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力学的“三大观点”解题
第8讲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
第4讲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必记要点】1.处理力学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及其受力情况,了解在该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及做功情况,有不少问题是需要分段来分析的。
(2)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及相应的功能关系的转化情形,选择合适的公式列式求解。
2.力学规律选用的一般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位移x,时间t)问题,不能解决力(F)的问题。
(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
(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问题特别方便。
考点一应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分析碰撞问题[例1](多选)(2017·安徽江南十校二模)如图2-4-1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B紧靠右侧墙面,另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体C,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设向右为正)与A碰撞后立即结合为一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4-1A .A 、C 碰撞引起的机械能损失为14m v 20B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2m v 20 C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 开始与墙分离D .弹簧第一次拉伸到最长时B 的速度为-v 03[解析] 对A 、C ,碰撞后的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m v 0=2m v 1,v 1=v 02,碰撞引起的机械能损失为12m v 20-12(2m )v 21=14m v 20,A 正确;根据能量守恒,最大弹性势能等于碰撞后AC 结合体的动能,B 错误;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C结合体的速度为-v 02,弹簧开始拉伸,B 开始与墙分离,C 正确;弹簧第一次拉伸最长时,A 、B 、C 三者有共同速度v 1,根据动量守恒:-m v 0=3m v 2,v 2=-v 03,D 正确。
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板—块模型问题(含答案)
高考题型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板—块模型问题1.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优先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若地面不光滑或受其他外力时,需选用动力学观点解题.2.滑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时应注意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变化.3.应注意区分滑块、木板各自的对地位移和它们的相对位移.用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列式时位移指对地位移;求系统摩擦生热时用相对位移(或相对路程).考题示例例2(2013·山东卷·38(2))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 A=2 kg、m B=1 kg、m C=2 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发生碰撞.求A与C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图4答案 2 m/s解析因碰撞时间极短,A与C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A的速度为v A,C的速度为v C,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0=m A v A+m C v C①A与B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v A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m B v0=(m A+m B)v AB②A与B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C碰撞,应满足v AB=v C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v A=2 m/s.命题预测3.(2020·云南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测试)如图5甲所示,质量为m=0.3 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1 kg、长度L=0.6 m的木板A的最左端,A和B一起以v0=1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A与右侧一竖直固定挡板P发生弹性碰撞.以碰撞瞬间为计时起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碰后0.5 s内B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图5(1)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2)A与P第1次碰撞到第2次碰撞的时间间隔;(3)A 与P 碰撞几次,B 与A 分离. 答案 (1)0.1 (2)0.75 s (3)2次解析 (1)碰后A 向左减速,B 向右减速,由题图乙得: a B =ΔvΔt=1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ma B 解得μ=0.1(2)碰后B 向右减速,A 向左减速到0后,向右加速,最后与B 共速,对A 、B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 v 0-M v 0=(M +m )v 1 解得:v 1=0.5 m/s此过程,对B 由动量定理得:m v 1-m v 0=-μmgt 1 解得:t 1=0.5 s对A 由动能定理有:-μmgx A =12M v 12-12M v 02解得:x A =0.125 m此后A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x Av 1=0.25 s所以一共用的时间:t =t 1+t 2=0.75 s ,即A 与P 第1次碰撞到第2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0.75 s (3)A 第1次与挡板P 碰撞后到共速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由能量守恒有: 12m v 02+12M v 02=12(M +m )v 12+μmgx 相对1 解得x 相对1=0.5 m假设第3次碰撞前,A 与B 不分离,A 第2次与挡板P 相碰后到共速的过程中,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有:m v 1-M v 1=(M +m )v 2 由能量守恒有:12m v 12+12M v 12=12(M +m )v 22+μmgx 相对2 解得:x 相对2=0.125 m由于x 相对=x 相对1+x 相对2>L ,所以A 与P 碰撞2次,B 与A 分离.4.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水平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端放一质量为m 的铁块,现给铁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其以初速度v 0开始运动,并与固定在木板另一端的弹簧相碰后返回,恰好又停在木板左端.(重力加速度为g )图6(1)求整个过程中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铁块相对木板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3)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答案 (1)Mm v 022(M +m ) (2)M v 024μg (M +m ) (3)Mm v 024(M +m )解析 设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共同速度为v 1,此时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 p ,铁块回到木板左端时,共同速度为v 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0=(M +m )v 1① m v 0=(M +m )v 2②(1)整个过程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 f =12m v 02-12(M +m )v 22③联立②③解得W f =Mm v 022(M +m )④(2)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 f =2μmgL ⑤联立④⑤解得L =M v 024μg (M +m )⑥(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12W f +E p =12m v 02-12(M +m )v 12⑦ 联立①④⑦解得E p =Mm v 024(M +m )⑧5.(2020·河南郑州市线上测试)如图7所示,长木板B 的质量为m 2=1.0 kg ,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3=1.0 kg 的物块C (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m 1=0.5 kg 的物块A 从距离长木板B 左侧l =9.5 m 处,以初速度v 0=10 m/s 向着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 与长木板B 发生弹性正碰(时间极短),之后三者发生相对运动,整个过程物块C 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物块A 及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1,物块C 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物块C 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 m/s 2,求:图7(1)A 、B 碰后瞬间物块A 和长木板B 的速度; (2)长木板B 的最小长度;(3)物块A 离长木板左侧的最终距离.