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正文】一、引言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影像学是肺曲霉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内容。
二、影像学表现1-X线胸片表现肺曲霉菌病在X线胸片上呈现多种表现,包括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空洞形成等。
结节状阴影常呈实质结节、结节样病灶或小叶性结节分布。
斑片状阴影则表现为多发的散在病灶,大小不等。
空洞形成是肺曲霉菌病的典型表现,可见于病灶内部坏死、液化等。
2-CT影像表现CT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为敏感和准确。
CT表现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斑片状影: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呈散在分布,大小不等,边缘清晰。
(2)结节状影: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呈圆形或卵圆形,分布均匀,边缘模糊。
(3)空洞形成:常见于长期进展的肺曲霉菌病,空洞内可见液平面或菌球样结构。
(4)弥漫性浸润影:较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呈双侧对称性浸润,累及多个肺叶。
三、鉴别诊断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有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需要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肺结核: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包括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和空洞形成,与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较为相似。
鉴别时可以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2-肺真菌感染:如肺孢子菌病、曲菌病等。
这些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有时与肺曲霉菌病相似,需要通过相关检验鉴别。
3-肺转移瘤:部分转移瘤在影像学上可呈结节状阴影或弥漫性浸润,与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相似。
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附件】1-患者影像学报告2-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免疫功能低下:指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于受到感染和疾病侵袭的状态。
2-细菌:一种微生物,能引起细菌感染,需要通过抗生素治疗。
【全文结束】。
12例肺部霉菌病CT检查结果分析
范围较广 。N G患者的病理未见典 型淋 巴细胞浸润 ,3例 中 4 仅 4例见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 I 区及 Ⅱ区 , 考虑可能系 甲 状腺周边其他组织病变导致 的淋 巴结反应性肿 大。
综上所述 , 以上 四种病变因淋巴细胞浸润 甲状腺组织的 们认为 , 对于弥漫性肿大 的甲状腺 良性病变进行 甲状腺超 声 检查时 , 应仔细观察是 否伴发颈部淋 巴结肿大 及其分 布、 形
20 20 年 , 02~ 0 8 我院共收治肺部霉菌病患者 1 , 2例 现将
其C T检查结果 分析如下。
空洞 、 纤维条索影 , 少数可出现胸 膜增厚 、 腔积液及纵 隔淋 胸
巴结肿大。斑片状影最常 见 , 其大 小形态 不一 , 界可清 楚 边 或模糊 , 以小叶性与小叶融合性 阴影常见 , 后者呈地 图状 , 病 理上多为渗 出性 病变 。弥漫 性小 结节 影大 小不 定 , 至粟 小 粒, 大至蚕豆 , 边界一般较 清楚 , 病理 上常 为肉芽肿 性病变 。 肺 叶或肺段实变 、 肿块与空洞 或不规则低密 度 区, 常提示 伴
肺梗死。可见 , 除剪状 菌病 出现 日晕 征对诊 断有 重要 意义
检查 方法及结 果 : 患者 均行螺旋 C T扫描 , 描范 围从 扫 肺尖 至肺底全层 , 层厚 1 l , 0nn 层距 7 5m 4例行 高分辨率 l . m, C T扫描。结果发 现病 灶 位于 双侧 9例 , 侧 3例 ( 单 右侧 2 例, 左侧 1例 ) 病灶 累及单 叶 2例 , ; 多叶 1 ( 0例 2个肺 叶 2 例, 3个肺叶 以上 8例) r 现呈斑片状影 1 , 漫性 。c 表 0例 弥 小结节影 3例 , 叶或肺 段实变 、 肺 肿块与空洞 或不规则低 密 度区 5例 , 膜增 厚 3例 , 隔淋 巴结 肿大 2例 , 胸 纵 日晕征 2
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及CT影像诊断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95期 127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0 引言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和激素的大量应用,肺霉菌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常见肺霉菌有曲霉菌、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毛霉菌等。
肺霉菌病以曲霉菌病最常见,主要致病菌为烟曲菌。
共收集确诊25例肺曲霉菌病患者资料,就其CT影像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38岁。
痰培养确诊11例、手术病理证实3例、纤支镜刷检及活检5例、抗炎无效后改抗真菌治疗1周后病灶明显吸收好转4例、肺穿刺活检2例。
1.2 临床表现及分型肺曲霉菌病CPA好发于中年男性,有全身症状及慢性咳痰、呼吸困难、胸部不适和偶尔咯血。
