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西学东渐课时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20课西学东渐精编课时作业(08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20课西学东渐精编课时作业(08岳麓版必修3)

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08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的“新思潮”的含义是() 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C.学习西方之体以为中国之用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后萌发的新思潮的含义,结合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2.右图中的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B.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C.编著《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D.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解析】B项是魏源的贡献;C项中的《四洲志》是林则徐编译的而不是自己著作的;“开眼看世界”是指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故D项不符合其含义。

【答案】 A3.“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各国律例》【解析】从材料可以了解到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部书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B、C项两部书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著作;D项是林则徐组织翻译的书籍。

【答案】 A4.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解析】本题容易对“西学东渐”的含义理解不清而误选,A、C、D三项的错误集中到一点,就是误把“西学东渐”理解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

实际上,“西学东渐”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先进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2019年秋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堂同步练习题卷:第20课西学东渐

2019年秋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堂同步练习题卷:第20课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一、选择题1.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林则徐思想主张的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2.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

”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3.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濮兰德认为李鸿章“是中国最好与最勇敢的舵手”,他“寻找人员与方法去填补漏水的船身、修整被击碎的帆桅。

多年来……用了大量的油漆与布料,把这艘船保持在外观上适于航海的状态”。

材料中“船”“油漆与布料”主要喻指(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制度民主共和制度D.清朝封建制度养兵练兵之法4.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5.洋务运动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

这表明他(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6.“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7.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高2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2) 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

高2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2) 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课时达标训练(二十)西学东渐(时间:25分钟总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 "强盗〞也是 "先生〞 .其中 "先生〞的主要含义是()A.输入工业商品B.输入西方文化C.瓦解自然经济D.开放通商口岸2. "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外国人在澳门出版的报纸书刊,并把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材料中的"他〞()A.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C.最|早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D.主张开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3.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 ,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A.表达了 "中体西用〞的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4.有学者认为,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这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故其实质上是 "种豆得瓜〞.以下对 "种豆得瓜〞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 ,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根本设想是荒唐的.〞 "这一‘自强 ,运动注定要失败〞主要是因为()A.在政局动乱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 "天朝上国〞自居D.对西方(政|治)文明缺乏科学认识6.中国近代某部作品动摇了清儒正统派的立脚点,从而推衍为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察估价.在思想上冲破古文经学 "述而不作〞之旧说,打击了顽固派的 "恪守祖训〞,梁启超称为之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这部作品是()A.?变法通议? B.?劝学篇?C.?新学伪经考? D.?孔子改制考?7.?文史参考?将梁启超家族三代人誉为 "国|家脊‘梁 ,〞,此 "梁〞一语双关,介绍了他们走的一条共同的忧国忧民的人生道路.梁启超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8.林那么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 "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和介绍西方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C.主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 ,他与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 ,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 ,假设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 ,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 "科学院〞 .- -根据电视片?徐光启?整理材料二夫蛮狄羌夷之名 ,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 ,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 ,上通天象 ,下察地理 ,旁彻物情 ,贯串古今者 ,是瀛寰之奇士 ,域内之良朋 ,尚可称之曰 "夷狄〞乎?……呜呼 ,八荒以外 ,存而不管 ,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湖南一位知识分子看到?时务报?后说: "昨日俞恪士送到报百份 ,阅之令人狂喜……此报名贵已极 ,读书人无不喜阅.〞连湖广总督张之洞都写信给年仅24岁的梁启超:"甚盼卓老(对梁启超的敬称)中秋前后来鄂一游 ,有要事要奉商 ,并捐助银元五百元.〞1898年瓜分狂潮日甚 ,保国会也在全国各地展开活动 ,普及北京、上海及各省会城市 , "一举而十八行省人心皆兴起矣〞 ,北京保国会举行了屡次集会 ,每次到会人数都有几千人 ,而且以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为主 ,他们对社会舆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魏源提出了怎样的 "蛮夷观〞?其意图何在?(4分)(3)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哪些社会现象?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8分)课时达标训练(二十)1.选B材料说明列强侵华除了对中国的抢劫 ,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文化 ,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趋势.B项正确.2.选A根据题干中 "采访夷情〞 "钦差〞 "翻译〞等信息判断 "他〞是指林那么徐 .林那么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 ,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 ,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应选A项.B项指的是魏源 ,C、D两项分别指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3.选A材料反映了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科目兼顾中学与西学 ,西学主要是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 ,中学是儒家的学说 ,这充分表达了 "中体西用〞的思想.4.选C洋务企业的创办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即 "种豆〞;但洋务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那么超出了它的本意 ,即 "得瓜〞 .5.选D解读材料关键信息 ,该 "自强〞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武器和机械 ,但保持中国儒家道德 ,这是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据此可判断这一运动是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仅学习西方的科技 ,不学习西方的制度 ,对西方的(政|治)文明缺乏科学的认识.选择D项.6.选C康有为认为 ,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 "古文〞经典是 "伪经〞 ,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认和批判 ,在(政|治)上打击 "恪守祖训〞 ,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 ,为资产阶级|改进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故C项正确.7.选D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 ,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C项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项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8.选A林那么徐注重翻译西方著作 ,主张向西方学习 ,维护清朝统治;严复是维新派代表 ,编译?天演论? ,主张变革维新.因此A项二者主张的是相同点.B、C两项符合严复 ,D项符合林那么徐.9.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古代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变化.第(1)问 ,据材料一信息概括西学东渐的现象;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概括 "原因〞.第(2)问 ,依据材料二 "尚可称之曰‘夷狄 ,乎〞及魏源的主张答复.第(3)问 ,依据材料三有效信息概括答复 "社会现象〞;从社会责任感和引领社会潮流方面概括 "心态〞.答案:(1)现象: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势力东侵,传教士来华;徐光启等知识分子主动学习 .(2)蛮夷观:对西方文明之国不能再称为蛮夷.意图: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 .(3)现象: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思想传播;社会各阶层纷纷参加救亡行列.心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学习西方科技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第22课西学东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204

