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④翻译马著 ⑤经常演讲 3、特点: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 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 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 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 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 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 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 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 著。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 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 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了。”
(3)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思想的转变
2、意马义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①原使理中和国中人国民革找命到救与国建救设民的的实理际论情武器况相结合,从 而②得为出中适国合共中产国党国的成情立的奠社定会了主思义想革基础命和建设道路。
【学习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5、中国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为近代先进的知 识分子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6、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探究:前期和后期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同:①都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②领导人都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③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异: 性质:旧民主主义思文运动—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 领导: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代表人物:
梁启超(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 主义 的鼻祖
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018年第07期老年人史林一叶1848年,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划时代的著作———《共产党宣言》。
1899年,一个外国传教士在上海的《万国公报》上,首次提到了马克思和他的学说。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这个名字。
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梁启超和革命派的朱执信,都对马克思的学说做过零星的介绍。
但是,在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既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也未为人们所重视,即使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少数知识分子,也仅将之作为西方的一个学术派别来看待。
1915年9月,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新时期,各种学说一时间涌入中国,这里面就有马克思主义。
正是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是后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一种通俗说法。
从总体上讲,这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良策,并由此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确实是十月革命之后的事情。
但这并不是说,在十月革命之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无所知,也不是说,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从苏俄直接传入的。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渠道是日本。
20世纪初,到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很多。
留学人员出国的动机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为谋生计,有的则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中,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董必武、李汉俊、陈望道等,都曾去日本留过学,在那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
法国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第二条渠道。
赴法勤工俭学是当时的一股潮流,1919年至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达到1600人,他们中包括周恩来、蔡和老年人2018年第07期史林一叶1917年11月7日,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油画)森、蔡畅、向警予、陈毅、邓小平、李立三、王若飞、李维汉等。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李大钊等这样一批思想界的前驱,而传播开来的。
李大钊在一九一八年所写的几篇关于十月革命的著名论文(《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还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而且文字热情洋溢、从其内容来看也有些不够恰当的地方,但它们却在相当程度上表达了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应该看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一九一九年初,在李大钊所发表的一批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有着比较深刻的阐述。
例如,他发表的《大亚细主义和新亚细主义》(一九一九年二月),指出日本侵略者所提出的“大亚细亚主义”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是“大日本主义的变名”,并说:“这‘大亚细亚主义’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
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民族自决,反对帝国主义,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这样的阐述问题。
再如,他在《战后之妇人问题》(一九一九年二月)中,谈的虽然是妇女问题,但明确地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推翻剥削制度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同年五月,《新青年》出版了由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研究号”。
他在这一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是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
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如果说,李在一九一八年的几篇论十月革命的文章,还只是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的话,那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开始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标志了。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出版的《每周评论》,在其“名著”栏中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共产党人》后面属于纲领的一段。
这一段的译文虽然比较生硬,但却是《共产党宣言》中极重要的一段,因为它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原(译)文写道:“劳工革命的第一步,我们所最希望的,就是把无产阶级高举起来,放他们在统治的地位,以图Democracy的战争的胜利。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作者:王琦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途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启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要有合适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1、国际环境(1)一战使资本主义矛盾凸显。
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逐渐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发展步伐,要求对领土重新进行划分,由此导致各大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波及范围广,伤亡惨重,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平急速下降,一战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暴露出来,促使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进行思考。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打破中国“闭关锁国”之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向外国进行学习,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加之一战的失败,促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的新路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新的道路。
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俄国工人群众成功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俄国革命的成功是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为许多身处水深火热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希望。
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中国向西方学习屡次以失败告终,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知识分子推翻旧制度实现国家独立带来一条全新的道路。
十月革命成功前的俄国与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这使得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人意识到社会主义在落后的俄国可以实现,在中国必然也可以成功,因此,中国知识分子抛弃向西方学习的改造方案,走上十月革命的道路。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五四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便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史自然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初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最初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
当时,一些留学生在海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回国后开始把这些理论传播给其他人。
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跟他们所听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了解很少。
当时,中国苦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民经济衰退,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有利的。
马克思主义刚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许多人开始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上。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之后的30年,马克思主义以不同形式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许多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路线应用于革命运动,并取得了成功。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49年的中国革命,这次革命颠覆了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广泛使用,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批判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几十年里,有很多人批评和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