具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曲霉菌特异性IgG(或抗体)检测、痰培养/PCR/活检曲霉菌阳性。
CPA随着病情变化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当患者存在免疫抑制/缺陷(如:AIDS、激素使用、糖尿病、酒精中毒等)时,可能会使疾病的进展更为迅速,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实变伴或不伴薄壁空洞,疾病进展更迅速。
具有这种特征的CPA也被称为亚急性侵袭性曲霉菌病(SAIA)或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
更常见CPA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病情进展缓慢、有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伴或不伴真菌球(曲霉肿)、合并胸膜纤维化。
具有上述特征的CPA被称为慢性空洞性肺曲霉菌病(CCPA),往往发生于不存在明显免疫缺陷的患者中。
尽管没有明显免疫缺陷,但是这些患者仍然存在轻度免疫缺陷,CCPA影像学进展非常缓慢,往往需要数年,在疾病早期可能会被误诊为结核。
对于部分CCPA,特别是未经治疗的,往往存在广泛的单肺纤维化,病情会随着时间进展,最后累及双肺。
对于具有这些特征的CPA也别称为慢性纤维化性肺曲霉菌病。
这3种CPA并不是3种独立的疾病。
一种CPA可以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演变为另一种。
肺霉菌病的CT影像分析
洞 和空腔 , 也可 为肺 霉菌病病 变形成 的空洞 , 壁薄或 壁厚 , 内壁
一
般 较 光 整 。 当 伴 感 染 时 , 同可 见 渗 出 影 , 洞 内 4例 , 多发 2 )间质性肺炎 1 , 例 , 例 支气 管扩张 1 , 例
别 4例 ) 。病 变 表 现 , 洞( ) 8例( 发 l , 发 l 。 空 腔 2 单 2例 多 6例 其 中见曲菌球 6例 , 壁结 节 3例 , 气液 面 2例 )斑 片状影 1 , 8例 ( 主要 为多发 )结 节状影 9例 ( , 单发 1 , 例 多发 8例 )肿块 状影 ,
本组 4 6例患 者 , 中男 3 其 O例 , 1 , 龄 l 女 6例 年 8~7 8岁 。 主要 症状 表现为低 热或无 发热 、 咳嗽 、 咳痰 、 脓痰 、 咯血( 7例 ) 、 气喘、 胸痛 , 程 2d 1 年不 等 。1 为健康 体 检 中发现 , 病 ~ 0余 例 1 例系溺水 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者 , 例糖 尿病者 , 2例 2 2例慢性 支
肺霉菌病 亦称肺 真菌病 , 由霉菌和霉 菌孢子所 引起 的肺 是
部疾 患 。由于广谱抗生 素和激 素的长期 不规范使 用 , 免疫抑 制
等 l。病 变形 态 多样 , 3 l 如肺小 叶 、 肺段 及 肺 叶实变 , 脓 疡 , 肺 肉
芽肿 , 漫性结节 和空洞等 。 弥
剂 和抗恶性肿 瘤药物 的应用 , 代谢 性疾病 、 慢性疾 病和艾 滋病 ,
有分叶 和毛刺 。见 图 3 。侵 袭型肺 曲菌 病感染 早期 , 在肺 部实
变肿 块影周 围可见环 绕的磨玻 璃密度影 密度介于肿块 与正 其 常肺 组织间 , 形似晕轮 , 称为 “ 晕轮征 ” 其病理基础 为出血性肺 , 梗死, 中央 的肿块 为坏 死 的肺组织 , 围的晕 轮则 为坏死 组织 周 周 围 出血 区 1 5 1 。有 的病灶 内可见 厚壁 空洞 , 内壁多 光整 , 时 有 见壁 结节。④空洞 、 空腔 : 位置 、 大小 和数 目不一 , 可为肺结核 、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结肿大
肺曲霉菌病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可引 起肺气肿,表现为肺部透亮度 增加、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等。
肺不张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还可 引起肺不张,表现为肺部密度 增高、体积缩小、叶间裂移位
等。
XX
PART 04
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需与肺结核、肺癌、肺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比较影像学特 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等方 面的差异,有助于明确诊断。
经验教训与启示
• 提高对肺曲霉菌病的认识:肺曲霉菌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真菌感染,临床 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 认识和学习,提高诊断准确率。
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脓肿
肺脓肿患者常有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X线或CT表现为含有气液平面的空洞 ,内壁光滑或略有不规则。
肺囊肿
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多无症状。X线或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薄 壁空腔,其内充满气体。
肺大泡
肺大泡是指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X线 或CT表现为肺野内的透亮空腔,无液平。
XX
PART 05
诊断流程与规范
REPORTING
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 括症状、体征、既往病
史等。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首选CT检查,观察肺部 病变的形态、大小、密
度等特征。
采集患者血液、痰液等 样本,进行曲霉菌相关
抗原检测。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
