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测试标准
光缆的测试汇总
![光缆的测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b486737a300a6c30c229f4e.png)
(3)测量方法
2.后向散射法 (1)测量原理
后向散射法是测量光纤衰减的第一替 代法。它基于能从光纤中双向后向散射光 信号提取光纤衰减或衰减系数、光纤长度、 衰减均匀性、点不连续性、光学连续性、 物理缺陷和接头损耗等信息。
经过往返两次衰减的值,所以曲线斜
率为常数的AB段光纤的衰减为
A(l)AB = 0.5(PA−PB) (dB) (dB/km)
插入损耗法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参考 条件下的测量原理方案,如图6.8所示。
图1.8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2)测量装置及各部分的作用 (3)测量方法
① 方案1:被测光纤段的总衰减可按 下式计算。
-
-
式中: Cr,C1,C2 分别是在参考条件 下,被测光纤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器的标 称平均损耗(dB)。
图1.12 中继段光纤线路损耗构成示意图
(2)测量方法
有插入法和后向散射法。
① 插入法
核心网光缆线路,应采用插入法 测量。从中继段光缆线路衰减要求在带 已成端的连接插件状态下进行测量来说, 插入法是唯一能够反映带连接插件线路 衰减的方法。
插入法可以采用光纤衰减测试仪(分
多模和单模),也可以用光源和功率计进
1.2 测试项目
1.工程测试项目
2.维护测试项目
2 光纤衰减的测量
2.1 光纤衰减的概念
衰减是光纤中光功率减少的一种度
量,它取决于光纤的工作(波长)类型
和长度,并受测量条件的影响。
在波长 l处,一段光纤上相距距离为 L 的两个横截面1和2之间的衰减A(l)定义为
通常,对于均匀光纤来说,可用单位 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反映光纤衰减性 能的好坏。衰减系数a(l)定义为 a(l)=A(l)/L (dB/km)
光缆的测试标准
![光缆的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60710a5f0e7cd18425368b.png)
截面不匹配 间隙损耗 轴心不匹配 角度不匹配
18
光缆的弯曲
光缆对弯曲非常敏感 如果弯曲半径大于2倍的光缆外径,大部分光保留在
光缆核心内 单模光缆比多模光缆更敏感
19
TIA TSB140 – 相关测试仪器
或
Tier 1 & Tier 2
20
DTX-FTM光缆测试模块
DTX系列的光缆认证测试模块 双光源/双向测试模块 集成可视故障定位仪 (VFL) 符合TIA TSB 140标准的Tier 1 测试要求
X TRX
MC X
130 m
7m
80 m
8
OTDR的事故表
130 m
事件位置 (m) 0 130 850nm (dB) .18 .14
7m
Event Reflect Reflect
80 m
Pass/Fail Pass Pass
137 217
.88 .19
Reflect Reflect
Fail Pass
弯曲过度(弯曲半径过小)
16
连接不洁净的损耗
低损耗光缆的大敌是不洁净的连接
灰尘阻碍光传输 手指的油污影响光传输 不洁净光缆连接器可扩散至其它连接器 每次连接时要清洁 使用光缆检测器(Fiber Scope)检查连接头表面的清洁度
17
耦合损耗——核心直径不匹配
光缆接合,连接以及测试仪器的接口的损耗
和损耗测量的重复精度和稳定性
确保了您的测量符合TIA/EIA-568-
B.3标准
Higher Order Mode Lost
Mandrel
Lower Order Mode Not Lost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c47a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3.png)
目录
01.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02. 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03. 光缆性能测试注意事项
1
光缆结构与性能
01
光缆结构:光纤、加强 件、护套等
03
光纤性能:传输速率、 衰减、色散等
02
光纤类型: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等
04
光缆性能: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光缆测试设备与标准
光缆测试设备:光时 域反射仪(OTDR)、 光源、光功率计等
温度试验
01
目的:验证光 缆在极端温度 环境下的性能
表现
02
试验条件:高 温、低温、温
度循环等
03
试验方法:采 用专用设备进 行测试,如高 低温试验箱、 温度循环试验
箱等
04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 分析光缆在不 同温度环境下 的性能表现, 评估其可靠性
和稳定性。
湿度试验
1
目的:测试光缆在 湿度环境下的性能
01
02
03
04
测试结果评估与分析
测试结果准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 因测试误差导致的结果偏差
测试结果对比: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或预期值进 行对比,分析性能差异
测试结果趋势分析:分析测试结果随时间的变化 趋势,判断性能稳定性
测试结果原因分析:分析测试结果异常的原因, 找出影响性能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01
测试项目:光缆长度、 2
光缆测试标准:IEC 60793、IEC 61280、 IEC 61300等
04
测试方法:直接测量 法、间接测量法、比 较测量法等
光缆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
01
02
测试流程:光缆 测试包括光缆长 度、光缆损耗、 光缆色散、光缆 反射等测试项目。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https://img.taocdn.com/s3/m/37897c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0.png)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在光缆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光缆的性能符合预期。
本篇文档将介绍光缆测试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数值,包括衰减值、透过率、信号延迟、信号畸变、温度影响、机械强度、环境适应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评估标准。
