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血液的流变性
第十一章 血液的流变性精讲
3.库厄特流动及速度梯度
(1)库厄特流动: 是一种特殊的流动 方式。流体的流动形 态是定常流动,且速 度是从0自下而上正 比例地增加到V0。
(2)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 由图可见在位置x和x+△x上,流速分别为v 和v+△v,由于流速是正比例增加的,所以 其速度梯度为: △v/△x=V0/l 可见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是定值,处 处相等。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 每一个剪变率对应一个粘度,称为 表观粘度。
3.还原粘度 还原粘度是建立在单位红细胞压积的基 础上,其大小的差异主要来自红细胞的流 变性质,如聚集性,变形性。还原粘度大 小主要表征红细胞的流变性。(后面介绍) 4.血液的相对粘度 是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之比。 5.比粘度 某液体的粘度与标准参照液粘度之比。当 前医院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的血液粘度基 本上都是比粘度。
2.牛顿流体粘度与剪切率的关系 • 粘度是度量流体粘滞性的物理量,它反映流体流动时的内 摩擦力大小。在一定的温度下,牛顿流体的剪应力与剪切 率呈线性关系,粘度不随流动状态变化,即与剪切率变化 无关。由此可见,在液体层流中,剪应力与剪切率的比值 是固定的,剪应力趋于0时,剪应力亦趋于0。
(二)非牛顿流体
6.pH及渗透压 pH和渗透压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们引起红 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的改变。 pH降低可使红细胞膜变硬,细胞变形下降。低渗状态可 使红细胞球形化,变形性降低。高渗条件可使细胞内水分 外流,细胞内粘度升高。因而这些因素都可使低剪切率下 粘度降低,高剪切率下粘度升高。 7.剪切率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率的变化而变化。 在高剪切率时全血粘度低,而在低剪切率时,全血粘度则 增高。 这是因为低剪切时,红细胞易于发生聚集,高剪切率时 红细胞聚集被冲开,又处于分散状态。剪切率主要是影响 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而血液粘度与红细胞聚集和变形密 切相关 。
生物力学课程——血液流变 学
流场内切变率、速度等
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将导致血液粘 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甚至使某些
毛细血管、微小静脉堵塞,组织血液
灌注不足,造成缺血、缺氧、组织中 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引起酸中毒,使
红细胞聚集进一步增强,变形性减退,
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多种疾病可引起红细胞聚集性异常。 炎症时免疫球蛋白IgM增加,促使红细胞聚 集性显著增强,其聚集指数显著增加。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聚集
集以及红细胞变形能力进一步下降, 造成恶性循环。
5.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 ,PV)
纤维蛋白原↑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低切下血液粘度↑↑
血液粘度↑ (低切、高切)
∴纤维蛋白原浓度↑对低切的影响远大于对高切的影响
另外还有其它因素,如血管
直径、壁面效应、温度、PH值、 渗透压、性别、年龄等。
第三节
微循环的流变性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全血的组成(pH=7.4-7.7,ρ=1.054g/cm3)
•血浆
•有形元素
红细胞:影响血液流变性质的主要因素
( RBC ) 高度可变形的充满液体的薄壳体
白细胞 ( WBC )
血小板(blood platelets)
血浆(plasma): •水:91-92% •无机盐和有机物;各占1% •血浆蛋白:7%, 由白蛋白
胞直径同一数量级,甚至更小,这是微循环最基 本的特征,因此引起不同于大血管中的一系列流 变性质和规律。这里仅介绍常涉及的微循环流变 性质——红细胞的向轴集中、血浆层、法-林效
应及其逆转。
一.红细胞的向轴集中和血浆层
(一)红细胞的向轴集中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红细胞有
血液流变学课件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血液流变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的疾病范围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未来,血液流变学将与更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02
CHAPTER
血液流变学基础知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约占45%。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等,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促进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和普及推广。