高中历史第22课西学东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204

高中历史第22课西学东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A、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C、要不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D、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2,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D.维新派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3,《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的直接作用A.介绍西方先进技术B.批评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C.启迪人们探索民主革命道路D.引导人们去了解外部世界4,称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机关、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

依据第三种权力,王侯或官府处罚犯罪或裁决公民中的讼争。

人们称这三种权力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

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因为人们定会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

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变成了压迫者。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2: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材料3: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全列入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5-20西学东渐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5-20西学东渐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一、选择题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

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A.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抵御外辱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答案】 B【解析】受鸦片战争时期西方船坚炮利的影响,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2.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答案】 A【解析】由蔑称“夷”到不带贬义的“洋”体现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3.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

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这反映了船政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A.西方思想文化B.近代西方科学技术C.中国传统经典D.人文科学【答案】 B【解析】数学、物理、化学等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

4.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答案】 D【解析】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严复是将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5.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君”是“窃国者”“窃之于民”可作出判断。

6.某学者曾说:“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19课《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19课《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

第19课西学东渐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

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之中,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合。

这种融合首先发生于( )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2.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3.“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奇中。

”持这种观点的应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4.“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5.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这段材料出自( )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6.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

”该派别应是(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 D.顽固派7.他们只学(西方)技术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

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

“他们”所属的派别最有可能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D.资产阶级激进派8.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列属于吸收近代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春秋繁露》 B.《四书章句集注》C.《农政全书》 D.《孔子改制考》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等。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

”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表明(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D.华夷观念被打破解析:材料分别描述了林则徐和魏源两人的观点,不是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故A项错误;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仍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但魏源在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与魏源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魏源仍称西方为“夷”,可见没有打破华夷观念,故D项错误。

答案:B2.“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外国人在澳门出版的报纸书刊,并把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

”材料中的“他”()A.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C.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D.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解析:根据题干中“采访夷情”“钦差”“翻译”等信息判断“他”是指林则徐。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选A项;B项指的是魏源,C、D两项分别指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答案:A3.19世纪中期,日本一位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

