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教案资料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
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
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
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
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
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
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
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
上等阶层。
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
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
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
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
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
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
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
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
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
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
中国当代阶层结构总体分析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还在变动之中。
有些社会阶层还没有成型,有些社会阶层还在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比较成型的模型,不过,比较粗略一点的模型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有的学者完全按职业划分阶层,把职业的分析当作阶层分析。
这比较实际,但阶层和职业毕竟是两回事。
也有的学者把社会阶层分为五个等级:上,中上,中,中下,下。
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办法,不过,我觉得如果舍去各阶层的具体内容,抽象地分为五等级,那只是一个符号系统。
这样分出的阶层看不出一个社会的特点。
任何社会都可以分成这样的五个等级。
所以,我吸收上述五等级简明的优点,考虑各个阶层的职业内容,以财富(收入)为基础,再参照权力、声望因素,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以下几个阶层:1。
上等阶层。
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它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他们的总人数在700万左右,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他们数量很小,对社会影响很大。
他们掌握着国家重大事情的决策权和大企业的决策权。
他们制订一个政策可能影响众多人地位的升降。
他们的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他们控制的宣传工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
就财富而言,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收入也比较丰厚,他们的权力和声望都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
国家银行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大公司经理,财富、声望、权力三项综合无疑处在社会各阶层之上。
大私有企业主财富处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顶端,权力和声望的地位次于他的财富地位。
但这些人有的当上了某一级政协委员,有的与各级权力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个阶层的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交往以外,平时还有非工作交往。
上等阶层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就是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
政府高官怕失去权力,他们担心机构改革影响自己的位置,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他们抱着矛盾的心态,既怕因改革不积极而失去官位,又怕改革以后削弱了权力。
当代中国四大社会阶层分析
当代中国四大社会阶层分析【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呈现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新兴社会阶层和知识分子四大社会阶层。
本文通过对这四大社会阶层的分析,探讨了它们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居民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城乡差距和贫富分化的挑战。
新兴社会阶层代表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新方向,而知识分子则是社会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文章还分析了跨越各阶层的现象及四大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章探讨了这些社会阶层对社会政策的影响,以及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新兴社会阶层、知识分子、互动关系、社会政策、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越发多元化,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更加多样化。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对当代中国四大社会阶层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居民阶层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农村居民阶层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农村地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新兴社会阶层则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新力量,他们的出现使得社会阶层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平衡。
知识分子阶层则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引领时代发展的使命,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对四大社会阶层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在当代社会中,四大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社会政策的影响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部分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
1.2 研究意义研究当代中国四大社会阶层的分布和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与五种社会地位等级构成(参见)。
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与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根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与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
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由于党与政府组织操纵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与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十个社会阶层的界定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事业与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含:中央政府各部委与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
目前,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者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进展及市场化改革的要紧推动者与组织者。