临床转化与普及推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血液流变学通过研究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变形性,帮助医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具有指导意义。
详细描述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脑血栓、脑栓塞等。通过监测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预防性治疗
03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检测与预防性治疗
个体化评估与干预措施
个体化评估
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疾病风险和血液循环状况。
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
定义与特性
特性
定义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
【医学PPT课件】血液流变学检验
血管中的红细胞
血管中的红细胞
外部因素
①切变率的大小:切变率↑→变形↓(激光 衍射仪);
②血浆渗透量:渗透量↑→细胞内液外渗 →内粘↑,渗透量↓→细胞肿胀 →S/V↓→变形↓;
③温度: 当 温度达40℃-41℃时、RBC膜 构象改变→变形↓;
④氧化剂:氧化剂→Hb变性,膜蛋白交链。
2.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检测
A.粘度法:TK=(ηr0.4-1)/ηr0.4·HCT B.激光衍射法: C.核孔滤膜法:
四、红细胞聚集性
1.影响红细胞聚集性的因素 F聚集力=F大分子力—F电斥力 —F 切应力±F表面曲力。
2.红细胞聚集性的检测: 3.红细胞聚集性测定的意义
4. 动态血栓形成
在体外模似体内血液流动时所形成的血栓。 高切 >300S-1形成悬浮血栓 中切 >30-60S-1红-白血栓 r=0 红色血栓
切变率的变化模拟了体内不同大小血管中 切血流所受到的切应力,从而形成的血栓 也有的差异
二、 血液的粘度
1.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A.血细胞压积 :主要是红细胞,WBC在CML 时影响明显。 B.红细胞变形性:刚性↑→血粘度↑。 C.红细胞聚集性:聚集↑→血粘度↑。 D.血浆粘度:ηp↑→ηb↑,Fb↑→聚集性 ↑→ηb个 E.其他: PH, 切变率,温度。
血管中的红细胞
五、白细胞流变特性
血管中的白细胞
血管中的白细胞
六、血小板流变特性
七、血液流度学检测结果的评价
1、客观地看待结果 2、仔细分析影响因素 3、结合临床
谢谢
3.血液的粘弹性(Viscoelasty)
当切变速度为零时,红细胞相互聚集, 形成缗钱状,成串的红细胞又相互形成 立体的网状结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 这种结构可以起到传递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的作用、使血液呈现出弹性,也就是 具有粘性的血液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弹性 ,因此血液具有粘弹性。粘弹性的测定 需要较高精度的仪器。
血液流变课件共50页
研究内容
宏观流变学(Macrorheology):研究全血在各种切 变率下的表观粘度,包括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 沉等。
血细胞流变学(Cellular hemorheology):研究血液 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包括红细胞聚集性与变形 性;白细胞的变形性、趋化性及粘附特性;血小板 的粘附性与聚集性等。
红细胞变形性的临床意义
当红细胞膜发生病变、膜成分改变、血液的生理环境 发生改变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微循 环的血液流动,使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红细胞变形性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冠状动脉 狭窄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冠状动脉阻塞 支数越多,红细胞的变形性越差;心肌梗塞患者的红 细胞变形性最差。
Hct>10%时,血液即表现出非牛顿特性,其粘度随 着液体的流动速度(切变率)变化而改变。随血液 的流动速度减慢,血液的粘度增加。
血沉方程K 值
血沉方程K 值是用方程式来表达血沉与红细胞压积 的关系,可以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血沉,也可以对红 细胞聚集的程度进行估算。
K=ESR/[1-H+lnH](H为Hct) 参考值:53±40
➢ 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的流速之差称速度梯度 (rate gradient),用r表示,速度梯度又称切变率。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血细胞在血管中的滚动
血液具有粘滞性
这种粘滞性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分子和颗粒之间的 摩擦力所造成。
血液的粘度主要决定与红细胞的数量和在血浆中 的分布状态和血浆的粘度。血液的粘度越高,血液 在血管中的流动阻力越大,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状 态就越差,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
红细胞电泳
