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4)
病例讨论范文
病例讨论范文
《胃癌的病例讨论》
胃癌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我们的医院里,我们遇到了一位47岁的
男性患者,他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胃癌。
在这篇病例讨论中,我们将讨论他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位患者于三个月前开始出现胃部疼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他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炎。
但是症状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最终,他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我们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检查和一系列的筛查,包括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出他患有胃癌。
由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转移的可能性也很大,我们的治疗团队决定采取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对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希望可以帮助他度过这个艰难的阶段。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放疗和化疗给他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和脱发等。
这给我们治疗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肿瘤治疗,还需要全方位地关注他的身心健康。
在这篇病例讨论中,我们讨论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及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相信,
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关心,这位患者一定可以克服疾病,重新获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希望这篇病例讨论也可以帮助其他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类似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培训
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培训病例一: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男性,57岁,主诉反复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已有1年,伴有食欲减退。
病史中无明显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发现上腹压痛,但没有明显腹肌紧张。
实施胃镜检查后发现患者胃部有溃疡形成。
病例讨论:这位患者可能患有消化性溃疡疾病,该疾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消化性溃疡疾病是指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遭受到胃酸、胆汁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损害,形成溃疡。
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主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吸烟和饮酒等。
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溃疡形成是确诊的关键。
治疗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酸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饮食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措施。
病例二:胃肠道出血患者女性,64岁,平素有高血压病史。
现主诉大便黑便伴随大量鲜红色血块,伴有乏力和头晕等症状。
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血压明显升高,腹部柔软没有明显压痛。
实施胃镜检查后发现患者胃和十二指肠有活动性出血。
病例讨论:这位患者可能患有胃肠道出血,因为有明显的黑便和鲜红色血块,加上胃镜检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场景。
胃肠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小肠或大肠等部位发生出血的一种情况,以黑便或鲜红色血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血液病等。
患者的高血压病史也值得重视。
治疗方面,需要首先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采取止血等急救措施。
针对出血原因,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酸药物、抗菌药物、止血药物等。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男性,42岁,有酗酒史。
主诉持续中上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施血液检查后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腺酶也明显升高。
病例讨论:这位患者可能患有胰腺炎,因为有中上腹剧痛、呕吐等症状,加上血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腺酶升高。
实验十三 消化系统疾病
实验十三消化系统疾病一、实验目的1.掌握溃疡病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结局及合并症。
2.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特点;熟悉各类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3. 掌握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认识各型肝硬化肉眼形态的不同点。
