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da2908fad6195f312ba644.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学院:风景园林院学号:131001226 姓名:张晟菓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鉴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培养基的配置的程序有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
此次配制400mL MS培养基。
三、实验材料1.药品:激素:BA 1.0L(200mg/L)NAA 0.2L(200mg/L)母液:MS1(大量元素)20mL——浓缩20倍MS2(微量元素)2mL——浓缩200倍MS3(铁盐)2mL——浓缩200倍;MS4(维生素和氨基酸)2mL——浓缩200倍琼脂:2.2g蔗糖:12g(3%)无菌水2.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皿3.仪器设备:电子天平4.其他物品:药匙、滤纸、称量纸、pH计、记号笔、棉花等四、实验步骤1.玻璃器皿清洗:将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晾干后备用。
2.量取母液:MS1(20mL),MS2(2mL),MS3(2mL),MS4(2mL);加激素:BA(1.0mL),NAA(0.2mL);加蔗糖:12g。
3.加水定容至400mL。
4.搅匀后用pH计、烧碱溶液及硫酸溶液调pH值至5.8。
5.加琼脂2.2g,用电磁炉加热溶解并搅拌5-6分钟,冒泡即可拿出。
6.趁热分装,包扎,贴标签。
五、实验结果培养基配置完成。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5582d6167cd184254b3535a8.png)
铁盐
有机物质 2,4-D
200倍液
100倍液 1.0 mg/ml
5 ml
10ml 1ml
——
5 ml
10ml ——
5 ml
10ml 1ml
NAA
KT 蔗糖
1.0 mg/ml
1.0 mg/ml 30 g
0.2ml
1.0ml 30 g
——
—— 30 g
0.1ml 30 g
琼脂
pH值
8g
5.8
8g
5.8
8g
五、作业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根据以下所给母液浓度、蔗糖和琼脂量,配制烟草愈伤组织诱 导和培养的培养基(MS1),按MS配方(Murashige and Skoog, 1962)计算各种母液吸取量或药品的直接称量量。 2、简述高压蒸气灭菌的步骤;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应注意哪 些事项?
药品名称
母液倍或母 液浓度 (mg/ml)
配制1 L培养基 配制0.25 L培养基所需母液量(ml) 所需母液量(ml) 或质量(g) 或直接称量量(g) MS 1 MS 2 MS 3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铁盐 有机物质 2,4-D NAA KT 蔗糖 琼脂 pH值
10倍液 100倍液 200倍液 100倍液 1.0 mg/ml 1.0 mg/ml 1.0 mg/ml 30 g 8g 5.8
5.8
——
5.8
1)在烧杯内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用量筒或移液枪按上述表 格内配方加入各种母液及激素。 2)加入蔗糖30g,待蔗糖溶解后(可搅拌)加水定容至1L。 3)调节PH值,用酸度计测量PH值至5.8,常用1mol/l的HCl或 NaOH调整。 4)在MS1和MS2中加入琼脂8g,加热溶解,溶解过程中不断 搅拌,加热时烧杯口上盖上锡箔纸,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5)分装:将配好的培养基及时分装到小三角瓶中,防止凝固 ,每瓶约30ml-40ml(约覆盖瓶底),分装时不要沾壁口。 6)封口:用封口膜将将三角瓶封口。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47c1672af90242a895e591.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二、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一下几种成分:(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
若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2)干热灭菌: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因高温而凝固变性。
因高温,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3)紫外灭菌: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抑制DnA复制。
(4)过滤除菌:实验室中用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μm)。
除病菌需更小。
五、实验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依次准确称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烧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匀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琼脂。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ae6c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原理。
2、学习并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3、了解灭菌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一)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实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通常包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成分。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准确称量各种成分,并将其溶解在水中,调节 pH 值至合适范围,最后定容至所需体积。
(二)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的方法。
在微生物实验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必须对培养基、实验器具等进行灭菌处理。
高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变性失活,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一般在 121℃、1034 kPa 的条件下灭菌 15 20 分钟,可以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NaOH 溶液、HCl 溶液、蒸馏水等。
2、仪器电子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pH 试纸、三角瓶、移液管、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等。
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配制1、计算根据培养基配方,计算所需各种成分的用量。
例如,配制 1000 mL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要牛肉膏 3 g、蛋白胨 10 g、氯化钠 5 g、琼脂 15 20 g。
2、称量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各种成分。
先称取琼脂,放入三角瓶中,然后分别称取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放入另一个烧杯中。