红细胞电泳是指在电场作用下,观察红细胞的泳动速 度。由于红细胞带负电荷,故向正极移动,移动速度 越快,说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越大,红细胞愈不 易聚集,反之表示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
血液流变学 生物物理
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红细胞的变形性
红细胞的变形性在血液循环中,特别是在微循环 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红细胞的这种显著的变形性, 使它能够通过比它本身直径还小的毛细血管。脾脏的 毛细血管最窄,它的平均直径仅有3μm左右。红细胞 的变形性对因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非常狭窄的血管中 的循坏,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红细胞的变形能 力降低,则吸引粘度增加,因而血流量亦减少。结果 会导致切变率减小,因血液的非牛顿粘性又使血液粘 度增加,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恶性循环。
Nankai University
血液非牛顿粘性的推测
四.有形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1)每个有形元素的诱导流场间的干扰,这是一种 远距离作用。 (2)有形元素相互碰撞引起的动量、能量交换以及 迁移扩散。据估计 =20s-1时,碰撞引起的血小板的 迁移扩散,比布朗运动所引起的扩散率高两个数量 级,这使血小板与管壁碰撞的概率大大增加。 (3)范德瓦耳斯引力、表面静电作用及长链大分子 的连接作用,这些只有当有形元素间距极小时,才 起作用,且与血浆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Nankai University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影响血液流变性质的主要是红细胞,它可以 看作高度可变形的充液弹性薄壳体。细胞膜 很薄,体积约3-7×103μm。细胞质是血红蛋 白的水溶液,浓度约为33%,PH = 7.4。整 个红细胞的比重约为1.098g/cm3(4 oc),故 血液可看作红细胞与血浆组成的、比重相近 的悬浮液。 血液具有运输、缓冲、免疫和防御及调节体 温的功能。
Nankai University
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红细胞的变形性
红细胞变形性还决定于红细胞膜的粘弹性质, 而粘弹特性又与细细膜的成分及其在膜中的结构和 排列有关。Blank和Evans等人提出了红细胞膜的 物质结构模型。他们认为红细胞膜外层由脂双层形 成阻止膜表面积变化的紧密内聚性结构,由于这种 结构的液体特性而易于产生变形。膜表面下的骨架 蛋白结构使脂双层具有稳定的力学结构,膜表面下 的血影蛋白网状结构又使红细胞具有抗高剪切的能 力,确保红细胞维持原形或变形后再恢复弹性,而 且还要考虑膜内的粘性损耗过程,因为这一过程限 制了红细胞变形后的恢复率。
血液流变学检验
血液流变学检验一、基础理论和概念部分1、是血液流变学?它与医学有什么关系?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与变形性的科学,其内容为血液的粘度、血细胞的变形和聚集等特性。
研究血液流变学对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人体内血液流变性是调节和控制血液在血管内正常流动,维持组织和器官正常血供和物质运转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免疫功能和体液调节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研究表明,许多疾病都与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有关,在临床医学上,测定血液流变性,对疾病的病因研究、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预防以及药物作用原理探讨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什么叫做粘度?液体流动的难易程度就叫“粘度”,所谓“粘度”其实就是液体在流动时,液体内部所产生的摩擦力。
它是反映液体流动性的定量指标,表示粘度的单位是帕斯卡·秒,简称“帕·秒”(Pa·s),其千分之一叫“毫帕·秒”(mP·s)。
3、什么叫做切变应力?切变应力是指液体在外力推动下发生流动时其内部液层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简称切应力,单位是帕斯卡(Pa)。
4、什么叫做“切变速率”(简称切速率或切速)?切变速率是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液层之间的速度梯度(即速度的变化率),简称切速率或切速,单位是秒-1(S-1 )。
3.什么叫“牛顿流体”? 什么叫“非牛顿流体”?凡是粘度不随切速率的改变而变化的流体,叫做牛顿流体,如水、盐水、汽油、酒精、正常人的血浆。
但有些含有大颗粒、高聚物、成分复杂的胶体溶液就不是如此,它们的粘度值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例如血液的粘度是随着切变率的升高而降低或切变率降低而升高,而且不成比例,这样的流体叫做“非牛顿流体”。
4.血液有哪些流变学特性?⑴血液是非牛顿流体。
⑵血液有致流值(屈服应力值)。
⑶血液有粘弹性。
⑷血液有触变性。
(5) 血液的红细胞有聚集性。
(6) 血液的红细胞有变形性。
(7)血液的血小板有粘附性和聚集性。
血液流变学护理课件
旋转法
利用旋转装置产生离心力,测 量血液在一定时间内的旋转角
度,以评估血液粘度。
压积管法
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血液在一 定时间内通过压积管的速度,
计算血液粘度。
动态血沉法
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血液在一 定时间内沉降的距离,评估红
