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十二章人格差异和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一、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心理角度来看,包括认知差异与性格差异。
其中认知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一)认知能力差异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智力类型差异智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知觉方面的差异有三种类型:综合型,即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力较弱;分析型,即知觉具有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较差;分析综合型,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即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记忆类型的差异,根据人们怎样记忆材料可分为:视觉型,运用视觉记忆效果好;听觉型,运用听觉识记效果好;运动型,有运动参加时记忆效果较好;混合型记忆,运用多种记忆效果较好。
言语和思维方面,有的人言语特点富于形象性,情绪因素占优势,属于生动的言语类型或形象思维类型;有的人言语特点富于概括性,逻辑因素占优势,属于逻辑联系的言语类型或抽象思维类型;还有居二者之间的混合型。
在思维能力方面,每个人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品质上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它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有高有低。
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正态分布函数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
心理学家根据智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的儿童。
一般认为,IQ 超过 130 为智力超常,大约占 4.4%;IQ 低于 70 为智力落后,大约占 2.7%;IQ 超过140 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大约占1.3%。
普通心理学——人格教案
普通心理学——人格教案《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教案·本章主要内容:·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成因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格的概念、特征、理论、人格测验、人格成因并掌握认知风格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人格理论人格的成因 2.本章难点:人格理论人格测验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讲授法 2.心理测量四、教学时数 12学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人格 (一)概念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到目前为止,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差异。
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英文字是personality,这个字是来自希腊字persona,是面具(mask)的意思。
所以指的是希腊演员在演出时所戴的面具,用来代表他们所演出角色的个性。
就像是国剧的脸谱一样,不同的脸谱和颜色代表不同的个性。
所以说在心理学裏「人格」的意思比较像是我们所说的「性格」或者「个性」。
而不是「人格高尚」的那个人格.心理学家定义人格:所谓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相当稳定而不变的特质。
这裏的特质指的是一个人的思考、情绪或行为。
而相当稳定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以及不同的时候这个人的特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譬如说,有一个人的特质是小气,那麼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大概都会很小气。
这时候我们会说小气是他的人格的一部分。
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复杂性 5.功能性二、人格的结构气质与性格 1.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目标:通过对气质概述及气质学说的简单回顾,能说出气质分类的心理依据及四种传统气质特征;能分析各种气质特征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能针对不同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重点:能联系实践鉴定不同的气质类型;能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能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根据气质差异因材施教的方法。
难点:能鉴定不同学生的气质类型;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怎样因材施教。
第一节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一、气质概述(一)什么叫气质气质是个人重来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秉性”、“天性”等。
例如,有的人性子急,脾气急躁,易动感情,笑的时候喜欢大笑,笑声豪爽,怒则大怒,暴跳如雷,脾气来得急,也去得快,过后便忘;有的人则性子慢,脾气温和,遇事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慌不忙,沉着冷静,不动声色;有的人反应迅速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较迟钝,行动缓慢稳重。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气质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
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也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从而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和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程度<。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_毙考题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概念: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认知方式差异,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1) 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概念初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2) 沉思型与冲动型3) 辐合型与发散型A、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适当的惟一正确的解答。
B、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2、智力差异1)智力与智力测量A、智力量表: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作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做智力量表。
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 B量表)。
该量表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B、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IQ=智力年龄(MA) 100实际年龄(CA)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
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因为智力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
由此计算得到和智商属于比率智商。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W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2) 智力的差异A、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
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
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
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中等。
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联系中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一:个体差异的类型个体差异也叫个性差异、个别差异,是指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不同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要因人定标,因材施教。
近年来,关于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习风格、内部动机、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变量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