3、溶解在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各种成分溶解。
将溶解后的溶液倒入三角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冲洗液也倒入三角瓶中。
4、调节 pH 值用 pH 试纸测定培养基的初始 pH 值,然后用 1 mol/L 的 NaOH 溶液或 1 mol/L 的 HCl 溶液调节 pH 值至 72 74。
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
![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f212e281c758f5f61f672a.png)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请同学们预习实验讲义,写好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上课时操作可以参考,下课前交给老师。
一. 操作前准备1.各组所需的玻璃器皿(1)小试管:6支(15*150mm)(2)三角瓶:2个(250ml)(3)培养皿:6套(ф9cm)(4)吸管:3支(1ml)(5)三角玻扒:2支2.各组同学配备培养基的工具(1)烧杯:1套(50ml,100ml,250ml,500ml)(2)量筒:1个(100ml)(3)玻棒:1支(4)分液漏斗:1套(5)药匙:2把二. 培养基的配备各组同学先将试管和三角瓶贴好标签。
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标签粘贴位置在离瓶口1/3管(瓶)身处。
操作步骤:称量→溶化→定容→调PH→过滤→分装→包扎小烧杯小烧杯量筒大烧杯省略1. 配制营养肉汤培养基150ml将小烧杯或称量纸置天平上,用药匙取按配方称取各种成分放入200ml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150ml,先配成液体培养基,再按下面方法分装:(1)取100ml装入250ml三角瓶,加入琼脂2g,浸泡于液体培养基里,用棉塞(胶塞)塞好瓶口,贴好标签,再用防潮纸和棉绳将棉塞罩住扎好。
(2)取50ml倒在250ml烧杯里,加入琼脂1g,浸泡于液体培养基里,在电炉上加热融化后,注意补充水分保持体积不变用分液漏斗分装6支小试管,每支5ml左右(约试管高度的1/4左右),用硅胶塞塞好试管口,贴好标签,再用防潮纸和棉绳将试管塞罩住扎成一捆。
2.配制麦芽汁培养基(方法同上)配置好的培养基,交到侧边台,让老师登记,待灭菌。
三. 包扎1.培养皿:以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6套做一包,待灭菌。
2.试管:在距其粗头顶端约0.5cm处,塞一小段1.5cm长的棉花。
棉花要塞得松紧恰当(过紧,吹吸液体太费劲;过松,吹气时棉花会下滑),然后分别将每支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条的的近左端,与报纸约呈60º角,并将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一小结。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406c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1.png)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引言: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技术,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则是细菌培养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技术对细菌培养的影响,为后续的微生物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细菌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其配制需要考虑细菌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
本实验选取了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进行配制。
1.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基础成分和营养物质的添加。
首先,按照配方中的要求称取所需的基础成分,如蛋白胨、肉汤等。
然后,将基础成分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搅拌均匀。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最后,用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所需的体积,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
2.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固体培养基的配制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到培养基的凝固和固化。
首先,按照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将基础成分和营养物质溶解在蒸馏水中。
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搅拌均匀。
接着,将溶液倒入试管或培养皿中,待溶液冷却至40-50℃时,添加适量的琼脂或琼脂糖,充分搅拌均匀。
最后,将试管或培养皿密封,放置于室温下,待培养基凝固后,进行灭菌处理。
二、灭菌实验灭菌是为了避免培养基受到外界细菌污染,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滤过灭菌和化学灭菌。
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最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通过加热培养基使其中的细菌被杀灭。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高压锅或高温灭菌器中。
加热至121℃,保持15-20分钟,使培养基充分灭菌。
待培养基冷却后,即可进行细菌接种。
2. 滤过灭菌滤过灭菌是一种物理灭菌方法,通过滤器将培养基中的细菌过滤掉。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滤器中,选择合适的孔径和材质的滤膜。
然后,将滤器连接到真空泵或压力泵上,启动泵进行过滤。
待培养基完全通过滤器后,即可得到无菌的培养基。
组培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组培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ca1e8b5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2.png)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目的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技术;不同质地实验用品的灭菌方法。
二、方法步骤1.玻璃器皿清洗2.母液配制一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成分分别配制成100-200倍母液, 使用时按比例稀释即可。
配好的母液需贮存于2~4℃的冰箱中, 定期检查有无沉淀和微生物污染, 如果出现沉淀或微生物污染, 则不能使用。
同学们只要配大量元素母液, 按教科书P32页上进行, 但不是20倍, 配10倍即可。
其他母液老师已经配制好, 请注意试剂瓶上的浓度, 即浓缩的倍数。
3.植物激素母液配制植物激素一般配制成浓度为0.1—1.0mg/ml的溶液, 贮存在2~4℃下备用。
由于多数激素难溶于水, 所以配制时应按下面步骤进行:IAA: 先用少量95%乙醇使之充分溶解, 再加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的体积。
NAA: 可溶于热水中, 也可采用与IAA同样的方法配制。
2,4-D: 先用少量1mol/L的NaOH溶液充分溶解, 然后缓慢加入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体积。
