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

合集下载

防护重点职业病考点总结

防护重点职业病考点总结

1、在岗检测周期为1年:锰、磷及其化合物、铍及其无机化合物、镉及其无机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离岗后随访10年,每2年1次)、铊、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上、苯(复查:受检人员血液指标异常者应每周复查1次,连续2次)二硫化碳上、氮氧化物、氯丁二烯、正己烷、三硝基甲苯、联苯胺、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甲醛、噪声、氯丙烯、氯甲醚、焦炉逸散物、高温、、布鲁菌、高处作业、肝炎病结核病防治工作、高原病、航空作业。

在岗检测周期为2年:汽油、酸雾或酸酐、紫外辐射(紫外线) 、微波、手传振动上、电工作业、压力容器、大型车及营运性职业驾驶员:1年;小型车及非营运性职业驾驶员:2年、视屏作业。

在岗检测周期3年:氧化锌、砷化氢、四乙基铅、磷化氢、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 钒、三烷基锡、羰基镍、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甲醇、溴甲烷、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光气、一甲胺、一氧化碳、硫化氢、三氯乙烯(上岗后前3个月,每周皮肤科常规检查1次)、有机氟、五氯酚、偏二甲基肼、硫酸二甲酯、拟除虫菊酯类。

2、上岗前职业禁忌证为慢阻肺的为:钒及其无机化合物、羰基镍、、有机氟、氯甲醚、焦炉逸散物、上岗前职业禁忌证为慢阻肺、慢性间质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氮氧化物、氯气、二氧化硫、氨气、光气、一甲胺、硫酸二甲酯(无慢性间质性肺病)以上化学物质共同知识点: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a)慢性阻塞性肺病;b) 支气管哮喘;c) 慢性间质性肺病。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a) 职业病: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 职业禁忌证:3)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病: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上岗前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应急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血氧饱和度;5)健康检查周期:1年。

6)应急体格检查:a)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b) 眼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结膜、角膜病变,必要时裂隙灯检查;c) 鼻及咽部常规检查,必要时咽喉镜检查;d) 皮肤科常规检查;3、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醛、致喘物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a) 支气管哮喘;b) 慢性阻塞性肺病;c) 慢性间质性肺病;d) 伴气道高反应的过敏性鼻炎。

电子教案与课件:《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 Chapt 5. 职业防护与应急救援

电子教案与课件:《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 Chapt 5. 职业防护与应急救援
✓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的资料来源。 ✓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
上岗前健康检查 此类检测是为了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 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此项检查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 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 ✓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 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 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
职业中毒(氟及 其无机化合物中 毒)、职业性皮 肤病(化学性皮 肤灼伤)
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头痛、头 甲酸乙酯 晕、恶心、呕吐、倦睡、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口 职业中毒
服刺激口腔和胃,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续上表
乙醇
碳酸氢钠粉尘 噪声 高温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检测是为了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 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 ✓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 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第18页
职业健康(occupational health)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 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并防止职工的健康 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职 工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即,职业健康是仅对有害工作场所内的作业人员的健康而言。
作为制药工程师: ✓需要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 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 ✓并有责任和义务向职工和向雇主提供咨询,从整体 上维护职工健康。 ✓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 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

防中毒措施

防中毒措施

防中毒措施中毒是指人体或动物因摄入、吸入或接触有毒物质而导致身体功能异常或受损的状态。

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防中毒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中毒措施,帮助大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家庭环境中的防中毒措施存放和使用化学品的注意事项•将化学品远离儿童和宠物,尽量采用锁孔柜存放。

•使用化学品时要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化学品,以免发生过量使用的情况。

•使用完毕后,及时将容器密封好。

如有需要,将废弃的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处理。

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在购买食品时,选择有资质认证和检测报告的信誉好的品牌。

•清洗食材时要彻底清洗干净,特别是蔬菜和水果,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

•烹调食物时要注意卫生,将食材煮熟煮透,并储存食物时要放在适当温度下,避免细菌滋生。

•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及时清理过期食品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储存食品时,应尽量使用耐酸耐碱的食品容器,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防止家庭装修中的中毒•进行装修时,选择环保、无毒的装修材料。