答案 (1)3 m /s ,方向向左 6 m/s ,方向向右 (2)3 m (3)10.5 m解析 (1)设物块A 与木板B 碰前瞬间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μ1m 1gl =12m 1v 2-12m 1v 02解得v =v 02-2μ1gl =9 m/s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假设碰撞后的瞬间速度分别为v 1、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m 1v 1+m 2v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1v 2=12m 1v 12+12m 2v 22联立解得v 1=m 1-m 2m 1+m 2v =-3 m/s ,v 2=2m 1m 1+m 2v =6 m/s碰后瞬间物块A 的速度大小为3 m /s 、方向向左,长木板B 的速度大小为6 m/s 、方向向右; (2)碰撞后B 做减速运动,C 做加速运动,B 、C 达到共同速度之前,由牛顿运动定律,对木板B 有 -μ1(m 2+m 3)g -μ2m 3g =-m 2a 1 对物块C 有μ2m 3g =m 3a 2设从碰撞后到两者达到共同速度经历的时间为t ,则 v 2-a 1t =a 2t木板B 的最小长度d =v 2t -12a 1t 2-12a 2t 2=3 m(3)B 、C 达到共同速度之后,因μ1(m 2+m 3)g =μ2m 3g ,故二者一起减速至停下,设加速度大小为a 3,由牛顿运动定律得μ1(m 2+m 3)g =(m 2+m 2)a 3 整个过程B 运动的位移为 x B =v 2t -12a 1t 2+0-(a 2t )2-2a 3=6 mA 与B 碰撞后,A 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4=μm 1g m 1=1 m/s 2,位移为x A =0-v 12-2a 4=4.5 m物块A 离长木板B 左侧的最终距离为 x A +x B =10.5 m.专题强化练[保分基础练]1.(2020·广东东莞市线上检测)如图1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另一个质量为2m 的物块B 发生正碰,碰后B 物块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已知物块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沙坑的距离为1 m ,g 取10 m/s 2,物块可视为质点,则碰撞前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 )图1A .0.5 m /sB .1 m/sC .2 m /sD .3 m/s答案 D解析 碰撞后B 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μ·2mgx =0-12×2m v 2,代入数据得v =2 m/s ,A 与B 碰撞的过程中,A 与B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则m v 0=m v 1+2m v ,由于没有机械能损失,则12m v 02=12m v 12+12×2m v 2,联立解得v 0=3 m/s ,故选D. 2.(2020·河北唐山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 的足够长的木板,木板上放一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开始木块、木板均静止.现分别使木块获得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 0和2v 0,两次运动均在木板上留下划痕,则两次划痕长度之比为( )图2A .1∶4B .1∶42C .1∶8D .1∶12答案 A解析 木块从开始到相对长木板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有m v 0=(M +m )v ,解得v =m v 0M +m ;对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gs =12m v 02-12(M +m )v 2,解得划痕长度s =M v 022μ(M +m )g ,同理,当木块的初速度为2v 0时,则划痕长度为s ′=M (2v 0)22μ(M +m )g ,故两次划痕长度之比为s ∶s ′=1∶4,故A 正确,B 、C 、D 错误.3.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带挡板的长木板,挡板和长木板的总质量为m ,木板长度为L (挡板的厚度可忽略不计),挡板上固定有一个小炸药包(可视为质量不计的点).木板左端有一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滑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滑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刚好能与小炸药包接触,接触瞬间小炸药包爆炸(此过程时间极短,爆炸后滑块与木板只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且完好无损),滑块向左运动,最终回到木板的左端,恰与木板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3(1)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小炸药包爆炸后瞬间滑块和木板的速度. 答案 (1)v 024gL(2)0 v 0,方向水平向右解析 (1)滑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刚好能与炸药包接触,此时滑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设滑块刚要与炸药包接触时的速度为v 1,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该系统动量守恒,故有m v 0=2m v 1 解得v 1=12v 0,方向水平向右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对系统,由功能关系可知 μmgL =12m v 02-12×2m v 12联立解得μ=v 024gL(2)设小炸药包爆炸后瞬间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最终滑块相对木板静止于木板的左端时速度为v 2,系统在爆炸前后动量守恒,则有 2m v 1=m v 1′+m v 2′ 2m v 1=2m v 2小炸药包爆炸后,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对系统,根据功能关系,有 μmgL =12m v 1′2+12m v 2′2-12×2m v 2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1′=0,v 2′=v 0,方向水平向右.[争分提能练]4.(2020·山东三校在线联考)如图4所示,一平板小车 C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的物体A 和2m 的物体B 均以大小为v 的初速度分别沿同一直线同时从小车两端相向水平滑上小车.设两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质量为m ,最终物体A 、B 都停在小车上,物体 A 、B 始终没有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4(1)最终小车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平板车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答案 (1)v 4 方向水平向左 (2)9v 28μg解析 (1)以A 、B 两物体及小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B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2m v -m v =4m v 1解得v 1=v4,方向水平向左(2)初始阶段A 物体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A =μmg m =μg ;B 物体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B =μ·2mg2m=μg ;小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C =μ·2mg -μmg m =μg经过t 1时间,B 、C 达到共同速度,则有v -μgt 1=μgt 1此时t 1=v 2μg ,B 、C 的速度v 2=v2,方向向左,A 的速度大小与B 、C 相同,方向相反,该过程中,A 相对C 运动的距离:Δx 1=(v t 1-12a A t 12)+12a C t 12B 相对C 运动的距离: Δx 2=(v t 1-12a B t 12)-12a C t 12此后B 、C 共同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μmg 3m =μg3直到三物体速度相同,所用时间t 2=v 1-v 2-a =3v4μg该过程A 相对B 、C 滑行的距离: Δx 3=(v 2t 2-12a A t 22)+(v 2t 2-12at 22)所以小车的长度至少是l =Δx 1+Δx 2+Δx 3=9v 28μg.5.(2020·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卷)如图5所示,装置的左边是光滑水平台面,一水平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 =3 kg 的物块A .装置的中间是始终在以u =2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边的台面等高并平滑对接,它也与右边的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对接.物块A 静止在其平衡位置,此处距传送带左端l =0.5 m .质量m =1 kg 的物块B 从斜面上距水平台面高h =2.0 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的长度为L =1.0 m .物块A 、B 都可视为质点,A 、B 发生的每次碰撞都是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取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图5(1)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前瞬间,B 的速度大小;(2)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后,B 返回斜面相对水平台面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3)如果物块A 每次被B 碰撞后,会在外力帮助下静止在其平衡位置等待B 的再次碰撞,当物块B 在传送带上第一次对地速度减为零时,物块B 从开始到此时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总路程s 多大. 答案 (1)6 m/s (2)0.25 m (3)11.83 m解析 (1)B 从斜面滑下过程机械能守恒,mgh =12m v 02解得B 滑上传送带瞬间v 0=210 m/sB 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v 02-v 12=2aL ,μmg =ma 解得B 滑过传送带与A 碰前瞬间的速度v 1=6 m/s(2)A 、B 发生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碰后B 的速度为v 2,A 的速度为v A m v 1=m v 2+M v A ,12m v 12=12m v 22+12M v A 2联立两式解得v 2=-12v 1,v A =12v 1,即v 2=-3 m/s物块B 以3 m/s 的速度返回到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最右端,则v 22-v 32=2aL 解得v 3= 5 m/s >u =2 m/s故此次在传送带上向右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则mgh ′=12m v 32,得h ′=0.25 m(3)物块B 上升h ′后再返回传送带右端时,速度大小为v 3= 5 m/s ,滑上传送带,减速至左端 v 32-v 42=2aL ,得v 4=1 m/s物块B 与A 第二次发生弹性碰撞,碰后速度v 5=-12 m/s返回传送带后向右匀加速运动,u 2-v 52=2ax 得x =1516m <L =1 m故运动x 后匀速运动至右端,以初速度大小u =2 m/s 滑上斜面,则mgh ″=12mu 2得h ″=0.2 m再次返回匀减速运动至传送带左端时恰好对地速度为零,则物块B 从开始到此时对地总路程s =4l +5L +h +2h ′+2h ″sin θ得s =716m ≈11.83 m.6.