细胞分裂素类: KT和BA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均溶于稀盐酸, 应先用少量1mol/L的HCl溶解后再稀释至需要浓度。
赤霉素: 赤霉素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一般用95%的乙醇配制成5~10mg/ml的母液低温保存, 使用时再稀释。
4.培养基配制按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 取各母液的需要量加入一适当体积的烧杯或其它配制培养基的容器中, 再加入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约2/3—3/4的蒸馏水, 然后以每升所用蔗糖的量称取放入培养基并使其溶化: 30g, 以0.6%—0.8%的比例加入琼脂: 9g。
搅拌加热使琼脂完全溶化, 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调整pH至5.6—5.8, 并用蒸馏水定容至终体积: 1L。
5.各激素培养基和灭菌(1)对照组: 纯MS培养基: 250 ml, 分装10瓶。
不加激素, 分别接种烟草子叶、胡萝卜块根和菊花花瓣各接3-4瓶, 每瓶4-5块组织。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共13张PPT)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2a17e56bd97f192379e927.png)
第3页,共13页。
Hale Waihona Puke 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1)简易单细胞挑取法
(2)平板分离法
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 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
马丁、高氏培养基板于28 ℃倒置培养5d,肉汤 培养基于37 ℃倒置培养28h后观察
第11页,共13页。
第12页,共13页。
作业:
1.在三种不同的平板上你分离得到哪些类群的微生物?
简述它们的菌落特征。
2 .如何确定平板上某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试验 的主要步骤。 3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许从自然界中筛选到能产生 高温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完成?请写出简明的实 验方案。
培养后可观察有无孤立菌落生长,每一孤立菌落即为一纯种细菌。 一般病原菌的菌落数少于杂菌,故在分离培养时,应力求出现较多的 孤立菌落,以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第10页,共13页。
5.稀释混合倒平板
肉汤培养基融化备用;1ml无菌吸管加菌悬液于 空皿中;无菌操作将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倒入 上述平板内,旋转混合均匀。 6.恒温培养箱培养
第6页,共13页。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采集土样,制备土壤悬液:1g土稀释 到10-7;
倒平板→划线→培养→挑单菌落→接种移植→保存
第7页,共13页。
2.倒平板 : 右手持盛培养基的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
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 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人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 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 板。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通常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b2dff5a8114431b80dd8ab.png)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姓名刘伟学号专业生物科学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
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b4436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1.png)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2.掌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3.了解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和用途。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称量器、自动调pH计、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等。
试剂:各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蒸馏水、紫外灯、酒精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需要的试剂和仪器,经过试剂和仪器的消毒处理后,将其放置在试验台上,以备使用。
2.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锥形试管来制备试验的培养基。
首先需要称量出所需的重量并将其加到试管中,之后按照规定的比例加入蒸馏水、糖和其他的试剂,搅拌均匀。
最后使用自动调pH计来调节培养基的pH,确保在制备培养基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保持pH值在标准范围内。
3.培养基的灭菌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高压灭菌器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在培养试验过程中,培养基中不会出现杂菌和异物的干扰。
在灭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器中,通过高压和高温来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同时,也需要不断监测培养基的温度和压力,确保灭菌过程的正常进行。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正确地配制和灭菌培养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符合规定标准的培养基样品。
通过实验,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常见的培养基配方和用途,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更加可靠和高质量的实验基础。
五、实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时需要仔细操作,避免粗心大意和疏忽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2.在配制和灭菌时,需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步骤,以免影响前后实验结果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3.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制和灭菌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处理,以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
4.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讲解,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综上所述,在实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虑和准备,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能获得稳定、高质量和高准确度的结果。