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上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
认识这些差异主要从六个方面研究。
(一)能力的个体差异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具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
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
而这些不同的能力往往又是融为一体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称为智能。
由于能力是一种外显的、对活动或工作任务具有直接影响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最主要、最明显的个体差异变量。
(二)思维的个体差异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是个体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思维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即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也就是说,思维的品质就是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三)兴趣的个体差异兴趣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定向、维持和激励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兴趣往往导致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
兴趣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兴趣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兴趣品质上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稳定性上的个体差异。
(四)性格的个体差异性格是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相应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结合,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个体特征。
由于它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个性差异变量之一。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孩子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制定适合的家庭教育计划和目标。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 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和探索未知领
域。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 系,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因材施教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需求, 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服务和 活动。
鼓励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 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路径。
音乐和艺术天赋
个体在音乐和艺术天赋方面有不同 的表现。
运动和身体协调性
个体在运动和身体协调性方面存在 差异,影响体育活动和技能表现。
02
因材施教的理念
因材施教的意义
促进个体潜能发挥
培养创新人才
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有助于发挥 个体的潜能和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助于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因材施教的效果有直 接影响,当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因
材施教的有效实施。
家长和社会认知不足
家长和社会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对教育改革和支持有限,制约了因材施教的 发展。
展望未来因材施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 制定科学评估标准
未来需要制定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以衡 量因材施教的效果。
心理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因材施教 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有效手段。
分析当前因材施教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缺乏科学评估
当前因材施教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和 方法,导致教育效果难以衡量。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分配存在 差异,影响了因材施教的实施效果。
中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收稿日期:2003-02-01作者简介:范丽萍(1965—),女,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第18卷 第4期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8月V ol.18N o.4Journal of Chizhou T eachers C ollege Aug.,2004中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范丽萍(郑州市第八中学 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 中学生在稳定的心理特征上存在着性格、兴趣、能力等个体差异。
分层次教学、组织学习活动小组、掌握学习的运用、分析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等等,都足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进行冈材施教。
教师要遵循学生在人格类型和特质上的差异,激发利培养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习成就归因等方面的学习动机。
要止确对待后进生的成绩利纪律表现差异。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710(2004)04-0124-04 人与人在稳定的心理特征上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对集体对社会的态度、在活动中的意志特征上的性格差异;在学习活动中对所学科目抱有选择态度,表现出对不同学科的不同兴趣,并且在兴趣范围的宽窄、稳定性的久暂上各不相同,体现了兴趣的差异:在注意、记忆、观察、想象等一般认识能力上表现出能力的差异。
注意力强的学生能较好地专注于学习,注意力弱的学生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微小的外界动冈就能转移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注意,因而经常处于分心状态。
学生的记忆力有记忆视觉型、记忆听觉刑、记忆运动型、记忆混合型等差别。
在感知、观察事物的主动性、精确性上,客观型学生感知事物精确,主观型学生感知事物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加进自己的臆测和虚构,歪曲客体形象。
学生的想象力在强度、广度、内容的丰富性、创造性上有差别。
此外,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体育、组织活动等表现特殊才能的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表现早晚、产生条件等也有很人的差异。
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前提。
彭聃龄人格《普通心理学》-第12章-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是这样。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常使我失眠。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弄懂以后就很难 忘记。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三种特质如何组合——个体的独特性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词汇学)
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
每个人都具有这16种 特质,只是不同人的 表现程度有差异
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 (16PF)
体质特质
环境特质
动力特质
能力特质
气质特质
卡特尔:16个根源特质
• – – –
艾森克三因素模型(因素分析) 外倾性E:表现为内或外向 神经质N:表现为情绪稳定或不稳定 精神质P:表现为善良、体贴或孤独、冷酷、敌视、 怪异 – EPQ艾森克0个问题,只要你能根据
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如实回答,就能帮助
你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在回答这些问题
时要实事求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就
怎样选择