•在装修时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粉尘和废料。

•减少使用含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装修材料,如胶水、油漆等。

•在家居装修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长时间密封,以尽早排除有害气体。

工作场所中的防中毒措施•工作场所应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

•对于容易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的通风设备,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对有毒物质的使用、储存、运输和废弃进行标准化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员工应接受相关的防中毒培训,了解有毒物质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其他防中毒措施防止药物中毒的措施•使用药物时,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药品说明正确服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将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

•不要将过期的或不需要的药物随意丢弃,而是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氟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规程

氟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规程

氟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规程《氟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氟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能2. 了解氟在实验室中的性质和用途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 液体氟化氢2. 固体氟化钠3. 氟化钾4. 硝酸银5. 碘化钠6. 乙醇7. 蒸馏水8.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三、实验操作步骤1. 液体氟化氢浓缩:将液氟加入干燥的液氟分液装置中,用真空泵抽真空,然后将液氟回收保存。

注意操作时要穿戴防护设备,避免氟化氢的接触。

2. 固体氟化钠干燥:将固体氟化钠放在真空干燥器中除水分,然后保存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

3. 氟化钾制备:将氟化钠和氟化铝加入酒精中搅拌,过滤后得到氟化钾晶体。

4. 硝酸银检测:将氟化物与硝酸银溶液混合,若生成沉淀则表示氟化物的存在。

5. 碘化钠滴定:将碘化钠与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出氟化物的含量。

6.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台面和实验器材彻底清洁,确保没有残留的氟化物。

四、注意事项1. 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氟化氢气体泄漏,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3. 液氟、固氟及其化合物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或振荡。

4. 实验结束后要对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若实验中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向实验室主管报告。

五、实验安全1. 氟及其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在处理氟及其化合物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若发生氟中毒或接触皮肤或呼吸道,应立即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并送医院就诊。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氟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对氟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加深了对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认识和重视。

关于发布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

关于发布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报2016 _ 01 83 卫生部 84 卫生部 85 卫生部 86 卫生部 87 88 89 90 91 92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 2012. 9. 6 2012. 11.23 2013. 2. 19 2013. 2. 20 2013. 5.31 2012. 12. 1 2013. 1. 1 2013. 4. 10 2013. 3. 24 2013. 10. 1 2013. 9. 6 2014. 2. 1 2014. 9. 10 2015. 5. 1 2015. 5. 27
序号 1 2 3 4 5 6 7 制定机关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规章名称 公布日期 实施曰期 1988. 10. 12 1989. 2. 10 1991. 12. 20 1996. 4. 3 1997. 8. 28 1999. 8. 31 2005. 1. 5 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职 1 9 8 8 .1 0 .12 责 农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设置装备基本要求 1989. 2. 10 (试 行 ) 首批淘汰三十五项临床检验项目、方法的规定 1991. 12. 20 全国卫生系统外语水平考试管理规则 卫生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管理的规定 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办法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1996. 4. 3 1997. 8. 28 1999.8.31 2005. 1. 5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6年 1 月 1 8 日
关于发布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的通告

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事故。

三、事故界定本预案中的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事故是指因接触氟及其化合物而导致的急性或慢性中毒事故。

四、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及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的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I级):导致人员死亡或重伤,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

2. 重大(II级):导致人员重伤,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故。

3. 较大(III级):导致人员轻伤,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的事故。

4. 一般职业中毒事故(IV级):导致人员轻微中毒,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事故。

五、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人员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转运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2. 各小组职责(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人员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转运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六、应急响应措施1. 紧急疏散(1)发现氟及其化合物中毒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处置组进行紧急疏散。

(2)疏散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次生事故。

2. 事故处置(1)现场处置组立即进行事故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②对中毒人员实施急救,必要时进行转运;③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毒;④对可能受到污染的设备、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氟及其化合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氟及其化合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氟及其化合物
Fluorine and
Fluorides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
蚀作用,损害骨骼。