无菌操作技术—器具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
![无菌操作技术—器具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e95c7c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无菌操作技术—器具的清洗、包扎、灭菌及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操作技术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时必不可少的操作技术之一。
它的目的是确保实验过程不受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无菌操作技术中器具的清洗、包扎、灭菌以及培养基的配制等关键步骤。
器具的清洗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对所有使用的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器具表面的污物和微生物,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清洗器具的基本步骤包括:1. 使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将器具浸泡并搓洗,彻底清洗器具表面。
2. 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器具,确保彻底去除清洁剂残留物。
3. 使用含有消毒剂的溶液浸泡器具,有效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包扎器具清洗后的器具应立即包扎以保持无菌状态。
包扎的目的是防止任何微生物重新污染器具表面。
包扎器具的基本步骤包括:1. 使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将器具进行包裹,确保器具表面完全覆盖。
2. 使用无菌胶带或无菌绷带将包扎好的器具固定住,防止松动或破损。
灭菌器具灭菌是无菌操作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有效杀灭器具表面残留的微生物。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1. 蒸汽灭菌:使用高温蒸汽对器具进行灭菌,常用于玻璃器具和金属器具。
2. 高压灭菌:将器具置于高压下,常用于塑料器具和液体培养基。
3. 过滤灭菌:使用微孔滤膜对液体培养基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配制在无菌操作技术中,培养基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培养基配制可以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的基本配制步骤包括:1.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类型,如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
2. 按照培养基配方中的比例准确称量所需的成分,将它们加入适量的水中。
3. 调节pH值,常用的方法是使用 pH计和酸碱试剂来调节。
4.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无菌培养皿或试管中,并进行灭菌处理。
以上就是无菌操作技术中器具的清洗、包扎、灭菌以及培养基的配制的基本步骤。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保证实验过程的无菌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d11203fc59eef8c75ebfb354.png)
三.实验步骤—培养基的配制
4.灭菌 ❖ 将上述培养基以0.103Mpa,121℃,20min高压蒸气灭菌. 5. 搁置斜面 ❖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以防斜面上冷凝水太
多),将试管口端搁在玻棒或其他合适高度 的器具上,搁置 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6.到固体平板
❖ 将灭菌培养基降温50℃,到固体平板。
谢谢大家
三.实验步骤—培养基的配制
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斜面1支/人、
培养皿1个/人、三角瓶固体200mL/3组)
配方:
❖ 营养肉汤
1.8g
❖ 琼脂
2g
❖ 固体培养基
2%L
三.实验步骤—培养基的配制
1. 斜面的制备
❖ 准确地称取营养肉汤1.8*2 g放入烧杯中。在上述烧杯中 先加入200 ml水,用玻棒搅匀,然后,将称好的琼脂4g 加入,再加热溶化,溶化时需要用玻棒不停搅拌。必要 时补足所损失的水分。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
灭菌效果。三角瓶与试管口端不要与桶壁接触, 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三.实验步骤—高压蒸汽灭菌
❖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 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 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 4. 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 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 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气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 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电源,维持压力至 所需时间。本实验用0.1MP,121.5℃,20分钟灭 菌。
每支试管约4ml。(注意:每人1支试管,3个组一起 做)。加塞,包扎后,灭菌。
❖ 注意:在琼脂溶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 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 焦。配制培养基时,不可用铜或铁锅加热溶化,以免离 子进入培养基中,影响细菌生长。
微生物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微生物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af56d54fcf84b9d528ea7a57.png)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一般培养基配制原理,掌握培养基常规配制程序。
2. 了解培养基配制过程各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掌握实验室各种灭菌技术及玻璃器皿的包装方法。
二、基本原理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主要含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及水分,并要求具有适宜的pH值、合适的渗透压等。
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各有差异,但一般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
三、实验材料1. 器皿及材料天平、称量纸、钥匙、精密pH试纸、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橡胶塞、试管架、三角瓶、移液管、洗耳球、培养皿、玻璃棒、烧杯、剪刀、酒精灯、线绳、牛皮纸或报纸、纱布、电炉、灭菌锅等。
2. 药品试剂蛋白胨、牛肉膏、NaCl、琼脂、水、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