如图6所示为某工地一传输工件的装置,AB 为一段足够大且固定的14圆弧轨道,圆弧半径R =5.6 m ,BC 为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 为一段固定的14圆弧轨道,圆弧半径r =1 m ,三段轨道均光滑.一长为L =2 m 、质量为M=1 kg 的平板小车最初停在BC 轨道的最左端,小车上表面刚好与AB 轨道相切,且与CD 轨道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 =2 kg 的工件从距AB 轨道最低点的高度为h 处沿轨道自由滑下,滑上小车后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CD 轨道左端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被粘在C 处.工件只有从CD 轨道最高点飞出,才能被站在台面DE 上的工人接住.工件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 =10 m/s 2,则:图6(1)若h 为2.8 m ,则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2)要使工件能被站在台面DE 上的工人接住,则h 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答案 (1)40 N (2)187m<h ≤3 m解析 (1)工件从起点滑到圆弧轨道底端B 点,设到B 点时的速度为v B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12m v B 2工件做圆周运动,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mg =m v B 2R联立解得F N =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N ′=F N =40 N.(2)由于BC 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达CD 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够达到共速,设工件刚滑上小车时的速度为v 0,工件与小车达到共速时的速度为v 1,假设工件到达小车最右端才与其共速,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对于工件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M )v 1 由动能定理得μmgL =12m v 02-12(m +M )v 12对于工件从AB 轨道滑下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1=12m v 02代入数据解得h 1=3 m要使工件能从CD 轨道最高点飞出,h 1=3 m 时物块有从AB 轨道滑下且不脱离小车的最大速度.设工件从轨道下滑的最小高度为h ′,刚滑上小车的速度为v 0′,与小车达到共速时的速度为v 1′,刚滑上CD 轨道的速度为v 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对工件和小车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0′=(m +M )v 1′由动能定理得μmgL =12m v 0′2-12M v 1′2-12m v 2′2工件恰好滑到CD 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2=mgr 工件在AB 轨道滑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12m v 0′2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h ′=187m 综上所述,要使工件能到达CD 轨道最高点,应使h 满足187 m<h ≤3 m.。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2025高考物理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目录题型一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1题型二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板-块模型及传送带模型问题 16题型一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力学三大观点对比力学三大观点对应规律表达式选用原则动力学观点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到运动细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 =v 0+atx =v 0t +12at 2v 2-v 20=2ax 等能量观点动能定理W 合=ΔE k涉及到做功与能量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E k 1+E p 1=E k 2+E p 2功能关系W G =-ΔE p 等能量守恒定律E 1=E 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I 合=p ′-p 只涉及初末速度、力、时间而不涉及位移、功动量守恒定律p 1+p 2=p 1′+p 2′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1.(2024·湖北·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小球A 以初速度v 0=2gR 竖直向上冲入半径为R 的14粗糙圆弧管道,然后从管道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 02=gR 冲出,在光滑水平面上与左端连有轻质弹簧的静止小球B 发生相互作用,距离B 右侧s 处有一个固定的弹性挡板,B 与挡板的碰撞没有能量损失。
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整个过程弹簧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A 球接触弹簧开始计时,t 0已知)。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12kx 2,x 为形变量,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小球在管道内运动的过程中阻力做的功;(2)弹簧两次弹力最大值之比F 2:F 1;(3)小球B 的初始位置到挡板的距离s 。
【答案】(1)-32mgR ;(2)7:5;(3)35t 0gR 【详解】(1)设小球在管道内运动的过程阻力做功为W f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3mgR +W f =12⋅3m v 02 2-12⋅3mv 20解得W f =-32mgR(2)当A 、B 第一次共速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簧弹力最大,设压缩量为x 1,A 、B 共同速度为v 共1,从A 刚接触弹簧到A 、B 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02=(3m +2m )v 共112kx 21=12⋅3m v 02 2-12⋅(3m +2m )v 2共1此时弹簧弹力为F 1,有F 1=kx 1由图乙可知,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 与挡板相撞,设此时A 、B 速度分别为v 1、v 2,从A 刚接触弹簧到弹簧恢复原长,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02=3mv 1+2mv 212⋅3m v 02 2=12⋅3mv 21+12⋅2mv 22解得v 1=15gR ,v 2=65gR此时B 原速率反弹,当A 、B 第二次共速时,弹簧压缩量再一次达到最大,设压缩量为x 2,A 、B 共同速度为v 共2,从B 刚反弹到弹簧第二次压缩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3mv 1-2mv 2=(3m +2m )v 共212kx 22=12⋅3mv 21+12⋅2mv 22-12(3m +2m )v 2共2此时弹簧弹力为F 2,有F 2=kx 2联立解得F 2:F 1=7:5(3)设A 、B 一起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任意时刻A 、B 速度分别为v A 、v B ,根据动量守恒可得3mv 02=3mv A +2mv B 在任意一极短时间∆t 内,有3mv 02Δt =3mv A Δt +2mv B Δt 所以3mv 02Δt =3m Δx A +2m Δx B 等式两边求和得3mv 02t 0=3ms A +2ms B 由图乙可知,t 0时B 与挡板发生碰撞,此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故从t =0到t =t 0时,A 、B 位移相同,即s A =s B =s联立解得s =35t 0gR 2.(2024·河北·三模)滑雪是人们在冬季喜爱的户外运动。
高中物理中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中物理中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楼㊀倩(兰州市第七中学ꎬ甘肃兰州730000)摘㊀要:本文主要对力学三大观点进行介绍ꎬ对三大观点的优选原则进行分析ꎬ并结合典型例题ꎬ探讨如何利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综合性问题.关键词:高中物理ꎻ力学三大观点ꎻ解题应用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6-0083-03收稿日期:2023-11-25作者简介:楼倩(1986.2-)ꎬ女ꎬ甘肃省兰州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高中物理教学研究.㊀㊀高中物理中力学三大观点ꎬ即动力学观点㊁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是高考中必考的考点ꎬ具有综合性强㊁难度大的特征ꎬ常常作为考试的压轴题出现.本文对该部分知识进行了分析ꎬ以便加强学生对三大观点的理解和应用.1力学三大观点概述高中物理中的力学三大观点ꎬ包括动力学观点㊁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1].其中动力学观点是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ꎬ求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㊁加速度㊁位移等物理量ꎬ涉及运动的细节ꎬ可以用来处理匀变速运动的相关问题ꎻ能量观点是结合动能定理㊁功能关系㊁机械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ꎬ解决功和能之间的关系ꎬ涉及做功和能量转换ꎬ既能解决匀变速运动的相关问题ꎬ也能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ꎻ动量观点是涉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ꎬ解决过程只涉及物体的初末速度㊁力㊁时间或者只与初末速度有关ꎬ和能量观点一样ꎬ动量观点适用范围既包括匀变速运动ꎬ也包括非匀变速运动问题.2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力学的三大观点ꎬ针对的是不同的物理情境ꎬ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如若误用ꎬ就会降低解题效率ꎬ甚至求出错误答案或者求解过程陷入僵局.