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在清代,蒙古族作为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一直是清王朝比较重视的政务。清代大多数官方文献都是满、蒙、汉文并行。因此有清一代有关蒙古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且有关记载是比较有系统性的(不像明代那么零乱残缺)。此外,由于蒙古在政策、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清有特殊的关系,还有许多针对蒙古的专门文献。
一、基本汉籍史料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4300余卷,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繁官等51卷外,计有《满洲实录》8册(不分卷)、《太祖实录》10卷、《太宗实录》65卷、《世祖实录》144卷、《圣祖实录》300卷、《世宗实录》159卷、《高宗实录》1500卷、《祖宗实录》374卷、《宣宗实录》476卷、《文宗实录》356卷、《穆宗实录》174卷、《德宗实录》597卷,以及《宣统政纪》70卷。
《清实录》的取材范围广泛,统治者有关实录的具体规定多达100多项,包括朝廷大典、帝王巡幸、政纪朝纲、百官除授、军政方略、封疆建置、人口户丁、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等众多方面。按照清廷的规定,实录均以满、蒙、汉三种文字抄写。这些实录抄本,现在都收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清史稿》民初赵尔巽(1844—1927)主修。529卷,包括本纪25卷,志135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帝至宣统三年(1616—1911)清朝296年的历史。
《清史稿》对有关清代的大量史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基本反映了清代重要史事,为研究清史提供了方便。但参与修史者多为清朝遗老,他们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叙述清朝的历史,书中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的封建正统思想。加之仓促成书,未做统一审订,致使前后矛盾,繁简失当,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差错、遗漏、颠倒等现象严重。总之,它不是一部好的史料书籍,但它是
目前唯一的纪传体清代通史,能够提供大量清史资料。所引资料今皆有,可参阅。
《起居注》:据会典、实录记载,清朝的起居注皇太极时就有撰,但正式设起居注官是在康熙九年(1670)。直至清亡,除康熙五十七至六十一年起居注馆一度裁撤外,一直没有中断。现存的清起居注册起于康熙九年九月,迄于宣统二年十二月,中间间有缺佚,共一万两千余册。有满、汉两种文本,又有正本、稿本之分。该资料今分散藏于北京和台北两地。起居注是一部比较如实地反映当朝历史的文献,它由日讲起居注官编纂,日讲起居注官近距离观察皇帝的日常起居,且成书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较近,是研究当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文献价值相当高。与实录等利用率较高的史料相比,对同一史事的记录,起居注更加详细、具体,往往能够还原事件原委;起居注记录了一些未见于实录等其他史料的史事,从而看出起居注的文献价值。清朝的起居注从康熙朝设立,一直延续到清末,为浩瀚的清史史料宝库增添了一块无可替代的瑰宝。
《东华录》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一为乾隆三十年(1765)蒋良骥所编《东华录》32卷,所载起开国以前,载止雍正朝,所据实录为乾隆间最后考订以前的旧本,又有从实录之外辑录的资料,且对史料有考订,因此受到后人的重视。一为王先谦、潘福颐所编《十一朝东华录》624卷,王先谦以他本人先后所辑道光以前《九朝东华录》与同治间事,于潘福颐所辑咸丰间事合成,成书也在光绪朝改修历朝“实录”之前。另有朱寿朋编的《光绪朝东华录》220卷,成书于《德宗实录》编成之前,主要取材于邸报、京报及其他一些报纸,多载奏章全文,可与后来的《德宗实录》相互补充。《十一朝实录》有光绪间木刻及铅印本,《光绪朝东华录》、蒋良骥《东华录》分别有中华书局1958、1980年排印断句本和点校本。
清朝在王朝会典之外,各部院衙署都编自己的则例,是该部门处理行政事务的依据。如吏、礼、户、工、兵、刑、都察院等都有则例,与蒙古关系最大的是《理藩院则例》。
