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7)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本工程基础筏板厚达2.5m,为防止大体积砼产生裂缝,保证大体积砼的浇筑质量,施工时,要严格按以下措施组织施工:
1、尽量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
2、采用高强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水泥强度不低于42.5;
3、掺加粉煤灰,粉煤灰作为掺合料的显著特点是水化热低,和易性好。

使用前,要跟据相关规定对粉煤灰进行细度检测,控制掺和比例与操作程序,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4、掺加泵送缓凝剂,降低水灰比,已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施工中要加强监控,以保证对混凝土的其他性能不起有害作用。

缓凝时间初步定位6-8小时。

5、本次基础筏板砼浇捣采用3台HBT-60B砼输送泵,分3路浇捣,详细浇捣路线见附图。

混凝土分层浇捣,每层厚度300-500,按“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铸,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斜面分成的方法。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点间距和振捣时间应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带最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捣。

6、砼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砼的塌落度及流动性大,最后一次砼振捣后,表面有较厚一层水泥浆层,混凝土硬化时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为此,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通常在混凝土初凝前1-2小时用粒径10-20mm碎石均匀铺撒在混凝土表面,刮平、拍实,并用木抹子收光拉毛。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本工程的塔楼部位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抗放结合”理论,在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1、从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1)明确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为0.55,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

(2)明确基础、底板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大碱含量为3.0kg/m ³,能够有效的控制氯离子对钢筋的腐蚀作用和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对钢筋保护的有效性。

2、从原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底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和膨胀剂用量,采用双掺技术。

据有关资料介绍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升升降1℃;粉煤灰掺量占胶结料总量30%时,可降低水泥水化热15%;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胀剂,不仅可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还可降低水泥水化热10%左右。

同时掺入粉煤灰和膨胀剂的综合降低水化热率可达25%。

(1)水泥拟选用P.O42.5水泥,厂家必须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

同时为确保本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需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延伸质量管理,从混凝土各种强度等级的配合比设计、各种原材料来源、进场,到混凝土的生产、供应过程全程进行监督,并且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搅拌站为本工程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实际浇筑混凝土水泥型号应以浇筑配合比为准)。

(2)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达到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和降低温升的目的,并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了混凝土流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可泵性。

(3)掺加料: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掺量以经监理、业主审批通过的配合比为准),不仅能够代替部分水泥,填充胶凝材料的空隙,参与胶凝材料的水化反映,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饿耐久性与强度,还能增强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措施(全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措施(全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措施(全文)范本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措施一、进场前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计划及进场时间;2. 查看施工现场环境,针对现场情况进行技术探讨和方案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3. 检查混凝土材料的供应情况,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要;4. 调查并确定施工现场的通风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通风良好;5.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施工安全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施工准备工作1. 混凝土浇筑前的设备准备:确保混凝土泵车、搅拌机等设备的性能良好,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安装固定牢固;2. 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准备:检查模板的质量,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平整度;3. 混凝土浇筑前的地面处理: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和承重能力,做好地面处理;4. 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防护:对模板进行防护,防止混凝土渗透;5. 混凝土浇筑前的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安装,确保钢筋的强度和稳固性;6. 混凝土浇筑前的管道安装:确保各类管道的安装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混凝土浇筑工艺控制1. 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2. 混凝土浇筑的进度控制: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进度,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质量;3. 混凝土浇筑的浇灌方式: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浇筑部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浇灌方式,确保混凝土的紧密度和稳定性;4. 混凝土浇筑的震捣控制: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浇筑部位的要求,控制震捣的力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5. 混凝土浇筑的防渗控制: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防止混凝土的渗透和泄漏;6.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措施: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环境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1.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养护期要求,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稳定性;2. 混凝土浇筑后的收尾工作:对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施工场地的整洁和安全;3. 混凝土浇筑后的质检工作:对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4. 混凝土浇筑后的验收工作:根据施工合同和设计要求,组织混凝土的验收,确保施工过程和质量的合规性。

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措施一、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I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二、设计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C50,并可采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2、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3、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4、设计中应采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5、设计中应根据工程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6、采取降低水泥用量的措施,采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替代部分水泥,粉煤灰的水化反应较慢,可推迟放热高峰的出现时间;7、掺用混凝土外加剂,如:缓凝型普通减水剂、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而成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达到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8、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的通用硅酸盐水泥,3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 z7d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当选用52.5强度等级水泥时,7d水化热宜小于3OOkJ/kg;9、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验收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8Omm;3)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3;4)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45;6)砂率宜为38%~45%。