1. 衰减值-----衰减值是衡量光缆传输过程中光信号减弱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光功率计来测量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光功率,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得出衰减值。
衰减值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2. 透过率-----透过率是指光缆传输过程中光信号穿透光缆的能力。
透过率越高,表示光缆对光信号的传输能力越强。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光源和光功率计来测量光信号在光缆中的透过率。
3. 信号延迟------信号延迟是指光缆传输过程中光信号所需的时间。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来测量信号延迟时间。
信号延迟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4. 信号畸变------信号畸变是指光缆传输过程中光信号的波形变化。
信号畸变可能导致接收端无法准确解码光信号。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示波器来观察光信号的波形变化,评估信号畸变程度。
5. 温度影响------温度变化可能影响光缆的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光缆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其性能变化。
温度影响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6. 机械强度------光缆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外力作用。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拉力、弯曲、扭转等试验,以评估光缆的机械强度。
机械强度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7. 环境适应性-------光缆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光缆置于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评估其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应符合产品规格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8. 耐腐蚀性------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光缆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光缆进行腐蚀试验,以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光缆测试
![光缆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7d06081bf78a6529657d5308.png)
申青
剪断法(截断法)
光缆测试的 原理和方法
插入损耗法
★后向(背向)散射法★
一、剪断法
P ( )
1
待测光纤
P()
2
光源
L
图1 剪断法测试
光功率计
该段的光纤衰减为:
A 10 lg[P1 ()
P ()](dB)
2
二、插入损耗法
P ( )
没有反射峰
如上图此段曲线尾部没有反射峰,说明此段光纤远端成端质量不好或者远端 光纤在此处折断。
1
光源
尾纤
光功率计
(a)参考测量
待测光纤 光源
P()
2
光功率计
(b)待测光纤测量
该段的光纤衰减为:
A 10 lg[P1 ()
P ()](dB)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后向散射法
(一)测试原理:
利用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瑞利散射(遇到光纤的扭折及断点将会产 生更强烈的反射,这种反射称为菲涅尔反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 精密的光电一体化仪表。
2.异常曲线
(1)曲线有大台阶
大台阶
如上图中有明显“台阶”,若此处是接头处,则说明此接头接续不合格 或 者该根光纤在融纤盘中弯曲半径太小或受到挤压;若此处不是接头处,则说 明此处光缆受到挤压或打急弯。
(2)曲线有段斜率较大
斜率大
如上图此段曲线斜率明显较大,说明此段光纤质量不好,衰耗较大。
(3)曲线远端没有反射峰
•瑞利散射:当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中存在着分子级大小的结构上的不 均匀,光线的一部分能量会改变其原有传播方向向四周散射
光缆技术指标
![光缆技术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bc1bd56650e52ea551898cc.png)
3-1、光缆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1 光缆中的光纤光缆中的光纤1.1.1使用ITU-T 建议的单模光纤。
1.1.2每一包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每盘光缆保证没有光纤接头。
1.1.3 模场直径(1310nm)标称值:μm偏差:不超过±μm模场直径(1550nm)标称值:μm偏差:不超过±μm1.1.4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不超过±1μm1310nm波长的模场同心度偏差:小于μm。
1.1.6包层不圆度:小于1%。
1.1.7 截止波长截止波长满足下述λcc或λc要求:λc (在2米光纤上测试):1100~1330nm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70nm1.1.8 光纤衰减系数(1)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km。
(2)光纤衰减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1550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αmean+)/2,α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1.1.9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37.5mm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小于。
1.1.10 色散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ps /(nm2·km)。
