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 心脏和血管 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详解
![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5ae3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2.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详解注意:此文仅供参考,不得抄袭。
建议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一、教学内容简介本次教学内容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心脏和血管》单元。
通过讲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过程,以及如何保护和维护心脏健康。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脏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需要它。
2. 掌握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了解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3. 理解血液的成分和运输过程,了解血液在身体内的作用。
4. 学习如何保护心脏健康,掌握预防心脏病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发挥作用的过程。
2. 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3. 血液的成分和运输过程,血液在身体内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生动形象地讲解心脏和血管的内部结构和运作原理。
2. 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理解血液循环过程。
3.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保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拓展、简洁、互动和贴近生活。
1. 给予学生案例,让学生互动与教师交流。
2. 互动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3. 推动科技的发展,让学生看一些丰富的资料。
6、教学手段PPT课件、单独知识点合成视频、小白板音频教学手段通过先进的、交互性强的虚拟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心脏血管在身体内的作用。
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逐渐展示心脏、血管和血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课堂也集成了单独知识点合成视频,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在身体内的作用。
小白板音频将为教师提供一种交互性较强的策略,可以相对简单地把课上的内容转换为一个更可视化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
七、教学流程1. 授课前阶段:a.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认教学资料和课件已经已经准备妥当。
b. 教师应了解学生们的认知水平,确保他们对于血流和循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及血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及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c3b6c539360cba1aa911dab1.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课方案教课内容:本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内容。
教课目的:1、经过剖析推理使学生知道心脏有四个腔及各腔室的名称,知道血液循环的基本路径。
2、学会利用摸脉搏的方法感贴心脏的跳动,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3、培育学生的剖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课播放心脏跳动声音,让学生感贴心脏缩短、舒张一次就是心脏跳动一次。
师:你们听到什么?生:心脏跳动的声音。
师:你的心脏一分钟能跳多少下?利用脉搏的跳动记录心脏一分钟的跳动次数,感知脉搏并记下每分钟的跳动次数。
师:心脏总是一下一下的跳动干什么?不跳不可以吗?生:不跳就无法活了?师:为何?生:心脏要把血液送到浑身各处?师:送去干什么?生:保证身体各部分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
(学生假如知道,就简单说一说。
假如不知道,直接进入课题。
)师:此刻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的心脏。
二、研究活动1、认识心脏的地点。
师:你知道我们的心脏在什么地点吗?生:在胸部中间?教师让学生自己摸一摸自己的心跳来确安心脏的地点,并绘图标出详细地点。
(胸腔正中偏左,同自己拳头差不多大。
)2、研究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师:方才同学们说心脏要把血液送向浑身,血液经过什么门路才能抵达浑身?生:血管。
师:经过血管把血液送向浑身,而后又向哪去了?生:在经过血管回到心脏。
师:出去又回来,血液有变化吗?假如没有,那它循环干什么?假如有变化,那它是怎么变得?经过谁来变得?(学生先说一说,可能学生对于这段知识不是很认识,教师可指引学生知道主血管抵达后需要小的分支向个详细地点运送,这部分血管我们叫它毛细血管。
同时我们还规定,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叫它动脉血管,反之叫静脉血管。
)教师经过指引,使学生逐渐知道血液的循环路线,并且能让学生疏出从心脏流向浑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从浑身流回的是静脉,动脉和静脉是经过毛细血管来互换的。
3、研究血管和心脏内的瓣膜师:经过方才我们剖析的结果来看,心脏共有两个张口,一个出口,一个入口。
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98f0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2.png)
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的血液循环器官,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循环途径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会用摸脉搏的方法感知心跳。
3、向学生进行心脏保健教育,使学生知道心脏保健基本要求。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观察材料:简易听诊器(由漏斗、胶管组成)。
2、钟表。
3、挂图或投影片:人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的纵剖面、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1)人的消化器官包括什么?(2)人的呼吸器官包括什么?2、谈话:(1)小肠吸收的养料怎样到达身体各部分?(2)肺吸进的氧气怎样到达身体各部分?(养料和氧气都是靠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
)3、讲述:那么血液是怎样运输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学习关于血液循环器官的知识。
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人的血液循环器官(1)出示人的血液循环器官图。
(2)谈话:①哪些器官是血液循环器官?②心脏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形状像什么?③你知道心脏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吗?④血管有几种?(3)讲解: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形状像个桃,大小如自已的拳头。
(出示心脏纵剖面图)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其中通向肺的叫肺动脉,通向身体其他部分的叫体动脉(又叫主动脉),它们又逐渐分成为很多小动脉。
静脉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其中从肺流回心脏的叫肺静脉,从身体其他部分流回心脏的是体静脉,静脉也分成许多小静脉。
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这就是毛细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1)了解心跳是怎么产生的①讲述:每人把手放在胸前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②学生分别感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5ce433a8114431b90dd87f.png)
4.实验探究心脏的运动。
5.认识血管的分类。
6.学生自学有关心脏和血管作用的资料。
7.学生画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
通过课件、实物模型及模拟试验,学生充分感知心脏和血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老师的由扶到放,学生交流,共同探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聚光灯
课件出示心脏跳动的视频和音频
播放微视频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走到学生跟前,拿起他的手腕,模拟中医诊脉的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谈话导入。
创设中医诊脉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
课件
二、探究活动
认识心脏和血管的基本常识。
1.对血液循环的总体认识
2.认识心脏的形状和位置。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
学校
设者
学科(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章节
第一单元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学时
1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相关知识,亲身经历体验、查阅和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认识心脏和血管及其作用,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3.学以致用,知道用知识保障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是:知道心脏和血管的基本常识;教学难点是: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怎样保护它们。我计划充分运用微视频及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结合实物模型和实验探究,进行有效突破。
学习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自主研讨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所以本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遵循学生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心脏和血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心脏和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6cd0f172ded630a1cb673.png)