二、施工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以及外界约束条件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因此,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外,大体积最重要就是如何控制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混凝土原材料品质的差异较大,因此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就不是单纯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构造要求、混凝土配合材料组成和其物理力学指标,施工工艺、养护方法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因素。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应对和浇筑措施2.1 为了防止混凝土的有害裂缝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表面裂缝的发展,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方法上拟采取整体水平分层浇筑、分层捣实的方法(但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同时在混凝土内掺加优质高效抗裂膨胀剂方法,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热化的水泥、掺加优质粉煤灰和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增长混凝土的散热时间,同时降低混凝土的出管温度加强混凝土养护,以达到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混凝土变形,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2.2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为满足混凝上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必须选择生产量大质优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供应混凝土,精心组织施工,混凝土供应量满足施工需求,浇筑时间内不间断供应混凝土,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组织至少一台高速的泵机进行配合施工,以确保混凝土连续输送施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3 混凝土的输送主要采用泵送,塔吊运输为辅,如承台、基础梁、梁混凝土采用泵送浇筑,对结构柱、剪力墙混凝土采用泵送与塔吊运输浇筑,所以浇筑大面积、大方量混凝土时,施工设备必须具备齐全。

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常涉及到大体积砼的问题,由于其具有体积较大、结构厚、钢筋密等特点,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重视大体积砼的施工问题,避免裂缝的产生,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大体积砼是指其最小断面的尺寸仍大于1000mm以上的砼结构,大体积砼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工程造价、结构安全等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将对大体积砼的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法1、分块浇筑法:为了尽量避免大体积砼内外的温差问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宜采取分块浇筑法。

分块浇筑法又可以分为水平分段浇筑与竖向分层浇筑两种方式,其中分层浇筑又可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及斜面分层三种方式。

在竣工时间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大体积砼的结构采取分层多次浇筑,各施工层之间的结合均按照施工缝来处理,也就是薄层浇筑技术,这种技术能充分散发砼内的水化热。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每道程序的间歇时间,如果间歇的时间太长,会影响竣工,同时也会使原来的砼对新浇筑砼产生约束力,进而会在上下层砼结合面产生难以发现的裂缝;如果间歇的时间过段,则可能正处在下层砼的升温阶段,表面温度高,再覆盖上层砼,就不利于下层砼的散热,也可能造成上层砼的沉降问题,提高裂缝的可能性。

2、二次振捣技术:二次振捣技术,对提高砼的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施工实践表明,对已经完成浇筑但尚未凝固的砼加强二次振捣工作,能有效避免砼由于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水分及空隙等,以此提高钢筋与砼之间的凝聚力,避免由于砼沉降而产生裂缝,并能以此降低砼内微裂的现象,提高砼的密实度,并增强砼的抗压强度约10%一20%,有效防止裂缝产生。

3、优化大体积砼的搅拌:在传统的大体积砼搅拌过程中,水分会与湿润的石子表面直接接触,在砼逐渐成形或静置的过程中,水就会向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集中,最终在石子表面形成水膜层。

在砼已经硬化后,由于存在水膜层,就会造成界面的过度层趋向疏松多孔化,减弱了硬化水泥砂浆和石子之间的粘结性,进而成为砼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对砼的抗压力及其他学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采取的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性1.1升温和降温阶段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变化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体内,由于体积大不易散热,混凝土体内的温度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升温阶段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混凝土体内升温后,随着散热,体内温度逐渐下降而产生收缩;混凝土内部的拌和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混凝土的胶质体的胶凝作用,又促使混凝土硬化时的收缩,这两种收缩的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结构和基底面的约束,产生收缩应力(拉应力),如超过此龄期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即产生收缩裂缝。

1.2表面和收缩裂缝的内在联系收缩裂缝有时会贯穿全断面,是结构破坏裂缝。

表面裂缝虽不属于结构破坏裂缝,但可以削弱断面、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有助于收缩裂缝的开展,也不容忽视。

1.3裂缝产生的规律1.3.1温差和收缩较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1.3.2温度变化和收缩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开裂。

1.3.3地基对结构的约束作用越大,越容易开裂。

1.3.4温度变化梯度越大,承受均匀温差收缩的厚度越小,越容易开裂。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对策2.1降低温度应力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要求严格控制其温度的变化。

从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前采取措施。

2.2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减少总降温差。

2.3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差,减少温度梯度。

2.4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征。

根据上述三要素,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控技术措施。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查询天气预报,并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基础表面平整、牢固,并清除任何松散物质和污垢,将基床打湿并修整好。

