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简答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简答篇28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简答篇28](https://img.taocdn.com/s3/m/471d7d1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3.png)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简答篇(二十八)1.简答题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1)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并为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等,并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建设项FI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以及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FI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简答题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依据有哪些方面?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依据主要是《职业病防治法》。
3.简答题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和步骤有哪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三个阶段。
4,简答题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概述:简述任务由来及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
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
4)项目分析:初步的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并确定评价单元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的内容与要求等。
5)类比企业调查、检测方案:确定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以及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的内容与要求等;如果类比企业没有可收集的检测资料时,应确定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检测方案内容。
6)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5,简答题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有哪些?1)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2)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3)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4)职业病防护设施;5)辐射防护措施与评价,辐射防护监测计划与实施等;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7)职业健康监护及其处置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问答题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2701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5.png)
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什么?A.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B. 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C. 维护企业利益,降低生产成本D.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A.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B.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C.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D.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周期是多久?A. 每年一次B. 每半年一次C. 每季度一次D. 每月一次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方法有哪些?A. 问卷调查B. 采样检测C. 生物监测D. 以上都是5.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A. 改进生产工艺B. 加强通风排毒C.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D. 以上都是6.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B. 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评估C. 职业病症状监测D. 以上都是7.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谁?A. 企业B. 劳动者C. 政府部门D. 以上都是8.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企业有哪些要求?A. 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B. 加强职业病预防与控制C. 落实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D. 以上都是9.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A. 获得职业健康监护B. 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C. 提出职业卫生管理建议D. 以上都是10.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劳动者应履行哪些义务?A. 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B. 配合职业健康监护C. 参与职业卫生管理活动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仅适用于工业企业。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不合格,企业无需采取任何措施。
(×)3.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只需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4.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费用由企业承担。
(√)5.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劳动者无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考试题(简答题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90f9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4.png)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答: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 职业病有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一、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以至产生职业性疾病。
3.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主要包括哪些?(1)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管理的义务(19条);(2)配备防护设施、设备、用品的义务(20条);(3)公告警示危害因素和张挂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的义务(22、25、26条);(4)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控制的义务(23、24条);(5)危害治理和禁用、禁止转移的义务(21、27、28、29条);(6)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劳动者防护知识培训教育的义务(30、31条);(7)劳动者健康检查和建档的义务(32、33条);(8)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义务(24条);(9)职业禁忌和健康损害调离安置义务(32条);(10)未成年工和女工保护的义务(35条);4. 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1)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2)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3)设置公告栏告知,将本单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4)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职业卫生培训考核试题素材
![职业卫生培训考核试题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134272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6.png)
职业卫生培训考核试题素材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职业卫生?
2.职业卫生为什么重要?
3.列举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
4.什么是作业环境?
5.什么是职业接触限值?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职业病的危害类型? A. 化学因素 B. 物理因素 C. 生物因
素 D. 心理因素
2.职业病的防治主要措施是? A. 个体防护 B. 环境控制 C. 早期治疗 D.
隔离措施
3.下列哪项是职业卫生管理的原则? A. 预防为主 B. 审查合格 C. 集体管
理 D. 原则灵活
4.职业卫生的目的是? A. 保障员工健康 B. 提高工作效率 C. 减少企业负
担 D. 提高企业形象
三、应用题
1.对于孕妇从事什么工作是特别要注意的?
2.如果在工作中接触到有毒化学物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你作为一名职业卫生管理员,发现某个作业岗位工人无安全防护措施,
你将如何处理?
