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与中学新课程语文教学对接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与中学新课程语文教学对接的思考

摘要:随着中学新课程在全国推广实施,高师教学明显出现与中学教学脱节的现象。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应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尽快完成与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的对接。其策略是: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中学语文课改态势;构建高师中文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寻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师中文专业;中学新课程;对接

随着中学语文新课程在全国的推广实施,作为培养语文教师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也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即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如何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完成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对接,从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新时期的语文教师。然而,从现状看,许多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师范院校往往缺乏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导致师范院校自身效益难以提高,出现了与基础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

一、目前中文专业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改革,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脱节,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1.对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态势缺乏了解

中学新课程实施的程度与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新课程实施需要有专业引领,需要高师院校、科研人员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许多搞高师中文专业教育的人,对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情况不甚了解,甚至是漠不关心。这种情况势必使师范院校的教学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出现严重脱节,从而导致师范教育的失败。

2.教学模式依然陈旧

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改革虽然已经进行多年,但是,目前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接受、领会、储存教师所讲的知识。新时期要求我们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复合人才,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同时也严重地背离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标准。

3.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缺少师范性、前瞻性和应用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院校学科的设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

师范类院校开设的课程,随着社会的需要,现在综合类院校同样开设。这就对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就是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师范性、专业性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因为师范性可说是师范院校与其他类院校在教学上的一个最大的区别点。

目前,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所采用的教材,虽然内容较以往相比或多或少有些改变,但总体框架依旧,更多体现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中,新的前沿性的知识没能大量进入课堂,教师教学又更多注重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很少考虑教学对象今后工作的需要,而总是囿于教材内容的束缚,对教材内容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这就导致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与其他类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虽然对知识的需求不同,但所学内容却完全相同的局面。教学缺少与未来从教的联系性,没能体现出师范专业的特点,这难免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并非所用,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致使教学出现备受冷落的尴尬局面。

4.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形势的发展,高师中文专业教学进行了不少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仍然是在“应试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框架内进行的。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看,仍然更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的“搬运式”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程语文标准提出的“探究性学习”背道而驰,这样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设下了极大的障碍。

中文专业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专业学科的发展,显示出了与基础教育的不适应,因此必须加以改革,使之与中学课程改革相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教学。

二、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对接的策略

1.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中学语文课改态势,加强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接的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是培养合格中学语文教师的摇篮,因此,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本身有着必然的联系。双方在教育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素质教育问题、课程设置问题、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问题等,都有诸多相同之处。因此,要想做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调查研究,全方位地把握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态势,找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口。

2.构建高师中文专业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对接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高师教学采用的仍然是“教

法始终如一,知识从一而终”的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就要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探索型创新模式,“使学生的自主、自立、求异、合作等意识和思维、想象、动口、动手等个性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培养与训练”,以实现与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对接。

3.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实现高师教学与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对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得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了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就必须重构高师课程体系,即既要合并一些相关的基础课程,削枝强干,同时又要开设更多的与基础课相关的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自选课及公选课,便于学生能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上,要勇于吸收一些学科前沿的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知识,以做好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

4.寻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基础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探索性、实践性和能动性。然而,以往高师中文专业教学更多的是采用“搬运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接受。如果从高师课堂走出的学生又将陈旧的教学方法带入新课程基础教育的课堂,这势必会扼杀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高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