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回流提取大黄实验报告
![回流提取大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cd244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7.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回流提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提取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即蒽醌类化合物。
3. 了解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二、实验原理大黄(Rheum palmatum L.)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素、大黄酚等。
这些成分具有泻下、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回流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通过加热使溶剂沸腾,使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冷却后分离溶剂和药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大黄药材:20g- 乙醇:500ml- 水浴锅- 烧瓶:500ml- 冷凝管- 滤纸- 玻璃棒- 烧杯- 分液漏斗- 蒸馏水仪器:- 电子天平- 粉碎机- 薄层层析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药材预处理:- 将大黄药材剪碎,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
- 粗粉过80目筛,得到大黄粉末。
2. 回流提取:- 称取大黄粉末20g,置于500ml烧瓶中。
- 加入500ml乙醇,装上冷凝管。
- 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
- 提取过程中,每隔30分钟搅拌一次。
3. 过滤与浓缩:- 提取结束后,关闭水浴锅,待烧瓶冷却。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中浓缩至约50ml。
4. 纯化:- 将浓缩后的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 静置分层,将有机层(乙醇层)分离出来。
- 将有机层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中蒸干,得到大黄蒽醌粗品。
5. 鉴定:- 取适量大黄蒽醌粗品,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定。
- 在薄层层析板上点样,用适当的溶剂进行展开。
- 通过比较大黄蒽醌粗品的Rf值与标准品的Rf值,鉴定大黄蒽醌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回流提取法,成功提取了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
2. 提取率约为80%,表明回流提取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
3. 通过薄层层析法鉴定,大黄蒽醌粗品中主要含有大黄素和大黄酚。
六、实验讨论1. 回流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大黄冷浸法实验报告
![大黄冷浸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46e2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9.png)
1. 了解大黄冷浸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3. 熟悉冷浸法提取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功效。
大黄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等。
冷浸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在低温条件下,利用溶剂(如水、乙醇等)将大黄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黄粉末、蒸馏水、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2. 实验试剂:95%乙醇、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大黄粉末:将大黄样品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备用。
2. 称取大黄粉末:准确称取5g大黄粉末,置于烧杯中。
3. 加水浸泡:向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室温下浸泡24小时。
4. 过滤:用漏斗和滤纸将浸泡后的溶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5. 水浴浓缩: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浓缩至约10ml。
6. 冷却结晶:将浓缩后的溶液置于冰箱中冷却结晶。
7. 过滤、洗涤、干燥:将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大黄提取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大黄冷浸法提取,得到了大黄提取物,其外观为棕色粉末。
2. 结果分析:大黄冷浸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能够从大黄中提取出较多的有效成分。
在实验过程中,大黄粉末的浸泡时间和溶剂的选择对提取效果有较大影响。
1. 实验过程中,大黄粉末的浸泡时间对提取效果有较大影响。
浸泡时间过长,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发生降解;浸泡时间过短,提取效果不佳。
本实验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取得了较好的提取效果。
2. 溶剂的选择对提取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本实验采用蒸馏水作为溶剂,由于大黄中的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故蒸馏水是一种合适的溶剂。
3. 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对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过滤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滤纸对滤液的吸附,以保证提取效果。
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5b13a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b.png)
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大黄(学名:Rheum palmatum L.),又称中国大黄、中药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泻下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中药的关注不断增加,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制备大黄提取物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传统的水煎提取法、浸提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纯化方法。
其中,水煎提取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大黄切碎,将其与适量的水一同放入不锈钢锅中,加热至沸腾。
然后,将火候调至小火,继续加热2小时以上,直至药液的颜色变浅。
接着,将药液过滤并静置,等待澄清。
最后,将澄清液经过浓缩、干燥,制得大黄提取物。
除了水煎提取法,浸提法也被广泛使用。
该方法的步骤是将大黄与适量的溶剂(如乙醇)混合,浸泡一段时间。
随后,通过过滤和浓缩,得到大黄提取物。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为了确保大黄提取物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对原材料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外观、气味、色泽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仪器对大黄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其次,对制备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必须确保提取过程在理想的条件下进行,比如温度、时间、溶剂比例等都需要严格控制。
这样可以保证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纯度。
最后,需要对提取物进行质量评估。
