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4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合集下载

WSN选择题

WSN选择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AA.传感模块B。

ARM模块C网络模块D实验模块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

AA球状B网络C直线D射线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A .IEEE802.15B .IEEE802.16C .IEEE802.10D .IEEE802.144.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下列哪种不是。

DA星型结构B网状结构C簇树型结构D树形结构5.下面不是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的技术。

BA定位技术B节能管理C时间同步D数据融合6.下面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的特点?DA.能量优先B.基于局部拓扑信息C.以数据为中心D预算相关7.下面不是限制传感器网络有的条件?CA电源能量有限B通信能力受限C环境受限D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8.()技术是一种面向自动化和无线控制的低速率、低功耗、低价格的无线网络方案。

CA.WANB.Ad hocC.ZiggbeeD.TinyOS9.网络连接度是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

A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10. 传感器一般由()、转换原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

AA.敏感原件B.红外原件C.单片机D.ARM模块11.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接收和空闲。

AA.发送B. 启动C.认证D.互联12.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模块。

CA.连接B.电池C通信D.传感13.主动反击能力是指网络安全系统能够主动地限制甚至消灭入侵者,下面不是具备的能力DA.入侵检测能力B.隔离入侵者能力C.消灭入侵者能力D.恢复能力14.对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攻击主要有:隔离入侵者能力和()。

CA.入侵检测能力B.自检入侵者能力C.消灭入侵者能力D.恢复能力15.IEEE 802.15.4标准,主要应用于物理层和()。

CA.应用层B.传输层C.介质访问控制层D.网络层16.下面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资料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资料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2、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结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传感模块(传感器、数模转换)、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嵌入式软件系统(2)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和系统管理,存储模块负责存放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和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电源模块负责结点供电,结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3、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网络通信协议:类似于传统Internet网络中的TCP/IP协议体系。

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主要是对传感器结点自身的管理和用户对传感器网络的管理。

包括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按照能源高效的方式协同工作,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资源共享。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

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和网络管理接口来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的支持。

第二章微型传感器的基本知识1、传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信号(一般指电信号)部分。

基本转换电路可以对获得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

另外,基本转换电路工作时必须有辅助电源。

2、集成传感器的特点是什么?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性能好。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第四章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第四章

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3)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负责路由生成与路由选择,主要功能包括分组路由、网络互联、拥塞控制等。路由协议的任务 是在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之间建立路由,可靠地传输数据。
4)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流传输控制和维护,保证通信服务质量。传输层提供无线传感器网络 内部以数据为基础的寻址方式变换为外部网络的寻址方式,也就是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
当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与其他类型的网络连接时,可以采用传统的TCP或UDP协议。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 的内部不能使用这些传统协议,因为传统网络的TCP或UDP协议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计算和存储资源,因此不 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常用的协议有慢存入快取出协议(PSFQ)和可靠的事件传输协议 (ESRT)。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4)节点资源有限。传感器节点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使用电池为节点供电,由于受到价格、 体积和功耗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实现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时,节点资源非常有限,具体表现为电源能 量有限、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通信能力有限。 (5)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随机撒播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可大规模部署于指定的恶劣环境或人类 不宜到达的区域。由于节点可能工作在无人值守的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 物的破坏和入侵者的攻击,并且维护起来十分困难,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能够适 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软硬件设计上必须要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容错性,来提高网 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多跳路由。网络中节点的通信距离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米范围内,节点只能与它的邻居直接通信。 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多 跳路由是由普通网络节点完成的,没有专门的路由设备。这样每个节点既可以是信息的发起者,也可以是 信息的转发者。