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 /(nm·km)。
1271~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 /(nm·km)。
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 ps /(nm·km)。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8c0e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1.png)
光缆测试分析报告第一点: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光缆测试是确保光缆网络传输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光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本节将详细介绍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1 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光缆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纤的传输特性,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参数,来评估光缆的质量。
光纤的传输特性主要包括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得到光缆的传输性能指标。
1.2 光缆测试的方法光缆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衰减测试: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衰减程度,以评估光缆的损耗性能。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功率计和光源。
2.色散测试: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波长扩散现象,以评估光缆的色散性能。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谱分析仪和色散测试仪。
3.非线性效应测试: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四波混频等。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非线性效应测试仪。
4.接头和连接器测试:测量光缆接头和连接器的损耗、反射等性能指标。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功率计和连接器测试仪。
5.光纤长度和类型测试:测量光纤的长度和类型,以确认光缆的规格和长度。
常用的测试设备有光纤长度测试仪和光纤类型测试仪。
第二点:光缆测试的关键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分析光缆测试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性能和质量。
2.1 衰减性能指标及分析衰减是光缆传输性能的最基本指标,反映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损耗程度。
衰减测试结果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在分析衰减测试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衰减水平:评估光缆的整体衰减水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强度。
2.衰减不均匀性:测量光缆不同部位的衰减差异,以评估光缆的均匀性。
3.接头和连接器损耗:评估光缆接头和连接器的损耗性能,以确保光信号在连接过程中的损耗最小。
光缆的测试标准
![光缆的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b66803192e45361066f5b6.png)
损耗 0.75dB
0.75dB + 0 = 1.5dB
13
损耗(衰减)测试
光功率损耗或衰减
测量通过光缆后能量的损耗 包括光缆的通断 功率计
dB Loss
光源
14
损耗测量是测量功率的差
1. 测量无被测光缆时的功率(设置参考值)
发射端 连接电缆 光源 接收端 连接电缆 例如: •测量值为-20dBm •此为参考功率(零损耗) 光功率计
弯曲过度(弯曲半径过小)
16
连接不洁净的损耗
低损耗光缆的大敌是不洁净的连接
灰尘阻碍光传输 手指的油污影响光传输 不洁净光缆连接器可扩散至其它连接器 每次连接时要清洁 使用光缆检测器(Fiber Scope)检查连接头表面的清洁度
17
耦合损耗——核心直径不匹配
光缆接合,连接以及测试仪器的接口的损耗
截面不匹配 间隙损耗 轴心不匹配 角度不匹配
18
光缆的弯曲
光缆对弯曲非常敏感 如果弯曲半径大于2倍的光缆外径,大部分光保留在
光缆核心内 单模光缆比多模光缆更敏感
19
TIA TSB140 – 相关测试仪器
或
Tier 1 & Tier 2
20
DTX-FTM光缆测试模块
DTX系列的光缆认证测试模块 双光源/双向测试模块 集成可视故障定位仪 (VFL) 符合TIA TSB 140标准的Tier 1 测试要求
X TRX
MC X
130 m
7m
80 m
8
OTDR的事故表
130 m
事件位置 (m) 0 130 850nm (dB) .18 .14
光缆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光缆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ecd6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7.png)
光缆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一、光缆的测试参数
1.复合参数:光缆的复合参数是指光缆多个纤芯传输信号时,每个纤
芯的信号在该纤芯上表现出来的光参数,包括均衡度、色散度、折射率以
及平均功率等参数;
2.纤维损耗测试:纤维损耗测试是指在特定波长下,从光缆的纤芯投
射出来的光信号,经过一定距离以后所剩余的光功率。
纤维损耗测试是用
来测试光缆传输距离的实际能力;
3.插入损耗测试:插入损耗测试是指在同样光缆的情况下,在每个纤
芯上插入接头时,光信号的衰减情况,也就是插入接头后,光缆传输距离
能力的变化;
4.绝缘阻抗:绝缘阻抗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出现电压两端放电,产生的局部电场的测试参数,用以测试光缆的绝缘和电容性能;
5.弯曲耐久性:弯曲耐久测试是指在同样的温度和湿度下,在多次弯
曲的情况下,光缆信号传输质量变化的测试参数;
6.乏热老化:乏热老化测试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下,当光缆