包括对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含量、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现代分析方法来完成,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光谱等。
同时,大黄提取物还需进行稳定性研究。
该研究可以通过长期保存、加速试验等方法进行,以确保提取物的质量和效果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总之,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和对提取物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才能保证大黄提取物在医药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技术,以不断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https://img.taocdn.com/s3/m/785d7a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f.png)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泄火等药性。
其中的游离蒽醌组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游离蒽醌组分在大黄中存在量较少,提取难度较大。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利用pH梯度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利用酸碱性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提取的方法。
通过调节溶剂的酸碱度,可以使目标物质在不同的pH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达到有效提取的目的。
对于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pH梯度萃取法可以帮助提高提取效率。
通过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有效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降低成本。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大黄药材的活性成分、提高其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pH梯度萃取法在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提取中的应用价值,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可行性及方法优化,为提高药材中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游离蒽醌在大黄中的存在形式和提取条件下的转移规律,探索最佳的pH梯度条件和提取方法,从而实现对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高效提取和纯化。
将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进一步阐明pH梯度萃取法在中药提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为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推动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促进中药现代化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1.3 研究意义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游离蒽醌组分,具有明显的药效活性。
游离蒽醌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方法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https://img.taocdn.com/s3/m/881214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d.png)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引言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明显的泻下药效。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蒽醌类物质,包括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
游离蒽醌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对于研究其药效及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进行综述。
一、pH梯度萃取法原理pH梯度萃取法是利用物质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一定的pH条件下,目标物质的溶解度较高,而其他杂质的溶解度较低,从而可以实现目标物质的有效提取和分离。
pH梯度萃取法通常采用酸碱两种溶剂,通过调节pH值使目标物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二、pH梯度萃取法在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应用大黄中的游离蒽醌主要存在于其细胞壁中,由于其结构特殊,常规的提取方法效果不佳。
pH梯度萃取法可以有效克服这一问题,通过调节溶剂的pH值,使游离蒽醌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溶解和分离,从而实现游离蒽醌的高效提取。
三、pH梯度萃取法的优势1. 高效pH梯度萃取法能够根据目标物质的溶解度特点,通过调节pH值实现目标物质的高效提取,提取率通常较高。
2. 简便pH梯度萃取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或特殊条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3. 可控性强通过准确控制溶剂的pH值,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精确提取和分离。
四、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步骤1. 样品研磨将大黄样品进行研磨,使其颗粒度均匀,有利于后续的提取工作。
2. pH值调节准备酸碱两种溶剂,并分别进行pH值的调节,通常选择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游离蒽醌的溶解度差异较大,以提高提取效果。
3. 提取过程将研磨好的大黄样品与两种溶剂分别进行提取,在酸性条件下,游离蒽醌与细胞壁结合较强,溶解度较低;而在碱性条件下,游离蒽醌与细胞壁结合较弱,溶解度较高,从而实现游离蒽醌的提取和分离。
4. 合并提取将两种提取液合并,并进行蒸发浓缩和溶剂回收,得到游离蒽醌的提取物。
大黄泻下实验报告
![大黄泻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f302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1.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黄的泻下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大黄泻下作用的强度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体重20-25克。
2. 药材: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
3. 试剂:蒸馏水、盐酸、乙醇、氨水、苯、石油醚等。
4. 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1)称取大黄粉末5克,加入50毫升70%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
(2)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大黄提取物。
2. 小鼠泻下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小鼠灌胃大黄提取物(0.5克/只),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
(3)观察小鼠排便情况,记录排便次数和排便量。
3. 大黄泻下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肠黏膜变化。
(2)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肠道内水分含量。
(3)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肠道内电解质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结果显示,大黄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其中以番泻苷和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主。