3、心脏和血管第一课时心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明白,爱提问,尊重证据;情愿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3、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心脏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怀脏的资料、矿泉水瓶。
教师准备:模型挂图:人体内脏的半身立体模型,心脏图片,人的半身挂图。
分组器材:秒表、统计图表、水槽、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教师演示:课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图片,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教学过程描述:一、游戏引入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师:同学们,您们想不想做一个游戏呢?3、生:特别情愿做、4:师:好的、先让老师做一下示范:抱头下蹲。
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您的身体上有哪些地方在跳动?下面请同学们做下蹲30个。
(这个时期的小孩们特别喜爱游戏和运动,用这种方式导入,同学们特别感兴趣,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5、让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感受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在跳动?6。
生:呼吸急促,心跳明显加快。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心脏(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认识心脏1、师:同学们,您们明白心脏是个什么模样?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心脏内剖面图)2。
让学生试着回答3。
师小结(课件展示):心脏的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能够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4、师:看大屏幕,您能不能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5。
生动有趣的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
![生动有趣的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cd8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5.png)
生动有趣的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在五年级科学下册中,学生将会学习有关人体的内部器官。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是心脏。
本节课将着重介绍心脏和血管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份充满趣味的教案。
一、热身环节热身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放松状态下进入课堂。
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参加一道游戏——找出身体里的器官。
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个标有人体器官名称的卡片,要求学生在教室里找到相应的器官。
这个游戏有助于参考学生对已知器官的理解程度,并在心理上为将要学习的器官做好铺垫。
二、知识解释在心脏和血管方面,我们需要给学生简单地介绍血液的流动路径和心脏的作用。
这里我们可以借助 PPT,让学生了解到血流动过程中,心脏和血管的具体作用。
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心脏模型,并让他们模拟如何打字器官。
我们可以开始用心臟图来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后加深对血管和心脏的印象和理解,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例如让学生感受麻醉刀是怎样让心脏停止跳动的。
这种应用场景互动性强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心脏和血管的设定,增强他们对内部器官的记忆。
三、实践环节显然,对于学生来说,最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的,就是实践性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模拟吸入深呼吸、跳绳、做俯卧撑、疾跑等一系列动作,然后测量他们的脉搏。
对于不同区域的脉搏,我们可以让他们互相比较,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心脏和血管的运作原理。
通过这种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心脏和血管的机能。
四、测试环节测试环节是衡量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所学知识的环节。
这个部分的测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性测试,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心脏和血管的常识问题,另外一个是实践性测试,让学生回忆和描述出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脉搏会升高或降低。
对于学科内容的教学,生动有趣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我们应该吸取学生喜好,并结合实际呈现出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爱上知识学习。
最新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
![最新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1333f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4.png)
最新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
3.表现出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4.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医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福利。
【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中医把脉看病的图片。
谈话:同学们见过中医把脉看病的场景吗?具体怎么做?学生交流。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将指腹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其他手指自然放下,这时指腹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的脉搏了(学生自己动手为自己把脉)。
3.谈话: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猜想:心脏跳动引起的;血管引起的……4.谈话: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精密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血管结构是怎样的?在我们的身体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心脏和血管)。
【设计意图:以中医把脉的场景导入,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做出猜想,提出问题,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二、探究活动-认识心脏和血管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
1.谈话: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情况下有变化吗?学生猜想,自由回答。
2.学生两人一组测脉搏,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
心脏和血管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4)
![心脏和血管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64b836f033d4b14e85246856.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环,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意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的测量脉搏,并探索脉搏与心脏的关系。
【教具、学具】秒表、塑料瓶、剪刀、水、长胶管、有关血管和心脏方面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生病。
如果生病了怎么治疗的?打吊瓶的时候从哪儿输液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血管及相关知识。
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活动探究活动一:学生自学师出示学习提纲,生自读教材,自己先解决问题。
活动二:同位互学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位两个互相探讨,共同解决。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找,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怎样知道的。
活动三: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师板书(血管)并出示分析相关的图文资料1、血管:管状构造遍布全身分类: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几乎用肉眼看不见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我们身体上看到的蓝色血管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
2、心脏:(出示心脏外观图)生从位置、形状、大小、结构和工作几个方面来汇报。
(1)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师出示心脏位置图)生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寻找心脏、初步感知心脏的跳动。
(2)形状像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3)大小如自已的拳头;(指导生握拳,认识自己心脏的大小)(4)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心脏和血管教案
![心脏和血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e99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e.png)
心脏和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理解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心血管健康。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2、教学难点心脏的工作原理。
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心脏和血管的模型、挂图。