2.布置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布置好底板的模板。

模板应牢固,并能承受混凝土的压力和振动,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模板变形和移位。

3.混凝土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按照设计比例和施工要求,进行材料的搅拌和配制。

4.施工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避免混凝土浇注过快或过慢,以免产生孔洞或夹杂物。

要保持浇筑层的均匀和连续性。

5.振捣施工: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振动,可以使混凝土充分流动,排除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振捣时要均匀、连续,并避免过分振捣。

6.环境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控制。

避免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

在高温天气下,要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7.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后,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养护期间要保持底板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早蒸发,严禁踩踏和碰撞底板。

根据混凝土配方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期限,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总结起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准备,控制混凝土材料和施工过程,合理进行振捣施工,严格控制环境和养护条件。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底板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完整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完整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完整版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施工技术措施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2)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和中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可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4)外加剂:根据需要掺入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施工设备准备(1)搅拌设备:确保搅拌设备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2)运输设备:根据施工距离和浇筑速度,配备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运输车辆,保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3)浇筑设备:如混凝土泵车、布料机等,应提前调试好,确保其正常运行。

4、现场准备(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清理、平整和夯实,确保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2)模板安装: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3)钢筋绑扎:钢筋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

二、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1、搅拌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2、运输(1)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离析、分层等现象。

(2)根据气温和运输距离,采取适当的保温或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三、混凝土的浇筑1、浇筑方法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可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斜面分层浇筑等方法。

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 300 500mm ,相邻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宜超过初凝时间。

2、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遗漏,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为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工程概述在本次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部分,如基础底板、大型设备基础等。

这些部位的混凝土体积较大,施工难度较高,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要求等技术指标。

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

(二)材料准备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含泥量。

3、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粉等掺和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4、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三)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2、安装好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杆等设备,并进行调试。

3、准备好足够的养护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一)模板安装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2、模板的拼接应严密,防止漏浆。

3、在模板上设置测温孔和泌水孔。

(二)钢筋绑扎1、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3、钢筋应绑扎牢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

(三)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的搅拌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控制好搅拌时间。

2、混凝土的运输应采用专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排除泌水。

(四)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2、养护方法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保湿保温养护。

(五)测温控制1、在混凝土内部设置测温点,定时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在相对短时间内,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常见于大型建筑结构如地下室、水坝、高架桥等。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

水泥的早强性能和长期强度要求较高;骨料要求石子质量好,外形合理,并经过筛选;外加剂要选择具有良好的减水、防止温度升高和控制收缩的效果。

2.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在施工前,要对温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并制定相应的降温方案。

常用的降温措施包括浇水降温、添加冷却剂、采用冷却管等。

3.收缩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收缩控制。

常见的措施包括添加收缩剂、采用延迟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等。

4.浇筑方式和顺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将混凝土分为若干段进行浇筑。

浇筑的顺序应根据结构的要求和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合理安排。

5.浇注和振捣技术:采用合适的浇注工艺和振捣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面积的浇注和侧面的挤压,以免引起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

6.后期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以免出现开裂和强度不足的问题。

7.监测和检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和变形进行监测和检验。

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应力和变形等指标,及时掌握混凝土施工的情况,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于温度控制、收缩控制和质量控制。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制定施工方案、严密监测和检验等措施,可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地基条件和地下水位;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步骤;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措施;采购、调配好需要使用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等。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并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配合比的合理性,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3.混凝土摊铺:根据施工方案和梁板设计图纸,进行混凝土摊铺。

在摊铺操作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塌落、泄漏和泥浆分离等现象的发生。

在摊铺过程中,可采用机械摊铺、人工摊铺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4.温度控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毛水养护,防止水分的过早蒸发,从而保持混凝土的充分水化。

同时,要防止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的过高,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温度的急剧升高,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

5.塑性收缩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会引起开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塑性收缩。

可以采用化学控制剂或添加适量的矿物控制剂,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同时,在施工中也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层次,避免出现浇筑间隙过大而引起收缩开裂的问题。

6.应力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会引起应力的积累。

因此,需要进行应力控制,以避免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导致开裂或破坏。

可以采取减小温度差和应力的方法,如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和结构的分段浇筑。

7.施工安全: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要优先考虑施工安全。

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局,设立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他们识别危险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摘要】本文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所谓大体积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水泥的水化反映是一个放热反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时放出的热量难以散发,在内部蓄积起来,引起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开裂。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是控制内部混凝土的升温,问题的焦点是混凝土的放热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一)从设计方面可采取的技术措施1、适当的分层分块,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以减小约束应力。