4.熟悉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和分级。
5.熟悉原发性肝癌、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的形态特点;了解其组织学类型和临床表现。
二、实验内容【病理组织观察】(一)观察方法1.肉眼观察 (1)胃体积大小,形态,颜色有无变化,胃黏膜完整性有无破坏,有无溃疡,肿瘤,坏死的形成,有无梗阻;如有溃疡,溃疡的形状,大小,深度,有无穿孔,边缘是否整齐;如有肿瘤,肿瘤的大小,颜色,质地,有无坏死,有无梗阻。
(2)食管黏膜完整性有无破坏,有无溃疡,肿瘤,有无狭窄和梗阻。
(3)肠粘膜是否完整,黏膜表面有无溃疡,肿瘤和坏死,有无狭窄和梗阻。
(4)肝脏的大小,形态以及颜色有无变化,表面是否光滑,包膜是否紧张,重量是减少还是增加,切面颜色,形态的变化如何,表面或者切面有无结节,有无肿块。
2. 镜下观察 (1)胃黏膜腺体数量有无减少,腺腔有无扩张,有无肠上皮化生现象,有无炎症细胞浸润;胃黏膜有无溃疡,有无炎性渗出,坏死或者肉芽组织的形成;有无异常细胞的增生,有无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腺腔,有无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2)肝脏正常小叶结构有无破坏,有无出现假小叶,有无水肿,脂肪变性,有无点状坏死,碎片样坏死,桥接坏死或者大片坏死;有无异形的肝细胞或者形态不规则的肝细胞出现。
(二)观察内容肉眼观察1.消化性溃疡溃疡好发于胃窦部或十二指肠球部。
椭圆形,直径<2.5cm。
边缘整齐,不隆起。
溃疡较深,底部平坦。
溃疡周边粘膜呈轮幅状向中央集中。
2.病毒性肝炎①急性普通型肝炎:肝体积轻度增大,质软,黄疸型者呈黄绿色。
②重度慢性肝炎:肝脏体积肿大,表面切面呈细颗粒状,质地较硬。
③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显著缩小,重量减轻,质较软,被膜皱缩。
6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19
17
骨髓涂片:
四、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复习: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贫血的一般表现
缺铁的特殊表现(非必须) 小细胞:MCV<80fl 低色素:MCH<27pg,MCHC<32%;男性Hb<120g/L,女 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铁代谢:见辅助检查 游离原卟啉(FEP)/血红蛋白(Hb)>4.5µg/gHb
6
分析—— 3.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检查内容
①大便常规检查(隐血试验):P211.若阳性提示溃疡
有活动性,持续阳性提示癌变。
②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可确诊消化性溃疡。(其次X
线钡餐检查)
③Hp检测:有助制定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④继续血常规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⑤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查该贫
阴性者)用抑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③如系胃溃疡癌变,可考虑手术。 ④补充铁剂。
8
复习: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慢性 2.周期性(发作→缓解→发作→缓解…) 3.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节律 性不同)
(二)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和黏膜活检:有确诊价值 2.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 镜检查者 3.Hp检测
9
复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
1.区分Hp阳性还是阴性。 2. 若Hp阳性,则首选抗Hp治疗,结束后再给2~4周 抑制胃酸分泌治疗。 3.若Hp阴性,则给H2RA或PPI,DU 4~6周,GU 6~8周。
4.是否维持治疗:根据复发频率、年龄、服用非甾 体抗炎药、吸烟、有无并发症等综合考虑。
《消化内科讨论病例》课件
现病史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隐痛, 与饮食无明显关系。1周前,患者上腹部疼痛加重,伴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
查体
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病例初步诊断
诊断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诊断依据
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查体显示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根据患者病史、症状 、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胃镜治疗前后对比图
通过胃镜对病变进行切除、止血等治 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胃镜图像,评估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前后对比图
药物治疗前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 病变的变化情况,评估药物治疗的效 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科学、合理
详细描述
治疗方案需要遵循医学原理和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合理地 安排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总结词
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治疗方案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病例预后评估
客观、准确
输入 标题
02
病例讨论
病例诊断分析
总结词
准确、全面
详细描述
病例诊断分析是病例讨论的重要环节,需要医生根据患者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和判断,确定患者的疾病诊断和病因。
总结词
深入、科学
详细描述