2、相关的视频、动画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心脏和血管健康的关注,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心脏和血管。
(二)新课讲授1、心脏的结构展示心脏的模型和挂图,让学生观察心脏的外形,指出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讲解心脏的瓣膜:房室瓣和动脉瓣,以及它们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2、心脏的功能讲述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
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让学生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3、血管的类型展示血管的图片,介绍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让学生观察三种血管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比较它们的差异。
4、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动脉:管壁厚、弹性大,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管径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5、血液循环的途径结合动画和图片,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心脏和血管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心脏和血管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7aa7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b.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心脏和血管青岛版心脏和血管——人体重要器官的保卫者概述:心脏和血管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起到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作用。
本教案将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内容中的《心脏和血管》为主题,介绍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方法。
第一节: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位于胸腔中的肌肉器官,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心脏也起到收缩肌肉将血液推入动脉和舒张肌肉将血液吸入静脉的作用。
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是连接心脏和全身各个部分的管道。
它们分为动脉和静脉两种。
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
第二节:心脏和血管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 心脏的工作过程:心脏的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步骤: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和心室舒张。
在心脏收缩的过程中,血液被推入动脉。
在心脏舒张的过程中,心脏吸入静脉中的血液。
2. 血液的运输过程:血液从心脏被推入动脉,然后通过细分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器官。
接着,静脉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收集起来,送回心脏,以便再次被泵送到全身。
第三节: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方法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
合理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脂肪乳制品和健康脂肪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2. 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非常重要。
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避免过度肥胖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4.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心脏和血管非常有害。
五年级科学《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ca0fe559eef8c75ebfb3a7.png)
第三课《心脏和血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心脏、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
3.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初步体验,找找心脏和血管跳动(1)教师示范:原地跳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向老师一样原地跳,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2)学生原地跳30下,学生汇报原地跳体验活动中,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心脏和血管(板课题)二、探究过程(一)心脏跳动1.师: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在什么地方吗你能明确指一指吗2.师: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
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3. 你认为是什么在跳动呢你认为它怎样跳动的呢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学生回答4. 师:出示心脏模型;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师:心脏的跳动主要是心脏上面的心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这就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再张开这就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正是这一收缩和舒张,使心脏里面的血液流出去,又流进来。
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
的确,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
而且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脉搏1. 师: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血管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
我们把血管有节奏的博动叫做脉搏,我们那些地方可以摸到脉搏呢 (腕部(中医把脉的部位)、颈部、太阳穴等)。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如何科学地教授心脏和血管?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如何科学地教授心脏和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00d2ff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7.png)
心脏和血管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为保证同学的健康,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在教学中加入了心脏和血管相关知识。
如何科学地教授心脏和血管,是每位科学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来探讨如何科学地教授心脏和血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通过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历,我们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位置、形状、结构和功能。
2.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及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3.了解一些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方法,如饮食、运动等。
4.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心脏和血管相关的健康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同学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其中一些方法包括:1.直观感受法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对于具象化、直观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此,让他们亲自感受心脏和血管的位置、形状、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知识。
例如,可以请同学在阶梯上不同高度上单脚跳跃,再尝试双脚跳跃,让同学们感受心脏的承担的工作量的不同。
还可以利用心跳仪、听诊器等工具来让同学们观察、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2.互动探究法探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发问、提出学习目标、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把不同温度的水倒入不同大小的杯子中,让同学们观察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从而引导他们研究血液的黏度和流速的关系。
3.娱乐教育法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趋势,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爱玩的天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进行教学,达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效果。
例如,让同学们在班级内组成小组,进行心率比拼,并且可通过计时器在规定时间内记录下获胜小组的心率数。
以上三种方法,我们可以交替运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五年级科学《3.心脏和血管》
![五年级科学《3.心脏和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de9ec9204b73f242336c5fe9.png)
心脏和血管课题:心脏和血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8---9页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并知道心脏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2.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并知道心脏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难点: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1.猪的心脏、人的心脏模型图、干净抹布。