暴露于环境中多段时间,光缆信号传输质量变化的测试参数。
二、光缆的测试方法
1.复合参数测试:使用光谱仪或OTDR对光缆的复合参数进行测试,
得到的测量结果可以反映出每个光纤线芯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是否存在损耗;。
光缆测试方案
![光缆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50a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6.png)
三、测试依据
1. GB/T 13960-2008《光纤通信系统用室内光缆》;
2. GB/T 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3. YD/T 901-2018《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4.相关行业标准及设计文件。
(4)根据相关标准,对光缆性能指标进行判定。
4.光缆附件测试
(1)连接器测试:采用光纤插损测试仪进行测试,记录插损值;
(2)接头盒测试:检查接头盒的外观、密封性能等,并进行光纤接头损耗测试;
(3)根据相关标准,对光缆附件性能进行判定。
5.光缆系统故障诊断及处理
(1)采用OTDR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点;
2.光缆结构尺寸测试
(1)对光缆的结构尺寸进行解剖,使用显微镜、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2)根据设计要求,对光缆的结构尺寸进行判定。
3.光缆性能指标测试
(1)衰减测试: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测试,记录衰减值;
(2)带宽测试:使用光谱分析仪进行测试,记录光缆的带宽;
(3)回波损耗测试:使用回波损耗测试仪进行测试,记录回波损耗值;
第2篇
光缆测试方案
一、引言
鉴于光缆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对光缆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评估其是否符合既定标准和性能要求,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测试目标
1.验证光缆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评估光缆的传输性能,包括衰减、带宽和回波损耗;
3.确认光缆及其附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满足设计规范;
(2)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对处理后的光缆系统进行性能复测,确保系统恢复正常。
光缆 压扁试验 测试标准
![光缆 压扁试验 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0139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1.png)
光缆压扁试验测试标准
光缆的压扁试验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压扁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光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是否能够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以评估光缆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承受的机械压力。
2. 压扁试验的标准方法是在光缆试样上施加一个恒定的负载,通常采用专用的压扁试验机进行测试。
3. 测试过程中,应逐渐增加负载,并观察光缆的变形情况,特别是关注光缆的外护套和加强件是否出现明显的压缩变形或损坏。
4. 压扁试验的结果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例如在一定压力下光缆的变形量不得超过规定值,光缆的结构和性能应保持稳定等。
5. 除了压扁试验,还有其他机械性能试验,如拉伸、弯曲、扭转等,以全面评估光缆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
具体的测试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应用场景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相关的行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格书。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绕棒测试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绕棒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ada80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d.png)
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是光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以安全弯曲的最小半径,它取决于光缆的结构、材料以及光纤的类型。
如果光缆的弯曲半径小于这个最小值,可能会导致光纤内部的微弯损耗增加,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甚至可能损坏光缆。
“绕棒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的方法。
测试中,光缆被放置在一个固定半径的棒子上,然后观察光缆是否受损或光信号质量是否下降。
这个固定的半径棒通常被称为“测试棒”。
“600”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测试棒的半径,单位是毫米(mm)。
也就是说,这个测试是为了检查光缆是否可以在半径为600mm的棒子上安全地弯曲。
在进行绕棒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测试过程中可能对光缆造成的损伤,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光缆。
总之,了解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并进行适当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光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性能。
光缆线路工程交工测试方案