因此ꎬ需要对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有一定的了解.(1)当物理情境为碰撞㊁爆炸㊁反冲等问题ꎬ若只涉及初㊁末速度而不涉及力㊁时间ꎬ且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ꎬ优先选用动量守恒定律ꎬ并联立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ꎬ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2)当涉及运动的具体细节时ꎬ考虑动力学观点进行解题ꎬ能量和动量观点均只关注初末状态ꎬ不考虑运动细节.(3)当问题涉及相对位移时ꎬ可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此时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和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ꎬ即转变为系统的内能.这种解法可以避免对复杂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ꎬ简化解题步骤.(4)若在求解问题时ꎬ需要求出各个物理量在某时刻的大小ꎬ则可以优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5)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ꎬ且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ꎬ应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热点题型分析3.1应用三大动力学观点解决碰撞㊁爆炸模型例1㊀如图1所示ꎬ水平地面上放置有P㊁Q两个物块ꎬ两者相距L=0.48mꎬP物块的质量为1kgꎬ38Q物块的质量为4kgꎬP物块的左侧和一个固定的弹性挡板接触.已知P物块与水平地面间无摩擦ꎬ且其和弹性挡板碰撞时无能量损失ꎬQ物块与水平地面有摩擦且动摩擦因数为0.1ꎬ重力加速度取10m/s2.某一时刻ꎬP以4m/s的初速度朝着物块Q运动并和其发生弹性碰撞ꎬ回答以下问题:图1㊀例1题图(1)P物块与Q物块第一次碰撞后ꎬ两者瞬间速度大小各为多少?(2)P物块与Q物块第二次碰撞后ꎬ物块Q的瞬间速度大小为多少?解析㊀(1)第一次弹性碰撞后瞬间两物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ꎬ有m1v0=m1v1+m2v2ꎬ12m1v02=12m1v21+12m2v22ꎬ求解得v1=-125m/sꎬv2=85m/s.因此ꎬP物块与Q物块第一次碰撞后ꎬ两者瞬间速度大小分别为125m/s㊁85m/s.(2)设碰后Q的加速度为aꎬ则有μmg=ma.假设第二次碰撞前Q没有停止运动ꎬ有x+2L=|v1|t1ꎬx=v2t1-12at21ꎬ解得t1=0.8s.假设第二次碰撞前Q已经停止运动ꎬ有v2=at2ꎬ解得t2=1.6s.所以第二次碰撞前Q没有停止运动.设第二次碰撞前的瞬间ꎬP的速度为vPꎬQ的速度为vQ.碰撞后瞬间ꎬP的速度为vPᶄꎬQ的速度为vQᶄꎬ则:vQ=v2-at1m1vP+m2vQ=m1vPᶄ+m2vQᶄ12m1vP2+12m2vQ2=12m1vPᶄ2+12m2vQᶄ2vP=-v1解得vQᶄ=3625m/s.例2㊀有一组机械组件ꎬ由螺杆A和螺母B组成ꎬ因为生锈难以分开ꎬ图2为装置剖面示意图.某同学将该组件垂直放置于水平面上ꎬ在螺杆A顶端的T形螺帽与螺母B之间的空隙处装入适量火药并点燃ꎬ利用火药将其 炸开 .已知螺杆A的质量为0.5kgꎬ螺母的质量为0.3kgꎬ火药爆炸时所转化的机械能E=6JꎬB与A的竖直直杆间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15Nꎬ忽略空气阻力ꎬ重力加速度g=10m/s2.图2㊀例2题图(1)求火药爆炸瞬间螺杆A和螺母B各自的速度大小ꎻ(2)忽略空隙及螺母B的厚度影响ꎬ要使A与B能顺利分开ꎬ求螺杆A的竖直直杆的最大长度L.解析㊀(1)设火药爆炸瞬间螺杆A的速度大小为v1ꎬ螺母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2ꎬ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ꎬ有0=m1v1+m2v2E=12m1v21+12m2v22求解得v1=-3m/sꎬv2=5m/sꎬ因此杆A的速度大小为3m/sꎬ方向竖直向上ꎻ螺母B的速度大小为5m/sꎬ方向坚直向下.(2)A相对B向上运动ꎬ所受摩擦力f向下ꎬ则对螺杆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1g+f=m1a1ꎬ解得a1=40m/s2ꎬ方向竖直向下.对螺母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2g=m2a2ꎬ解得a2=40m/s2ꎬ方向竖直向上.火药爆炸后ꎬA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ꎬ其减速至零的时间为t1=v1a1=340s.B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ꎬ其减速至零的时间为t1=v2a2=540s.所以B一直做匀减速运动ꎬA则先做匀减速将速度减至为0而后做匀加速运动ꎬ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刚好分开ꎬ此时直杆的长度最大.取向下为正方向ꎬ可得v2-a2t3=-v1+a1t3ꎬ解得t3=0.1s.则直杆长度的最大值为L=(v1+v2)t32ꎬ解得L=0.4m.3.2应用三大动力学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例3㊀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ꎬ小物块B静止48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ꎬ如图3(a)所示.t=0时刻ꎬ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ꎬ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ꎻ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ꎬ速度减为0ꎬ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ꎬ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t图像如图3(b)所示ꎬ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量.已知A的质量为mꎬ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ꎬ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ꎬ不计空气阻力.(a)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图3㊀示意图(1)物块B的质量为多少?(2)物体A在图3(b)所描述的运动过程中ꎬ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3)已知A物块和B物块和轨道间的摩擦因数是相等的.当物块B停止运动后ꎬ将物块和轨道间的摩擦因数改变ꎬ然后从P点释放物块Aꎬ其运动一段时间后ꎬ刚好能和物块B正好碰上.求改变前后摩擦因数的比值.解析㊀(1)根据图3(b)ꎬ可以得出在t1时刻ꎬ两物块发生了碰撞ꎬ物块A的速度由碰撞前的v1变为碰撞后的v12.碰撞问题ꎬ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观点进行分析ꎬ设物块B的质量为mBꎬ其碰撞后的瞬间速度大小为vB.则有mv1=m(-v12)+mBvB12mv21=12m(-12v1)2+12mBv2B解得mB=3m.(2)求物体A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大小ꎬ需要结合能量观点和动力学观点进行求解.设物体A和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ꎬP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ꎬ碰撞前物体A走过的路程为s1ꎬ碰撞之后走过的路程为s2.碰撞之前ꎬ物体A的速度由0加速至v1ꎬ该过程重力做正功ꎬ摩擦力做负功ꎬ根据动能定理ꎬ有mgH-fs1=12mv21-0碰撞之后ꎬ物体A的速度由v12减速至0ꎬ该过程重力和摩擦力均做负功ꎬ根据动能定理ꎬ有-(fs2+mgh)=0-12m(-v12)2在整个过程中ꎬ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W=fs1+fs2由图3(b)的v-t图像可知s1=12v1t1s2=12ˑv12ˑ(1.4t1-t1)且s1和s2存在几何关系s2s1=hH联立可得W=215mgH.(3)设轨道和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ꎬ改变前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有W=μmgcosθH+hsinθ设物块B在水平轨道上能够滑行的距离为sᶄꎬ由动能定理有-μmᶄgsᶄ=0-12mᶄvᶄ2设改变后的动摩擦因数为μᶄꎬ依据动能定理有mgh-μᶄmgcosθ hsinθ-μᶄmgsᶄ=0联立可得μμᶄ=119.4结束语总之ꎬ当运用力学三大观点进行解题时ꎬ关键在于明确研究对象和其所经历的物理过程ꎬ并能够根据问题ꎬ应用合适的观点进行求解.该类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ꎬ教学过程切不可机械化㊁模板化ꎬ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㊁多总结ꎬ达到 讲一题会一类 的教学效果ꎬ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参考文献:[1]李得天.利用力学的三大观点解高考力学压轴题[J].高中数理化ꎬ2022(20):34-35.[责任编辑:李㊀璟]58。
专题六 力学中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最终A、B、C的共同速度为多大;
(2)求运动过程中A的最小速度; (3)整个过程中A与C及B与C因摩擦所 产生的热量之比为多大? 图3
解析
(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2mv0=5mv1
3 得 v1= v0 5 (2)设经时间 t,A 与 C 恰好速度相等,此时 A 的速度最小. aA=-μg aC=μg
(3)滑块经过传送带作用后做平抛运动 1 2 h2= gt3 2 当两滑块速度相差最大时,它们的水平射程相差最大,当 m1≫m2 时,滑块 m1、m2 碰撞后的速度相差最大,经过传送带后速度相差 也最大 m1-m2 v1= v0=v0=5.0 m/s m1+m2 2m1 v2= v0=2v0=10.0 m/s m1+m2
即学即练1 如图2所示,一水平面上P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
质量为m的劈A在水平面上静止,上表面光滑,A右端与 水平面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 物块B恰好放在水平面上P点,物块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一质量为m的小球C位于劈A的斜面上,距水平面
的高度为h.小球C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与B发生正碰(碰
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
图2
已知M=2m,求:
(1)小球C与劈A分离时,A的速度; (2)小球C的最后速度和物块B的运动时间.