无线传感考点小结

无线传感考点小结
某个簇首节点失效, 其他节点接管 可周期性地选择簇首头节点,均衡网络中的节点能量消耗
2.层次拓扑控制:
是利用分簇思想,使网络中的部分节点处于激活状态,成为簇头节点; 由这些簇头节点构建一个连通的网络来处理和传输网络中的数据,并定
期或不定期地重新选择簇头节点,以均衡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 3.层次拓扑控制的意义
各种智能终端。
8.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模块:信息采集、数据转换 处理器模块:控制、数据处理、网络协议 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信,交换控制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 能量供应模块:提供能量 9.传感器节点的限制(注意前两个)
(1).电源能量有限 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的模块
传感器模块 处理器模块 无线铜线模块
网络上层
网络下层
骨干节点
一般传感器节点
图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网络结构
混合网络拓扑结构和分级网络结构的区别: 一般传感器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通过骨干节点来转发数据。
网络上层
网络下层
骨干节点
一般传感器节点
图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网络结构
(4)Mesh 网络结构 从结构来看,不同于完全连接的网络结构, Mesh 网络是规则分布的网络,通
6.TopDisc 算法缺点: 簇首节点能量消耗大 同一节点自始至终一直扮演普通节点或簇首节点中的一个角色。
7.GAF 算法 GAF -- Geographical Adaptive Fidelity GAF 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为依据的分簇算法
GAF 核心思想 在各数据到数据目的地之间存在有效通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参与数据传输的节点数,
色节点,否则它将成为灰色节点。 4)当白色节点收到来自深灰色节点的查询消息时,等待一段时间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

传感器节点的结构
传感器节点的结构
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单元、处理单元、 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单元、处理单元、无线收发单元和电源 单元等几部分组成。 单元等几部分组成。 传感单元用于感知、获取监测区域内的信息, 传感单元用于感知、获取监测区域内的信息,并将其转换 为数字信号。 为数字信号。 处理单元负责控制和协调节点各部分工作, 处理单元负责控制和协调节点各部分工作,存储和处理自 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 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 无线收发单元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 无线收发单元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交换控制 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 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 电源单元能够为传感器节点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须的能源。 电源单元能够为传感器节点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须的能源。 此外,传感器节点还可以包括其他辅助单元,如移动系统、 此外,传感器节点还可以包括其他辅助单元,如移动系统、 定位系统和自供电系统等。 定位系统和自供电系统等。
以数据为中心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人们通常只关心某 个区域内某个观测指标的数值, 个区域内某个观测指标的数值,而不会去 具体关心单个节点的观测数据。 具体关心单个节点的观测数据。 用户使用传感器网络查询事件时, 用户使用传感器网络查询事件时,直接将 所关心的事件通告给网络, 所关心的事件通告给网络,而不是通告给 某个确定编号的节点。 某个确定编号的节点。网络在获得指定事 件的信息后汇报给用户。 件的信息后汇报给用户。
分布式 自组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 无线自组网络的共 同特点: 同特点:
拓扑变化 多跳路由 安全性差
分布式
网络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 网络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有节点地位 平等, 平等,节点之间通过分布式的算法来协调 彼此行为,是一个对等网络。 彼此行为,是一个对等网络。 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任何节点 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 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 强的抗毁性。 强的抗毁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浅谈无线传感器网络【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信息科学领域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进行领域间交叉的结果。

无线传感器网络经历了智能传感器、无线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3个阶段。

本文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背景、组网模式、关键技术以及wsn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对wsn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学习。

【关键词】wsn 智能无线网络传感器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背景1996年,美国ucla大学的william j kaiser教授向darpa提交的“低能耗无线集成微型传感器”揭开了现代wsn网络的序幕。

1998年,同是ucla大学的gregory j pottie教授从网络研究的角度重新阐释了wsn的科学意义。

在其后的10余年里,wsn网络技术得到学术界、工业界乃至政府的广泛关注,成为在国防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健康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结构监控、复杂机械监控、城市交通、空间探索、大型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众多领域中最有竞争力的应用技术之一。

2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模式在确定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应用系统设计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采用何种组网模式。

是否有基础设施支持,是否有移动终端参与,汇报频度与延迟等应用需求直接决定了组网模式。

(1)扁平组网模式。

所有节点的角色相同,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数据的交流和汇聚。

最经典的定向扩散路由(direct diffusion)研究的就是这种网络结构。

(2)基于分簇的层次型组网模式。

节点分为普通传感节点和用于数据汇聚的簇头节点,传感节点将数据先发送到簇头节点,然后由簇头节点汇聚到后台。

簇头节点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消耗更多的能量。

(3)网状网(mesh)模式。

mesh模式在传感器节点形成的网络上增加一层固定无线网络,用来收集传感节点数据,另一方面实现节点之间的信息通信,以及网内融合处理。

akyildiz l f等[1]总结了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模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根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用户〕。