气质测验量表为自陈形式,计分采取数 字等级: 1-很符合 +2分 2-较符合 +1分 3-一般 0分 4-较不符合 -1分 5-很不符合 -2分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 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景,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第十二章:个体差异与教育
五、智力差异与教育
❖1.根据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 因材施教。
❖2.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选择最佳的教 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3.结合不同学科教学,充分发展每个学 生的智力
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教育
LOGO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如同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样,性格迥异, 各有千秋,其实,这些心理特性的差 异都是人格差异的表现。
第十二章 个体差异与教育
LOGO
案例
❖ 《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讲完 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 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 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 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 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 面前,恭敬地问:“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 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 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 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 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 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一)遗传和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作用
影响智力发展的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另一个重
要因素。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有显著的影
响。 ❖产前环境即儿童出生前的胎内环境对其出
生后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内因
人的智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 来的,受个性因素的影响。离开了实践活动 和良好的个性,即使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家 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体的智力也难以形成 和发展起来。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
•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 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 自我教育等成分。
菲尼亚斯.盖奇
第二节 人格理论
• 一、特质理论 • 二、类型理论 • 三、整合理论
三、同时性-继时性
• 由达斯等人(1975)根据脑功能的研究,而做出了区分。 •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
分析问题,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 案。 • 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女性擅长。 •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 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 性。发散式的问题解决方式。 • 数学操作、空间问题都依赖于同时性的加工。男性。 • 二者是认知方式的差异,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但当学习 方式与认知方式相匹配时,不同认知方式的优势就显示出 来。
一、特质理论
•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 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
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 所决定。 •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 它们同时受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 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 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 质,包括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 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结构图
一、特质理论
•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 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指导一、重点和难点1、重点: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2、难点:个性的特征。
二、学习要求(一)识记:个性、个性的结构、个性特征,气质、气质的类型,性格、性格的特征,能力、能力的分类。
(二)理解:1、个性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3、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表现,智力的性别差异。
(三)应用:1、气质和性格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实施因材施教。
2、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认识和对待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
3、4、第一节个性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第一节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教,只有适应了学生学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个性和个性差异(一)什么是个性1、个性的定义:个性(personality)又称作人格,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次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具有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
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2、个性的结构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是一个动态的内在心理结构,其功能是适应环境。
结构上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它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它表明一个人典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
(二)个性的特征1、先天性和后天性。
人的心理有两大基础,即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个性有遗传基础,但主要是后天的教育、训练、环境和社会活动造成的。
2、共同性和差异性。
最新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目标:通过对气质概述及气质学说的简单回顾,能说出气质分类的心理依据及四种传统气质特征;能分析各种气质特征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能针对不同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重点:能联系实践鉴定不同的气质类型;能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能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根据气质差异因材施教的方法。
难点:能鉴定不同学生的气质类型;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怎样因材施教。
第一节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一、气质概述(一)什么叫气质气质是个人重来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秉性”、“天性”等。
例如,有的人性子急,脾气急躁,易动感情,笑的时候喜欢大笑,笑声豪爽,怒则大怒,暴跳如雷,脾气来得急,也去得快,过后便忘;有的人则性子慢,脾气温和,遇事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慌不忙,沉着冷静,不动声色;有的人反应迅速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较迟钝,行动缓慢稳重。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气质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