解析 (1)设小球 C 与劈 A 分离时速度大小为 v0,此时劈 A 速度
大小为 vA 小球 C 运动到劈 A 最低点的过程中,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水平 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有 mv0-mvA=0 1 2 1 2 mgh= mv0+ mvA 2 2 得 v0= gh,vA= gh,之后 A 向左匀速运动
即学即练2 如图4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
高中物理压轴题: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解析版)
压轴题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1.用力学三大观点(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检验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
2.在命题方式上,高考通常会通过设计包含多个物理过程、涉及多个力学观点的复杂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能量转换和守恒、动量变化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力学三大观点进行分析和解答。
3.备考时,学生应首先深入理解力学三大观点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定理。
其次,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对多过程问题的训练,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向一:三大观点及相互联系考向二: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如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如位移x,时间t)问题,不能解决力(F)的问题。
(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
(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特别方便。
考向三:用三大观点的解物理题要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1.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后需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
5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向右 2m
二、动量观点与能量观点综合
例2、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h,质量为 m1 的小物块 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在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 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 另一端与质量为 m2 的挡板 B 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 恰位于滑 道的末端 O 点.A 与 B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 弹簧,已知在 OM 段 A、B 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 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滑雪运动员在水平面 BC 上受到的阻力大小 f. (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落地时损失的机械能ΔE.
图 T1-6
解:(1)对 BC 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fs2=-12mv2 解得 f=m2sv22=75 N. (2)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因 h=12gt2,有 t= 2gh=2 s,则平抛 运动的初速度为 v0=st1=15 m/s. (3)由能量守恒知,落地时损失的机械能为 ΔE=12mv20+mgh-12mv2=15 750 J.
前小车相对地运动的位移.
s? L 2
(2)求弹簧解除锁定瞬间物块和
小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v1 ? v0 ? 2 ?gL(车),v2 ? 0
解:(1)物块在小车上运动到右壁时,设小车与物块的共同 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由能量关系有 μmgl =12mv20-12·2mv2,故 v0=2 μgl,在物块相对小车向右运动的过 程中,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a=μg,速度由 0 增 加到 v=v20,小车位移为 s,则
图 T1-5
解:因 v0=4 m/s>v=2 m/s,物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 当速度减小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由牛 顿第二定律 F=ma 得 a=μmmg=μg=2 m/s2,减速所经过的位移 s1=v-2-2va20=3 m,所用时间 t1=v--av0=1 s,物件到达右端还需 时间 t2=L-v s1=3.5 s,所以物件到达右端共需时间 t=t1+t2= 4.5 s.
专题强化九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专题强化九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专题解读 1.掌握解决力学综合问题常用的三个观点。
2.会灵活选用三个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
1.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问题。
(2)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3)动量观点: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问题。
2.主要运动形式(1)直线运动: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斜面上的直线运动、滑块在木板上的运动、传送带上的直线运动等。
(2)圆周运动:绳模型圆周运动、杆模型圆周运动、拱形桥模型圆周运动等。
(3)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与圆轨道有关的平抛运动等。
3.规律选用原则(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可用牛顿第二定律。
(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及时间)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去解决问题。
(3)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去解决,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5)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
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用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
【真题示例1(2021·广东卷,13)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
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s1=3.5×10-2 m,乙与边框a相隔s2=2.0×10-2 m,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现用手指将甲以0.4 m/s的初速度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不变,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力学的三大基本观点及其应用
力学的三大基本观点及其应用一、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力的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例1.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速度为v0,某时刻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到拖车停下瞬间司机才发现.若汽车的牵引力一直未变,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拖车刚停下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小结:先大后小,守恒优先变1: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当速度为v0时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到拖车停下瞬间司机才发现.若汽车的牵引力一直未变,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拖车刚停下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小结:涉及时间,动量定理优先变2: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中途拖车脱钩,待司机发现时,汽车已行驶了L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设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与重力成正比,汽车牵引力恒定不变,汽车停下时与拖车相距多远?小结:涉及位移,动能定理优先二、力的观点与动量观点结合:例2.如图所示,长 12 m、质量为 50 kg 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因数为 0.1,质量为 50 kg 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当人以 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取 g=10 m/s2)试求:(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3)人抱住立柱后,木板向什么方向滑动?还能滑行多远的距离?三、动量观点与能量观点综合:例3.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h,质量为 m1的小物块 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在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m2的挡板 B 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 恰位于滑道的末端 O 点.A 与 B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 OM 段 A、B 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求:(1)物块 A 在与挡板 B 碰撞前瞬间速度 v 的大小.(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d 时的弹性势能 E 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四、三种观点综合应用:例4.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 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某一定值 d 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 d 时,存在大小恒为 F 的斥力.设 A 物体质量 m1=1.0 kg,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某点;B 物体质量 m2=3.0 kg,以速度 v0从远处沿直线向 A 运动,如图所示.若 d=0.10 m,F=0.60 N,v0=0.20 m/s,求:(1)相互作用过程中 A、B 加速度的大小;(2)从开始相互作用到 A、B 间的距离最小时,系统动能的减少量;(3)A、B 间的最小距离.例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度为 L的小车,小车左端有一质量也是 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车子的右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车长相比可忽略),物块与小车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0,物块刚好能与小车右壁的弹簧接触,此时弹簧锁定瞬间解除,当物块再回到左端时,恰与小车相对静止.求:(1)物块的初速度 v0及解除锁定前小车相对地运动的位移.(2)求弹簧解除锁定瞬间物块和小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五、习题训练:1.如图所示,水平轨道的AB段是光滑的,BC段是粗糙的,AB轨道与BC轨道在B点衔接。
三种观点解决力学问题
总结
若研究的物理量是瞬时对应关系,常用牛顿运动定律; 若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首先考虑用两个守恒定律; 若研究的对象为一个物体,优先考虑两个定理。 特别是涉及时间问题,优先考虑用动量定理; 而涉及功和位移时,优先考虑用动能定理。
课堂演练
如图所示,相距足够远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3m的两个木块静止放置在 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木块, 穿出第一块木块时的速度为25v0,已知木块的长为L,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的 阻力恒定。试求:
(1)子弹穿出第一块木块后,第一个木块的速度大小v以及子弹在木块 中所受阻力大小;
课堂演练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两 小球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 下面B球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两小球从静 止开始滑下斜面后进入光华水平面(不计与地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 求(1)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
(2)在这个过程中杆对A球做的功。
③优选能量观点策略