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平安、应用层技术等。

5、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给模块四局部组成。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传感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7、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平安机制。

8、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发送、接收和空闲。

9、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通信模块。

10、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zigbee、。

11、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平安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构造:星型(Star)构造、网状〔Mesh〕构造、簇树型〔Cluster Tree〕构造。

12、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类: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13、信道可以从侠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侠义的信道〔信号输出的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广义信道〔包括除除传输媒质还包括有关的转换器〕广义信道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14、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5.8GHZ。

1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16、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7、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距方法有: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ToA/TDoA)、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到达角(AoA)。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还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4.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8.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10.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14.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15.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网络,WLan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 协议17.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18.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19.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20.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二、选择题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A A.传感模块模块C网络模块D 实验模块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

AA.球状B网络C直线D射线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A.B.C.D.4.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下列哪种不是。

江苏自考 30451 无线传感器网络

江苏自考 30451  无线传感器网络

高纲135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30451 无线传感器网络南京理工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传感器技术、微电机技术、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计算机信息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管理技术,着重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等几大支撑技术,为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开发和应用中,深入利用关键技术,设计优质的应用系统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并介绍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发展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1.通过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管理技术。

2.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物理层协议、MAC协议、路由协议、拓扑控制协议以及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5.4等通信协议。

3.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等几大支撑技术。

4.掌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应用的基本设计方法,掌握其软硬件开发平台和仿真环境的使用。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Ⅱ考核目标用学科化的语言对三个或四个认知层次予以表述。

以《物理(工)》课程为例: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物理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如定义、定理、定律、表达式、公式、原理、重要结论、方法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资料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2、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结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传感模块(传感器、数模转换)、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嵌入式软件系统(2)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和系统管理,存储模块负责存放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和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电源模块负责结点供电,结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3、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网络通信协议:类似于传统Internet网络中的TCP/IP协议体系。

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主要是对传感器结点自身的管理和用户对传感器网络的管理。

包括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按照能源高效的方式协同工作,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资源共享。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

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和网络管理接口来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的支持。

第二章微型传感器的基本知识1、传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信号(一般指电信号)部分。

基本转换电路可以对获得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

另外,基本转换电路工作时必须有辅助电源。

2、集成传感器的特点是什么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性能好。

3、如何进行传感器的正确选型(1)测量对象与环境:分析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选择何种原理的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1.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当时被用于军事领域的监测与控制。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9年,美国的Crossbow公司推出了首个商用无线传感器节点TELSEN,标志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入商用化阶段。

此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1)网络规模大: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由大量的节点组成,覆盖范围广,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监测需求;(2)自组织性: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自主组网,自适应地进行节点选择和网络重构,具有良好的自组织性;(3)实时性强: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获取并传输环境数据,可以快速响应和处理事件;(4)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采用低功耗的设计,延长了网络的使用寿命;(5)成本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制造成本较低,适应于大规模部署。

4.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1)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气象、水质、土壤和大气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对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2)农业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温度等农田环境参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与质量。

(3)智慧城市: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交通管理、垃圾处理、智能停车等领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4)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基础,无线传感器节点与其他物联网设备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 第2版 教学大纲[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 第2版 教学大纲[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英文名称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大类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任选(√)总学时24(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验4学时)本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写简单应用程序。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是物联网的支撑技术之一。

传感器技术在遥控、监测、传感和智能化等高科技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与通信技术,及以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管理、目标跟踪、拓扑控制、覆盖技术、安全技术等为支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设计,新型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智能温室系统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中的应用;最后是工程实践指导,且给出了完整的实现细节。