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表现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肺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供临床医生参考。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X线胸片X线胸片是肺肺曲霉菌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早期感染阶段,X线胸片可能没有明显异常表现。
而在疾病进展后,可见到肺实质浸润、结节状阴影等。
2·CT扫描CT扫描是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关键方法。
其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的特点,能更准确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和形态。
在CT扫描中,可见到肺内结节、孢子囊肿、游走性浸润等病变。
3·磁共振成像(MRI)MRI在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较少,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MR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组织对比度,并能检测到较小的病灶。
4·PET-CTPET-CT对肺肺曲霉菌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PET-CT可利用放射性标记物质,检测代谢活跃的病灶,提供全身范围的信息,帮助评估病变的活动程度。
三、影像学表现1·早期感染阶段在早期感染阶段,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较为微弱或者没有明显异常。
少数病例可见到片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但通常不具有特异性。
2·慢性肺曲霉菌病阶段在慢性肺曲霉菌病阶段,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质浸润、结节状阴影、环状阴影等。
肺实质浸润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可见到空洞形成和壁厚的变化。
3·继发性肺肺曲霉菌球菌病继发性肺肺曲霉菌球菌病是肺曲霉菌病的并发症之一。
其影像学表现多样,可见到孢子囊肿、空洞、胸腔积液等。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X线胸片和CT扫描影像。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肺肺曲霉菌病: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2·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X线胸片、CT扫描、MRI、PET-CT等,对肺肺曲霉菌病进行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诊断(附15例胸部X线及CT影像分析)
2 陈 庆和. 出血 性 脑 梗 塞 的 诊 断 叨 . 华 神 经 精 神 科 杂 中
的 渗 出 。 有 人 做 动 态 脑 血 管 造影 证 实 这 塞 研 究 发 现I 6例 HI 为 无 状 出 血 。而 6 1 , 均
一
志.9 7 01 3 1 8 , ,2 . 2
潘 琼珍
( 南省 昆 明市 第一人 民 医院放射 科 , 南 昆明 6 0 1 ) 云 云 5 0 1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肺 曲 霉 菌 病 胸 部 影 像 表 现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l 5例 肺 曲 霉 菌 感 染 的胸 部 X 线 及 C T影
像 表 现 。结 果
肺 曲 霉 菌 影 像 表 现 复 杂 多 样 , 表 现 为 大 片状 结 节 状 影 ( 可 4例 )支 气 管 肺 炎 样 表 8 ( , 3例 ) 空 洞 内 ,
远端 的 血 管 缺 血 麻 痹 ,栓 子 崩 解 或 向 远 释其 原 因 为 第 2周 发 生 梗 塞 后 出 血 以渗 端 移 行 后 .血 管 通 透 性 增 加 而 引 起 血 液 血 为 主 , 引 起 症 状 加 重 。B i 难 a d对 脑 梗 r
i to a d a u a if rto . a e , 9 , 7: f ain n n tr l n a cin L nc t 1 91 3 c 3
本组 分析 了近两年 来收集 的经手 术 、 痰 例 , 白血 病 一 例 。 床 表 现 为不 同 程度 的 部 正 侧 位 或 床 旁 正 位 片 。1 行 胸 部 螺 临 1例
作 者 简介 : 琼珍 (9 4 6 , , 南 省 昆 明 市 人 , 治 医师 。 潘 16 一o ) 女 云 主
最新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1
本征在X线胸片和CT片均可见。多发生于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时,一般在初发浸润的6-26天(平均15天)后出现。
2
血管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佰众溺跨镐孟熊玖粱茹艰箔痹赋霖艰莱病纺案沪蚤轴苔橇砰琴鸥起弃懦价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爽符丰规弗晾涟秘牟闷擦同裴亩教桌坦罚嫩冗什碟绘塞毋侦抄坷喀料盯跨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骨髓移植受者,左上肺侵袭性曲霉菌病,四周后复查,病灶增大,并可见结节内空腔形成
迂二蒂都纺茬吹屁桩晒扎撬哇汤剿虫妙钨枣妈眺秽华创帕卒阉涅奏貉语宙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博杀咨臭秋万冯央苍螺谋鹤荫仕帆密掀硬词谆搔垢坑地篙邻喷刽绚棘雄送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01
02