其中一部分人否定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部分,另一部分人则重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如何发展。
他们提出了一些中国特殊的理论,比如毛泽东思想,他们认为中国必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路线,以适应自己的国情。
而不是盲目地模仿马克思主义。
4. 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这导致了社会思想的转变,许多人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而现代自由主义是未来的趋势。
然而,在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过程和传播经验
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 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 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 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 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
第一阶段: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 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 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 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道路。
李大钊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也初步论 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性问题,虽 然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已 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提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第一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 一概念,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六届 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虽然毛泽东还没有使用“中 国化”的提法,但这个提法已经呼之欲出了。随着历 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修改党章报告中 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概念。
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 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 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 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 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 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
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
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作者:张鹏飞来源:《学理论·下》2019年第07期摘要: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开始传播,成为我国工人阶级进行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并指导我国人民历经种种磨砺,战胜重重困难,最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我国得到传播,除了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深受我国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特别是海外的一些留学生,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救亡图存的一个契机。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如何传入我国的,及其对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何种影响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早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意义;价值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041-03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它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它自从进入我国以来,就成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既是我国积极响应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号召的结果,又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
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它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西方的许多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的工业革命,特别是欧洲国家,如英法等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国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这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渐增强,逐渐向世界强国转变。
同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两大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暴露,工人运动频发,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不仅结合了众多学科的优秀成果,而且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推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成为指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学说。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and Marxism s
Spreading in China
作者: 刘晶芳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出版物刊名: 史学集刊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中国
摘要: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没有立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途径由一条变为多条,全国各地出版的大量刊物都介绍马克思主义,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与五四运动本身有重要关系。
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巴黎和会进一步暴露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本性,五四运动期间苏俄发表的对华宣言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五四运动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使一些知识分子坚定了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形成。
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系别水产科学系班级水族科学与技术2班姓名张娜学号**********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摘要: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没有立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途径由一条变为多条,全国各地出版的大量刊物都介绍马克思主义,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与五四运动本身有重要关系。
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巴黎和会进一步暴露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本性,五四运动期间苏俄发表的对华宣言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五四运动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使一些知识分子坚定了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形成。
关键词:五四运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一、五四运动从1919年5月开始,中国爆发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即五四运动。
这场运动的起因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主权、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
1919年上半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
这次和会实质上是英、法、美、日等几个强国的分赃会议。
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走外国在中国的军队等项要求,并提出取消此前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国的“二十一条”。
但是,中国的这些合理要求均遭到拒绝,会议竟然规定德国将战前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
和会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德国劫走的天文仪器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和约,北洋军阀政府居然表示同意,并要求中国代表签字。
中国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着巴黎和会对中国的态度。
中国在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各阶层人民怒火中烧,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像火山般爆发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张 小 平提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涉及历史分期、队伍组成、传播途径和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特点等方面。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与中国的国情及革命实践紧密结合,一开始就带有中国化的特色,这个特色表现出思想上的创新性,这个特色也恰恰符合马克思学说的精髓即实践唯物主义,而不带有教条主义的僵化特征。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作者张小平,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3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打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和早期形态。
回顾和反思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于今天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分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分期,至今未有统一认识。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开始于20世纪初,主要依据是:一些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如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如马军武、朱执信,还有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如刘师培,以及海外的留学生,都曾在这一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上限,应该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之所以这样认为的依据是:虽然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已经通过翻译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引进、介绍和传入中国,比如朱执信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等,但这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都是作为国外思潮的一种,与其他资产阶级思潮没有区分开,也没有把它和中国革命联系起来,更没有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1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1、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答:1840年,英国侵略军的炮舰轰开了大清帝国紧闭的国门。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有少数思想敏锐的知识分子开始有所觉醒,初步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他们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方案,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改变腐朽的思想,接纳新新事物。