本课程适用于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以适用于建筑电气、网络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智能物联网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本教学内容(一)概述 2学时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概述,主要内容:WSN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应用领域、特点、关键技术。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2学时1、物理层概述、链路特性、物理层设计、低俗物理层、中高速物理层;2、MAC概述、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基于时分复用的MAC协议、其它MAC协议;3、路由协议概述、平面路由协议、分簇路由协议、其它路由协议、路由协议自主切换;4、传输协议概述、拥塞控制协议、可靠保证协议;5、ZigBee与IEEE 802.15.4的区分、ZigBee协议框架和特点、网络层规范、应用层规范。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和。

2.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和的三种功能。

3.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四类基本实体对象:目标、观测节点、和。

4.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和。

5.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包含四个模块,他们是: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传输层和,还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层和物理层协议采用的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协议。

8.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调制技术和。

9.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三种影响信号传播的基本机制:、绕射和。

10.无线传感器节点处于、接收状态、侦听状态和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是依次减少的。

11.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根据信道的分配方式可分为、和混合式三种。

12.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的应用可以将其路由协议分为五类,你知道的有:、、。

(任意给出3种)。

13. IEEE 802.15.4标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和。

14. Zigbee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MAC层使用标准,而网络层和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15. Zigbee协议中定义了三种设备,它们是:、和Zigbee终端设备。

16.Zigbee支持三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它们是:、和。

1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网络应用的深度可以划分三种:、和。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时间同步的参考时间可以划分为和。

1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根据需要时间同步的不同应用需求以及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和。

20.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和。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的非测距定位算法有、APIT算法、以及等。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策略可以分为、以及。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开发》习题与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开发》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一、填空题: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_、发布感知信息_。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1996年,美国UCLA大学的William J Kaiser教授向DARPA提交的“低能耗无线集成微型传感器”揭开了现代WSN网络的序幕。

5.2006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WSN技术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6.网络中间件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服务、网络生成服务、网络自愈合服务、网络连通等。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组网模式、拓扑控制、媒体访问控制和链路控制、路由、数据转发及跨层设计、QoS保障和可靠性设计、移动控制模型。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信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9.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10.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1.请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

答: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定义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2.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哪些特点?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许多其鲜明的特点:(1) 电源能量有限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通常携带能量十分有限的电池。

(2) 通信能量有限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带宽窄而且经常变化,通信覆盖范围只有几十到几百米。

(3) 传感器接点的能量、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能量、计算存储低、关键在有效简单的路由协议)。

(4) 网络规模大,分布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密集,数量巨大。

WSN教案01

WSN教案01

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支撑技术(时间同步)教学目标:1、了解WSN时间同步技术背景2、了解时间同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场合3、掌握典型时间同步协议4、理解新型时间同步机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时间同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场合2、典型时间同步协议难点:时钟模型的理解教学内容:一、时间同步技术背景•集中式系统与分布式系统集中式:事件间有着明确的时间先后关系,不存在同步问题分布式:同步是必需的,只是对同步的要求程度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典型的分布式系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

•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步精度,功耗,可扩展性。

二、时间同步技术的分类1. 排序、相对同步与绝对同步(递进关系,各自具有典型的协议代表)2. 外同步与内同步(参考源不同)3. 局部同步与全网同步(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三、时钟模型1. 硬件时钟模型•基本名词–时间、晶振、时钟(RTC)–时钟偏移(clock offset)–时钟飘移(clock drift)•速率恒定模型:最常用,但不适应环境变化剧烈的场合。

•飘移有界模型:常用于确定同步误差上下界。

•飘移变化有界模型2. 软件时钟模型软件虚拟时钟,一般是个分段连续、严格单调的函数。

四、典型时间同步协议1. DMTS(Delay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2. RBS (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 )其中,接收者—>接收者同步的基本依据:接收者时间相移均值为0。