这本书是(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解析:由题干中“19世纪中期”“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可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故选A项。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20) 西学东渐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20) 西学东渐 Word版含答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课时跟踪检测 (十九 ) 西学东渐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32分)1.1866年6月 ,左宗棠向清廷上奏 ,他认为 "东南大利 ,在水而不在陆〞 "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 .自海上用兵以来 ,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 ,藩篱竟成虚设 ,星驰飚举 ,无足当之〞 .为此 ,他主张( )A.建立海军 ,加强海防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C. "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业救国 ,保护商贸解析:选A 据材料 "东南大利 ,在水而不在陆〞和 "自海上用兵以来 ,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 ,藩篱竟成虚设 ,星驰飚举 ,无足当之〞可知他主张建立海军 ,加强海防 ,故A 项正确 .2.魏源将传统的 "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 ,将公羊 "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 ,认为 "三世〞气运循环 ,社会历史由 "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 ,再由中古递嬗为 "弊极〞的末世 .末世之后 , "气运再造〞 ,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 .材料说明魏源( )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解析:选 C 根据题干中 "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 ,道亦不变 ,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可知魏源认为历史是在不断变化的 ,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 ,故C项正确 .3.清同治帝曾有谕令: "惟该院(同文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 ,不准西人籍端影射 ,将天主教暗中传习 ,该抚仍当随时稽查 ,毋令滋弊 .〞这说明( )A.朝廷坚守中体西用的原那么B.朝廷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传教D.同治皇帝反对洋务运动解析:选 A 从 "不准西人籍端影射 ,将天主教暗中传习 ,该抚仍当随时稽查 ,毋令滋弊〞可知 ,当时的清政府严格控制西方文化的传播 ,表达出仍然坚持中学为根本 ,没有充分发挥西方文明的作用 ,故A项正确 .4.|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 "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 ,必集众于上下议院 ,君可而民否不能行 ,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 ,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 ,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 ,那么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说明|王韬( )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解析:选B "君可而民否不能行 ,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 ,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 ,故A、C两项错误;|王韬认为 "必君民意见相同 ,而后可颁之于远近〞 ,表达了古代的民本思想 ,故B项正确;|王韬主张保存君主 ,与卢梭思想不同 ,故D项错误 .5.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 "自道咸以来 ,已稍知变法 ,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 .〞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解析:选A 根据材料此种思想开始于道光、咸丰年间 ,且其不知全变之道 ,由此推测该思想为中体西用思想 ,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思想为康有为一派的主张 ,故B项错误;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与此题时间不符 ,故C、D两项错误 .6.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中写道: "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 ,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 ,才能够生存 .〞在梁启超看来 , "物竞天择〞说( )A.验证了晚清社会革新趋势B.肯定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C.扭转了晚清社会开展进程D.改变了中国社会落后面貌解析:选 A 结合题意可知梁启超认可 "物竞天择〞说 ,认为中国应该顺应时势加以变革 ,才能够生存 ,故A项正确 .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 ,应当如何自救 ?当时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答复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C. "穷那么变 ,变那么通 ,通那么久〞D.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解析:选C 此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 ,19世纪末正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的阶段 ,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8.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西比拟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 .这些现象说明中国知识分子( )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B.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解析:选D 据材料信息可知是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9.在历史开展中 ,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 -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材料二 .不为其标 ,那么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 ,那么虽治其标 ,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 ?收大权 ,练军实……至|于其本 ,那么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 ,那么上虽不治其标 ,而标将自立 .- -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 ,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6分)(2)据材料二 ,指出严复在对 "自强〞问题的认识上 ,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6分)(3)分析严复的 "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6分)解析:第(1)问 ,严复早期经历的大背景是鸦片战争后 ,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伴随着西学东渐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兴起 .严复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与洋务运动创办兴办新式教育有关 ,他在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经历与洋务运动创立海军有关 .第(2)问 ,严复主张 "那么及今而图自强 ,非标本并治焉 ,固不可也〞 , "治标〞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军事实力 , "治本〞开启民智 ,提高国民素质 . "治标〞是他与洋务派的相同点 , "治本〞是他与洋务派的不同点 .第(3)问 ,严复的 "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清政府的腐朽和固执成为改革的阻力 ,民族危机的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展不够充分 ,改革者实力缺乏 .答案:(1)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 ,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 ,创立海军 ,兴办新式教育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 ,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 ,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强侵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高中历史第22课西学东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208

高中历史第22课西学东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208

高中历史第22课西学东渐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2020.03
1,晚清有御史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2,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有过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②洋务派③早期维新派④维新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指:
A.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B.戊戌变法
C.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1, C
2, C
3, A
4, B。

高中历史 第二十课 西学东渐同步训练2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十课 西学东渐同步训练2 岳麓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二十课西学东渐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

”以上言论出自()A.魏源B.洪仁玕C.张之洞D.康有为2.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

戊戌变法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A.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B.圣人之纲常不可攻也C.知西学之精意,通于中学,以晓固蔽也D.民为贵,但以民义为主,其能养民,教民者则为主,其残民、贼民者,则为民贼3.“吾以为国体与政体本绝不相蒙,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

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两者既无所择,则毋宁因仍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此吾十年来持论之一贯精神也。

