激发态跃回至基 态时,便发射磷光,这个 S0 跃迁过程(T1→S0)也是 自旋禁阻的,其发光速率 较慢,约为10-3-10s。因此, 这种跃迁所发射的光,在 光照停止后,仍可持续一 段时间。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分子发光(Molecular Luminescence) 基态分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后,跃迁至激发 态,当激发态分子以辐射跃迁形式将其能量 释放返回基态时,便产生分子发光。 激发模式:
8
内转换
振动弛豫 内转换
S2
系间跨越
S1

量 发
吸 收
射 荧 光
T1 T2
发 射 磷 振动弛豫 光
S0
l3
l1
l 2 l 2
9
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S2
S1
T1
S0 吸光l1
荧光发射
吸光l2
荧光
荧光l3
处于第一激发单重态中的分子跃回至基态各振动能级时,将得 到最大波长为λ3的荧光。λ3的波长较激发波长λ1或λ2都长,而且 不论电子开始被激发至什么高能级,最终将只发射出波长λ3为的 荧光。荧光的产生在10-6-10-9s内完成。
辐射跃迁,例如S1→T1就
S2
是一种系间跨越。通常,
发生系间跨越时,分子由
S1的较低振动能级转移至
T1的较高振动能级处。有
时,通过热激发,有可能 S0
发生T1→S1,然后由S1发
吸光l1
生荧光。这是产生延迟荧
光的机理。
系间跨越
S1 T1
吸光l2 荧光l3
15
2、荧光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荧光效率 荧光效率用来描述激发态分子发生辐射跃
光致发光(荧光,磷光) 热致发光 场致发光 化学发光
3
§5.1 荧光分析法
一、概述 根据物质的分子荧光光谱进行定性,以荧光强度进行 定量 16世纪,人们已经观察到了荧光现象 1852年,Stokes考察了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对荧 光现象给出了解释 1864年,Stokes提出将荧光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1867年,Goppelsroder应用铝-桑色素络合物的荧 光测定了铝 1924年,Wawwilous进行了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1926年,Gavila对荧光寿命进行了测定
不来自百度文库生。
7
3.激发态→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
分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状态,返回基态时,通过辐射 跃迁(发光)和无辐射跃迁等方式失去能量;
传递途径
辐射跃迁
无辐射跃迁
荧光 延迟荧光 磷光
系间跨越 内转移
振动弛豫
激发态停留时间短、返回速度快的途径,发生的几率大, 发光强度相对大; 荧光:10-7~10 -9 s,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磷光:10-4~10s;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13
内转化
Internal conversion
S2
S1
T1
S0
吸光l1
吸光l2
当两个相同多重态的电子能级非常靠近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 叠时,常发生分子由高能级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转移至低能级。
处于高激发单重态的分子,通过内转移及振动弛豫,均跃回 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14
系间跨越
指不同多重态间的无
由分子结构理论,主要讨论荧光及磷光的产生机理。
1. 分子能级与跃迁
分子能级比原子能级复杂; 在每个电子能级上,都存在振动、转动能级; 基态(S0)→激发态(S1、S2、激发态振动能级):吸收特定 频率的辐射;量子化;跃迁一次到位; 激发态→基态:多种途径和方式(见能级图);速度最快、 激发态寿命最短的途径占优势; 第一、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 S1 、S2… ; 第一、第二、…电子激发三重态 T1 、 T2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