表现为流泪、咳嗽、胸闷、气急、
头痛、头晕等。

可引起皮炎、角膜溃疡。

长期过量接触
可致骨关节活动受限、骨骼畸形。

氟为黄绿色气体。

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

与氨、金属可发生剧烈反应。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用具。

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
污染时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溅入眼内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
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防护措施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浓度(PC-TWA)不超过2mg/m3。

IDLH浓度为50mg/m3 难于过滤,超过
IDLH 浓度时,需供气式呼吸防护。

密闭、局部排风。

不与水或可燃性物质接触。

工作场所禁止吸
烟、饮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12350。

防治饮水型氟中毒工作计划

防治饮水型氟中毒工作计划

防治饮水型氟中毒工作计划引言饮水型氟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当人们长期摄入含氟量过高的水源时,容易出现身体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制定并实施防治饮水型氟中毒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指导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全面预防和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发生。

目标本工作计划的目标是: 1. 提高公众对饮水型氟中毒的认识和了解; 2. 减少饮水型氟中毒发生的风险; 3. 提高水源的水质; 4. 加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工作计划1. 调查和评估在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前,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当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调查当地饮水供应系统的情况,包括水源、处理设施和供水管网的状况; - 测量水源中的氟含量,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 调查当地居民对饮水型氟中毒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其健康状况。

2. 提高公众认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饮水型氟中毒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居民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 -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向社区居民发放; - 组织健康讲座和培训班,向居民普及有关饮水型氟中毒的知识; - 利用传媒平台,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开展宣传活动。

3. 提高水源水质为了降低水源中的氟含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 对水源进行处理,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去除水中的氟; - 定期检测水源水质,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加强维护和管理水源的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4. 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饮水型氟中毒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具体举措包括: - 设立监测点,定期对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 - 建立报告机制,要求相关单位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给卫生部门; - 将饮水型氟中毒列入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应急预案。

5. 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为受影响的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 - 设立健康咨询热线,提供关于饮水型氟中毒的咨询和建议; - 培训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高对饮水型氟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扩大医疗资源,提供免费或补贴的治疗服务。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正式)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307-31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常见中毒急救措施(一)氰及其化合物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等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氧气,静卧、保暖。

(二)氟及其化合物.溅入眼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

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口才静卧保暖。

(三)光气使吸入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很重要),吸氧,眼部刺激、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脱去染毒衣着,可注射乌洛托品20%20毫升。

(四)磷化氢吸入口才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并保温。

以口进入,及早彻底用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硫酸铜液催吐,忌用鸡蛋、牛奶及油类泻剂。

呼吸困难注射由梗菜碱或安钠咖,注意不可用解磷定(PAM)和其他巯基类药物。

(五)硫化氢吸入口才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入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

中毒急救措施

中毒急救措施

中毒急救措施(一)氰及其化合物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等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氧气,静卧、保暖。

(二)氟及其化合物溅入眼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

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口才静卧保暖。

(三)光气使吸入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很重要),吸氧,眼部刺激、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脱去染毒衣着,可注射乌洛托品20%20毫升。

(四)磷化氢吸入口才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并保温。

以口进入,及早彻底用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硫酸铜液催吐,忌用鸡蛋、牛奶及油类泻剂。

呼吸困难注射由梗菜碱或安钠咖,注意不可用解磷定(PAM)和其他巯基类药物。

(五)硫化氢吸入口才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入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

(六)砷及其化合物吸入或误服,及时进行解毒剂注射,如二巯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二巯丁二钠等,对症治疗。

(七)二氧化硫将吸入口才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吸氧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呼吸刺激等咳嗽症状,可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喉头痉挛窒息时应切开气管,并注意控制肺水肿发生。