细胞聚集性和血浆粘度。
特殊检测方法
光学流式细胞术
利用激光束和光电倍 管测量单个红细胞和血
心理状态对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影响,应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
VS
详细描述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其心理 状态和需求。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通 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 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同时,鼓励患 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社交支持。
概念
血液流变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状态,以及血液成 分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形和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疾病诊断
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反 映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 的发病风险,为早期诊断 提供依据。
治疗方案优化
了解血液流变学特性有助 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 康复训练等。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慢跑、太极拳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并发症预防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心 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
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一门旨在研究血液及其组分的流动和变形特性,以及这种特性对循环功能,乃至全身功能和代谢影响的科学,也即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已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已证明,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即血液流变性(property of hemorheology),包括血液的粘弹性、触变性、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聚集性以及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性等等,对于循环功能,尤其是微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即使在心脏、血管和血液容量都正常的情况下;仅仅是由于较严重的血液流变性障碍,同样能引起机体循环功能的障碍,并且进而导致其它一系列的功能和代谢改变。
本章将概括介绍生理情况下血液的流变性,着重分析引起血液流变性障碍的原因、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功能、代谢的影响。
血流变学检查对诊治脑血管病的价值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
主要是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外力(血压)的作用下,在血管内流动,并随着血管性状(血管壁情况和血管形状等)及血液成分(粘度)的变化而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当血液粘度变大时,血液流动性就变差,也就最容易发生脑血栓性疾病。
反之,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好。
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壁内膜受损,纤维素性坏死和玻璃样改变,管壁粥样硬化,以至形成粟粒状脑动脉瘤。
一旦动脉内压力骤升,超过血管壁的耐受性时,就会导致破裂出血。
而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诸因素的参与,又易形成梗塞。
由此可见,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导致双向性转化。
出血和梗塞是同一病理形态下的两种发展结果,有相同的密切相关的病因和病理基础,血流变学异常,血脂增高,血液的凝滞性增强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血液流变学
一.血液流变学入门1.什么是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血液的变形性与流动性的科学。
2.血液流变学包括那些主要内容?血液流变学包括两部分内容:宏观血液流变学和微观血液流变学,前者包括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液及管壁应力分布,后者包括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粘附性等,故又称为细胞流变学。
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后者又进一步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包括血浆蛋白成分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介质对细胞膜的影响、受体作用等,故称为分子血液流变学。