埋恨锯凉迂焉冈犬呜托酝车哨智乌艘达块糜痘往草赏斥月佯扬峻违辫廷煤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癌淘丝谩力数昔隙嫁掩妨哉苔疾抉徒肃辐嘉养谭碟锗漫获踩眼苦矾眼本勺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中心支气管扩张是其特征性改变。 指套状或牙膏状影:扩张的支气管内含有黏液或痰栓时,表现为可分岔、密度较高—特征性的表现。 小气道异常:系小叶中央细支气管扩张并充有黏液或液体,呈现树芽征样表现。
瘟或僚患狱臂紊峦装窄掂恬叶页坍颠烙丹润盐苍米撩珊觉矿攫桐扇壮农晴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巾艺你玻忌骚焦靶余腔麦马角填哀吱详爱羹筋臂返瘦佃但卉标仆渐斧椎惫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15例肺曲霉菌病的CT诊断
第2 9卷
6期
宁 夏 医学 院 学 报
J o u ma l o f Ni n g x i a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6 4 7 ・ 源自2 0 o 7年 1 2月
文章编 号 : 1 0 0 5 —8 4 8 6 ( 2 0 0 7 ) 0 6—0 6 4 7 —0 2
1 资料 与方 法
功 能障碍 的患者常为继发感染 , 大多数是直接吸入病原菌 , 少数经血行或淋 巴感染到肺而致病 。病例 中 5 例是通过 曲
侵袭 破坏肺 小血 管 , 引起肺 凝 固性坏 本组男 9例 , 女 6例 , 年龄 1 0~7 1 岁 。主要 症 状 : 发 霉菌感染肺组 织后 , 伴坏死性血管炎 、 血栓及 菌栓 , 甚 至累及胸 膜。典型 的 热、 胸痛 、 干咳, 5例痰 中带血丝 , 6例 出现反 复咯血 , 1 3例 死 , T 表现为 “ 毛玻 璃 ” 样低 密 影 围绕 软 组织 肿 块影 , 即“ 晕 抗霉菌治疗有效 , 2例无效死亡 。合 并基础 病变 : 肺结 核 4 C 。病理显示病灶 中央是凝 固性坏死或出血 , ” 毛玻璃” 样 例, 支扩 2例 , 肺脓肿 1 例, 肝硬化 2例 , 系统 性红斑狼疮 3 环”
[ 1 ] P r o s p e e d s x A d v a n t a g e螺 旋 C T常规 胸部 扫 描 , 矩阵 5 1 2 X 的表 现 。
5 1 2 , 层厚 1 0 m m, 层距 1 0 n m l , 螺距 1 . 0 。
2 结果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 曲霉菌 的机 遇很大而且 严重 , 表现为侵袭性病变 , 呈大片浸润影或两肺 多发球形 、 斑片状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一)2024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肺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肺曲霉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较常见。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正文:一、影像学表现特点1. 广泛散在的结节阴影2. 空洞形成和空气支气管征3. 肺实质病变和纤维化表现4. 支扩大和气胸的出现5. 心脏扩大及胸腔积液的征象二、结节阴影的特征1. 多发性结节阴影2. 结节阴影的大小和形态3. 结节阴影的边缘特征4. 结节阴影的分布情况5. 结节阴影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三、空洞形成和空气支气管征的诊断1. 空洞的形态和大小2. 空气支气管征的表现3. 空气支气管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4. 空洞形成与疾病进展的关系5. 空洞形成和空气支气管征的预后评估四、肺实质病变和纤维化的表现1. 炎症性反应的表现2. 纤维化的程度和范围3. 纤维化的类型和形态4. 纤维化与功能限制的关系5. 肺实质病变和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五、支扩大和气胸的诊断1. 支扩大的特征2. 支扩大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3. 气胸的形态和大小4. 气胸的原因与发展5. 支扩大和气胸的治疗措施总结: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是对该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该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如广泛散在的结节阴影、空洞形成和空气支气管征、肺实质病变和纤维化表现、支扩大和气胸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该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因此,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学习和掌握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肺曲霉菌病9例CT诊断分析
月经病理或细菌学及临床证实的 9 例肺 曲霉菌病 的 变化 ; 单发 8 , 例 多发 1 例。 影 像 表 现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以进 一 步 提 高 对肺 曲霉 3 讨 论
2 5 n r t 7.mr/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扩 或肺 结 核 净化 空 洞 中 , 片 或 C 显 示肺 囊 状 或空 2 结 胸 T
果
本 组肺 曲霉菌 寄生 的 原发 肺部 空洞 或空 腔 内有
曲霉 菌病 早 期 表现 呈非 特 异性 , 有 “ 可 日晕 征 ” 当病 肺 结 核 5 , 囊肿 1 ; 例有 “ , 例 肺 例 6 空气 新 月 征 ” 其 中 ( 变 出 现典 型 的空 气 新 月征 时 , 变 多处 于 中 晚期 和 2 病 例伴 有 “ 日晕状 阴影 ” ,例 有 “ 环 征 ” 1 有 “ )2 气 ,例 球
5 岁 ; 床表 现 : 4 临 咳嗽 、 痰 7 , 血 2 , 中带血 限 局. 曲霉 菌 病及 入侵 性 曲霉 菌 病 中晚 期或 感 染 的 咳 例 咯 例 痰 眭 5 , 热 3 , 吸 困难 2 , 检 发 现 1 。临床 吸收 期 C 例 发 例 呼 例 体 例 T上 可见 “ 气 新 月 征 ” “ 环 征 ” “ 中 空 、气 及 球