2022高考总复习
三种观点解决力学问题
课前热身
你有哪些“技能包”能够解决此 类力学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恒(变)力做功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受力分析 能量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运动学方程
情景讨论
一上表面粗糙长为L的小车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6 kg。光 滑水平台上的物块A质量为m=6 kg,以v0=1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A刚好 不从B的右端滑下。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物块A可视为质点,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
专题17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解析版)
专题17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目录题型一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1)题型二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板—块模型及传送带模型问题 (16)题型一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力学三大观点对比【例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左端有一顶端高为h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圆弧的底端与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后剩余的部分,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为R.一质量m=0.4kg的物块A自圆弧形轨道的顶端释放,到达圆弧形轨道底端恰与一停在圆弧底端水平桌面上质量也为m 的物块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的损失),碰后物块B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s =6t -2t 2(关系式中所有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物块B 飞离桌面后恰由P 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1)BP 间的水平距离s BP ;(2)判断物块B 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 点;(3)物块A 由静止释放的高度h .【答案】(1)4.1m(2)不能(3)1.8m【解析】(1)设碰撞后物块B 由D 点以初速度v D 做平抛运动,落到P 点时v y 2=2gR ①其中v yv D =tan 45°②由①②解得v D =4m/s ③设平抛用时为t ,水平位移为s 2,则有R =12gt 2④s 2=v D t ⑤由④⑤解得s 2=1.6m ⑥物块B 碰后以初速度v 0=6m/s ,加速度a =-4m/s 2减速到v D ,则BD 过程由运动学公式v D 2-v 02=2as 1⑦解得s 1=2.5m ⑧故BP 之间的水平距离s BP =s 2+s 1=4.1m ⑨(2)若物块B 能沿轨道到达M 点,在M 点时其速度为v M ,由D 到M 的运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则有-22mgR=12m v M2-12m v D2⑩设在M点轨道对物块的压力为F N,则F N+mg=m v M2 R⑪由⑩⑪解得F N=(1-2)mg<0,假设不成立,即物块不能到达M点.(3)对物块A、B的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有:m A v A=m A v A′+m B v0⑫根据机械能守恒有:1 2m A v A2=12m A v A′2+12m B v02⑬由⑫⑬解得:v A=6m/s⑭设物块A释放的高度为h,对下落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h=12m v A2,⑮由⑭⑮解得h=1.8m.⑯【例2】(2021·云南省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光滑弧形槽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底端与光滑水平面相切,弧形槽高度h=2.7m、m0=2kg.BCD是半径R=0.4m的固定竖直圆形光滑轨道,D是轨道的最高点,粗糙水平面AB与光滑圆轨道在B点相切,已知A、B两点相距2m.现将质量m=1kg的物块从弧形槽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进入粗糙水平面AB前已经与光滑弧形槽分离,并恰能通过光滑圆轨道最高点D,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从弧形槽滑下的最大速度大小;(2)物块在圆形轨道B点时受到的轨道的支持力大小;(3)物块与粗糙水平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6m/s(2)60N(3)0.4【解析】(1)小物块到达弧形槽底端时速度最大.设小物块到达弧形槽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1,槽的速度大小为v2.小物块与弧形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物块下滑到底端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1-m0v2=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 v12+12m0v22联立解得v1=6m/s v2=3m/s(2)物块从竖直圆形光滑轨道B点运动到D点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 v B2=12m v D2+2mgR物块恰能通过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D点,有mg=m v D2R物块通过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B点,有F N-mg=m v B2R联立解得F N=6mg=60N(3)物块经过粗糙水平面AB时,有v B2-v12=2as=-2μgs解得μ=0.4.【例3】(2022·湖南怀化市一模)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 倾斜、bc水平,与半径R=0.4m竖直固定的粗糙半圆形轨道cd在c点平滑连接。
5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4.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A 静止在离地面高 h 的水平桌面的 边缘,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B 沿桌面向 A 运动并以速度 v0 与之 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 A 离开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 点的水平距离为 L,碰后 B 反向运动,求 B 后退的距离.已知 B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 g.
7.如图 T1-10 所示,质量 m=2 kg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沿 光滑的水平面飞出后,恰好无碰撞地进入光滑的圆弧轨道,其
中圆弧 AB 对应的圆心角θ=53°,圆半径 R=0.5 m.若小球离
开桌面运动到 A 点所用时间 t=0.4 s.(sin53°=0.8,cos53°=
0.6, g=10 m/s2)
图 T1-8
解:物块在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时做减速运动,长木板做加 速运动,碰撞时物块再传递一部分能量给长木板,以后长木板 减速,物块加速直到速度相同为止.设木块和物块最后共同的 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
设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 ΔE,则 ΔE=12mv20-12(m+M)v2 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内能为 Q=μmg·2s,在碰撞过程中损 失的机械能为 ΔE′,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ΔE=Q+ΔE′ 则 ΔE′=2mm+MMv20-2μmgs 代入数据得 ΔE′=2.4 J.
(舍去)
所以 v1=v0=2 μgl,v2=0.
1.有一传送装置如图 T1-5 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保持 以 v=2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之间的距离 L= 10 m,现有一物件以 v0=4 m/s 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传送带,物 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物件从传送带的左端运 动到右端所用的时间 (取 g=10 m/s2).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学生版)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目录一.考向分析二.题型及要领归纳热点题型一应用三大动力学观点创新解决经典模型问题热点题型二应用三大动力学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热点题型三借助碰撞、爆炸等模型综合考察能量观、动量观及运动观三.压轴题速练一考向分析1.本专题是力学三大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高考中本专题将作为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熟练应用力学三大观点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
3.用到的知识、规律和方法有: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
4.本专题的核心问题与典型模型的表现形式(1)直线运动: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斜面上的直线运动、传送带上的直线运动。
(2)圆周运动:绳模型圆周运动、杆模型圆周运动、拱形桥模型圆周运动。
(3)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与圆轨道有关的平抛运动。
5.本专题的常见过程与情境6.应对策略(1)力的观点解题:要认真分析运动状态的变化,关键是求出加速度。
(2)两大定理解题:应确定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动能),分析并求出过程中的冲量(功)。
(3)过程中动量或机械能守恒: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初、末状态,列守恒关系式,一般这两个守恒定律多用于求某状态的速度(率)。
7.力学三大观点对比力学三大观点对应规律表达式动力学观点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v0+atx=v0t+12at2v2-v20=2ax等能量观点动能定理W合=ΔE k机械能守恒定律E k1+E p1=E k 2+E p2功能关系W G=-ΔE p等能量守恒定律E1=E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I合=p′-p 动量守恒定律p1+p2=p1′+p2′8.选用原则(1)当物体受到恒力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某一方向可分解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时间与运动细节时,一般选用动力学方法解题.(2)当涉及功、能和位移时,一般选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题目中出现相对位移(摩擦生热)时,应优先选用能量守恒定律.(3)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而涉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打击类问题,因时间短且冲力随时间变化,应用动量定理求解.(4)对于碰撞、爆炸、反冲、地面光滑的板-块问题,若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二题型及要领归纳热点题型一应用三大动力学观点创新解决经典模型问题1(2022·全国乙卷·T25)如图(a),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 向A运动,t=0时与弹簧接触,到t=2t0时与弹簧分离,第一次碰撞结束,A、B的v-t图像如图(b)所示。
最新力学三大基本观点
一、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
力的观点: 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
动量观点: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观点: 动能定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
领悟: (1)当运动过程中不涉及细节问题或加速度时,可 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 (2)涉及碰撞等过程用动量观点,涉及位移过程宜 用能量的观点。 (3)解题的过程就是类似于机器的“拆卸”的过程。
本题总结:
1、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是明确物理过程的关键; 2、在涉及到相对位移(路程)且摩擦生热时,一般
选用能量观点分析
试一试2
题4、如图所示,质量mA为4.0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 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B为 1.0kg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
① 木块B的最大速度
② C与A、B的动摩擦因数
③ 要使C不从B上滑出,B的长度最小是多少? (保留两位小数)
C v0
A
B
小结
1、开启动力学问题之门的三把钥匙
2、研究对象宜先系统(或整体),后物体(或部分)
3、当多个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时,优先考虑两大守恒 定律,特别是出现相对路程的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
这是一道复杂的动量与能量综合题,是一道压轴题. 但是只要我们把复杂的状态、过程进行“拆解”, 把它变成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小过程,就能做到化难 为易,化繁为简!