四、论述题
1.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企业应当如何更好地提高职业卫生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试题,可以检测学员对于职业卫生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
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希望考试顺利!。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79a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e.png)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与职业活动有关B. 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C. 与个体差异无关D. 与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有关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性危害因素?A. 噪声B. 化学毒物C. 振动D. 紫外线答案:D3.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职业病?A.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B.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性致癌因素?A. 石棉B. 苯C. 甲醛D. 酒精答案:D5. 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A. 及时发现职业病B. 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C.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正确)2. 劳动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拒绝从事可能危及生命健康的工作。
(错误)3. 用人单位可以不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错误)4.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当以劳动者的健康为中心。
(正确)5. 劳动者在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用人单位。
(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案:职业病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 一级预防:通过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接触。
- 二级预防:通过职业健康监护,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 三级预防:对已经发生的职业病进行积极治疗和康复,减少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2. 描述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主要职责。
答案: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主要职责包括:-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责任。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7718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6.png)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病因明确B. 群体发病C. 重在预防D. 可治愈性高答案:D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D3.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高温D. 噪声答案:C5.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C6.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A.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B.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C.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噪声D. 振动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ABD5.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ABC6.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ABD7.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ABC8.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ABC9. 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简答题
![职业卫生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70f6f5ff00bed5b8f31d9f.png)
1、职业有害因素及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指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某些对劳动者健康和作业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下列三类:P8-P92、怎样进行粉尘危害的控制?法律措施——立法、执法;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技术措施——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最根本措施,改革工艺、革新设备;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卫生保健措施——健康检查(就业前和定期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3、防止振动危害的措施有哪些?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限制作业时间;改善作业时间;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医疗保健措施;职业卫生教育;振动卫生标准;4、何为法定职业病5、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明确调查目的;对照人群的选择;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表格设计;6、简述高温作业的类型与特点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炼钢、铸造、陶瓷、热处理等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人体受到对流热和辐射热的作用。
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印染、造纸、缫丝等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
3.夏季露天作业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特点:作业环境中热辐射较强,且辐射持续时间长。
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
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有哪些?⑴体温调节;⑵水盐代谢;⑶循环系统;⑷消化系统;⑸神经系统;⑹泌尿系统;7、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⑵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⑶来源明确;⑷空间分布不均匀;⑸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和脉冲之分。
⑹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物理因素的特点1.大部分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
职业卫生简答题
![职业卫生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9cd5c2a1c7aa00b52acbf4.png)
3、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4)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答: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主要包括:(1)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防尘、防毒、防噪声和振动、防暑降温等设施;(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3)应急救援设施措施;(4)职业卫生管理措施;(5)辅助用室的设置;(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
简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有:(1)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5)建筑卫生学: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的内部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包括哪些内容?(1)设计的依据;(2)建设项目概述;(3)建设项目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理化性质、毒理特征、浓度、强度、分布、接触人数及水平、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分析;(4)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有关防控措施及其控制性能;(5)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的设置情况;(6)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7)对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的说明;(8)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9)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10)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及评价。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3a37933687e21af45a98f.png)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1、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的要点是什么?答:施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现场抢救中毒人员。