2.钟表、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
(板书:心跳)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指导学生测量心跳次数。
(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讲述: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在跳动,请各位同学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左侧,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②学生实践,分别感觉。
③汇报感觉结果。
④讲述:请同学们测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⑤学生测量。
(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⑥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⑦小结:测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
(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②学生活动:学生运动。
(学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师统一计时)测量心跳次数。
(学生随即测量每分心跳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汇报测量结果。
③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比较3次心跳数。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的实质和人的血液循环器官。
(1)了解心跳的实质是什么?①阅读课本。
②学生汇报。
③师生小结:心跳实质上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认识心脏。
①谈话:为了使同学们对心脏有个清楚的了解,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猪的心脏,猪的心脏和人的心脏基本构造和形状差不多。
十分详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
![十分详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https://img.taocdn.com/s3/m/cd28a3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d.png)
❗️【提醒】本文为文章,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能说出心脏的位置2、理解血管是人体内各种物质运输的通道,体验血管的发胀和收缩的情况3、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流动规律,知道为什么血液要循环4、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心脏和血管二、教学内容:1、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与作用(1)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能将氧合血和未氧合血分别运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2)血管则是人体内各种物质运输的通道,它们将氧合血和未氧合血自心脏向外输送,随后再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由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
2、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位置(1)心脏是一个大而厚实的肌肉,大致呈椭圆形,位于胸腔的中央稍稍向左侧。
(2)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将氧合血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自各个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起到连接动脉和静脉的作用,也是各种物质交换的场所。
3、心脏和血管的循环过程(1)心脏的循环过程:心脏的收缩会将氧合血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关键是心房和心室的协调工作。
(2)血管的循环过程:由于大部分的毛细血管是构成肺组织的,所以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会通过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心脏和血管的保健方法(1)多运动:可以保持心肌的健康,提高心肺功能。
(2)控制饮食:减少甜食、肥肉、腌制品等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鱼肉等健康食品。
(3)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等卫生措施可以防止疾病传染。
(4)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控制情绪的波动等可以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三、教学方法:1、板书法:要求孩子学会理解并画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位置。
2、动手做法:组织孩子们制作一个可模拟心脏扑动和血液流动的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3、比较法:通过对健康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比较,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问题或讲述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基本概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与血管》教案,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生命科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与血管》教案,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生命科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db5e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6.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与血管》教案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世界的学科,也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学科。
在小学五年级的生命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心脏与血管的知识。
本篇教案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来关注一下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循环系统;2.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4.掌握血液的运输过程;5.树立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循环系统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探究心脏与血管之间的协调作用。
三、教学内容1.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体的循环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其中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中心器官,向所有器官输送充氧的血液。
心脏有四个腔,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
左右心房各自收缩,左心室将充氧的血液向全身输送,右心室将不含氧的血液向肺部输送,进行气体交换。
3.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充氧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静脉将无氧的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是血管的细小部分,连接着动脉和静脉,在这里血液和组织液发生交换。
4.血液的运输过程心脏的收缩和放松过程驱动血液流动。
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充氧的血液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同时右心室将不含氧的血液通过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心脏放松时,血液通过静脉返回心脏,静脉中的血液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需要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5.关注心脏和血管的保护保护心脏和血管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健康。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和ppt展示的方式呈现知识点,让学生听、看、思,并理解。
2.互动法:通过抢答、组内探讨、板书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实验法:利用模型和试剂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血液的运动过程和心脏的脉动。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b7af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7.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让学生掌握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吗?生:心脏。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
2.学习心脏的位置和形态(1)引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心脏模型,告诉我心脏在人体的哪个位置?生:心脏在胸腔的中央,稍偏左。
师:心脏的形状像什么?生:心脏的形状像桃子。
(2)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师:心脏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的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学习血管的种类和功能(1)引导学生观察血管模型,说出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血管模型,你能分辨出几种血管?生:我能分辨出三种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三种血管的功能。
生:动脉负责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静脉负责将全身各个部位的血液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负责进行物质交换。
(2)讲解血管的特点。