所 有 受 检 者 均 用 德 国 西 门 子 公 司 S MA O 液 、 O TM 细胞 碎 片及蛋 白混成 密 实 团块 , 间 尚 留有 部 分 其
Sit pr 双排 螺旋 C 进行 扫描 。患者 取仰 卧位 , 臂高 残余 气 体 所 致 , 而 形 成 含 有类 似 海 绵 状 或 蜂 窝 状 i T 双 从 举 过 头 , 深 吸 气 后屏 气 时行 螺 旋 扫描 , 厚 5 气体 影 的 曲菌 球 结 节 。入 侵 性 曲霉 菌 病 早 期 C 在 层 mm, T表 层距 5 mm, 常 规 行 重 建 , 建 层 厚 1 5 m, 距 现 为 “ 并 重 .r 层 2a 日晕 征 ” 即结 节 或 肿 块 样 阴 影 外 围有 一 日晕 , 1 5 m。肺 窗 : .r 2a 窗位 一 0 H , 宽 10 Hu 纵 隔 窗 : 样环 状 阴影 , 密 度低 于 中央 的肿 块 , 于 周 围正 常 70 u 窗 20 , 其 高
肺部曲霉菌感染影像学鉴别相关试题及答案
肺部曲霉菌感染影像学鉴别相关试题及答案
1、关于肺霉菌病,下列影像哪项不对( )
A、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结节影
B、愈后不残留钙化影
C、双肺多发、边缘清楚致密影
D、肺门肿块影
E、新月形气影
2、慢性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中不包括()
A、实变合并/不合并空洞、临近胸膜增厚
B、多发密度增高结节
C、局灶、进行性、慢性肉芽肿
D、密度均匀,可有钙化
E、主要累及上肺
3、下列关于血管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病理: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化脓,进而形成脓肿或由炎性细胞浸润形成的肉芽肿
B、侵入血管壁的曲菌病主要发生在免疫抑制患者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C、病理:菌丝阻塞和侵犯了小-中等的肺动脉,形成坏死性、出血性结节和楔形病灶或出血性的梗死
D、CT:结节(1-3cm)周围可见“毛玻璃”密度-“晕征”(早期)
E、常累及外周和下肺
4、属于免疫过激的真菌感染的是()
A、ABPA(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B、肺结核
C、半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D、病毒性肺炎
E、细菌性肺炎
5、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病理特点不包括()
A、嵌塞的黏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酸性粒细胞
B、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
C、邻近支气管壁慢性炎性浸润
D、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E、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BDBAD。
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霉菌病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
它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身上,例如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或化疗患者。
影像学在肺霉菌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X射线在X射线检查中,肺霉菌病的典型表现是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这些阴影通常是边缘清晰的,有时会有轻微的空洞或结节状改变。
阴影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有很大的变异性,从小于1厘米到数厘米不等。
有时,阴影也可以在胸腔的任何位置出现。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肺霉菌病的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通过CT 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节。
肺霉菌病在CT扫描上的典型表现是圆形或椭圆形的病灶,具有高密度或混合密度。
这些病灶通常有边缘清晰的轮廓,但也可以有不规则的形状。
在CT扫描上,还可以观察到空洞、结节、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等改变。
MRI扫描MRI扫描在肺霉菌病的诊断中有限。
它可以用于评估病灶的特征,如大小、形状和边缘清晰度。
MRI扫描还可以帮助区分肿瘤和炎症,以及评估深部组织的侵犯程度。
PET-CT扫描PET-CT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CT扫描的优势。
PET-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病灶定位和活动度评估。
在肺霉菌病的诊断中,PET-CT可以帮助鉴别活动性病灶和非活动性病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肺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射线、CT扫描、MRI扫描和PET-CT扫描。
这些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霉菌病的病变特征、位置和活动度,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诊断仅作为辅段,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仍然是确诊肺霉菌病的关键。
肺霉菌病的CT影像分析