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去除污染衣物,皮肤或眼污染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min。
静卧,保持体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与吸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宜采用胸廓挤压式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
2、可燃有毒检(探)测器的安装原则?答:(1)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2)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3)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3、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
4、简述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
答:控制噪声,首先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如无法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可以根据噪声设备特点及生产工艺可行性等,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
吸声是采用多孔材料贴在噪声场所的墙壁或屋顶。
消声采用消声器降低噪声,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隔声是采用一定的材料将声源封闭,控制噪声的传播,常见的隔声室、隔声罩等,也可以将工人置于隔声室内;隔振是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连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设备与材料,以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噪声。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89aa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7.png)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卫生的定义是指()A.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B. 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的发生C.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D.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答案:C2. 下列关于职业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 职业病仅与工作环境有关B. 职业病只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C. 职业病是指由职业活动引起的疾病D. 职业病不会影响工人的心理健康答案:C3. 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包括()A. 源头控制、工程控制、个人防护B. 个人防护、健康监护、环境监测C. 健康教育、法律保障、经济激励D. 环境监测、健康监护、事故处理答案:A4.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A.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B. 机械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C. 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D. 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卫生的基本措施?()A. 工艺改革B. 环境监测C. 定期体检D. 提高产品销量答案:D二、判断题1. 职业卫生只关注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不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错误)2.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技术控制。
(正确)3.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
(正确)4.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可以完全消除职业病危害。
(错误)5. 职业卫生管理是指对职业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如粉尘、烟雾、蒸气和气体等,特点是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和温度等,特点是可直接作用于人体,导致听力损失、肌肉骨骼损伤等问题。
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特点是可通过空气、食物或直接接触传播,引起传染病。
2. 描述职业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3a37933687e21af45a98f.png)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1、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的要点是什么?答:施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现场抢救中毒人员。
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去除污染衣物,皮肤或眼污染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min。
静卧,保持体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与吸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宜采用胸廓挤压式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
2、可燃有毒检(探)测器的安装原则?答:(1)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2)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3)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3、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
4、简述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
答:控制噪声,首先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如无法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可以根据噪声设备特点及生产工艺可行性等,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
吸声是采用多孔材料贴在噪声场所的墙壁或屋顶。
消声采用消声器降低噪声,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隔声是采用一定的材料将声源封闭,控制噪声的传播,常见的隔声室、隔声罩等,也可以将工人置于隔声室内;隔振是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连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设备与材料,以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噪声。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aa0c0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3.png)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1、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丫射线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
(2)按导致职业病的直接原因分类1)生产性粉尘2)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3)有毒化学物质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10)导致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2、简述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
(3)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方式,生产状态。
(4)各岗位(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数、工作地点及停留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
(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
(6)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简答题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26a6e287c24028905fc379.png)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2)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3)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有配套的更衣室、洗浴室、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6)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7)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2、应急救援设施包括哪些?应急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体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3、简述应急救援措施评价的要点(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主要通过查阅建设单位提供的应急救援机构建立的文件或应急救援预案文件,对应急救援机构的设立情况进行评价(2)应急救援预案;评价建设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情况及其实际演练情况(3)应急救援器材与设施;评价应急救援器材、设施,包括药物等配备情况,对于控制效果评价项目,应注意所配器材、设施或药物等的完备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同时对冲淋设备等应急救援设施或器材的标识、使用的便捷性、维护情况等也应进行评价(4)事故通风与连锁报警装置;评价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作业场所,尤其是容易发生有害气体积聚的工作场所事故通风与报警装置的设置情况。