(八)汞及其化合物吸入口才迅速脱离污染区,皮肤、眼接触时,用大量水及肥皂彻底清洗,休息保暖。

经口进入,立即漱口,饮牛奶、豆浆或蛋清水,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BAL等。

(九)甲醇及醇类中毒者离开污染区,经口进入,立即催吐或彻底洗胃。

(十)强酸类皮肤用大量清水或碳酸氢钠冲洗,酸雾吸入者用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

经口误服,立即洗胃,可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氧化镁悬浮液,忌用碳酸氢钠及其他碱性药洗胃。

(十一)强碱类大量清水冲洗皮肤,特别对眼要用流动水及时彻底冲洗,并用硼酸或稀醋酸液中和碱类。

经口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或木炭粉保护粘膜。

化学实验室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

1.2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有机试剂和溶剂,多数具有易燃性、易爆性和毒性等。

虽然我们在选择实验时,尽量选用低毒的溶剂和试剂,但是大量使用它们时,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因此,防火、防爆、防中毒已成为化学实验室中的重要问题。

1.2.1 防火防爆化验室内应备有灭火用具,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材。

化验员要熟知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

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查漏气。

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冒然敲打。

倾倒易燃液体量大时要有防静电措施。

加热易燃溶剂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点燃煤气灯时,必须先关闭风门,划着火柴,再开煤气,最后调节风量。

停用时要先闭风,后闭煤气。

不依次序,就有发生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还要防止煤气灯内燃。

使用酒精灯时,注意酒精切勿装满,应不超过容量的2/3,灯内酒精不足1/4容量时,应灭火后添加酒精。

燃着的灯焰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灯内酒精起燃。

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应用另一正燃的酒精灯来点,以防失火。

易爆炸类药品,如苦味酸,高氯酸,高氯酸盐,过氧化氢等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应和其它易燃物放在一起。

在蒸馏可燃物时,要时刻注意仪器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

如需往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停止加热,放冷后再进行。

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必要时操作人员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档板。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灯火,以防着火。

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

工作中不要使用不知其成分的物质,因为反应时可能形成危险的产物(包括易燃、易爆或有毒产物)。

在必须进行性质不明的实验时,应尽量先从最小剂量开始,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用贮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燃爆事故。

电炉周围严禁有易燃物品。

电烘箱周围严禁放置可燃、易燃物及挥发性易燃液体。

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气的物料。

氟及其化合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氟及其化合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氟及其化合物
Fluorine and
Fluorides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
蚀作用,损害骨骼。

表现为流泪、咳嗽、胸闷、气急、
头痛、头晕等。

可引起皮炎、角膜溃疡。

长期过量接触
可致骨关节活动受限、骨骼畸形。

氟为黄绿色气体。

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

与氨、金属可发生剧烈反应。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用具。

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
污染时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溅入眼内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
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防护措施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浓度(PC-TWA)不超过2mg/m3。

IDLH浓度为50mg/m3 难于过滤,超过
IDLH 浓度时,需供气式呼吸防护。

密闭、局部排风。

不与水或可燃性物质接触。

工作场所禁止吸
烟、饮食。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12350。

氟及其化合物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氟及其化合物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氟及其化合物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氟为无色或淡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很快变为氟化合物,广泛用于工、农业,用于农业杀虫剂有剧毒。

常用的氟无机化合物有氟化钠、氟硅酸钠、氢氟酸等。

【毒理】1.体内吸收的氟化物主要贮存于骨、软骨及牙齿中,小部分蓄积在肾、脾、心、肺、肝等处,并能通过胎盘屏障。

体风氟及氟化物,约50%从尿中排出,肠道、唾液、汗腺及乳液中都可排出少量。

2.氢氟酸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浓度高时能引起腐蚀。

浓度低的氟化物粉尘或蒸气对黏膜有刺激作用。

汗液中的氟化物对皮肤亦有刺激作用。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化物,除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出血,甚至坏死以外,还可发生骨的病变及肝、肾变性。

3•由于氟离子的亲钙性,能大量夺取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为比较稳定难溶解的氟化钙而沉淀,产生血钙降低,血磷增加,因而出现神经应激性增加,骨骼及牙齿的变化(氟斑牙和氟骨症)。