医生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掌握相关医学知识 和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诊断分析,为后续 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病例病理学检查图片
常见疾病的病例分享与研讨
思考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 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 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寻 找新的治疗靶点。
02
探索更加精准、个性化 的诊疗方法,以满足不 同患者的需求。
03
加强多学科合作,推动 综合诊疗模式的发展, 提高疾病治愈率和生活 质量。
04
关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 进,降低疾病发病率和 复发率。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病史摘要
患者主诉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已持续数月,近期加重。
症状与体征分析
主要症状
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有反酸 、嗳气。
VS
体征表现
腹部压痛明显,尤以左上腹为著,无反跳 痛及肌紧张。
诊断方法与依据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采用胃镜检查 进行确诊。
诊断依据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伴有 糜烂和出血点,诊断为慢性胃炎。
建议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 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
绪稳定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XX
PART 04
病例四:神经系统疾病
REPORTING
病例背景介绍
要点一
患者信息
患者为一位50岁男性,长期从事高压工作,有轻度高血压 病史。
要点二
病史摘要
患者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及右侧肢体无力就诊。症状 持续加重,遂来我院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体征
查体发现患者体型偏胖,血压正 常,心率偏快。
初步分析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家族史, 初步怀疑为内分泌系统疾病,如
糖尿病等。
消化内科实习生总结探索消化系统的奥秘
消化内科实习生总结探索消化系统的奥秘消化内科实习生总结——探索消化系统的奥秘一、引言在医学领域,消化系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实习生,我深入实习期间,亲身体验了探索消化系统的奥秘。
本文将从解剖、生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总结我在实习中所学习的消化系统知识,并分享我的相关经验。
二、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肝脏。
这些结构相互协作,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 口腔和食管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牙齿和舌头起到咀嚼和打碎食物的作用,唾液腺分泌唾液助于咀嚼和吞咽。
进入食管后,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送入胃中。
2. 胃胃是一个位于上腹部的扩张器官,通过分泌胃酸和胃酶来分解蛋白质。
胃的内襞可以将食物搅拌和混合,形成半流质状态的胃内容物。
3.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吸收器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十二指肠接收来自胃的胃内容物,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酶进一步分解食物。
食物在空肠和回肠中被吸收和转运,将营养物质释放到血液中。
4. 大肠大肠主要负责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将未被吸收的残余物质转化为粪便,存储在结肠中直至排出体外。
三、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消化系统,我们可以将食物分解为简单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供身体各部位使用。
1. 消化与吸收消化过程中,口腔中的唾液开始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胃则通过胃酸和胃酶进行蛋白质的分解。
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分解大多数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提供给身体细胞使用。
2. 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到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在身体细胞内进行代谢,供给能量和构建身体组织。
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脂肪可以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提供能量和储存;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供给细胞合成蛋白质。
3. 肠道菌群的重要性肠道菌群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化系统医学影像病例讨论
【一、病史临床】男 21岁,反复吞咽困难2年。
【二、影像图片】【三、问题】Ture OR False(1)这是普通的胸片对:错(2)病灶位于食管上段对:错(3)病灶表现为明显的占位效应对:错(4)病灶下端呈漏斗状或圆锥状狭窄对:错(5)食道管壁柔软对:错正确答案:1:×(这是食道钡餐图像) 2:×(病灶主要位于食管下段) 3:×4:√5:√最可能的诊断A.食管癌B.食管炎C.贲门失弛缓症D.Barrett食管E.食道静脉曲张F.正常食道表现正确答案:C【四、影像表现】食管中度扩张,下端呈漏斗状狭窄或圆锥状狭窄,仅少量钡剂间歇通过,呈条或线状。
管壁柔软,粘膜正常,未见粘膜皱襞破坏、中断征象。
【五、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六、鉴别诊断】1.食管下段贲门癌 2.食管裂孔疝 3.食管静脉曲张【七、讨论】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