4、简述局部排风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下:(1)局部排风罩是用来捕集粉尘和有害气体(2)风管是输送气体的管理,它把通风系统中各种设备或部件连成一个整体(3)净化设备是把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收集,把有害物质经吸收、吸附等处理后变为无害或加以综合利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4)风机是向机械排风系统提供气流流动的动力装置,使含尘气体或有害气体从局部排风罩流经风道、净化设备排入大气所需要的机械装置5、简述化学毒物的预防措施(1)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物料,是控制毒物的根本措施(2)改革工艺,尽量选择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有毒物质的工艺(3)生产过程密闭化,是防止有毒物质从产生过程中散发、外逸的关键(4)隔离操作,把工作地点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避免工人接触有毒物质。
职业卫生试题答案
![职业卫生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276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c.png)
职业卫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卫生的主要目标是为了()。
A. 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B. 提高生产效率C. 减少企业成本D.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A. 改善工作环境B.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C.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 增加工作强度答案:D3. 职业暴露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OELs)是指()。
A. 工人每天可以安全接触的最高浓度B. 工作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 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标准D. 员工每天工作时间的最长限制答案:B4. 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工作效率B. 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C. 作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D. 增加员工的负担答案:B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HSMS)的核心是()。
A. 风险评估B. 事故报告C. 员工培训D. 政府监管答案:A二、判断题1. 职业卫生只关注化学危害,不包括物理、生物和心理危害。
(错误)2. 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环境。
(正确)3. 职业病一旦发生,就无法预防和控制。
(错误)4. 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正确)5. 职业卫生法规只适用于大型企业,对小型企业不适用。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职业卫生的意义。
职业卫生的意义在于通过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2. 列举三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如粉尘、烟雾、有毒气体等)、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和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3. 描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c56433960590c69fc37672.png)
一、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得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得疾病。
最终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就是刺激性气体所致最严重得危害与职业病常见得急症之一。
发展过程分为四期: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常见得窒息气体有:一氧化碳CO 、硫化氢H S 、氰化氢HCN 、甲烷CH⑴单纯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甲烷等;⑵化学窒息性气体:①血液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苯胺;②细胞窒息性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
三、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得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得能力或组织利用氧得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得气体。
四、职业流调主要包括:接触水平得观察与估计、工人健康状况、人口统计资料等三项内容。
五、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布朗运动、重力沉积、静电沉积、截留而沉降。
六、赫恩小体(Heinz body):赫恩小体:苯得氨基硝基化合物代谢产物,(除作用于血红蛋白得铁原子与红细胞得还原型古胱甘肽(GSH)外,还可)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得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沉积在红细胞内,使红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即称为赫恩小体。
八、影响矽肺病发生得主要因素有哪些?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得个体状况等因素。
十、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⑵具有特定得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⑶来源明确;⑷空间分布不均匀;⑸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与脉冲之分。
⑹对人体得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十二、结合中毒表现说说一氧化碳与氰化氢毒作用机制得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可以与细胞色素结合,使之失去递电子能力,阻断呼吸链,导致细胞窒息;不同点:一氧化碳主要得毒作用机制就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此过程就是氧得运输障碍;氰化氢则主要就是阻断呼吸链,此过程就是氧得利用障碍,此时静脉血与动脉血同样呈鲜红色,中毒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简答题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ae7d44b14e852459fb5709.png)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简答题职业卫生培训考试简答题 1. 什么是职业病?答:《职防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进行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防治法中,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哪几项?答:(1)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知情权;(3)请求权;(4)检举、控告权;(5)依法拒绝作业权;(6)建议权;(7)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服务;(8)要求赔偿权。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填空题 1.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为了( 预防)、( 控制 )和( 消除 )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5.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a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c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4.( 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e4634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2.png)
一、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得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得疾病。
最终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就是刺激性气体所致最严重得危害与职业病常见得急症之一。
发展过程分为四期: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常见得窒息气体有:一氧化碳CO 、硫化氢H S 、氰化氢HCN 、甲烷CH⑴单纯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甲烷等;⑵化学窒息性气体:①血液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苯胺;②细胞窒息性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
三、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得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得能力或组织利用氧得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得气体。
四、职业流调主要包括:接触水平得观察与估计、工人健康状况、人口统计资料等三项内容。
五、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布朗运动、重力沉积、静电沉积、截留而沉降。
六、赫恩小体(Heinz body):赫恩小体:苯得氨基硝基化合物代谢产物,(除作用于血红蛋白得铁原子与红细胞得还原型古胱甘肽(GSH)外,还可)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得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沉积在红细胞内,使红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即称为赫恩小体。
八、影响矽肺病发生得主要因素有哪些?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得个体状况等因素。
十、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①具有特定得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①来源明确;①空间分布不均匀;①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与脉冲之分。