2. 小鼠泻下实验:实验组小鼠灌胃大黄提取物后,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大黄泻下作用机制研究:(1)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小鼠肠黏膜皱襞变浅,绒毛变短,绒毛上皮细胞脱落。
(2)分光光度法:实验组小鼠肠道内水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
(3)组织化学方法:实验组小鼠肠道内电解质(Na+、K+、Cl-)含量显著增加(P<0.05)。
五、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如番泻苷、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加肠蠕动,导致排便。
2. 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可增加肠道内水分含量,降低肠道内渗透压,促进排便。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d335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c.png)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引言:大黄,又称黄连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因此提取和分离大黄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好干燥的大黄根,乙醇、水、醋酸等溶剂。
2. 粉碎大黄根:将大黄根研磨成粉末状,以增加提取效果。
3. 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大黄素的溶解性,选择适合的溶剂。
在本实验中,选用乙醇为主要溶剂。
4. 提取:将粉碎后的大黄根与乙醇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利用乙醇的溶解性,将大黄素从大黄根中提取出来。
5.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大黄根的残渣。
6.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少体积,提高大黄素的浓度。
7. 结晶: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浓度,使大黄素结晶出来。
8. 分离:将结晶后的大黄素与溶剂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从大黄根中提取分离出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通过对提取液的浓缩和结晶,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其他杂质,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讨论:1. 提取溶剂的选择: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溶剂,对大黄素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其他溶剂进行提取。
2. 结晶条件的控制: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成功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温度和溶剂浓度的选择对结晶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分离的重要性:分离是提取分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分离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目标物的纯度。
在本实验中,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大黄根中的其他成分,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提取分离过程,成功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选择、结晶条件的控制以及分离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大黄素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https://img.taocdn.com/s3/m/ba473f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f.png)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中药大黄是一味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泻下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繁琐、耗时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高效、环保的新方法来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pH梯度萃取法因其简单易行、高效快速的特点,近年来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方法及其优势。
一、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平衡原理的提取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pH条件下,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和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提取。
在中药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是带有酚羟基的多环芳烃衍生物,其溶解度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控制不同pH条件下的提取溶剂,可以实现对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有效提取。
二、pH梯度萃取法的步骤1. 样品制备:将大黄粉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以利于后续提取过程中的均匀溶剂渗透和目标物质的释放。
2. pH梯度设定:根据蒽醌类化合物的特性,确定适宜的pH梯度范围,一般选择3~10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选取对目标化合物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提取溶剂。
3. 提取过程:将大黄样品与不同pH条件下的提取溶剂充分混合,通常采用震荡、搅拌或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加速溶剂与样品之间的质传递和分配平衡过程。
4. 分离蒽醌组分:待提取溶剂中的目标化合物达到平衡状态后,通过离心、过滤或萃取等方法分离蒽醌组分,然后进行浓缩和纯化处理。
三、pH梯度萃取法的优势1. 高效快速:利用pH梯度萃取法可以一次性地在不同pH条件下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减少了传统多次提取的步骤,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2. 选择性强:根据蒽醌类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和溶解度变化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提取条件,提高了目标组分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3. 操作简便: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pH梯度萃取法无需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和调节条件,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科研。
大黄实验报告
![大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61e4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黄的性状特征,掌握大黄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 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 分析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探讨其药理作用。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通便等功效。
大黄中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其中以大黄素、大黄酚等为主要代表。
本实验采用pH梯度提取法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并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黄粗粉、浓硫酸、NaHCO3、Na2CO3、NaOH、浓盐酸、乙酸乙酯、氯仿等。