这一阶层的社会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与品质特性,关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要紧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处于政治与社会经济地位不一致的状态,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改革的后十年,他们仍是最积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同时是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较大获益者之一。
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与政府意志的代表与表达,因此,各社会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者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与政府的支持或者不满。
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析 资料
国家的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现代国家又兼具组织经济生活与调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功能。
所以,社会的阶级状况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也是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
阶级的存在与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但有时却会因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加以抹杀或夸大。
二十世纪60年代,苏共中央曾公开宣布,苏联社会已经基本消灭了阶级,苏共已经成为全民党。
而另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却在极力鼓吹“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30多年后,全民党的苏共垮台了,消灭了阶级的原苏联各国,又重新回归了阶级社会。
而鼓吹“阶级斗争”的中国,也摒弃了“一抓就灵”的武器,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
由此可见,对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存在,加以抹杀或夸大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任何对社会阶级状况的错误判断都会使国家偏离正常的轨道。
阶级的外在表现与经济收入息息相关,但阶级的划分却并非仅视其收入多寡,而主要是根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对财富分配的参与程度和对公共生活的主导程度而定。
各个社会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对财富分配的参与程度和对公共生活的主导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收入,也相对决定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是相对而不是绝对)。
如果一个社会的各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财富分配的参与和公共生活的主导能有一个合理的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社会就和谐、就稳定、就发展;如果大大偏离平衡点,则会引起社会的对抗、冲突和动乱。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性的社会大变革,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本文试就新的阶级状况和关系做一粗略地分析。
1.官僚和国有资产经营者阶层在中国,官僚集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阶层,形成于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
近代以后,朝廷委托官僚阶层中的文官管理不属于他们的新式洋务企业,成为洋务派官商。
国民党在全国范围掌权以后,其高官中又演变出以“四大家族”为典型的官僚资产阶级。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着复杂的社会阶级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层面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进行分析。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包括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工人阶层和贫困阶层。
富裕阶层主要是那些拥有巨额财富和高收入的人群,包括大型企业的老板、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家等。
他们通常拥有高学历和优质资源,对经济市场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中产阶层是中国社会中日益壮大的阶层,其收入和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
这一阶层包括技术人员、白领工作人员、高端服务业从业者等。
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享受着相对稳定的收入,可以满足一定程度上的消费需求。
工人阶层包括那些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群体,包括产业工人、农民工和务工者等。
虽然他们是社会的劳动力主力军,但通常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工人权益的关注和保护有所加强,但工人阶层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贫困阶层是社会中最底层的群体,通常由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困难群体组成。
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着生计困难和基本权益的缺失。
政府通过扶贫政策、社会救助等手段来帮助这一群体,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政策支持。
除了经济层面,社会地位也是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地位除了与经济状况相关,还与教育、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
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通常是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人员、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在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也大幅提升,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尊重。
此外,政治地位也是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政治地位主要与党派关系和政府机构有关。
党员和政府官员通常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在政治决策中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5p
第二部分——现代化的社会阶层 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
(一)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 (二)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且正在不断壮大 (三)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 大 (四)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 (五)现代化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 (六)现代社会流动机制已经出现,正在逐渐取 代传统社会流动机制
具体的社会政策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社会中间层 产业工人阶层
城市化过程严重滞后,不利于农业劳动者 阶层缩小和社会中间层扩张 社会政策缺位,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 发育还只是一个自发演变的过程 社会制度创新滞后,一些过时的制度安排 阻碍着阶层之间的流动 关于整体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还不清晰, 不利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创新
第四部分:创新社会制度、社会政策体 系,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 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 失业者阶层
各阶层特征与地位
与职业和技术等级相关的经济分层开始出 现 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一致化倾向 主观等级地位认同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分 化之间有距离 各阶层的政治地位有所变化
第三部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 现代化建设进程还不相适应