按其发展程度分早、中、晚三期。
本病是产生食管慢性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病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与精神情绪及刺激性食物有关,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甚至癌变等。
影像学诊断要点:1.普遍X线及钡餐:(1)胸片:表现为纵隔增厚,有时纵隔阴影内可见气液平。
(2)钡餐:早期:食管轻度扩张,以下半部明显,蠕动减弱,下段狭窄段长约2~5cm,管壁柔软,粘膜正常,钡剂可少量通过。
中期:食管中度扩张,内有较多潴留物,下端呈漏斗状或圆锥状狭窄,狭窄对称,边缘光滑,仅少量钡剂间歇通过,呈条或线状。
晚期:食管高度扩张迂曲扩张,可呈“S”型位于横膈上,也可呈囊袋状扩张,内有较多钡剂潴留,下端呈“鸟嘴样”变细,造影剂几乎无法通过,胃泡极小。
CT:可表现为纵隔内食管不同程度扩张。
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可见狭窄上方食管明显扩张,其内积气积液,并可见食物残渣。
消化系统病例讨论讲稿
消化系统病例讨论讲稿【病例讨论1】患者男,51岁,2年前无诱因出现柏油样便,伴头晕,呕吐,呕血等。
诊断为“胃窦炎”,曾用洛赛克、胃得乐冲剂治疗。
每次发作有上腹部胀痛,多数在进餐后半小时疼痛更甚。
近两个月来厌食,体重下降,上腹疼痛时轻时重,疼痛渐重,不易缓解。
体检及有关检查:贫血貌,剑突下有轻压痛,肝脾未及,大便隐血++,胃肠钡餐检查幽门前区钡剂充盈缺损。
问题:(1)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些什么检查?(3)说出治疗要点。
(4)试列出该患者可能存在的三个护理问题。
(5)如何做好该病人的健康教育?1.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与发病机制】感染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腹泻;腹痛;其他表现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全身表现在活动期可有低热或中等度热,高热多提示有并发症或见于急性爆发型。
肠外可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等。
【诊断要点】腹泻、粘液脓血便、反复粪便检查无病原体存在、能除外其它腹泻疾病即可作出初步诊断,辅助检查可进一步确诊,如结肠镜,X线钡餐灌肠检查。
【治疗要点】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
2. 肝硬化【病因】病毒性肝炎、日本血吸虫病、酒精中毒、药物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循环障碍、遗传和代谢疾病、营养失调。
【临床表现】(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和体征,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失调。
(2)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功能性肾衰竭、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诊断要点】有病毒性肝炎、营养不良或长期酗酒等病史;肝大、质硬、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高压。
【辅助检查】肝功能试验异常;肝穿活检发现有假小叶形成。
【治疗要点】腹水治疗;并发症的治疗;手术治疗。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病例讨论消化溃疡性结肠、直肠炎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 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全结肠切除、回 肠造口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 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预 防复发。
预后与复发
消化溃疡性结肠、直肠炎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的 选择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病例讨论:消化溃疡性结 肠、直肠炎
• 病例介绍 • 消化溃疡性结肠炎和直肠炎概述 • 消化溃疡性结肠炎和直肠炎的诊断 • 治疗方法和预后 • 病例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三
02
年龄:45岁
03
性别:男
04
职业:工程师
症状描述
腹痛
腹泻
腹部出现持续性的钝痛, 特别是在进食后加重。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配合,遵循医生的建议,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 的风险。
对于已经复发的患者,应重新评估治疗方案,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以控 制病情并预防再次复发。
05
病例讨论
病例的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患者接受抗炎药、免疫抑 制剂和抗炎药等药物治疗, 以控制炎症和疼痛。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 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 和营养素。
治疗中的挑战与问题
药物治疗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 腹泻等,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病情反复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需要定期 复查和持续治疗。
患者依从性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对治疗方案不够了解或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依从性 不高,影响治疗效果。
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病例摘要患者×××,男,43岁。
职业:干部。
主诉:右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3月余,加重伴腹胀及黄疸10余天。
现病史:患者有乙肝病史10余年,3个月前自觉进食后时有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逐渐消瘦,体重减轻。