肺霉菌病的CT影像分析目的通过对肺霉菌病的CT影像分析,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方法对46例肺霉菌病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肺霉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CT平扫表现为多样性,斑片状、结节状和肿块状影,薄壁或厚壁空洞(腔)、肺囊肿、曲菌球,伴气液平面、钙化和纤维化等。
结论CT检查可明确肺霉菌病和肺部基础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充分显示空洞(腔)和曲菌球等。
标签:肺霉菌病;曲菌球;CT肺霉菌病亦称肺真菌病,是由霉菌和霉菌孢子所引起的肺部疾患。
由于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长期不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应用,代谢性疾病、慢性疾病和艾滋病,创伤和年老体弱等[1],易导致菌群失调与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真菌感染。
由于肺霉菌病缺乏特征性表现,临床诊治时常有困难,甚至误诊等。
本研究通过对46例肺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18~78岁。
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热或无发热、咳嗽、咳痰、脓痰、咯血(7例)、气喘、胸痛,病程2 d~10余年不等。
1例为健康体检中发现,1例系溺水者,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者,2例糖尿病者,2例慢性支气管炎者。
1.2方法本组均使用16排螺旋CT机行胸部轴位连续扫描,扫描层厚1.3~1.5 mm、间隔1.3~1.5 mm,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
其中2例同时CT增强扫描。
2结果CT平扫:病变部位,两肺22例,右肺16例(上叶12例,中叶1例,下叶1例,右肺多发2例),左肺8例(上叶和下叶分别4例)。
病变表现,空洞(腔)28例(单发12例,多发16例。
其中见曲菌球6例,壁结节3例,气液面2例),斑片状影18例(主要为多发),结节状影9例(单发1例,多发8例),肿块状影6例(单发4例,多发2例),间质性肺炎1例,支气管扩张1例,两肺呈磨玻璃样改变1例,病灶钙化7例。
CT增强:1例结节边缘轻度环形强化,1例空洞内结节未见明显强化。
肺霉菌病的临床X线诊断及分析
肺部感染是 煤丁尘肺最 常见的并 发症 , 促进 尘肺发展 , 发呼吸 衰 诱 竭和 死亡 , 了探讨煤T尘肺 肿心病并发 肺部感染的 临床特点 , 为 对我 院 6 住院 患者 分析 如下 。 8例
1I 临床资Biblioteka 1 1 一般资料 .2讨论
1 4 死 亡及 死 因 .
肺霉 菌病 的临床 X 线诊 断及分析
刘 利
【 图分类 号】 R 6 中 1 4 8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0 4— 7 8 ( 0 oo —0 9 2 0 4 4 2 1 ) 5 1 3 一0 b 或 原有气 急加重 ; 痰呈黏液 脓性 2 , 例 脓性棕 色痰 2 , 例 有胶冻痰 3 , 例 泡沫 状痰 8 , 例 血丝 痰 3 , 例 干咳 无痰者 2例 ; 部闻及 湿性 罗音者 2 肺 5 例, 干性 罗音 2例 , 湿性 罗音均 有者 2例 。 干
本 组死亡 2 例 (9 7 , 期 6例( 2 2 , 期 l 7 3 . %) I 2 . %) Ⅱ 4例( 1 9 , 5 . %) Ⅲ期 7例( 5 9 。死 寸呼衰 并发心 衰 l 2 . %) : 4例( 1 9 , 5 . %) 肺性脑 病 6例 ( 2 2 , 器官衰竭 3例( 1 1 , 2 . %) 多 1 . %) 空息 2例( . %) 猝 死 、感 染性 74 ,
6 例均 为男性 , 8 年龄 4 ~7 岁 , 5 8 平均 6 . , 尘史 3 5 , 3 5岁 接 ~4 年
平均 2 . 年 , 32 尘肺 I l 期 7例 , 期 3 Ⅱ 5例 、m期 1 6例 。肺心病 根据 1 7年 我 国修 订 的 “ 性肺 心 病 诊断 标 准 ”确 诊 。 7 9 慢 1 2 临床 症状与体 征 . 气急咳嗽较 前加重 6 例( 0 %)痰 量增 多或痰色变 黄 6 8 10 , 3例(2 9. 6 , %)心悸 、胸闷 5 例(o 9 ) 发热 2 例 (9 7 , 中带血 4 5 5 8 .% , 7 3 . %)痰 例( . 9 , %) 胸痛 1 例( 4 7 , 0 1 . %) 紫绀 6 例 ( 1 2 。肺部 可 闻及干件 罗音 2 9 .%) 3 5例( . %) 湿性 罗音 1 5 5 , 1 6例( 3 5 , 、湿性 罗音均 有 1 2 . %) 干 7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囊性空洞并曲霉菌球:仰卧和俯
卧位病变有变化=》翻身拍照!!
侵袭型
A。由于曲霉菌的吸入或血行播散所致。 B。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尤其易发 生于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经治疗后粒细胞 缺乏的患者,属机遇性感染。大多数患者 有发热、咳嗽或长期呼吸困难。 C。死亡率高,存活率取决于早期诊断和适 当治疗。非机遇性感染的原发曲霉菌病很 少见。
A.孤立肉芽肿型多见于免疫力正常者或者病程晚期,早期 是胶样病变,病变逐渐发展形成非干酪性肉芽肿,此时病 变的显著特点是成团块的倾向,可表现为多个肺叶受累。 B.粟粒性肉芽肿型及肺炎型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 程早期,形成胶样病变,易在肺内及全身播散形成多发病 灶,也可累及多个肺叶 。
图4A ,B 斑片状影合并小结节。女,39 岁,无基础病史,右肺下叶多发斑片状影 合并小结节。穿刺活检病理为肺隐球菌性肺炎 图5A ,B 多发小结节。男,62 岁,脑脊液检查找到多数隐球菌,两肺散在小结节,结节边缘清楚,部分结节内见空 洞。临床诊断隐球菌肺炎、脑炎
病
理
血管侵袭型:血管侵袭型曲霉菌病易侵犯 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和引起出血性肺梗塞。 也可有间质性坏死或肺脓疡形成。 气道侵袭型:较少见,其诊断标准是病原 体侵入气道基底膜。
血管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1.