随着蒙古诸部陆续归附清朝,清朝便不断发布一些处理蒙古事务的政令。康熙年间,曾汇集天聪元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27—1696)有关蒙古的政令152条。乾隆五十四年(1789)在此基础上有汇编为209条,编成《理藩院则例》。其后不断增补续修,最后一次是在光绪年间。内容涉及到蒙古行政、军事、会盟、朝贡、封爵等,按院属诸司编排,汇集了清代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的大量资料。有蒙、满、汉三种文记述。有清乾隆内府抄本,国家图书馆有藏,存八卷。内蒙古图书馆有光绪刻本。整理标点本有1998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杨选弟整理本,天津古籍出版社。
“清三通”官修,分别为《清通典》100卷,《清通志》126卷,《清文献通考》300卷。记述清代典章制度,资料止于乾隆后期,多取之于实录、国史、钦定诸书,可视为基本史料。三书并行,而以《清文献通考》较为详备,与《文献通考》相比较,类目増群庙,群祀两考,为二十六门,子目中新立八旗田制、银色、银直及回部普儿、外藩、八旗官学、安奉圣容、蒙古王公等。刘锦藻又著《清续文献通考》四百卷,初稿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后又续至宣统三年(1911)。于《清朝文献通考》二十六考外,又増外交、邮政、实业、宪政四考,为三十考,记述了晚清时期各种典章制度的激烈变化。这种书由于是按门类纂辑,检索较为方便。有1935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
《清会典》,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大清会典》。清康熙时初修,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迭加改纂。通指光绪重修本。昆冈等撰。100卷。又撰《事例》1220卷,《图》270卷。以职官为纲,据实录国史及内廷有关资料,分述清崇德元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636—1896)间宗人府、内阁、军机处、理藩院等诸部门以及垂帘听政,亲政礼制等事。于各机构均详其编制、职掌、因革、掌故等项。资料按年代排列。有《万有文库》二集影印本。
“国史馆列传”此为清代国史馆原存列传资料的总称,至今尚无刊本。据清廷规定,官修实录均沿袭前代的旧制,附载诸臣勋绩
履历官阶,及乾隆中开国史馆,则凡京官副都御史以上、外官督抚与提督以上、旗员副都统以上,都付国史馆立传;此外又有“儒林”、“烈女”等专传。这些丰富的史料原存,过去已有所利用,如民国时流传甚广的《满汉名臣传》(记清开国至乾隆朝人物)和《国史列传》(补乾、嘉人物),实际都是国史馆旧稿的汇编;《清史稿》的列传也多据这部分资料撰成。全国“国史馆列传”尚有待进一步搜集整理。
《圣武记》,清魏源(1794—1856)撰。此书是他在鸦片战争后有感于时局的激愤之作。全书依纪事本末体编辑,分《开创》、《藩镇》、《外藩》《土司、苗傜、回民》、《海寇、民变、兵变》、《教匪》、《武事余纪》7个部分,卷内又各立篇目。前6部分为叙事,历述清初建国、平定三藩、勘定回疆和金川、镇压各族农民起义及处理蒙古、西藏等问题与外交活动的史实,兼述历次用兵成败之道与各项军事制度,提纲挈领,条缕分明。《武事余纪》4卷则为作者议论,于练兵之方、整军之策、筹饷之法、应敌御夷之略等论述。原书曾经作者两次修订,1878年申报馆排印时増入魏氏专记鸦片战争的遗著《道光洋艘征抚记》,是为今本。《四部备要》收有此书,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点校本。其后张殿著有《十一朝圣武记》,是师仿魏氏辑补同类资料的书。
二、档案史料
档案是研究历史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现存的明清档案分藏在台湾和大陆。大陆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单位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部所藏共70多个卷宗,总数多达1000多万件。其中明档仅有3000余件,主要是清代档案。其中除内阁档、军机处档以外,还有宫中档、内务府与宗人府档及六部等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军事部门的原档,并有一些地方部门或私人的存档,以及溥仪在天津张园时的档案等,已不止于原内阁大库所存。这些档案内容几乎包括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教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