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20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邻苯二甲酸氢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邻苯二甲酸氢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53
邻苯二甲酸氢钾别名:邻苯二甲酸氢钾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邻苯二甲酸氢钾
【中文名】:酞酸氢钾
【英文名】:Potassium Biphthalate
【分子式】C6H4(COOK)COOH
【相对分子量】:
【CAS号】: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邻苯二甲酸氢钾
【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呈酸性,微溶于乙醇,密度:1.636,熔点:295-300℃【主要用途】:制备标准碱溶液的基准试剂和测定PH值的缓冲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危险特性】:【爆炸上限】:无意义
【灭火方法】: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事故原因分析及教训提炼
管理漏洞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
培训教育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预防措施建议和改进方向
加强设备设施管理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 处于良好状态。
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装备,提高设备设施的本 质安全水平。
预防措施建议和改进方向
严格工艺操作
1
2
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确保操作人员 严格遵守。
3
加强工艺参数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预防措施建议和改进方向
01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0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标识标签应粘贴在危化品的包装上或 运输车辆的显眼位置,确保相关人员 能够方便地获取危化品的信息。
03
实例展示
例如,对于易燃液体,其标识标签应 包括易燃液体的标志、名称、危险性 类别、联合国编号等信息,并粘贴在 包装的显眼位置。
05
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 教训总结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对新员工进行危化品安全知识培 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危化品安全知 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
应急处置能力。
鼓励员工参加相关行业协会和专 家组织的交流活动,拓宽视野,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企业安全运营
01
02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 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事故经过
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及物质、 事故过程及后果。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3
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危险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检测系统),或 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
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险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措施,并能 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 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判断准则
听力丧失 慢性病
规定等
重伤
10
2套装置停 工或设备
停工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公司的 轻微受伤 安全操作规程 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 公司及周边
几乎不停工
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创新成就未来
风险度 20-25 15-16 9-12
4-8 4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创新成就未来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4.4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可燃
建规火险等级:
丙
闪点 (℃):
137
自然温度(℃):
662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CO2
聚合危害:
不能聚合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铜、锌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
危险特性:
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腐蚀铜、铜合金、锌 和镀铁。与空气中的CO2接触发生反应。吸湿。易燃
燃烧产物:C、CO、CO2、H2O。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
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3.5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6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的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