师:动脉壁厚,弹性好,压力大;静脉壁薄,弹性差,压力小;毛细血管壁最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4.实验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证明血管的功能?(2)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3)教师指导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生2:我了解了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生3:我知道了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模型、讲解、实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021年最新小学科学《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完整版)
![2021年最新小学科学《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e3ad51bceb19e8b9f6ba08.png)
心脏和血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心脏的位置、结构,感知心脏跳动使血液在我们的全身循环流动。
2.了解血管的种类和作用。
3.知道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活动探究的大致思路,利用简单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2.会测量脉搏和心跳的次数。
3.通过对数据的比较,探究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尊重证据,原意合作交流。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与脉搏的规律。
教学难点: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路径。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心脏和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医自古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的切诊也称把脉,是指把手指放在患者手腕的挠动脉处,感知患者的脉搏跳动。
你们有没有想过脉搏的跳动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心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心脏和血管。
(二)测一测我们的脉搏1.刚才我们提到了中医把脉,现在我们就来给自己把把脉,测一测自己的脉搏。
老师这里有秒表,计时一分钟,看看大家一分钟内脉搏跳多少下。
2.刚才我们测的是静坐状态下我们的脉搏跳动,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运动后的脉搏。
教师挑选4~6名同学,分两组,一组围绕教室快走3圈,另一组做背手跳,运动后记录学生的脉搏。
3.教师出示脉搏记录表,学生填表。
并提问:现在你们是不是对脉搏跳动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一个人不同状态静坐运动轻微运动剧烈运动脉搏跳动次数(1min)4.教师出示资料卡,进行总结: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如果人体的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不同的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三)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你们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吗?摸一摸、听一听、找一找你们心脏的位置。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92129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4.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心脏的大小、位置、结构;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根据现象合理猜想,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珍爱生命,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教学材料准备:1、模拟心跳实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2、多媒体课件;3、听诊器、心跳测试记录表、血液循环绘图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听诊器,教师问: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入本课研究主题: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2、学生交流关于心脏想知道的问题。
根据交流情况,引入下一环节:认识心脏。
【通过让学生思考听诊器的作用,引出心脏,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这样既直入主题、不浪费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认识心脏。
1、想一想,猜一猜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先让学生猜测位置,在猜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你的心脏在哪里?试着说一说它的样子。
课件出示心脏模型、位置。
师生交流总结: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
伸出拳头在胸前比划一下自己心脏有多大。
【通过学生猜测,摸一摸,找出心脏的位置,最后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出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
学生在亲身感受中验证自己的猜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摸一摸、听一听对照着大屏幕,再找一找自己心脏的位置。
摸摸有什么感觉?学生自己摸摸心脏,感受心跳。
指导正确使用听诊器的方法:将听筒置于耳内,用有膜片的这端放到心脏的位置。
小学科学14心脏和血管(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
![小学科学14心脏和血管(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0b23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5.png)
小学科学14心脏和血管(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心脏和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位置和形状。
3. 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并明白心脏与血管之间的关系。
4. 能够简单地描述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二、教学重点1.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三、教学内容1.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a.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 心脏位于胸腔中,略偏左侧。
-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梨形,上面较狭窄,下面较宽大。
b. 心脏的组成-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 心脏有四个血管出口:左右肺动脉和左右主动脉。
c. 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通过自主收缩和舒张来完成血液的循环。
- 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有规律地交替进行。
- 心脏的收缩称为舒张,心房内的血液流入心室。
- 心脏的舒张称为收缩,心室内的血液被推入动脉。
2.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过程a. 血管的分类- 动脉:将富含氧气和养分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 静脉:将含有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
-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使血液可以与组织和器官交换氧气、养分和废物。
b. 血液的流动过程- 心脏收缩时,心室内的血液被推入主动脉和肺动脉。
- 血液经动脉进入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养分和氧气。
- 组织和器官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进入静脉。
- 静脉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 血液经心脏舒张时,从心房流入心室,循环开始。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图,让学生感受其形状和位置。
2. 示范法:老师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3. 讲授法:通过口头解释,向学生介绍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4. 互动讨论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
3、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有人体结构图及心脏图、实验记录表、听诊器、水槽、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前几天老师身体不舒服就去看了中医,同学们看过中了吗?知道中医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吗?(把脉)怎样把脉?我们一起来做。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中间三个手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这时,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等处脉搏的跳动了。
【设计意图:这个时期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游戏和运动,用这种方式导入,同学们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
师:脉搏的跳动是由谁引起的?(同学们猜测是心脏)这只是大家的猜测,那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需要验证以下,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脏。
(板题:心脏)
二、自主活动,探究问题。
(一)认识心脏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心脏内剖面图)心脏的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看大屏幕,你能不能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生到前面指。
)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隐藏于身体内部的心脏展示在学生面前,恰当“补白”,形象直观,清晰明了。
2、现在我和你们面对面,我的心脏相当于大屏幕上的心脏,那么我的左心房左心室在哪边?和你的方向一致吗?这就相当于我们都举左手时,左手的方向是不是同一个方向?