由于血液流变学近十几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和预防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3.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范围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有形成分;血管变形性;血管弹性和微循环等内容。
4.血液流变学有何临床上的意义研究高血粘滞综合征:这是一个临床医学上的新概念,它是由于机体一种或多种血液粘滞因素升高而造成。
例如:血浆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刚性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升高、血小板粘附性升高、血液凝固性升高、血栓形成趋势增加等。
由于这些因素的异常改变,是机体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血和缺氧。
临床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高原反应)、烧伤、创伤、中风、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等。
研究低粘滞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液粘滞性低于正常,形成低粘滞血征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压积降低,多见于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晚期肿瘤、急性白血病等。
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血液流变性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用于鉴别急性心肌梗塞与重度心绞痛。
用于治疗疗效的判断指标:高粘滞血征和低粘滞血征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为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粘度是判断临床疗效的指标。
血液的流变特性
血液的流变特性一层流血液的运动方式是流动,对于没有颗粒混合的单一性流体,若在试管内呈层状流动,则其截面上的流速呈抛物线样分布,这种流体运动特性称为层流。
二血液的黏滞性当相邻的两层血液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会产生平行接触面的切向力,流动快的与流动慢的血液层之间便产生内摩擦力,通常称为血液的黏滞性。
三切应力若血液流层的平行接触面积为S,接触面上所受的切向力为F,那么,驱动各层产生切线方向变形的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切向力F/S,就称为切应力,用表示四切应变和切变率液体分层流动中,在切向力的作用下,液层之间有一速度梯度,两流层间流动距离差与两流层间的距离之比称为切应变或切变。
切应变随血液流动时间而成比例增加,这一随时间变化的切应变称为切变率,用γ表示。
五牛顿黏滞定律及黏度某些液体流动时,切应力τ与切变率γ之比为一常数,即τ/γ=η,此即牛顿黏滞定律。
该常数(η)的大小由液体的性质所决定,被称为液体的动力黏滞系数(或动力黏度)简称黏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切应力的单位为牛顿/米2,称为帕斯卡(Pa), 切变率的单位为秒-1(S-1),因而液体黏度η的单位为(Pa•s)1 Pa•s=1000mPa•s(毫帕••秒)1 Pa•s=1Cp(厘帕)六牛顿液体与非牛顿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黏度值不随切变率变化而变化,为一常数,这类流体成为牛顿流体。
其切应力与切变率的关系曲线(即流动曲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水,血浆等即为牛顿流体。
事实上还有一些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其黏度值是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类流体成为非牛顿液体,如高分子溶液,胶体粒子离散系统,血液等,切应力与切变率的关系为γ=f(τ)。
对于牛顿流体η为绝对黏滞常数,而对于非牛顿流体,该值则不为常数,可用ηa表示,称为表观黏度。
ηa的变化规律随流体的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
非牛顿流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ηa随γ的增加而减少,称为拟塑性流体,血液和多数生物体属于此类;与此相反,另一类液体其ηa随γ的增加而增加,称为膨胀性流体。
血液的流变特性
血液的流变特性一层流血液的运动方式是流动,对于没有颗粒混合的单一性流体,若在试管内呈层状流动,则其截面上的流速呈抛物线样分布,这种流体运动特性称为层流。
二血液的黏滞性当相邻的两层血液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会产生平行接触面的切向力,流动快的与流动慢的血液层之间便产生内摩擦力,通常称为血液的黏滞性。
三切应力若血液流层的平行接触面积为S,接触面上所受的切向力为F,那么,驱动各层产生切线方向变形的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切向力F/S,就称为切应力,用表示四切应变和切变率液体分层流动中,在切向力的作用下,液层之间有一速度梯度,两流层间流动距离差与两流层间的距离之比称为切应变或切变。