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且下腹有坠胀感,大便稀,每天2-3次。
小便少,下肢浮肿。
仅半个月来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右上腹部疼痛及腹胀加剧。
期间曾呕血,黑便各一次;保守治疗后未呕血,偶有黑便。
既往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3℃;P:8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清楚。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双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发红。
腹部:全腹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听诊肠鸣音弱;肝脏触诊,右锁骨中线肋下3.5cm和剑突下5cm均可触及肝脏,质硬,有压痛,活动度欠佳;脾可触及。
心脏: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叩诊:心界正常。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9×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68、淋巴细胞0.26、单核细胞0.04和嗜酸性粒细胞0.02;红细胞3.0×1012/L,Hb:80g/L。
肝功能:总蛋白40g/L,其中白蛋白(A)10g/L,球蛋白(G)30g/L,A/G;1/3;门冬氨酸转氨酶(AST)486U/L,丙氨酸转氨酶(ALT) 61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86U/L,碱性磷酸酶(ALP)548U/L;总胆红素209.8μmol/L,直接胆红素148.3μmol/L,间接胆红素61.5μmol/L。
乙肝两对半(病毒学)检测:HBsAg +,HBsAb-,HBeAg+,HBe Ab-,HBcAb+。
血清学检测:甲胎蛋白(AFP)875 000ug/L。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16.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6.5s、凝血酶时间(TT)26 s和纤维蛋白原(Fbg)1.31g/L。
消化系统病例讨论
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病史
患者男,35岁,间歇性上腹部不适约3年, 进餐3小时后更明显,伴饱胀、嗳气、返酸,服 解痉剂能缓解,曾解过黑便,当地X线钡餐检查 无明显异常发现,平时无服药史,近两个月上 腹疼痛次数增加,有时大便稀,半月来反复出 现黑粪,伴头晕乏力而就诊,无烟酒嗜好。
体格检查
入院查体: T37.2℃,P100次/分,R20次/分,BP97/60mmHg
慢性病容,皮肤粘膜略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两肺呼吸音清晰,HR100次/分,律齐,未闻及 杂音,腹软,剑突偏右轻压痛,肝肋下触及无压痛, 脾未及,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Hb85g/L,RBC3.0×1012/L,WBC8×109/L
1.急性疼痛:腹痛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活动无耐力 4.潜在并发症:穿孔、休克。
解答
5. 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解答
6.病人住院期间,护士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谢 谢!
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2.大便隐血试验:(++)
问题
1.据所获得的病史资料,还需进一步询问病人哪些 情况或者采取哪些检查?
2.归纳本病史特点。 3.初步评估该病人的疾病诊断及其依据? 4.目前病人主要存在哪些护理诊断? 5.就病人的护理诊断,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6.病人住院期间,护士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
解答
1.据所获得的病史资料,还需进一步询问病人 哪些情况或者采取哪些检查?
进一步询问病人:腹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次数, 缓解方式,大便颜色,量,性质,有无呕血。个人不良 生活习惯(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工作环境等)。
进一步检查: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X线钡餐检查
动物医学-消化系统病例讨论课
二、诊断结果及治疗
诊断结果:犬瘟热并发细小病毒病
治疗:
1d 按犬瘟治疗
犬瘟单克隆抗体5ml*3瓶 皮下注射
免疫调节剂 1支 im
双黄连
2ml im
板蓝根
2ml im
毒疫康
1.5ml im
地塞米松 1ml im
VB
2ml im
林可霉素 1ml im
柴胡
2ml im
2d,3d同1d
4d:双黄连 2ml im
11d处理同10d。
阿米卡星 1ml im
10%Glu
100ml*2 iv
ATP
2ml*1支 iv
Co-A
1支 iv
VC
2ml*1支 iv
6d:犬细小三联血清 3瓶 im
阿米卡星
1ml im
10%Glu
100ml*1 iv
0.9%NaCl 100ml*1 iv
ATP
2ml*1支 iv
Co-A
1支 iv
VC
2ml*1支 iv
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病羊逐渐恢复食欲,用霉素解又连饮3d,再无发 病。
病例4
• 宠物品种:金毛 性别:公 年龄:0岁5月 毛色:金黄 • 体温:39.8℃ 体重:15kg 呼吸:50次/min 脉动:120次/min 一、主诉记录及临床检查
1d 症状:咳嗽有5天左右 临床检查:T升高,R较快,两眼圈附着大量灰黄色眼粪,并且眼圈发红发烂,鼻镜干燥,脚 垫发硬,皮毛干枯,小便黄,大便干黑带暗红色。 2d 症状:T39.5℃,R50次/min,P100次/min,小便黄,大便干黑带暗红色,精神尚可。 3d 症状:T39.6℃,R56次/min,P110次/min,小便黄,大便带暗红色,精神较差。 4d 症状:T38.8℃,R30次/min,P80次/min,小便黄,大便干带暗红色,精神无好转。 5d 症状:T39℃,R45次/min,P90次/min,小便黄,大便稀带血腥臭,并伴有呕吐。 6d 症状:T39.2℃,R40次/min,P85次/min,小便黄,大便比昨日稍有好转。
番茄花园
七.并发症 (一)出血 当并发消化道出血 ◆头晕、心悸 ◆解柏油样大便 ◆呕吐咖啡色物 (二)幽门或贲门梗阻,可出现: ◆呕吐 ◆视诊:胃型 ◆听诊:振水声