(一)现代化的国家需要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 构 (二)中国现有阶层结构不合理,存在引发社会 危机的结构性因素 (三)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秩序尚未得到全社 会的充分认可 (四)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存在区域 不均衡性 (五)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育滞后的原因分析
中国的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
汇 报 人 :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社会阶级:根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划分的群体 社会阶层:根据社会地位、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划分的群体 阶级与阶层的区别:阶级强调生产资料占有关系,阶层强调社会地位、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 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特点: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
经济地位:根据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进行划分 政治地位:根据政治权利、政治参与度等因素进行划分 社会地位:根据教育、文化、社会网络等因素进行划分 意识形态:根据价值观、信仰、意识形态等因素进行划分
农民阶级的生活状况和权益保 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阶级的发展和转型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定义:受过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群体 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地位:在社会中处于较高地位,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风尚
教育公平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提高教育公平性 教育公平化有助于减少社会阶级差距 教育公平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
加强教育 公平,提 高教育质 量,促进 社会阶层 流动
完善就业 政策,提 供更多就 业机会, 降低失业 率
推进户籍 制度改革, 打破城乡 二元结构, 促进人口 流动
定义:在中国 社会中,担任 政府职务的人
员
特点:掌握行 政权力,对社 会资源分配有
重要影响
职责:执行政 府的政策和法 规,服务于公
众
社会地位:在 中国社会中具 有较高的地位
和影响力
城乡差距:城市居民收入 高于农村居民
地区差距:东部地区收入 高于西部地区
研究生社会学教案: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迁
研究生社会学教案: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迁1. 引言1.1 概述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人类行为和互动的科学。
作为研究生社会学课程的一部分,本教案旨在探讨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迁,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五个主要部分:引言、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概念、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迁、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迁以及结论。
通过这样的组织方式,我们将逐步展开对于研究生级别下有关社会学领域中重要问题的讨论。
1.3 目的学习本教案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结构以及形成和变化背后的核心因素。
同时,通过对不同阶层所面临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剖析,使得学生能够理解个体工作经验如何受到制约或促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困境。
上述内容为“1. 引言”部分的详细清晰撰写翻译结果。
2. 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概念2.1 社会结构的定义与意义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方式和关系。
它是对社会组织形式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描述,反映了社会中各种角色、地位、权力和资源之间的分配状况。
社会结构是整个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并且对个体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和分析社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运行机制以及影响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因素。
2.2 社会阶层的定义与分类社会阶层指的是由于个体在经济、教育、职业等方面所拥有或缺乏资源而导致在社会中形成不同地位层次和等级差异的现象。
不同于简单的收入水平或财富大小,社会阶层更多地涉及到人们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尊重程度。
一般而言,社会阶层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每个层级内部还存在不同的细分群体。
具体的分类方式可以根据收入、教育程度、职业地位等因素进行划分。
2.3 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
中国社会阶层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研究本课题利用我院刚刚完成“马工程”的有利条件,对阶层进行跟踪研究,如果能够坚持数年,一定能够形成我院对阶层问题研究方面的优势,对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作出贡献,值得引起重视。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不同阶层的长期存在是统一战线长期存在的最重要的依据。
阶层越分化、结构越复杂,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越突出,统一战线越重要,对阶层的深入研究越必要。
1、社会阶层结构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研究阶层结构本身就是研究基本国情。
一个国家发展状况如何,以前往往从经济结构来说,其实,国情同样也可以从社会阶层结构来判断,比如这个国家、地区的上层阶层、社会中间阶层、社会底层的比例如何,工人阶层农民阶层有多少,通过对他们的状况分析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过去社会建设只是笼统讲科教文卫,其实还不光这些,还有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2、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变了,就业结构也变了,但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没有相应跟上。
这方面过去缺乏调查和研究,现在看来我们所讲的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光是说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不够,更重要的是社会结构的调整也落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跟经济结构处于不相适应的矛盾状态。
3、根据社会阶层结构的分析,制定革命和建设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历来是我们党的传统。
改革开放以后,在这个问题上,政治学、社会学包括经济学、哲学界的一些学者,虽然也对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状况做了一些小课题的调查,但是国家有计划的大规模的调查没有,所以现在我们对于阶级状况、阶层状况到底怎么样,还不清楚,而且在主要理论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
4、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才能对社会阶层结构有个正确的认识,制定政策才能有的放矢。
现在经济多元化了,所有制也多元化了,社会也已分化了,多种利益群体实实在在地出现了。
因此,我们应该对社会阶层结构这个变化了的基本国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借以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政策,整合、协调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使得各个社会阶层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得其所,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精品
• 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利益格局形成机制发 生重要变化。
• 在此社会转型阶段,利益冲突加大而且显形化 ,各种社会矛盾已经随着我国改革深入不断显 露出来。
• 改革的社会动力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弱化。当前 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直接后果 就是农民、产业工人逐渐成为受益相对较少的 阶层。