这是无机氟化物中毒时对人体最主要的毒性作用。

4.氟化物可与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或焦磷酸酶和烯醇化酶作用时所需镁离子结合,阻碍它们在糖原合成和三竣酸循环中的作用。

部分氟形成氢氟酸与草酰乙酸起作用,生成氟柠檬酸,使三竣酸循环不能继续进行,糖类代谢紊乱,细胞和组织能量供应不足。

5.氟可以抑制胆碱酯酶,使组织中乙酰胆碱增高,可出现有机磷中毒症状。

6.氟化物对心肌有直接损害作用,并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7.本类药物对中枢神经有损害作用,脑部可有脑软化,胶质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及脑炎等改变。

8.氟离子阻碍凝血酶的形成,故可影响凝血功能。

9.由于氟血色素的形成,而致组织缺氧,出现发给。

【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1)内服中毒:多出现流涎、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呕血、便血,亦可有眼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等。

(2)吸入中毒:多见鼻黏膜出血、溃疡、支气管炎及肺炎的表现。

(3)神经系统症状:①肢体痉挛、肌肉震颤、手足抽搐或癫痛样惊厥、眼球震颤;②四肢蚁走感、肌肉无力、步行困难、吞咽肌麻痹、语言障碍等;③循环系统症状: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发生室颤)、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四肢发凉及脉弱等;④呼吸系统症状:毒物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及变性血色素(氟血色素)的形成,故有缺氧、呼吸浅快、发缙,以至呼吸衰竭等;⑤肝损害:出现黄疸、血尿、无尿等;⑥皮肤损害:皮肤接触氢氟酸数小时后,疼痛逐渐加重,皮肤发白或发红,形成水疱、坏死、溃疡等。

防中毒应急预案

防中毒应急预案

防中毒应急预案
一、背景。

中毒是指人体或动植物因接触有毒物质而引起的身体功能障碍或损害。

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误食、误吸、误服毒物或接触有毒物质等。

为了有效应对中毒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制定防中毒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责任部门。

1. 企业/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中毒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中毒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防措施。

1. 对于有毒化学品,应在明显位置张贴相关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

2. 对于食品、药品等易引起中毒的物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并加强管理。

3. 对于员工进行中毒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处理流程。

1. 发现中毒事件后,立即将中毒者远离毒源,并进行紧急救护。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3. 对中毒者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吸毒等。

4.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五、应急演练。

1.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中毒应急演练,模拟中毒事件的发生,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2. 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防中毒应急预案。

六、其他事项。

1. 定期对防中毒应急预案进行检查和修订,确保其及时有效。

2. 对于特定行业和工作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中毒应急预案。

以上防中毒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单位有效防范和应对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信息

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信息

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信息—基础知识(一)N-甲基苯胺 (2)(二)N-异丙基苯胺 (3)(三)氨 (3)(四)苯 (4)(五)苯胺 (5)(六)丙烯酰胺 (6)(七)丙烯腈 (7)(八)对硝基苯胺 (8)(九)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8)(十)二苯胺 (10)(十一)二甲基苯胺 (11)(十二)二硫化碳 (11)(十三)二氯代乙炔 (12)(十四)二硝基苯 (13)(十五)二硝基甲苯 (14)(十六)二氧化氮 (14)(十七)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15)(十八)氟化氢 (16)(十九)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17)(二十)镉及其化合物 (17)(二十一)铬及其化合物 (18)(二十二)汞 (19)(二十三)碳酰氯 (20)(二十四)黄磷 (21)(二十五)甲(基)肼(皮) (22)(二十六)甲醛 (22)(二十七)焦油逸散物 (23)(二十八)肼 (24)(二十九)可溶性镍化物 (24)(三十)磷化氢 (25)(三十一)硫化氢 (26)(三十二)硫酸二甲酯 (27)(三十三)氯化汞 (28)(三十四)氯奈 (28)(三十五)氯甲基甲醚 (29)(三十六)氯 (30)(三十七)氯乙烯 (31)(三十八)锰及其化合物 (32)(三十九)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 (32)(四十)铍及其化合物 (33)(四十一)偏二甲基肼 (34)(四十二)铅(尘、烟) (35)(四十三)氰化氢 (35)(四十四)氰化物 (36)(四十五)三硝基甲苯(皮) (37)(四十六)砷化氢(胂) (38)(四十七)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39)(四十八)石棉 (40)(四十九)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皮) (41)(五十)羰基镍 (41)(五十一)锑及基化合物 (42)(五十二)五氧化二钒烟尘 (43)(五十三)硝基苯(皮) (44)(五十四)一氧化碳(非高原) (45)(一)N-甲基苯胺1、CAS号:100-61-82、中文名称:N-甲基苯胺(皮)别名:甲氨基苯;苯氨基甲烷3、英文名称:N—Methylaniline(skin)分子式:C6H5NHCH33、理化性质:无色到红棕色油状液体,有弱的氨味.相对分子质量107,熔点为-57℃,沸点196℃,闪点78℃.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表现:一、急性中毒生产中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或蒸气,立即引起眼、鼻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有咳嗽、咽部灼痛、胸部紧束感等。