(20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MSDS表编号:001UN No 1888三氯甲烷CN No 61553 警告毒害,避免接触明火、高热危险性泄漏处理∙有麻醉作用∙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引起肝、肾损害∙戴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遇明火、高热产生剧毒的光气、氯化∙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收集处理氢等气体∙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洗污染部∙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远离火种、热源∙误服后,漱口,饮水,催吐∙避免光照∙就医∙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储∙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2UN No 1773三氯化铁CN No 81513警告具腐蚀性,避免接触明火、高热危险性泄漏处理∙具腐蚀性∙隔离,设警示牌∙引起肝、肾损害∙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受高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避接触泄漏物∙收集后溶于水或酸中,加硫化物沉淀∙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净∙库房阴凉、通风∙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仓温小于30摄氏度∙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防止阳光曝晒∙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储∙就医∙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介质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3UN No硫酸铜CN No 61519 警告毒害,避免接触危险性泄漏处理∙毒害∙戴防毒面具和手套∙具刺激性∙避免接触泄漏物∙对血液、肝、肾有损害作用∙用大量水冲洗,洗水入废水处理系统∙受高热产生有毒的烟气∙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包装密封,切勿受潮∙误服后,洗胃∙应与酸(碱)类、潮湿物品等分储∙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灭火方法∙不燃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4UN No重铬酸钾CN No 51520 危险强氧化性,毒害,避免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危险性泄漏处理∙具强氧化性∙隔离,设警示牌∙具较强的腐蚀性∙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接触能引∙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起燃烧和爆炸∙用大量水冲洗,洗水入废水处理系统∙毒害,引起肝、肾损害,致癌∙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输氧或人工呼吸∙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硫、磷∙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等分储∙就医∙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雾状水、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5UN No 1005氨CN No 23003 危险毒害,易燃易爆,强刺激性,避免接触危险性泄漏处理∙毒害∙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火源∙具强烈刺激性∙戴呼吸器,穿特定化学防护服∙与空气混合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切断气源∙与卤素发生剧烈反应∙高浓度泄漏时,喷含盐酸的雾状水∙强力通风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等分储∙输氧或人工呼吸∙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就医∙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灭火方法∙按运输路线行驶,中途勿停∙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6UN No 1789盐酸CN No 81013强腐蚀性,避免接触金属、氰化物危险性泄漏处理∙具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遇氰化物产生剧毒的气体∙禁止直接喷水∙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危险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溴)易(可)燃物等分储∙就医∙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灭火方法∙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雾状水、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7UN No 1830硫酸CN No 81007 危险强腐蚀性,有害,避免接触易燃物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毒害∙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和有机物能引起燃烧∙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等分储∙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灭火方法∙砂土,禁止用水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8UN No 1490高锰酸钾CN No 51048 危险强氧化性,避免接触有机物、还原剂等危险性泄漏处理∙具强氧化性∙隔离,设警示牌∙与还原剂等混合有燃烧爆炸危险∙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遇甘油强烈燃烧∙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具强烈刺激性∙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库房阴凉、通风这离火种、热源∙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注意防潮∙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硫、∙就医∙磷等分储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雾状水、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09UN No 1823氢氧化钠CN No 82001 危险强腐蚀性,避免受潮危险性泄漏处理∙具强腐蚀性∙隔离,设警示牌∙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避免接触泄漏物∙收集后移至大量水中,中和∙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库房高燥,清洁∙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注意防潮∙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应与易(可)燃物、酸(碱)类分储∙就医∙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灭火方法∙雨天不宜运输∙雾状水、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0UN No 1170 乙醇(无水)CN No 32061 