2021/4/8
2021/4/8
12
三、当前我国存在哪些阶级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 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2.1% 1.5% 0.6% 5.1% 4.8% 4.2% 12%
8、产业员工阶层
22.6%
9、农业劳动者阶层
• 战略提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 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1/4/8
4
2、改革攻坚的两大目标
•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建立公 共服务体系。
•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经 济层面的事,它涉及利益的全面调整。
2021/4/8
5
3、我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 计划经济时代——宏观政策决定社会中的基本 利益格局。
• 1、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重视人自身的和谐 发展,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又 要重视社会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 。
• 现在阶层关系不是太协调,主要是劳资 关系,干群矛盾。
• 党要带领群众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必须把握阶级阶层状况的变化。
2021/4/8
9
• 2、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必须 整合各阶级阶层、各群体间的利益矛盾, 形成社会合力。
2021/4/8
18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教案资料共31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教案资料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春光
研究缘起
1998年课题组成立:因应院领导的要求,也 是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
先后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和《当代中国社会结 构》三本书。
我们分别研究了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 结构,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社会阶层关系。
社会阶层关系:当前 中国的热点社会现象
•最近几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频发:重庆万州事件、四川的雅安事件、 云南孟连胶农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广东汕尾事件、 深圳富士康事件、广州本田事件等 。 •地方官员的体会:坐在火山口上,社会维稳成本非常之高,超过国家 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
• 学者的看法:在经济建设成就之大超乎 人们预想的同时,社会问题之多也出乎了人 们的意料。
当然,在中国,现在还是有人将阶级与阶
层做严格的区分,认为:一阶级是一个实体, 而阶层仅仅是一个统计划分单位;二是阶级 是有关系的,而阶层是没有关系的。
事实上并不如此,我们日常所说的阶层不
只是一个研究者所划分的群体,而是实实在 在的社会存在。阶层之间并不是没有关系, 至少还存在着流动关系。
之所以阶级理论与阶层理论趋同,也是
我们认为,阶层关系是指社会阶层之间发生的
群体性利益、支配和身份关系,而阶级关系则指 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 与被统治的集团性关系。
阶级关系通常发生在生产领域中,而阶层关系发
生在更广泛的领域,包括生产领域、市场领域、政 治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阶级关系更具有组织性, 是一种集团性关系,而阶层关系不仅包括集团性关 系,而且还包括一些更为松散的群体关系。所以, 在我们的研究中,阶层关系囊括了阶级关系,是在 更广的范围内讨论的一种社会关系。
新马克思主义代表赖特在其阶级分析模
型中引进了所谓阶层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人力 资本、权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了“矛盾阶级 位置”的理论。
新韦伯主义代表高登瑟普将所有权作为 划分阶级的一个重要变量来对待。
从这里似乎可以看到,阶级理论与阶层
理论都在吸收对方的一些有说服力的观点和 理论,去改善自己的理论。于是有人就认为 英语中的CLASS既可以译成阶级,又可以译 成阶层。
社会阶层关系:利益关系、支 配关系和身份关系
利益关 系:合作 互利、竞 争和零和
对立关系
支配关 系:庇护 关系、压 制关系和
对抗关系
身份关 系:身份 评价、地 位炫耀、 社会排斥 和歧视、
自卑等
马克思在分析阶级关系时指出,物质利益是本质,
也就是说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斗争都是为 了物质利益或者受物质利益决定。同样物质利益确 实对中国当前的社会阶层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 值。
在马克思和韦伯看来,阶级就是一种经济领域
中产生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 被统治的关系,而阶层是一种等级、地位的关系。
但是后来的研究有意地把马克思与韦伯迥然对
立起来,这里有西方冷战的因素在起作用。到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和政治学界对阶 级研究提出了一种质疑,尼斯比特提出“阶级已 经死亡”。但是坚持阶级和阶层研究的学者并不 像以前那样将阶层研究与阶级研究绝对地对立起 来,而是走向融合,不论是新马克思主义还是新 韦伯主义都从对方的理论中吸取有关的合理因素, 以增强对现实的解释。
什么是阶层关系?它与阶级关系有什么异同?为 什么我们不用阶级关系这一概念呢?这里确实需 要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和澄清。
先从阶级与阶层研究的历史恩怨说起。 国内社会学界的普遍认识是:阶层与阶级的
理论分野是从马克思与韦伯那里开始的,马克思 被认为是阶级理论的坚定倡导者,而韦伯则被视 为阶层理论的始祖。马克思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阶 层问题,他认为阶级内部是分阶层的,而且阶层 也是跨阶级的,同时韦伯也并没有否认阶级的存 在,但他认为阶级只是一种经济现象。
因为社会现实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理论上不 做调整和修改,就难以反映业已变化的社会 现实。
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虽然存在着马克思所说
的阶级关系,但是情况远远比马克思时代更为复 杂: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多种所有 制、传统与现代乃至后现代并存,由此而出现的 关系既有对立、冲突、剥削等,又存在各种千丝 万缕的竞争、合作、共谋等合纵连横现象。所以, 我们认为,用阶层关系似乎比阶级关系更能解释 当前中国社会的复杂性。
当然,有人也许会反对我们的观点,认为,阶级
概念与阶层概念完全是不同的,怎么能说阶层关系 囊括阶级关系呢?我们还是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虽 然存在着阶级关系,但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有着比 阶级关系更复杂、多样的群体关系,我们认为用阶 层关系更能揭示和解释这种复杂现象。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 框架
我们是用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 源划分阶层的。我们曾探讨了阶层之间 的社会流动,虽然社会流动也是一种阶 层关系,但是社会流动也只是说明阶层 之间的开放性问题,还不能全面反映不 同阶层之间在行为、态度、意识以及力 量上的互动和较量 。
普通大众的感受:不满并没有随着经济增
长而减少,居民不满高房价、高物价、强拆 迁、征地等等。
那么如何解读这些不满、矛盾、冲突呢?
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有过一些研究解读:社 会结构不合理、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 构等。国家认为这些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 衡、不全面造成的问题。当然还有学者从制 度上找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阶层关系是什么?——理论的 回溯和分析
阶层关系表现为不同阶层在获取各种资 源上产生的行为、态度和认识上的互动
在互动中会产生利益关系、支配关系和身份关系, 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具体的三种社会阶层关系。
利益关系指各个阶层在资源配置上产生的零和对
立、竞争、互利等三类关系。支配关系指领导与服 从、控制与受控制、主导与被主导等权力关系,可 分为庇护关系、压制关系和对抗关系,前者还是一 种合作关系,对权力的认可,而压制关系是一种通 过力量(主要是暴力手段)迫使其他阶层的服从, 对抗关系一般指弱势阶层对自己受控制、受支配和 受领导的地位不满意,试图通过对强势阶层的反抗 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身份关系指因社会地位不同而 产生的等级性声望关系,包括社会评价、社会炫耀、 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