①对人体得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十二、结合中毒表现说说一氧化碳与氰化氢毒作用机制得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可以与细胞色素结合,使之失去递电子能力,阻断呼吸链,导致细胞窒息;不同点:一氧化碳主要得毒作用机制就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此过程就是氧得运输障碍;氰化氢则主要就是阻断呼吸链,此过程就是氧得利用障碍,此时静脉血与动脉血同样呈鲜红色,中毒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习题-简答题-精简打印版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习题-简答题-精简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9fd902ed630b1c59eeb5a1.png)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试题(简答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那些要求?(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三)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有哪些?1)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2)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3)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4)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3.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 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工作场所应符合哪些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崖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6.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哪几项内容?(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症;(2)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及观察对象;(3)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避免法律责任;7.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建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建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建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平价制度;(6)建立、建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 职业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哪些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职业卫生108问
![职业卫生108问](https://img.taocdn.com/s3/m/9706608ae53a580216fcfe22.png)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问答)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⑪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⑫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⑬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2、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⑪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⑫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⑬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⑭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⑮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⑯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⑰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⑱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⑲设置岗位操作规程;⑳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⑴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⑵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⑶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⑷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⑸依法参加工伤保险;3、职业卫生方针的制定有什么要求?答:⑪用人单位应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政策、标准的要求,根据本单位的规模和活动类型,在征询劳动者及其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书面的职业卫生方针。
⑫遵守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⑬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及工作相关疾病,保护劳动者健康;⑭应符合本单位实际,适合本单位的规模和活动性质;⑮保证全员参与。
4、职业卫生方针应达到什么要求?答:⑪内容明确,注明制定日期,并经法定代表人签字生效,或签发实施;⑫及时公布,保证全体劳动者及所有相关方及时得知;⑬定期评估,确保职业卫生方针持续的适用性。
5、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最高责任人是谁?其职责是什么?答: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最高责任人,其职责是全面负责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6、用人单位分管职业卫生工作负责人是法人代表任命的,其职责是什么?答:⑪建立、实施、定期评审职业卫生管理体系;⑫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绩效;⑬组织并推动全体劳动者参加职业卫生管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简答题1.何谓粉尘的分散度?其卫生学意义是什么?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粒子分散度愈高,悬浮于空气中的时间愈长,沉降速度愈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并且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愈大。
当尘粒数相同,质量不同时,质量愈高,病变愈重。
质量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2.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可造成哪些危害?⑴呼吸系统疾病有:①尘肺,可分五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型尘肺、金属尘肺)。
②粉尘沉着症。
③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棉尘症、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④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⑤呼吸系统肿瘤。
⑵局部作用:呼吸道肥大性病变、畏缩性改变、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角膜病、光感性皮炎。
⑶中毒作用:铅、砷、锰的中毒。
3.怎样进行粉尘危害的控制?法律措施——立法、执法;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技术措施——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最根本措施,改革工艺、革新设备;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卫生保健措施——健康检查(就业前和定期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4.影响矽肺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的个体状况等因素。
5.矽肺病的病理改变有哪些?矽肺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矽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矽性蛋白沉积和团块型。
6.目前矽肺病在发病机制上有哪些观点?⑴石英表面的羟基活性基团与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形成氢键。
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⑵石英中产生硅载自由基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膜损伤。
⑶石英直接损害巨噬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钙离子内流。
⑷巨噬细胞受损后,释放白介素Ⅰ、肿瘤坏死因子、纤维粘连蛋白、转变生长因子等介质。
从而刺激纤维物增生。
⑸石英作用于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变性、肿胀、崩解脱落,而Ⅱ型上皮细胞不能及时修复,基底膜受损,暴露间质,激活成纤维细胞增生。
⑹巨噬细胞受损后,启动免疫系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网状纤维上,形成矽结节透明样物质。
7.矽肺病主要X线胸片表现有哪些?⑴圆形小阴影:⑵大阴影⑶胸膜改变⑷肺纹理⑸肺门⑹肺气肿8.我国是怎样定义一期尘肺病诊断标准的?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
Ⅰ+ :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9.石棉肺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有哪些?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
可见石棉小体和脏层胸膜肥厚、壁层胸膜形成胸膜斑。
10.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⑵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⑶来源明确;⑷空间分布不均匀;⑸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和脉冲之分。