警告易燃易爆,有害,避免接触明火高热氧化剂危险性泄漏处理∙蒸气与空气混合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撤离现场无关人员∙与氧化剂发生剧裂反应∙切断火源∙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引着回燃∙戴防毒面具和手套∙对人体有害∙用大量水冲洗,洗水入废水处理系统∙损害肝、心、神经系统∙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远离火种、热源∙就医∙应与氧化剂分储∙仓间内照明等设施应防爆∙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灭火方法∙控制充装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1UN No 2693 汽油(闪点<-18℃)CN No 81510 危险易燃,避免接触高热、空气、氧化剂危险性泄漏处理∙极易燃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火源∙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遇明火、高热或接触强氧化剂有燃烧∙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收集处理∙爆炸的危险∙大量泄漏,围堤收集处理∙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远离火种、热源输氧或人工呼吸∙应与氧化剂隔离贮运∙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就医∙控制充装流速,防止静电职聚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211 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2UN No 1645硫酸汞CN No 61509 危险高毒,避免接触明火、高热及水危险性泄漏处理∙高毒∙隔离,设警示牌∙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戴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遇明火、高热产生有毒的烟气∙避免接触泄漏物∙遇水引起分解∙用砂土等混合,收集处理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远离火种、热源∙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应与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储∙就医∙应与酸(碱)类分储∙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水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3UN No 1493硝酸银CN No 51063 危险具氧化性,高毒,避免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危险性泄漏处理∙具氧化性∙隔离,设警示牌∙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混合形成∙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爆炸性混合物∙避免接触泄漏物∙急剧加热可发生爆炸∙用大量水冲洗,洗水入废水处理系统∙高毒∙大量泄漏,收集回收∙具强烈刺激性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库房高燥,清洁,远离火种,热源∙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避免光照∙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包装密封,切勿受潮∙就医∙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硫、潮湿品等分储灭火方法∙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雾状水、砂土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4柴油危险易燃,避免接触明火、高热、氧化剂危险性泄漏处理∙极易燃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火源∙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遇明火、高热或接触强氧化剂有燃烧∙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收集处理∙爆炸的危险∙大量泄漏,围堤收集处理∙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远离火种、热源输氧或人工呼吸∙应与氧化剂隔离贮运∙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就医∙控制充装流速,防止静电职聚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211 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5UN No 1267重油CN No 32003危险易燃,避免接触明火、高热、氧化剂危险性泄漏处理∙极易燃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火源∙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遇明火、高热、氧化剂可能燃烧爆炸∙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集处理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远离火种、热源输氧或人工呼吸∙应与氧化剂隔离贮运∙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就医∙仓库内照明等设施应防爆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211 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6UN No氯水CN No危险高毒,强刺激性,避免接触明火、高热、氧化剂危险性泄漏处理∙高毒∙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气源∙具强刺激性∙戴呼吸器,穿特定化学防护服∙在阳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会发生暴∙不要与松节油等接触∙强力通风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库房阴凉、通风,仓温<30度(C) ∙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远离火种、热源输氧或人工呼吸∙应与易(可〕燃物、金属粉末等分贮∙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就医∙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灭火方法∙不要在居民和人口稠密处停留∙不燃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7UN No 迭氮化钠(NaN3)CN No危险有毒,避免接触明火、高热、氧化剂 .酸 .重金属危险性泄漏处理∙第6.1类毒害品∙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火源∙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磨擦.