”材料表明梁启超旨在A.渐进式变革制度B.维护君主立宪制C.建立民主共和制D.实现宪政体制4.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5.1881年开平矿务局日产煤300吨,运输成为瓶颈,矿务局总办唐廷枢决定,从唐山矿区到胥各庄码头之间修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火车轨附近就是清东陵,由于担心影响皇陵从而影响龙脉,清廷禁止火车行驶,除非用马和骡子拉。

这说明了A.守旧思想影响近代化B.工业化冲击殖民地文化C.推翻专制是当务之急D.民族资本发展举步维艰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指出,以往所接触的民族,纵能凭其一时武力,乘中国之弊,以图一逞,彼此形势犹可相埒。

近代所接触的西洋则大不然。

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西学东渐课时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西学东渐【典型例题】例1 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题干中“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主要是”是重要的提示语,解题时首先要重视。

A项首先排除。

C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我们说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要是指他在禁烟期间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因此B项正确。

林则徐领导反侵略斗争与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显然是两码事,后者脱离了林则徐的认识水平。

D项在宋元时期就已被认识。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在复习中要善于抓住这些结论性的语言,用史实去证明,复习中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方才真正提高自己。

【答案】B
例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认识能力。

洋务派是19世纪60年代清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两派的主要分歧是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即维护清朝统治。

A项不合其阶级本质,排除;
B、C两项看似正确,但没有点到根本上,如再深究一下,镇压太平天国和抵抗外国侵略的目的又是为什么?答案就明确了。

本题难度不大。

【答案】D
【基础练习】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指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姚莹 2.《海国图志》一书的内容不包括A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 B提出学习西方先进制造技术和练兵治军方
法 C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 D提出学习西方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 3.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 A振兴清王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B 4.19世纪60~90年代传入中国的西
学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工业制造技术②军事技术③自然科学
和技术知识④哲学和社会科学学说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D 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魏
源 C冯桂芬 D王韬C 6.导致早期维新派中提出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的是 A王韬 B郑观应 C冯桂芬 D严复B 7.直接导致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事件是 A列强侵
略的深入 B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中法战争的失败 D洋务运动的失败C 8.早期维新派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最初都支持“中体西用”的思想立场 B最初都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 C为学习西方拓展
前进道路 D后来都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D 9.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
时 C洋务运动开展的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C
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惟一媒介。

而在清末的西学新冲击中,传播渠道和媒介已多样化了,有翻译的书籍、新式学堂中的外聘教师、新式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出洋考察的政府官员、派遣的留洋学生等,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近代西方思想的新知识分子。

明末清初的“西学
东渐”局限在天主教义、“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方面。

而清末西学的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

明末
清初仅有徐光启、方以智等少数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技知识。

清末西学传播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入的,受西学影响的阶层和群体不断扩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摘自教
材请回答:清末的西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10.(1)传播的媒介不同:前者是传教士,后者多样化;(2)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天主教义、“质测之学”、数学和语言;后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3)影响的阶层群体不同:前者少数人;后者人数众多。

三.问答题 11.“中体西用”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在洋
务运动时期的历史作用? 11.含义:“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中体”指的是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文化。

“用”是指由主体派生,或
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西用”指采用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工业制造、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等实行技术。

这一思想的含义是,在维护中国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实用科技,实现“自强”和求富。

评价:其局限性在于这一思想仅仅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进步性在于它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能力测试】一.选择题 1.下列对林则徐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勇于进取 B维护民族尊严,坚决抵抗外国侵略 C遵守封建纲常,效忠大清帝国 D勇于揭露腐败,倡导革新变法C 2.《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B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C批评了封建的闭关政策 D介绍了西方先进技术A 3.西学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包括①设立企业②翻译书籍③创办报刊杂志④开办新式学校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A 4.“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要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段的核心是 A致富才能自强 B发展工商业是致富强国的必要条件 C办学才能振兴工商业,达到致富自强的目的 D改良政治,是致富强国的根本保证D 5.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①创办新式学堂②鼓励建厂开矿③实行君主立宪④建设海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 6.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新学,反对儒家理论 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 C封建信条大多不足为训 D孔子是主张改革的先师C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戊戌政变记》材料三:光绪帝颁布的诏令,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还能认真执行外,其他地方督抚,都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

如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谭钟麟在6、7月间“谕令筹办之事,竟无一字复奏”。

――《中国近代史》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
康有为的主张及其特点以及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8.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主张:全面改革,变法图强;反对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

特点:既积极主张改革,又有保守的一面。

影响: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守旧大臣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