四、实验流程称药品→溶解→调pH值→加琼脂融化(补水,固体培养基用)→过滤(可省略)→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无菌检查。
五、操作步骤1. 称量药品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 溶解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1/2)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
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
(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
)3. 调节pH用1mol/L NaOH或1mol/L HC1溶液调至所需pH。
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否则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浓度。
4. 溶化琼脂琼脂加入后,置电炉上一边搅拌一边加热,直至琼脂完全溶化后才能停止搅拌,并补足水分(水需预热)。
注意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
5. 过滤分装有时需用滤纸或纱布趁热过滤,以利于观察结果。
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8e03d82b27284b73f2425084.png)
实验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一、实验目的1 学会常用器皿包扎方法2 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 学会实验室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器具和仪器试管(test tube),德汉氏小管(Durham tube),玻璃吸管(glass pipette),吸器,微量加样器(micropipette),吸嘴(tip),培养皿(petri dish),三角瓶(erlenmeyer flask),接种铲(inoculating shovel),玻璃涂布器(glass spreader),接种环(inoculating loop),接种钩(inoculating hook),接种针(inoculating needle),小塑料离心管(Eppendorf tube),滴瓶(dropper bottle),双层瓶(double bottle),酒精灯(alcohol burner),煤气喷头(coal gas sprinkler head),试剂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石棉网,漏斗,烘箱,卧式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无菌操作台/室,过滤除菌设备,厌氧操作设备,小型发酵罐,离心机,培养箱/摇床,冷冻干燥机,蒸馏水器,超声波清洗仪,磁力搅拌器。
三、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装方法一: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用干热或湿热灭菌(见无菌操作技术)。
方法二: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干热灭菌。
金属筒配有盖子,内部还有一个可以放培养皿的带底框架。
框架可以从筒内提出,以便装取培养皿。
包好的培养皿金属筒和内部的框架塑料培养皿架2、吸管的包装准备好干燥的吸管,在粗头端塞入一小段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
将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的近左端,与报纸成45°角,左端多余的一段覆折在尖头上,再将整根吸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个小结。
包好的吸管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干热灭菌。
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00489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0.png)
实验一玻璃器皿的准备、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的制备[实验目的]1、系统掌握玻璃器皿的准备方法及常用仪器的使用。
2、掌握一般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熟悉一般培养基制备的过程。
[实验原理]一、玻璃器皿的无害处理:1、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因含有游离碱,一般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也可在洗衣粉水中煮30-60min,取出用清水洗净。
2、常用玻璃器皿洗涤时可用鬃刷蘸取洗衣粉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带油污玻璃器皿先将倒空的玻璃器皿用10%的氢氧化钠浸泡半小时或放在5%的苏打液内煮两次,去掉油污,再用洗衣粉和热水刷洗。
4、带菌玻璃器皿经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趁热倒去内容物,再用洗衣粉水刷洗干净,以水在内壁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而不出现水珠为油垢除尽的标准。
经以上处理的玻璃器皿,可满足一般实验用。
少数实验对玻璃器皿清洁度要求较高,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应先用2%的HCl溶液浸泡数10min,再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淋洗2-3次。
有的尚需超纯水淋洗然后烘干备用。
二、玻璃器皿的包扎:吸管、平皿、瓶口等的包扎。
三、玻璃器皿的灭菌:分为两种,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依据在一个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中,水的沸点随水蒸汽压的增加而上升,加压是为了提高水蒸汽的温度。
把待灭菌物品放在灭菌器内,当灭菌器内压力为0.1MPa时,温度可达到121℃,一般维持20min,即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及其孢子。
一般的培养基、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实验服、传染性标本等均可用这种方法有效灭菌。
灭菌的温度及时间视灭菌物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而定。
干热灭菌法也叫热空气灭菌法。
实验室通常使用恒温控制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作为干热灭菌器。
此法常用于空的玻璃器皿、金属器具和其他耐高温的物品(如陶瓷培养皿盖、石蜡油、碳酸钙)的灭菌。
其优点是灭菌器皿保持干燥。
但带有胶皮、塑料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不能用此法。
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1ed507dc28ea81c758f5785e.png)
实验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一、实验目的1 学会常用器皿包扎方法2 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 学会实验室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器具和仪器试管(test tube),德汉氏小管(Durham tube),玻璃吸管(glass pipette),吸器,微量加样器(micropipette),吸嘴(tip),培养皿(petri dish),三角瓶(erlenmeyer flask),接种铲(inoculating shovel),玻璃涂布器(glass spreader),接种环(inoculating loop),接种钩(inoculating hook),接种针(inoculating needle),小塑料离心管(Eppendorf tube),滴瓶(dropper bottle),双层瓶(double bottle),酒精灯(alcohol burner),煤气喷头(coal gas sprinkler head),试剂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石棉网,漏斗,烘箱,卧式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无菌操作台/室,过滤除菌设备,厌氧操作设备,小型发酵罐,离心机,培养箱/摇床,冷冻干燥机,蒸馏水器,超声波清洗仪,磁力搅拌器。