震动时可发生爆炸∙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触泄漏物∙∙少量泄漏,:避免扬尘,用铲收集处理∙大量泄漏,用塑料布覆盖,然后收集处理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库房阴凉、通风∙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远离火种、热源输氧或人工呼吸∙应与氧化剂,酸金属粉末隔离贮运∙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就医∙仓库内照明等设施应防爆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震动及容器破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211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8UN No硝酸CN No危险强腐蚀性,有害,避免接触易燃物和强烈震动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毒害∙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和有机物能引起燃烧∙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与甘油接触会引起暴炸∙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急救储运要求∙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等分储∙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就医∙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灭火方法∙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砂土,禁止用水防护措施MSDS表编号:019UN N0 P3-Luboklar XT链条润滑剂CN N0注意避免与亚硝酸盐物质混合。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CAS No.: 71-55-6分子式: C2H3Cl3分子量: 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1,1,1-三氯乙烷≥95.0% 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20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美普CIP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美普CIP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21
美普CIP 别名:Mip CIP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美普CIP
【中文名】:美普CIP
【英文名】:Mip CIP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
【CAS号】:
【危险性类别】:腐蚀性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33%;螯合剂1-5 %
【外观与性状】:澄清浅黄色液体,无特殊气味。
【主要用途】: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过度接触浓缩物的影响:眼睛接触可导致化学烧伤,可能引起失明。
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误吞服可引起口腔、喉和胃的化学烧伤。
误吸入可引起刺激,苦命甚至气管炎或肺淡,视吸入程度而定。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至少15分钟,同时除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使用前需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脱去隐形眼镜,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翻起眼睑确保眼睛内部冲洗干净;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转到空气清新处。
【食入】:立即冲洗口腔;再饮1-2大杯水或牛奶,切勿引呕;禁止给失去知觉的人从口中送入任何东西。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
【燃爆下限】:无资料【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
本品不会燃烧,具有腐蚀性。
【引燃温度】:无资料【灭火方法】:使用一般的灭火方法。
六:泄漏应急处理。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MSDS”是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首字母,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英文简称。
“MSDS”书面上的定义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MSDS”就是一本字典手册,需要的时候,随手就能查阅。
“MSDS”的关键就在于一是会使用,二是随手就能找得到。
应该认识到,“MSDS”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要方便随时查阅,它是危化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和产品形影不离,就像“口袋书”一样,要让员工随时查阅。
安全监管人员在检查时,不光要看“MSDS”有没有、对不对,还要考考员工会不会快速查阅,这点很容易被忽略,但却十分重要。
“MSDS”实际上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什么化学品,有什么危害,直接看第1、2、3部分。
二、需要紧急处置,直接看第4、5、6部分。
三、如何预防和控制危险发生,请看第7、8、9、10部分。
四、了解其它一些关于危化品安全的主要信息,就看第11、12、13、14、15、16部分。
RTECS: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RTECS,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是一个记录化学物质毒性资料的数据库。
它的资料均来源于公开的科学文献,不过并没有指出那些研究报道是否足够可靠。
CAS NO.: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
其缩写CAS在生物化学上便成为物质唯一识别码的代称,相当于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拥有了自己的“学号”中国MAC: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中均不得超过的浓度,在我国范围内应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溶剂油英文名:Grude oil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石脑油;粗汽油;溶剂油标中文名:危险性类别:第8030-30-6CAS号: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结构式识C~C 成分外观与性状:主要为烷烃的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主要主要成分:64组成与性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状健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康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危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害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救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