2. 实验仪器:超声波清洗器、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大黄粗粉过筛,取适量粉末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甲醇,研磨成匀浆,过滤得滤液。
2. pH梯度提取:将滤液依次加入不同pH值的NaHCO3、Na2CO3、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分别收集各层溶液。
3. 蒽醌类成分提取:将各层溶液依次用氯仿萃取,合并氯仿层,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得大黄蒽醌类成分提取液。
4. 薄层色谱分析:将提取液点于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乙酸乙酯(体积比8:2:1)为展开剂进行展开,晾干后,用紫外灯检测,观察斑点颜色和位置。
5. 纯化与鉴定:根据薄层色谱结果,选择合适的斑点进行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黄性状特征:大黄呈深棕色或红棕色,味苦,微涩。
粉末状,质地坚硬。
2. pH梯度提取结果:在pH值为10的Na2CO3溶液中,大黄蒽醌类成分提取效果最好。
3. 薄层色谱分析结果:在氯仿-甲醇-乙酸乙酯展开剂下,大黄蒽醌类成分在紫外灯下呈现蓝色荧光斑点。
4. 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结果:大黄蒽醌类成分鉴定为大黄素、大黄酚等。
六、结论1. 通过pH梯度提取法,成功提取了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
2. 大黄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等,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3. 本实验为大黄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https://img.taocdn.com/s3/m/053622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4.png)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引言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泻下、清热、通经、消肿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等。
这些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大黄中的蒽醌组分,我们进行了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研究。
该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提取方法,以便更好地获取中药大黄中的活性成分,并为其在药物开发和临床运用中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1. 药材样品的准备:选取优质的中药大黄作为实验样品,研磨成细粉备用。
2. pH梯度溶液的制备: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pH为2、4、6、8和10的梯度溶液,用于构建pH梯度。
3. pH梯度萃取法提取蒽醌组分:取适量的大黄细粉与不同pH值的溶液混合,并在恒温振荡器中以一定的速率振荡一定时间,使蒽醌组分充分溶解在溶液中。
4. 萃取液的分离与浓缩:将萃取液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分离出固体颗粒,然后对溶液进行浓缩,得到游离蒽醌组分的浓缩样品。
5. 游离蒽醌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对浓缩样品进行色谱、质谱等分析,确定其中的蒽醌组分的种类和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 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率随pH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
在pH为2-4的条件下,提取率较低;在pH为6-8的条件下,提取率较高;而在pH为10的条件下,提取率有所下降。
这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游离蒽醌组分的溶解度和提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2. 游离蒽醌组分的分析表明,主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等成分。
大黄素的含量较高,占据了游离蒽醌组分的主要成分。
讨论与展望本研究利用pH梯度萃取法成功实现了对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为中药大黄的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这一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例如提取条件的选择、提取效率的提高、提取液的后处理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c7f0a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9.png)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Rhizoma Rhei)是一种常用中药,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
提取、分离和鉴定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如下:
1. 提取:将大黄粉末与适量的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进行浸泡提取,较常用的是乙醚提取。
在恒温搅拌的条件下,将大黄与乙醚按一定比例混合30分钟以上,然后进行过滤,过滤液即为提取液。
2. 分离:提取液中含有大黄中的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蒽醌类化合物。
为了分离和纯化蒽醌类化合物,通常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等技术。
柱层析是将提取液通过填料(如硅胶、活性炭等)柱进行洗脱,根据化合物在柱上的亲疏性和相互间作用力的差异,逐步分离目标化合物。
薄层层析则是将提取液涂抹在硅胶或其他载体上的薄层,再通过浸泡,将化合物分离开。
3. 鉴定:分离到目标化合物后,可以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质谱可以用于分析分子的质量和结构信息,核磁共振则可以提供化合物的详细结构信息。
以上是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有效地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的提取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bebb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4.png)
大黄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从大黄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并对提取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了解大黄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大黄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鞣质、多糖等。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利用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通过溶剂萃取和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大黄药材:干燥的大黄根茎。
试剂:乙醇、乙醚、盐酸、氢氧化钠、乙酸乙酯、硅胶等。
标准品:大黄酸、大黄素等标准对照品。
2、仪器粉碎机回流装置旋转蒸发仪层析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实验步骤1、大黄药材的预处理将干燥的大黄根茎用粉碎机粉碎,过 40 目筛,得到大黄粉末,备用。
2、提取称取一定量的大黄粉末,加入适量的乙醇,在回流装置中加热回流提取 2 小时。
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粗提物。
3、酸水解在粗提物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加热水解 1 小时,使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
水解液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
4、萃取将水解后的溶液用乙醚萃取多次,合并乙醚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乙醚提取物。
5、柱层析分离将乙醚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收集含有大黄酸、大黄素等成分的洗脱液。