切应变随血液流动时间而成比例增加,这一随时间变化的切应变称为切变率,用γ表示。
五牛顿黏滞定律及黏度某些液体流动时,切应力τ与切变率γ之比为一常数,即τ/γ=η,此即牛顿黏滞定律。
该常数(η)的大小由液体的性质所决定,被称为液体的动力黏滞系数(或动力黏度)简称黏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切应力的单位为牛顿/米2,称为帕斯卡(Pa), 切变率的单位为秒-1(S-1),因而液体黏度η的单位为(Pa•s)1 Pa•s=1000mPa•s(毫帕••秒)1 Pa•s=1Cp(厘帕)六牛顿液体与非牛顿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黏度值不随切变率变化而变化,为一常数,这类流体成为牛顿流体。
其切应力与切变率的关系曲线(即流动曲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水,血浆等即为牛顿流体。
事实上还有一些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其黏度值是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类流体成为非牛顿液体,如高分子溶液,胶体粒子离散系统,血液等,切应力与切变率的关系为γ=f(τ)。
对于牛顿流体η为绝对黏滞常数,而对于非牛顿流体,该值则不为常数,可用ηa表示,称为表观黏度。
ηa的变化规律随流体的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
非牛顿流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ηa随γ的增加而减少,称为拟塑性流体,血液和多数生物体属于此类;与此相反,另一类液体其ηa随γ的增加而增加,称为膨胀性流体。
血液流变学之流体力学
血液流变学之流体力学血液流变是生物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找到血液流动规律与生理和病理之间关系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因此研究血液流变学必须懂得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是物理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规律的学科。
在此仅介绍一些概念,以便理解血液流变学理论。
流体和刚体:流体是指在受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分子问不发生相对位移的物体,而刚体正相反。
液体、气体是流体,固体是刚体。
在作外力作用时流体要比刚体复杂得多。
流度和粘度:流度是指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而粘度是指流体内擦力的大小,粘度与流度呈倒数关系。
流体的流动除受外力影响外,还要受内在阻力的影响(粘度和流态)。
流态:流体的流动状态不同,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分为层流(流体每一点的流动方向一致)和湍流。
一般低速的情况下,流体呈层流状态,而当流速增大雷诺常数超过3000后就多为湍流。
而血液以在大动脉中流动雷诺常数也小于2000,因此人体动脉中的血流为层流流态。
湍流的内阻力大于层流。
流层:在层流流态中,由于液体分子与管道固体之间存在较强的吸附力,所以会在固体表面形成一层不流层,而不流层液体分子与流动分子问的分子引力将减慢相邻层的流速,因此流体会出现中间流速快两边慢的层流现象。
切变力和切变速度:切变力就是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根据反作用原理在流体内部产生的与外力相平衡的一种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切变力叫切变应力。
切度速度就是流体在单位真径内流速的差异。
即切度速度=速度差/距离。
而粘度量化为切变应力和切变速度之比。
牛顿液体和非牛顿液体:粘度不随切变应力变化而变化的流体称为牛顿液体,粘度随切变应力变化而变化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液体血液粘滞度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红细胞比容一般说来,红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粘滞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红细胞比容愈大,血液粘滞度就愈高。
2.血流的切率在层流的情况下,相邻两层血液流速的差和液层厚度的比值,称为血流切率(shear rate)。
血液的流变性2011
2.相对粘度:溶液的粘度与相应的溶剂粘度之比 血液
3.比粘度:某溶液的粘度与标准参照液的粘度之比 血液
Hemorheology
第三讲 血液的流变特性
4.还原粘度:单位血细胞比容时的血液粘度增量
血液还原粘度 =
优点: H整体的影响转化为单位H对粘度的影响,使 各血样的还原粘度都建立在单位H的基础上, 其差别就主要来源于RBC的变形、聚集及血 浆蛋白的桥联作用,示RBC的刚性
T ↗ RBC聚集↗→ ↗ 出汗→H↗→ ↗
37℃时,有最佳变形能力, 49 ℃时变形能力完全丧失
Hemorheology
第三讲 血液的流变特性
七、生理波动:早晨↗ 到11:00 (晚8:00)时ηm 下午↘,午夜3:00时ηmin
新生儿出生时,粘度较高,一周后下降,五个月时将 为35%,然后升高
白蛋白3.5%(重量) 纤维蛋白原0.6%
Hemorheology
第三讲 血液的流变特性
四、管壁、管径的影响
当: r <mm时, r↘→ ↘。 (F—L效应) r <5μm时, r↘→ ↗↗。(F—L效应的逆转)
生理情况下,人血管的rL= 2~7μm
PH值改变、血小板聚集,均可使 F—L氏效 应发生逆转的临界半径明显增加
Hemorheology
PH6.9 PH6.0 PH7.3
第三讲 血液的流变特性 PH7.3
PH7.35
法——50%
r
Hemorheology