温度应力与浇筑块的不均匀温差约束系数有关,约束系数越大,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也越大。

不均匀温度约束系数是浇筑块长度的函数,在193m范围内,不均匀温差约束系数随浇筑块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采取分块的方法减小浇筑块长度是减小温度应力的一个有效措施。

2、科学地选择配筋形式。

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施工来讲,钢筋可以承担和传递应力。

当混凝土产生变形和开裂时,一部分应力将由钢筋承担,但钢筋网格给混凝土的浇筑和密实又增添了障碍。

从抗裂性角度看,钢筋具有正面作用,但从施工角度看,钢筋则表现出负面作用。

因此,应注意综合平衡这一对矛盾,科学地选择配筋形式。

3、在与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隔离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在与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隔离层约束是导致混凝土在产生各种非力学变形时开裂的重要条件。

在混凝土与地基之间设置隔离层有力于减小它们之间的约束,因而可减小开裂的可能性。

4、尽可能采用较晚龄期的强度。

采用什么龄期的强度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所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较快,在早龄期就能对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的贡献,但它的水化放热量是较大的,而且相对集中在早期,而一些矿物外加剂的反映是较慢的,通常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贡献较小,主要的贡献在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它们的水化放热量则是较小的,并且放热比较平缓,掺入矿物外加剂是降低混凝土放热量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途径,但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板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先搭建好模板进行支撑,确保混凝土浇注时的准确度和平整度。

钢筋安装:在模板搭建完成后,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安装,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和钢筋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需要进行水养护、遮阳、保温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强度检测: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后,需要进行强度检测。

通过检测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安全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安全。

施工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安全防护用品,并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准备工作1. 确认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2. 确定工地的地基情况和环境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3. 进行施工材料的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4. 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二)模板搭设1.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模板的尺寸和布置方式;2. 检查模板的质量,并进行必要的修理和调整;3. 搭设模板时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垂直度;4. 模板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明显的裂缝和凹凸。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2. 根据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确定相应的掺合料掺量;3. 配合比应符合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要求。

(四)混凝土搅拌与运输1. 选用合适的搅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2. 搅拌过程中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质量;3. 运输混凝土时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和速度,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和泌水。

(五)浇筑施工1.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浇筑;2.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筑质量;3. 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产生冷缝和夹杂物;4. 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措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修补。

(六)质量检验与评定1.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2. 采取合适的检测方法,包括抽样检查和现场试验等;3. 对混凝土的强度、容重、抗渗性能、收缩性能等进行评定;4. 根据评定结果,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和记录。

(七)安全措施1.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管控,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3. 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4.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八)所涉及附件: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图纸;2. 施工设备和工具清单;3. 混凝土材料验收记录;4. 质量检验和评定报告;5. 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记录。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图纸: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编制的施工指导图纸。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中 分 图 类号:TU37
裂缝
文献标识码: 人
技术措施
文 章编号: 16 2一 1 (2 07 0 (b 一4 4一 7 379 0 ) 7 ) 00 0 2
占总热量的 5 0 %左右, d 内可达到约7 5 7 % ) 。由于混凝土体积大, 聚集在内部的水泥 水化热不易散发可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 上升到5 ℃(冬)至7 ℃(夏) , 0 0 而混凝土表面则 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 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而拉 应力超过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将产
2 1 合理选择材料、限制水泥 用. 降低混 凝 土内部水化热
(1 选择水泥 ) 选用中热或低热水泥品种, 是控制混凝土 温升的最根本的方法。如强度等级为4 , 矿 2 5 清硅酸盐水泥早期的水化热与同龄期的普通 硅酸盐水泥相比, 的水化热约降低3 %, 3d 0 而 强度等级为42. 5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与同强度 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d的水化热约降低6 0
(2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 ) 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升温的时间很短, 大 约在浇筑后的2一 d , 7 这时混凝土的弹性模址 很小, 约束应力很小, 但降温阶段很长, 可延续
( 4 ) 现浇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刚度增 加, 抗震烈度提高, 结构约束比过去显著增大, 如框架梁柱约束了 楼板的变形, 桩墓约束了 大 体积承台的体积变形。 5 ( )与材料性质和配合比有关的因 水泥 素 的非正常凝结与非正常膨胀、骨料的级配不 当及含泥量过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因素 大, 用水量大, 砂率大等) , 选用的水泥、外加 剂, 掺和料匹配不当, 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
我国原来的标准规定:混凝土结构实体最 小尺寸大于 1 爪的部位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日 本的规定为0 . s m)。国内研究混凝土裂缝的 专家最近又给大体积混凝土以新的含义: 任 意体系的混凝土,其尺寸是以要求采取措施, 控制由于体积变形(温度及收缩作用) 引 起的 裂缝者称为 “ 大体积混凝土” 。 在建筑工程中, 经常遇到大体积混凝土结 构, 例如: 高层建筑大型基础底板、 深梁、 大型 设备基础等等,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 聚集的 水化热大, 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 内外约束的情况时, 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 温度应力, 导致裂缝产生。避免裂缝问题是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 文章针对此问题 进行论述。 为结构埋下了 严重的质量隐患, 甚至造成 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对裂缝及其引起钢筋混凝 土结构损坏的控制, 需贯彻 “ 防、放、抗”相 结合治理的原则, 从设计、材料、配合比及施 工等方面综合考虑, 统筹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1.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应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与清洁,并清理离施工现场较近的障碍物。