例3. (93年全国卷). 两金属杆ab和cd长均为 l , 电阻均为R, 质量分别为M和m, M>m. 用两 根质量和电阻均可忽略的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 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 并悬挂在水平、光滑、 不导电的圆棒两侧. 两金属杆都处在水平位置, 如图所示. 整个装置处在一与回路平面相垂直 的匀强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为B. 若金属杆ab正 好匀速向下运动, 求运动的速度.
力学三大基本观点的综合应用研究
力学三大基本观点的综合应用研究力学三大基本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石。
这些观点不仅各自独立且深刻,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完整框架。
以下是对力学三大基本观点综合应用的研究。
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ma)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它描述了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需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确定合外力,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通过运动学公式求解物体的速度、位移等运动学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远小于内力作用时,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是处理碰撞、爆炸等涉及多个物体相互作用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明确系统的边界(即哪些物体构成系统),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然后建立动量守恒的等式进行求解。
动量守恒定律不仅简化了问题的求解过程,还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创生,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力学中,它表现为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或更一般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确定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关系,可以建立能量等式进行求解。
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力学问题时尤为有效。
4. 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力学三大基本观点往往不是孤立地应用,而是需要综合运用。
例如,在处理碰撞问题时,可以首先利用动量守恒定律确定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关系,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碰撞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最后通过能量守恒定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三大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
(2)设 A 车的质量为 m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 aA,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有
μmAg=mAaA④ 设碰撞后瞬间 A 车速度的大小为 vA′,碰撞后滑行的距离 为 sA,由运动学公式有 vA′2=2aAsA⑤ 设碰撞前的瞬间 A 车速度的大小为 vA。两车在碰撞过程中 动量守恒,有 mAvA=mAvA′+mBvB′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A=4.3 m/s。⑦
(1)求物块 M 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若平台表面与物块 M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物块 M 与 小球的初始距离为 x1=1.3 m,求物块 M 在 P 处的初速度大小。
[解析] (1)碰后物块 M 做平抛运动,设其平抛运动的初速 度为 v3,平抛运动时间为 t,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h=12gt2① x=v3t② 得:v3=x 2gh=3.0 m/s。③ (2)物块 M 与小球在 B 点处碰撞,设碰撞前物块 M 的速度 为 v1,碰撞后小球的速度为 v2,由动量守恒定律: Mv1=mv2+Mv3④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 长木板的加速度 a1=12 m/s2=0.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物块施加给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Ff= m1a1=2 N 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mF2fg=0.2。 (2)由题图乙可知,小物块的加速度 a2=42 m/s2=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μm2g=m2a2 解得 F=4 N。
碰后小球从 B 点处运动到最高点 A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 小球在 A 点的速度为 vA,则12mv22=12mvA2+2mgL⑤
小球在最高点时有:2mg=mvLA2⑥ 由⑤⑥解得:v2=6.0 m/s⑦ 由③④⑦解得:v1=mv2+MMv3=6.0 m/s⑧ 物块 M 从 P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μMgx1=12Mv12-12Mv02⑨ 解得:v0= v12+2μgx1=7.0 m/s。 [答案] (1)3.0 m/s (2)7.0 m/s
高中物理专题【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4
(1)若木板长 L=1 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8 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 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 F,请在 图乙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
解析:(1)以铁块为研究对象 F-μ2mg=ma1 对木板有 μ2mg-μ1(mg+Mg)=Ma2 L=12a1t2-12a2t2 解得 t=1 s.
栏目导航
16
③当 F>10 N 时,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此时摩擦力 f=μ2mg=4 N 故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1 s (2)见解析图
栏目导航
17
C 考点二
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考点分析] 1.命题特点: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是解答力学问题的两种重要方法,等级考题中 常把这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考查,题型多为计算题,难度较大. 2.思想方法:守恒思想、全程法和分段法、模型法等.
栏目导航
32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B.弹簧的伸长量为 3 cm C.弹簧的弹力做功为 30 J 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36 J
栏目导航
33
解析:B 根据 v-t 图象的斜率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ΔΔvt =1 m/s2,选项 A 错 误;对物体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g、斜面的支持力和轻弹簧的弹力 F,由牛 顿第二定律,F-mgsin 30°=ma,解得 F=6 N.由胡克定律 F=kx 可得弹簧的伸长量 x =3 cm,选项 B 正确;在 t=1 s 到 t=3 s 这段时间内,物体动能增加 ΔEk=12mv22-12mv21= 6 J,根据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位移 x=6 m, 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ΔEp=mgxsin 30°=30 J,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弹簧弹力做功 W=ΔEk+ ΔEp=36 J,选项 C、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力的瞬时
作用 力的空间 积累作用
力的时间 积累作用
对应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规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 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在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 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增量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系统的总动 量就保持不变.(在某个方向上系统所受外力之和 为零,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分量就保持不变)
令 h 表示 B 上升的高度,有 h=v′2g22④ 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h=4.05 m⑤ 【答案】 4.05 m
动量、能量、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 例 4 如图的水平轨道中,AC 段的中点 B 的正上方有一探 测器,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 P1 沿轨道向右以速度 v1 与静止 在 A 点的物体 P2 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 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 时零点,探测器只在 t1=2 s 至 t2=4 s 内工作.已知 P1、P2 的质 量都为 m=1 kg,P 与 A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1,AB 段长 L =4 m,g 取 10 m/s2,P1、P2 和 P 均视为质点,P 与挡板的碰撞 为弹性碰撞.
(1)物块 C 的质量 mC; (2)墙壁对物块 B 的弹力在 4 s 到 12 s 的时间内对 B 的冲量 I 的大小和方向; (3)B 离开墙后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Ep.
【解析】 (1)由图知,C 与 A 碰前速度为 v1=9 m/s,碰后 速度为 v2=3 m/s,C 与 A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解析】 设物块受到水平冲量后速度为 v0.滑环固定时12 Mv02=MgL 得 v0= 2gL.