![光缆线路工程交工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9ba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0.png)
光缆线路工程交工测试方案一、项目概述光缆线路工程是指在城市或乡村地区对光缆进行布线、敷设、联结、接头、接续、保护以及必要的测量、试验和调整工作等一系列工程。
光缆线路工程主要包括地下光缆线路工程、地面光缆线路工程、高架光缆线路工程和水下光缆线路工程。
本文主要针对光缆线路工程的交工测试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及相关工程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流程等内容。
二、测试范围1. 光缆质量检测:对光缆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破坏,检查光缆护套是否完好,检查光缆芯线的连接是否牢固等。
2. 光缆线路连接测试:对光缆线路的连接进行测试,包括对光缆的接续连接、分光器连接、交叉箱连接等进行测试,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 隐蔽工程验收:对光缆线路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包括对地下光缆线路、地面光缆线路、高架光缆线路和水下光缆线路的验收。
4. 光缆线路的传输性能测试:对光缆线路的传输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对光缆的传输误码率、传输带宽、延迟等进行测试。
5. 光缆线路的安全性测试:对光缆线路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对光缆线路的耐压、防水、防雷等进行测试,确保光缆线路的安全性。
三、测试设备和工具1. 光缆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光缆外观检查仪、光缆接头检查仪、光缆测试仪等。
2. 光缆线路连接测试设备:包括光缆连接测试仪、光缆交叉箱测试仪、光缆分光器测试仪等。
3. 光缆线路传输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光缆传输测试仪、光缆误码率测试仪、光缆带宽测试仪等。
4. 光缆线路安全性测试设备:包括光缆耐压测试仪、光缆防水测试仪、光缆防雷测试仪等。
5. 相关工具:如电工工具、测量工具、梯子、绝缘电缆等。
四、测试流程1. 光缆质量检测流程(1)检查光缆外观,确保光缆表面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破坏。
(2)检查光缆护套,确保光缆护套完好,没有断裂或损坏。
(3)检查光缆芯线的连接,确保光缆芯线连接牢固。
2. 光缆线路连接测试流程(1)对光缆的接续连接进行测试,确保连接牢固。
光缆中继段测试内容
![光缆中继段测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67311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8.png)
光缆中继段测试内容一、概述光缆中继段测试是指对光缆中继段进行各项参数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光缆传输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该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光纤衰耗测试、端面质量测试、插损测试等。
二、光纤衰耗测试光纤衰耗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主要受到光纤本身的衰减和尾波损耗的影响。
光纤衰耗测试可以通过OTDR(光时域反射仪)来进行。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1.准备好测试所需的光缆段和OTDR设备;2.连接OTDR设备和被测光缆的一端;3.设置测试参数,包括波长、脉冲宽度等;4.启动测试,OTDR发送光脉冲通过光缆,并记录返回的光信号;5.根据返回的光信号分析光纤衰耗情况,包括衰耗值、衰耗系数等。
通过光纤衰耗测试,可以评估光缆中继段中各个连接点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和定位潜在的故障点。
三、端面质量测试端面质量是指光纤连接器和适配器的端面平整度和清洁度,对光缆传输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端面质量测试主要通过光源和光功率计来进行,具体测试步骤如下:1.准备好测试所需的光缆连接器和适配器,以及光源和光功率计;2.清洁被测光缆连接器和适配器的端面,确保清洁度;3.连接光源和光功率计,通过光缆连接器和适配器进行测试;4.记录连接损耗、反射损耗等参数。
通过端面质量测试,可以评估光缆中继段中各个连接点的质量,及时发现清洁度不达标和连接损耗过高的情况。
四、插损测试插损是指光缆连接点的连接器和适配器引起的光信号损耗。
插损测试主要通过光源和光功率计来进行,具体测试步骤如下:1.准备好测试所需的光缆连接器和适配器,以及光源和光功率计;2.清洁被测光缆连接器和适配器的端面,确保清洁度;3.连接光源和光功率计,通过光缆连接器和适配器进行测试,记录光功率值;4.拆下连接器或适配器,再次测试光功率值;5.计算插损值,即两次测试的光功率值的差。
通过插损测试,可以评估光缆中继段中各个连接点的质量,并及时发现插损过大的情况。
五、其他测试内容除了上述测试内容外,光缆中继段测试还包括以下内容:1.反射损耗测试:通过光源和光功率计测试光缆连接点的反射损耗,以评估连接点的质量。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https://img.taocdn.com/s3/m/d6a22f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6.png)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光缆是现代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传输媒介之一,它能够高效地传输大量的数据,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
为了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进行光缆测试是必要的。
光缆测试标准数值是评估光缆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光缆测试标准数值。
1. 光缆长度光缆长度是指光缆的总长度,它是光缆测试的基本指标之一。
一般通过测量光缆两端之间的距离来获取光缆长度。
在安装和维护光缆时,准确的光缆长度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确定故障位置和预防信号衰减。