(三)穿孔 ◆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 ◆腹膜刺激症 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反跳痛
(四)胃癌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 ◆黄疸 ◆大便陶土色 (五)形成胃肠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
4.科学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 ◆水果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同时注意: ◆保护环境、避免和减少对大气污染 ◆减少饮食、饮水的污染 ◆防止物理、化学和寄生虫、病毒等致癌 因子对人体的侵害,有效地防止癌症的 发生。
(二)二级预防 ◆利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有效 手段来减少癌症病人的死亡。 ◆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 ◆普查、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早期发现胃癌。 ◆发现患癌症之后,要及时到肿瘤专科医院诊 断和治疗,积极配合治疗,相信科学树立信心, 癌症是可以战胜的。
◆种植于直肠形成结节状板样肿块
四.临床表现 (一)胃癌各期症状 1.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 2.上腹痛:进展期最早的症状 3.伴有: ◆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 ◆反酸、嗳气、恶心 ◆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早饱感和软弱无力 ◆早饱感或呕吐:是胃壁受累的表现
(二)胃癌发生并发症或转移时:特殊症状 1.吞咽因难: 贲门癌转移食管下段 2.恶心、恶吐: 并发幽门梗阻 3.呕血或黑粪,贫血: 溃疡型胃癌出血 4.右上腹痛、黄疸、发热:转移到肝脏 5.咳嗽、呃逆、咯血: 累胸膜 6. 呼吸因难: 累及胸腔积液 7.背部放射性疼痛: 累及胰腺
6.胃癌血行播散最常转移到 A.肝脏 B.腹膜 C.肺脏 D.肾脏 E.卵巢
7.进展期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黑粪 C.上腹痛 D.贫血 E.咽下困难
消化系统疾病的复杂病例讨论
消化系统疾病的复杂病例讨论在医学领域中,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一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疾病。
本文将通过讨论一个真实的病例,深入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主要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以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了解和治疗指导。
病例概述:本病例涉及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长期腹痛、腹胀、不规律的大便和体重减轻。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后,进一步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疾病的病因和诊断。
病例讨论:1. 疾病特点和分类: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和肝脏疾病。
胃肠道疾病可以分为溃疡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
2. 主要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减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根据不同的症状组合和持续时间,可以进一步推测疾病可能的病因。
3. 诊断方法:在面对消化系统疾病时,全面的病史采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各种专项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内镜检查、超声检查、放射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4. 病因分析:针对本病例,进一步进行内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出现溃疡病变。
生物组织活检结果显示局部病变细胞呈恶性肿瘤特征,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为胃癌。
5. 治疗策略:对于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根据病理学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可以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性的放疗或化疗。
总结: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病史、详细检查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讨论上述病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消化系统疾病,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最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病例讨论范文
病例讨论范文病例一,急性胃炎。
患者,女性,45岁,主诉腹痛、恶心、呕吐。
患者于一周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患者平时饮食规律,无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体格检查,患者上腹部压痛明显,无腹胀、肝脾肿大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活检结果提示急性胃炎。
讨论,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急性炎症,临床上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药物、酒精、应激等。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胃镜检查。
治疗上,首先要消除病因,如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控制酒精摄入等。
同时,对症治疗,如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物,必要时可静脉补液、胃肠道镇痛等。