第三讲 血液的流变特性
五、渗透压、PH值 改变RBC的变形能力→ 的改变
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六、温度 ↘→ ↘
(mPa·s)
(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红细胞变形 红细胞在外部流体剪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被拉 成椭圆形,并随流动方向取向,而且这些变形和 取向的程度随剪切率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血液 阻力降低。红细胞变形性能力降低或丧失,红细 胞就不能通过比自己小的微血管,这时红细胞在 微血管中流动时的粘度也就增加。 4.血浆粘度 血浆蛋白既是影响血浆粘度的主要因素,也是 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浆蛋白对血浆粘度 的影响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分子的形状和大 小,蛋白的含量愈高,血浆粘度愈高。
l 0 l
l
(1)线应变
F
l
0
F
l
0
(2)体应变 (3)切应变
V
0
V
F
0
V
F
V
V
0
物体上两互相垂直的微 小线段,在其形变后其 角度的改变值。
AA' tg OA
应变特点:没单位的纯数, 与原来的长度、体积或形状 都没关系。
(三)应力
1.应力的概念:应力是物体内单位面积上的内 力(分子力)。应力等于形变时的内力与内力作用面
(三)粘性与弹性的区别: 1.只有在流体各层相对运动时,才 表现出粘性,而弹性是瞬时的响应; 2.弹性体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而 粘性流体会流掉,不能恢复原状; 3.弹性能可储存起来做功,而粘性则 把能量耗散变热。
三、物体的粘弹性
(一)概述: 生物流体因为要克服 内摩擦力,所以具有粘弹性。 比如蛋清、唾液、 生物材料中的液体固体(关节液、软骨、皮肤等)。 粘弹体的特点:
2.牛顿流体粘度与剪切率的关系 • 粘度是度量流体粘滞性的物理量,它反映流体流动时的内 摩擦力大小。在一定的温度下,牛顿流体的剪应力与剪切 率呈线性关系,粘度不随流动状态变化,即与剪切率变化 无关。由此可见,在液体层流中,剪应力与剪切率的比值 是固定的,剪应力趋于0时,剪应力亦趋于0。
(二)非牛顿流体
5.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使体液粘度降低,温度下降使体液粘 度增高。
温度对血液粘度相当重要,在临床医学中有很 重要的意义。如,有些外科手术常在低温下进行, 内科常有高烧和中暑病人,外周血管病、巨球蛋 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病人的四肢受冷会引起 严重症状,所以研究温度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但血液情况十分复杂,温度升高将导 致红细胞聚集增高,于是使血液低剪切率粘度升高,
形,分子间相对位置变动,形成流动,表现
出粘性;如果力是瞬间作用,这些结构中的 分子的位置来不及有较大变化,网状结构互 相牵连,表现出弹性。
二 应变与应力
形变现象
水随形变,变则生,不变则死, 我们之所以能走路,能奔跑, 就是因为脚掌发生了形变。 脸部发生形变,才展现出丰富的表情。
人脸造型与人脸表情动画研究就 是研究脸部各块的形变规律。
1 形变的概念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形 状和大小发生改变。 2 分类;
(1)根据形态分为
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
粘弹性流体从管内自由流出时,通常可 以看到射流膨胀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挤出物膨 胀(如图)。例如,聚苯乙烯在175~200℃条 件下较快挤出时,直径膨胀达2.8倍。以上现象 都是由于粘弹性流体受剪切时产生法向应力差 的结果。
(二)粘弹体的特点 (1).应力松弛:当粘 弹体突然发生应变时, 若保持应变恒定,则应 力将随时间的增加而缓 慢减小,这种现象称为 应力松弛。 如:血管、血液
积之比。 单位N/m2(牛顿/米2)
包括:张应力、压应力(P)、剪应力。
应力=形变时的内力/内力作用面积
应变与应力的关系 一一对应关系,即什么样的应变产生什 么样的应力。张应力、压应力(P) 、剪应力。 2.应力的物理意义 应力具有局部特征,可以表示相应位置 上的受力强度,它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发 生形变时的内力分布情况。 3.应力 大。
泊肃叶 (Jean-Lous-Marie Poiseuille 1799-1869)简介
法国生理学家。他长期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在 求学时代即已发明血压计用以测量狗主动脉的血压。他 发表过一系列关于血液在动脉和静脉内流动的论文(最 早一篇发表于1819年)。其中1840-1841年发表的论文 《小管径内液体流动的实验研究》对流体力学的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他在文中指出,流量与单位长度上的压 力降与管径的四次方成正比。此定律后称为泊肃叶 定律。由于德国工程师G.H.L.哈根在1839年曾得到同样 的结果,W.奥斯特瓦尔德在1925年建议称该定律为哈根 -泊肃叶定律。
6.pH及渗透压 pH和渗透压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们引起红 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的改变。 pH降低可使红细胞膜变硬,细胞变形下降。低渗状态可 使红细胞球形化,变形性降低。高渗条件可使细胞内水分 外流,细胞内粘度升高。因而这些因素都可使低剪切率下 粘度降低,高剪切率下粘度升高。 7.剪切率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率的变化而变化。 在高剪切率时全血粘度低,而在低剪切率时,全血粘度则 增高。 这是因为低剪切时,红细胞易于发生聚集,高剪切率时 红细胞聚集被冲开,又处于分散状态。剪切率主要是影响 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而血液粘度与红细胞聚集和变形密 切相关 。