滑环不固定时,摆起最大高度为 h,在最大高度时的共同速 度为 v:Mv0=(M+m)v
12Mv02=12(M+m)v2+Mgh 解得:h=Mm+mL. 【答案】 M+m mL
例 6 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半 球形凹槽 P,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 面紧靠在光滑墙壁上,在槽口上有一质量 为 m 的小球,由 A 点静止释放,沿光滑 的球面滑下,经最低点 B 又沿球面上升到最高点 C,经历的时间 为 t,B、C 两点高度差为 0.6R,求:
(1)车在人跳出后到落到 A 点期间的反冲速度; (2)车在地面上移动的位移是多少?人落在 A 点并站定以后, 车还运动吗?
【解析】 (1)人从货厢边跳离的过程,系统(人、车和货厢) 的动量守恒,设人的水平速度是 v1,车的反冲速度是 v2,则 mv1 -Mv2=0,
解得:v2=v1/4 人跳离货厢后做平抛运动,车以 v2 做匀速运动, 由 h=12gt2, 解得运动时间为 t=0.5 s. 在这段时间内人的水平位移 x1 和车的位移 x2 分别为 x1=v1t, x2=v2t
动量、能量、圆周运动相结合 例 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套着一个 质量为 m 的滑环,滑环上通过一根不可伸缩的轻 绳悬吊着质量为 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绳长为 L.将滑环固定时,给物块一个水平冲量,物块摆起 后刚好碰到水平杆,若滑环不固定,仍给物块以同样的水平冲量, 求物块摆起的最大高度.
mCv1=(mA+mC)v2 解得 mC=2 kg. (2)由图知,12 s 末 A 和 C 的速度为 v3=-3 m/s,4 s 到 12 s, 墙对 B 的冲量为 I=(mA+mC)v3-(mA+mC)v2 解得:I=-36 N·s,方向向左.
(3)12 s,B 离开墙壁,之后 A、B、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 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 A、C 与 B 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 大.
【解析】 根据题意 A 碰地板后,反弹速度的大小 v1,等于 它下落到地面时速度的大小.
即 v1= 2gH① A 刚反弹后,速度向上,立刻与下落的 B 碰撞,碰前 B 的 速度 v2= 2gH② 由题意,碰后 A 速度为零,以 v′2 表示 B 上升的速度,根 据动量守恒 m1v1-m2v2=m2v′2③
(1)木块的速度减为零时,木板的速度; (2)为保证木块的速度能达到 2 m/s,木板至少需要多长?
【解析】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01-m2v02=m1v, 解得:v=2.8 m/s. (2)由已知条件可知,当木块的速度达到 2 m/s 时,方向应向 右.设此时木板速度为 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01-m2v02=m1v1+m2v2,
(2)由于 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故 P 在 AC 间等效为
匀减速运动,设 P 在 AC 段加速度大小为 a,碰后经过 B 点的速
度为 v2,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得 μ(2m)g=2ma
3L=vt-12at2
v2=v-at 解得 v1=2v=6L+tμgt2
v2=6L-2tμgt2
由于 2 s≤t≤4 s,所以解得 v1 的取值范围 10 m/s≤v1≤14 m/s v2 的取值范围 1 m/s≤v2≤5 m/s 所以当 v2=5 m/s 时,P 向左经过 A 点时有最大速度 v3= v22-2aL= 17 m/s 则 P 向左经过 A 点时有最大动能 E=12(2m)v32=17 J. 【答案】 (1)9 J (2)10 m/s≤v1≤14 m/s 17 J
由图可知 x1+x2=l,即 v1t+v2t=l 联立解得:v2=5lt=5×40.5 m/s=1.6 m/s (2)车的水平位移 x2 为:x2=v2t=1.6×0.5 m=0.8 m 人落到车上 A 点的过程,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人落到 车上前的水平速度仍为 v1,车的速度为 v2,落到车上后设它们的 共同速度为 v,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mv1-Mv2=(M+m)v, 则 v=0 故人落到车上 A 点站定后车的速度为零. 【答案】 (1)1.6 m/s (2)0.8 m 不动
★★★
题型七: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能定理综合
★★★★
题型透析
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综合 例 1 质量 m1=1 kg 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 m2 =0.2 kg 的木块置于木板的右端,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3.某时刻二者同时开始运动,木板的初速度 v01=3 m/s,水 平向右,木块的初速度 v02=1 m/s,水平向左,如图所示.已知 重力加速度 g=10 m/s2,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求:
(mA+mC)v3=(mA+mB+mC)v4 12(mA+mC)v32=12(mA+mB+mC)v42+Ep 得 Ep=9 J. 【答案】 (1)2 kg (2)36 N·s 方向向左 (3)9 J
动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结合 例 3 下面是一个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 自由下落的物体 A 和 B 经反弹后,B 能上升到比初 始位置高得多的地方.A 是某种材料做成实心球, 质量 m1=0.28 kg,在其顶部的凹坑中插着质量 m2 =0.10 kg 的木棍 B,B 点是松松地插在凹坑中,其 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 A 下端离地板的高度 H =1.25 m 处,由静止释放,实验中,A 触地后在极短时间内反弹, 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 B 脱离球 A 开始上升,而球 A 恰 好停留在地板上(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木棍 B 上升的高度.
四、力学“三大观点”灵活选择 研究某一物体所受力的瞬时作用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或 涉及加速度)时,一般用力的观点解决问题;研究某一物体受到 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选用动量定理,涉及功 和位移时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 们之间有相互作用时,优先考虑两大守恒定律,特别是出现相对 路程的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
解①②③得小球到达 C 点的速度, vC=0.4 2gR,方向水平向右. (2)竖直墙对凹槽的冲量等于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动量,所 以有 I=(M+m)vC=mvB=m 2gR,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1)0.4 2gR,方向水平向右 (2)m 2gR
动量、能量、平抛综合 例 7 如图所示,平板车停在水平光滑的轨道上,平板车上 有一人从固定在车上的货厢边沿水平方向顺着轨道方向跳出,落 在平板车上的 A 点,距货厢水平距离为 l=4 m.人的质量为 m, 车连同货厢的质量为 M=4m,货厢高度为 h=1.25 m(g 取 10 m/s2).求:
三、力学“三大观点”解题规律总结 1.解决力学问题有三大途径,其中用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 观点解决力学问题,是我们的首选.特别是对于变力作用或曲线 运动问题,不涉及运动过程的细节,不涉及加速度,更显示出这 两大观点的优越性. 2.动量观点包括: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观点包 括: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或功能 关系).
一般来说,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比用力的观点解题简便, 因此在解题时优先选用这两种观点;但在涉及加速度问题时就必 须用力的观点.有些问题,用到的观点不止一个,特别像高考中 的一些综合题,常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联合求解,或用动量观 点与力的观点联合求解,有时甚至三种观点都采用才能求解,因 此,三种观点不要绝对化.
3.其中功和能的关系又包含: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关 系,即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 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转化的关 系、滑动摩擦力做功与产生内能的关系.
4.动量和能量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考查题型多样,考 查角度多变,大部分试题都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电磁学 知识相互联系综合出题.其中所涉及的物理情境往往比较复杂, 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和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的能力要求较高,常常需要将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结合起来考 虑.
五、应用力学的“三大观点”解题题型鸟瞰
题型鸟瞰
题型热度
题型一: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综合
★★★★
题型二: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