三、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装方法一: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用干热或湿热灭菌(见无菌操作技术)。
方法二: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干热灭菌。
金属筒配有盖子,内部还有一个可以放培养皿的带底框架。
框架可以从筒内提出,以便装取培养皿。
包好的培养皿金属筒和内部的框架塑料培养皿架2、吸管的包装准备好干燥的吸管,在粗头端塞入一小段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
将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的近左端,与报纸成45°角,左端多余的一段覆折在尖头上,再将整根吸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个小结。
包好的吸管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干热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报告(共8篇)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报告(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c77e7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c.png)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报告(共8篇)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二、实验目的: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一下几种成分:(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 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
若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2)干热灭菌: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因高温而凝固变性。
因高温,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质受热变性,所以温度高,时间长。
(3)紫外灭菌: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抑制DNA复制。
(4)过滤除菌:实验室中用微孔滤膜(孔径一般为0.22μm)。
除病菌需更小。
五、实验步骤: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依次准确称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烧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匀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琼脂。
病原生物学实验1培养基的配制、器皿包扎、消毒灭菌
![病原生物学实验1培养基的配制、器皿包扎、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e8a3b81f25c52cc58ad6be51.png)
本次试验内容
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配制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 3、消毒灭菌 4、平皿、移液管、锥形瓶等的包扎
三、实验器材
量筒、小试管、中试管、试管帽、移液管、 500mL锥形瓶、玻璃棒、试管架、电炉、搪 瓷杯、滴管、NaOH溶液、HCl溶液、琼脂、 电子称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 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
溶化
称好后,加蒸馏水稍微加热,使其溶化。 在分装半固体及斜面时,琼脂溶化过程中,应控
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 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配制培养基时, 不可用铜或铁锅加热溶化,以免离子进入培养基 中,影响细菌生长。 若定量时需补水
调pH、过滤、定容
先pH试纸测试一下培养液的原始酸碱度 根据情况用稀酸或者稀碱调节至所需的pH值 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
(3)紫外线穿透力不大,所以,只适用于无菌室、 接种箱、手术室内的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
化学药品灭菌:
(1)是应用能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制剂进行消 毒灭菌的方法。作用效果与化学药品浓度的高低、 处理微生物的时间长短,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微生 物所处的环境等有关。
(2)杀菌剂:能破坏细菌代谢机能并有致死作用的 化学药剂,如重金属离子等;
分装
A组: 配半固体培养基:取20mL稀释后培养液加0.5%琼
脂,加热溶解,分装至小试管中,每支4mL。补水 配液体培养基:取36mL稀释后培养液分装9支小试
管,每支4mL。(不加琼脂)
B组: 配斜面培养基:取30mL稀释后培养液加1.8%琼脂,
加热溶解,分装中试管中,每支6mL。补水 配液体培养基:取36mL稀释后培养液分装小试管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常用器皿包扎方法
2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学会实验室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二、常用器具和仪器
试管(testtube),德汉氏小管(Durhamtube),玻璃吸管
(glasspipette),吸器,微量加样器(micropipette),吸嘴(tip),培养皿(petri dish),三角瓶(erlenmeyer flask),接种铲(inoculatingshovel),玻璃涂布器(glassspreade),接种环(inoculatingloop),接种钩(inoculating hook),接种针(inoculating needle),小塑料离心管(Eppendorf tube),滴瓶(dropper bottle ),双层瓶(double bottle),酒精灯⑻ cohol burner),煤气喷头(coal gas sprinklerhead,试剂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石棉网,漏斗,烘箱,卧式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无菌操作台/ 室,过滤除菌设备,厌氧操作设备,小型发酵罐,离心机,培养箱/摇床,冷冻干燥机,蒸馏水器,超声波清洗仪,磁力搅拌器。
三、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装方法一: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8 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用干热或湿热灭菌(见无菌操作技术)。