就医。
措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眼睛接触:食入:施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爆炸下限(%): 1.1燃-2闪点(℃):易燃燃烧性:引燃温度(℃):3508.7 爆炸上限(%):爆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特性与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消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防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小量泄漏:沟等限制性空间。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用泡沫覆盖,30℃。
保持容器密封。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目录表1-001 乙炔气 (1)表1-002 氧气 (2)表1-003 二氧化碳 (3)表1-004 氢气 (4)表1-005 氩气 (5)表1-006 甲烷 (6)表1-007 四氢噻吩 (7)表1-008 活性炭 (8)表1-009 三乙胺 (9)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表1-011 硫黄 (11)表1-012 甲胺磷 (12)表1-013 多聚甲醛 (13)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表1-015 黄磷 (15)表1-016 氯 (16)表1-017 三氯化磷 (17)表1-018 甲醇 (19)表1-019 液碱 (20)表1-020 氨水 (21)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表1-022 甲胺磷 (23)表1-023 液氨 (24)表1-024 氯仿 (25)表1-025 二氯乙烷 (26)表1-026 二硫化碳 (27)表1-027 甲苯 (28)表1-028 盐酸 (29)表1-029 氯甲烷 (30)表1-030 硫酸 (31)表1-031 二甲苯 (33)表1-032 醋酸酐 (34)表1-033 多聚甲醛 (35)表1-034 草甘膦 (36)表1-035 稻瘟灵 (37)表1-036 异丙胺 (38)表1-037 漂白粉 (39)表1-038 氯化氢 (40)表1-039 氰化氢 (41)表1-040 氰化钠 (42)表1-041 氯乙酸 (43)表1-043 丙烯腈 (45)表1-044 氧化亚铜 (46)表1-045 四氯化锡 (47)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表1-048 松香水 (50)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表1-050 酚醛树脂 (52)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表1-052 一乙胺 (54)表1-053三聚氯氰 (55)表1-054 三氯乙烯 (57)表1-055 磷酸 (58)表1-056 四丁基锡 (59)表1-057 柴油 (60)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表1-059 醋酸乙酯 (62)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表1-061 氮气 (64)表1-062莠去津 (65)表1-063 扑草净 (66)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表1-065 硫化钠 (68)表1-066 异丙醇 (69)表1-067 丙酮 (70)表1-068 二氯丙烷 (71)表1-069 环己酮 (72)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表1-071 锌粉 (74)表1-072 乙醇 (75)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表1-074 石脑油 (77)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表1-076 乙酸丁酯 (79)表1-077 双氧水 (80)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表1-079 丙烯酸 (82)表1-080 苯乙烯 (83)表1-081 过硫酸铵 (84)表1-082 过硫酸钾 (85)表1-083 丙烯酰胺 (86)表1-084 甲醛 (87)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表1-087 汽油 (90)表1-088 乙酸 (91)表1-089 丙烯酸树脂 (92)表1-090 丙烯酸清漆 (93)表1-091 丙烯酸漆稀释剂 (94)表1-092 丙烯酸磁漆 (95)表1-093 二乙醇胺 (97)表1-094 煤油 (98)表1-095 漂白粉 (99)表1-096 漂粉精 (100)表1-097 三氯异氰尿酸 (101)表1-098 松香 (102)表1-099 松节油 (103)表1-100 硫化钠 (104)表1-101 保险粉 (105)表1-102 7385聚氨酯清漆(分装) (106)表1-103 甲酸 (107)表1-104 乙酸乙二醇乙醚 (108)表1-105 H-3聚氨酯漆固化剂 (109)表1-106 聚氨酯漆稀释剂 (110)表1-107 263醇酸树脂 (111)表1-108 异噻唑啉酮 (112)表1-109 N-乙基苯胺 (113)表1-110苯胺 (114)表1-111 乙酰甲胺磷 (115)表1-112 亚磷酸 (117)表1-113 亚磷酸二甲酯 (118)表1-114 氯甲烷 (119)表1-115 乙醚 (120)表1-116 丙烯酸甲酯 (121)表1-117 一甲胺 (122)表1-118 硝酸镁 (123)表1-119 硫化氢 (124)表1-120 硫化铵 (125)表1-121 一甲胺水溶液 (126)表1-122 兔宝宝面漆 (127)表1-123 兔宝宝稀释剂 (128)表1-124 硫氢化钠 (129)表1-125丙酸 (130)表1-126乙酰氯 (131)表1-127丙酰氯 (132)表1-128 丁醇 (133)表1-129 醇酸调合漆(未列名) (134)表1-130 硝酸钠 (136)表1-131 溴甲烷 (137)表1-132 磷化铝 (138)表1-133 正丁醇 (139)表1-134 硝基木器漆 (140)表1-135 硝化棉(含氮≤12.6%) (141)表1-136 单丁醚 (142)表1-137 砷 (143)表1-138 碘化汞 (144)表1-139 氯化汞 (145)表1-140 叠氮化钠 (146)表1-141 重铬酸钠 (147)表1-142 高锰酸钾 (148)表1-143 氰化金钾 (149)表1-144丙烯酸 (150)表1-145甲基丙烯酸甲酯 (151)表1-146苯乙烯 (152)表1-147丙烯酸丁酯 (153)表1-148丁醇 (154)表1-149偶氮二异丁腈 (155)表1-150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156)表1-151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157)表1-152 乙酰丙酮 (158)表1-153 2-丁酮 (160)表1-154 生松香 (161)表1-155 硫酸铜 (162)表1-155 硝酸 (163)表1-155 氰化钾 (164)表1-156硝基苯 (165)表1-157 氟化钠 (166)表1-158 氢氟酸 (167)表1-159蓄电池(注有酸液) (168)表1-160 环氧树脂 (169)表1-161 氯苯 (170)表1-162 乙苯 (171)表1-163 樟脑 (172)表1-164 赛璐珞 (173)表1-165 氢氧化钾 (174)表1-166 乙酸丁酯 (175)表1-001 乙炔气表1-002 氧气表1-003 二氧化碳表1-004 氢气表1-005 氩气表1-006 甲烷表1-007 四氢噻吩表1-008 活性炭活性炭 C 12.0Active carbon别名:Activated chlarcoal危规分类及编号:自燃物品。