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也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从而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和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程度。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 社交智力 空间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音乐智力
智力维度
定义
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数学 的一般能力,以及处理较 长推理、识别秩序、发现 模型和建立因果模型的能 力。 运用语言达到各种目的的 能力以及对声音、韵律、 语意、语序和灵活操纵语 言的敏感能力,包括听、 说、读和写的能力。
代表性人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特尔(Catell)以及后来的霍恩(John Horn)根据对 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人的智力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 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 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流体智 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教育文化影响 较少。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 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流体智力 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 关系。 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 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与流体智力相对应。晶体智力受 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 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只是某些技 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变得无用了。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 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 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 度渐趋平缓。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学习目标
了解个别差异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 结合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案例,说明个别差异 形成的原因; 说明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含义及适应这种差 异的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利弊; 说明与学习有关的几种认识风格的特征,并 就如何根据学生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提出建议; 说明适应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几种教学方式 的特点,并对之作出简略的评价; 分析焦虑、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心理学 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目标:通过对气质概述及气质学说的简单回顾,能说出气质分类的心理依据及四种传统气质特征;能分析各种气质特征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能针对不同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重点:能联系实践鉴定不同的气质类型;能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能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根据气质差异因材施教的方法。
难点:能鉴定不同学生的气质类型;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怎样因材施教。
第一节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一、气质概述(一)什么叫气质气质是个人重来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秉性”、“天性”等。
例如,有的人性子急,脾气急躁,易动感情,笑的时候喜欢大笑,笑声豪爽,怒则大怒,暴跳如雷,脾气来得急,也去得快,过后便忘;有的人则性子慢,脾气温和,遇事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慌不忙,沉着冷静,不动声色;有的人反应迅速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较迟钝,行动缓慢稳重。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气质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
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也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从而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和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程度。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目标:通过对气质概述及气质学说的简单回顾,能说出气质分类的心理依据及四种传统气质特征;能分析各种气质特征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能针对不同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重点:能联系实践鉴定不同的气质类型;能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能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根据气质差异因材施教的方法。
难点:能鉴定不同学生的气质类型;分析气质类型的优缺点;理解气质与学习的关系;懂得怎样因材施教。
第一节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一、气质概述(一)什么叫气质气质是个人重来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秉性”、“天性”等。
例如,有的人性子急,脾气急躁,易动感情,笑的时候喜欢大笑,笑声豪爽,怒则大怒,暴跳如雷,脾气来得急,也去得快,过后便忘;有的人则性子慢,脾气温和,遇事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慌不忙,沉着冷静,不动声色;有的人反应迅速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较迟钝,行动缓慢稳重。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气质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
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也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从而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和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程度。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气质。
2.气质具有天赋性,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个体与生惧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在表现。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秉性”就是气质。
当然就其外部表现而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特别是随着性格的成熟,气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这仅仅是外部表现的改变,使其内部产生质的改变是很难的。
同时,性格对于气质也会具有一定的制约和控制作用。
因此,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是统一的。
(二)气质的生理机制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从古至今,人们为了揭示气质的实质,探明气质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创立了许多不同的气质学说。
1.体液说。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自己的医学实践,提出了“体液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气质的学说。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黄胆汁(产生于肝脏)、血液(产生于心脏)、粘液(产生于脑)和黑胆汁(产生于胃)。
根据人体内这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以哪一种占优势,就属于那一种气质类型。
一般可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血液占优势的属于多血质;黄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粘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黑胆汁占优质的属于抑郁质。