(二)剪变率 剪变率概念:剪变率是指剪应变随时间的 变化率。 (三)剪变率与速度梯度的关系 • 在定常流动中,任一处的剪变率与该处的 速度梯度相等。
二、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一)牛顿流体
1.牛顿流体概念 • 是指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液体。任一点上的剪应力都同剪 切变形速率呈线性函数关系的流体。指在受力后极易变形, 且切应力与变形速率成正比的低粘性流体。 • 水、酒精、汽油、血浆、血清等,都是牛顿流体,即粘度 不随剪切率变化。
同,该处就存在速度梯度。
3.库厄特流动及速度梯度
(1)库厄特流动: 是一种特殊的流动 方式。流体的流动形 态是定常流动,且速 度是从0自下而上正 比例地增加到V0。
(2)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 由图可见在位置x和x+△x上,流速分别为v 和v+△v,由于流速是正比例增加的,所以 其速度梯度为: △v/△x=V0/l 可见库厄特流动的速度梯度是定值,处 处相等。
(二)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
1.红细胞压积(HCT) 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增高, 反之则降低。 2.红细胞聚集 红细胞聚集主要影响低剪切下血液粘度。 红细胞聚集增多时,低剪切下血液表观粘 度增高。
红细胞的聚集状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血浆大分子桥联作用; (2)细胞表面静电排斥力; (3)流场剪切应力; ①流场剪切率降低:致血液接近于不流动时, 造成液体内摩擦阻力增加,出现聚集体。 ②流场剪切率增大:当流场剪切率或剪切应力 增大到足以克服血浆中大分子桥联力,则红细胞 不易聚集在一起。若红细胞聚集,说明红细胞表 面电荷减少,则红细胞电泳时间减慢,而粘度也 可以上升。
应变
时间
应力
时间
应力
(2).蠕变:当粘弹体 突然发生应变时,若保 持应力恒定,则应变将 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如:关节、软骨
时间
应变
时间
(3).应力滞后:对粘弹 体进行加载和减载实验, 可测得加载时的应力-应 变曲线与减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且在任 一应变下,加载时的应力 比减载时的应力大,形成 应力滞后环。
拉伸 压缩 弯曲 剪切
扭转
(2)根据状态分类
①弹性形变:形变不超过一定限度, 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 形变。 ②塑性形变:形变超过一定限度, 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够完全恢复原状 的形变。
二、应变
1.应变的概念:物体发生形变时,变化的 相对量。 物理意义:描述形变的程度。
2.应变的分类 线应变 体应变 切应变
8.管壁及血管口径
①血管壁平滑血液流动快,血管壁粗糙则血液流 动变慢。②血管口径小,血液粘度会随口径减小 而变小。
9.其他
①吸烟者红细胞压积增加,纤维蛋白原升高,使 红细胞内粘度增加。红细胞刚性增加,红细胞聚 集增加,并使血小板聚集增加,从而使全血粘度 增高。 ②饮酒(特别是大量饮酒)可以使血液粘滞。 ③应激反应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分兴奋,儿茶酚胺 产生过剩,可增加血小板聚集使血液粘滞诸因素 升高。
(二)
泊肃叶流动
概念:牛顿流体在水平均匀圆管 中做层流,过管轴的任一平面上, 各层的流速呈抛物线分布。 流体要流动,必须有外力抵消内 摩擦力,即管子两端L存在压强差 (⊿p)。 4
r0
r
v
r0 Q p 8l
泊肃叶流动 的速度分布
适用条件:牛顿流体,流体作定常流动,均匀的水平圆管。
泊肃叶定律应用 它是设计竖直毛细粘度 计的理论依据。
1.概念 凡不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液体都称为非牛顿流 体。 2.非牛顿流体粘度与剪切率的关系 • 非牛顿流体是剪应力和剪切变形速率之间不满足 线性关系的流体。 •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非牛顿流体,例如油脂、油 漆、牛奶、牙膏、动物血液、泥浆等。 •
三、泊肃叶定律
泊肃叶 (Jean-LousMarie Poiseuille 1799-1869)
第二节 物体的粘弹性
一、物体的弹性
(一)物体的弹性的特点:
①受外力后变形,且有恢复原状的反弹力;②在
极限范围内,外力消失后会恢复原状;③在极限 范围内,伸长或压缩的程度与所加外力的大小有 E 一定的关系。
(二)物体的弹性遵从的规律
胡克定律:应力不超过一定极限,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E
r04 Q p 8l
第二节 血液的粘度
一、几种血液粘度的定义 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更准确地描述流体的粘性, 人们定义了多种粘度。 (一)定义 1.动力粘度 即粘度系数、粘度、绝对粘度、牛顿粘度, 是量度牛顿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单位: pa.s 常用mpa.s。
2 表观粘度
牛顿流体的粘度
既具有流体的性质,也具有固体的性质。 任一点任一时刻的应力状态,不仅取决于当 时当地的应变,而且与应变的历史过程有关, 即材料是具有“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