6、浓缩与干燥将收集的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纯化的大黄提取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定性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
以大黄酸、大黄素等标准品为对照,在相同的展开条件下,观察提取物的斑点与标准品斑点的位置和颜色是否一致。
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含有与标准品相同的成分。
2、定量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提取物中的大黄酸、大黄素等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六、实验讨论1、提取方法的选择本次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较高。
大黄萃取的实验报告
![大黄萃取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cb328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黄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方法;2. 掌握液-液萃取法提取大黄中有效成分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 评价不同萃取剂对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
液-液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使待提取物质在两相之间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分液漏斗、烧杯、移液管、玻璃棒、电子天平、烘箱等;2. 药品:大黄粉末、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无水硫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大黄粉末:将大黄粉末过60目筛,备用;2. 样品制备:取一定量大黄粉末,加入适量乙醇,搅拌溶解,静置30分钟;3. 萃取:将上述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分层;4. 分离:将有机层与水层分离,收集有机层;5. 浓缩:将有机层倒入烧杯中,在水浴上加热蒸发,直至浓缩至一定体积;6. 干燥:将浓缩液转移至烘箱中,干燥至恒重;7. 称重:称取干燥后的大黄提取物,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现象1. 样品制备过程中,大黄粉末逐渐溶解;2. 萃取过程中,有机层与水层分层明显;3. 浓缩过程中,有机层体积逐渐减小;4. 干燥过程中,大黄提取物逐渐干燥。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黄提取物的得率:根据实验结果,大黄提取物的得率为5.2%;2. 不同萃取剂对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通过比较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等萃取剂对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发现乙酸乙酯的提取效果最佳。
七、实验结论1. 液-液萃取法是一种有效的大黄提取方法,适用于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2. 乙酸乙酯是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溶剂;3.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大黄中的有效成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溶剂挥发和火灾;2. 萃取过程中,充分振荡,确保两相充分接触;3. 浓缩过程中,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防止溶剂过度挥发;4. 干燥过程中,注意烘箱温度,防止大黄提取物变质。
大黄提取分离实验报告
![大黄提取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08eb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c.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 学习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泻火凉血等多种功效。
大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包括游离蒽醌和蒽醌苷。
本实验采用pH梯度提取法,利用蒽醌类化合物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三、实验材料1. 材料:大黄药材(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2. 试剂:浓硫酸、NaHCO3、Na2CO3、NaOH、浓盐酸、浓硝酸、乙醚、石油醚、乙酸乙酯、硅胶G、CMC等3. 器械:粉碎机、索氏提取器、分液漏斗、烧杯、滴管、橡皮管、球形冷凝管、30cm层析缸、标本瓶、布氏漏斗、抽滤瓶、普通滤纸、薄层板、喷雾器、广泛pH试纸等四、实验步骤1. 粉碎:将大黄药材切片剪碎,用粉碎机粉碎得到大黄粗粉,经80目筛子过筛。
2. 酸解:取大黄粗粉50g,加入100ml浓硫酸,搅拌均匀,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热回流3小时,使蒽醌苷水解成苷元。
3. 水洗、抽滤、干燥:将酸解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抽滤,将滤液浓缩至约20ml,蒸干,得大黄蒽醌提取物。
4. 萃取结晶:将大黄蒽醌提取物用乙醚萃取,萃取液浓缩至干,得大黄蒽醌结晶。
5. 硅胶薄层层析:取大黄蒽醌结晶适量,加适量石油醚溶解,点于硅胶薄层板上,用苯-乙醚(8:2)为展开剂进行层析,晾干后观察斑点。
6. 纤维素柱层析:将硅胶薄层层析得到的大黄蒽醌结晶,用石油醚溶解,上柱,用苯-乙醚(8:2)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收集各组分。
7. 鉴定:取各组分适量,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ml,观察颜色变化,鉴定游离蒽醌的种类。
五、实验结果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出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
2. 通过硅胶薄层层析和纤维素柱层析,将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分离为多个组分。
3. 通过鉴定,确定了大黄中游离蒽醌的种类,包括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https://img.taocdn.com/s3/m/360e86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5.png)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泻火泄结、通便利湿的功效。
大黄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类物质,例如大黄素、大黄酚等。
这些蒽醌类物质对于大黄的药效起着重要作用。
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对于深入研究大黄的药理作用以及进一步研发和利用大黄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物质时,pH梯度萃取法被广泛应用,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 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根据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电荷性质而进行分离提取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值,使得目标物质在不同pH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电荷性质,从而实现其在不同相(例如有机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和分离。
一般可以利用两种不同pH值的提取液,使得待提取物质在两种不同相之间进行分配,最终达到分离提取的目的。
在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时,pH梯度萃取法被广泛应用。
由于蒽醌类物质具有酚羟基和酮羰基等官能团,因此在不同pH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电荷性质。
一般来说,蒽醌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以酚酸形式存在,而在碱性条件下以酚醌形式存在。
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 值,可以使得蒽醌类物质在不同相之间进行分配和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和酸性或碱性水溶液构建pH梯度,从而实现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高效提取。
(1)制备提取液:根据实验需要,选取合适的有机溶剂和酸性或碱性水溶液,并分别调节它们的pH值,构建两种不同pH值的提取液。