病例二,糖尿病。
患者,男性,55岁,主诉口干、多饮、多尿。
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平时饮食控制,无明显饮食过量。
家族中有糖尿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无明显体重减轻,血压正常,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尿糖阳性。
讨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多尿,严重者可出现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并发症。
诊断主要依据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糖等检查。
治疗上,首先要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三,冠心病。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胸闷、气短。
患者于数月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伴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平时饮食不规律,有吸烟史。
体格检查,患者心率正常,心音低钝,无杂音,血压偏高。
实验室检查,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升高,心电图示ST段改变。
讨论,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病例摘要患者×××,男,43岁。
职业:干部。
主诉:右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3月余,加重伴腹胀及黄疸10余天。
现病史:患者有乙肝病史10余年,3个月前自觉进食后时有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逐渐消瘦,体重减轻。
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且下腹有坠胀感,大便稀,每天2-3次。
小便少,下肢浮肿。
仅半个月来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右上腹部疼痛及腹胀加剧。
期间曾呕血,黑便各一次;保守治疗后未呕血,偶有黑便。
既往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3℃;P:8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清楚。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双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发红。
腹部:全腹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听诊肠鸣音弱;肝脏触诊,右锁骨中线肋下3.5cm和剑突下5cm均可触及肝脏,质硬,有压痛,活动度欠佳;脾可触及。
心脏: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叩诊:心界正常。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9×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68、淋巴细胞0.26、单核细胞0.04和嗜酸性粒细胞0.02;红细胞3.0×1012/L,Hb:80g/L。
肝功能:总蛋白40g/L,其中白蛋白(A)10g/L,球蛋白(G)30g/L,A/G;1/3;门冬氨酸转氨酶(AST)486U/L,丙氨酸转氨酶(ALT) 61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86U/L,碱性磷酸酶(ALP)548U/L;总胆红素209.8μmol/L,直接胆红素148.3μmol/L,间接胆红素61.5μmol/L。
乙肝两对半(病毒学)检测:HBsAg +,HBsAb-,HBeAg+,HBe Ab-,HBcAb+。
血清学检测:甲胎蛋白(AFP)875 000ug/L。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16.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6.5s、凝血酶时间(TT)26 s和纤维蛋白原(Fbg)1.31g/L。
影像学检查B超:大量腹腔积液。
肝脏密布直径不超过1cm的小结节,肝右叶见一大小为14cm×13cm的球形阴影。
X线:两肺多个圆形阴影,直径约0.8cm~1.5cm。
胃镜检查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胃小弯近胃窦部见圆形溃疡,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予护肝及支持疗法等仍觉右上腹疼痛、腹胀,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下肢浮肿加重。
死前2天出现神志不清楚,烦躁不安,昏迷,救治无效而死亡。
尸体病理解剖所见(摘要)体表检查:死者发育中等,营养不良,消瘦。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体内检查:(一)腹腔积液3500ml,透明,澄清。
双侧胸膜腔未见明显积液。
(二) 各脏器病变:1、肝脏大体:肝脏重量2 320g(正常1 500 g),表面见弥漫分布的细颗粒状,切面见弥漫分布的暗绿色圆形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直径不超过1cm,结节间有灰白色纤维组织包绕。
肝右叶见14cm×13cm大小的巨大结节,切面灰白,较疏松,结节中央可见出血坏死。
肝门淋巴结肿大如核桃,切面灰白。
镜下:肝小叶正常结构消失,被薄而均匀的纤维间隔包绕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其中中央静脉偏位或缺如,肝细胞排列紊乱,多数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部分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的脂滴空泡,部分区域可见点、灶状坏死,部分区域见碎片状坏死。
门管区、纤维间隔和肝细胞团中见大量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
(巨大结节)镜下观,多数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部分区域成实性排列,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坏死灶;间质血管呈血窦样。
肝门淋巴结镜下观:淋巴结大部分结构被破坏,部分被膜和淋巴小结残留,可见与肝巨大结节相似的瘤细胞团。
病例讨论图1-3。