3、那么心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呢?你认为心脏在哪个位置就把小心脏贴在人体图的相应的位置。
(学生动手贴心脏并展示)那么心脏到底在哪呢,请看大屏幕。
心脏位置图。
4、知道了心脏的位置,伸出双手你摸一摸你的心脏!(生
摸)师讲解: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
再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想听吗?
5、师发听诊器:咱们用听诊器来听,没有轮到你的同学可以两个同学互相听。
【设计意图:从一个简单的运动自然过度到探究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
(学生活动)。
5、心脏跳动的声音和什么比较相似?学生回答脉搏。
就是说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跳动的情况相似,有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出脉搏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
我们刚刚的推测是正确的。
我们身体中还有哪些部位也能感觉到脉搏?
小结:对啊,人体很多地方都能感觉到脉搏的存在。
6、提出问题:心脏为什么要跳,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7、学生实验: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盛满水的水槽和一个矿泉水瓶(展示实验材料:)将瓶子捏紧后松开,看到什么现象?生汇报。
9、这种现象与什么有相似之处?师(手势):心脏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将血液运回心脏。
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师生一起手势表示)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设计意图: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心脏和血管作用,既直观形象又准确到位。
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像。
】
(二)认识血管
1、心脏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液循环,也就是让血液在全身内循环流动,心脏靠什么把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去的呢?生回答血管。
(板书血管)关于血管你都了解哪些知识?生汇报。
师指着黑边上的心脏图形做讲解:人的血管分三种,把血送出的是动脉,把血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全身分布最广的血管。
血管遍布人的全身。
2、心脏和血管是怎样一起为人体工作的?课件播放视频资料。
形象感知。
视频播放玩之后,教师总结并完成心形板书。
(三)测心跳
1、测脉搏。
你知道你自己的心脏每分钟跳多少次吗?我们在课堂上测一测吧。
怎么测啊?学生回答把脉。
今天我们就像中医那样来测手腕上的脉搏。
以测我们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当老师喊开始时,你就从一开始计数,当老师喊停时你就停止计数,然后把你测得的数据填在记录单的第一栏中,在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
2、一个人在一天或一生中,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会读书写字做运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你认为在我们唱完歌后,心脏跳动的次数是快还是慢?我们大家齐唱一首歌,再来测一测。
这一次我们测20秒,得到的数据乘以3。
3、如果我们运动的再剧烈些,你认为会怎样?我们一起来高抬腿跳跃,因为我们跳完后是要测脉搏的,所以当你跳完之后,要停在原地不动,马上做好测脉搏的准备好吗?测20秒。
“心脏跳动”实验记录单
4、现在我们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心脏跳动与什么有关?我们测得的这三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一组数据比一组数据要高。
这说明什么?
5、除了运动之外,你在什么情况下还感觉到心跳与平时不一
样?
三、自由活动心脏的保健:
1、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会怎么样?
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养分,它们产生的废物也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会结束。
由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对啊,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课前你都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呢?你知道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什么引起的?(生交流)
3、那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
小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
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
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因为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内,使血管壁变厚、变脆,容易崩裂。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怎样保护认识不是很全面,教师借助学生课下搜集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保护心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
】
四、课后拓展。
1、关于心脏和血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展示自制听诊器):知道这是什么吗?师介绍,这是我自制的听诊器,用它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心跳。
你想有一个吗?课后自己试着做一个,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