发送者→接收者:DMTS•• 单报文同步→同步精度低• 广播方式→同步能耗低发送者 接收者 发送前导码、接收t2接收者→接收者:RBSTimSendeReceiverReceiver3. TPSN (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 • 否定:DMTS —>RBS• 否定之否定:RBS->TPSN• TPSN :双报文交换的发送者—>接收者同步对同步误差的分析:很重要,是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5) 跳数:两个节点之间间隔的跳段总数,称为这两个节 点间的跳数。 (6) 基础设施:协助传感器节点定位的已知自身位臵的固 定设备,如卫星、基站等。
(7) 到达时间:信号从一个节点传播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 的时间,称为信号的到达时间。
(8) 到达时间差(TDoA):两种不同传播速度的信号从一个 节点传播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的时间之差,称为信号的到达时 间差。 (9)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节点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强 度大小,称为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
6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通信模型 • 节点时间校正技术是WSN时间同步的核心和基础。目前 主要的时间校正技术有单向报文传递、双向报文交换、广 播参考报文等技术。 • 单向报文传递
d
• 如果知道d的上界和下界,则 d = (dmax + dmin) / 2 • 这种时间校正技术的精度最低,因为它假设报文传递过程 中只有传播延时,忽略了无线信道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 响。
12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传感器网络TPSN时间同步协议类似于传统网络的NTP
协议,目的是提供传感器网络全网范围内节点间的时间同步。
在网络中有一个与外界可以通信,从而获取外部时间,这种 节点称为根节点。根节点可装配诸如GPS接收机这样的复杂
硬件部件,并作为整个网络系统的时钟源。
TPSN协议采用层次型网络结构,首先将所有节点按照层 次结构进行分级,然后每个节点与上一级的一个节点进行时 间同步,最终所有节点都与根节点时间同步。节点对之间的 时间同步是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同步机制。
26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设节点i的估计坐标与真实坐标在二维情况下的距离差
值为Δdi,则N个未知位臵节点的网络平均定位误差为:
1 N

d i i 1
N
覆盖范围和位臵精度是一对矛盾性的指标。
刷新速度是指提供位臵信息的频率。
功耗作为传感器网络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定位这 项服务功能,人们需要计算为此所消耗的能量。
这里介绍一个例子,说明磁阻传感器网络对机动车辆进行测速,为了实现这个用 途,网络必须先完成时间同步。由于对机动车辆的测速需要两个探测传感器节点的协 同合作,测速算法提取车辆经过每个节点的磁感应信号的脉冲峰值,并记录时间。 如果将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d 除以两个峰值之间的时差Δt,就可以得出机动目 标通过这一路段的速度(Vel):
7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 双向报文交换
• 设报文的往返时间为D=Tib-Tia ,报文的传递时延d在0~ D之间。如果知道d的上界dmax和下界dmin,节点j可以确 定d在D – dmax 到 D - dmin 之间。 • 双向报文交换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时间校正技术,精度比 较高。但是网络负载比较大,耗能较高,而且需要周期性 地执行同步过程。
14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2、相邻级别节点间的同步机制 邻近级别的两个节点对间通过交换两个消息实现时间 同步。
5 9 15 ?
i-1 级
i级
10
26 15
15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 优点
• 减少同步误差 TPSN同步协议在MAC层消息开始发 送到无线信道是才给消息添加时标,消除了访问 时间带来的时间同步误差。
25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3、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衡量定位性能有多个指标,除了一般性的位臵精度指标以
外,对于资源受到限制的传感器网络,还有覆盖范围、刷新速
度和功耗等其它指标。 位臵精度是定位系统最重要的指标,精度越高,则技术要
求越严,成本也越高。定位精度指提供的位臵信息的精确程度,
它分为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 绝对精度指以长度为单位度量的精度。 相对精度通常以节点之间距离的百分比来定义。
第4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1
第4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


时间同步机制
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 能量管理 安全机制
2
4.1 时间同步机制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1、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意义
在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有自己的本地 时钟。不同节点的晶体振荡器频率存在偏差,以及温度、湿度和电磁波的 干扰等都会造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偏差。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根据不同的依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可以进行 如下分类: (1) 根据是否依靠测量距离,分为基于测距的定位和不需 要测距的定位; (2) 根据部署的场合不同,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
(3) 根据信息收集的方式,网络收集传感器数据称为被动 定位,节点主动发出信息,用于定位称为主动定位。
22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24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10) 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 AoA):节点接收到的 信号相对于自身轴线的角度,称为信号相对接收节点的到达 角度。 (11) 视线关系(Line of Sight, LoS):如果传感器网络 的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能够实现直接通信,则这两个 节点间存在视线关系。 (12) 非视线关系:传感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障碍 物,影响了它们直接的无线通信。
9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时钟同步的误差来源 • 同步信息的时延包括 – 协议发送时延 – 接入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接收时延 – 接收处理时延
10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2、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的特点