2.双肺肉眼:双肺肿大,部分区域暗红色,切面双肺下叶质地较实,暗红色,部分区域有粉红色的泡沫液体流出。
另外,近肺膜处可见多个大小在0.8cm~1.5cm的圆形结节,切面灰白色。
镜下:多数肺泡壁明显增宽,其内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盈均匀粉红染的水肿液体,未见有中性粒细胞。
部分肺泡腔显著扩张,肺泡壁明显变窄、部分断裂。
(结节)镜下可见与肝巨大结节相似的瘤细胞团。
病例讨论图4。
3.胃大体:胃小弯近胃窦处可见一直径1.5cm的溃疡,边缘整齐形如刀切,周围黏膜皱襞呈放射状向溃疡集中,溃疡底部见少量暗红色血凝块。
胃窦粘膜皱襞消失,表面见有细小颗粒。
镜下:溃疡底从表面至深面见有炎性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癍痕组织层,另外在炎性渗出层表面见有血凝块,癍痕组织层底部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胃窦黏膜明显变薄,固有层腺体明显减少,腺上皮中可见较多杯状细胞,固有层中小血管充血,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和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
病例讨论图5-6。
4、脾脏大体:脾脏肿大,重300 g (正常150 g),包膜紧张,切面质地较实,暗红色。
镜下:脾窦扩张充血,窦内皮细胞增生肥大,脾小梁纤维组织增生。
病例讨论图7。
诊断:5.食管:大体:食管下段粘膜下静脉扩张。
镜下:食道下段部分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粘膜下数个静脉高度扩张充血和出血,食道各层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跑及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6.心脏肉眼:心脏未见明显异常,镜下多数心肌细胞肿大,胞浆凝聚红染粗颗粒,横纹模糊甚至消失,心肌间质明显增宽,小血管扩张充血和水肿,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
诊断讨论题1、本例患者的主要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2、结合本例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资料解释腹水形成的原因。
3、本例肝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4、肝脏巨大结节与肝门淋巴结肿大、双肺多个结节之间的关系如何?5、.本例患者的死亡原因。
附图病例讨论图1 病变肝脏大体病例讨论图2 病变肝脏镜下病例讨论图3 病变肝脏镜下病例讨论图4 病变肺镜下病例讨论图5 病变胃黏膜面大体病例讨论图6 胃黏膜缺损镜下病例讨论图7 病变脾大体要求:1. 课前:分组,共分6组,1,2,3组问题1,2,3;4,5,6组问题1,4,5;各小组成员协同分工,收集资料或查阅文献,在进行充分讨论后提交讨论报告并制作幻灯片。
2. 课中:教务代表提前将分组名单交给任课老师;每个小组1名代表在全班进行课堂汇报,要求脱稿发言、声音洪亮、内容详细。
每组汇报时间8min,提问讨论7min,每一个组员可协助回答问题。
3.课后:每组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附: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白蛋白/球蛋白(A/G)白蛋白由肝脏产生,肝功受损, 白蛋白产生减少, 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
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
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产生的, 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球蛋白产生增加。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血清总蛋白的正常值为60~80g/L。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40~55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5~2.5。
2.ALT与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与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
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肝功能的指标。
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
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
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度和重度,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ALT正常值均为0~40 U/L。
AST正常值均为0~40 U/L。
3.ALP和GG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
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
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
但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
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γ-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
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
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的患者GGT明显升高。
ALP的正常参考值成人53~128U/LGGT的正常参考值7~32U/L4.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
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
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
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5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
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