(20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三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丙三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27
丙三醇别名:甘油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丙三醇
【中文名】:甘油
【英文名】:glycerin
【分子式】:C3H8O3
【相对分子量】:92.09
【CAS号】:56-81-5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丙三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主要用途】: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 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接触时间长能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
【燃爆下限】: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引燃温度】:无资料【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模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e7ac04172ded630a1cb60a.png)
燃爆危险: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XXXX
有害成分:清漆单体引发剂助剂丁酯
浓度:63% 18% 3% 1% 8%
CAS N0:9009-54-542978-66-5947-19-39016-00-6123-86-4
外观与性状:奶白色液体状,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
熔点(℃):<-95.2
沸点(℃):126
相对密度(水=1):0.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0-4.0
燃烧热(kJ/mol):n/a
闪点(℃):4
燃点(℃):415
爆炸下限%(V/V):9.0
爆炸下限%(V/V):1.1
溶解性:能和 XC/BBS-338 系列丙烯酸稀释剂溶解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称: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其蒸汽对眼、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和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易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并产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吸入高浓度蒸汽能产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GB15603-1995 常用危险品储存通则》,《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GB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
(完整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手册

(完整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手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危险化学品安全手册(最新版)专版危险化学品MSDS手册目录1.酒精 (3)2.异丙醇 (6)3.硫酸 (13)4.盐酸 (17)5.浓硫酸 (24)6.甲醛................................................................... ............. .... . (30)7.高锰酸钾................................................................................ (35)8.次氯酸钠.................................................................................. . (41)9.二甲苯 (45)10.邻菲罗啉 (52)11.硫酸汞 (53)12.硫酸亚铁 (58)13.硫酸亚铁铵 (63)14.硫酸银 (67)15.片碱 (71)16.液碱 (76)17.氢氧化钠 (79)18.乙二醛 (83)19.重铬酸钾 (88)20.过氧乙酸 (92)21.冰乙酸 (96)1、化学品名称:酒精 No.:MSDS-01一、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 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 C2H6O相对分子质量 46.07CAS号 64-17-5结构式 CH3CH2OH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1,1-三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称:1,1,1-trichloroetha ne中文名称2 :甲基氯仿英文名称 2: methRlchloro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612CASNo; 71-55-6分子式:C2H3CI3分子量:133.4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1,1,1-三氯乙烷》95.0%71-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
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目录表1-001 乙炔气 (1)表1-002 氧气 (2)表1-003 二氧化碳 (3)表1-004 氢气 (4)表1-005 氩气 (5)表1-006 甲烷 (6)表1-007 四氢噻吩 (7)表1-008 活性炭 (8)表1-009 三乙胺 (9)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表1-011 硫黄 (11)表1-012 甲胺磷 (12)表1-013 多聚甲醛 (13)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表1-015 黄磷 (15)表1-016 氯 (16)表1-017 三氯化磷 (17)表1-018 甲醇 (19)表1-019 液碱 (20)表1-020 氨水 (21)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表1-022 甲胺磷 (23)表1-023 液氨 (24)表1-024 氯仿 (25)表1-025 二氯乙烷 (26)表1-026 二硫化碳 (27)表1-027 甲苯 (28)表1-028 盐酸 (29)表1-029 氯甲烷 (30)表1-030 硫酸 (31)表1-031 二甲苯 (33)表1-032 醋酸酐 (34)表1-033 多聚甲醛 (35)表1-034 草甘膦 (36)表1-035 稻瘟灵 (37)表1-036 异丙胺 (38)表1-037 漂白粉 (39)表1-038 氯化氢 (40)表1-039 氰化氢 (41)表1-040 氰化钠 (42)表1-041 氯乙酸 (43)表1-043 丙烯腈 (45)表1-044 氧化亚铜 (46)表1-045 四氯化锡 (47)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表1-048 松香水 (50)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表1-050 酚醛树脂 (52)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表1-052 一乙胺 (54)表1-053三聚氯氰 (55)表1-054 三氯乙烯 (57)表1-055 磷酸 (58)表1-056 四丁基锡 (59)表1-057 柴油 (60)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表1-059 醋酸乙酯 (62)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表1-061 氮气 (64)表1-062莠去津 (65)表1-063 扑草净 (66)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表1-065 硫化钠 (68)表1-066 异丙醇 (69)表1-067 丙酮 (70)表1-068 二氯丙烷 (71)表1-069 环己酮 (72)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表1-071 锌粉 (74)表1-072 乙醇 (75)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表1-074 石脑油 (77)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表1-076 乙酸丁酯 (79)表1-077 双氧水 (80)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表1-079 丙烯酸 (82)表1-080 苯乙烯 (83)表1-081 过硫酸铵 (84)表1-082 过硫酸钾 (85)表1-083 丙烯酰胺 (86)表1-084 甲醛 (87)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表1-087 汽油 (90)表1-088 乙酸 (91)表1-089 丙烯酸树脂 (92)表1-090 丙烯酸清漆 (93)表1-091 丙烯酸漆稀释剂 (94)表1-092 丙烯酸磁漆 (95)表1-093 二乙醇胺 (97)表1-094 煤油 (98)表1-095 漂白粉 (99)表1-096 漂粉精 (100)表1-097 三氯异氰尿酸 (101)表1-098 松香 (102)表1-099 松节油 (103)表1-100 硫化钠 (104)表1-101 保险粉 (105)表1-102 7385聚氨酯清漆(分装) (106)表1-103 甲酸 (107)表1-104 乙酸乙二醇乙醚 (108)表1-105 H-3聚氨酯漆固化剂 (109)表1-106 聚氨酯漆稀释剂 (110)表1-107 263醇酸树脂 (111)表1-108 异噻唑啉酮 (112)表1-109 N-乙基苯胺 (113)表1-110苯胺 (114)表1-111 乙酰甲胺磷 (115)表1-112 亚磷酸 (117)表1-113 亚磷酸二甲酯 (118)表1-114 氯甲烷 (119)表1-115 乙醚 (120)表1-116 丙烯酸甲酯 (121)表1-117 一甲胺 (122)表1-118 硝酸镁 (123)表1-119 硫化氢 (124)表1-120 硫化铵 (125)表1-121 一甲胺水溶液 (126)表1-122 兔宝宝面漆 (127)表1-123 兔宝宝稀释剂 (128)表1-124 硫氢化钠 (129)表1-125丙酸 (130)表1-126乙酰氯 (131)表1-127丙酰氯 (132)表1-128 丁醇 (133)表1-129 醇酸调合漆(未列名) (134)表1-130 硝酸钠 (136)表1-131 溴甲烷 (137)表1-132 磷化铝 (138)表1-133 正丁醇 (139)表1-134 硝基木器漆 (140)表1-135 硝化棉(含氮≤12.6%) (141)表1-136 单丁醚 (142)表1-137 砷 (143)表1-138 碘化汞 (144)表1-139 氯化汞 (145)表1-140 叠氮化钠 (146)表1-141 重铬酸钠 (147)表1-142 高锰酸钾 (148)表1-143 氰化金钾 (149)表1-144丙烯酸 (150)表1-145甲基丙烯酸甲酯 (151)表1-146苯乙烯 (152)表1-147丙烯酸丁酯 (153)表1-148丁醇 (154)表1-149偶氮二异丁腈 (155)表1-150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156)表1-151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157)表1-152 乙酰丙酮 (158)表1-153 2-丁酮 (160)表1-154 生松香 (161)表1-155 硫酸铜 (162)表1-155 硝酸 (163)表1-155 氰化钾 (164)表1-156硝基苯 (165)表1-157 氟化钠 (166)表1-158 氢氟酸 (167)表1-159蓄电池(注有酸液) (168)表1-160 环氧树脂 (169)表1-161 氯苯 (170)表1-162 乙苯 (171)表1-163 樟脑 (172)表1-164 赛璐珞 (173)表1-165 氢氧化钾 (174)表1-166 乙酸丁酯 (175)表1-001 乙炔气表1-002 氧气表1-003 二氧化碳表1-004 氢气表1-005 氩气表1-006 甲烷表1-007 四氢噻吩表1-008 活性炭活性炭 C 12.0Active carbon别名:Activated chlarcoal危规分类及编号:自燃物品。
GB4.2类42521。
UN NO.1362。
IMDG CODE 4224页,4.2类。
(国内作普通货物运输)规格工业级粉状活性炭(LY216-79)分:781型、782型、783型用途颗粒活性炭用于有机溶剂蒸气的回收,有机合成催化剂或载体,去除空气中的不纯物,糖、酒精、食品等溶液的精制,粉末活性炭用于去除砂糖、饴糖等的色素,乙醇饮料的调味、脱色、脱臭及油脂和医药等的脱臭、脱色,并用作药用炭等。
物化性质黑色粉末或颗粒二种。
内部呈极多的孔状物质。
主体为无定形的碳,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铁等无机成分。
对气体或液体中的溶质等具有较强的吸附力。
视密度随着原料来源和制造方法不同各异。
如用软木制成的活性炭,视密度0.08g/cm3以下;用植物籽壳制成的活性炭,视密度大于0.45g/cm3以上。
化学性质稳定,熔点3500℃以上,沸点4000℃。
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
危险特性粉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
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燃。
属基本无毒地物质。
但有时从原料中夹杂无机物,对皮肤、黏膜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
储运须知包装方法(Ⅲ)类。
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
如抽查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泄漏处理:扫起,倒至垃圾箱内。
表1-009 三乙胺表1-010 硫代磷酰氯表1-011 硫黄表1-012 甲胺磷表1-013 多聚甲醛表1-014(附表1-3)甲缩醛表1-015 黄磷表1-016 氯表1-017 三氯化磷表1-018 甲醇表1-019 液碱表1-020 氨水(液氨见表1-23)表1-021 硫酸二甲酯表1-022 甲胺磷表1-023 液氨表1-024 氯仿表1-025 二氯乙烷表1-026 二硫化碳表1-027 甲苯表1-028 盐酸表1-029 氯甲烷表1-030 硫酸表1-031 二甲苯表1-032 醋酸酐表1-033 多聚甲醛表1-034 草甘膦表1-035 稻瘟灵表1-036 异丙胺表1-037 漂白粉表1-038 氯化氢表1-039 氰化氢表1-040 氰化钠表1-041 氯乙酸表1-042 甲缩醛表1-043 丙烯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