(2)样品预处理:将待提取的大黄样品进行粉碎和干燥处理,以增加提取效率。
(3)提取过程:将样品与有机溶剂和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中的一种进行混合并充分摇匀,使得目标物质在两种不同相之间分配平衡。
然后将两种相分离,并分别收集。
(4)重复提取:根据需要,可以重复进行多次提取,以增加提取效率。
(5)浓缩提取液: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目标物质的浓缩物。
(6)分析鉴定:对提取得到的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确定其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https://img.taocdn.com/s3/m/e465bb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3.png)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泻热通便、利水消肿等功效。
游离蒽醌是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理活性和医疗价值。
为了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利用pH梯度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基于溶解度差异的分离技术,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目标物质在不同pH条件下产生溶解度的变化,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对于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准备所需试剂和设备:大黄粉末、甲醇、乙醚、氯仿、各种pH值的缓冲液(如醋酸缓冲液、硼酸缓冲液等)、离心管、离心机等。
2. 将大黄粉末加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甲醇,并进行超声提取。
超声提取可加速药物成分的释放和提取,提高提取效果。
3. 将提取液离心,将上清液与残渣分离。
上清液中含有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进一步提取和分离。
4. 准备一系列不同pH值的缓冲液。
通过溶解适量的醋酸和醋酸钠制备出pH为4-5的醋酸缓冲液,通过溶解适量的硼酸和氢氧化钾制备出pH为9-10的硼酸缓冲液。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缓冲液的pH值范围。
5. 分别将上清液加入装有醋酸缓冲液和硼酸缓冲液的离心管中,然后使用旋转蒸发仪进行蒸发浓缩,直至溶液体积变小,浓缩程度适宜。
7. 将上清液转移至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进行萃取,置于摇床中进行摇动,以促进物质的分配和提取。
8. 分别将醋酸缓冲液和硼酸缓冲液中的上清液分离,并反复进行3-4次提取,以提高提取效果。
9. 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游离蒽醌的提取物。
利用pH梯度萃取法可以有效地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提取效果较好。
提取得到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为深入研究大黄的药理活性和开发新药提供了有效手段。
大黄浸出物测定的过程
![大黄浸出物测定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24ff0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9.png)
大黄浸出物测定的过程
大黄浸出物指的是通过热水、酒精等溶剂将大黄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非活性生物碱等提取出来的液体。
以下是大黄浸出物测定的主要步骤:
1. 提取:将大黄药材粉末与合适的溶剂比例混合,常用的溶剂包括热水、酒精等。
将混合物加热,浸泡或使用超声波等方式进行提取。
2. 过滤:待浸出物冷却后,使用过滤纸或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3. 蒸干:将过滤后的浸出物进行蒸发,使其浓缩。
4. 精制:针对特定的分析,可使用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方法,例如使用色谱等方法进行纯化。
5. 测定:通过理化方法,例如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浸出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的具体细节会因测定方法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在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和规范化。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846559bdb0717fd5360cdcbd.png)
概述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 燥根及根茎。主要产地是甘肃青海等地。具有通里攻下清热 解毒,活血通瘀等多种功能。大黄中化学成分复杂"有蒽苷, 芪苷,鞣苷等。其中蒽苷为最主要成分。大黄中羟基蒽醌衍 生物总量约为5%分为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包括大黄酸大黄 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其苷等。其中游离蒽醌较 少"呈酸性"可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结合蒽醌可溶于 热水"也可溶于甲醇及乙醇中。大黄是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 对其研究报道较多"传统提取工艺一般采用水提或乙醇提取 后"直接干燥成干膏而得。传统工艺虽然保留了大黄药材中 的大部分有效成分"但出膏率较高"在解决中药粗黑的问题上 存在局限性。因此"采用现代工艺和技术对大黄有效成分进 行提取及纯化将成为大黄制剂的重点目标。近年各种方法在 中药的提取分离富集方面广泛运用"不断受到药学研究者的 重点关注。对于大黄有效成分的富集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概述?蒽醌类?非蒽醌类?单宁类?苷类化学成分在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个蒽醌类成分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一大黄酸等对窄叶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得个葱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酸毗喃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毗喃葡萄糖苷
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 将水解提取及减压抽滤后合并的氯仿液以的碳酸氢钾溶 液振荡提取,水层呈紫红色,分出水层,再重复提取数次,直至红 色明显减弱为止。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二左右,即 得黄色沉淀。过滤,先用水洗沉淀数次,再用少量冰冷的丙酮 洗去有色杂质。干燥后用冰醋酸结晶一次,得黄色稻草束样针 状结晶,。 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 碳酸氢钾提取后的氯仿层再以的碳酸钠溶液振荡提取数 次,水层呈深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得黄色沉淀, 过滤,用水洗沉淀,再以少量丙酮洗,冰醋酸结晶数次,得橙色针 状结晶,融点℃一℃,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分析鉴定为纯 大黄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研究摘要:中药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会不断发展和扬弃。
从《内经》到《神农本草》,到张仲景的《伤寒论》等等,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中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
大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
它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之功效。
通过对中医方剂理论的学习,对大黄有了初步了解。
在此,我们开展了对大黄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研究活动。