方法二: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干热灭菌。
金属筒配有盖子,内部还有一个可以放培养皿的带底框架。
框架可以从筒内提出,以便装取培养皿。
包好的培养皿
金属筒和内部的框架
塑料培养皿架
2、吸管的包装
准备好干燥的吸管,在粗头端塞入一小段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
将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的近左端,与报纸成45°角,左端多余的一段覆折在尖头上,再将整根吸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个小结。
包好的吸管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干热灭菌。
或一起装入专用吸管筒进行灭菌。
如果一次可以用完,也可以将吸管直接装入筒内。
尖端向内,使用时将筒平放在桌面上,手持粗端抽出。
3、试管和三角瓶的包装试管管口和三角瓶瓶口塞以棉花塞或泡膜塑料塞,然后在外面用两层报纸包好,并用细线扎紧。
若用铝箔更好,可以不用线扎。
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
4、棉塞的制作:
棉塞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杂菌污染和保证通气良好,所以好的棉塞应该形状、大小和松紧与试管口或三角瓶口完全适合。
加塞时,棉塞长度的1/3 在管口(瓶口)外,2/3 在内。
一般用纤维长的棉花做塞子,不用脱脂棉,因为脱脂棉易吸水变湿,造成污染。
此外,液体培养中还经常用到通气塞,即8 层纱布重叠而成,或在两层纱布间均匀铺一层棉花作成。
四、玻璃器皿的清洗
新玻璃器皿:用2 %盐酸浸泡数小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试管、培养皿、三角瓶等:用瓶刷沾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其刮去,然后洗涤;
玻璃吸管:使用后投入有自来水的大量筒或标本缸内,以免干燥后不易清洗,再集中用自来水冲洗。
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加过香柏油的玻片要先用软纸沾二甲苯擦去油,在肥皂水中煮沸5-10min,用软布或脱脂棉擦拭后用自来水冲洗。
然后在稀洗液中浸泡2h,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晾干后浸于95 %乙醇中备用。
注意:带菌的器皿在洗涤前用2 %煤酚皂溶液或0.25 %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
液内浸泡24 h或煮沸30 min,再洗涤;
带病原菌的培养物先进行高压蒸灭菌,然后倒去培养物,再洗涤。
五、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
其配方如下:牛肉膏3g,蛋白胨10g. NaCI 5g琼脂15-20g,水1000 mL, pH 74 7.6。
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
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随后放人热水中,牛肉膏便与称量纸分离,立即取出纸片。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
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1滴1mol/L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
若偏碱,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前。
应注意pH 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 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 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
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
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面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
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一半为宜。
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4 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棉塞: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
棉塞的形状、大小和松紧度要合适,四周紧贴管壁,不留缝隙,才能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有利通汽的作用。
要使棉塞总长约3/5 塞人试管口或瓶口内,以防棉塞脱落。
有些微生物需要更好的通气,则可用8 层纱布制成通气塞。
有时也可用试管帽或塑料塞代替棉塞。
7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
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先把试管扎成捆后,再于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
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8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于121.3C湿热灭菌20min。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人冰箱内暂存。
9 摆斜面:灭菌后,如制斜面,则需趁热将试管口端搁在一根长木条上,并调整斜度,使斜度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
10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 C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
使用。
或储存于冰箱清洁的橱内,备用。
六、实验任务
每人:
包扎4 个平皿、2 只吸管;2 支装有9 ml 的无菌水的试管
做2 个试管塞、做1 个三角瓶塞子并包扎好;做一支斜面。
每小组(两人一组):包扎三角玻璃棒1支,配制200 mL培养基
六、思考题
1、配制培养基有哪几个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称药品、加热溶解、调pH、过滤、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注意问题:称药品用的各药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瓶盖切莫张冠李戴;调节pH 时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回调而带入过多的金属离子;加热融化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配制好
的培养基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人冰箱内暂存。
2、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若不能及时灭菌应如何处理?如何进行无菌检查。
答:配制培养基的原料中有大量各种微生物存在,培养基配制好后立即灭菌是杀死所有微生物。
如果不立即灭菌微生物会消耗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并产生代谢废物,从而使培养基失去其应有的营养特性或改变溶液的pH 值。
为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可以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在37C下培养
24h,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3、试设计实验对饮料进行无菌检查。