2.体型说。
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于1925年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
他把人的体型分成三类:肥胖型、瘦长型和筋骨型。
认为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特点。
例如,肥胖型产生躁狂气质,其行动倾向为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平易近人等;瘦长型产生分裂气质,其行动倾向为不善交际、孤僻、神经质、多思虑等;筋骨型产生粘着气质,其行动倾向为迷恋、认真、理解缓慢、行为较冲动等。
同时他还认为三种体型与不同精神病的发病率有关。
肥胖型的人较多出现躁狂症。
瘦长型的人较多出现精神分裂症。
筋骨型的人较多出现癫痫症。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在1942年也提出了体型与气质的理论。
3.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认为血型决定气质类型,可分为A型、O型、B型、AB型。
A 型气质的特点是老实稳妥、温顺、多疑虑、怕羞、孤僻、离群、依靠他人、易冲动;B 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不怕羞、善于社交、好管闲事;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从指挥、爱支使别人、有胆识;AB型气质的特点是以A型为主,含有B型的成分,外表是B型,内里是A型。
4.激素说。
根据分泌腺活动的特点来阐明气质类型的学说,认为内分泌活动与气质有关。
柏尔曼等人根据人的某种腺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把人分为甲状腺型、肾上腺型、脑垂体型、副甲状腺和性腺五种类型。
(1)甲状腺型。
如果分泌物多,表现为精神饱满、感知灵敏、意志力强;分泌物少,则表现为迟钝、缓慢、可能发生痴呆症。
(2)肾上腺型。
皮肤干黑,毛发浓密,精力旺盛,健壮有力,情绪易激动,好冲动。
(3)脑垂体型。
如果分泌物增多,表现为骨骼粗大,性欲强,脑力发达,有自制力;如果分泌物减少,则身体矮小,肌肉萎弱。
(4)副甲状腺型。
分泌物多,表现为易激动,缺乏控制力;分泌物少,则表现为肌肉无力,精神不足,缺乏生活情趣。
(5)性腺型。
分泌物多,表现为进攻性行为猛烈;分泌物少,则进攻行为少,易对文学、艺术、音乐感兴趣。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特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组合,构成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经受强烈刺激、持久工作的能力和耐力,有强弱之分。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两种过程之间力量对比,有平衡与不平衡之分。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两种过程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有快慢之分。
这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不平衡型(兴奋型),强、平衡、灵活性(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弱型(抑制型)。
分别与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关系如表11—1。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系统的基本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气质是神经系统基本类型的外在表现。
生活中纯粹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很少,多数人则属于两种或几种类型的混合型。
他还预言,除了这四种类型外,还存在其它未知的神经系统特征和气质类型。
现代心理学认为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生理机制,因此,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有关气质生理机制学说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一种理论。
二、气质的类型与测量(一)气质类型及其特征1.鉴定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气质类型指的是表现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特征的典型结合。
同时,气质类型不仅表现在情绪和行动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智力活动及其他心理活动方面。
鉴定人的气质类型就是对表现为心理特征的神经系统特性的鉴定,一般包括六个因素。
这些因素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不同的气质类型。
(1)感受性。
指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特征的表现,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测量。
(2)耐受性。
指人受到外界刺激后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反映。
(3)敏捷性。
指对同一强度的内外刺激作出不随意反应的程度,指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
(4)可塑性。
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表现了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可从感知、记忆、思维等的速度和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来判断(5)兴奋性。
指情绪兴奋的强度和自我控制程度。
是神经过程的强度和平衡性的表现。
兴奋性高而抑制力弱是神经过程强而不平衡特点的表现。
(6)倾向性。
指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世界还是倾向于内心体验。
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指向外界事物,是神经过程兴奋性高的表现;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心体验,是抑制过程占优势的表现。
根据以上心理指标,气质类型的特征鉴定如表11—2所示:2.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1)胆汁质●精力:充沛、旺盛、体力好(力气过人)、声音洪亮●速度:心直口快,动作快,反应迅猛●情绪:兴奋,急躁,变化(冲动、平息)快,体验强,不敏感,不细心●内外向性:非常外向,不认生●适应性:差,鲁莽,不灵活,易执拗●典型代表:张飞、李逵、小燕子等(2)多血质●精力:活泼好动,有朝气●速度:思维、语言、动作敏捷,但不鲁莽●情绪:丰富外露,体验不深,变化快●内外向性:外向,喜广交朋友●适应性:灵活,兴趣广泛,容易适应环境●典型代表:黄蓉、王熙凤、孙悟空等(3)粘液质●精力:一般●速度:思维、言语及行为反应较慢●情绪:脾气好,情绪稳定,但不敏感,不易冲动●内外向性:内向、安静、沉稳●适应性:喜欢墨守成规,不易适应新环境,注意力不易转移,执拗●典型代表:薛宝钗、沙和尚、唐僧等(4)抑郁质●精力:差、柔弱易倦●速度:言行迟缓无力●情绪:细心、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内外向性:内向、孤独●适应性:不善与人交往,孤僻,易退缩●典型代表:林黛玉(5)练习:想一想,议一议,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气质类型?小沈阳,成龙,李连杰,李咏,张国荣(二)气质类型的测量测量气质类型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条件反射测定法和测验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行表现,以了解其气质特点的一种方法。
运用观察法确定气质类型,要求在观察、记录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征、智力活动特征、言语特征及情绪特征以后,对所得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综合,然后对照各种气质类型的指标,确定其气质类型。
此种方法使用简单,易于掌握,若运用得当,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这种方法很适合教师使用。
2.条件反射法。
条件反射法是指在实验室里,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对被试在形成或改变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神经活动特征进行观察记录,从而了解和确定其气质类型的方法。
许多心理学家以不同形式的条件反射来测定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
运用条件反射法所测得的结果比较可靠。
但是,条件反射法需要一定的实验仪器,主试者亦须经过特殊训练,因而不利于一般人掌握和使用。
3.测验法。
运用气质调查表来测定人的气质类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吉晋气质调查表是美国吉尔福特和晋莫曼于1956年发表的一种问卷式的人格测验调查表。
这个调查表共包括10个因素,每个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
每种特质用30题测定,共300题。
波兰华沙大学心理学教授简·斯特里劳从50年代起,对气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编制了几种适合不同对象使用的气质调查表。
其中最有特色,且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是简·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简称S·TI),简·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共有134个测验题目,包括兴奋强度、抑制强度、灵活性三个量表及一个第二级量表——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