2. 光缆衰减光缆衰减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它是评估光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光缆衰减可以通过光功率的差值来衡量,通常使用单位dB(分贝)来表示。
较低的衰减值表示光缆的传输能力更好,能够传输更远距离的信号。
3. 光缆带宽光缆带宽是指光缆传输能力的测量,它表示光缆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容量。
光缆带宽通常以单位MHz和GHz表示,较高的带宽值表示光缆传输能力更强,能够传输更大量的数据。
在高速数据通信中,光缆带宽是一个关键指标,能够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4. 光缆折射率光缆折射率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时的折射程度,它是光缆中光传输的基本性质之一。
光缆折射率是由光缆材料的折射率和传播介质的折射率共同决定的。
较低的折射率表示光缆能够更高效地传输光信号,减少光信号的损失。
5. 光缆损耗光缆损耗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它是评估光缆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光缆损耗通常使用单位dB/km来表示,它表示光信号在光缆中每传输1公里时的能量损失。
较低的损耗值表示光缆的传输能力更好,光信号的损失更小。
综上所述,光缆测试标准数值是评估光缆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光缆长度、光缆衰减、光缆带宽、光缆折射率和光缆损耗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光缆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光缆测试时应注意选择适合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光缆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光缆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245d96dd88d0d233d46ad4.png)
光缆布线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链路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测试项目是链路的衰减特性、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
下面我们就光缆布线的关键物理参数的测量及网络中的故障排除、维护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光缆链路的关键物理参数衰减:1、衰减是光在光沿光纤传输过程中光功率的减少。
2、对光纤网络总衰减的计算:光纤损耗(LOSS)是指光纤输出端的功率Power out 与发射到光纤时的功率Power in的比值。
3、损耗是同光纤的长度成正比的,所以总衰减不仅表明了光纤损耗本身,还反映了光纤的长度。
4、光缆损耗因子(α):为反映光纤衰减的特性,我们引进光缆损耗因子的概念。
5、对衰减进行测量:因为光纤连接到光源和光功率计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额外的损耗。
所以在现场测试时就必须先进行对测试仪的测试参考点的设置(即归零的设置)。
对于测试参考点有好几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所测试的链路对象来选用的这些方法,在光缆布线系统中,由于光纤本身的长度通常不长,所以在测试方法上会更加注重连接器和测试跳线上,方法更加重要,关于这一点请参见安恒的布线测试技术文章回波损耗: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在光纤连接处,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
改进回波损耗的方法是,尽量选用将光纤端面加工成球面或斜球面是改进回波损耗的有效方法。
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
插入损耗愈小愈好。
插入损耗的测量方法同衰减的测量方法相同。
二、光纤网络的测试测量设备1、光纤识别器。
它是一个很灵敏的光电探测器。
当你将一根光纤弯曲时,有些光会从纤芯中辐射出来。
这些光就会被光纤识别器检测到,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光可以将多芯光缆或是接插板中的单根光纤从其他光纤中标识出来。
光纤识别器可以在不影响传输的情况下检测光的状态及方向。
为了使这项工作更为简单,通常会在发送端将测试信号调制成270Hz、1000Hz或2000Hz并注入特定的光纤中。
光缆测试标准
![光缆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f18e1ca300a6c30c229f9f.png)
2.2
1000
1.4725
TIA568A Fiber Optic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3.75
1.5
0.75
0.3
2000
1.4725
Singlemode
ISO 11801 Fiber Optic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dex of
Refraction
dB
光缆线路的常用测试方法
![光缆线路的常用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a6a2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8.png)
光缆线路的常用测试方法1、连通性测试:连通性测试是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只需在光纤一端导入光线(比如红光笔),在光纤的另外一端看看是否有光闪即可。
连通性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光纤中是否存在断点。
在购买光缆时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
2、端-端的损耗测试:端-端的损耗测试采取插入式测试方法,使用一台功率测量仪和一个光源,先在被测光纤的某个位置作为参考点,测试出参考功率值,然后再进行端-端测试并记录下信号增益值,两者之差即为实际端到端的损耗值。
用该值与F DDl标准值相比就可确定端-端损耗测试这段光缆的连接是否有效。
操作步骤为二步:第一步是参考度量(Pl)测试,测量从已知光源到直接相连的功率表之间的损耗值P1;第二步是实行度量( P2)测试,测量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损耗值P2。
端到端功率损耗A是参考度量与实际度量的差值: A= P 1 -P 2。