价格限制,无法使用高精度本地振荡器
能量有限,同步时通信开销不能太大
8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广播参考报文
• 利用第三个节点k作为参考节点,发送时间同步参考广播 报文给相邻的节点i和节点j。假设这个参考广播报文到达 节点i和节点j的时间延迟相等 Tia = Tja。节点j收到参考广 播报文后,立即发送包含有Tja 信息的报文给节点i,于是 节点i就可以计算收到两条报文的时间间隔D为Tib – Tia。 • 广播参考报文的方法只能使节点间的时钟保持相对同步。
13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1、TPSN协议的操作过程 TPSN协议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成层次结构,每个节点赋予一个级别,根节 点赋予最高级别第0级,第i级的节点至少能够与一个第(i-1) 级的节点通信; 第二个阶段实现所有树节点的时间同步,第1级节点同步到 根节点,第i级的节点同步到第(i-1)级的一个节点,最终 所有节点都同步到根节点,实现整个网络的时间同步。
• 提高同步精度 考虑了传播时间和接收时间,利用 双向消息交换计算消息的平均延迟,提高了时间 同步的精度。
16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 缺点
• 没有考虑根节点失效问题。
• 新的节点加入时,需要初始化层次发现阶段,级 别的静态特性减少了算法的鲁棒性。
17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 使用范围
(1)传感器节点通常需要彼此协作,去完成复杂的监测和感知任务。 数据融合是协作操作的典型例子,不同的节点采集的数据最终融合形成了 一个有意义的结果。
(2)传感器网络的一些节能方案是利用时间同步来实现的。
3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在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涉及“物理时间”和“逻辑
时间”两个不同的概念。
d Vel t
19
4.2 定位技术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1、定位的含义
在传感器网络的很多应用问题中,没有节点位臵信息的监 测数据往往是没有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问题的含义是指 自组织的网络通过特定方法提供节点的位臵信息。 这种自组织网络定位分为节点自身定位和目标定位。节点自 身定位是确定网络节点的坐标位臵的过程。目标定位是确定网络 覆盖区域内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目标的坐标位臵。 节点自身定位是网络自身属性的确定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标 定或者各种节点自定位算法完成。目标定位是以位臵已知的网络 节点作为参考,确定事件或者目标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所在的位臵。
20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位臵信息有多种分类方法。位臵信息有物理位臵和符号
位臵两大类。
物理位臵指目标在特定坐标系下的位臵数值,表示目标 的相对或者绝对位臵。
符号位臵指在目标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接近程度的
信息,表示目标与基站之间的连通关系,提供目标大致的所 在范围。
21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物理时间”用来表示人类社会使用的绝对时间;“逻辑 时间”体现了事件发生的顺序关系,是一个相对概念。 分布式系统通常需要一个表示整个系统时间的全局时间。 全局时间根据需要可以是物理时间或逻辑时间。
4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时钟同步模型 • 节点本地时钟通常用晶体振荡器脉冲来度量 本地时钟=f(速率,初始相位) • 因温度、压力、电源电压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往往 会导致晶振频率产生波动,因此,构造理想时钟比 较困难。
2、基本术语
(1) 锚点:指通过其它方式预先获得位臵坐标的节点, 有时也称作信标节点。网络中相应的其余节点称为非锚点。 (2) 测距:指两个相互通信的节点通过测量方式来估计 出彼此之间的距离或角度。
(3) 连接度:包括节点连接度和网络连接度两种含义。
节点连接度是指节点可探测发现的邻居节点个数。网 络连接度是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 器配臵的密集程度。 (4) 邻居节点: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范围以内的所有其 它节点,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