关键字:大黄、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ABSTRACT:Chinese medicine is a science, science isevolving and will be abandoned. "Nei Jing" to "Shen Nong's Herbal," Zhang to "typhoid" and so on, reflect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ommon wealth of mankind, it should be shared by all humanity. Rhubarb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spilled heat-enteroviru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ling blood detoxific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with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hubarb. Here, we have embarked on the active ingredient extracted Rheum purific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ies.Key words:rhubarb, component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search.一引言(Introduction)大黄为棕褐色或黄褐色干燥粉末,味苦,有大黄特殊气味,易吸潮。
溶于水和乙醇。
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主要功效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所以了解大黄有效成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实验部分(Experimental section)2.1 实验材料(Materials)土大黄苷、蒸馏水、甲醇、乙醚、氯仿、无水硫酸钠、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等2.2 实验仪器和设备(Instruments or Apparatus)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子筛、烧杯、玻璃棒、试管、量筒、胶头滴管、坩埚、坩埚钳、研钵、蒸发皿、药匙、滤纸、PH试纸、分析天平、称量瓶、电热炉2.3 实验目的(Experimental goal)⑴了解中医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基本方法;⑵掌握大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⑶熟悉有机物的提取、制备、提纯、分析等方法与技能。
2.4实验原理(Experimental principle)土大黄苷经过甲醇浸泡后,大黄酚、大黄素等有机物会溶解于甲醇中。
制成待测液。
由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
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一步进行测量各种成分含量。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侧物所含有的物质。
2.5实验内容(Experimental content)Ⅰ.鉴别本品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
韧皮部明显;薄壁组织发达。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粉末黄棕色。
取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⑴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⑵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⑶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⑷再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⑸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Ⅱ.检查⑴取土大黄苷粉末0.2g,加甲醇2ml,温浸10分钟,放冷;⑵取上清液10μl,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⑶放置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⑷干燥失重取本品,在 105℃干燥6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5.0%注意: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8%Ⅲ.含量测定⑴对照品溶液的制备:①精密称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各5mg,分别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②分别精密量取大黄素溶液1ml、大黄酚溶液2ml,分别置25m 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大黄素每1ml中含4μg、大黄酚每1ml中含8μg)。
⑵供试品溶液的制备:①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50ml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②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5ml,置50ml圆底烧瓶中,挥去甲醇;③加2.5mol/L硫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5分钟,再加氯仿10m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约8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④氯仿液移至100ml锥形瓶中,挥去氯仿,残渣精密加甲醇10ml,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微热溶解残渣,放冷后,再称定重量,⑤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⑥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Ⅳ.炮制①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②酒大黄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炒干。
③熟大黄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④大黄炭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色。
三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1.结果: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酚(C15H10O4)的总量不得少于0.05%。
2.讨论:①样品在经过甲醇溶解后,为什么要加入盐酸?答:样品经过甲醇溶解后,大部分已盐的形式存在。
加入盐酸后可以是酚的钠盐生成大黄酚。
②试验中为什么另取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测量?答:虽然样品中含有大黄素和大黄酚,但是为了试验精确,本实验做了一个对比试验。
这样可以使试验更加准确、精密。
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原理是什么?答:由于大黄酚和大黄素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他们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峰值。
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两种物质的含量。
四结论(Conclusions)通过对大黄的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研究,了解了大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特别是大黄的药理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并且对中医学有了新的认识。
中医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可以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它还是一门哲学。
他融合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宗教,以及生活经验。
把哲学和科学结合的如此巧妙的就是中医,中药按理来说是自然科学,但是本来是自然科学的中草药在哲学的指导下来解决科学的问题,难道不是一种奇迹?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成果。
五参考文献(References)1.《天然药物成分定量分析》主编:孙文基,谢世昌;杨世达等出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012.《现代实用中药鉴别技术》主编:张贵君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2 3.《常用中药光谱鉴定》主编:姜大成,王永生,翁丽丽等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