3、收发功率测试:收发功率测试是测定布线系统光纤链路的有效方法,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光纤功率测试仪和一段跳接线。
在实际应用情况中,链路的两端可能相距很远,但只要测得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光功率,即可判定光纤链路的状况。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发送端将测试光纤取下,用跳接线取而代之,跳接线一端为原来的发送器,另一端为光功率测试仪,使光发送器工作,即可在光功率测试仪上测得发送端的光功率值;在接收端,用跳接线取代原来的跳线,接上光功率测试仪,在发送端的光发送器工作的情况下,即可测得接收端的光功率值。
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光功率值之差,就是该光纤链路所产生的损耗。
4、反射损耗测试:反射损耗测试是光纤线路检修非常有效的手段。
它使用光纤时间区域反射仪(OTDR)来完成测试工作,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导入光与反射光的时间差来测定距离,如此可以准确判定故障的位置。
虽然FDDI系统验收测试没有要求测量光缆的长度和部件损耗,但它也是非常有用的数据。
OTDR将探测脉冲注入光纤,在反射光的基础上估计光纤长度。
OTDR测试适用于故障定位,特别是用于确定光缆断开或损坏的位置。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e9a2e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2.png)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和需求进行划分,以下为一些常见的光纤测试标准:
1. 铜缆测试标准:TIA/EIA-568-B.1和ISO/IEC 11801
用于测试铜缆的连接性、信号传输和链路性能等方面,包括分类5、分类5e、分类6和分类6A等不同类别的铜缆。
2. 光纤互连测试标准:TIA/EIA-568-B.3和ISO/IEC 11801
用于测试光纤连接器、配线架(patch panel)和跳线(patch cord)等光纤互连设备的连接性、插损和回波损耗等性能。
3. 光缆测试标准:TIA/EIA-455和IEC 60794
用于测试光缆的物理特性,包括光缆的外观、材料、机械强度和光学传输特性等。
4. OTDR测试标准:TIA/EIA-455和IEC 61280系列
用于测试光纤链路的全程衰减、反射损耗、光纤长度和光纤连接点等信息,是一种常用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5. 光功率测试标准:IEC 61280-4-2和TIA/EIA-526-14A
用于测试光纤链路的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以评估光纤链路的性能及信号质量。
6. 光衰减测试标准:TIA/EIA-526-7和ISO/IEC 14763-3
用于测试光纤链路中各个连接点和器件的光信号衰减,以评估光纤链路的质量和损耗情况。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光纤测试标准,实际应用中可能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系统需求使用其他特定的测试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10.0
30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10.0
3000
1.4725
Singlemode
7.0
7.0
ATM155 Fiber Optic
850 nm
12.5
2000
1.4725
Singlemode
100BASE-FX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3.5
1.0
0.75
0.3
2000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7.2
10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7.2
1000
1.4725
Singlemode
ATM622 Fiber Optic
850 nm
Fixed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2.35
55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2.35
550
1.4725
Token Ring 4 Fiber Optic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4.5
3.0
Multimode
50 m m
4.5
3.0
Singlemode
3.0
3.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3.5
1.0
0.75
0.3
2000
1.4725
Singlemode
EN 50173 Fiber Optic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6.0
15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5.5
1500
1.4725
Singlemode
6.0
6.0
DSP-FOM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11.0
20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11.0
2000
1.4725
10BASE-FL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3.75
1.5
0.75
0.3
20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11.0
20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11.0
2000
1.4725
Index of
Refraction
dB
dB
dB
dB
dB
dB
dB
dB
meters
ns
Cable Type
Multimode
62.5 m m
13.0
2000
1.4719
Multimode
50 m m
13.0
2000
1.4725
Singlemode
ATM52 Fiber Optic
850 nm
Fixed
Loss
1300 nm
Fixed
Loss
1310 nm
Fixed
Loss
1550 nm
Fixed
Loss
850 nm
Loss/km
(in dB)
1300 nm
Loss/km
(in dB)
Adapter
Loss
(in dB)
Splice
Loss
(in dB)
Length
Propagation
Delay
Index of
Ref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