近代中国救亡运动史表明,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锁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救亡运动客观需要选择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诞生二十多年后,国内开始有了少量的介绍。
一是19世纪70年代香港的《华字日报》、《中华新报》等几家报纸就曾刊登过巴黎公社的有关情况;二是江南制造局编印的《西国近世汇编》,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的一个重要窗口,“欧罗巴司”(社会主义)、“廓密尼士”或“康密尼”(共产主义)等新鲜词汇,经常出现在“汇编”中。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才正式传入中国,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开始出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有关著作和思想的片段。
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当时纷繁的各种思潮中,不断地扬弃,用最先进的理论作为改造中国思想武器。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没有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某一种思想模式内,而是将其拿到能否解决中国最紧迫问题的天平上衡量,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就取之,否则就弃之。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达尔文社会主义进化论等等,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方面呈现出进步性,因此,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深浅不一地受到了影响。
这表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已有所接触。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
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
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
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各位同学:大家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分析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中国的状况和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和团运动, 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的, 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地。
1911 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却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受到削弱; 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
知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二.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1)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正如俄共1995年1月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指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军事、政治和经济崩溃,领土被肢解,执政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联盟完全丧失能力的情况下保存民族国家唯一现实的机会。
(2)实现了社会公正、平等。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摘要】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时期。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们对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开始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随着五四运动的结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被接受和传播,最终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推动作用、思想渗透、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影响、促进、革命、密不可分。
1. 引言1.1 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五四运动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由于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引发了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愤怒和抗议。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也在中国迅速传播,激发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意识。
除了外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背景还与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密不可分。
当时的中国处于民族危亡之中,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水平极度低下。
这种种种问题的积累导致了人民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怒,五四运动成为了人们宣泄情绪和争取民族独立的一个契机。
五四运动的背景中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这种热情和爱国精神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入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国家处于危急关头。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深刻反思,并积极寻求国家复兴之路。
人民版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
二、新思潮的竞起;
“社会主义的讨论, 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 兴味,然而究竟如俄 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的青年思想似的,模 糊影响,隔着窗纱看 晓雾,社会主义流派, 社会主义意义,都是 纷乱,不十分清晰 的。”
瞿秋白
二、新思潮的竞起;
1、原因:
1)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 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2)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
毛泽东(1945.4)
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 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 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 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
A
课堂巩固
探究活动1:概述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2)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五四 运动的影响; 3)李大钊等人的宣传;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探究活动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
吸收中国的知识分子?
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1918 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 胜国,本应收回被帝国主义夺取的一切主权,但 会议无理决定:中国必须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 益移交日本。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于是爆发了 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 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 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 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 的。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 界革命的先声。 ……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 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 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 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 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 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1)与其它各种思潮的辩难和论战.
无政府主义(或安那其)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泛劳动主义简单说来,就是一种极端强调生产劳动是社会根本的观点,认为人人都应当自食其力,都应当直接参与制造生产资料的劳动中去.皇帝要吃饭,也要和农民一样去地里种出来,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做出来.
新村主义是无政府主义的一种.它幻想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的办法”,进行“共产村”试验,实现“理想的社会——新村”.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它的真理论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它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人们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至于经验的背后还有什么东西,那是不可知的,也不必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怎么说,人们总是不能走出经验范围之外而有什么认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经验.所谓真理,无非就是对于经验的一种解释,对于复杂的经验解释得通.如果解释得通,它就是真理,是对于我们有用.有用就是真理.所谓客观的真理是没有的.” 实用主义如此说得之,实用二字昭然若揭.*
基尔特社会主义,又叫行会主义.产生於西元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是费边社会主义之外,介乎社会主义与工团主义之间的一种调和理论,改良主义的一种,他们否定阶级斗争,鼓吹在工会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生产联合会.来改善资本主义.只承认改善工人出卖劳动的条件,却不消除的根本制度,反对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而维护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其代表人物有彭迪、霍布生、柯尔. 在保存现有国家政权的条件下,组织基尔特社会主义,管理生产,实行生产自治,产业民主,而由国家负责产品的分配和保证全民的消费,从而消灭剥削,实现劳动者的解放.
(2)工读互助团等各种空想实践的失败.
(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1、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和性质.
2、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
3、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