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或反射性窒息等。

皮肤或粘膜接触氢氟酸则致灼伤。

也有过敏性皮炎的报告。

口服氟盐中毒者,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抽搐、休克及急性心力衰竭等。

二、慢性影响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无机氟化物,可引起以骨骼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病损,这称为工业性氟病。

临床上,眼、上呼吸道、皮肤出现刺激症状和慢性炎症;腰背、四肢酸痛,神经衰弱综合征,食欲不振、恶心、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较常见。

尿氟量常超过当地居民的正常值。

骨骼的改变最有意义,可由X线摄片检查发现。

最先出现于躯干骨,尤其是骨盆和腰椎,继之桡骨、尺骨和胫骨、腓骨也可累及。

骨密增高,骨小梁增粗、增浓,交叉呈网织状,似"纱布样"或"麻袋纹样",严重者如"大理石样"。

上述骨膜、骨间膜、肌腱和韧带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萌芽状、玫瑰刺状或烛泪状等)的钙化或骨化等骨周改变。

严重者可致关节运动受限、骨骼畸形和神经受压症状。

尚未见长期接触氟化物的致癌性研究报告,也无氟化物与癌症死亡率间相关的论证。

三、地方性氟病这是长期饮用含氟高的饮水后所致的一种地方性疾病。

受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的地区,也常可发现这类病变。

患者诉剧烈头痛、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尚伴有四肢麻木感、肌肉酸痛、腰背钝痛、关节活动受限等。

典型所见为氟斑牙及氟骨症。

氟斑牙:初期,牙面无光泽,偶见苍白色斑点,随后呈淡棕色至深棕色斑点或斑块,分布面扩大。

齿质脆弱,易被磨损。

本症主要是幼年牙生长期受到氟的影响所致。

当成年后再移居高氟饮水区域,可免受侵害。

氟骨症:长期吸收多量氟化物,可引起特有的骨质硬化症,个别也见骨质疏松症。

患者常诉腰酸背痛。

至后期,其关节活动,特别是弯腰动作明显受限,甚至行动困难。

制铝工人要注意防氟范本

制铝工人要注意防氟范本

制铝工人要注意防氟范本制铝工人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氟范本。

铝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氟化物,这些氟化物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

在工作中,制铝工人应遵循以下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1. 佩戴防护装备制铝工人在工作时应佩戴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装备,以减少对氟化物的接触。

防护面罩应能有效过滤氟化物颗粒,防护手套应采用耐化学物质的材料,防护服应具有耐腐蚀性能。

同时,要确保防护装备的完好无损,及时更换损坏的装备。

2. 避免直接接触氟化物制铝工人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氟化物。

工作时要戴好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含氟化物的物品或设备。

另外,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换上干净的衣物,以防止氟化物残留在身体或衣物上。

3. 加强通风在制铝作业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排除含氟化物的气体。

可以通过安装排风设备、开启窗户或使用风扇等方式来增加氛围空气流动,减少氟化物的积聚。

4. 定期进行工作环境检测制铝工人应定期进行工作环境检测,及时了解氟化物的浓度是否超标。

如果发现氟化物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障工人的健康。

5. 进行必要的培训制铝工人要接受必要的防护培训,了解有关氟化物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