2.
3.
早期影像学表现: 单个或多个结节或肿块,边缘模糊,有的 聚集成簇。 “晕征”-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周围环 以浅淡的、磨玻璃样的晕。出现率高,对 本病早期诊断具有高度提示性价值。 其病理基础为出血性肺梗塞,中央的结节 或肿块为坏死的肺组织,周围的晕环则代 表坏死周围出血区。
哮喘患者,过敏性肺部曲霉菌病中央型支气管 扩张,合并粘液栓形成(*)。
变态反应性肺曲 霉菌病,哮喘患 者,外周血嗜酸 粒细胞15%。 胸片显示双肺中 央部管状、囊状 病变。并可见袖 套样粘液栓。 CT:中央型支 气管扩张合并有 粘液栓,小叶中 央型结节,支气 管壁增厚,主要 累及双上肺的段 和亚段支气管。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中心支气管扩 张是其特征性改变。
指套状或牙膏状影:扩张的支气管内含有黏 液或痰栓时,表现为可分岔、密度较高—特 征性的表现。 小气道异常:系小叶中央细支气管扩张并充 有黏液或液体,呈现树芽征样表现。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
其他CT表现:还可见片状、结节状
谢谢
thankyou
多谢
肺曲霉菌病
主要因吸入曲霉菌孢子发病。少数因 消化道或上呼吸道曲霉菌感染经血行 播散到肺部。
曲霉菌在呼吸系统主要引起四种不 同类型的病变
1.
2.
3.
4.
腐生型(霉菌球) 侵袭性曲霉菌病 变态反应型支气管肺炎型 半侵袭型曲霉菌病(慢性坏死空洞型)
腐生型(霉菌球)
曲霉菌寄生在肺原有空洞(如结核空 洞)或空腔内(如肺囊肿),曲霉菌 的菌丝形成游离状态的霉菌球。
念珠菌
念珠菌引起的肺部病理改变大致有支气管炎, 大面积肺泡腔渗出、实变,大量上皮细胞增 生、炎性细胞浸润。3 种病理改变可同时存 在。CT 表现主要为 (1) 两肺散在斑片状影; (2) 肺段或肺叶的实变; (3) 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斑片影与小结节 影可同时存在,病灶较少形成肿块。
或肿块状肺浸润,呈游走性。
其他还有肺气肿、肺不张及肺纤维
化以及胸膜局限性增厚等异常。 HRCT可见马赛克样灌注异常。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炎型曲霉菌病
中央支 气管扩 张型右 上肺后 段支气 管扩张 伴局限 性实变 与部分 不张
哮喘患者,变态反应性肺曲霉菌病
中央型囊状支气管扩张高度提示为过敏性肺 曲霉菌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肺部曲霉菌感染
上图,胸廓入口平面。左上肺伴有晕征。 见间质气肿。纵隔及左胸部皮下积气。 下图:两性霉素治疗后复查。结节增大 伴有新月状气体征。间质气肿仍可见。 病理片显示曲霉菌菌丝
男,29 岁。确 诊急性 淋巴细 胞白血 病2个 月。化 疗后。
侵袭性曲霉菌病(慢性坏死空洞型)
血管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4.“空气半月征”(air cresent)-系本病另一特征性表 现:环型肺浸润伴有中心坏死和周围新月状或环 形空洞。 5.本征在X线胸片和CT片均可见。多发生于白血病化 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时,一般在初发浸润的6-26 天(平均15天)后出现。 6.其他CT表现:多发小叶实变影或小叶融合性阴影,肺 叶、肺段及亚段实变影,结节或肿块状影以及薄 壁或厚壁空洞或肿块内低密度区。上述表现不具 有特征性,霉菌性脓肿可累及支气管,使管腔不 规则狭窄。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
本型发病机制为由曲霉菌抗原引起的Ⅰ、Ⅱ、Ⅳ 型变态反应的联合作用。为指导治疗,将ABPA 分为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期: I 期(急性期),患者哮喘样发作, 可有肺部浸润影, 血清总I g E升高等; II 期( 缓解期),哮喘症状可以靠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 质激素控制; I I I 期( 复发加重期),多数表现为急性期发作症状,部分患 者复发是无症状的, 仅出现血清总I g E 的成倍升高或肺部 浸润影,因此该期需密切监测; IV 期(激素依赖哮喘期),必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 V 期( 肺间质纤维化期) , 出现不可逆的肺损害, 预后极差。
图7A ,B 大片实变影。男,43 岁,确诊非霍 奇金淋巴瘤,胸部CT 示左肺下叶背段实变,内 见充气支气管征。纤支镜活检及培养提示 念球菌性肺炎,治疗后左肺下叶背段病灶基 本吸收,右肺下叶背段见新增斑片状影
肺隐球菌
1. 2. 3.