⑹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11.何谓高温作业?举例说明高温作业的类型?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干热作业:炼钢、铸造、陶瓷、热处理等,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小。
湿热作业:印染、造纸、缫丝等,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辐射强度不大。
夏季露天作业:农田劳动、建筑、搬运、作用时间长,高温、热辐射环境。
12.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有哪些?⑴体温调节;⑵水盐代谢;⑶循环系统;⑷消化系统;⑸神经系统;⑹泌尿系统;13.何谓中暑?按发病机制怎样分类?各自临床特点是什么?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
热射病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先出汗、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
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
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患者神清、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由于高温作业,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脑部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
一般起病急,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14.在生产环境中可采取的防暑降温措施有哪些?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通风。
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营养;个人防护;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组织措施:贯彻国家标准,法规,制度。
15.生产性噪声可对人体听觉系统造成哪些影响?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疲劳,听觉适应。
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
16.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接触时间和方式;噪声的性质;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个体防护;17.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有哪些?制定工业企业卫生标准;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个体防护;健康监护;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18.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有哪些?神经系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心血管系统——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改变;骨骼肌肉系统——肌肉痉挛,骨关节改变。
听觉器官——听力下降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19.局部振动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主诉——手部症状和神衰;振动性白指肌肉、骨骼和关节改变。
20.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振动本身的特性(频率、振幅、加速度);接振时间;体位和操作方式;环境温度和噪声;工具重量和被加工件的硬度;21.防止振动危害的措施有哪些?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限制作业时间;改善作业时间;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医疗保健措施;职业卫生教育;振动卫生标准;22.射频辐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高频电磁场的防护——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卫生标准;微波的防护——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个体防护,健康检查,卫生标准。
23.红外辐射与紫外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有何不同?红外线可导致机体——皮肤红斑反应,眼睛慢性充血性睑缘炎,角膜热损伤,白内障等改变。
紫外线可导致机体——皮肤灼伤,皮肤癌,电光性眼炎等改变。
24.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有哪些?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12—15年;大多数致癌物有阈值;好发部位皮肤和肺;病理类型各具特色,高浓度接触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反之为腺癌;25.怎样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研究;职业流行病学调查;26.我国规定的8种职业肿瘤具体内容是什么?联苯胺导致的膀胱癌;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的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27.作业环境的评定的意义是什么?它是通过作业环境监测、生物检测等方法,分析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估计作业]者的接触强度,为分析剂量反应关系提供依据;了解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检查预防措施效果,为进一步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制订、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28.生物监测的特点及意义是什么?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可直接检测内剂量和内负荷及生物效应剂量;综合了个体差异因素和毒物动力学过程的变异性;可用于筛检易感者;29.怎样进行健康监护?职业性健康监护应包括两个方面——作业环境和机体。
作业环境主要工作是接触评定:询问调查职业史、接触人群特征、方式、途径、时间等;环境监测有害因素种类、来源、存在形式、浓度等情况,以及接触水平的估计,境监测资料的整理保管;生物检测;机体方面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的建立,运用、分析以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30.健康监护的定义及目的是什么?健康监护定义: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的发生、发展。
健康监护目的: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结合生产环境监测和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研究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接触—效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为进一步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制订、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31.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为制订、修订劳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评价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预防效果;32.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工人健康状况;人口统计资料;3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明确调查目的;对照人群的选择;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表格设计;34.在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时,动物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测定化学物质的基本毒性;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诱变、致畸、治癌等潜在作用;探测职业性危害的单因素作用或联合作用;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损害的毒理学机制;实验性治疗;为制订、修订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35.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健康有哪些影响?重体力劳动对妇女健康的影响(要展开叙述5项内容);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分月经和生育功能;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妊娠母体的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新生儿、乳儿的影响;36.怎样进行女工劳动保护?贯彻有关妇女劳动保护法规政策;做好妇女劳保工作(合理安排劳动;做好5期保护);改善生产环境的劳动条件;宣传和普及妇女劳保知识;女职工劳保工作与妇幼保健工作密切结合;开展妇女劳动卫生职业医学科研工作;37.怎样做好妇女特殊生理周期的劳动保护?月经期:应设立女工卫生室,禁忌从事冷水冷库等低温作业;第Ⅲ级劳动强度的作业;第Ⅱ级以上的高处作业;已婚待孕女职工:不得从事对胚胎有害的作业,包括一些化学毒物、放射性超标、第Ⅲ级劳动强度的作业;孕期:暂时调离具有胚胎毒性的作业,以及化学物浓度超标,减少劳动强度,妊娠反应较重者适当减少劳动时间,分娩后充分休息,产后恢复工作逐渐增加工作量。
哺乳期:不得从事可由乳汁排出有害化学物质的作业,以及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和物、有机氯化合物等浓度超标的作业。
38、简述对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处理原则。
1.现场处理,停止接触,除去染毒衣物2.迅速纠正缺氧,吸氧3.使用大剂量激素,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合理限制静脉补液量,使用脱水剂和利尿药4.改善和维持通气,使用去泡沫剂(二甲硅酮等5.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39、简述急性氰化氢中毒的处理方法。
1.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清洗被污染部位2.应用解毒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给病人吸入15-30秒,每隔三分钟用一支(最多用6支),接着静脉缓慢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然后再静注25%-50%的硫代硫酸钠20-50ml,同时监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