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铝工人在工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标准的工艺流程开展作业。

避免产生氟化物的泄漏和散发,减少工作环境中氟化物的存在。

同时,要避免违规操作和莽撞行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7. 定期体检制铝工人要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特别是有可能接触氟化物的岗位工人。

及时发现和治疗与氟化物相关的健康问题,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8.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制铝工人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安全,还要关心同事和工友的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制铝工作中,防氟范本至关重要。

制铝工人必须认识到氟化物对健康的危害性,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示范文本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示范文本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的氟及其无机化合物,可引起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药物、磷肥、杀虫剂、氟塑料、釉料、玻璃、搪瓷、焊条等制造,及蚀刻玻璃、焙烧水泥或砖瓦等均可接触。

发病症状:长期大量接触氟化物可引起工业性氟病,早期出现腰、腿、脊椎关节和膝关节疼痛,伴头晕、耳鸣、上腹胀等症状,随后,脊椎、关节疼痛加剧,严重者骨关节活动受限、骨骼畸形。

呼吸道吸入氟化物可发生急性中毒,严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甚至因喉痉挛、喉水肿引起窒息。

经常接触低浓度氟化物,可发生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牙酸蚀症,氢氟酸可引起皮肤灼伤。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换气,确保氟化物空气浓度符合国标。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个人防护。

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1年体检1次,避免禁忌症。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护士配置化疗药、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

护士配置化疗药、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一、危害因素1、锐器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2、化疗药物的暴露: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未能按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程执行,造成药物的挥发与弥漫。

化疗药物过期后未按规定处理,造成一定的危害。

3、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因为工作忙、个人习惯和观念上的因素,造成手卫生不规范。

4、化疗废物处理不当: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或称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性药物,其废弃物的主要物质为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废物危险性很大,可能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由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知识缺乏,对化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职业危害。

二、防护措施1、锐器的使用管理:使用锐器时,注意自我防护,使用过的注射器、静脉针不要回套针冒,锐器盒放置在有效距离内。

2、规范手卫生: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手卫生知识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采取定期手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正确处理化疗过期药:化疗科室强化化疗药物管理,定期检查过期药物,包装完好但已过期的或已不再需要的药物可以返还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处理。

4、注意自身防护:用于化疗药物的用具具有相当的近期及远期的毒性,接触化疗药的护士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首先要加强使用化疗药物的学习,及时学习新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在进行化疗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防护衣,以免直接接触化疗药,化疗药物配制的护士要定期进行体检。

5、规范化疗废物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化疗废物进行管理,做到分类正确,不得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化疗垃圾随时封闭,包装外贴有警示标志。

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并根据情况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细胞毒性废物,所有细胞毒性废物的完全降解要求达到1200℃高温,以及应用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化学降解法可将细胞毒性化合物转化为非毒性化合物,适用于情理药品残余物,清洁被污染的便器、溢出物、防护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防护
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的氟及其无机化合物,可引起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药物、磷肥、杀虫剂、氟塑料、釉料、玻璃、搪瓷、焊条等制造,及蚀刻玻璃、焙烧水泥或砖瓦等均可接触。

发病症状:长期大量接触氟化物可引起工业性氟病,早期出现腰、腿、脊椎关节和膝关节疼痛,伴头晕、耳鸣、上腹胀等症状,随后,脊椎、关节疼痛加剧,严重者骨关节活动受限、骨骼畸形。

呼吸道吸入氟化物可发生急性中毒,严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甚至因喉痉挛、喉水肿引起窒息。

经常接触低浓度氟化物,可发生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牙酸蚀症,氢氟酸可引起皮肤灼伤。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换气,确保氟化物空气浓度符合国标。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个人防护。

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1年体检1次,避免禁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