施工前还要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检查与准备,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设备的完好。

2.辅助设施:
3.模板安装与调整: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先安装好模板,并对其进行调整。

模板调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进行,以保证最终施工出的混凝土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搅拌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可以通过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搅拌机的选型和操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应确保搅拌机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5.浇筑与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施工速度的一致性,避免造成浇筑缝隙和夹渣现象。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压性能。

振捣方式可以是机械振捣或者人工振捣,具体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工程条件来定。

6.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方式可以是湿养护或覆盖养护,具体选择应根据施工要求和工程条件进行。

7.接缝处理:
8.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进行的措施包括施工准备、辅助设施、模板安装与调整、混凝土搅拌、浇筑与振捣、养护、接缝处理和安全管理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工程施工一、大体积(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但当平面尺寸过大时就形成为大面积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的而导致裂缝发生的混凝土。

1、施工操作工艺1.1 混凝土搅拌1)先策划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方案的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温度调节。

2)搅拌采用二次投料工艺,加料顺序为:先将水和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搅拌约1min成水泥浆,然后投人粗、细骨料搅拌均匀。

3)计量精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2次,计量控制在:外加剂±0.5%,水泥、掺合料、膨胀剂、水±1%,砂石±2%以内。

4)搅拌应符合所用机械说明中的规定时间,一般不少于90s,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30s,以搅拌均匀为准,时间不宜过长。

1.2 混凝土的运输1)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需要。

2)必须有完善的调度系统和装备,根据施工情况指挥混凝土的搅拌与运送,减少停滞时间。

3)罐车在盛夏应有隔热覆盖措施。

1.3 混凝土浇筑1)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式薄层分层浇筑,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2)大面积梁板或屋面混凝土浇筑作业应避开下雨和大风天气,在保证两天内天气无突变的情况下才开盘浇灌,所以要做到经常了解掌握天气预报情况。

3)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4) 浇筑混凝土的间歇时间可通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天气温度来加以控制。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天气温度高时间歇时间就要少,天气湿度低时间歇时间可适当延长,一般宜控制在2h~3h 之间。

5) 振捣混凝土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振动器的插点间距为1.5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防止漏振。

斜面推进时振动棒应在坡脚与坡顶处插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七)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除要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关键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

以绍兴交通银行大厦地下工程为例,该工程地下1层,地上18层,基坑面积约3500平方米,基坑深5米,局部7米。

为保证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

优选材料,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及时卸料;在浇筑前,用水冲洗模板降温;泵管用麻布包裹,以防日光暴晒升温。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

在振捣棒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两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用铁板压光。

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应根据当时的施工情况和环境气温,采用了“蓄水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具体做法是: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麻袋,浇水湿润。

待混凝土初凝后,在基础周围砌挡水,蓄水深10厘米,养护28天。

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基础内埋设测温点20个,深度分别设在板中及距表面10厘米处,分别测量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2厘米。

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测温频率按持续28天考虑。

具体安排是:前三天,每两小时测温1次;4天至8天,每4小时测温1次;9天至15天,每6小时测温1次;16天至20天,每12小时测温1次;21天至28天,每24小时测温1次。

从测温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基础混凝土浇筑后,中心最高温度发生在第四天,最高温度55.1摄氏度。

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升降基本同步上升,在前10天温差始终保持在8摄氏度至12摄氏度左右,远远低于不安全温差25摄氏度,后18天温差保持在3摄氏度左右,说明温差控制理想。

该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养护期满后,通过检查,混凝土内实外光,质量良好,经检查未发现温度裂缝,可见完善的养护及选料等措施等起到了良好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