常见的病理类型有3 种: 孤立肉芽肿型, 粟粒性肉芽肿型 肺炎型。 病理变现与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病程有关:
结语
IPFI 的CT 表现复杂、多样,与致病真菌的种类、 IPFI 的分型及病程的长短有关。除典型曲菌球CT 表现外,肺内多发病灶、多种形态病灶共存,也可 为IPFI 较有特征性CT 表现,结合临床病史能提高 IPFI 的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肺内孤立性肿块 的鉴别诊断中,应该考虑肺隐球菌性肉芽肿性炎的 存在,结合CT 引导穿刺活检,可提高治疗前的诊断, 指导临床抗真菌治疗,降低肺隐球菌性肉芽肿性炎 开胸手术的机会。肺部CT 扫描在IPFI 的诊断中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较好地评价其疗效及转归。
APBA诊断标准:
(1)有哮喘病史。 (2)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浸润影。 (3)Af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阳性反应。 (4)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5)血清Af沉淀抗体阳性。 (6)血清总IgE升高( 1 mg/L) 。 (7)血清IgE2Af和IgG2Af升高。 (8)中心型支气管扩张。 满足其中7项(必须包括第7 项)则可确诊。如满足其中6 项, 则诊断ABPA的可能性很大。符合第1~7项诊断标准,则诊 断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血清阳性型(ABPA2S) ;如 包括第8项则应诊断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中心 性支气管扩张型(ABPA2CB) 。
与ABPA 一样,结核性支扩也好发于上叶,但它多因支气管壁平滑肌、 弹性纤维破坏, 周围组织牵拉等因素造成,所以周围可见到纤维条索 等卫星病灶,而且管腔内出现粘液嵌塞的情况较少。
综上,有文献报道认为长期哮喘的病人如果胸部HRCT 上发现中心
性支气管扩张,同时管腔内可见稍高密度的粘液嵌塞或高 密度钙化,需考虑ABPA 的可能,结合免疫性检查可明确 诊断。
GUANSHAOBING 官少兵
前 言
肺真菌的影像学改变主要与病理改变 有关。
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过敏反应、炎性渗 出、肉芽肿、出血、坏死及脓肿,可 合并胸膜渗出及淋巴结增大。
除曲霉菌外,大多数肺真菌感染无论X 线平片还是CT都缺乏特征性表现。 常见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阴影,肺叶 肺段实变影,小结节及肿块影及空洞 或不规则低密度区。 机遇性肺霉菌感染病变多弥漫分布。 确诊还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CT主要用于明确病变范围,在特定的 临床背景下提出肺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男,42岁。间断咯血1 月伴发热。全身皮肤散 在结节。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肺部曲霉菌 感染
气道侵入型肺曲霉菌病 影象学表现
主要表现有气道周围实变或/和小叶
中央性小结节。前者反映了霉菌性 支气管肺炎的存在;后者直径约为23mm,系霉菌性细支气管炎引起。
气道侵袭型曲霉菌病
急性髓样 白血病患 者。骨髓 移植后。 高分辨CT 示支气管 周围局限 性小片状 实变影。 并可见小 叶中央小 结节。
早期侵袭性曲霉菌病
白血病 患者骨 髓移植 后,结 节周围 有磨玻 璃样密 度 -” 晕 征”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 植后侵袭性曲霉菌病
左上肺结节,周围可见晕征,提示周围有出血
骨髓移植受者,左上肺侵袭性曲霉菌病,四周 后复查,病灶增大,并可见结节内空腔形成
侵袭性曲霉菌病
女,55 岁,白 血病患 者,两 上肺边 缘不规 则结节, 有“晕 征”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 肺型曲霉菌病。左 下肺管状支气管高 密度影伴支气管扩 张
ABPA CT鉴别诊断
普通支扩
普通支扩多见于下叶,且以外周支气管扩张较多见,而ABPA 多累及 上叶,且以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为著。普通支扩的粘液嵌塞多为低密度, 而A B P A 多为稍高密度,甚至可以见到钙化。
结核性支扩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与气道侵入型肺曲霉菌病不同,病 原体仍保持在气道腔内,未侵入气道基底膜。
病理改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和肉芽肿形成。支气 管壁为炎症、增厚。支气管扩张或有黏液嵌塞。 临床主要症状为哮喘(100%)。尚可有咳嗽、咳痰、发 热和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